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

合集下载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3-4-15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3-4-15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考试时间3小时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0分1、消渴病,小便频数,混浊如膏,甚至饮一溲一,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四肢欠温,畏寒肢冷,阳痿,舌苔淡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宜选下述何方加减治疗A:消渴方B:玉女煎C:七味白术散D:金匮肾气丸2、神志不清,语言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属于A:谵语B:郑声C:错语D:独语3、神的具体体现有A:眼神B:表情C:言语D:应答4、肺痈恢复期应选A: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B:银翘散C:葶苈大枣泻肺汤D:沙参麦冬汤或桔梗杏仁煎5、俞穴偏于治疗A:脏病B:外经病C:腑病D:络脉病6、可治疗目疾的经穴是A:足少阳胆经穴B:手少阳三焦经穴C:足太阳膀胱经穴D:手太阳小肠经穴7、治疗内伤头痛虚证的主穴为A:百会B:风池C:足三里D:肾俞8、肝经五输穴中的经穴为A:大敦B:行间C:太冲D:中封9、不属于“五液”内容的是A:尿B:涎C:涕D:泪10、因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者,可用血肉有情之品调理,如A:河车大造丸B:杜仲丸C:补髓丹D:三才封髓丹11、胆为六腑之一,又称奇恒之腑,是由于A:胆为“中精之府”,内藏清净之液,直接有助于饮食物的消化B:胆无传化饮食物的作用,具有藏而不泻的特点C:胆附于肝,为空腔器官,具有以通为用的特点D:胆为中正之官,五脏六腑皆取决于胆12、千金苇茎汤配伍苇茎的主要治疗作用是A:清肺泄热B:生津止渴C:化瘀排脓D:润肺化痰13、阳气虚衰之胸痹的主证为A:胸闷气短B:心悸汗出C:畏寒肢冷D:舌苔白腻14、《金匮要略》对黄疸的预后提示:“黄疸之病,当以何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A:七日B:十八日C:十日D:八日15、分布于下肢外侧前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足少阳胆经C:足太阳膀胱经D:足少阴肾经16、感冒时温灸大椎可A:清热B:解表C:发汗D:散寒17、任督二脉腧穴都可用于治疗A:热病B:头面病C:前阴病D:妇科病18、与“寒从中生”关系最密切的是A:脾B:肾C:肺D:肝19、语无伦次,笑骂狂言,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可诊断为A:癫证B:狂证C:痫证D:瘀血证20、下列不能治疗鼻病的奇穴为A:印堂B:耳尖C:上迎香D:夹承浆21、经脉受阻引起的腰痛,其病因可有A:感受寒湿B:感受湿热C:气滞血瘀D:肾亏体虚22、风热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宜选用A:薄荷B:菊花C:牛蒡子D:蝉蜕23、下列哪些情况不宜使用涌吐药A:劳嗽喘咳B:体壮邪实C:头晕心悸D:体虚之人24、滑精是指A:男子阴茎异常勃起,久举不衰B:男子性交时间极短即精液自泄C:男子阴茎勃起不坚,不能进行房事D:男子不经性交,无梦或清醒时精液自行遗泄25、人的精神意识和面部表情又称为A:语言B:色泽C:神情D:目光26、真人养脏汤的君药是A:人参C:肉桂D:肉豆蔻27、痛经气血亏虚者宜加A:悬钟B:内关C:脾俞、胃俞D:肝俞、肾俞、太溪28、发热恶寒,咽喉肿痛,大便溏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脉浮数者,证属A:表热里寒B:表里俱热C:表寒里热D:表实里虚29、能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的性能是A:四气B:五味C:归经D:升降浮沉30、少冲穴为A:心经的合水穴B:心经的经金穴C:心经的荥火穴D:心经的井木穴31、王冰所提出的“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宜用哪一治法治疗A:汗法B:清法C:补法32、患者吐血鲜红,口苦胁痛,善怒,寐少梦多,烦躁不宁,舌质红绛,脉象弦数,其治宜用何方加减A:黛蛤散合十灰散B:泻白散合黛蛤散C:玉女煎D:龙胆泻肝汤33、下列各项中,属于痫病病因的有A:禀赋不足B:脑部外伤C:七情失调D:食欲不节34、汗液的排泄与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A:心B:肝C:脾D:肺35、主统血的是A:心B:脾C:肝D:肾36、下列哪项不是哮证的别名A:呷嗽B:哮吼C:齁D:劳嗽37、感冒夹湿除选主穴外还可配用A:风门、肺俞B:曲池、尺泽、鱼际C:阴陵泉D:风府38、下列七情配伍关系中,可运用于临床的是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畏39、关于肺肾阴虚证和肝火犯肺证的说法中,错误的有A:均可见大量咳血B:均见舌红脉数之象C:均见咳嗽D:均可见烦热口苦40、气阴不足,症见体倦气短,口渴多汗,舌燥咽干,脉虚细者,治宜选用A:生脉散B:清暑益气汤C:当归补血汤D:竹叶石膏汤41、大肠与小肠的交接处是A:阑门B:幽门C:贲门D:吸门42、在治痢疾上,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的医家是A:刘河间C:朱丹溪D:张景岳4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脏腑辨证)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下列除哪项外,均为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A.脉沉迟而实B.日晡潮热C.身热不扬D.腹胀拒按正确答案:C解析:大纲内容,六经辨证要点太阳病证、阴明病证、少阳病证的临床表现,证候分析及辨证要点,考察点:阳明腑实证的临床表现,目较简单。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2.下列哪项不属于太阳中风证的表现A.发热恶寒B.头痛自汗C.鼻鸣干呕D.脉浮数正确答案:D解析:太阳中风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或见鼻鸣,干呕。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3.下列哪项不属于阳明病证的表现A.发热重恶寒轻B.大汗出C.大渴引饮D.苔黄脉洪大正确答案:A解析:阳明病证又可分为阳明经证和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表现为身大热。

不恶寒,反恶热,汗大出,大渴引饮,心烦躁扰,面赤,气粗,苔黄燥,脉洪大。

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4.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或苔白腻,脉沉缓,此属A.少阴寒化证B.太阴病证C.厥阴病证D.中焦病证正确答案:B解析:太阴病证是指脾阳虚弱,寒湿内生,以腹满而痛,不欲食,腹泻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

临床表现腹满而吐,食不下,大便泻泄,口不渴,时腹自痛,四肢欠温,脉沉缓或弱。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5.阳明病腑证的脉象可见A.洪数脉B.浮脉C.数脉D.沉迟而实正确答案:D解析:阳明腑证表现为日晡潮热,手足溅然汗出,脐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甚则神昏谵语,狂躁不得眠,舌苔黄厚干燥,或起芒刺,甚至苔焦黑燥裂,脉沉实或滑数。

知识模块:中医诊断学6.少阴病热化证的脉象是A.沉细B.细数C.微细D.沉迟正确答案:B解析:少阴病热化证的临床表现为心烦不得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脉细数。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X型题1.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B.弱脉C.微脉D.虚脉正确答案:D解析:虚脉的脉象是举按无力,应指松软。

知识模块:脉诊2.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B.脉形C.力度D.脉率正确答案:A解析:濡脉是浮细无力而软,弱脉是沉细无力而软。

故二者的区别在于脉位。

知识模块:脉诊3.“游虾脉”脉的特征是A.脉来弦急,如循刀刃B.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脉在皮肤,头定尾摇D.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是偃刀脉;B选项是雀啄脉;C选项是鱼翔脉。

故选D。

知识模块:脉诊4.王叔和《脉经》确定了多少种脉象A.18B.20C.24D.27正确答案:C解析:《脉经》记载了24种脉象。

知识模块:脉诊5.李士材《诊家正眼》记载脉象多少种A.18B.20C.24D.28正确答案:D解析:《诊家正眼》记载了28种脉象。

知识模块:脉诊6.“三部九侯”诊法中“下部地”诊断意义是A.候肺之气B.候胸中之气C.候心之气D.候肾之气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天”;B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地”;C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人”。

知识模块:脉诊7.诊脉的最佳时间是A.平旦B.日中C.日夕D.夜半正确答案:A解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知识模块:脉诊8.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多少次脉跳的时间A.30B.40C.50D.60正确答案:C解析:古人提出脉诊需要诊“五十动”,就是指一般诊脉不应少于50次。

知识模块:脉诊9.后世医家提出望小儿指纹的诊法主要是针对多大龄儿童A.1岁以内B.3岁以内C.5岁以内D.7岁以内正确答案:B解析:后世医家提出望小儿指纹的诊法是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A.濡脉B.弱脉C.微脉D.虚脉√虚脉的脉象是举按无力,应指松软。

2.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A.脉位√B.脉形C.力度D.脉率濡脉是浮细无力而软,弱脉是沉细无力而软。

故二者的区别在于脉位。

3.“游虾脉”脉的特征是A.脉来弦急,如循刀刃B.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脉在皮肤,头定尾摇D.脉在皮肤,如虾游水√A选项是偃刀脉;B选项是雀啄脉;C选项是鱼翔脉。

故选D。

4.王叔和《脉经》确定了多少种脉象A.18B.20C.24 √D.27《脉经》记载了24种脉象。

5.李士材《诊家正眼》记载脉象多少种A.18B.20C.24D.28 √《诊家正眼》记载了28种脉象。

6.“三部九侯”诊法中“下部地”诊断意义是A.候肺之气B.候胸中之气C.候心之气D.候肾之气√A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天”;B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地”;C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人”。

7.诊脉的最佳时间是A.平旦√B.日中C.日夕D.夜半《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8.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多少次脉跳的时间A.30B.40C.50 √D.60古人提出脉诊需要诊“五十动”,就是指一般诊脉不应少于50次。

9.后世医家提出望小儿指纹的诊法主要是针对多大龄儿童A.1岁以内B.3岁以内√C.5岁以内D.7岁以内后世医家提出望小儿指纹的诊法是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10.结脉与代脉,促脉的共同特点是A.脉率均小于五至B.脉势上均充实有力C.在脉搏搏动范围上都较小D.均有歇止√A选项是迟脉,缓脉,结脉的共同特点;B选项是实脉,洪脉的共同特点;C选项是短脉和动脉的共同特点。

11.下列不属于牢脉的主病是A.阴寒内积B.寒痰瘀血√C.疝气D.癓积选项是结脉的主病,其余三项皆是牢脉主病。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3-16-4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3-16-4

医学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考生须知:•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考试时间3小时选择题:每题1分,合计100分1、咳血方主治证的病机是A:热壅于肺,迫血妄行B:痰热蕴肺,络伤血溢C:阴虚火旺,虚火灼肺D:肝火犯肺,咳伤肺络2、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凹陷中的穴位为A:阴陵泉B:曲泉C:阴谷D:膝关3、治阴疽流注及痰阻肢体麻木关节肿痛之证的首选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附子D:白芥子4、温经汤的药物组成中无A:肉桂B:当归C:白芍D:川芎5、膀胱经的郄穴为A:殷门B:委阳C:飞扬D:金门6、《温疫论》的作者是A:叶天士B:吴鞠通C:薛生白D:吴又可7、男子疝气,女子带下瘕聚为何经病证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8、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应是A:疾脉B:促脉C:动脉D:紧脉9、攻毒蚀疮、破散结,外用兼治斑秃的药是A:马钱子B:蟾酥C:斑蝥D:大风子10、中风中脏腑阳闭的治法是A:通腑泄热,化痰祛瘀B:息风清火,豁痰开窍C:化痰通络,凉营开窍D:平肝息风,化痰通络11、咳嗽,咯痰黄稠,口干咽痛,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苔薄黄,脉数者,所属的证候是A:风热表证B:风热犯肺证C:肺热炽盛证D:痰热壅肺证12、体现散收同用、祛邪护正配伍的方剂是A:牡蛎散B:小青龙汤C:黄土汤D:半夏泻心汤13、下列不是湿热腰痛特点的是A:腰部重着而热B: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C:身体困重D:腰部冷痛14、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哪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A:肺B:肝C:脾D:心15、心肾两虚之小便频数,或遗尿者。

治宜选用A:右归丸B:桑螵蛸散C:四神丸D:金锁固精丸16、某男,46岁。

脘腹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出现血痣,口干不欲饮水,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有紫斑,脉细涩。

证属A:胁痛之瘀血停着证B:鼓胀之瘀结水留证C:积聚之瘀血内结证D:鼓胀之水热蕴结证17、礞石滚痰丸适用于中风之A:中经B:中腑C:阳闭D:阴闭18、在脾胃的相互关系中,最根本的是A:脾燥胃湿,燥湿相济B: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C:胃主纳谷,脾主磨谷D:脾主升清,胃主降浊19、治疗热痹除局部取穴外,还宜配用的穴位有A:大杼B:大椎C:曲池D:曲泽20、既能治疗心悸失眠多梦,又可用治痰多咳嗽和虚劳证的药物是A:远志B:人参C:灵芝D:柏子仁21、属于肝肾阴虚证表现的有B:滑精早泄C:颧红盗汗D:头晕目眩22、患者颈前正中肿大、发胀,质软不痛,常太息,胸闷,两胁窜痛,苔薄白,脉弦,宜选A:柴胡疏肝散B:柴枳半夏汤C:逍遥散D:四海舒郁丸23、桂枝与白芍用量比例1:2的方剂是A:桂枝汤B:小青龙汤C:小建中汤D:黄芪桂枝五物汤24、苔黑而滑润,多为A:热极津枯B:瘀血内停C:寒极阴盛D:湿邪郁蒸25、温疟的特点是A:寒多热少B:但寒不热C:热多寒少D:寒热不清26、患者皮肤疹出色红,瘙痒,抓破后渗出黄色津水,苔白,脉浮数。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按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下述哪项是手指稍用力。

寻抚局部的按诊方法A.摸法B.叩法C.触法D.压法正确答案:A解析:摸法是指医生用掌稍用力寻抚局部,如胸腹,腧穴,肿胀部位等。

与题干的描述一致,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按诊2.下列不属按诊考查的内容是A.脉象之浮沉迟数B.大便之质地颜色C.肿块之软硬大小D.疼痛喜按或拒按正确答案:B解析:按诊考查的是局部的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病情轻重等情况。

颜色不在按诊的考查范围之内,所以B选项大便的颜色排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按诊3.按胸腹部时,病人应采取的体位是A.俯卧位B.侧卧位C.仰卧位D.截石位正确答案:C解析:按胸腹部是,患者需采取仰卧位,全身放松,两腿自然伸直,两手臂放在身旁,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按诊4.“诸病有声,鼓之如鼓”,所属的诊法是A.触法B.摸法C.按法D.叩法正确答案:D解析:此句原文是“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其声需叩之而出,所以本题选D。

知识模块:按诊5.下列哪项常见体虚而虚里脉动数A.中气不守B.心阳不足C.心血不足D.心气不足正确答案:B解析:虚里按之其动微弱分为:(1)宗气内虚;(2)饮停心包之支饮;(3)久病体虚而动数,心阳不足者;(4)肥胖之人因胸壁较厚,虚里搏动不明显,属生理现象。

本题体虚而虚里脉动数属心阳不足,所以答案为B。

知识模块:按诊6.下列哪项是阴虚发热的表现A.壮热不退B.身热不扬C.手足心热D.手足背热正确答案:C解析:阴虚发热的表现为午后潮热,或者夜间发热,不欲近衣,手足心热,烦躁,少寐多梦,盗汗,口干咽燥,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甚至无苔,脉细数。

所以本题选C,手足心热。

知识模块:按诊7.腹部有肿块,痛无定处,按之无形,聚散不定,多为A.瘕聚B.?积C.食积D.鼓胀正确答案:A解析:?积以腹部可扪及包块,部位固定不移,并有胀痛或刺痛,痛有定处为主要特征。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3-6-19

考研中医综合-模拟考-含参考答案-3-6-19

11
A: 三 焦 经 B: 小肠经 C: 胆 经 D: 胃 经 47、 栝楼根在复元活血汤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是 A: 清 热 润 燥 B: 生津止渴 C: 消 肿 排 脓 D: 消 瘀 散 结 48、 缓脉常见于 A: 水 饮 内 停 B: 湿邪困阻 C: 气 滞 血 瘀 D: 食 积 停 滞 49、 从方证病机演变的角度分 析, 关联性最大的一组方剂是 A: 白 虎 汤 一 白 虎 加 人 参 汤 一 竹 叶 石 膏 汤 一 生 脉 散 B: 四逆散一当归四逆汤一四逆汤一回阳救急汤 C: 导 赤 散 一 泻 白 散 一 龙 胆 泻 肝 汤 一 清 胃 散 D: 桂 枝 汤 一 玉 屏 风 散 一 补 中 益 气 汤 一 牡 蛎 散 50、 狂病痰火扰神证治疗方剂宜选 A: 滚 痰 丸 B: 生铁落饮 C: 清 气 化 痰 丸 D: 顺 气 导 痰 汤
12
51、 治疗头痛肝阳上亢证, 应首选 A: 天 麻 钩 藤 饮 B: 四逆散 C: 通 窍 活 血 汤 D: 半 夏 白 术 天 麻 汤 52、 《 灵 枢·经 脉 》 说 何 经 “ 气 不 足 , 则 身 以 前 皆 寒 栗 ” A: 手 少 阴 心 经 B: 任脉 C: 冲 脉 D: 足 阳 明 胃 经 53、 循行于 “ 乳 中 线 ” 的经脉是 A: 肝 经 B: 胃经 C: 胆 经 D: 脾 经 54、 复元活血汤证瘀阻的部位是 A: 胸 中 B: 胁下 C: 胞 宫 D: 头 面 55、 当归补血汤中黄芪与当归配伍用量的比例是 A: 1 : 1 B:2:1
5
A: 相 须 B: 相使 C: 相 畏 D: 相 恶 19、 知母与黄柏在大补阴丸的作用是 A: 滋 阴 补 肾 B: 清热生津 C: 降 泄 虚 火 D: 清 泄 湿 热 20、 下列属于金行的是 A: 爪、 筋、 皮、 肉、 口 B: 鼻、 皮、 毛、 收、 悲 C: 皮、 鼻、 口、 胃、 长 D: 商、 辛、 白、 哭、 悲 21、 属于迟脉类脉象的是 A: 濡 脉 B: 结脉 C: 伏 脉 D: 动 脉 22、 符合液的功能的有 A: 润 养 肌 肉 和 孔 窍 B: 滑润关节 C: 濡 养 脏 腑 和 脑 髓 D: 充 养 血 脉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望诊)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神在全身皆有表现,却突出表现于A.语言B.动态C.目光D.表情正确答案:C解析:神是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意识状态的综合体现,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眼睛又被称为“心灵的窗户”,故神虽全身皆有表现,但却突出地反映于目光。

知识模块:望诊2.戴阳症的面色是A.满面通红B.颧部潮红C.颧红如妆D.面青颊赤正确答案:C解析:戴阳证病人,由于阴不敛阳,以致虚阳浮越于上,而见颧红如妆。

知识模块:望诊3.形成面色黄的原因主要是A.阴寒内盛B.脾虚湿蕴C.心肺气虚D.肾阴亏损正确答案:B解析:黄为脾虚湿蕴之象。

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气而不充,故面色发黄。

知识模块:望诊4.面色黄而虚浮,称为A.萎黄B.黄疸C.阴黄D.黄胖正确答案:D解析:脾失健运,水湿泛溢肌肤,故面黄虚浮。

知识模块:望诊5.“囟填”的形成,主要由于A.肾气不足B.气而不足C.吐泻伤津D.外感时邪正确答案:D解析:外感时邪,火毒上攻,致囟门高突而成。

知识模块:望诊6.热入营血。

口唇可见A.色泽红润B.唇红绛而干C.唇色淡红D.唇色鲜红正确答案:B解析:色红主热,邪热甚则色深红;热盛伤津,灼伤营阴,则唇绛而干。

知识模块:望诊7.舌体瘦薄,舌色淡白。

说明A.阴亏B.伤津C.气血两虚D.阳虚正确答案:C解析:气血两虚不能充盈于舌体所致。

知识模块:望诊8.目窠凹陷属于A.水肿病B.肝胆火炽C.肾精耗竭D.五脏精气衰竭正确答案:D解析: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五脏六腑精气衰竭,不能滋养于目,则目睛下陷窠内,病属难治。

知识模块:望诊9.小儿指纹紫红,多主A.外感表证B.里热实证C.痛证;惊风D.血络郁闭正确答案:B解析:色红主热,鲜红多属外感表证,色紫红者,则提示邪热深入为内热。

知识模块:望诊10.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是A.水疝B.寒疝C.疝D.狐疝正确答案:A解析:阴囊肿大,皮泽透明的,称“水疝“,是水湿停聚,下注阴囊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诊断学(脉诊)模拟试卷3(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下列何脉并非细软并见(分数:2.00)A.濡脉B.弱脉C.微脉D.虚脉√解析:解析:虚脉的脉象是举按无力,应指松软。

2.濡脉与弱脉的区别在于(分数:2.00)A.脉位√B.脉形C.力度D.脉率解析:解析:濡脉是浮细无力而软,弱脉是沉细无力而软。

故二者的区别在于脉位。

3.“游虾脉”脉的特征是(分数:2.00)A.脉来弦急,如循刀刃B.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C.脉在皮肤,头定尾摇D.脉在皮肤,如虾游水√解析:解析:A选项是偃刀脉;B选项是雀啄脉;C选项是鱼翔脉。

故选D。

4.王叔和《脉经》确定了多少种脉象(分数:2.00)A.18B.20C.24 √D.27解析:解析:《脉经》记载了24种脉象。

5.李士材《诊家正眼》记载脉象多少种(分数:2.00)A.18B.20C.24D.28 √解析:解析:《诊家正眼》记载了28种脉象。

6.“三部九侯”诊法中“下部地”诊断意义是(分数:2.00)A.候肺之气B.候胸中之气C.候心之气D.候肾之气√解析:解析:A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天”;B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地”;C选项是三部九侯诊法中“中部人”。

7.诊脉的最佳时间是(分数:2.00)A.平旦√B.日中C.日夕D.夜半解析:解析:《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诊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故乃可诊有过之脉”。

8.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多少次脉跳的时间(分数:2.00)A.30B.40C.50 √D.60解析:解析:古人提出脉诊需要诊“五十动”,就是指一般诊脉不应少于50次。

9.后世医家提出望小儿指纹的诊法主要是针对多大龄儿童(分数:2.00)A.1岁以内B.3岁以内√C.5岁以内D.7岁以内解析:解析:后世医家提出望小儿指纹的诊法是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

10.结脉与代脉,促脉的共同特点是(分数:2.00)A.脉率均小于五至B.脉势上均充实有力C.在脉搏搏动范围上都较小D.均有歇止√解析:解析:A选项是迟脉,缓脉,结脉的共同特点;B选项是实脉,洪脉的共同特点;C选项是短脉和动脉的共同特点。

11.下列不属于牢脉的主病是(分数:2.00)A.阴寒内积B.寒痰瘀血√C.疝气D.癓积解析:解析:选项是结脉的主病,其余三项皆是牢脉主病。

12.下列脉象中不属于应指无力的脉象是(分数:2.00)A.细脉B.微脉C.代脉D.紧脉√解析:解析:选项是应指无力的脉象,其余三项皆是应指无力的脉象。

13.下列脉象可见于平人的是(分数:2.00)A.革脉B.缓脉√C.动脉D.紧脉解析:解析:见于平人的脉象有缓脉,实脉,滑脉,弦脉,长脉,大脉。

14.下列各组脉象中。

脉体大小和气势强弱相反的是(分数:2.00)A.洪脉与细脉√B.紧脉与缓脉C.散脉与牢脉D.滑脉与涩脉解析:解析:(1)洪脉的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如线,其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所以脉体大小和气势强弱相反的是洪脉与细脉。

(2)紧脉脉势紧张有力,如按切绞绳转索,脉管的紧张度增高;缓脉脉势怠缓,脉管的紧张度较低,且脉来一息仅四至。

紧脉与缓脉属于脉搏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

(3)散脉脉位表浅,浮取应指,脉势软弱,散而零乱,至数不清,中取、沉取不应;牢脉脉位深沉,脉势充实有力,大而弦长,坚劳不移。

散脉与牢脉是脉位与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

(4)滑脉是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涩脉是往来艰涩,滞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滑脉与涩脉是脉搏流利度相反的两种脉象。

15.下列各组脉象中,均以脉位浮为特征的是(分数:2.00)A.洪脉、濡脉√B.洪脉、缓脉C.弱脉、濡脉D.散脉、虚脉解析:解析:浮脉类脉象特征为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主表证,亦主虚证。

洪脉脉体阔大而浮,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主热盛(气分热盛、邪盛正衰、元气大伤,躁疾);濡脉浮细无力而软,主虚证,,湿困;散脉浮取散漫而无根,伴至数或脉力不匀,主元气离散,正气将绝;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失血,伤阴等病证;革脉浮而搏指,中空边坚,如按鼓皮,主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缓脉属迟脉类,一息四至,脉来怠缓无力,主湿病,脾胃虚弱,亦见于平人;弱脉属沉脉类,沉细无力而软,主阳气虚衰、气血俱虚;虚脉属虚脉类,举按无力,应指松软,主气血两虚。

所以本题选A。

16.下列各组脉象中,脉形相反的是(分数:2.00)A.濡脉与弱脉B.洪脉与细脉√C.芤脉与革脉D.实脉与虚脉解析:解析:脉形指脉搏跳动的宽度等形态,与脉管充盈度和波动幅度等因素有关。

洪脉与细脉是脉管充盈度和波动幅度均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状若波涛汹涌;细脉脉体细小如线状,但应指明显。

故选B。

濡脉浮细无力而软,弱脉沉细无力而软,是两种脉位相反的脉象。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二者均有按之豁然中空之感,但革脉为浮弦而硬,芤脉为浮虚而软。

实脉三部脉充实有力,其势来去皆盛,虚脉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脉势相反的两种脉象。

二、 B1型题(总题数:2,分数:8.00)A.心 B.命门 C.三焦 D.肾与大肠(分数:4.00)(1).《脉经》中右尺脉所候脏腑是(分数:2.00)A.B.C. √D.解析:(2).《医宗金鉴》中右尺脉所候脏腑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脉经》中右尺所候脏腑是肾与三焦;《医宗金鉴》中右尺所候脏腑是肾与大肠。

A.举之有力,按之不足B.浮细无力而软C.轻取不应,重按始得D.举按无力,应指松软(分数:4.00)(1).以上各项属于濡脉的脉象特点的是(分数:2.00)A.B. √C.D.解析:(2).以上属于描述虚脉的脉象特点的是(分数:2.00)A.B.C.D. √解析:解析:A选项是浮脉的脉象特点;D选项是沉脉的脉象特点。

三、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6.00)A.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 B.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C.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D.一息五至以上(分数:6.00)(1).以上脉象中描述代脉的是(分数:2.00)A.B.C. √D.解析:(2).以上脉象中描述促脉的是(分数:2.00)A.B. √C.D.解析:(3).以上脉象中描述结脉的是(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ABC三个选项都是指一种脉象,而D选项是概括了一类脉象的特点。

四、 X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7.脉诊形成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分数:2.00)A.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B.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C.肺的呼吸运动√D.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解析:解析:脉诊形成的原理包括: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肺的呼吸运动;脾胃能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

18.以下属于正常脉象的特点有(分数:2.00)A.一息4~5次√B.从容和缓√C.节律一致√D.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解析:解析:以上皆是正常脉象的特点。

19.脉象“有根”是指(分数:2.00)A.沉取不绝√B.从容和缓C.脉率整齐D.尺脉有力√解析:解析:从容和缓是“有胃”的脉象;脉率整齐是“有神”的脉象。

20.以下属于浮脉类的脉象有(分数:2.00)A.洪脉√B.濡脉√C.散脉√D.芤脉√解析:解析:属于浮脉类的脉象有浮脉,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21.一息五至以上的脉象有(分数:2.00)A.疾脉√B.促脉√C.动脉√D.涩脉解析:解析:一息五至以上的脉象有数脉,疾脉,促脉,动脉。

涩脉是一息不足四至。

22.代脉的主病有(分数:2.00)A.脏气衰微√B.疼痛√C.惊恐√D.跌扑损伤√解析:解析:代脉的主病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扑损伤。

23.细脉的主病有(分数:2.00)A.阳热亢盛B.湿证√C.实寒证D.气血俱虚√解析:解析:细脉的主病见于气血俱虚,湿证。

其余二者皆不是。

24.下列属于涩脉主病的是(分数:2.00)A.精伤√B.气滞√C.血瘀√D.宿食√解析:解析:涩脉形细而行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势不匀,“如轻刀刮竹”。

主病为精伤、血少、气滞、血瘀、痰食内停。

气滞、血瘀、痰浊、宿食等邪气阻滞脉道,气机不畅,血行壅滞,以致脉气往来艰涩,此系实邪内盛,正气未衰,故脉涩而有力;精血亏少,津液耗伤,不能充养脉道,久而脉失濡润,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脉气往来艰涩而无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