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合集下载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国家级标准问答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国家级标准问答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国家级标准问答一、制定修订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目的是什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但当少数乳母因患有疾病、乳汁分泌不足或无乳汁分泌等原因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需要通过配方食品提供婴幼儿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

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无法实现母乳喂养婴幼儿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

制定修订并实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是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的重要手段,是指导和规范食品生产企业科学生产的技术要求,也是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执法的重要依据。

目前,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包括《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21,以下简称GB10765)、《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以下简称GB10766)、《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以下简称GB10767)和《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通则》(GB 25596-2010,以下简称GB25596)。

本问答内容仅适用于GB10765、GB10766和GB 10767,不涉及GB 25596。

二、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修订背景是什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安全,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文件中均明确提出要加强标准引领和创新驱动,加快修订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2010版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自发布以来,在规范引导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企业,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母乳成分、婴幼儿营养素需要量以及婴幼儿配方食品的研究不断深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澳新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陆续开展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修订工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国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需求,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对现行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进一步修订完善。

三、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修订原则是什么?标准修订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坚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立法宗旨,充分保证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保障婴幼儿营养和健康;二是全面贯彻落实“最严谨的标准”要求,充分考虑标准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三是吸取国内外婴幼儿营养学最新研究成果,充分考虑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素需要量;四是科学借鉴国际组织和主要发达国家标准管理经验,综合考虑我国国情、生产企业工艺现状及市售产品营养素含量分布情况;五是坚持公开透明,深入调研,广泛收集行业、科研院所、监管部门、消费者等多方意见建议。

2023年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严在哪里

2023年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严在哪里

2023年史上最严”奶粉新国标严在哪里近日,奶粉“新国标”的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0765-2021)、《较大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6-2021)、《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21)正式实施。

奶粉‘新国标’的实施,对行业、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此举会促进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净化和改善市场竞争秩序,倒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让消费者可以选择更多高品质的产品。

“新国标”提出新要求“婴幼儿配方食品是无法实现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营养物质来源。

制修订并实施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是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的重要手段。

”2021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50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对奶粉“新国标”的公开标准问答中这样提到。

标准的修订,是基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地区)的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修订以及国内外婴幼儿营养学最新研究成果,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婴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和营养素需要量而作出的。

新要求新国标”主要调整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乳糖等含量要求,具体增加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要求,并明确限制蔗糖在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添加;将婴儿和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胆碱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中的锰和硒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

此外,“新国标”还对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设定了部分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增加了豆基产品中对铁、锌、磷含量的单独规定;提出了如果生产企业在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添加菌种,产品中的活菌数应大于或等于106 CFU/g(mL)等具体要求。

“新国标”的实施对于企业来说,表现在生产和配方的调整上。

韩军花指出,二三段奶粉中原来没有上限值的一些营养素现在设定了上限值,对企业工艺的稳定性和研发提出更高要求。

比如维生素A上限下调,一开始遭到一些企业的反对,因为产品生产出来很容易超过上限值,还有DHA成分,按照标准要求的添加量,有的产品会有明显腥味,这些都是在具体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这些问题企业最后都成功解决了。

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乳基婴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乳基婴儿配方食品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乳基婴儿配方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加油脱盐乳清配料粉、全脂羊奶粉、脱盐乳清粉、乳清蛋白粉为原料,添加复配维生素营养强化剂和复配微量元素营养强化剂、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低聚果糖、碳酸钙,添加或不添加乳铁蛋白、低聚半乳糖、胆碱、牛磺酸、左旋肉碱酒石酸盐,经配料、混合、灌装、包装加工制成的适用于正常婴儿食用,其能量和营养成分能够满足0~6月龄婴儿正常营养需求的乳基婴儿配方食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1886.214食品添加剂碳酸钙GB1886.22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氧化碳GB1903.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乳铁蛋白GB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4789.4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的检验GB4806.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涂料及涂层GB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500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5009.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5009.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5009.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GB5009.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GB5009.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5009.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5009.8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的测定GB5009.8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GB5009.8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的测定2GB5009.8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磷的测定GB5009.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5009.9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GB5009.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钙的测定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的测定GB5009.15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6GB5009.15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K的测定1GB5009.1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5009.16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5009.2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叶酸的测定GB5009.25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聚糖的测定GB5009.25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GB5009.2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的测定GB5413.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GB5413.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5413.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GB5413.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GB5413.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钙、铁、锌、钠、钾、镁、铜和锰的测定GB5413.3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GB/T6543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9683复合食品包装袋卫生标准GB/T10004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10335.3涂布纸和纸板涂布白卡纸GB107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1167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126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1343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T14251镀锡薄钢板圆形罐头容器技术条件GB1475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1488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1964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T23528低聚果糖GB2379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55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肉碱酒石酸盐GB264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GB2640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油脂(发酵法)GB2668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920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氮气GB299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左旋肉碱的测定QB/T2492功能性低聚糖通用技术规则JJF1070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2005)《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8年第20号关于批准低聚半乳糖等新资源食品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第6号关于批准紫甘薯色素等9种食品添加剂的公告3分类产品根据配方原料不同分为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5个品型。

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依据和检测项目

婴幼儿奶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依据和检测项目

附件1本次检验项目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乳基婴儿配方食品和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7)(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含)之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之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样品生产日期在2017年9月17日(含)之后)、《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叶黄素、核苷酸、脲酶活性定性测定等63个指标。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扼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本标准的任务来源:根据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列入修订计划,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康健所作为承担单位负责标准的修订工作。

委托项目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修订(spaq-2016-121)。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标准修订主要承担单位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康健所,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也参与了标准的修订工作。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韩军花、梁栋、杨振宇、康玲玲、苏宜香、张玉梅、李湖中、曹红、陈龙等。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扼要起草过程2016年11月2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正式签订项目委托协议书。

2017年2月16日,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就如何高效科学的开展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同意成立六个工作小组,分别为婴儿配方食品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组、幼儿配方食品组、分外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组、产品标准与GB14880关系梳理组、理化检验方法适用性工作组同时开展工作。

工作组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CDC营养康健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营养学会等多单位的30多名成员组成,并根据各自小组的工作内容开展工作。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在标准修订工作中,修订工作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标准、法规、评估报告以及技术文献等上百篇,参考欧盟最新发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含量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上结合我国最新的科学数据以及前期研究结果,确定了我国开展营养素含量评价的模型,开展评估工作。

婴幼儿奶粉食药局检测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

婴幼儿奶粉食药局检测检验项目和检验依据

附件1
本次检验项目
本次抽检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主要包括乳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豆基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和乳基婴儿配方食品、豆基婴儿配方食品。

一、抽检依据
抽检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1)、《关于三聚氰胺在食品中的限量值的公告》(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公告2011年第10号)等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的要求。

二、检验项目
抽检项目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乳糖占碳水化合物总量比、亚油酸、α-亚麻酸、亚油酸与α-亚麻酸比值、终产品脂肪中月桂酸和肉豆蔻酸(十四烷酸)总量、芥酸与总脂肪酸比值、反式脂肪酸与总脂肪酸比值、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1、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
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维生素C、生物素、钠、钾、铜、镁、铁、锌、锰、钙、磷、钙磷比值、碘、氯、硒、胆碱、肌醇、牛磺酸、二十二碳六烯酸与总脂肪酸比、二十碳四烯酸与总脂肪酸比、水分、灰分、杂质度、铅(以Pb计)、硝酸盐(以NaNO3计)、亚硝酸盐(以NaNO2计)、黄曲霉毒素M1、黄曲霉毒素B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左旋肉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阪崎肠杆菌、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与二十碳四烯酸(20:4n-6)的比、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中二十碳五烯酸(20:5n-3)的量与二十二碳六烯酸的量的比、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四烯酸、叶黄素、核苷酸、脲酶活性定性测定等63个指标。

婴儿配方奶粉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婴儿配方奶粉1(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婴儿配方奶粉(领跑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婴儿配方奶粉(领跑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生牛乳、牦牛乳粉或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辅以乳糖、脱盐乳清粉、浓缩乳清蛋白粉、脱脂粉、植物油(菜籽油、棕榈仁油、葵花籽油、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植物油(大豆油、玉米油)加入适量的矿物质(柠檬酸钠、氯化钾、柠檬酸钾、碳酸钙、磷酸三钙、硫酸亚铁、硫酸锌、硫酸锰、硫酸铜、碘酸钾、硫酸镁、亚硒酸钠)、维生素[维生素A(醋酸视黄酯)、维生素D(胆钙化醇)、维生素E(dl-ɑ-醋酸生育酚)、维生素C(L-抗坏血酸)、维生素B1(盐酸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12(氰钴胺)、维生素K(植物甲萘醌)、烟酸(烟酰胺)、叶酸、泛酸(D-泛酸钙)、生物素(D-生物素)、肌醇、胆碱(氯化胆碱)和牛磺酸)]、及其他成分[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左旋肉碱、低聚果糖、低聚半乳糖、核苷酸(5’-单磷酸腺苷、5’-肌苷酸二钠、5’-鸟苷酸二钠、5’-尿苷酸二钠、5’-胞苷酸二钠)、酪蛋白磷酸肽和益生菌(乳双歧杆菌Bi-07、动物双歧杆菌Bb-12)],经配料、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充氮包装等工序制成的适合于0~6月龄婴儿食用的配方奶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钾GB 1886.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尿苷酸二钠GB 1886.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肌苷酸二钠GB 1886.1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5'-鸟苷酸二钠GB 1886.2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碳酸钙GB 190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单磷酸腺苷GB 190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5'-胞苷酸二钠GB 190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强化剂亚硒酸钠GB 1903.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左旋肉碱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乳与乳制品检验GB 4789.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GB 500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 500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灰分的测定GB 500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GB 5009.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的测定GB 5009.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GB 5009.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GB 5009.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GB 5009.3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测定GB 5009.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化物的测定GB 5009.8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A、D、E的测定GB 5009.8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1的测定GB 5009.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2的测定GB 5009.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磷的测定GB 5009.8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烟酸和烟酰胺的测定GB 5009.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GB 5009.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钾、钠的测定GB 5009.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钙的测定GB 5009.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GB 5009.1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B6的测定GB 5009.1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维生素K1的测定GB 5009.1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GB 5009.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牛磺酸的测定GB 5009.2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镁的测定GB 5009.2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锰的测定GB 5009.2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果聚糖的测定GB 5009.25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生物素的测定GB 5009.2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碘的测定GB 5009.2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肌醇的测定GB 541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GB 5413.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B12的测定GB 5413.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叶酸(叶酸盐活性)的测定GB 5413.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泛酸的测定GB 5413.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GB 5413.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胆碱的测定GB 5413.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杂质度的测定GB 5413.3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测定GB 5413.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核苷酸的测定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107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167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清粉和乳清蛋白粉GB 126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良好生产规范GB 13432 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GB 147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AGB 1475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1(盐酸硫胺)GB 1475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2(核黄素)GB 1475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B6(盐酸吡哆醇)GB 1475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抗坏血酸)GB 1475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维生素E(dl-a-醋酸生育酚)GB 1475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牛磺酸GB 1488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557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叶酸GB 1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乳GB 196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粉GB/T 23528 低聚果糖GB 237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粉状婴幼儿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 2555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磷酸三钙GB 2557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锌GB 2558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氯化钾GB 255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糖GB 2640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二十二碳六烯酸油脂(发酵法)GB 264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花生四烯酸油脂(发酵法)GB 264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碘酸钾GB 2668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复配食品添加剂通则GB/T 28118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GB 2920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镁GB 29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锰GB 292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铜GB 29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酸亚铁GB 3060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 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GB 316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营养强化剂酪蛋白磷酸肽QB 1878 包装装潢镀锡(铬)薄钢板制罐产品RHB 804 牦牛乳粉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版》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36号《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1年第25号公告关于公布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7年第12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9年第19号公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3.1.1原料3.1.1.1 生牛乳:应符合GB 19301的要求。

婴幼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解读

婴幼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解读

婴幼⼉⾷品安全国家标准解读4.9⾷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质量应符合相应的安全标准和有关规定。

⾷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的使⽤应符合GB2760和GB14880的规定。

4.10脲酶活性表10中规定了⼤⾖产品的脲酶活性要求,应注意表中的脚注,在测定脲酶活性时,对于液态产品的取样量应根据⼲物质含量进⾏折算,以免取样量过少带来检测误差。

5.其他主要规定了标签和包装等⽅⾯的要求,共有7个条款。

5.1.1产品标签应符合GB13432的规定,营养素和可选择成分含量标识应增加“100千焦(100kJ)”含量的标⽰。

该条款应注意:由于在GB13432《预包装特殊膳⾷⽤⾷品标签通则》中规定的营养素标⽰⽅法是每百克产品中某种营养素的含量,⽽本标准中的营养素含量是以能量形式标⽰的,因此,在执⾏GB13432的同时,还应增加“100千焦(100kJ)”含量的标⽰。

5.其他对于条款5.2.1-5.2.2说明了婴⼉配⽅⾷品的特殊要求,对于婴⼉这个特殊⼈群,配⽅⾷品的使⽤直接关系到婴⼉的健康和安全,使⽤不当可能会对婴⼉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上述条款很重要,是保障婴⼉安全的相关条款。

(⼆)、较⼤婴⼉和幼⼉配⽅⾷品(GB10767-2010)标准共包括5个章节1.范围2.规范性引⽤⽂件3.术语和定义4.技术要求(原料要求,感官要求,必需成分、可选择成分、其他指标、污染物限量、真菌毒素限量、微⽣物限量、⾷品添加剂和⾷品强化剂、脲酶活性)5.其他(标签、使⽤说明、包装)GB10767-2010部分条款说明1.范围适⽤于较⼤婴⼉和幼⼉配⽅⾷品。

3.术语和定义较⼤婴⼉:指6-12个⽉龄的⼈。

个⼈理解:该标准的适⽤范围和GB10767-2010的适⽤范围有交叉,建议适⽤在较⼤婴⼉时套⽤此标准。

4.3必需成分主要规定了产品在即⾷状态下的能量、蛋⽩质、脂肪、维⽣素和矿物质的含量和相关要求。

其中规定反式脂肪酸含量不得超过总脂肪酸的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标准起草的基本情况(包括简要的起草过程、主要起草单位、起草人等)(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起草人
本标准的任务来源:根据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6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第二批)的通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列入修订计划,并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作为承担单位负责标准的修订工作。

委托项目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修订(spaq-2016-121)。

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

标准修订主要承担单位为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在标准修订过程中,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也参与了标准的修订工作。

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为韩军花、梁栋、杨振宇、康玲玲、苏宜香、张玉梅、李湖中、曹红、陈龙等。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二)简要起草过程
2016年11月26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正式签订项目委托协议书。

2017年2月16日,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北京召开,《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会议就如何高效科学的开展标准修订工作进行了讨论,并同意成立六个工作小组,分别为婴儿配方食品组、较大婴儿配方食品组、幼儿配方食品组、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组、产品标准与GB14880关系梳理组、理化检验方法适用性工作组同时开展工作。

工作组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CDC营养健康所、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总局、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营养学会等多单位的30多名成员组成,并根据各自小组的工作内容开展工作。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在标准修订工作中,修订工作组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标准、法规、评估报告以及技术文献等上百篇,参考欧盟最新发布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含量的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上结合我国最新的科学数据以及前期研究结果,确定了我国开展营养素含量评价的模型,开展评估工作。

起草组先后召开工作组会议、专家研讨会等正式会议十余次,小型研讨会议及电话会议等四十余次,就标准文本、编制说明、修订中存在的问题等开展讨论,并形成标准草案。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2018年6月29日,起草组组织召开行业征求意见会,就标准草案正式征求行业意见。

包括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食药总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在内的监管部门以及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等行业代表共约70余人参加了会议。

起草组对各方提出标准修订的建议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对上述意见进行了认真讨论和意见处理,修改完善标准文本,形成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二、标准的重要内容及主要修改情况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了婴儿配方食品的范围、定义、营养素要求、安全性指标、标签等方面的内容。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范围
本次修订将标准的范围进一步明确为0~6月龄婴儿,与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和幼儿配方食品所涵盖的年龄段进行进一步划分和明确,避免标准间的交叉重复。

同时,也与婴儿配方食品相关的管理规定保持一致。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营养素指标
本次修订,针对每个营养素均按以下模板进行资料收集并分析:
2.1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目前我国婴儿配方食品标准GB 10765-2010中每个营养素的含量值要求和/或质量要求。

2.2母乳中的营养素含量
收集近年来已发表的我国母乳中营养素含量的相关数据及内容。

2.3婴儿营养素需要量
参考我国2013版DRIs中提出的0-0.5岁婴儿的每日适宜摄入量(AI)。

2.4婴儿营养素摄入量
收集近年来发表的我国不同地区婴儿某营养素摄入量调查结果,或者婴儿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文献,了解我国婴儿对某个营养素的摄入现状或缺乏状况。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

2.5缺乏/过量的健康结局
通过收集国内外关于某营养素的缺乏或过量对婴幼儿产生的健康影响或健康结局,了解和把握婴儿配方食品中某营养素含量高、低时可能对婴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以提出科学的适宜值
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2.6国内外标准要求
收集目前国际或发达国家有关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新西兰(澳新)等,重点关注上述不同国家/地区现行婴儿配方食品现行标准(法规)以及最新修订标准/法规中关于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含量值要求。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2.7我国市售婴儿配方食品产品中营养素实际含量情况
根据我国食品抽检、监测结果,以及已发表的关于我国市售婴儿配方食品中营养素实际含量值调查的相关研究结果,了解现有产品中各营养素的含量分布范围及趋势,初步分析和探讨标准中营养素的修订对现有市场产品的影响。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2.8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中营养素适宜含量值的建议
基于以上各营养素在母乳中的含量、婴儿需要量、摄入量、缺乏/过量等的研究结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参考国际和国外法规标准中营养素含量要求,综合评估我国现行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中各营养素含量的合理性。

基于以上结果并经专家论证后,提出新标准中含量的修订建议。

本次修订营养素主要调整为,1)为充分保证婴儿配方食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增加了部分营养素的最小值和最大值;2)考虑到婴儿对胆碱的需要,将其从可选择成分调整为必需成分;3)调整了部分营养素的最小值,以满足婴儿对该营养素的营养需求;4)调整了DHA和AA的表达方式,便于标准的使用。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安全性指标
为充分保证婴儿配方食品的安全性,以及标准间的协调一致性,对于污染物限量和真
菌毒素限量直接引用对应的基础标准。

三、国内和国际标准情况
我国、CAC、美国、欧盟及澳新对婴儿配方食品均有相应的要求。

我国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5-2010),是2010年颁布的强制性国标。

CAC关于婴儿配方食品的标准为Infant Formula andformulas for special medical proposes intended for infants CODEX STAN 72-1981。

欧盟关于婴儿配方食品标准为Infant formula and follow-on formula Directiveof为“指令”(Directive),2016年,欧盟颁布了新的标准,Regulation,为“法规”(Regulation),并于2020年2月22日正式实施。

美国的婴儿配方食品标准规定在美国联邦政府的一系列法案中,《美国联邦法规》第21章107部分(21 CFR 107)是关于婴儿配方食品的规定和要求。

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婴儿配方食品标准是《澳大利亚新西兰食品标准法典》(AustraliaNew Zealand Food Standards Code, ANZFSC)的一部分,其中Standard 2.9.1Infant formula products是关于婴儿配方食品的规定。

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

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工作组对CAC、美国、欧盟、澳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了汇总、比较和分析,在研究和参考国内外标准基础上,对本标准进行了修订。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