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结论
像铜丝、铁丝 、铝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称之为导体。像木条、塑料棒、橡皮筋这样的材料不易导电,称之为绝缘体。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制作小台灯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 导线 )、(电池)、纸杯、( 开关 )、
(小灯泡)、底座、支架、绝缘胶带等。
实验现象
1、木块上的连线在(匀速)移动时保持(平行)。
2、钢尺上标记的点,在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3、叶片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作圆周运动,且标记点的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
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声音产生的秘密的实验
实验现象
1、矿泉水瓶会被皮球(击倒)。
2、核桃会被小锤(砸破)。
实验结论
运动物体具有(能量)。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四年级(下)
时间
记录人
实验名称
物体运动形状的实验
指导教师
实验器材
小木块、(钢尺 )、(小风车)等。
实验过程
1、在木块的一个面上任意位置标出两个点,并将两个点用直线连起来,再将木块放在平滑的桌面上推动,观察连线现象。2、在钢尺上做好红色标记,一只手将钢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拨动伸出桌面的部分,观察红色标记的现象。3、在风车两个扇叶上分别做好标记,再用嘴吹动风车,观察风车上两个点的运动轨迹。
2、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物体长时,振动频率慢,发出的声音低;物体短时,振动频率快,发出的声音高。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3)科学实验报告单(4)科学实验报告单(5)篇二: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操作(教科版)1.体验静电现象(P2)实验目的:让学生亲身体验静电现象实验原理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实验器材:塑料梳子或笔、碎纸屑操作步骤: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再一次靠近头发,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结论: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2实验名称 ;不一样的电荷实验目的 :认识正电荷和负电荷实验器材 :气球、羊毛制品、木尺步骤 : 将两个充气气球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部位,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结论: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实验名称:小灯泡的构造实验目的了解小灯泡的构造是怎样的实验器材小灯泡实验步骤展示小灯泡,让学生看清灯泡的构成实验结论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构成的4让小灯泡发光(P5)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原理只有电流通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5连接带灯座的电路(P7)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原理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教科版_四年级下册_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 _四年级下册 _科学实验报告单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械:导线 1 根、电池 1 节、小电珠 1 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结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结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察看现象。
2、导线连结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察看现象。
3、导线连结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察看现象。
4、整理器械。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结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资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 1 个、导线 2 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头各连结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结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立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结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械。
5、整理器械。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而且清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械:一个由 2 个灯泡、灯座、 1 节电池、电池盒连结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展望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由,而且采纳替代法把电路从头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资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 1 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件中选择 6 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件,察看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其他资料简单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其他资料不简单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光的传播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实验材料:
1. 一根直线透明玻璃杆
2. 一束手电筒
实验步骤:
1. 将直线透明玻璃杆放在桌上。
2. 打开手电筒,将光线对准玻璃杆的一端。
3. 观察光线经过玻璃杆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光线在直线透明玻璃杆内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的方向。
光在玻璃杆内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要慢。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光线在直线透明玻璃杆内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的方向。
2. 光在玻璃杆内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要慢。
实验小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光的传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光线传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这是因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密度的不同而导致光的速度发生变化。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在看到物体时会觉得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偏移。
参考资料:暂无。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1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三、实验名称:电路检测器实验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实验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2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

(1)实验名称:通过活动体验关节的作用实验目的:体会关节的作用实验器材:回形针,豆子,小口瓶实验步骤:1、绑住食指关节,然后写字,穿回形针“项链”、把豆子放进小口瓶;2、绑住腕关节和指关节,然后系鞋带、拉拉链、写字;3、绑住膝关节,走路、下蹲;4、将你的脚尖踮起,然后迅速落下。
比较一下在身体挺直和膝关节弯曲两种状态下做这个动作,你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实验现象:没有被用材料固定前的关节能弯曲,用材料固定后的关节不能弯曲。
结论:如果没有关节,身体就会变得僵硬。
关节有运动、缓冲的作用。
(2)实验名称:做手臂活动模型实验目的:体会肌肉和关节的运动实验器材:绳子、硬纸板、铆钉(细铁丝)实验步骤:1、剪两条硬纸板,其中一条是另一条的两倍宽。
把宽的硬纸板沿长边对折,窄的一端剪圆后夹在对折纸板中间,用铆钉固定。
2、剪下两段一样长的绳子,分别粘在两侧的纸板上。
3、拉动绳子,活动手臂模型。
实验现象:拉动绳子,手臂就会弯曲,手臂打直,绳子就变直了。
结论:纸板相当于骨头,绳子相当于肌肉,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骼运动。
关节能使人做多种运动方式。
(3)实验名称测走路的速度实验目的:在测量中感受速度的快与慢实验器材:秒表、米尺、粉笔实验步骤:1、用米尺测出5米距离。
2、用正常步伐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比正常步伐快一些走5米,测量需要时间为()。
3、用正常步伐走5秒,能走()米;比正常步伐慢一些走5秒,能走()米。
4、记录、交流。
实验现象结论:在相同距离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在相同时间情况下,所走距离越长,速度越快。
(4)实验名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开展对比实验研究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秒表、小车、尺子、钩码、砝码盒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定好距离,确定起点和终点;2、挂2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3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挂4个钩码,测量小车从起点到终点运动的时间为();3、实验反复做几次;计算出平均数并比较;4、记录,交流;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实验现象结论:拉力越大,小车运动越快(其他因素不变)(5)实验名称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目的: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摆线越长,摆得越慢;反之摆得越快实验器材:不同长度的线、钩码实验步骤:1、做一个摆,并明白一个来回算一次;2、用摆线30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3、用摆线15厘米的摆实验,测量15秒可摆动多少次?4、记录、比较摆的次数;5、整理实验材料,保持整洁。
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全部)

科学实验报告单(6)
科学实验报告单(7)
科学实验报告单(8)
科学实验报告单(9)
科学实验报告单(10)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科学实验报告单(14)
科学实验报告单(16)
科学实验报告单(17)
科学实验报告单(18)
科学实验报告单(19)
科学实验报告单(20)
科学实验报告单(21)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10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4分)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4分)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2分)。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实验一、实验名称:让小灯泡发光实验目的:利用电来点亮小灯泡实验器材:导线1根、电池1节、小电珠1个。
实验步骤: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1、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2、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3、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1二、实验名称:简单电路实验目的:连接带灯座的电路,让小灯泡亮起来实验材料:小灯泡、小灯座、电池、电池盒各1个、导线2根。
实验步骤:组装电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
2、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3、将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小灯泡亮了。
4、拆分器材。
5、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
2三、尝试名称:电路检测器尝试目的: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并且排除电路中的故障尝试器材:一个由2个灯泡、灯座、1节电池、电池盒连接组成的出故障的电路,一个“电路检测器”。
操作步骤:1、组装一个“电路检测器”。
用电池、小电珠、导线制作一个电路检测器;2、先预测再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中所发生的故障,3、说出故障原因,并且采用替换法把电路重新接亮。
实验结论:电路检测器能检测出电路故障。
3四、实验名称:检测导体和绝缘体实验目的:检测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尝试材料:木片、塑料片、回形针、钥匙、纸板、橡皮、布、丝绸、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陶瓷 (1)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窥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在弹簧下端挂三个钩码,量出弹簧长度;
5、在弹簧下端挂四个钩码,量出弹簧长度。
实验结果:
拉力越大,弹簧拉伸越长
8、减少摩擦力的实验
实验名称:
减少摩擦力的实验
实验器材:
测力计,自备重物
实验步骤:
1、把长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
2、将带钩木块放在长木板上,将4个钩码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记得拉力为F1;
1、小零
4、在相同时间内进行多次测量,并作好记录
5、在相同距离下进行多次测量,并做好记录
实验结果:
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
5、探究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
实验名称:
探究摆的快慢和什么有关
实验器材:
3、观察物体的运动方式
实验名称:
观察物体的运动方式
实验器材:
自备材料
实验步骤:
1、小组进行分工
2、观察课本32页图片谋划出运动轨迹
3、归纳分类
实验结果:
物体的运动方式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小车行驶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名称:
小车行驶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
小车,钩码,砝码,线,秒表
实验步骤:
1、了解骨骼的构成
实验名称:
了解骨骼的构成
实验器材:
骨骼模型
实验步骤:
1、小组进行分工
2、观察骨骼模型
实验结果:
人体骨骼由206块组成
2、养蚕并观察记录
实验名称:
养蚕并观察记录
实验器材:
蚕卵,桑叶,放大镜
实验步骤:
观察记录:1、卵的孵化
2、幼虫饲养
3、蚕结茧
4、化蛾
5、交配、制种
实验结果:
喂养蚕儿的过程中,要非常用心、谨慎,要懂得蚕儿的生活规律
摆的装置,秒表
实验步骤:
1、用夹子,棉线做一个摆
2、用铅笔把摆固定好,秒表计时,做三次算平均值
3、将摆线缩短一半,再用秒表计时,做三次算平均值
4、摆线再缩短一半,秒表计时,做三次算平均值
实验结果:
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得越快,摆线越长,摆得越慢
6、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名称:
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3、将毛巾平铺固定在木板上,重复步骤2,记得拉力为F2;
实验结果: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所需拉力越大
9、制作降落伞
实验名称:
制作降落伞并探究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实验器材:
秒表、手绢(或纸)、线、金属夹子、尺子
实验步骤:
1、用尺子量好手帕的长、宽,算出面积;
2、将剪成四段,每段长约40cm,系在手帕的四个角;
测力计,橡皮泥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
2.测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实验结果:
用测力计可以测量力的大小
7、研究物体的弹性及弹力
实验名称:
研究物体的弹性及弹力
实验器材:
弹簧,压簧,钩码
实验步骤:
1、用尺子量出弹簧的长度;
2、在弹簧下端挂一个钩码,量出弹簧的长度;
3、捋直四段线,下端系在一起,打一个结;
4、用金属夹子夹在结下,再将手帕横向、纵向对折两次;
5、从2楼往下放降落伞,用秒表记下降落伞降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
实验结果:
降落伞下降快慢因素与伞面面积有关,伞面面积越大,下降速度越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