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x线检查口腔X线拍摄方法及判读

在目前的临床之中运用X片可进行更好的诊断。
下颌的X线片的拍摄一般比较简单只要让球头对准要进行诊断的牙齿拍摄都易取得良好的拍片效果。
下颌的第三磨牙的拍摄只要找到下颌角,然后让球头对准拍摄即可。
下颌时牙片横放贴在牙槽脊,边缘要露出颌面10mm,下颌牙片的放置一般是(1-2-1-2)一张。
两侧3各单独一张。
(4-5-4-5)各一张。
(6-7-6-7)各一张。
上颌同样的放置。
当然如果有第三磨牙的话就是(6-8-6-8)。
上颌牙片的拍摄是难点尤其是上颌的磨牙的拍摄很多初学者很是困惑。
我在此讲下各人的经验:(6-7-6-7)球头放在颧骨的下缘部位(4-5-4-5)对准颧骨前方。
(3—3)投射在侧鼻翼1-1对准鼻尖点。
2-2投射在鼻尖和侧鼻翼的中点处。
书本上要求前牙区投射时牙片要竖放,但是常出现影像拉长现象。
(我各人认为横放更好些并且一般都能拍到1-2-1-2的影像)投照前牙时牙片要超出切缘7mm。
(医.学全.在线)出现影像拉长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缩短的原因:x线的中心线和牙体长轴和牙片之间的假想分角线>90°。
注意:如x线片看到牙槽嵴高度虽已降低,但吸收的边缘整齐,骨嵴顶端致密呈白线状,骨小梁致密且排列整齐,则表明牙槽骨的破坏已停止或修复。
投射时候球头中线和牙片距离20mm。
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足侧倾斜,投照上颌影像球头向头侧倾斜。
牙片的分类:根尖片,牙合片,牙合翼片。
根尖片的使用在临床上使用更为普遍。
正常牙片牙片又称根尖片,它可以显示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等牙体硬组织、牙髓软组织和牙周膜、牙槽骨、牙龈等牙周组织的组织结构情况。
正常牙片的组织结构情况如下:1.牙釉质被覆在牙冠的牙本质表面,属人体中钙化程度最高的组织,X线片上影像密度最高。
牙釉质在后牙牙合面、前牙切缘最厚,由牙合面和切缘向侧方至牙颈部逐渐变薄,终止于牙颈部。
2.牙本质矿物质含量较釉质少,x线影像的密度稍低于牙釉质。
拍小牙片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拍小牙片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拍小牙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牙齿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拍小牙片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拍摄前准备
1.企业及医院需检查小牙片的设备、光线、柜台等是否干净卫生;
2.需要口腔检查的患者要提前到医院挂号;
3.忌口食品,保持口腔清洁;
二、拍摄流程
1.医生会根据具体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牙片进行拍摄;
2.患者需要将小牙片放在口腔内,咬住保持稳定;
3.医生进行拍摄,拍摄时需站好相应的位置,让视野充分;
4.拍摄时间在几分钟之内完成;
5.完成后,医生会分析照片,告诉患者牙齿的健康状况。
三、注意事项
1.拍摄前忌口,清洁口腔;
2.拍摄时需配合医生,确保小牙片放置正确;
3.为了获取准确的拍片,需要口腔内深呼吸,让拍片更清晰;
4.拍摄过程中避免移动,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5.拍摄毕竟是一种较为专业的医学检查方法,在拍摄前要进行细致的检查和确认,确保医院的设备、光线等条件都卫生干净、正常运转。
总结:
拍小牙片虽然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检查方法,但是要求患者和医生在拍摄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注意拍摄过程的细节,确保拍摄出准确的结果。
拍摄后,患者也要通过医生的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及后续的口腔保健,才能更好的保护口腔健康。
牙科学堂丨这样拍牙片,漂亮又准确

牙科学堂丨这样拍牙片,漂亮又准确
牙科手术中需要医生们拍下图片以备借鉴与学习,做参考或者其他用途,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会因为拍摄方式不对导致拍摄的图片效果不好,下面给牙医们讲解一下牙片拍摄定位方法,看看你是否已经做对。
拍摄方法分:平行投照拍摄法和分角线拍摄法。
平行投照拍摄法
分角线拍摄法
平行投照拍摄法
上颌门牙
上颌犬牙
上颌前磨牙
上腭磨牙
下颌门牙
下颌犬牙
下颌前磨牙
下颌磨牙分角线拍摄法
上颌中心门牙45°
上颌犬牙50°
上颌前磨牙40°
上颌磨牙30°
下颌门牙-25°
下颌犬牙-20°
下颌前磨牙-15°
下颌磨牙-5°
拍摄牙片时,拍摄的角度对拍出的牙片效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希望以上的拍摄方法能帮助医生拍出自己想要的牙片效果。
本文摘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分享,如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口腔全景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口腔内部的病变情况,是口腔诊疗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
以下是拍摄口腔全景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患者准备
在拍摄前,需要患者将口腔内的残留食物和唾液等清理干净。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设备准备
准备好口腔全景片设备,包括全景机、光源、胶片、显影剂等。
3. 拍摄位置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头稍微向前倾,将嘴张开,将全景机头套在患者口腔内,让患者咬住全景机上的咬合板,使全景机头与患者牙齿紧密接触,确保全景机头能够覆盖到整个口腔。
4. 拍摄过程
在拍摄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拍摄时不要移动全景机头,以
免影响拍摄效果。
5. 拍摄完成
拍摄完成后,医生需要将全景机头从患者口中取出,并将拍摄的胶片或数字图像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
注意事项:
1. 在拍摄前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3. 拍摄时需要避免移动全景机头,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4. 拍摄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拍摄到患者的敏感部位。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1.使用正确的相机和镜头:在选择相机和镜头时,应选择专业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镜头,能够捕捉到更清晰、更精细的图像。
2.选好留影场景、背景:应选择具有良好自然光源的房间或院所,背景应该是白色,以便能凸显牙齿的颜色明亮度。
3.使用正确的照明:使用一些照明设备来补充自然光源,确保场所的光线均匀、柔和,有利于牙齿的展示。
4.将患者的头部置于正确的位置:要使患者的头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使用相应的支架、枕头或固定夹线,或者使用专业的头固定夹来固定患者的头部位置。
5.使用正确的拍摄角度:在拍摄时要分析好每个角度的优势,确定拍摄的最佳角度,目标尽量偏向第三个前牙齿。
6.使用正确的曝光设置和白平衡:设置合理的曝光和正确的白平衡,确保拍摄出具有自然色彩的照片。
7.使用合适的后期制作方法: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可以适当的对照片进行调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还可以修饰牙齿的色彩、形状等。
8.使用牙齿色板:在拍照前,可以使用专业的牙齿色板与患者一起选择出牙齿最即时适用的颜色,这样有助于拍出更加贴合患者口腔实际情况的照片。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是一种用于诊断牙齿状况的影像技术,可以呈现全口牙齿、齿槽、颌骨等结构。
以下是牙科全景片的拍摄方法:
1. 患者坐在拍摄椅上,带上特制的全景片口罩,将下巴放在支撑架上,固定好头部位置。
2. 医生调整全景片机器的高度、角度和焦距等参数,确保最佳拍摄效果。
3. 患者被要求张开嘴巴,暴露所有的牙齿,并用舌头压住上腭。
4. 医生指导患者将嘴闭合,同时保持舌头离开上腭。
5. 全景片机器围绕患者的头部旋转,发射X射线并采集影像。
6. 拍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不动,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7. 拍摄完成后,全景片将被送入数字化系统进行处理,生成清晰的全景图像。
8. 医生可利用全景片图像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
在拍摄全景片前,患者需要移除口腔中的所有金属物品,如牙齿修复物、耳环等,以免干扰影像质量。
此外,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机器操作正确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拍摄牙片的技巧

拍摄牙片的技巧拍摄牙片是口腔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通过拍摄牙片,医生可以观察牙齿的结构、位置、状况等,以便准确判断病变的类型、程度和位置,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拍摄牙片的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1. 设备准备拍摄牙片的主要设备有牙片机、牙片、位块,还有光线、暗箱等。
在正式拍摄前,首先要检查牙片机的设置和性能是否正常。
检查的内容包括:牙片机是否通电正常、灯光亮度是否合适、无线电闪光是否正常等。
此外,还要检查拍摄位置是否舒适、灯光是否均匀、暗箱内是否无异物等。
2. 拍摄步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拍摄步骤了。
具体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牙片在拍摄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常见的牙片类型有:全口牙片、咬翼牙片、牵引牙片等。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2)选择合适的位块位块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对拍摄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位块应尽量选用直径大、长度适中的,以便于患者咬合稳定。
位块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位置、形态和程度来确定。
(3)调整拍摄位置患者在拍摄前需要坐直,头要尽量向后仰。
医生需要将牙片位块正确放置在牙齿上,然后通过调整位块的位置,使其与拍摄窗口对齐。
如果位块位置不正确,拍摄的影像会模糊,影响诊断效果。
(4)设置拍摄参数拍摄参数的设置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参数的设置主要包括:曝光时间、闪光灯强度、成像区域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拍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
(5)拍摄与保存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拍摄了。
医生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光线,使其均匀而不刺眼。
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牙齿清洁,并避免出现遮挡物。
拍摄完成后,要及时将牙片从位块上取下,并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 注意事项在拍摄牙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牙片移位牙片在拍摄时很容易移位,特别是患者咬合不稳定或齿间空隙较大时更容易发生。
13 口腔牙片照射(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1
一、上颌前牙区的照射
2
坐姿要求,正中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地面形成一个 水平位置,开始拍摄上切牙的位置,首先让患者张开嘴
3
患者大拇指按压住胶片中部位置,压住后让患者微微低头
4
听眶线线与地面水平,将管球调至向足侧42度,对准患者鼻 尖中心照射,上颌前牙区照射0.16秒
13
将管球调至向足侧28度,对准眼角下缘,垂直照射,上颌磨 牙区照射0.25秒
14
五、下颌前牙区的照射
15
选取拍摄下前牙区,放置胶片
16
患者微微抬头
17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30度,垂直照射,下颌前牙区照射0.12秒
18
六、下颌尖牙区的照射
19
选取拍摄下尖牙区,放置胶片
20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25度,对准右下3正中心的区域,垂 直照射,下颌尖牙区照射0.16秒
21
七、下颌前磨牙区的照射
22
选取拍摄右下前牙区,放置胶片
23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25度,对准以右下5为中心,垂直照 射,下颌前磨牙区照射0.20秒
24
八、下颌磨牙区的照射
25
选取拍摄右下磨牙区,放置胶片
26
患者左手食指顶住牙胶片,抬头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10度,对准右下七和八中间位置照射
5
二、上颌尖牙区的照射
6
选取拍摄右上三尖牙区,放置胶片
7
将管球调至向足侧45度,对准患者的鼻翼照射,上颌尖牙区 照射0.20秒
8
三、上颌前磨牙区的照射
9
选取拍摄右上前磨牙区,放置胶片
10
将管球0秒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
I.患者的定位
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图1:患者的定位
II.牙片的定位
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角分线技术:
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
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
一、分角线投照
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
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
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
牙位
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
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
上颌切牙位
+47
+42
上颌单尖牙位
+50
+45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33
+30
上第二、三磨牙位
+30
+28
下颌切牙位
-(30~28)
-15
下颌尖牙位
-(35~40)
-(18~20)
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
-(20~25)
-10
下颌第二三磨牙位
-(5~10)
-5
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结果见表二。
表2投照上、下颌直接数字牙片的曝光时间(S秒)
部位
数字化牙片暴光时间
传统牙片暴光时间
上颌切牙位
0.08~0.10
0.5
上颌单尖牙位
0.12~0.16
0.64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0.12~0.16
0.8
上第二、三磨牙位
0.16~0.20
1.6
下颌切牙位
0.06~0.08
0.25
下颌尖牙位
0.10~0.16
0.4
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
0.10~0.25
0.64
下颌第二三磨牙位
0.10~0.25
0.64
备注
评价方法:(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