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类及其体外寄生虫的采集共77页文档
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标本采集技术

实验动物病原微生物检测中的标本采集技术实验动物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多定植于身体的特定部位,检测时需从相应部位采样以提高检出率,因此实验动物的细菌学、真菌学和寄生虫学检测涉及的标本种类众多,且采样方法和样品的制备各不相同。
一、细菌和真菌检测时的标本采集(一)皮毛、鳞屑标本将动物进行吸入麻醉(乙醚等)后适当保定,待检部位用75%乙醇消毒,直接用灭菌接种刀、镊刮取皮毛、鳞屑少许。
(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将动物麻醉后仰卧保定,并使四肢舒展固定。
用75%乙醇从腹股沟到颈部进行逆毛涂刷消毒,沿腹正中线从腹部以下至下颌剪开皮肤,使腹部、胸部以及颈部肌肉全部暴露,无菌分离颈部肌肉暴露气管,于咽部以下5mm左右气管上剪一“V”形口,插入无菌接种针由下至上直达咽部轻轻转动数下,沾取气管分泌物。
如分泌物过少,可将咽部及部分气管剪下增菌培养。
(三)回盲部内容物标本将动物麻醉后仰卧保定,并使四肢舒展固定。
用75%乙醇从腹股沟到颈部进行逆毛涂刷消毒,沿腹正中线从腹部以下至下颌剪开皮肤,使腹部、胸部以及颈部肌肉全部暴露,无菌剪开腹部肌肉暴露回盲部,在回盲部剪一小口,用接种环伸入直接挑取适量内容物。
如内容物过少,可剪下包括回盲部在内的一段肠组织适当剪碎后作增菌培养。
(四)粪便标本将粪便前段弃去,取中段粪便,加适量PBS或培养液匀浆后接种,如为稀软便可直接接种。
(五)肛拭标本将灭菌棉签用生理盐水或培养液浸润后,轻轻插入动物肛门深处3~4cm,缓缓转动后取出。
(六)病灶组织分泌物及浓汁标本标本用于直接接种时,保定动物并对病灶周围用75%乙醇消毒,用接种环直接沾取分泌物或脓汁进行接种,或取下少量病变组织(对已死亡动物)于培养基表面接触后再划线接种;标本用于制备涂片时,可于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灭菌生理盐水,挑取少量脓汁与之混匀且风干,火焰上固定,或取适量病灶分泌物与生理盐水混匀涂抹成相对较浓的涂片。
二、检测体内寄生虫的标本采集和制备体内寄生虫寄生于肠道、血液和组织内,检测时须根据不同的寄生部位采集相应标本。
体内外寄生虫检查方法大全

体内外寄生虫检查方法大全展开全文粪便检查是诊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之一。
制备和阅读检查结果所需的技术都是很简单的,也是每个医师都要会的。
尽管简单,但这些检查结果及随后的治疗往往决定动物康复的情况。
01采集、处理、储存与运输采集(1)样品尽可能新鲜,因为排出体外后虫卵会快速孵化。
(2)饲主应该目睹动物排便,确保新鲜并观察有无任何染色、新鲜血液或其他问题。
(3)新鲜样品如果2h内不检查应冷藏保存,且不能超过24h。
(4)提供的检测量相当于成年男性的拇指大小,至少10g。
(5)样品应标明动物的名字、号码、采集时间以及是否冷藏过。
常规处理(1)样品应认真处理,以免造成人为污染。
(2)保持清洁的实验室检查环境。
(3)保存清晰的操作记录。
储存(1)可使用无菌取样袋、小塑料夹层袋、塑料容器或实验室一次性手套(把里面翻出来)贮存粪便。
(2)样品可以无限期地储存在10%的福尔马林中(1份粪便+9份福尔马林),局限性较小。
(3)样品不能冷冻储存,不能用70%酒精或100%甲醇储存。
运输(1)样品应在冰箱中放置到4℃,然后包裹在冰上或冰袋上24~48h。
(2)将重要样品装入单独的塑料袋中,以免样品液体泄漏。
02内寄生虫检查方法大体检查用途黏稠度颜色血液、黏膜或寄生虫成虫技术直接用肉眼检查粪便或呕吐物备注肉眼检查不到(如潜血)要使用其他检查方法直接涂片:湿法制片用途原虫(如贾第鞭毛虫)寄生虫荷量(隐孢子虫)细菌(如螺旋体、弯曲杆菌)技术1、在载玻片上滴1滴盐水或水后,加上等量的粪便。
充分混匀粪便和水,在载玻片上涂抹制成一层薄膜。
2、移除任何大块粪便,盖上盖玻片以待检查。
3、先在10倍镜下检查寄生虫卵,40倍镜下检查原虫,100倍镜下检查细菌。
可以从盖玻片一侧滴加染色剂,以便更清楚地鉴定。
备注1、没有虫卵变形。
2、没有一种浓缩技术(小样本)会导致低数目。
3、活力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辅助诊断。
直接涂片:干法制片用途原虫(如贾第鞭毛虫)寄生虫荷量(隐孢子虫)细菌(如螺旋体、弯曲杆菌)技术1、在玻片上放小量的粪便,使用涂药棒将其薄薄散开。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技巧

阶段小结: 阶段小结:
本阶段通过对各种人体、畜牧、禽类和鱼类寄生 虫病原虫体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和观察练习,同 学们已初步了解了常见的人、畜,禽和鱼类寄生虫病 原的形态特征、标本制作和病原分类及临床诊断与流 行病学调查方法,了解了各种寄生虫病原的传播机制 及对人、畜、禽、鱼的感染途径和传播方式。对寄生 虫病的防治措施有了基本的了解,为今后开展寄生虫 病的科学研究和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寄生虫标本的观察结构要点:
1、原虫结构特点:肉足变形虫,鞭毛虫,孢子虫和 纤毛虫。 2、吸虫形态结构特点:裂体科,并殖科,片形科, 单殖吸虫。 3、绦虫形态结构特点:假叶绦虫,带科绦虫,膜壳 绦虫等。 4、线虫内部形态结构特点:小杆目,圆线目,蛔目, 丝虫目。 5、医学节肢动物结构特点和分类的方法:蜱类、螨 类、蚊科、蝇科、跳蚤类、虱子类、白蛉和蠓等。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技巧: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技巧:
1、原虫标本的采集,固定与染色制片和保存方法, 常用固定液,染色试剂: 2、吸虫标本的采集,压片固定与染色制片和保存方 法,常用固定液,染色液: 3、绦虫标本的采集,压片固定与染色制片和保存方 法,固定液和染色液种类: 4、线虫标本的采集,热固定与甘油酒精透明和保存 方法,甘油酒精系列浓度配制方法: 5、医学节肢动物标本的采集、固定和保存制作方法。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观察

(六)透明
透明剂多是挥发性油类液体,当全部组织被其占据 时,组织呈现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并能溶解由 溶性的封藏剂而与之混合。
常用的透明剂:
二甲苯:透明力强,作用快,但易使组织收缩变脆, 因此不宜停留过长时间,而且在透明前必须完全 脱水;脱水前要先进入50%纯酒+50%二甲苯;
第七章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制作和观察方法
一、寄生虫标本的种类:
(一)浸渍标本:5~10%福尔马林或7%酒精;适宜于昆虫、蠕虫 和组织、器官。
(二)干制标本:防腐处理后干燥保存;适宜于有翅昆虫、吸虫的 中间宿主。注意防潮、防霉、防蛀。
(三)玻片标本:
涂片标本(临时性):检查血液或组织内的寄生虫,肠道和腔道内 的原虫;如弓形虫、疟原虫、球虫内生发育阶段虫体;
固定方法: 物理方法:热、冰冻或干燥等; 化学方法:固定剂,单一或混合,根据需要
选择使用; 固定剂分类:
还原剂:酒精、甲醛、甲醇等; 氧化剂:苦味酸、重铬酸钾、锇酸等。
固定剂种类: 单一固定液:5~10%福尔马林,70%酒精,0.3~5%醋酸,甲醇等; 混合固定液:多种
卡氏(Carnoy)固定液:纯酒精:冰醋酸:氯仿=6:1:3, 多用于细胞学染色前固 定,一般0.5~4小时,固定后用95%酒精洗涤2次,也可保存于80%酒精。可 用于多种染色。 鲍氏(Bouin)固定液:
甲苯:
香柏油:透明作用强,适用于透明较小、薄而且易 收缩变形的标本;一般从95%酒精置换入95%酒 精香柏油混合液中,再进入纯香柏油中,但透明 所需时间较长,12小时以上。
(七)封片
透明后应尽快封片。 封藏剂: 油溶性封藏剂:加拿大树胶;
寄生虫样本的采集、制作及保存》

固定与保存: 固定与保存:当采到含有肠原虫新鲜标本时,无论是滋养体还是包
囊,应立即制成涂片标本,用肖定氏固定液固定,再移置于70%乙醇内保存, 以备日后染色制片观察。 肠原虫滋养体玻片标本染色外,亦可保存于5%甲醛生理盐水中。 保存方法:将含有原虫包囊较多的粪便用5%甲醛生理盐水调成悬液, 经60目孔铜筛过滤于尖底量筒中,静置3~4 h后,倾去上清液,再换以新的 5%甲醛生理盐倒入瓶中保存。 检查时,用吸管吸取此混悬液一滴置于载玻片上,复以盖玻片高倍镜 检。如需染色检查时,可加入碘液1滴与粪液相混后检查。此法可保持包囊 形态较长时间不变。
肠道内原虫样本: 2—① 肠道内原虫样本:
采集: 采集:肠道内原虫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布氏嗜 碘阿米巴、迈氏唇鞭毛虫、兰氏贾第鞭毛虫、人毛滴虫、结肠小袋 钎毛虫等。 这些寄生虫生活史中均有滋养体与包囊(人毛滴虫除外)两个时 期。滋养体通常出现于液质或半液质以及含有粘液脓血之粪便内。 包囊则见于成形或半成形的粪便中。 收集粪便标本最好用特制的粪便盒或油纸。 采取粪便务求新鲜。
5、特殊用途的样本处理:样本准备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如提取 特殊用途的样本处理:样本准备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
DNA等 需对样本进行特殊处理。 DNA等,需对样本进行特殊处理。
将现场采集的蠕虫(活虫)成虫、幼虫或虫卵, 将现场采集的蠕虫(活虫)成虫、幼虫或虫卵,可选用以下固定方法进行 保存:①固定于20%二甲基亚砜(DMSO)饱和盐水溶液中存放4℃保存; ②直接 固定于100%无水乙醇; ③可将活虫体直接保存于-70℃冰箱中。 含虫体的粪便标本:现场采集的粪便(内含虫卵、幼虫或原虫时) 可选用: 含虫体的粪便标本:现场采集的粪便(内含虫卵、幼虫或原虫时) ①如短期保存,可直接保存于4℃冰箱或-70℃干冰中;②如长期保存,可将粪 便与无水乙醇1∶1混合后4℃保存或与重铬酸钾1∶1混合后4℃保存。 含虫体的血液标本:现场采集的血液标本(如内含原虫,未服用过药物) 含虫体的血液标本:现场采集的血液标本(如内含原虫,未服用过药物), 可以1~5 ml血液中加EDTA 4℃保存,也可将5~6滴血采集在滤纸上,待干后可 短期保存于4℃冰箱内。
福州保税港区现代物流区鼠形动物及体表寄生虫本底调查

1 自然 概 况
2 - 2 调 查 方 法
2 . 2 . 1 鼠形 动物
笼捕 法 : 每月 1 次, 每次 2 0 0笼 。傍 晚布 放清晨
收, 室内每 1 5平 方 米 放 l笼 : 在野 外不同生境 , 沿
直线 每 5 — 1 0米 放 1笼 .两 鼠笼 间 问 隔 5 0米 以上 。
2 . 2 . 2 鼠形 动 物体 表 寄生 虫
2 . 1时 间 与 地 点 于 2 0 1 5年 2月一 2 O 1 6年 1
月, 共计 1 2月 , 每 月 中旬 监 测 1次 ( 如 遇 天 气 等 特
殊 情况 另定 时 间 ) , 每次 连续 3天 。调查 地 点选 择 为
福 州保 税 港 区 中外 运 现 代物 流 有 限公 司生 活 区 、 绿
鼠笼 布 放 在 鼠道 上 或 鼠类 活动 频 繁 的 场所 , 鼠笼 靠
墙放, 笼子垂直 于鼠道 , 作 用面 ( 有 诱 饵 的一 头 ) 正
在 鼠道 上 , 离 开 鼠道 2 0 ~ 3 0 e m处 。将 诱 捕 到 的活 鼠 连 同 鼠笼 装 入 布袋 内 , 扎紧 , 带 回实 验室 鉴 定 鼠夹法 : 每 月 1次 , 每次 1 0 0夹 。在 室外 选择 有 不 同代 表 性 的 生态 环 境 场 所沿 直 线 布 放 鼠夹 . 夹 间 隔 5米 , 行 间距 5 0米 : 在 室 内监 测 区 内 选择 有 代 表 性 的场 所每 1 5平方 米 布放 一个 。
放 白搪 瓷 盘 用 毛 刷 检集 蚤 、 蜱 和螨 类 , 进 行 计 数 及
种 属鉴 定 。
2 . 3 . 3 病原 体 检测
小家鼠
猪牛羊禽犬猫的寄生虫详表

猪的寄生虫分类名称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感染阶段诊断阶段诊断防治吸虫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buski小肠扁卷螺(并以水生植物为媒介物)人、猪囊蚴虫卵粪便检查:直接涂片法反复水洗沉淀法敌百虫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sinenisis胆囊、胆管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鱼、虾人、猪、狗、猫囊蚴虫卵粪便检查:离心漂浮法。
间接血凝试验(IH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辅助诊断,吡喹酮丙酸哌嗪丙硫苯咪唑绦虫囊尾蚴Cysticercuscellulosa横纹肌,心脏、脑、眼等器官。
成虫——小肠。
主要:猪和野猪;其他:犬、猫、骆驼和人。
人囊尾蚴生前诊断比较困难,常用免疫学检查方法。
卫生检验主要在肌肉中检出。
吡喹酮丙硫咪唑细颈囊尾Cysticercustenuicollis(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成虫:小肠;幼虫:肝脏浆膜、网膜、肠系膜等处。
猪、牛、羊犬、狼等肉食兽囊尾蚴吡喹酮硫双二氯酚裂头蚴Sparganum(成虫:曼氏迭宫绦虫)肌肉、皮下组织、结缔组织、腹腔、胸腔。
成虫:小肠。
第二中间宿主:鱼、蛇、蛙、鸟以及一些哺乳动物(包括人)曼氏迭宫绦虫:犬、猫裂头蚴免疫学诊断:间接荧光抗体(IFA)和皮内试验(IT)等吡喹酮丙硫苯咪唑分类名称寄生部位中间宿主终末宿主感染阶段诊断阶段诊断防治线虫旋毛虫Trichinellaspiralis成虫:小肠幼虫:横纹肌人、猪、犬、猫、鼠(后为中间宿主)人、猪、犬、猫、鼠(先为终末宿主)包囊(内含幼虫)肉眼和镜检法检查成虫,消化法检查幼虫,免疫学方法。
丙硫咪唑甲苯咪唑蛔虫Ascaris suum小肠不需要中宿贮藏宿主:蚯蚓猪感染性第3期幼虫刚排出虫卵2个月以上猪:直接涂片法或漂浮法;2月龄以内猪:不能用粪检法,可用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左旋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多拉菌素氯苯哒唑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spp盲肠和结肠猪感染性第3期幼虫虫卵粪检:漂浮法与猪蛔虫相似毛首线虫Trichuris suis大肠(主要是结肠)猪含第1期幼虫的感染性虫卵刚排出虫卵粪检:漂浮法;剖检:盲肠中的虫体噻咪唑丙硫咪唑伊维菌素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ransomi小肠黏膜猪(主要是仔猪)丝虫型幼虫虫卵或幼虫新鲜粪便: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贝尔曼氏幼虫分离法检查幼虫。
鼠疫主要媒介昆虫采集与鉴定

5
动物体表
来源
洞干蚤
巢蚤
游离蚤
动物体表寄生蚤的采集
• 将捕获的旱獭或其他小型鼠类装入旱獭袋或自制的白布 袋内,并做好相关信息记录,扎紧袋口带回。
• 工作人员做好个人防护。 • 将捕获的动物连同袋子一同放入捡蚤框(或盆)中,放
入一定量的乙醚麻醉(或溴氰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跳蚤, 一般需要10-15分钟左右。 • 打开捡蚤框的盖进行捡蚤,捡蚤可以逆宿主的皮毛翻捡 或以篦梳梳刷皮毛上的蚤,最后要捡布袋内的跳蚤。 • 捡到的跳蚤均装入盛有生理盐水、跳蚤保存液或75%酒 精的冻存管(或炮弹管)中,并做好编号记录。
蚤的发育
• 蚤类属全变态昆虫,生活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各阶 段时间的长短与温度湿度密切相关。
蚤类的生物特性
卵:跳蚤卵长约0.5毫米,呈椭圆形,呈白色 或淡黄色。卵具有一定的粘性,可以附着在 寄主的皮肤、毛发或寄主栖居的场所,但在 寄主动摇或抓挠时,卵很容易脱落。
幼虫:幼虫呈蠕虫状,黄白色,非常活跃, 食欲旺盛,具有咀嚼式口器,以其生活环境 中的有机物碎屑,如寄主粪便、谷粉、草屑 等为食。
行跳蚤采集。 2、清水漂浮法
将窝巢内容物倒入捡蚤盆内加水搅拌,待水面 静止澄清后,采集水面上的蚤类。
室内游离蚤采集
• 在室内布放粘蚤纸沾捕游离蚤,将沾捕到 的蚤类用镊子或毛笔沾取生理盐水进行捡 拾。
蚤类采集的注意事项
• 为保证安全,避免被跳蚤叮咬,尤其在疫区采 蚤,应注意个人防护,如穿好防护服,扎紧袖 口等,亦可在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或菊酯类杀 虫剂。如捡活蚤最好有专用的捡蚤室,工作完 毕后应喷洒杀虫剂,杀灭可能逃逸的蚤或其他 节肢动物。
蚤类基本生活习性
• 蚤类虽有自动迁移能力,但一般活动距离 很有限。当寄主死亡、寄主骚动或外界刺 激时,可促进跳蚤的游离和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