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九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章节概括:本章共两节内容: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文学作品的体裁。
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由文学作品话语系统的不同结构形式所决定,文学作品形成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等基本体裁。
重点分析:1、文学作品的类型:三大类型,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并能区别它们的不同;另外了解它们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把握文学类型的演变情况,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2、文学作品的体裁:四大体裁,掌握它们的基本特征。
练习测试:一、填空:1、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把文学作品分划为三类,即、和三种类型。
2、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的方式再现的文学形态;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的方式表现的文学形态;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的方式寄寓的文学形态。
3、现实型文学是基本特征是和;理想型文学是基本特征是和;象征型文学是基本特征是和。
4、是对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实刻画或模拟;文学理论中流行的“镜子”说,突出地体现了现实型文学的特点。
5、现实型文学在艺术表现手段上的基本特点是。
它是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的精细逼真的描绘。
所以说现实型文学以见长。
6、理想型文学超越现实,突出性,具有明显的色彩。
所以说理想型文学以见长。
7、是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在其形象本身,而象征型文学则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
8、象征型文学的间接表现的暗示方式使它具有一定的。
“象外之象”、“象外之意”、“言外之意”是说象征型文学具有超出个别现象的更宽泛的意义。
9、、和文学分别是理想型、现实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
10、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象征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高尔基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作。
九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

第二节
理想型文学
一、理想型文学含义:
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 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二.理想型文学基本特征
(一)表现性:
1.理想性:具有明显的理想主义色彩。
2.表现性:以直抒胸臆的方式 来表达。
(二)虚幻性:
1.虚幻性:遵循情感的逻辑,不 求生活的真实。 2.夸张性:常用夸张、变形、虚 构的方法来创作。 3.想象性:超现实的理想的人物 形象。
四、现实型文学形象的 理想形态——文学典型
(一)“典型”一词的本义 1 、在西方,‚典型‛一词,源于 希腊文‚tupos”,原意是铸造用的模 子,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东西具有 一种普遍性,所以典型就具有普遍 的含义。
2 、在中国,‚典型‛一词,原指规 范 模型标准,即:‚型‛之‚典‛者。 许慎《说文解字》解释:‚型, 铸器之法也。‛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说: ‚以木为之曰模,以竹曰范,以土曰 型,引申之为典型。‛
(二)历史发展 1.在中国: (1)萌芽期
先秦古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的萌 芽期.
(2)形成期
屈原的诗篇庄子的散文则是我 国浪漫主义形成的标志.
(3)成熟期
唐 代 李白、李贺等人为浪漫主义文学 增添了奇光异彩; 元代以后 汤显祖、吴承恩、蒲松龄 等在
戏剧小说领域里丰富了浪漫主义 文学传统.
2.在欧洲: 古希腊神话
4.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 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作品注意典型环境的描写,努力刻划出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出了一大 批文学典型。 巴尔扎克,狄更斯、屠格涅夫、 果戈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 冈察洛夫、契诃夫等是批判现实主义的 代表作家。
(三)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
文学概论 09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精讲

• 《致橡树》
•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 2.现实主义文学 • 19世纪三四十年代形成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潮。 • 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写作,是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首 要原则。现实主义作家倡导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再现生 活的真实。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题材、描写范围全面地、 充分地面向现实社会。现实主义文学全面地深入现实社会 的各个层面,既要进行精细入微的刻画,又要进行历史长 卷式的宏观展示。现实主义文学赋予人物性格以极大的历 史感和丰富性,在多重社会关系中塑造典型形象。现实主 义文学表现出对现实的富有理智的暴露与批判。因此,19 世纪的现实主义也被称作“批判现实主义”。
•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 汤显祖《牡丹亭》 • 贫寒书生柳梦梅梦见在一座花园的梅树下立着一位佳人, 说同他有姻缘之分,从此经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宝之女 名丽娘,才貌端妍,从师陈最良读书。她由《诗经·关雎》 章而伤春寻春,从花园回来后在昏昏睡梦中见一书生持半 枝垂柳前来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杜丽娘从此愁闷 消瘦,一病不起。她在弥留之际要求母亲把她葬在花园的 梅树下,嘱咐丫鬟春香将其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 任淮阳安抚使,委托陈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三 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 得杜丽娘画像,发现杜丽娘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 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 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
第九章2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批判现实主义
托马斯·曼
高尔斯华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毛泽东:《沁园春· 雪》
现实主义文学 象征主义文学 19世纪初 19世纪,以爱伦· 坡 18世纪末 “回归自然” , 面对现实、反映现 与波德莱尔为先驱, 作为文学思潮在19世 强调主观精神在 实、再现生活真实; 纪70年代形成; 文学中的创造作 暴露、批判现实 用; 反对自然主义; 崇尚人的欲望; 追求象征性、超越性 自我表现; 推崇想像与幻想 浪漫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
一、思想内容:对现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文 明的深切的危机意识和紧迫的变革意识。
在人类四种基本关系(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人与人、人与自我)上的全面扭曲和严重异化,以 及由之产生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悲观绝望的情 绪和虚无主义的思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艺术特征表现为两方面: ①不重视客观现实的再现,而重视表现 非理性的现实、心理的现实、梦幻的现实, 重点表达异化感和荒诞感。 ②重点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法, 突出了虚幻性与假定性。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
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庄 周 梦 蝶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现实型文学 中 国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第5版)(课后习题 第9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圣才出品】

第9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答:根据文学创造的主客体关系和文学作为意识形态对现实的不同反映方式,可以把文学作品分为现实型、理想型和象征型三种类型。
(1)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关系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三种文学类型的形成,是人类文学创作活动的历史产物。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它们呈现不同的结构形态。
(2)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①定义及特征不同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②创作过程不同现实型文学着重描写生活中的事物,并以写实的方式达到细节的真实,力求如实地再现现实。
理想型文学偏于塑造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形象,以夸张、虚构为其主要的表现手段,力求表现超越现实的主观理想。
象征型文学或直接取材于现实事物,对它们进行变形化、拟人化的处理,或凭借想象虚构出非现实性的事物,从而塑造出具象与抽象、个别与一般、现实与超现实统一的寓意性形象。
象征型文学描写客观物象的目的是为了暗示某种深广的意义,所以它不求物象细节的真实,而以主观变形的方法使其具有超越自身的内涵。
2.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答:以鲁迅为例,其作品多是现实型文学,因为那些作品是对客观现实及当时社会环境的冷静观察和理智分析,直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具备了现实型文学的两大特征:再现性和逼真性。
是作者从现实生活出发,从生活中汲取创作材料,突出社会矛盾,描写生活中存在的人和事。
3.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答:在20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l9世纪象征主义文学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新小说派等文学流派,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概要

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一)、暗示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的内涵。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
有规律地变化:停顿 、节奏、音调、押韵。 如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二、小 说
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可以分为长篇、中篇与短篇小
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基本特征是: 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 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如沈从文的《边城》里 面的人物刻画、情节叙述、环境描写。
三、剧本
❖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
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可分为悲剧、喜剧与 正剧。按场次划分,可分为独幕剧与多幕 剧。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 活,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以人物台词推 进戏剧动作。如老舍的《茶馆》。
四、散文与报告文学
(一)散文
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
的描绘。 别林斯基认为:“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对现实的忠实
,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 种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 取那构成丰满的、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西”。 福楼拜说:“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在生活里 露面一样。”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四、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一)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 自独立的形态。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 要的文学潮流。
九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概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贡献:
(1)认为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 一。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是典型, 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 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 (2)要求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 的典型人物。
4.批判现实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始于十九世纪中后期。 深刻地反映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作品注意典型环境的描写,努力刻划出 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塑造出了一大 批文学典型。 巴尔扎克,狄更斯、屠格涅夫、 果戈里、车尔尼雪夫斯基、托尔斯泰、 冈察洛夫、契诃夫等是批判现实主义的 代表作家。
(三)现实主义的一般特征
2.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
以人文主义哲学为基础,反 对宗教神学,尤其是反对基督教 的禁欲主义,向现世寻求乐趣, 向古希腊寻求理想,具有较强的 仿古特点. 但丁、卜迦丘、莎士比亚、 塞万提斯是这一阶段现实主义的 代表作家。
3.古典主义
以十七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戏剧为 代表的欧洲古典主义文学。 其主要特点是,崇尚理性,作品结 构严谨,形式工整,注意人物性格的 刻划,有一套严格的理论指导创作实 践。 法国的莫里哀、高乃依、拉辛等作家 是这一阶段现实主义的主要代表,而 布瓦洛则是古典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
3、典型化时期
19 世纪 80 年代:典型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代表人物: 歌德、黑格尔、别林斯基、马克 思和恩格斯。
歌德的主要贡献:
(1) 论述了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 提出“描写个别是艺术的真正生命” 和“在特殊中显现一般”两个著名命题。 (2)论述了典型个性的复杂性和统一 性。提出“单一的杂多。”
(二)典型理论的历史发展
柏拉图最早把典型引入美学领
域,在《理想国》中,“典型”的 含义是与“理想”相近的。 西方典型理论的奠基者亚里士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是指对客观现实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
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是指把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弄超出本义的内涵,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通过暗示表现出来。
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复杂完整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喜剧、悲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与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它的主要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叙事学:叙事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个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影响后出现的,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尝试和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叙事的艺术理论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象征型文学
一、暗示性
❖暗示(suggestion),词语寄寓某种超出本义
的内涵
❖暗示是象征型文学寄寓意蕴的方式
象征型文学
二、朦胧性
❖朦胧(ambiguity),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
的意义
❖主观变形的寓意性形象
野草· 题辞
鲁迅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
······ 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
大家好
第八章 文学作品的类型和 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
第一节 文学作品的类型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现实型文学
❖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 ❖再现性和逼真性
司汤达
现实型文学
一 再现性 再现(representation),对 外在客观现实状况作如 实刻画或模拟。
二 逼真性 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中 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 行精细逼真的描绘。
王维、李商隐的诗 柳宗元的讽喻小品
古希腊神话、 荷马史诗
西
索福克勒斯的 《俄狄浦斯王》
方 埃斯库罗斯和 阿里斯多芬的戏剧
宗教文学、英雄史诗、骑士传奇
浪漫主义文学
雪 莱
拜 伦
现实主义文学
巴尔扎克(Honore de Balzac,1799—1850)
❖ 19世纪法国作家,欧洲批判
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 代表
弗:咱们不能。 爱:咱们在等待戈多。 爱:啊!(略停)你肯定是这儿 吗? 弗:什么? 爱:我们等的地方。 弗:他说在树旁边。(他们望着树) 你还看见别的树吗? 爱:这是什么树? 弗:我不知道。一棵柳树。
第二节 文学典型
典型(Tupos/type) ❖ 17世纪以前:类型说 ❖ 18世纪以后:个性典型观 ❖ 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
审美意蕴
❖暗示性和朦胧性
象征型文学
“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 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
“象征意味着既是它所说的,同时也是 超过它所说的。”
——劳·坡林
象征型文学
“作为象征的形象而表现出来的都是 一种由艺术创造出来的作品,一方面见 出它自己的特性,另一方面显出个别事 物的更深广的普遍意义而不只是展示这 些个别事物本身。因此,……象征形象 仿佛是一种课题,要求我们去探索它背 后的内在意义。”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典型环境
充分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 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 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 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 体环境。
现实型文学
“现实性的诗歌”的“显著特点,在于 对现实的忠实,它不再造生活,而是把生 活复制、再现,像凸面玻璃一样,在一种 观点之下把生活的复杂多彩的现象反映出 来,从这些现象里面汲取那构成丰满的、 生气勃勃的、统一图画时所必需的种种东 西”。
——别林斯基
现实型文学
“艺术家不应在他的作 品里露面,就像上帝不该 在生活里露面一样。”
在一个混沌深邃的统一体中 广大浩漫好像黑夜连着光明
——芳香、颜色和声音在相
像无极无限的东西四散飞扬, 如同龙涎香、麝香、安息香、乳香 那样歌唱精神与感觉的激昂。
互应和。
(梁宗岱译)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相统一的两结合型文学 ❖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现实型文学的深化
托马斯· 曼
高尔斯华绥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剧照
奥斯特洛夫斯基
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
毛泽东:《沁园春·雪》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卡 夫 卡
贝克特:《等待戈多》
《等待戈多》剧照
爱:美丽的地方。(他转身走到台 前方,停住脚步,脸朝观众)妙极了的 景色。(他转向弗拉季米尔)咱们走 吧。
然混合在一起,没有获得各自独立的形态
❖一部作品往往兼具几种类型特征 ❖没有一种类型形成主要的文学潮流
庄 周 梦 蝶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现实型文学
理想型文学
象征型文学
《诗经》、《史记》 《楚辞》最早
《庄子》寓言与神话
中 杜甫、白居易的诗
国
李白的诗作
明清丹亭》
丰 子
❖ 总特征与局部特征
恺
绘
阿
Q
二、文学典型的艺术魅力
❖生命的魅力 ❖灵魂的深度
宝 黛 共 读 《 西 厢 记 》
三、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据我看来,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 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 人物。您的人物,就他们本身而言,是够典 型的;但是环绕着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 的环境,也许就不是那样典型了。”
理想型文学
二、虚幻性
❖ 运用夸张、变形、虚 构的方法,不求外表 的真实,遵循情感的 逻辑,追求情感的真 实
❖ 英雄形象 ❖ 神话、传说、历史故
事、民间传奇
《 白 蛇 传 》 《 西 游 记 》
秋浦歌(十五)
李白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象征型文学
❖以暗示的方式寄寓
❖ 一生中共创作了96部长、中、
短篇小说和随笔,总名为《人 间喜剧》
象征主义文学
波
应和
德 莱
尔
自然是座庙宇,那里活的柱子 有时说出了模模糊糊的话音
从那里过,穿越象征的森林, 森林用熟识的目光将他注视。
有的芳香新鲜若儿童的肌肤, 柔和如双簧管,青翠如绿草场,
如同悠长的回声遥遥地回合 ——别的则朽腐、浓郁,涵盖了万物,
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 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 直至于死亡而朽腐。
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我将歌唱。
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 近代:文学类型的充分发展 ❖ 现代:文学类型的多向演变
古代:文学类型的初步形成
❖文学类型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文学类型浑
——福楼拜
《包法利夫人》
理想型文学
❖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 ❖表现性和虚幻性
理想型文学
一、表现性 把内在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把本人对自己创造的人物的意 见隐藏起来,因而让读者对人物应 有的意见陷入迷离恍惚,等于甘愿 不要人了解。”
——乔治·桑指责福楼拜
《桃花源记》的理想主义色彩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 典型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 于魅力的性格。它在叙事性作品中, 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一、文学典型的特征性
特征 (charakteristische/characteristic)
❖ 希尔特:特征是“组成本质的那些个别标 志”
❖ 黑格尔
❖ “特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