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合集下载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恒压恒流的原理:根据U=IR,R=U/I:如果R>(U/I),则电源正常工作。

如果R<(U/I),I是恒定不变的,则电源恒流部分保护,输出电压下降,直到满足条件R=(U/I)。

特性:所谓的恒压,即电压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压,即这个恒定的电压值是可调的。

所谓的恒流,即电流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流,即这个恒定的电流值是可调的。

使用:可调恒压恒流电源在使用前需要先设置恒流保护值,再设置输出电压,然后开始工作。

首先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到你需要的值,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需要值,接上实验设备开始工作。

例如:一个电路的工作电压是12V所需电流约0.3A,操作如下。

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0.5A(要比工作电流略大),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12V,接上电路开始实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电路板放到金属上部分电路短路了,使电流剧增,当电流上升到0.5A时,电源恒流保护部分工作随即使输出电压下降以保护试验设备。

常识了解: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是交流电压的1.414倍。

例如10V的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等于14V。

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交流输入电压减去5V等于切换电压。

例如变压器抽头0-15V-25V-35那么第一级的切换电压是15V-5V=10V,即在10V 时切换到25V的抽头上。

第二级的切换电压是25V-5V=20V,即在20V时切换到35V的抽头上。

关于继电器切换与否可以测R17两端的电压来判断,R17电压(直流)除以1.414约等于当前的抽头电压(交流)。

调试前的准备:安装后经检查无误后(输出端的电容和二极管一定要装;3DF20要装到大的散热器上),如果您没有接电流表,请把电流表接点“A”短路,然后通电。

请参考原理图:测C1、C2电压,应在12-25V为正常。

电子课程设计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

电子课程设计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

电子课程设计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本文介绍的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课程设计——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

在电子技术领域,稳压恒流源是一种常用的电路,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而本文所介绍的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则是在传统的稳压恒流源基础上进行升级改进而来的,其主要特点就是增加了数码管,可以方便地通过读数来控制输出电流和电压。

一、稳压恒流源的基本原理稳压恒流源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稳定输出电压的同时,保持输出电流恒定不变。

电路中主要包含一个集成稳压器和一个恒流电路,通过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流的调节,可以实现稳定输出。

二、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的设计1. 设计目的本次设计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电子课程设计——数显可调稳压恒流源,旨在提高设计者的动手实践技能和电路设计能力。

2. 设计要求(1)输出电流可调范围大,从0.1A到1A(2)输出电压可调范围大,从1V到30V(3)输出电流和电压都可以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4)具有电路保护功能,能够在输出短路时自动断开电源(5)电路材料价格不超过100元3. 设计过程(1)稳压电路设计稳压电路采用三端稳压器LM317,需要根据输出电压的需求计算其电阻的取值。

根据公式Vout = 1.25V x (1 + R2/R1)计算出R1和R2的值,然后选取合适的电阻并与适当电容一起作为稳压电路的基本元件。

(2)恒流电路设计恒流电路采用NPN晶体管,需根据输出电流需求计算其电阻的选择。

根据公式Iout = Vbe/R1可以计算出R1的值。

需要注意的是,晶体管的功率需要足够大,因此需要使用散热器。

(3)数显显示设计在电路中增加了数码管,可以方便地通过读数来控制输出电流和电压。

采用MAX7219芯片控制数码管显示,可以真正实现数显功能。

(4)保护电路设计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需要增加保险丝和继电器。

当输出短路时,继电器会自动断开电源,并保护电路。

4. 电路实现为了更好的理解电路的实现过程,需要用Protues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并且通过实际硬件实验来测试电路的性能。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可调恒压恒流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提供稳定的电流和电压输出。

它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子实验室、工业生产线以及各种科学研究领域。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工作原理基于反馈控制系统。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功率放大器、反馈电路和控制电路等。

电源变压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所需的较低电压,整流电路将其转换为直流电压。

滤波电路用于减少直流电压中的纹波,并提供更稳定的输出电压。

功率放大器是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关键部分。

它接收控制电路提供的输入信号,并根据需要调整输出电流和电压。

通常,功率放大器采用调整开关的方式来实现电流和电压的调节。

当输出电压或电流与设定值不匹配时,控制电路将相应信号发送给功率放大器,通过调整开关周期和占空比来达到所需的电流和电压输出。

反馈电路通过测量输出电流和电压,提供准确的参考信号以进行比较。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其稳定性、精度和可调范围上。

首先,它可以提供高度稳定的输出电流和电压,并具有良好的负载适应性。

其次,它通常具有较高的输出精度,可以满足对精确电流和电压的需求。

此外,可调范围广泛,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地调整输出电流和电压。

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使用非常广泛。

在实验室中,它常用于电子元器件的测试和测量,例如对二极管、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等的电流电压特性参数进行测量。

在工业生产中,它常用于电子产品的生产线上,用于测试和校准各种电子设备。

此外,可调恒压恒流电源还可用于电化学反应、电镀、电解和电池充放电等过程控制。

总结起来,可调恒压恒流电源是一种可靠稳定的电子设备,用于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它的原理基于反馈控制系统,具有高度稳定性、高精度和广泛的可调范围。

它的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电子实验室、工业生产线以及各种科学研究领域。

可调恒流源电路设计

可调恒流源电路设计

可调恒流源电路设计1. 引言可调恒流源电路是一种常用的电子电路,用于提供稳定的恒定电流输出。

它在各种应用中都有广泛的用途,如功率放大器、LED驱动器等。

本文将介绍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要点以及实现方法。

2. 基本原理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负反馈控制输出电流,使其保持在设定值。

其主要由一个电流传感器、一个比较器和一个功率放大器组成。

2.1 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出电流,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

常见的电流传感器包括霍尔效应传感器、磁阻传感器等。

在可调恒流源电路中,选择合适的电流传感器对于整个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2.2 比较器比较器用于比较设定值和实际输出值之间的差异,并产生相应的误差信号。

常见的比较器包括运算放大器、数字比较器等。

在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类型和参数的比较器。

2.3 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用于根据误差信号调整输出电流,使其逼近设定值。

常见的功率放大器包括晶体管、场效应管等。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功率放大器的稳定性、响应速度以及能耗等因素。

3. 设计要点在设计可调恒流源电路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要点:3.1 输出电流范围根据具体应用需求确定输出电流范围。

不同应用对电流的要求不同,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并满足实际需求。

3.2 稳定性可调恒流源电路需要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能够在各种工作条件下保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

为了提高稳定性,可以采用负反馈控制、温度补偿等方法。

3.3 响应速度可调恒流源电路需要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在瞬时变化的负载情况下迅速调整输出电流。

为了提高响应速度,可以采用高速比较器和快速功率放大器等元件。

3.4 效率可调恒流源电路应尽可能提高能效,减少能耗。

在设计时可以采用高效的功率放大器、优化电路拓扑等方法来提高效率。

4. 实现方法根据上述设计要点,可调恒流源电路的实现方法如下:4.1 选择合适的电流传感器根据输出电流范围和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传感器。

恒压 恒流 电源 原理

恒压 恒流 电源 原理

恒压恒流电源原理恒压恒流电源是一种电源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在负载电阻变化时,保持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恒定不变。

恒压恒流电源通常由稳压模块和稳流模块组成。

稳压模块通过反馈控制电路,监测输出电压,当电压偏离设定值时,调节输出电流以使电压保持恒定。

稳流模块通过反馈控制电路,监测输出电流,当电流偏离设定值时,调节输出电压以使电流保持恒定。

通过这种方式,恒压恒流电源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

恒压恒流电源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电子器件测试中,恒压恒流电源可以为被测器件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在实验室中,恒压恒流电源可以用于供电实验电路,保证实验过程的稳定性。

在工业生产中,恒压恒流电源可以用于电镀、电解和电切等工艺,确保工艺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基于反馈控制,通过不断调节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来维持恒定。

在稳压模块中,当输出电压偏离设定值时,反馈控制电路会调节输出电流,使输出电压恢复到设定值。

同样,在稳流模块中,当输出电流偏离设定值时,反馈控制电路会调节输出电压,使输出电流恢复到设定值。

这种反馈控制的机制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使恒压恒流电源能够保持稳定的输出。

除了稳定输出,恒压恒流电源还具有过流保护和过压保护功能。

当输出电流超过设定值或输出电压超过设定值时,电源会自动切断输出,以保护负载电路和电源设备的安全。

这种保护机制能够有效防止因电流过大或电压过高而引起的损坏或故障。

恒压恒流电源是一种能够提供稳定输出的电源设备。

通过反馈控制,恒压恒流电源能够实时监测和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保持恒定。

在各种应用场景中,恒压恒流电源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确保电路和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了解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一电源设备。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

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与设计首先,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原理是根据电池的充电特性来的。

在电池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内阻会随着充电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导致充电电流逐渐增大。

同时,当电池充电至一定电压时,电池的内阻会迅速下降,从而导致充电电流急剧增加,可能会对充电器和电池造成损坏。

因此,恒流恒压充电器的目的就是通过控制电流和电压来保护充电器和电池的安全。

在设计上,恒流恒压充电器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特点:1.电流控制:恒流充电器需要具备对电流进行精准控制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恒流充电器的电流控制通过反馈回路来实现,可以根据充电电流的变化来调整充电器的输出。

2.电压控制:恒压充电器需要具备对电压进行精确控制的能力。

当充电器输出电压超过设定的恒压阈值时,充电器需要调整输出电压,以保持恒压充电状态。

3.过电流保护:恒流充电器需要具备过电流保护功能,当充电电流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充电器会自动降低输出电流,避免对电池和充电器造成损害。

4.过电压保护:恒压充电器需要具备过电压保护功能,当充电电压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充电器会自动降低输出电压,以防止对电池和充电器造成伤害。

5.温度保护:恒流恒压充电器还需要具备温度保护功能。

在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升高可能会导致电池的性能下降甚至发生故障。

因此,充电器需要能够监测电池温度,并在超过安全温度范围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恒流恒压充电器的设计需要考虑电流和电压的控制、过电流和过电压的保护、温度保护等方面。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采用反馈控制和保护电路来实现恒流恒压充电器的功能。

同时,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还需要考虑充电器的功率、效率以及充电时间等因素。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设计出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恒流恒压充电器。

恒流源和恒压源的设计与实现

恒流源和恒压源的设计与实现

恒流源和恒压源的设计与实现恒流源和恒压源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电源类型,它们能够为电路提供特定的电流和电压稳定信号。

在电路设计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恒流源和恒压源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增强电路的工作效率。

本文将会介绍恒流源和恒压源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

一、恒流源的设计与实现1.设计原理恒流源的设计原理是基于基本定理“欧姆定律”(Ohm’s law)而制定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上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可以描述为:U=IR,其中U是电压,I是电流,R是电阻。

因此,如果电阻R的值是恒定的,那么由此得到的电流也是恒定的。

在电路中,恒流源就是通过加入一个固定电阻,使得电流保持不变的一种电源类型。

2.实现方法实现恒流源的方法有多种,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最常用的方法。

(1)基准电压和调节电阻法此方法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把调节电阻与基准电压串联,由基准电压分压而产生稳定的电流信号。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 选取一个稳定的参考电压源(可以是芯片内置的基准电压源或是一个高精度稳压器等),作为恒流源电路的基准电压源;2) 选取一个适当的电阻R1,与基准电压源串联,产生一个分压比为R1/(R1+R2)的电压信号;3) 选取另外一个可调电阻R2(也可以是可变电阻),此电阻与电路的负极相连;4) 在电阻R2和负极之间加入一个分流电阻R3,保证电路不被短路。

(2)模拟电流误差放大器法此方法是通过差动放大器的方式对电路进行反馈控制,保证输出电流恒定。

具体实现步骤如下:1) 选定一个操作放大器(Op Amp,即运放),并根据电路需要的电流输出范围和精度选择一种合适的模拟误差放大器(Error Amplifier );2) 选取一个小信号电源作为基准电压源(可以是芯片内置的电压基准源或是一个高精度稳压器等),并将其接到运放的正极;3) 选取一根集成的电流传感器(Current Sensor),并将传感器接到差动输入端;4) 通过更改反馈网络,将电路转换成差分放大器电路,然后将差分输入端连接到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5) 动态调整放大器的增益和阈值,保证输入端和输出端的电压差恒为零,从而保证输出电流稳定。

恒流源原理与作用

恒流源原理与作用

恒流源原理与作用一:原理恒流亦可叫稳流,意思相近,一般可以不加区别。

与恒压的概念相比,恒流的概念就难于理解一些了,因为日常生活中恒压源是多见的,蓄电池、干电池是直流恒压电源,而220V交流电,则可认为是一种交流恒压电源,因为它们的输出电压是基本不变的,是不随输出电流的大小而大幅变化的。

首先举例说明:一个恒定电流值调至1A的,最高输出电压可达100V的一个恒流电源,当你打开这个恒流源的电源开关时,你会看到电源的电压表和电流表显示什么数值呢?可以肯定的说:输出电压为100V,输出电流为0A。

有人曾经这样问,你不是100V1A的恒流源吗?怎么输出不是100V1A呢?这里仍然要用欧姆定律来解释,理论上可以这样来计算,电源的输出电压U=IR,式中U 为输出电压,I为输出电流,R为负载电阻。

以下分5种情况来说明:如果电源为空载,R可以用无穷大来表示,U=I*∞,由于电源能输1A的电流,如果电源电流为1A,那么U=1A*∞=∞,而电源电压最多只能输出100V,无疑电源只能输出其最大电压100V,由于电源不能输出无穷大的电压,因而电流只能是很小很小的值,即电流输出为0A,即I=U/R=100V/∞=0A。

如果负载电阻R=200欧,那么又因电源只能输出100V,因此电流只能为0.5A,即I=U/R=100V/200R=0.5A如果负载电阻R=100欧,由于电源能输出100V,就使得电流能达到1A,即I=U/R=100V/100R=1A此时输出电流正好达到电源的恒流值。

如果负载电阻继续减小,改为50欧,如果根据公式I=U/R=100V/50R=2A.但这里的关键是我们的电源是个恒流值为1A的电源,因此此时的输出电流只能被强迫限制在1A而不能为2A因而输出电压只能被迫降到50V而不能为100V。

这里仍然要符合欧姆定律,即U=IR=1A*50R=50V如果负载电阻变为0欧(即短路),那么由于输出电流只能为1A,输出电压就只能为0V,即U=I*R=1A*0R=0V从以上5个例子可以看出,如果负载电阻太大,使电源输出电流不能达到恒流值,那么恒流源的输出电压就会自动升到电源的最大输出电压,只有当负载电阻小到一定的程度,使电源输出电流达到恒流值,电源才真正处于恒流工作状态,随着负载电阻值的逐步减小,输出电压也按规律下降,以保持输出电流的恒定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可调恒压恒流电源的原理、特性及使用:恒压恒流的原理:根据U=IR,R=U/I:如果R>(U/I),则电源正常工作。

如果R<(U/I),I是恒定不变的,则电源恒流部分保护,输出电压下降,直到满足条件R=(U/I)。

特性:所谓的恒压,即电压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压,即这个恒定的电压值是可调的。

所谓的恒流,即电流可以恒定到一个值上,可调恒流,即这个恒定的电流值是可调的。

使用:可调恒压恒流电源在使用前需要先设置恒流保护值,再设置输出电压,然后开始工作。

首先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到你需要的值,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需要值,接上实验设备开始工作。

例如:一个电路的工作电压是12V所需电流约0.3A,操作如下。

将电源输出电压调到5V左右,短路输出,调整电流输出旋钮设置保护电流0.5A(要比工作电流略大),撤消短路,调整电压到12V,接上电路开始实验。

如果试验过程中电路板放到金属上部分电路短路了,使电流剧增,当电流上升到0.5A时,电源恒流保护部分工作随即使输出电压下降以保护试验设备。

常识了解: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是交流电压的1.414倍。

例如10V的交流电压经过全波整流电容滤波后直流电压约等于14V。

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交流输入电压减去5V等于切换电压。

例如变压器抽头0-15V-25V-35那么第一级的切换电压是15V-5V=10V,即在10V 时切换到25V的抽头上。

第二级的切换电压是25V-5V=20V,即在20V时切换到35V的抽头上。

关于继电器切换与否可以测R17两端的电压来判断,R17电压(直流)除以1.414约等于当前的抽头电压(交流)。

调试前的准备:安装后经检查无误后(输出端的电容和二极管一定要装;3DF20要装到大的散热器上),如果您没有接电流表,请把电流表接点“A”短路,然后通电。

请参考原理图:测C1、C2电压,应在12-25V为正常。

测C11电压,小于30V为正常。

测C15电压,12V为正常。

如果以上电压不正常,请检查变压器是否供电,抽头是否接错,元件是否装错。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电压正常为止。

调试过程:调整VR3、VR4,使U2芯片2、6脚电压10V以上(以U2的4脚为参考点)。

R17两端电压应为变压器第一级抽头整流滤波后的电压。

A-RP 电流旋钮调到中间,此时恒流指示灯LED1应该不亮。

调V-RP,电压能在0-18V(R17电压)左右调节算正常。

输出电压调到第一级继电器切换点电压(不明白的去上边看“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调整VR3使RL1吸合,RL2此时不应吸合,此时R17电压应该是第二级抽头整流后电压。

输出电压调到第二级继电器切换点电压(不明白的去上边看“继电器切换点的选择”),调VR4,使RL2吸合,此时R17电压应该是第三级抽头整流后电压。

调整输出电压,看看2个继电器会在切换点附近吸合否。

不能吸合重复以上步骤,能吸合继续。

调V-RP看看电压输出范围,调V-RP使输出电压最大,如果最大电压不是30V,调VR2使最高电压变为30V。

调整恒流:首先要确认调整管有足够大的散热器且散热良好。

电压调到5V,用电流表试探性的短路输出,看恒流指示灯LED1亮否?如果不亮,恒流电路有问题,检查元件有装错的没有,看LED1装反否。

如果亮,就短路着,调节A-RP到短路电流最大,如果最大电流不是3A,调整VR1,使电流到3A。

关于温控风扇的VR5,当散热器热到一定程度,你认为散热风扇需要工作了,调整VR5使风扇工作即可。

至此,您的电源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祝愿大家顺利!套件中所有元件:电路板正面(PCB尺寸:长120*宽90*厚1.6mm):电路板反面:先安装低矮的元件:安装高点的元件:装好元件的:原理图中提到的少一个2.7K电阻的安装位置:改造0-30V、0-20A可调恒流恒压实验电源前段时间朋友送了个坏的0-30V,20A的试验电源,电源参数0-30V连续可调,20A过流保护。

据朋友讲这个电源可能有设计缺陷,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损坏,陆陆续续修了4、5次,最后又坏掉了。

近期由于做了0-30V、0-5A可调恒流恒压电源套件,所以决定对其改造一下。

电源的正面图片,可以看出电源原来的电压切换方式是手动的。

右边的那个灰色旋钮是之前修电源时加的电压微调。

电源的散热系统,3个比较大的散热器,其实里边还有3个一样大的。

调整管用的是2N3055。

电源的顶视图,电源很重,拆之前我特意称了下,重量是17.5公斤。

去掉上盖后内部一览。

变压器的长度整整15厘米。

叠厚8厘米。

宽度12.5厘米。

次级输出用的是4*2mm的扁铜。

根据以上变压器的尺寸和输出的线径初步估计这个变压器有800W的功率。

原电源的控制电路板,用了2个LM741,电路很简单,6个调整管均流用的电阻是用康铜丝做的。

果然,电压切换用的是多联旋转开关,为了通过20A 的电流,生产厂家把4联并在了一起。

电源的整流滤波部分,整流管用的是IN5402,每6只并联作为一个二极管,整流桥一共用了24只IN5402。

滤波电容用了4只50V4700UF的电解电容并联。

清晰点的整流滤波板图片。

变压器的主绕组输出电压0-15-25-36V。

辅助绕组的输出电压,4.5V和0-17-36V,如果把0-17-36V绕组的17V抽头看作0点的话,它其实就近似于一个双18V带中心抽头的绕组。

以上是这个电源的基本情况。

根据我的分析电源之所以频繁损坏跟这个手动切换电压的开关有很大关系。

我们知道串联稳压电源的工作方式是把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由调整管分担并消耗来实现稳压的,分得的电压和流过的电流大小直接决定了调整管的功耗。

如果出现这样的操作:试验人员将电压无意中切换开关切换到20-30V的档位,对应的36V输出绕组上,这时主滤波电容上的电压有50V多。

而这时试验人员又需要做一个低压3V大电流18A的试验,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问题。

首先18A的电流小于试验电源的保护电流20A,电源不会保护,会持续的输出。

现在计算下6只调整管承担的功耗。

假设主滤波电容上的电压刚好等于50V,那么调整管分得的电压是:输入电压50V-输出电压3V=47V,流过6只调整管的总电流是18A,6只调整管承担的总功耗为47V*18A=846W,每只调整管需要负担141W的耗散功率,查2N3055数据手册了解到,2N3055在环境温度小于25摄氏度的时候每只最大能承担115W的功耗。

很显然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调整管就过热烧毁了。

这应该就是电源经常损坏的原因了。

那是不是这个电源在设计上根本就不能使用呢?我们做下边的分析:还是做一个低压3V大电流18A的试验,如果试验人员比较有经验或者看了电源的使用说明书会知道输出电压在3V,他选择0-10V的档位就可以了,0-10V的档位对应的输出绕组电压是15V,滤波后电压20V,调整管分得电压20-3=17V,调整管总功耗17*18=306W,折合每只2N3055调整管51W,显然在这样的条件下电源是可以长期工作的。

综上所述,这个电源存在绕组电压选择不当的缺陷。

经过我的检查7只2N3055全部损坏。

在分析了这个电源的各个参数之后我认为这个变压器配“0-30V、0-5A可调恒流恒压电源套件”再合适不过了。

尤其是次级绕组输出电压,非常合适。

再者套件电路中有自动绕组切换电路,可完全避免原电源的缺陷。

以下是改动、制作过程:由于原套件输出电流是5A的,在扩大输出电流之后所需的调整管比较多,需要加一级推动,改动后的后级电路见上图。

电路的其它部分不用改。

把需要改动用不上的东西拆掉。

原电路的均流电阻用的康铜丝,热稳定性比较好,准备留下康铜丝,其它去掉。

原电路的整流滤波板也保留了。

我在每个电容上加了个7.5K/2W的泻放电阻。

切换继电器用的拆机的,由于找不到大容量的用的15A,不过触点比较大,做工很好。

继电器不好固定直接用A、B胶固定到变压器上了。

继电器的固定位置和引线,现在还没有用胶固定。

电压、电流调整电位器我都换成多圈的了,这样调整起来比较细。

电位器的规格和接线。

控制板的固定,之所以把铁片弄成“Z”字型因为还有个康铜丝均流电阻板要固定。

固定好的控制板。

控制板和康铜丝均流板的固定,从侧面看下。

调整管的连线。

调整管都换成3DF20了。

装好了。

要开始试验性能了。

先试这个30V20A柔性的一面。

调整恒流15mA,电压15V,关闭电源接上一个白光二极管,不加任何限流电阻,开机。

白光二极管发光。

同时恒流指示灯也亮,表明恒流电路起作用了。

如此开关几次白色发光管正常,没有出现损坏。

另外我调整恒流电位器时发先用10圈的多圈电位器,电流的步进在15mA左右。

比如恒流15mA,略微调下成了30mA,再调45mA。

粗略算了下:多圈电位器的步进约是20A/0.015A=1333步。

这个图是1mm的焊锡丝通10A电流的情况。

大约过了不到5秒钟,焊锡丝就融化了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