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山西村中考题集锦

合集下载

《游山西村》中考试题汇编

《游山西村》中考试题汇编

《游山西村》中考试题汇编1、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

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答案】示例: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行走于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

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

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3分。

描绘意境1分,抒发心情1分,语言流畅1分)2、赏析陆游的《游山西村》并答题。

【答案】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疑”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3、下面是对《游山西村》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记叙了当地的风俗以及得到山西村主人的盛情款待。

B、三、四两句流传最广,写了村庄周围的景色。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现在作为成语富有生活哲理。

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会生出许多希望。

C、这首诗结尾与开头呼应,写如果有机会要“闲乘月”“夜叩门”,但说得不肯定,说明再也没有希望了。

D、这首诗描写了游山西村古朴的民风,也表达诗人的向往之情。

虽是写游的诗,未必与政治无关,因为当时世风衰颓,跟山西村这种古朴的风尚形成鲜明的对比。

4、一个“”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的句子是:【答案】“足”、“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答案】(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2分)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 【答案】(1面对困境时。

古诗词阅读陆游《游山西村》练习与答案(2020年湖南常德中考语文试题)

古诗词阅读陆游《游山西村》练习与答案(2020年湖南常德中考语文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 分)
17.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16. (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1分)
17. (3分) (1) 面对困境时 (1分) (2)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 (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游山西村》中考题一网打尽(2006-2017)

《游山西村》中考题一网打尽(2006-2017)

《游山西村》中考题一网打尽(2006-2017)【湖北省十堰市】阅读《游山西村》,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4分,每小题2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3.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23.D(A“豚”指猪肉;B“丰收后”错,应为春天“祈福”;C“不愿”的心理活动错误。

)24.请赏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含的哲理。

24.哲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意思对即可,共3分)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5.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展开,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爱和赞美。

6.请说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的人生哲理。

(3分)6.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2008年河南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20—21题。

(共4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0.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分)20.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陆游《游山西村》中考试题集锦

陆游《游山西村》中考试题集锦

陆游《游山西村》中考试题集锦主题内容与作者情感:这首诗紧扣“游”字(围绕一个“游”字展开),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赞美了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热爱农村生活的感情。

(这是一首记游诗,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历,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和农村的风俗淳朴,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收的喜悦,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名句赏析: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诗人从这里起句,写自己游村突然来到农家,主人盛情留客,渲染出农家丰收后的欢乐气氛,为下面出游写景抒情作了有力的铺垫。

)①“足”: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或:表现了农家待客时倾其所有的热情和淳朴,赞美了村民热情好客。

)②“莫笑”: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绘了山环水绕的美丽景色。

写出了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又复现的境界,富有哲理,给人启迪。

先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①画面:诗人在青翠的山间漫步,曲折的溪流汩汩流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加难认。

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

②哲理: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丧气,只要坚持不懈,就会生出许多希望。

③一个“疑”写出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句运用先抑后扬的表现手法,表现作者在担心无路可行时忽然见到一村庄的惊喜,表达了人们应在困难中看到希望,更突出在困难中见到转机的希望,也教人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

4.“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意思是社日未到,但农人们已吹箫击鼓,结对往来,衣着简朴。

这两句写出了农村的风俗人情,充满了淳厚的生活气息,展示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

不仅反映了农民们渴望丰年的心愿,也表达了诗人喜爱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注:此诗作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初春,当时陆游被罢官闲居在家。

23. 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 诗人作客农家,腊酒虽廉,但村人尽其所能,盛情款待,突显出农人质朴好客的性格。

B. 诗人游玩路上,一路山环水绕,疑假设无路可寻,突然柳绿花红的新村突现,豁然开朗。

C. 诗人社日里,追随衣着简朴的村民,吹箫敲鼓,依照古风,迎神祭社,祈求仕途顺遂。

D. 诗人紧扣诗题,剪取游村见闻,将明丽的风光与古朴的民风镌刻在一幅秀美的画卷中。

24. 诗歌尾联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答案】23. C 24. 例如:从“拄杖无时夜叩门”看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留恋,从“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以看出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从“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衣冠简朴”可以看出诗人对淳朴热忱的村民的赞美;从“箫鼓追随春社近”可以看出诗人对古风民俗的喜爱,从“柳暗花明又一村”看出诗人虽际遇挫折却心有盼望、豁达乐观。

【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同学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控。

C.是祈求丰收,而不是仕途顺遂。

应选C。

2.此题考查情感的理解与分析技能。

答题时先概括诗歌内容,然后结合内容,抓住关键词句把握的情感。

留意诗歌中的一些词“笑”“丰”“足”“闲”等。

这是一首纪游诗,围绕“游”字层层开展,记录了诗人罢官归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赏的经受。

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反映了农民们丰收的喜悦,表现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喜欢和赞美;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描写了山村的绿树环绕,鲜花怒放之景,表现对乡村景色的喜欢之情;颈联“衣冠简朴古风存”再次表现对淳朴民风的喜欢与赞美;尾联“从今假设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人还没有离开,却主动说出下次要不请自来,自然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喜欢与憧憬之情。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游山西村》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题)

三、文言诗文阅读(21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6-17题,(5分)
游山西村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6.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2 分)
17. 你会在哪些情境下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佳句?(3分)
答案:
16. (2分)“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倾其所有的盛情,(1分)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1分)
17. (3分) (1) 面对困境时 (1分) (2) 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1分) (3)事情有了转机时(1分)。

中考必考古诗词游山西村综合训练及知识点解析

中考必考古诗词游山西村综合训练及知识点解析

中考古诗词《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山西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诗歌尾联中诗人对山西村恋恋不舍,期待重游。

山西村的什么特色打动了诗人?2.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加着重号的字。

3.你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的?并分析这两句诗成为千古名句的原因。

4.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5.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6.提炼出这首诗中关于“民俗”的信息。

7.赏析“暗”和“明”的表达效果。

8.全篇围绕一个“”字展开,勾勒出一幅色彩艳丽的。

9.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10.本诗立意新巧,寓含哲理,尤其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

试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1. 村民的热情好客优美的景色淳朴的风土人情;风景美、人物美、风俗美,还有主人的热情好客。

2.“莫笑”是“不要嘲笑”的意思,突出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是“足够,丰盛”的意思,既写出了丰收的年景又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3. 这两句诗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万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原因:描写的景色优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仗工整4.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5. 表达了诗人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以及恋恋不舍之情。

游山西村中考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中考题及答案

《游山西村》中考赏析题汇编1、这首诗紧扣一个“”字,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绘农村(季节)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的赞美和对热爱的感情。

2、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这首诗三、四两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其中蕴含的哲理历来为人传诵,而它所描绘的意境也值得细细品味。

请说说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联写景中蕴含哲理,耐人咀嚼。

请简要分析。

5、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为什么?7、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10、理解性默写。

(1)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农家热情好客的淳朴性格的诗句是:(2)诗中写山间水畔的景色,道路萦绕,景中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句子是:(3)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表现村中热闹景象,民风淳朴的语句:(4)诗中对家乡淳朴生活产生欣慰之情,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惶恐不安,与所游之境恰相吻合的句子是:11、选择题。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诗歌朗读的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例:“衣冠/简朴/古风/存”。

B. “丰年留客足鸡豚”一句写出了农民热情好客、淳朴厚道的性格。

C. 全诗生动地描绘了优美的农村风光,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

D. 全诗都是写实,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

(2)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中的“春社”和鲁迅笔下的“社戏”一样,都是一种庆祝活动,表达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游山西村》中考赏析题汇编1、这首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主要描绘农村春天(季节)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农村风光的赞美和对农村生活热爱的感情。

2、首联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答:“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山西村》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着名爱国诗人。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译文:不要笑话农家的酒浑,丰收之年有丰足的佳肴款待客人。

当山和水不断出现在我眼前时,我正疑惑无路可行,忽见柳色浓绿,花色明丽,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

吹箫击鼓,结队喜庆,春社祭日已临近,布衣素冠,简朴的古风依旧保存。

从今后,如果允许大家在晚上闲逛,那么我将拄着拐杖,不定时地会在夜晚敲响农家朋友的柴门。

注释:
1、腊酒浑:腊月里酿造的酒,称为腊酒;浑,浑浊。

酒以清为贵。

2、足鸡豚(tún):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豚,小猪,诗中代指猪肉。

足:足够,丰盛。

3、山重水复:一座座山、一道道水重重叠叠。

4、柳暗花明:柳色深绿,花色明亮。

5、箫鼓:吹着箫打着鼓。

6、追随:紧跟着。

7、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作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

8、古风存:保留着淳朴的古代风俗。

9、若许:如果这样。

10、闲乘月:乘着月明来闲游。

11、无时:没有一定的时间,即随时。

12、叩(kòu)门:敲门。

1、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一个“游”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

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终于来到山西村。

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

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

2、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1)村民的热情好客(2)优美的景色(3)淳朴的风土人情
3、诗中赞赏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一个“疑”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

从“丰年留客足鸡豚”能够看出村里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全诗表现热烈或和谐的气氛。

问:古典诗词讲究炼字,首联中的“足”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倾其所有的盛情。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1)面对困境时。

因为这两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即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

(2)描绘或赞美山水美景时。

因为这两句诗描写了山环水绕、柳暗花明的美丽景色。

颔联描写了怎样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意义( 2 分)
颔联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环水绕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难辨,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

现实生活中人们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或转机,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困境中蕴涵着希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1)艺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诵记(或:用对比手法,突出了柳暗花明给人的惊喜)
(2)意境:前一句写山重水复无路可寻的无奈,后一句则写出了披花拂柳发现另一个村庄的喜悦。

(3)寓意:它写出了人们有时面对无路可走的境地,但突然事情有了转机,出现了新的希望,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困境中蕴涵着希望)
5、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诗人陶醉、留恋之情。

作者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中,留恋村民的好客、热情、淳朴,对此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整体把握(补充):
1、这首诗赞美农村风光和淳朴的民俗,流露出诗人热爱农村生活的情感。

2、头两句诗中的“莫笑”“足”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足”字写出农家的盛情,也表达出诗人的满足;“莫笑”突出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赞赏。

3、颔联两句的精彩之处表现在哪儿
一方面它是写景的佳句,写出了山水重叠环绕,春光无限的自然风光;另一方面它又富于哲理意味,表现了人生变化发展的某种规律性,只要人们正视现实,面对重重艰难险阻,不退缩,不畏惧,勇于开拓,发奋前进,那么,前方将是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崭新境界。

令人回味。

4、颈联着重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答:是通过对乡村祭祀的描写,赞美古老淳朴的风情风俗。

5、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对田园生活由衷的喜爱和不舍之情。

表达作者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心仪纯朴善良农民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