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SEZ1317A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设计
一款使用的小功率恒压恒流电源的设计

一款使用的小功率恒压恒流电源的设计设计一款小功率恒压恒流电源可以满足一些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来进行设计。
1.功能需求分析在设计任何电子产品时,首先需要明确产品的功能需求。
在这个场景中,我们需要设计一款小功率的恒压恒流电源,它应该具备以下功能:-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通常在0-30V之间可调节。
-提供稳定的电流输出,通常在0-3A之间可调节。
-具备恒压和恒流两种模式的自动切换功能。
-具备过载保护功能,可以在超过额定电压和电流时自动切换至恒流模式。
-具备短路保护功能,可以在负载短路时自动切断输出。
2.硬件设计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常见的电子元件和电路来实现这些功能。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电源输入和滤波:使用一个交流输入电源模块,如变压器和整流电路,将交流输入转换为直流电源。
然后使用电容和电感滤波电路,以减小输入电源的纹波。
-控制电路:使用微控制器或运算放大器等控制器件来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
可以通过调整PWM信号的占空比来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
-反馈控制:对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进行反馈测量,并将测量结果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以控制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可以使用电压和电流采样电路来获取测量值,再通过运算放大器等控制器件进行信号处理。
-恒压恒流切换:使用比较器或MOSFET开关等元件来实现恒压和恒流模式的自动切换。
当输出负载超过额定电压或电流时,切换至恒流模式以保护负载和电源。
-过载和短路保护:使用过流保护器件和短路保护器件来实现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当负载发生过流或短路时,及时切断输出电源以保护电源和负载。
-显示和控制界面:可以添加一个显示屏和按键,用于显示和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
可以通过按键来控制电源的开关和恒压/恒流模式的切换。
3.软件设计通过软件设计可以实现一些额外的功能,如数据记录、远程控制和故障诊断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软件功能:-远程控制:可以通过网络或无线通信等方式实现对电源的远程控制和调节。
制作一台数控恒压恒流电源

制作一台数控恒压恒流电源(上)(一)2010-11-12 16:03:17 来源:《无线电》杂志魏坤【作者:肖庆高大中小】浏览:2874次评论:0条直流稳压电源是任何电子电路试验中不可缺少的基础仪器设备,基本在所有的跟电有关的实验室都可以见到。
对于一个电子爱好者来说,直流稳压电源也是必不可少的。
要得到一个电源,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购买一台成品电源,这样最为省事:二是自己制作一台电源(因为你是电子爱好者),当然相比于第一种方法会麻烦很多。
很显然这篇文章不是教你如何去选购一台直流稳压电源……基本的恒压恒流电源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
由电压基准源、调整管、误差放大、电压取样以及电流取样组成。
电压基准源的作用是为误差放大器提供一个参考电压,要求电压准确且长时间稳定并且受温度影响要小。
取样电路、误差放大和调整管三者组成了闭环回路以稳定输出电压。
这样的结构中电压基准源是固定的,电压和电流的取样电路也是固定的,所以输出电压和最高的输出电流就是固定的。
而一般的可变恒压恒流电源是采用改变取样电路的分压比例来实现输出电压以及最高限制电流的调节。
基本恒压恒流电源框图图2图1 基本稳压电源简图图2中所示的是一个基本输出电压可变的稳压电源简图,可以很明显地看出这个电路就是一个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同相放大器,输出端加上了一个由三极管组成的射极跟随器以提高输出能力,因为射极跟随器的放大倍数趋近于1,所以计算放大倍数时不予考虑。
输入电压V+通过R1和稳压二极管VD产生基准电压Vref,然后将Vref放大1+R3/R2倍,即在负载RL上的得到的电压为Vref(1+R3/R2),因为R3可调范围是0~R3max,所以输出电压范围为Vref~Vref (1+R3max/R2)。
这不就和我们常用的LM317之类的可调稳压芯片一样了,只是像LM317之类的芯片内部还集成了过热保护等功能,功能更加完善,但是也有它的弊端,主要因为它是将电压基准、调整管、误差放大电路都集成在了一个芯片上,因此在负载变化较大时芯片的温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而影响半导体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温度,所以使用这种集成的稳压芯片不太容易得到稳定的电压输出,这也正是高性能的电压基准都是采用恒温措施的原因,比如LM399、LTZ1000等。
采用FAN103与FSEZ1317的LED照明控制用原边调节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指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N-9735
采用FAN103与FSEZ1317的LED照明控制用原边调节反激变换 器的设计指南
引言
许多LED照明系统都采用反激变换器拓扑。在需要高精 度输出电流调节的应用场合中,副边必须采用电流检 测,这就导致了额外的检测损耗。对于正在努力应对日 益严格的规范压力的电源设计师而言,输出电流检测是 一项艰巨的设计挑战。 在LED照明系统中,采用原边调节(PSR)的电源是满 足规定、优化成本的最佳解决方案。只需通过LED灯原 边的控制器的信息,原边调节就能够实现对输出电压和 电流的高精度控制。这样就消除了输出电流检测损耗和 所有的副边反馈电路,使电源设计具有更高的效率,而 不会带来巨大的成本。飞兆半导体公司的PWM PSR控 制器 FAN103 和飞兆功率开关( FPS™ )( MOSFET + 控制器, EZ-PSR ) FSEZ1317 大大简化了满足较高效率 所需要的电路,而且只需要较少的外部器件。 本应用笔记介绍了采用飞兆半导体公司器件的 LED照明 系统的设计思路。其中包括变压器设计、输出滤波器设 计、器件选型与恒流控制实现。按步介绍了电源的设计 过程。采用 FSEZ1317 的变换器实验样机验证了该设计 的可行性。图1给出了采用 FSEZ1317的LED照明典型应 用电路。
最小输出电压工况下(工作点 C),电源输入功率和变 压器输入功率表达式为:
PIN @ C
VO
min
@ C
min
IO
N
(11)
N
PIN _ T @ B
VO
S @C
IO
(12)
@ B
0.7 VO V V O N F N 0.7 VO VF VO
电子设计大赛1317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

电子设计大赛作品创意书基于C8051F340的开关电源模块并联供电系统1、摘要该作品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使其在额定输出功率下,输出指定直流电压,并且供电系统效率不低于60%,两模块间电流能根据负载的调整而自动分配。
系统以C8051F3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通过对输出电压和电流采样计算,改变单片机PWM占空比输出,控制MOS管的通断,实现了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并联供电。
关键词:开关电源并联供电C8051F340 DC/DC模块2、绪论2.1设计任务:该作品由两个额定输出功率均为16W的8V DC/DC模块构成的并联供电系统,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调整负载电阻,保持输出电压Uo=8.0±0.4V,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1.0A,且按I1:I2=1:2两种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值不大于5%,使两个模块输出电流之和Io=4.0A,且按I1:I2=1:1模式自动分配电流,每个模块的输出电流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2%。
额定输出功率状态下,供电系统的效率不低于60%,要求系统具有负载短路保护及自动恢复功能,保护阀值电流为4.5A。
图1.DC/DC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主电路2.2发展现状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宇航局以小型化重量轻为目标而为搭载火箭开发首个开关电源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开关电源逐步取代了传统技术制造的相控稳压电源,并广泛应用于电子整机设备中。
其中DC/DC电源模块成为我国小功率模块电源的发展主力。
未来开关电源将朝着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高频化、高可靠性、低噪声、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控制的方向发展。
大功率电源系统需要多个开关电源并联来提供,它能避免单个大功率电源制造成本高、稳定性差的缺点,并且具备了大容量、高效率、高可靠性、冗余特性、模块化个成本低的优点。
3、系统方案3.1 该系统所包含的模块并联供电系统主要有控制器模块、DC/DC变换稳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以及输出电压采样模块组成。
恒压、恒流源数电设计报告

电路设计--恒压、恒流源电路设计报告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班级:姓名:学号:邮件:手机:一、恒流当开关合上即将R2短路时,VF1超过限定电压5V时,U4输出为低,则电流将会流经二极管SD1和U4迫使VF1降为5V,故VF1最大为5V。
而VF2最大为10V,输出电流Io=10V/(10R3)=100mA则负载的临界值为R0=5V/100mA=50欧当负载R4为0~50欧之间时,经仿真输出电流恒为100mA,此时为恒流状态。
二、恒压开关断开,负载电压V o最大为10V,但VF2受到U4的限制,其输出超过设定电压5V时,降为5V,故VF2最大为5V,所以此时输出电流Io为50mA,则负载的临界值为R=10V/50mA=200欧当负载R4<200欧时,经仿真Io=50mA,为恒流状态;当负载R4>200欧时,经仿真V o=10V,为恒压状态。
三、既非恒压又非恒流1、设电源电压V3=5V,V6=10V,开关打到恒流模式时,当R4>9.4欧时,Vo=5V,电路处于恒压状态,工作在第四象限;此外电路既非恒压也非恒流状态。
2、设电源V3=5V,V6=-10V,开关打到恒流模式时,当VF1(或Vo)处于-10V~5V时,经计算与仿真,负载电阻R4在50~200欧范围内时为恒流状态,恒定电流为100mA,电路工作于第一或第四象限;R4在14.7~50欧之间,V o=-10V,为恒压状态,工作于第二象限;R4>200欧时,V o=5V,电路处于恒压状态,工作在第一象限;此外既非恒流也非恒压。
3、设电源电压V3=-5V,V6=10V,开关打到恒流模式时,负载电阻R4在100~250欧之间时为恒流模式,此时恒定电流为-100mA,电路工作于第三或第四象限;经仿真,R4在10~100欧之间时,V o=5V,电路为恒压状态,工作于第四象限;R4>250欧时,V o=-10V,电路处于恒压状态,工作在第三象限;此外既非恒流又非恒压。
数控恒压恒流电源设计

数控恒压恒流电源设计数控恒压恒流电源是一种在电子设备研发和制造工作中十分常见的装置,它能够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广泛应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测试、电子设备的加工和电子设备的研发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控恒压恒流电源的设计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实际应用等内容。
一、设计原理当负载发生变化时,电源会检测到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的变化,然后通过反馈回路根据设定值进行调整,使输出端的电压和电流保持在设定值附近的范围内。
通过不断的反馈和调整,可以实现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精确控制。
二、关键技术1.电压检测技术:设计电压检测电路,通过传感器或电路来实时检测输出端的电压。
可以使用电压分压器和运算放大器等电路来进行电压检测。
2.电流检测技术:设计电流检测电路,通过传感器或电路来实时检测输出端的电流。
可以使用电流采样电路和运算放大器等电路来进行电流检测。
3.反馈控制技术:通过比较检测到的电压和电流与设定值的差异,设计控制回路来实现恒压和恒流的输出控制。
可以使用控制芯片和电路来进行反馈控制。
4.保护技术:设计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电路,当输出端的电流或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能够及时切断输出,保护负载和电源设备的安全。
5.数控技术:设计数字控制电路,通过微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器件等实现对电源的数字控制和参数设定。
三、实际应用在电子设备测试中,数控恒压恒流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用于测试电路的工作状态、负载能力等。
在电子设备加工中,数控恒压恒流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加工过程,确保电子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在电子设备研发中,数控恒压恒流电源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用于电路原型的调试、电路参数的测量和电路性能的验证等。
总结:数控恒压恒流电源是一种在电子设备研发和制造工作中常见的装置。
其设计原理基于电压和电流的控制回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稳定的恒压和恒流输出。
数控恒压恒流电源的设计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如电压检测、电流检测、反馈控制等。
基于FSEZ1317的7WLED驱动电源设计

中图分 类号 T M4 0 2 文 献标 识码 :A
L E D是继节能灯后的新 一代绿色照 明光源 ,其具有 高亮度 、低热量 、 长 寿命 、无毒可 回收等优点 ,将
驱动 电源 。主要设 计包 括恒 流 电路 、功率 因数 校 正 、过压 保护 电路 、过 流保 护 电路 和变 压器 参数 等 ,并综 合考 虑 了高能效 、长 寿命 、防电磁 干扰 等 问题 。基 于本设 计 内容 已完 成 了样 品生产 ,该 电源 通过 赛 宝实 验室 输 出测试 和 功率 因数 测试 , 测 试结 果 的各项 性能 达到 设计 要求 , 并 具备 进入 市 场的 能力 , 对L E D 驱动 电源 的设计 具 有一 定 的
惠州 市科技 计 划资 助项 目 ( 2 0 1 1 C 0 2 0 0 0 5 0 0 5) ;惠 州学 院校 级重 点资 助项 目 ( 2 0 1 2 D 0 6) 作 者 简介 :周有 平 ( 1 9 7 2 一 ) ,男 ,广 东 中山人 ,佛 山科 学技 术学 院实 验师 。
第 4期
周有 平等:基 于 F S E Z 1 3 1 7的 7 W L E D 驱 动 电源设 计
6 5
l 驱 动 电路 设计
由于传统 的副边反馈光耦加 T L 4 3 1的结构 ,导致驱动电源成本较高和体积过大 。近年来 ,采用原边反
馈方式设计 的 L E D驱动 电源发展迅速 。 芯片厂商为此推 出了相关 的解决方案 , 如飞兆公 司推出的 F S E Z 1 3 1 7 ,
在针对 AC 1 0 0 ~ 2 4 0 V电压输入范 围里 ,可 以提供 2 0 w 内的解决方案 。其采 用原边控制架构 的 L E D驱动 电路具有成本 和性能 优势 ,可 以节 省光耦以及 尚有其他反馈 电路 ,使得产 品体积减小 ,从而很好地兼顾到
FSEZ13X7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指南

0.7 VO N 0.7 VO VF
N
VO N VF VO N
(6)
P
1 3 , 2
S
2 3 1
: 输出电压 < 10V
(2) (3)
式中,VF为二极管正向压降。 70%额定输出电压下副边效率可近似为:
S @ B S
0.7 VO N 0.7 VO VF
Vds Ids Vds Ids
TON
输出电压和最小输出电压下都满足DCM工作模式, 则可以确保系统在整个负载范围内都工作在DCM模 式下。
V
ds
IPK
I
ds
tON
tD
V
ds
I
ds
IPKCC tDCC
tONCC
VO CC VO / k
TON CC TON / k
TDCC TD k
Figure 4. tON及tD随输出电压下降而改变
应用说明书 AN-8033
采用FAN103与FSEZ13X7的原边调节(PSR)反激变换器的设计指南
1. 引言 超过半数的外部电源都用在了便携电子设备中,如 手提电脑、移动电话和MP3 播放器等,为满足电池 充电要求,这些电源都具有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调 节功能。在某些需要输出电流精密调节的应用中, 必须检测副边电流,必然导致额外的检测损耗。对 于那些在压力不断增加的环境中苦苦努力的电源设 计人员来说,检测副边输出电流将是一项望而生畏 的挑战性设计。 一种优化方案是电源采用原边调节(PSR),能够减轻 满足国际节能规则 (加州能源委员会(CEC)和能源之 星 ) 的负担。原边调节控制只需要采集电源原边信 号,就可对输出电压和电流实现精密控制,因此消 除了输出电流检测损耗,而且无需原有副边反馈电 路。使得电源设计具有更高效率,而不会导致巨额 成本。飞兆半导体PWM PSR 控制器FAN103和飞兆 功 率 开 关 (FPS) (MOSFET + 控 制 器 EZ-PSR) FSEZ13X7 能 够 简 化 设 计 , 满 足 更 严 格 的 效 率 要 求,同时仅需较少外部元件。 FAN103 和 FSEZ13x7 具有一个集成的输出线压降补偿和外部元件温度波 动补偿电路,在充电器应用中,即使在输出线末端 同样具备较高精度。 本应用说明书给出了采用飞兆半导体PWM PSR控制 器 FAN103 和功率开关 (MOSFET+ 控制器, EZ-PSR) FSEZ13X7 的电池充电器实用设计思路,其中包括 变压器与输出滤波器设计、元件选型、恒压/恒流控 制实现等。这种按步设计过程有助于工程师更加轻 松地设计电源。设计过程得到了采用FSEZ1317实验 变换器样机的验证。图 1 为采用 FSEZ1317 的原边控 制反激变换器的典型应用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0kH = 2.22mH
在输出功率最大的 A 点处, I DS 及 MOSFET 导通时间达到最大值,即:
I DS _ PK =
2 × PIN _T @ A = LP × fS
2 × 8.53 A = 392mA
2.22m × 50k
tON @ A
= I DS _ PK
× LP VMIN @ A
图 6 EE16 磁芯规格参数
图 7 PC40 锰锌铁氧体 B-H 曲线
为了防止磁芯出现饱和,通常将最大磁通密度设为 2500~3000 高斯。取最大磁通密度为 3000 高斯注,则可以计算出一次绕组匝数:
NP
=
LP × I DS _ PK B × Ae
×108
=
2.22m × 392m 3000× 0.192
tON @C
=
LP
×
2 × PIN _T @C LP × fS
VMIN @C
2.22m × 2× 2.62
=
2.22m × 33k s = 2.2us
269.6
tOFF @C
=
1 fS
− tON @C
× ⎜⎜⎝⎛1+
NS NP
× VMIN @C VO _ min + VF
⎟⎞ ⎟⎠
= 1 − 2.2u × ⎜⎛1+ 1 × 269.6 ⎟⎞s
= 4.8×1.4 W = 8.53W 0.788
为了使 FSEZ1317A 准确检测输出参数以实现恒流输出,必须保证电源在所有情况下都 处于非连续工作状态(DCM)。如图 1 所示,当输出电压降到额定电压的 70%时,FSEZ1317A
会主动将开关频率 fS 从 50kHz 降到 33kHz,以防止电源进入连续工作状态(CCM),因此 B
FSEZ1317A 正常工作的VDD 电压范围为 5.5V~24V,考虑到纹波电压的影响,轻载时VDD
最低电压增加 3V 的裕量,取VFa =0.7V,则辅助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比需满足:
VDD _ min1
=
Na NS
× (4.8 + 0.4)− 0.7 > 5.5 + 3 ⇒
Na NS
> 1.77
CIN ( μF/Watt )
195VAC-265VAC(European)
1
90VAC-265VAC(Universal)
2-3
表 3 输入滤波电容典型取值
取 CIN =10 μF ,计算最小直流输入电压VMIN :
VMIN =
(2
×
V2 ACMIN
)
−
2 × PIN
×( 1 2× fL CIN
− tC )
PIN @C =
0.57
W = 2.95W
PIN _ T @C
=
0.25× 4.3×1.4 0.64
W
=
2.62W
3.确定 CIN ,VMAX ,VMIN
计算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MAX :
VMAX = 2 ×VACMAX = 2 × 265V = 375V
按下表选择输入滤波电容:
Input Voltage
定义η 为整体效率,ηP 为初级效率,ηS 为次级效率,如下图所示:
图 2 变换器效率定义 第 1 页 共 15 页
η 、ηP 和ηS 通常有如下的关系:
1
2
ηP ≅ η 3 ,ηS ≅ η 3 (output voltage < 10V)
2
1
ηP ≅ η 3 ,ηS ≅ η 3 (output voltage > 10V)
× ⎜⎜⎛1+ ⎝
NS NP
×
VMIN @ B 0.7 ×VO +VF
⎟⎟⎞ ⎠
=
1 fS
− tOFF @ B
第 6 页 共 15 页
tOFF 的确定需要考虑 FSEZ1317A 的频率跳动(Frequency Hopping)及其误差,取 tOFF @ B
为开关周期的 20%,即:
则有:
tOFF @ B
若取η@ A =70%,则:
2
2
ηS @ A ≅ η@ A 3 = 0.7 3 = 0.788
计算 A 点的总输入功率 PIN 和变压器输入功率 PIN _T :
PIN @ A
=
VO _ N × IO _ N η@ A
= 4.8×1.4 W = 9.6W 0.7
PIN _ T @ A
=
VO _ N × IO _ N ηS@ A
×108
= 151
其中,一次电感 LP 的单位为亨利(H),峰值电流 IDS _ PK 的单位为安培(A),磁通密度 B
的单位为高斯( GS ),磁芯截面面积 Ae 的单位为 cm2 。
注:当铁氧体材料用于 30kHz 频率以下时,会出现最小的铜损耗超过磁芯损耗,因此使 用最大的磁通密度可以得到最大的(不是最优的)效率。增加磁通密度可减小匝数和铜损耗,
ηS@B
≅
η
S
@
A
×
0.7 ×VO 0.7 ×VO _ N
_N
+ VF
× VO _ N + VF VO _ N
PIN @ B
=
0.7 ×VO_ N × IO _ N η@ B
第 2 页 共 15 页
PIN _ T @ B
=
0.7 ×VO _ N × IO_ N ηS@B
其中,VF 为输出整流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取VF =0.4V,代入相关数据可得:
( ) VDD
=
Na NS
×
VO
+ VF
− VFa
其中,VFa 为辅助绕组二极管的正向压降。
第 5 页 共 15 页
重载时,由于漏感引起的辅助绕组上的电压过冲影响,实际VDD 电压会大于上式的计算
值,其最大值可表示为:
VDD _ max
=
Na NS
⎛ × ⎜⎜VO
⎝
+ VF
+
NS NP
×VOS
⎞ ⎟⎟ −VFa ⎠
∆i
2 × PIN _T @ B
( ) =
VMIN @ B × tON @ B 2 × PIN _T @ B
2
×
fS
VMIN @ B × tON @ B × fS
可求得一次电感值:
( ) LP
=
VMIN @ B × tON @ B 2 × PIN _T @ B
2
×
fS
=
(259.1× 2.86u)2
基于 FSEZ1317A 的恒压-恒流开关电源设计
——@奔雷_红箭
1.确定变换器需求 VACMIN
、 VACMAX
、 VON
、
ION
及 V min O
AC 输入定为额定 230VAC,上下波动 15%;恒压模式额定输出电压为 4.8V;恒流模式 额定输出电流为 1.4A,其最小输出电压为恒压模式额定输出电压的 25%。
同理,可算出电源在 C 点的效率和输入功率:
η@C
≅
0.7 ×
0.25× 4.8 ×
0.25× 4.8 + 0.4
4.8 + 0.4 4.8
=
0.57
0.25× 4.8 4.8 + 0.4 ηS@C ≅ 0.788× 0.25× 4.8 + 0.4 × 4.8 = 0.64
0.25× 4.8×1.4
2 × 50 10 ×10−6
V = 259.1V
2 × 2.95 ×( 1 −3 ×10−3)
VMIN @C = (2 ×1962 ) −
2 × 50 10 ×10−6
V = 269.6V
4.确定变压器匝比
变压器一次与二次绕组的匝比需要根据下式进行选取:
VR
> VD _ max
=
NS NP
×VMAX
33k
⎝ 15 1.2 + 0.4 ⎠
= 3.39us > 3us
第 7 页 共 15 页
tOFF @C 大于开关周期的 10%,考虑到频率误差也可以满足 DCM 要求。
对于 9.6W 的输入功率等级,EE16 磁芯是比较合适的选择,磁芯材料可以选择常用的 PC40 锰锌铁氧体。EE16 磁芯及 PC40 铁氧体材料的相关参数如下:
= 0.2×
1 fS
= 0.2× 1 s = 4us 50k
tON @ B
= 1+
1 fS
− tOFF @ B
NS × VMIN @ B
1
− 4u
=
50k
1+ 1 × 259.1
= 2.86us
N P 0.7 ×VO + VF
15 0.7 × 4.8 + 0.4
由
L = u × ∆t = VMIN @ B × tON @ B
+ VO
=
375 + 4.8V = 29.8V
15
辅助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匝比由 FSEZ1317A 的VDD 电压范围和恒流模式的最低电压决
定。当电源工作在恒流模式时,VDD 电压会随着输出电压的降低而降低,如下图所示:
图 4 VDD 和辅助绕组电压示意图
轻载时,由漏感引起的辅助绕组上的电压过冲可以忽略不计,VDD 电压可表示为:
点或 C 点是电源最容易进入连续工作状态的点。在设计变压器时,也就需要对 B 点和 C 点 的工作情况重点加以考虑。
当在恒流模式下输出电压降低时,电源的效率也会随之下降。电源在 B 点的效率和输 入功率可按下式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