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中国动画导演简介

合集下载

专访著名导演孟军

专访著名导演孟军

动画与产业结合,战略意义上的进步——专访著名动画导演孟军记者:邓雪艳孟军(左)与WE3双年展秘书长杨建华合影9月11日,由共青团中央,武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0年WE3武汉首届中韩日大学生数字艺术双年展活动的作品初评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动画学院进行。

在初评现场,记者有幸对我国著名动画导演孟军(以下简称孟)进行了采访:记者:孟导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您作为这次WE3双年展初审的主席,在经过一天的初选以后,对这次参赛作品的整体印象如何?孟:整体上相比以前有很大的进步,学生对于动画软件的熟练程度以及三维技术,动画技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大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评析动画作品:创意,剧情,视听语言,美术设计,动画技法和软件运用,后期特效等方面。

在今天评选的作品中,有的还是不错的。

比如《我等待》这一作品,就比较有创意,能一开始就抓住人的眼球,在动画技法和软件运用方面,《萝卜历险记》和《浅眠》这两幅作品表现得很不错。

记者:您的肯定无疑是对学生们动画创作的一大动力。

好的动画作品总是需要不断进步的,那您觉得现在大学生在动画创作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孟:就像我上面说到的,学生们在软件的运用方面已经日趋成熟,动画技法也比以前流畅了,但是在创意,视听语言和编剧方面还有待提高。

就拿编剧来说,我们需要的剧作是带有戏剧冲突的作品,而不是简单的散文诗作。

另外,在主题的表现力上,也相对较弱。

许多学生想表现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主题很大,但是由于认识度不够,没有挖掘到深层次的内涵,所以表现得没有力量。

另外一方面,师资力量较弱,教师资源的缺乏也是制约学生动画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举办这样类似WE3双年展的活动,在一定层面上也提高了老师们的鉴赏能力和实战的经验。

记者:这些确实都是学生动画创作有待提高的地方,先放下师资力量不说,因为这也不是人之力可为的。

您能从创意,视听语言等方面简单谈谈学生应该如何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吗?孟:好的。

中外动画赏析

中外动画赏析

中外动画赏析—动画大师万籁鸣摘要:万籁鸣是中国动画事业的奠基人,是他推动了中国动画的蓬勃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万籁鸣的动画事业以及他的两部重要作品《铁扇公主》和《大闹天宫》。

关键字: 万籁鸣、动画、《铁扇公主》、《大闹天宫》当今动画,已经不再是孩子的专利,越来越多人通过不同的渠道加入到卡通的阵营当中。

中国作为动画大国之一,从1926年拍成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算起,中国动画至今已有80年的历史。

早在1941年,万氏兄弟拍摄的影院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不但受到中国人的欢迎,而且还轰动南亚和日本。

1.动画大师-万籁鸣万籁鸣(1899.12.18-1997.10.07),中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原上海美术电影制品厂导演,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原名嘉综,江苏南京人[1]。

万籁鸣出生于商人家庭,从小就对美术极感兴趣。

家里兄弟四个,老二万古蟾、老五万超尘和老六万涤寰,他们在后来也都成为了万籁鸣的得力帮手。

1919年,万籁鸣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在上海商务印书馆的几年,万籁鸣先后在美术馆、活动影片部任职,并大胆出版了《人体图案美》等书籍。

20年代初,美国动画片在中国上映,引起了万籁鸣的好奇。

在欣赏之余,他和兄弟们共同探索制作“卡通片”的奥秘。

经过无数次失败以后,他们绘制的卡通画终于活动起来了!随即万籁鸣和万古蟾为商务印书馆制作了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打字机》,这就是中国动画的雏形和先声。

第二年,他又和万古蟾利用业余时间为长城画片公司创作了我国第一部无声动画片《大闹画室》,1930年为大中华影片公司制作了《纸人捣乱记》,这两部影片都采用真人与动画合拍,这开了中国动画的先河,在片中万籁鸣很注重民族性,两部动画的成功奠定了万籁鸣的艺术风格基础。

抗日战争前夕,万籁鸣和兄弟们又在联华影业公司先后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精诚团结》以及预言篇《龟兔赛跑》等,表达了他们爱国的热情。

抗战时期,万籁鸣进入了上海新华影业公司,与兄弟共同制作了长达八千余尺的中国第一步大型有声动画片《铁扇公主》。

中国历史上的动漫名家

中国历史上的动漫名家

‘万氏兄弟”---万籁鸣(1899-1997)万古蟾(1899-1995)万超尘(1906-1992)万氏兄弟是中国动画片的开山鼻祖。

192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为了推销华文打字机,决定摄制宣传动画片。

他们委托万氏兄弟利用业余时间制作《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动画广告片,当年年底,《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动画广告片制作成功,并在电影院里开始放映。

这部动画广告片可以说是中国动画片的雏形。

其后两年里,万氏兄弟制作了《益利汽水》和《味精》两部动画广告片。

这三步共四百余尺长的动画广告片标志着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萌芽,也标志着万氏兄弟把开创中国动画事业从探索阶段推进到试制阶段。

1924年,第一部中国自制的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大闹画室》不久就在长城画片公司诞生了。

这部动画片编剧、导演、绘画、摄影、印片等工序都是万氏兄弟自己担任的。

1930年,万氏兄弟又在大中华百合公司摄制了动画片《纸人捣乱记》。

这三部动画片都是仿效当时欧美动画片的风格和样式,采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制作的,真人都由万籁鸣扮演。

1931年,他们为联华影业公司制作了宣传抗日的《国人速醒》、《精诚团结》两部动画短片。

1934年到1937年间,在明星影片公司,万氏兄弟先后制作了《狗侦探》、《新潮》、《抵抗》、《飞来祸》、《龟兔赛跑》、《蝗虫与蚂蚁》、《国货年》、《漏洞》以及《民族痛史》、《血钱》、《航空救国》等多部动画短片。

这些动画短片都洋溢着强烈的民族精神,每次放映时,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不仅鼓舞了人民群众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热忱,而且为中国时政动画片的制作开掘了先河。

1935年,同年年底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影片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则故事改编,描写了狮子王宴请百兽,宴会上,本来不会跳舞的骆驼自作聪明,上台献舞以便出出风头,结果丑态百出,弄得狼狈收场。

《骆驼献舞》的摄制使中国动画片完成了中国动画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万氏兄弟为中国动画事业做出的又一次巨大的贡献。

01《动画大王》画库编创人员简介(一)

01《动画大王》画库编创人员简介(一)

《动画大王》画库编创人员简介(一)责任编辑和编文人员(本文所有资料均来源于网上,由王大碗整理而成,因本人一是水平有限,二是手里只有小部分的《动画大王》画库系列图书,难免出现很多错误的地方,恳请网上的各位朋友多多指教)责任编辑:1、黄大华——1934年出生,著名水彩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百草画院常务副院长。

1954年于上海青年会美术班学画,1959年进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长期从事连环画编创工作。

八十年代,连环画出版业陷入市场低谷,黄大华再三倡议创办儿童刊物《动画大王》,并在社领导同意下签订了有关承包协议。

经过两三年的创新改革,该期刊印数超过三十万册。

在《动画大王》期刊旗下还创办了多种《动画大王画库》。

当时风靡全国的《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印数达数百万册。

1991年获国家级优秀编辑荣誉奖。

2、黄培衍——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

3、钱逸敏——1954年出生。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1972年在上海警备区任美术创作文艺兵,1980年复原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任连环画编辑,1996年在《动画大王》编辑部人编辑、编辑室副主任、副主编。

现任上海动画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国家十部委扶持动漫产业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上海动漫产业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2000年5月《动画大王》画库在中断数年后新出版了《黑猫警长和外星人》、《葫芦金刚与魔女》两本新书,责任编辑为钱逸敏。

个人认为之前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版的《动画大王》画库中,《装着金牙的军犬》的绘画”逸敏“和《爱的教育》的绘画”祎民(祎珉)“都应该是钱逸敏的笔名。

编文人员:1、《葫芦兄弟》编文:姚忠礼、杨玉良姚忠礼——1941年出生,国家一级编剧,中国电影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中国动画学会会员。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

主要作品有系列动画片《葫芦兄弟》、《葫芦小金刚》、《舒克与贝塔》、《钟点父子》、《白色的蛋》、《回想》、《狐狸列那》等。

杨玉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文学组编剧。

《哪吒》导演杨宇:点亮“国漫之光”

《哪吒》导演杨宇:点亮“国漫之光”

《哪吒》导演杨宇:点亮“国漫之光”作者:张东亮来源:《金融经济》2019年第09期7月26日,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首映一个半小时票房破亿,3天过7亿。

它成为了暑期档最热门的一部电影,豆瓣评分8.7,连《人民日报》微博都给予了它高度评价。

该片导演“饺子”是一名80后,与片中的哪吒一样,从医学院毕业后,他没有按父母的设定从医,而是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动漫行业。

历时5年,他用不懈努力打造出了《哪吒》,也点亮了自己的高光时刻!弃医从艺,斩获30多个奖项“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在四川泸州,父母都是医生。

高考时,他顺着爸妈指引的人生方向,考上了华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饺子”从小喜欢画画、看漫画,大三偶然接触到Maya后,他发现通过这款三维动画软件,一个人也能做出好的画面。

这让杨宇对这一行业兴趣浓厚起来,开始自学做动漫。

2003年大学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父母的劝告去从医,而是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坚定地开始制作动画短片。

他回家关起门,开始在电脑前埋头创作……没有进过培训学校,没有老师,没有社会资源和人脉关系,一个人摸着石头过河,自然经常碰壁。

亲戚朋友也觉得他不务正业,那段时间他过得很艰难。

为了完成一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打,打个大西瓜》,“饺子”一个人用了3年零8个月的时间。

出人意料的是,杨宇的这部作品在国内外狂揽了30多个奖项。

其中包括2010年第26届柏林国际短片电影节最高奖“评委会特别奖”,成为中国参赛短片中唯一得奖的作品。

易稿66次,成就精品剧本被这部作品打动的“粉丝”中,有一个叫易巧的年轻人。

2014年,他成为光线传媒旗下动画公司“彩条屋”的CEO。

这是一家只做动画电影的公司,成立之初,易巧就开始全国各地网罗动画人才。

“饺子”是他想到的第一个名字。

动画电影对于当时的“饺子”而言,是个遥不可及的梦。

所以,接到易巧突如其来的电话,“饺子”心存戒备,应付他几句就挂掉了。

易巧不甘心,专程飞到成都去找他。

中国动画

中国动画

选映4
哪吒闹海
本片根据《封神演义》故事改编 ,幵荣获1980年电影百花奖最佳 美术片奖;文化部1979年优秀影 片奖、青年优秀创作奖;1983年 菲律宾马尼拉国际电影节特别奖 ;1988年法国布尔波拉斯文化俱 乐部青年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奖 和宽银幕长动画片奖。
• 现代中国动画皀风格,受欧美和日本动画 皀影响很大,有明显皀 模仿痕迹。在中国 动画发展皀道路上, 民族化 和 现代化 相 结合是中国动画人一直要探讨和研究皀问 题。
万氏出品——铁扇公主

拍摄彩色动画片是万氏兄弟皀梦想,他们一直探索如 何在动画片中加上色彩。这种探索最初反映在1941 年他 们拍摄皀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里。《铁扇公 主》仍然是黑白片,但是此片中第一次有了色彩皀运用。 如何让火焰山皀冲天火焰表现出色彩?他们再三思量后, 大胆决定在放映时用红、黄、蓝三色玻璃在放映机镜头前 来回晃动,“‘火焰山’一节用红色片处理,只见火焰山 烈火冲天,红彤彤皀大火声势惊人。风助火势,山上皀石 头全都烧成了红色,孙悟空在烈火中忽钻迚,一会又钻出, 满身着火,仿佛身上所有皀毫毛都烧着了。”
万氏经典——大闹天宫——场景
• 《大闹天宫》在影片中展现出皀背景几乎看不到雷同皀镜 头,但这一切又不是为变化而变化,而是和神奇皀、变化 复杂皀内容紧紧结合在一起。在景物处理上,采用有虚有 实皀装饰性设计,强烈地突出了神话中皀幻境,使整个影 片画面妙趣横生。如孙悟空去“弼马监”上任和后来闯迚 蟠桃园,沿途景物皀描写,贵在不是过多地介绍天际实物, 而是运用画面上皀虚实变化,时而云彩游移,时而玉桥翠 栏时隐时现。尤其那冥然皀太空和云烟变幻皀处理,多采 用虚皀渲染,这样既有助于奇异幻景皀表现,又能烘托出 人物和宫殿,虚实相映,更加强了画面皀纵深与立体感。

小麻雀系列及《螃蟹湖》导演孙立军简介

小麻雀系列及《螃蟹湖》导演孙立军简介

孙立军孙立军,男,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1988年至今从事教师工作,现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动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视协卡通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连环漫画分会理事长。

姓名:孙立军孙立军性别:男1964 年出生,河北保定人,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共北京电影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动画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艺术研究所所长2学习经历1983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校1984-1988年曾在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动画专业。

1991年在香港先涛数码公司学习计算机三维动画。

3工作经历1988年7月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动画专业。

1995-1997年担任北京京迪计算机图形图像有限公司总经理兼艺术总监。

2000-2002年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

2002-2007年担任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

2007年至今任中共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共北京电影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动画艺术研究所所长。

2012.2免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职务,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扶持动漫产业专家组原创组负责人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投资贸易促进会副会长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负责人微软亚洲研究院客座研究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软件学会游戏分会副会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培训中心动漫游培训基地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漫画分会理事长国际动画教育联盟主席中央电视台动画栏目审看组成员中国动画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视协卡通艺术委员会理事学术兼职: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动画片评委2000年第五届“金童奖”评委2000年第十八届“金鹰奖”评委2001年第十九届“金鹰奖”评委2002年第二十届“金鹰奖”评委2004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2005中国电影“华表奖”评委2005年第九届汉城国际动画电影节评委2005年第六届世界漫画大会“学院奖”评委2008奥运吉祥物设计评委2008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评委5获得奖项2002年荣获北京电影学院优秀青年教师2002年至2003年被评为院级先进工作者2005.8 动画电影《小兵张嘎》荣获2005年中国电影华表奖2005.9 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授予“北京电影学院师德十佳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万籁鸣

万籁鸣

万籁鸣童话故事《神笔马良》曾经影响了好几代人,被译为多国文字,并被收入小学课本中。

把这篇著名的童话作品改变成小人书的是我国动画事业的创始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导演万籁鸣先生。

万籁鸣(1900.1.18-1997.10.7) 号籁翁,艺名马痴。

世界动画大师,艺术大师,中国剪纸艺术第一人,动画电影创始人,世界著名导演,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

江苏南京人。

万古蟾的孪生兄。

幼时自学绘画。

1919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先后在美术部、活动影片部任职。

1925年与弟古蟾摄制的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为中国动画片之雏形。

1926年参加长城画片公司,兄弟合作摄制成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9年去香港,1954年回上海,任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片导演。

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

曾导演《野外的遭遇》、《大红花》等彩色动画短片。

1961-1964年创作大型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

中文名万籁鸣别名万嘉综国籍中国出生地江苏南京出生日期1900.1.18逝世日期1997.10.7职业美术片导演代表作品《大闹天宫》《神笔马良》孪生弟弟万古蟾目录1人物生平2逸闻4成就1人物生平原名万嘉综,出生于江苏南京。

擅长电影动画、中国画。

早年从事美术编辑、中西画研究和卡通画设计绘制工作,探索以中国画形式制作动画片,是我国早期美术片开拓者之一。

他与万古蟾是孪生兄弟,自幼喜欢绘画,1919年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工作,先后在美术部、活动影戏部任职。

主要创作广告画,并为杂志绘插图和封面。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万籁鸣受美国动画片启发,联系中国的走马灯、皮影戏以及活动西洋镜的投影原理,开始和他的三个弟弟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研究动画电影。

1925年与万古蟾摄制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开始动画创作生涯。

1926年与万古蟾合作,为长城画片公司制作中国首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30年又为大中华影片公司制作了《纸人捣乱记》等短片。

1931年起与万古蟾先后在联华影业公司和明星影片公司制作动画短片,如宣传抗日的《同胞速醒》(1931)、《精诚团结》(1931)、《民族痛史》(1932)、《血钱》(1932)等,以寓言故事为内容的《飞来祸》(1932)、《龟兔赛跑》(1932)、《蝗虫与蚂蚁》(1932)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名中国动画导演简介
包蕾编剧,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三个和尚》《天书奇谈》等。

宋庆龄福利基金会曾授予他“樟树奖”。

常光希导演,主要作品《哪吒闹海》《鹿铃》《金猴降妖》等,曾经荣获过“华表奖”及“金鸡奖”。

曹小卉导演,主要作品《七色花》《小贝流浪记》《猫咪小贝》等,曾经荣获“金书奖”及“华表奖”。

陈家奇北京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进修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主要作品《蓝皮鼠和大脸猫》《西游记》《济公传奇》等,曾荣获“金鹰奖”“金童奖”。

陈向农导演,主要作品《十二生肖》《济公传奇》《小虎还乡》等。

戴铁郎导演,主要作品《黑猫警长》《母鸡搬家》等,获得“童牛奖“和意大利青年电影节”总统银质奖“。

段孝萱摄影师,主要作品《小鲤鱼跳龙门》《小蝌蚪找妈妈》。

何玉门导演,主要作品《夸口的青蛙》《小鲤鱼跳龙门》,曾获得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创作三等奖。

胡进庆导演,主要作品《鹬蚌相争》《草人》,曾经获得“金鸡奖“提名。

胡雄华导演,主要作品《狐狸打猎人》《差不多》,曾在 1980 年南斯拉夫第四界萨格勒布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贾否导演,主要作品《方脸爷爷和圆脸奶奶》《动画一点通》,曾获得“华表奖”等。

紧复载作曲家,主要作品《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

金近编剧,儿童文学家,主要作品《小猫钓鱼》《采蘑菇》等。

靳夕木偶片编剧,导演。

主要作品《阿凡提》《东郭先生》《小小英雄》等来栋敏导演,主要作品《架小桥》《小熊小小熊》等
李剑平导演,主要作品《小胖变皮球》《哆哩哆嗦历险记》曾经获得“金鹰奖”。

凌纾编剧,重要作品《猴子捞月》《邋遢大王奇遇记》等。

马克宣导演,主要作品《牧笛》《大扫除》等
孟军导演,主要作品《新三字经》《世界村历险记》等,曾获韩国国际学生动画节“映象奖”。

浦家家导演,主要作品《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没牙的老虎》等。

钱家家导演,主要作品《猪八戒吃西瓜》《人参娃娃 .》《南郭先生》等
钱家骏导演,动画艺术家,主要作品《骄傲的将军》《乌鸦为什么是黑的》等,先后获得国际奖。

钱运达导演,中国动画学会理事、国际动画协会会员,主要作品《草原英雄小姐妹》《女娲补天》等,曾经获得“金鸡奖”。

曲建方导演,主要作品《掌中》《西瓜炮》《阿凡提的故事》等。

阎善春导演,主要作品《老狼请客》《邋遢大王奇遇记》等。

孙立军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动画专业,主要作品《好邻居》《小兵张嘎》等曾获得“金鹰奖”“学术奖”。

唐澄导演主要作品《森林之望》《萝卜回来了》等,曾经获得“金鸡奖”“优秀影片奖”等
特伟美术电影导演,漫画家,主要作品《好朋友》《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曾获得“金鸡奖”。

万超尘美术片导演,早期动画影片的开拓这之一,主要作品《龟兔赛跑》《血钱》《神笔》《雕龙记》,曾获得“木偶片奖”。

王柏荣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兼导演,主要作品《抬驴》《老鼠嫁女》《火童》等,曾获得“金鸡奖”。

吴应炬作曲家,越南归侨,主要作品《大闹天宫》《小蝌蚪找妈妈》《火童》等,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穿凿音乐三等奖。

严定宪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厂长、导演,主要作品《大闹天宫》《人参果》等。

尤磊导演,主要作品《孔雀公主》《半夜鸡叫》《雕龙记》等,曾获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

虞哲光导演、木偶艺术家,主要作品〈《东郭先生》〉《木偶戏》》〈《一棵大白菜》. 。

詹同导演,主要作品〈《猪八戒吃西瓜〉〉》〈《孔雀公主〉》〈《真假李逵》等。

章超群导演兼摄影,主要作品《三毛流浪记》《奇怪的球赛》《掌中戏》等。

张松林编剧、导演,主要作品《小燕子》《谁的本领大》《半夜鸡叫》等,曾获得“飞天奖”。

周克勤导演,主要作品《芦荡小英雄》《八百鞭子》《猴子捞月》等,曾获得加拿大第六届国际动画电影节儿童片一等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