文化旅游地产案例研究-和顺古镇、束河古镇、春秋淹城
云南文旅小镇 标杆案例

云南文旅小镇标杆案例云南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具旅游资源的省份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在近年来,云南的文旅小镇建设成为热门话题,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投资者的目光。
本文将介绍云南的一些标杆性文旅小镇案例,探讨其成功之处。
1.大理古城文旅小镇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保留了许多古代建筑和传统民居,同时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代表。
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和保护文化遗产,大理古城进行了全面的改造和规划。
首先,针对古城内部道路拥堵和游客安全问题,改善了交通状况,并修复了古建筑。
其次,通过引进各种文化创意产业和手工艺品市场,给予当地居民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建立了各种旅游服务设施,例如宾馆、餐厅和旅行社。
这些努力使得大理古城成为了云南省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游客可以欣赏到古城中的建筑艺术和白族文化,品尝当地美食,购买特色纪念品。
2.丽江古城文旅小镇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
丽江以其古色古香的建筑和独特的纳西族文化而闻名。
随着旅游业的兴旺发展,丽江古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保护和修复。
为了提高游客的参观体验,丽江古城建立了游客服务中心和导游队伍,为游客提供导览和咨询服务。
同时,规划了特色旅游路线,如丽江古城、束河古镇等,让游客可以更好地了解纳西族文化。
另外,对商业发展进行了整合,引入了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和特色商品,丰富了游客的购物和娱乐选择。
丽江古城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归功于其依托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出色的规划与管理。
通过保留历史建筑、开展文化活动以及推出特色旅游产品,丽江古城提升了游客体验,并得到了广大游客的赞誉。
3.腾冲火山文旅小镇腾冲火山文旅小镇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是中国内地唯一一个拥有火山地貌的县城。
腾冲以其奇特的火山地貌、天然的温泉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为了开发旅游资源,腾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和推广。
首先,建设了一条火山旅游线路,游客可以观赏到火山形成的奇特地貌和温泉景观。
文化旅游地产案例研究

文化旅游地产案例研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文化旅游地产项目开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这类地产项目通常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以打造独特的旅游体验和文化观光为主要目标。
下面将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研究,探讨文化旅游地产项目的特点和成功要素。
地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位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上,该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风景资源。
项目的核心是将古镇的文化价值和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和开发,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首先,该项目成功地突出了古镇的文化特色。
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项目通过恢复和保护古建筑、创建文化展览馆以及举办各种文化活动等方式,使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和体验当地的文化。
同时,该项目还注重挖掘古镇的民俗文化和传统手工艺,以展示当地特色的手工技艺和民间文化活动,吸引游客的兴趣和参与度。
最后,该项目还注重与当地社区和居民的互动与合作。
项目在开发过程中积极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
同时,项目还提供了就业机会和培训计划,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发展和居民的增收。
通过与当地社区的互动与合作,项目成功地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综上所述,该项目的成功案例表明,在文化旅游地产项目中,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提供便捷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以及与当地社区的互动与合作是重要的成功要素。
只有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地方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提供优质的旅游体验和服务,并与当地社区实现合作共赢,才能打造出独特的文化旅游地产项目。
巅峰智业——旅游景点地产案例研究

巅峰智业——旅游景点地产案例研究
市场表现:所谓武汉周边旅游景点地产,就是在旅游区内为游客的旅行活动提供的各种观光、休闲娱乐的非住宿型建筑物及关联空间,对于此类旅游景区地产的开发来说,最重要的是既可以增加景区的游览内容,又能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从而间接提升其它旅游地产的价值,达到最终盈利的目的,从旅游景区地产产品表现形式来看,旅游主题公园首当其冲。
其比较知名的案例就数杭州宋城主题公园以及深圳华侨城。
而以宋城集团开发宋城公园为代表,1995年宋城集团投资巨资复制“清明上河图”,借助西湖旅游的品牌优势宋城公园取得成功,2005年宋城借助世界休闲博览会,成功打造休闲旅游第一城。
丽江束河古镇注重资源保护与开发,经典案例:在云南,全国知名的丽江束河古镇就是一个典型的景点旅游地产案例,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城区西北部4公里处,曾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束河从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边陲小城镇发展为全国最佳人居环境魅力名镇、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云南十大名镇。
束河古镇取得的成功,离不开开发、建设企业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束河古镇旅游小镇建设实施以来,开发商不仅认真做好规划工作,制定了突出束河古镇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束河保护与开发的设计方案”,同时,还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古镇风貌保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为重点,旅游商业服务和民居住宅建设与古镇格局、风貌相协调,使古镇村落的整体格局保留完好。
在此基础上还全面着重改善基础设施,使束河古镇最终有了今天的风貌和成就。
和顺古镇

“1、面向南亚第一镇和顺古镇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长期的国际贸易、文化、外交、军事、宗教的交流,使这里一直是中国面向南亚的第一重镇。
2、火山环抱的人间仙境和顺镇有17平方公里面积,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四面火山环绕,山上名木古树郁郁葱葱。
这里四季如春,温泉、矿泉水资源丰富,是人们生活和休闲旅游的胜地。
3、马帮铸就翡翠之乡和顺人世世代代外出闯荡,都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产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一批雄商巨贾,形成了亦商亦侨亦农亦儒的生存方式。
4、多文化共存的窗口在这里,可以领略徽派建筑粉墙黛瓦的神韵,可以欣赏江南古镇小桥流水的身影,可以看到西方建筑、南亚建筑的元素。
八大宗祠保存完好,族谱和宗族活动流传至今。
七大寺庙,佛道儒共存。
六百年历史养育了哲学家艾思奇、教育家寸树声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5、规模巨大的侨乡和顺古镇至今有一万多人侨居海外,形成了“海外的和顺”。
6、六千居民共谱田园诗六千居民是和顺镇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他们的生活是古镇亮丽的风景线。
在这里,可以看到在洗衣亭下捣衣的村妇,可以看到乡村图书馆里读书的农民,展现的是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生活。
和顺有望成最佳魅力名镇2005年10月21日是一个云南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在历时半年的央视CCTV全国魅力名镇的评选活动中,由昆明柏联集团打造的腾冲和顺古镇,从全国156个强劲对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十大魅力名镇。
这对于云南的旅游业和文化产业,无疑是一份令人振奋的厚礼。
有业内人士预测,和顺镇极有可能最终问鼎中国的“最佳魅力名镇”大奖。
轻松入围全国十强据介绍,鉴于央视的巨大影响和评选活动的权威性,全国各省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共有156个乡镇进入魅力名镇的候选名单,云南的瑞丽弄岛、丽江束河、禄丰黑井、香格里拉建塘、腾冲和顺5镇均名列其中。
通过筛选,云南5镇成功晋级56强,正式进入第二轮展示宣传阶段,通过激烈的搏杀后,包括和顺镇在内的三个云南乡镇顺利晋级25强。
旅游小镇策划初探_以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县和顺镇为例

《经济师》2011年第2期摘要:文章以腾冲县和顺旅游小镇为例,从旅游产业发展运营的角度,对旅游小镇建设的目标定位、运营理念、发展模式、战略实践等问题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旅游小镇发展策划中图分类号:F59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2-290-02旅游小镇的建设是一个宏观浩大的工程,它牵涉到城镇建设、旅游产业、历史文化、三农问题、区域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问题。
笔者结合腾冲和顺旅游小镇开发实例,从旅游产业发展运营的角度,对旅游小镇的发展做一简要探讨。
一、腾冲和顺旅游小镇概况和顺镇位于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城西4公里,全镇人口6000人,而侨居海外的和顺人则达10000多人,是云南省著名的侨乡。
和顺镇四面环山,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和顺古称“阳温暾”,因有小河顺乡前流过,清代康熙年间这里开始被称为“河顺乡”,后来,才改称“和顺乡”,含“和睦顺畅”之意。
以明代洪武年间和顺的先民从四川、南京、湖广等地奉命至此屯垦戍边,世代生息繁衍,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和顺镇人多地少,但因地处西南古丝路要冲,于是“穷走夷方急走厂”,一代代和顺人为谋生,顺西南古丝道出发,远走他乡,从商办实业。
他们的足迹遍布东南亚,使和顺乡形成了独特的华侨文化,历史上和顺镇曾涌现出一代“翡翠大王寸尊福”,富甲一方的“永茂和”商号。
和顺自古有重教兴文的优良传统,这里有被誉为“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和顺图书馆,保存完好的文昌宫,从这里走出了一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
在这块土地上还保留具有典型汉文化风格的古建筑群和各具建筑特色的宗祠,这些都使和顺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
浓郁的人文气息与这里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秀美自然风光“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引来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的关注。
二、目标定位1.旅游小镇的主题特色。
在旅游产业不断壮大和旅游目的地功能不断增强的今天,旅游小镇的发展应该向一定的主题化发展。
丽江束河古镇案例分析

“丽江束河古镇”品牌案例解析束河古镇旅游名片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魅力名城·最佳人居环境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一、束河古镇简介束河古镇,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清泉之乡”。
束河是纳西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是纳西先民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度的活标本,也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二、束河古镇发展历程束河与有八百年历史的丽江古城相比,历史更久远。
由于发展原因,束河古镇原有的商业和工业繁荣逐渐衰落,昔日繁华的商业集镇重新回到了农耕为主的农村集镇,当大研古城的居民已经靠旅游富裕起来,并因为游客太多,人满为患的时候,相距不到4公里的束河古镇却冷冷清清,老百姓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
2002年,束河人均年收入只有800元,市政基础建设严重滞后,束河发展已经迫在眉睫!1.借势丽江品牌效应,带动古镇产业腾飞近年来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所具有的品牌效应逐渐增强,在大大提高了丽江旅游品牌知名度的同时,也对周边农村发挥了巨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束河古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紧紧抓住了丽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有效利用了与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一衣带水的区位优势,积极搭建城乡连接纽带,扩大丽江旅游品牌带动效应,充分挖掘茶马古镇特色旅游资源,并将其培育壮大成为古镇的支柱产业。
在旅游产业的带动下,古镇以旅游服务业为主的三产业迅速兴起,真正成为拉动新农村建设的“火车头”。
2.依托资源优势,准确做好发展定位基于古镇依山傍水,既保持着千年古镇典型的民居特点,又独具无可替代的自然田园风光,和浓厚的茶马古镇文化底蕴,束河将“生态旅游小镇”作为发展方向。
正确的发展定位使束河古镇旅游产业在发展中鲜明突出了民俗性和休闲性,并迅速地树立起了独特的旅游品牌,为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足够的后劲。
3.政府引路,企业主导,实现政、企、民“三赢”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当地政府积极创新招商模式,实行政府引路、企业主导的“一篮子”招商,给开发企业足够的作为空间,主导整个村镇开发和建设。
春秋淹城乐园案例分析

价格
产品
渠道
营销
促销
11
多种促销手段
开展各种活动; 推行年票套票; 试行会员积分。
价格
产品
渠道
营销
促销
12
立体推广渠道
网络营销; APP客户端; 旅行社推广; 中国好声音等节目冠 名。
产品
渠道
营销
价格
促销
13
项目范围管理
6
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 人均收入不断提高。
波特五力分析
行业潜在进入者
• 各地主题公园较多,行业竞争较激烈
现有竞争对手
替代品分析 买方议价能力 卖方议价能力
• 恐龙乐园已经成熟,市场竞争较激烈
• 春秋遗址较少,市场基本无替代品
• 游客议价能力一般。
• 无卖方。
7
项目范围管理
乐园现状及主要问题
市场定位分析
常州春秋淹城乐园 案例
春秋淹城乐园案例目录
乐园现状及主要问题
市场定位分析
营销策略选择 模式推行方案
2
春秋淹城乐园现状
定位
投入
• 春秋看淹城; • 遗址保护与 开发并重。
• 投资10个亿; • 六大功能区。
运营
3
• 维持正常运转; • 1300万接待人 次。
春秋淹城乐园存在的问题
• 乐园是否体现了春秋文化,游客 能否体验到春秋文化? 定位
乐园现状及主要问题 市场定位分析
营销策略选择 模式推行方案
14模式推行Βιβλιοθήκη 案一年完善特色设施
二年
推广春秋品牌
立体广告宣传
三年
丰富文娱活动
古镇开发模式研究专题(含案例分析)

来发展平遥古城旅游:
• 通过申遗提升平遥古城的文化旅游地位; • 通过各种节庆活动及影视剧迅速超热景区。 如平遥国际摄影节、平遥国际摄影大展等。 • 实施古城景区一票制,大大加快了平遥古 城由社区向景区的转变过程; • 通过打包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业向农
企业经营赖以生存的根本,在保护的前提下
有效经营、开发,取得良好的效益,从而更 好地确保文物保护经费的落实和充分利用。 买断景点或景区经营权成为民间资本进入旅 游景区经营额的主要方式。而政府与旅游业 强手联合后,双方积极打造新的旅游产品组 合,城市建设、景点整修、环境保护、对外 宣传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古 镇 机 理结构研究专题
目录
1、传统古镇模式研究 2、新建小镇的模式研究 3、国外小镇模式研究 4、古镇遗产保护与开发案例研究 5、小镇的建筑形态研究
1、传统古镇模式研究
1.1中国古镇肌理机构研究
中国古镇的空间分布和建筑风格
1.北方大院建筑群
• 分布区域:分布在山西、冀北,以乔家 大院、常家大院为代表。 • 风格特征:气势威严、高大富贵、粗犷 中不失细腻,平面而又立体的表现形式, 彰显出四平八稳的姿态,处处是以礼为 本的建筑特色。
七老爷庙会
一年四季都沉浸在热闹的节庆氛围中,同时也打响了
西塘的知名度;同时,西塘还大力发展休闲业态,如 酒吧、书吧等,搭建起了夜间的休闲平台,让游客流 连忘返。
五姑娘主题公园 休闲吧(酒吧)
1、传统古镇模式研究
1.2中国古镇业态模式研究
甪直
水乡服饰文化旅 游节
叶圣陶纪 念馆
• • •
重要的名人景点:叶圣陶陵园及纪念馆 重要的活动或表演:甪直水乡服饰文化旅游节 特色休闲:甪直江南水乡文化园,文化园分成休闲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度假核心
19
【特征二】城市型区域对城市人口辐射性较大,以“复合型驱动”为主要驱动 模式
•都市客群
(家庭、商务、休闲观 光)
春秋淹城
•旅游客户
(省内为主)
• • • • • • •
淹城遗址公园 春秋淹城博物馆 淹城森林公园 野生动物园 仿古商业街 春秋乐园 宝林禅寺
复合型驱动
20
【整体分区】春秋淹城依托历史遗迹,以文化游乐与文化休闲为核心,以业态 多元化经营为导向,致力于打造一个老少皆宜齐家欢的乐园
• 丽江康年丽水阳光酒店
• 思卡尔顿度假酒店
文化单核驱动+配套
16
【文化植入】通过产品建筑风格、主题型配套、节庆活动体现特色文化氛围
束河古镇 和顺古镇
文化资源
茶马文化 农耕文化 纳西文化
滇商文化 抗战文化 马帮文化 腾越文化
建筑文化
纳西族民居特色建筑为主
在老宅子的基础上进行保护建设, 使腾越文化得以传承,又使商业配 套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活动文化
• 束河的情人节、火把节、雪山音乐 节、三朵节、纳西婚庆 • 扶持束河村的纳西古乐队 • 组织“茶马文化艺术团” • 集中展演茶马古道沿线各少数民族 的歌舞艺术
民俗表演以及非物质文化项目,既 是文化内容,又是商业性质,可看 可参与可购买,游客在了解和顺文 化的同时,购买了极具和顺特色的 旅游产品。
销售价格
成交客户
束河 古镇
销售型 商业街
2003
茶马驿站
330亩 7.5万㎡
03年5000元/㎡ 05年10000元/㎡ 总价10万起
投资客户 本地酒吧经营企业
2004 住宅开 发 2009
哈里谷酒 吧街
天域阳光
70亩 2 万㎡
13.3万㎡
2.5万/平米 1万/㎡ 1万/㎡ 按栋出售,每栋价 位在400-1000万 之间
3
【春秋淹城旅游区】是常州继恐龙园之后又一聚焦游客目光的综合性文化旅游 项目
• 地理位置
位于常州市武进区中心城区,武进区政府 西侧,延政西路北侧,距离市中心约15分 钟车程。
• 开发时间:2003年至今。 • 开发理念
城内立足原生态保护,城外保护开发,把 淹城建设成“一心一环五区”的旅游区。
• 规模
7
【发展特征】持续大量投入配套性开发,以增强项目旅游辐射力为主要目的
年份
2003 2004
束河古镇
基础设施建设 历史风貌重建
和顺古镇
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投入
春秋淹城
1000亩淹城遗址公园入口区建成
茶马古道博物馆建成 330亩、7.5万㎡茶马驿栈区建成 和顺小镇(含大马帮博物馆、名人老宅) 建成 滇缅抗战博物馆建成 艾思奇纪念馆展览修葺 26亩丽江康年丽水阳光酒店开业
茶马古道博物馆
• 《茶马古道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专门研究并展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的博物 馆,也是丽江市第一家从事普洱茶文化研究、宣传、推广的专业机构。 • 博物馆的建筑原是400多年前木氏土司"束河院"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大觉宫 壁画"为江南著名画家马萧仙作品,一直保存到现在,笔法洗练,技术精湛, 保留了唐代画风,199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春秋淹城博物馆建成 淹城森林公园开放 1200亩野生动物园开放 人工湖建成 成立鼎业艺术团 哈里谷酒吧街建成 45000㎡仿古商业街开街 柏联SPA温泉酒店建成 与政府签订协议规划建设“天下和顺”项 目 取得3.85万方商服用地 220亩丽思卡尔顿度假酒店取地 春秋乐园开园 10亩宝林禅寺改造、扩建
11
【地产进入】商业是本模式搭建旅游基础的主要载体,开发初期借助原有古镇 基础,进行商业旅游氛围的打造,住宅开发进入依赖于前期旅游打造效果
春秋淹城
项目首批次通过4.5万方中等规模商业面市,完善项目规模的基础上,实现现金流 快速回笼,但住宅产品至今尚未推出。
运营模式 • 2004年,商业街已全部售出,均价10000元/ ㎡,按栋出售,每栋价位在400-1000万之间, 之后旅游区组织专门管理部门进行运营招商。
• 历史文化
开通于唐代的茶马古道,从滇南经丽江直 达西藏拉萨,经唐宋、元、明、清千余年 的运营发展,促进了沿线各族人民的经济 文化交流,束河即是丽江坝子中保存完好 的驿站,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 功能分区
规划确立三个阶段开发,一期茶马驿站, 二期哈里谷酒吧,三期天域阳光建筑群
文化旅游地产案例研究
束河古镇 和顺古镇 春秋淹城
【和顺古镇】2003年由柏联进行保护性开发
• 地理位置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 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 “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 顺乡。
• 开发时间:2003年至今。 • 开发企业:云南柏联集团 • 开发理念
吸取国内外古镇保护和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 “保护风貌,浮现文化,适度配套,和谐发展 ”的十六字方针。
• 规模
整个项目木占地5000亩,总投资人民币25亿元 。
• 历史文化
和顺是一座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的汉族古镇, 当地汉族大多是明初到云南从事军屯和民屯的 四川人、江南人、中原人的后代,这些人深受 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的文化素质较高,虽为生 活所迫,背景离乡,位于高原极边,但和顺的 村落风貌、民居建筑、民间工艺,无不浸润和 保存了中原汉族文化精髓,同时,它又是一个 “外向型”的社会,游子们吸收了外国文化的 精髓,与传统本地文化交流整合,创造出了有 着和顺特色的地域文化。
柏联
-和顺古镇
持续性门票收入、商业租赁收入
淹城建设投资 -春秋淹城
4.5万方仿古商业 街销售 持续性门票收入
14
驱动力构建
15
【特征一】旅游目的型区域客群单一,以“文化单核驱动+配套”为主要驱动 力模式
束河古镇
•旅游度假客户
(国际、国内)
• 束河古镇-茶马驿栈 • 茶马古道博物馆 • 哈里谷酒吧街
5-8栋/ 月
广东 江浙 北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上海 重庆
13
【开发周期】开发周期漫长,销售物业以旅游为绝对基础,大量支撑旅游发展 的配套型开发周期较长,制约企业回现速度
项目
2003
2004
2008
2009
鼎业
-束河古镇
4.9万方茶马驿站 销售
2万方哈里谷酒吧 销售
13.3万方天域阳光别墅 项目销售
阶段性门票收入、商业租赁收入
土地使用情况
4
•开发时序 •驱动力构建
开发模式
•组织构建
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
5
开发时序
6
【启动特征】对原始古城镇进行景区性开发,完善基础设施、修复建筑、安置 原住民,实现景区经营
束河古镇
和顺古镇
春秋淹城
• 约6公里道路改造工程 • 九鼎龙潭租用30年,一次付 清租金60万元 • 投入1、2亿还原原生态历史 风貌 • 投资650万修建卫生间 • 投资200万,为束河完小新 建教学楼、教师宿舍 • 投资200万,建成“茶马博 物馆”建筑 • 修建茶马驿栈区,约330多 亩,7.5万㎡的服务区
17
【文化植入】束河古镇保持古镇的尺度和规划和建筑特色
古镇旧建筑
仿古新商业
错落有致,户户各不相同
仿古销售中心
四方听音文化广场定期举办节庆活动
18
【功能及客群特征】束河已经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和定位,将承担丽江的度假 功能
人群高端
人群分为三类:投资客 和经营者;艺术家;旅 客
投资和经营者:丽江及周边占 30%,昆明占40%,以销售中 大型为主,外省占30%,其中 外省人中香港人居多, ,以 销售大单为主,投资在250万 元左右 丽江的艺术家多居住在束河 散客多集中在束河
古韵浓郁的文化街,集结了在常州知 名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项目如:乱针绣、 牙刻、书画等。
佳肴集结的美食街,聚集了常州知名 的十大餐饮名店如寨桥老鹅,太湖三 白等,目前以本地食客为主。
12
【地产进入】商业是本模式搭建旅游基础的主要载体,开发初期借助原有古镇 基础,进行商业旅游氛围的打造,住宅开发进入依赖于前期旅游打造效果
束河古镇
2010年,项目运营第6年,束河古镇住宅产品面市,虽经历较长的市场培育期,但 项目依然难以突破市场同类型产品的价格水平。
项目
时间
体量 万方
容积 率
产品 类型
产品楼 层
面积 区间
销售价 格
去化速 度
客户来 源
天域阳光
2009
13.2
0.32
双拼 独栋
-1+3F
200400
10000 市场度假 物业均价: ≥10000 元/㎡
• 03年,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 投入0.9亿 • 05年,投入0.67亿打造和顺 小巷(名人老宅、大马帮博 物馆、滇缅抗战博物馆、艾 思奇纪念馆展览) • 与和顺镇政府共同设立了 “柏联和顺养老基金”,对 和顺60岁以上的老人给予 50—200元补助
• 淹城遗址公园公共区域打 造 • 淹城森林公园打造
业态高档
酒吧
目前的酒吧定位比较高档,氛 围比较好 在建的国际酒吧区哈里谷将大 大提升束河的品牌和品味
环境优美
玉龙雪山 内部环境 艺术氛围 小资情调 田园风光 流水
空间
优美的内部公共空间 大量的外部发展用地
餐饮 咖啡 客栈,设备较好 五星级酒店
• • • • •
开业时间:2006年 酒店位置:茶马古道重镇丽江束河古镇主入口处 星级标准:5星级、 挂牌价格:480-1880元 酒店结构:店共由八个各具特色的院落组成,其中七个院落的布局形态与北斗七星的分布非常类似,并据此将各院落命名 为:天枢苑、天璇苑、天玑苑、天权苑、玉衡苑、开阳苑和摇光苑,七星院落紧紧围绕大堂“月华苑”错落布置,既与纳 西传统民族服饰中“披星戴月”的含意相吻合,也蕴涵着“七星伴月”这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