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_徐正顺

合集下载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

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徐正顺;王渝明;庞彦明;艾兴波【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08(028)012【摘要】2002年,随着徐深1井在火山岩中获得高产工业气流,揭开了大庆深层火山岩气藏勘探开发的序幕.目前,大庆徐深气田已具有2OOO×108m3天然气储量规模.其中火山岩储集层储量占86.4%,成为我国东部陆上发现的最大气田.火山岩储集层由于受喷发期次、剥蚀改造等影响,岩性与储集空间复杂,储集层非均质性强,相邻气井产能差别大,对于火山岩气藏开发,国内外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近年来组织了科研攻关,针对火山岩气藏的特点开展了综合地质、气藏工程、钻采工艺多学科联合攻关,对火山岩地质和气藏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形成了一套适用于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为火山岩气藏的高效、快速开发奠定了基础,为我国在火山岩气藏开发技术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总页数】4页(P74-77)【作者】徐正顺;王渝明;庞彦明;艾兴波【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相关文献】1.徐深气田升深2-1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特征 [J], 于萃群;曹宝军;邵锐;李响;高涛2.徐深气田升平开发区火山岩气藏几个开发技术经济界限探讨 [J], 于士泉;罗琳;李伟;徐庆龙3.大庆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储集层识别与评价 [J], 徐正顺;王渝明;庞彦明;舒萍;高翔;艾兴波4.徐深气田升深2-1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优化部署 [J], 于士泉;李伟;唐亚会5.徐深气田汪深1区块火山岩气藏地质动态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J], 奚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深气田D区块火山岩气藏合理开发对策

徐深气田D区块火山岩气藏合理开发对策

徐深气田D区块火山岩气藏合理开发对策
曹宝军;高涛
【期刊名称】《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年(卷),期】2016(035)003
【摘要】徐深气田D区块为含底水的火山岩气藏,部分边部气井产出地层水,影响
气井产能和气田开发效果.针对D区块不同出水类型的气井,以“体考虑、分类治理”为原则,制定了适合该区块的合理开发对策.考虑压降单元、断层分割、储层连通,划分6个井区,在各井区实施“低排高控”整体开发对策,保持高部位气层的压力,减缓边、底水的锥进,对单井生产尽量做到“产气量、压力、产水量”三稳定,避免底水
快速锥进.结果表明:D区块实施控水采气、合理配产后,延缓了边底水过快侵入气藏,延长了气井无水采气期.
【总页数】4页(P54-57)
【作者】曹宝军;高涛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大庆油
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黑龙江大庆 1637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75
【相关文献】
1.徐深气田A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动态特征 [J], 毕晓明;陆长东;姜晓伟;唐亚会;邵锐;高涛
2.徐深气田升深2-1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特征 [J], 于萃群;曹宝军;邵锐;李响;高涛
3.徐深气田升深2-1区块火山岩气藏开发优化部署 [J], 于士泉;李伟;唐亚会
4.徐深气田升平区块火山岩气藏合理开发井距的确定 [J], 袁海军
5.徐深气田汪深1区块火山岩气藏地质动态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J], 奚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徐深气田火山岩底水气藏合理开发对策研究

徐深气田火山岩底水气藏合理开发对策研究

2 确定 水体规 模
2 . 1 容 积 法
考虑 到徐 深气 田 A 区块 为构造 一 岩性 气藏 ,其 水体 分 布范 围主要 受 岩性 和断 层 的控 制 ,而火 山岩 亚 相横 向规模 在 2 0 0  ̄8 0 0 m,按保 守估 计 的原 则 ,对于 有 断层 断 开底 水 的 区域 ,以断 层 作 为底 水 外 边 界 , 对于 没 有 断 层 断 开 底 水 的 区 域 , 以 井 为 中 心 外 推 l O 0 0 m 作 为 底 水 外 边 界 。据 此 划 出 水 域 面 积 1 7 . 0 4 k m , 由于水域 面积 内出水井 较 多 ,且水 层 厚 度 各不 相 同 ,因而 水 体厚 度 采 用 所 有井 的水 层 厚 度 的平 均值 5 6 . 3 4 m,有效 孔 隙度 为各 出水 井 水 层 有 效 孔 隙 度 的平 均 值 8 . 2 O ,含 水 饱 和 度 统 一 取 值 为
徐 深气 田火 山岩 底水 气 藏 合 理 开 发对 策研 究
王 海 燕 ( 中 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黑龙江 大庆 1 6 3 7 1 2 )
[ 摘 要 ] 徐 深 气 田火 山岩 气 藏 储 层 为 多期 次 多个 火 山体 喷 发 形 成 , 内部 岩 性 复 杂 ,储 层 低 孔低 渗 ,裂 缝 相 对 发 育 , 因 而 气 井 产 能 差 异 大 ;普 遍 发 育 底 水 且 气 水 关 系 非 常 复 杂 , 极 易发 生 水 侵 。 如 何 科 学 、 合 理 的
三段 火 山岩 ,完钻 5口井 :直井 4口,水平井 1口,试气 均获工业 气流 ,短期试 采井 4口 ( 1口正试 ) ,投
产井 4口,其 中 A4 O l 井 与 Al O l 井 气水 同产 。2 0 0 9 年1 0 月 4口直井投 入开发 ,全 区 日产气 9 . 4 2 ×1 O m3 , 日产 水 7 0 . 3 2 m3 ,目前 ,全 区累积产气 0 . 4 4 ×1 0 。 m3 ,累积 产水 3 . 6 0 ×l O m3 。徐 深气 田 A 区块 气水 关 系 复 杂 ,开采难 度大 ,使水 体规模 的确定 、单井合 理配产及 方案对 比优化等方 面面临许多挑 战 。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火成岩储层特征及分布模式探讨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火成岩储层特征及分布模式探讨

徐深气田兴城地区火成岩储层特征及分布模式探讨徐家围子断陷发现的天然气田(藏)规模较大、储量丰度较高,主要赋存于深层的营城组火成岩中,该组火成岩储层具有“埋藏深、岩性特殊、低孔低渗”的特点[1]。

徐深气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属于典型的中心式喷发埋藏溶蚀型储层。

埋藏溶蚀型储层油气藏,是在后期深埋过程中,以自身产生的酸性流体溶蚀而形成的次生孔为主要储集空间所形成的油气藏。

埋藏溶蚀作用包括有机质成烃过程中生成有机酸的溶蚀作用、无机酸的溶蚀作用以及热液流体对矿物的溶蚀作用。

本文以徐深气田兴城地区营城组火山岩储层为例,研究此类火山岩储层特征和储层分布模式,并建立该类储层概念模型、岩性岩相模型及物性模型。

标签:火山岩储层;埋藏溶蚀型;储层分布模式一、气田地质背景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为半地堑型断陷,上侏罗统中火山岩广泛发育。

徐深气田区域构造上位于松辽盆地北部深层徐家围子断陷区中部,从南向北由兴城、昌德、升平、汪家屯4个区块构成(图1)。

截止到2005年,徐深气田有各类井69口,获工业气流井38口,上报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70×108m3,其中火成岩储集层储量占89.8%,是大庆油田天然气开发的主要领域。

近年来,相继在兴城、升平及相邻区域的营城组火成岩中发现大量天然气资源,形成了地质储量超过千亿吨的大型气田,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火成岩储层气田。

徐家围子断陷形成于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早期(徐正顺,2006),自下而上,地层分别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和登娄库组及泉头组一、二段。

该区营城组之下为沙河子组,二者间为一区域性角度不整合面;营城组之上为登娄库组,二者之间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登娄库组与上覆泉头组总体上为整合接触。

由于火山喷发活动频繁,在营城组形成了大量的火山喷出物,自下而上,营城组可划分为营一段、营二段、营三段和营四段4套地层。

火成岩储层主要分布在营城组一段和三段地层中,岩性以酸性喷发岩为主。

火山岩气藏产能特征

火山岩气藏产能特征

火山岩气藏产能特征【摘要】火山岩气藏全然不同于常规气藏开发的特殊性和困难性。

为此, 从国内外火山岩气藏的地质和开发经验调研入手,结合兴城气田的实际情况,对气藏气井的产能特点及控制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表明:该气藏气井自然产能低、产量衰竭快、压力下降速度快、产能分布复杂;气井产能主要受到岩性岩相、压裂改造、构造位置及边底水等因素的控制。

【关键词】兴城;火山岩;气藏;气井产能;控制因素1火山岩气田概况研究区块为兴城气田徐深A区块,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徐中构造带上。

区块主要发育了营城组营一段火山岩和营四段砂砾岩两套储层。

兴城火山岩气藏为一个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气水关系复杂的火山岩块状气藏[1]。

2产能特征分析兴城火山岩气藏在开采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征[2,3]:2.1单井初始自然产能低,需进行压裂改造大部分井自然产能未达工业气流,共压裂31口井38层,其中压裂后获得工业气流的井有29口33层。

结果表明压裂改造对于大幅度提高火山岩的试气产能效果明显。

2.2气井产量递减幅度大,稳产能力差火山岩储层由于其原生或次生形成的孔、洞、缝分布的不均匀性及其连通性较常规的砂砾岩、碳酸盐岩要差,火山岩油气藏通常规模较小,同时这就决定了火山岩油气藏稳定性差、产量衰竭快的特点。

根据对现有测试资料进行的分析和统计,徐深A区各井的试采无阻流量约为试气无阻流量的0.6倍[4,5]。

2.3压力下降速度快,恢复缓慢试采阶段,徐深b井油压历时95天,下降了8.4MPa。

对其进行关井进行压力恢复测试,恢复速度平均为0.02MPa/d。

说明压力下降速度快,恢复缓慢,进而说明地层渗透性差,供气能力不足。

2.4产能分布复杂,单井产能差异大营城组储层纵向上发育有营四段砂砾岩和营一段火山岩两套储层。

火山岩储层的产能比砂砾岩储层的产能高。

营四段砂砾岩储层平均米采气指数0.0037×104m3/d·MPa2·m,平均试气无阻流量33.5×104m3/d;火山岩储层平均米采气指数0.0056×104m3/d·MPa2·m,平均试气无阻流量66.3×104m3/d。

徐深气田A区块低渗透火山岩气藏早期动态特征认识

徐深气田A区块低渗透火山岩气藏早期动态特征认识
析, 开展 气 藏早 期 动 态 评 价 , 步认 为 井 区 内 由于 储 层 非 均 质 导 致 单 井产 能 差 异 大 , 渗 储 层 的 低 产 气 井稳 产 能 力 初 低
有 限 , 力 恢 复 速度 慢 , 同 采 出程 度 和 压 力 恢 复 时 间 测 算 的 井 控 动 态储 量 变化 大 。 为 此 提 出 了 高 产 井 定 产 降 压 压 不
2 1 年 9月 01
石 油 地 质 与 工 程 P T O E E R L UM E L GY A D E G NE R N G O O N N I E IG
第 2 卷 5
第 5期
文章 编 号 :6 3 2 7 2 1 ) 5—0 7 —0 1 7 —8 1 ( 0 1 0 09 4
井 , 裂后 试 气最 高 产量 达 2 压 0×1 m。 d 瞬 时 0 /,
收 稿 日期 :0 1 5 6; 回 日期 :0 1 6 1 2 1 —0 —0 改 2 1 —0 —2
作 者 简 介 : 晓 蔷 ,9 5年 生 ,0 7年 毕 业 于 中 国 石 油 大 学 ( 王 18 20 华 东 ) 息 与计 算科 学 专 业 , 从 事 天 然 气 开 发 规 划 、 E 信 现 S C储 量 评
徐 深 气 田 A 区块低 渗透 火 山岩 气 藏 早期 动态 特 征 认 识
王 晓 蔷
( 国石 油 大 庆 油 田有 限责 任 公 司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龙 江 大 庆 1 3 1 ) 中 黑 6 7 2
摘 要 : 山 岩 气 藏 开 发 是 近 年 来 天 然 气勘 探 开发 的 一 个 新 热 点 领 域 , 渗 透 储 层 气藏 的动 态 特 征 认 识 是 火 山 岩 气 低

徐深气田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徐深气田火山岩岩性、岩相识别及有效储层分布规律
2018年 1O月 第 37卷 第 5期
大庆 石油 地质 与开 发
Petroleum Geology and Oilfield Development in Daqing
DOI: 10.19597/J.ISSN.1000.3754.201808016
Oct.. 2018 V 0I_37 No.5
井一岩性一 岩相一 亚相” 之间对应关系 ,分析不 同相标 志 的测 井响 应机理 ,建立 了测 井信 息与地 质相 之间 的对
应关 系 ,确定 了爆发相 、喷溢相测井特征模式 。通过 分析有 效储层 与岩 性 、岩相 关系 ,明确 了有效储 层分 布规
律 。研究成果 为划分火山岩岩相 、亚相提供更 丰 富的信 息 ,对揭示 火 山岩时 空展布 特征 、储 层预测 、井位部 署
火 山 岩 岩 性 、岩 相 的 研 究 对 于 恢 复 古 火 山机 构 ,揭示 火 山岩 时空展 布规 律和 不 同岩性组 合 之 间 的成 因联 系 、指 导 储 层 分 布 规 律 研 究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在 岩性识 别方 面 ,大 庆油 田通过 先后 提交 深层 火 山岩 天然气 探 明储量 ,已经形成 了一套 相对 成熟 的技 术 ,即 “成分 +结 构 ” 的方 法 ,可 识 别 4大类 (不 同成 分 ),6小 类 (不 同结 构 ) 的 岩 性 ,基 本 涵 盖 了大庆 深层 常见 的火 山岩类 型 ,满足 深层 火 山 岩勘 探 开发 评 价 的需 要 … 。然 而 ,对 于 火 山 岩 岩 相 的划 分 ,还 主要 依赖 于 岩心 、岩 屑资料 ,利 用测 井 资料 划分火 山岩岩相 、亚相研 究得 较少 。这 使得 在非 取 心段或 非取 心井 的岩 相划 分 十分 困难 ,影 响 了火 山岩储层 平 面和三 维 空间岩 相分 布研 究 。大庆 油 田、新疆准噶尔盆地和吉林大学借鉴沉积岩测井 相 的研究 方 法 ,探索 了根 据 自然 伽 马和 电阻率 的 曲 线形 态 特征划 分 火 山岩 岩 相 的方 法 4。,但 对 于成 像测 井 在火 山岩 岩相划 分 中 的应 用研 究得 较少 。成 分 、结 构 、岩性 组合特 征 、储集 空 间类 型等都 是重 要 的火 山岩岩 相标 志 。常规 测井对 火 山岩成 分 具有 良好 的反映 ,但对 火 山岩结 构 、构造 的识 别能 力较 差 。微 电 阻率 扫 描成 像 测 井 在 反 映 火 山岩 的结 构 、 构造 方 面有 一定 的技术 优势 ,研究 微 电阻率 扫 描成 像测 井识 别火 山岩相标 志具 有重 要 的意义 。以徐深 气 田深 层 火 山岩 储 层 为 研 究 对 象 ,通 过 研 究 “测 井一 岩 性一 岩相 一亚 相 ” 对 应 关 系 ,建 立 了 火 山 岩岩 性识 别方 法及 岩相 测井 特征模 式 ,通 过分 析有 效储 层 与岩性 、岩相关 系 ,明确 了火 山岩 有效储 层 分 布规 律 。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侵识别与预测方法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水侵识别与预测方法

摘要 :徐深气 田火 山岩气藏普遍发育边水或底水 ,水 侵导致 了气井 产能下 降 ,气藏水 侵 的准 确识别 、水侵 量 的
快 速预测 是制定合理开发策略 的重要依据 。以徐深气 田 D区块 为例 ,建立 了一套识别气 藏水侵 和快速 预测水侵 量 的综合 方法 ,首先通过动静态结合综合识别 出气藏是 否存 在水侵 ,其 次采用正 向和反 向 2种思路计 算 D区块 不同时期水侵量 ,通过引入虚设压力 与累计产气量 关系 曲线反过来 验证前 2种方法 计算 结果 的可 靠性 ,最后通 过计 算不 同阶段的水侵量 ,建立水侵量与 累计 产气量 之间 的函数关 系 ,实现水 侵量 的快 速预测 。结果表 明,这
I DENTI FYI NG AND P REDI CTI NG M ETHoDS oF THE W ATER I NF LUX RATE FoR VoLCANI C GAS RES ERVoI RS oF
XUS H EN GASFI ELD
S HAO Rui
( E x p l o r a t i o n a n d D e v e l o p m e n t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D a q i n g O i ie f l l d C o m p a n y L t d . , D a q i n g 1 6 3 7 1 2 , C h i n a )
T a k i n g B l o c k D o f Xu s h e n Ga s i f e l d a s a n e x a mp l e。a s e t o f i d e n t i f y i n g a n d i d e n t i f y i n g me t h o d s f o r t h e w a t e r i lu f n 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徐深气田开发技术研究 (040144)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徐正顺,1953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地质师兼勘探开发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作。

地址:(163712)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勘探开发研究院。

E mail:x uzhsh@petro china.co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徐正顺 房宝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徐正顺等.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特征与开发对策.天然气工业,2010,30(12):1 4.摘 要 松辽盆地徐深气田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发现、2005年探明的,主要气藏类型属于火山岩气藏。

为了有效开发该类气藏,先后开展了露头勘测、密井网解剖以及长井段取心等研究,研究成果证实:大庆地区火山岩气藏在地质上具有储层岩性、岩相类型多样,平面和纵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气水关系复杂等特征。

对徐深气田试气、试采和试验区开发动态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该类火山岩气藏在开发动态方面具有气井早期产能差异大、平面分布不均衡,单井控制的动态储量差异大,出水类型复杂多样等特征。

通过综合地质、气藏工程、压裂工艺等多学科研究成果,结合火山岩气藏储层描述、地质建模、产能评价、水平井开发优化设计以及压裂增产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区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对策: 深化火山岩气藏地质规律认识; 开展产能评价技术研究,完善技术手段; 优化直井设计,实现 、 类储层区块有效开发; 整体考虑,分类治理 ,实现有效控水; 开展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探索火山岩气藏开发新模式。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徐深气田 火山岩气藏 地质特征 开发特征 开发对策 优化直井设计 水平井开发技术 DO I:10.3787/j.issn.1000 0976.2010.12.0011 徐深气田火山岩气藏地质及开发动态特征基于松辽盆地徐深气田主体区块的开发资料,结合火山岩露头勘测、密井网解剖、重点评价井长井段取心等工作的认识,以及大量核磁共振、相渗透率、恒速压汞等常规和特殊分析成果,总结了该区的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特征;同时通过对试气、试采和试验区开发动态的跟踪研究,逐步认识了该区火山岩气藏的开发动态特征[1 7]。

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1.1 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类型多样,变化快 徐深气田火山岩经历了多旋回多期次喷发,岩性变化频繁,火山岩岩性可分为2大类8亚类17种。

其中,火山熔岩中的球粒流纹岩、气孔流纹岩,以及火山碎屑岩中的熔结凝灰岩、晶屑凝灰岩为有利的储层岩性。

火山岩相可分为5类沉积相15种亚相。

其中,爆发相热碎屑流亚相,喷溢相上部亚相,侵出相内带亚相,火山通道相的隐爆角砾岩亚相、火山颈亚相为有利的储层岩相。

从徐深气田营城组火山岩 气层组岩性、岩相平面分布看,火山岩岩性以酸性为主,中基性仅在汪深1区块及徐深气田南部个别井点处发育;火山岩相主要为喷溢相和爆发相,不同井区差异较大。

1.2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强火山岩储层类型的平面分布预测显示,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总体以低产储层为主,较高产的储层仅在局部少量发育,不同区块间储层平面分布连续性差;储层横向连续性差、变化快,火山岩储层物性纵向变化快,有利储层仅在部分井段发育。

1.3 气藏受构造和岩性双重控制,属于岩性 构造气藏总体上营城组火山岩气藏气水关系相当复杂。

平面上气水系统的分布主要受火山岩体控制,不同的火山岩体相互之间不连通,属于不同的气水系统;而纵向上,在同一个火山岩体内,又发育多个气水系统。

处于构造高部位、物性好、裂缝发育的储层则富气高产;在1 第30卷第12期 本 期 视 点构造相对较低部位由于岩性、断层、物性等因素影响,在局部也可形成气层。

1.4 气井早期产能差异大、平面分布不均衡统计试采及投产的82口井初期稳定日产量为(1.0~30) 104m 3,平均为5.1 104m 3/d,井间产能差异较大,总体储层的物性控制着产能的分布,高物性区高产能井相对集中[3 4]。

1.5 单井控制的动态储量差异大根据34口井的统计结果,井控动态储量为(0.1~19.2) 108m 3,平均为3.45 108m 3。

其中先发现的探明储量区内井控动态储量为(0.19~19.2) 108m 3,平均为4.2 108m 3,后发现的储量区内井控动态储量为(0.1~ 2.4) 108m 3,平均为1.2 108m 3。

1.6 受裂缝水窜的影响部分井出水,气井出水类型以裂缝纵向水窜为主根据徐深气田出水井出水特征,可以归纳出3种主要的出水类型:裂缝型纵向强水窜、裂缝型纵向弱水窜、裂缝 孔隙型纵向水锥,分别占50.0%、40.63%和9.37%。

2 火山岩气藏开发对策2.1 深化火山岩气藏地质规律认识[6]1)通过野外露头勘测+密井网解剖,在岩性岩相序列特征、展布规模、有利储层控制因素和裂缝发育特征等方面取得了深入认识。

2)开展野外露头观测和一系列室内实验研究,揭示了储集结构与渗流特征。

3)针对徐深气田火山岩成因特点,建立有利储层分类预测技术流程,引入源控、体控、相控井震协同三维地质建模思想,通过建立火山喷发模式和储层三元结构概念模型,形成了火山岩气藏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有效指导了开发井部署与随钻跟踪调整。

4)开展地震新技术攻关,探索预测火山岩储层 甜点 的方法。

2.2 优化设计,实现各类储层有效开发2.2.1 开展产能评价技术研究,完善技术手段 通过开展系统的试气、试采工作,根据产能试井、不稳定试井以及数值试井方法,形成了火山岩气藏产能评价技术,不仅落实了单井初期产量,认识了储层形态、规模及主要参数,评价了井控动态储量与稳产能力,同时提高了方案的产能设计水平,为气藏合理开发、平稳供气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

2.2.1.1 产能评价技术流程采用修正等时试井等产能试井方法确定气井的产能方程;采用不稳定试井等方法进行储层动态描述,确定气井井控动态储量;在此基础上结合储层物性及气井稳产情况,确定整个气藏的合理产能及规模(图1)。

2.2.1.2 产能评价综合分析徐深气田试采井的地层系数、稳定产能、单位压降采气量等地质和动态特征,对系统试采的井进行了分类评价。

综合单井试采结果,结合不稳定试井以及数值试井方法,建立了开发早期单井合理产量与稳产能力关系图版,确定气井初期产能、落实合理产量(图2、3)。

2.2.2 优化直井设计,实现 、 类储层区块有效开发2.2.2.1 优选储层多项动静态指标,建立有效储层分类评价标准有效储层中 类仅在少部分井区分布,以 类、类储层为主。

图1 产能评价与储层动态描述技术流程图2 天 然 气 工 业 2010年12月图2 不同类型井产量与稳产时间关系图图3 不同井控储量下气井产量及稳产能力2.2.2.2 直井设计以动用 、 类储层为主,利用高渗透部位开采低渗透部位储层 以动用 、 类储层为主,通过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压裂缝半长、不稳定试井、经济极限、类比法(日本火山岩气藏)等来综合确定合理井网密度与井距:连通性好的部位,井距为1000~1200m;连通性差的部位,井距为600~800m 。

2.2.3 整体考虑,分类治理 ,实现有效控水 1)对已出水井,根据其出水类型和机理采取有针对性的治水措施。

针对裂缝型纵向强水窜,出水难以控制,采取早期带水采气,后期排水采气;针对孔隙型水锥出水,可分两步走,先控制压差生产,当水气比上升到4m 3/104m 3时,应适时采取排水采气措施。

2)对气藏内部未出水井,加强模拟跟踪,严格控制底水锥进速度,延长无水采气期。

2.3 开展水平井开发技术攻关,探索火山岩气藏开发新模式针对部分 、 类储层为主井区采用单一的直井开发难以有效动用的情况,开展火山岩储层水平井先导性开发试验,探索应用水平井技术提高这类气藏单井产能、井控动态储量和控制底水、提高气田整体开发效益的可行性。

2.3.1 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2.3.1.1 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流程在储层适应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布井区块内各火山机构规模和展布特征等,筛选出有利布井区带;同时进行水平段长度等气藏工程设计论证;最后综合考虑火山岩地震响应等实现井位优选(图4)。

2.3.1.2 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火山岩气藏非均质性强,具有复杂的渗流机理,给产能预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考虑火山岩气藏储层的非均质性,分别建立了火山岩气藏常规与压裂水平井稳态三维渗流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给出了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产能预测方法;实例应用表明提高了产能预测精度,为火山岩气藏水平井设计及产能评价提供了依据。

2.3.1.3 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火山岩储层岩性岩相横向变化快、平面非均质性强,再加上地震分辨率有限,依靠现有地震资料所建的地质模型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单纯依靠地质模型完成钻井地质导向难度较大。

因此建立了水平井随钻地质导向方法和解释平台,实现了多井远程实时地质导图4 火山岩气藏水平井优化设计流程图3 第30卷第12期 本 期 视 点向,保证了储层高钻遇率。

在水平井钻井过程中,采用斯伦贝谢LWD随钻近钻头测试仪进行随钻测井;在钻井跟踪调整过程中,地质导向人员通过网络实时掌控钻井运行参数、地质录井参数和随钻测试参数,实时修正三维地质模型;依据钻井、录井和随钻测井等信息,结合三维地质模型,综合判定钻遇储层性质及其内部流体性质,指导水平井钻进。

2.3.2 引进先进工艺技术,优选了火山岩水平井储层改造工艺2.3.2.1 针对 类储层形成了水平井筛管完井工艺技术对于 类储层,如果气测显示好、钻遇高渗透带或裂缝发育带,预计自然产能达到设计水平,采用筛管完井。

BP1和A P2井采用此种方法顺利完井。

2.3.2.2 针对 、 类储层,优选了火山岩水平井储层改造工艺对于下套管固井的水平井,优选确定了 Surgifrac 喷砂压裂工艺 。

该工艺具有在常规套管固井、筛管及裸眼中均可实施,管串无机械封隔工具,工具串短,不受温度和压力限制,施工风险性低,压裂段数可以根据钻遇储层优选,可以控制裂缝启裂初始方向等优点;对于裸眼完井的水平井,优选确定了 FRAC-POINT 裸眼分段压裂技术,该工艺具有可按常规压裂规模与技术进行施工,裸眼段长,与天然裂缝、储层接触面积大,有利于提高单井产量,且可对全井进行分段控制等优点。

2.3.3 采用水平井开发火山岩气藏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以钻遇 类火山岩储层为主的BP1井采用筛管完井,试气获得较高的自然产能,目前已累计开井644 d,日产气稳定在30 104m3;以钻遇 、 类火山岩储层为主的E P1井压后试气获得重大突破,无阻流量超过100 104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