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合集下载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心腔牙片拍摄本领之阳早格格创做
心腔牙片拍摄本领阳光正在风雨后心腔牙片拍摄本领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便座时最佳应与笔曲的矢状仄里位子(图1).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仄里必须脆持火仄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里仄里必须脆持火仄
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没有戴标签的部分搁正在里背要查看的天区.¨角分线技能:把牙片战X -线爆收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笔曲于由牙齿战牙片所产死夹角的仄分线)搁置.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余脚指置于搁射范畴除
中.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能)图内词汇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宁静.上颌片:头稍矮,听鼻线与天正在仄止;下颌片:头稍俯,听心线与大天仄止;2、胶片正在心内与被检牙冠相靠揭,但是已与少轴仄止,球管的搁置(X片核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少轴战胶片接角的分角线笔曲.上颌切牙:球管脚背倾斜42°;尖牙45°;单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两、三磨牙28°.下颌切牙:备注评介要领:(1)数字化牙片图像百般结构浑晰隐现为最佳曝光(2)被查看牙齿位于图像核心
(3)精确的笔曲角度即牙齿少度与本质少度相近似(4)精确的火仄角度即牙齿的邻里没有沉叠(5)精确的X线核心位子即X线核心线通过被查看牙根中部并与其余结构无沉叠.。

口腔全景片拍摄步骤

口腔全景片拍摄步骤

全景片拍摄步骤及注意要点
1.患者去除耳环、眼睛、发夹、助听器、口内金属物、放下
发辫;穿防护服。

2.首先让患者立正站直,双手抓住把手,目视前方;全景定
位时往前走半步,后微倾,确保患者上,下中切牙切缘位于咬合槽内。

3.严格对准法兰克福线和正中矢状线后嘱患者闭口。

4.确保c形臂转动时不会碰道患者臂膀和头发。

5.全景片拍摄时嘱咐患者做吞咽动作(舌头抵住上颚)后屏
气。

6.开始曝光。

7.曝光结束后2-3S释放曝光按钮。

8.对于部能久站不动的老人或小孩可采取坐位拍摄。

9.无牙合患者可以采用下颌支撑架定位,定位时咬一咬合卷
(纱布卷)。

10.。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拍摄口腔全景片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口腔全景片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了解口腔内部的病变情况,是口腔诊疗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之一。

以下是拍摄口腔全景片的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1. 患者准备
在拍摄前,需要患者将口腔内的残留食物和唾液等清理干净。

同时,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设备准备
准备好口腔全景片设备,包括全景机、光源、胶片、显影剂等。

3. 拍摄位置
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头稍微向前倾,将嘴张开,将全景机头套在患者口腔内,让患者咬住全景机上的咬合板,使全景机头与患者牙齿紧密接触,确保全景机头能够覆盖到整个口腔。

4. 拍摄过程
在拍摄过程中,医生需要按照设备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同时,需要注意拍摄时不要移动全景机头,以
免影响拍摄效果。

5. 拍摄完成
拍摄完成后,医生需要将全景机头从患者口中取出,并将拍摄的胶片或数字图像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后期处理和分析。

注意事项:
1. 在拍摄前需要告知患者拍摄过程中需要张口,可能会有不适感,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拍摄。

2.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确保全景机头的位置和角度正确,避免出现图像畸变或失真的情况。

3. 拍摄时需要避免移动全景机头,以免影响拍摄效果。

4. 拍摄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5. 在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避免拍摄到患者的敏感部位。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牙科拍照的技巧和方法
1.使用正确的相机和镜头:在选择相机和镜头时,应选择专业的数码相机和相应的镜头,能够捕捉到更清晰、更精细的图像。

2.选好留影场景、背景:应选择具有良好自然光源的房间或院所,背景应该是白色,以便能凸显牙齿的颜色明亮度。

3.使用正确的照明:使用一些照明设备来补充自然光源,确保场所的光线均匀、柔和,有利于牙齿的展示。

4.将患者的头部置于正确的位置:要使患者的头部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可以使用相应的支架、枕头或固定夹线,或者使用专业的头固定夹来固定患者的头部位置。

5.使用正确的拍摄角度:在拍摄时要分析好每个角度的优势,确定拍摄的最佳角度,目标尽量偏向第三个前牙齿。

6.使用正确的曝光设置和白平衡:设置合理的曝光和正确的白平衡,确保拍摄出具有自然色彩的照片。

7.使用合适的后期制作方法:后期制作非常重要,可以适当的对照片进行调节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参数,还可以修饰牙齿的色彩、形状等。

8.使用牙齿色板:在拍照前,可以使用专业的牙齿色板与患者一起选择出牙齿最即时适用的颜色,这样有助于拍出更加贴合患者口腔实际情况的照片。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拍摄方法
牙科全景片是一种用于诊断牙齿状况的影像技术,可以呈现全口牙齿、齿槽、颌骨等结构。

以下是牙科全景片的拍摄方法:
1. 患者坐在拍摄椅上,带上特制的全景片口罩,将下巴放在支撑架上,固定好头部位置。

2. 医生调整全景片机器的高度、角度和焦距等参数,确保最佳拍摄效果。

3. 患者被要求张开嘴巴,暴露所有的牙齿,并用舌头压住上腭。

4. 医生指导患者将嘴闭合,同时保持舌头离开上腭。

5. 全景片机器围绕患者的头部旋转,发射X射线并采集影像。

6. 拍摄过程中,患者要保持不动,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7. 拍摄完成后,全景片将被送入数字化系统进行处理,生成清晰的全景图像。

8. 医生可利用全景片图像进行诊断和治疗计划。

在拍摄全景片前,患者需要移除口腔中的所有金属物品,如牙齿修复物、耳环等,以免干扰影像质量。

此外,拍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确保机器操作正确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I.患者的定位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图1:患者的定位II.牙片的定位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 角分线技术: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根尖片分角线投照一、分角线投照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牙位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上颌切牙位+47+42上颌单尖牙位+50+45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33+30上第二、三磨牙位+30+28下颌切牙位-(30~28)-15下颌尖牙位-(35~40)-(18~20)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20~25)-10下颌第二三磨牙位-(5~10)-5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拍摄牙片的技巧

拍摄牙片的技巧

拍摄牙片的技巧拍摄牙片是口腔医生在诊断和治疗疾病时经常使用的一种无创检查方法。

通过拍摄牙片,医生可以观察牙齿的结构、位置、状况等,以便准确判断病变的类型、程度和位置,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就拍摄牙片的技巧进行详细介绍。

1. 设备准备拍摄牙片的主要设备有牙片机、牙片、位块,还有光线、暗箱等。

在正式拍摄前,首先要检查牙片机的设置和性能是否正常。

检查的内容包括:牙片机是否通电正常、灯光亮度是否合适、无线电闪光是否正常等。

此外,还要检查拍摄位置是否舒适、灯光是否均匀、暗箱内是否无异物等。

2. 拍摄步骤在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入拍摄步骤了。

具体的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牙片在拍摄前,首先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常见的牙片类型有:全口牙片、咬翼牙片、牵引牙片等。

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诊断要求,选择合适的牙片类型。

(2)选择合适的位块位块的选择也很重要,它对拍摄的效果有很大影响。

位块应尽量选用直径大、长度适中的,以便于患者咬合稳定。

位块的选择应根据病变的位置、形态和程度来确定。

(3)调整拍摄位置患者在拍摄前需要坐直,头要尽量向后仰。

医生需要将牙片位块正确放置在牙齿上,然后通过调整位块的位置,使其与拍摄窗口对齐。

如果位块位置不正确,拍摄的影像会模糊,影响诊断效果。

(4)设置拍摄参数拍摄参数的设置也很重要,它决定了拍摄图像的质量。

参数的设置主要包括:曝光时间、闪光灯强度、成像区域等。

这些参数的设置应根据不同的拍摄目的和需要来确定。

(5)拍摄与保存当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拍摄了。

医生在拍摄过程中要注意调整光线,使其均匀而不刺眼。

同时还要确保患者的牙齿清洁,并避免出现遮挡物。

拍摄完成后,要及时将牙片从位块上取下,并保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3. 注意事项在拍摄牙片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牙片移位牙片在拍摄时很容易移位,特别是患者咬合不稳定或齿间空隙较大时更容易发生。

13 口腔牙片照射(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13 口腔牙片照射(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十三、口腔牙片照射
(上下牙及前后牙有区分)
1
一、上颌前牙区的照射
2
坐姿要求,正中矢状面与地面垂直,听眶线与地面形成一个 水平位置,开始拍摄上切牙的位置,首先让患者张开嘴
3
患者大拇指按压住胶片中部位置,压住后让患者微微低头
4
听眶线线与地面水平,将管球调至向足侧42度,对准患者鼻 尖中心照射,上颌前牙区照射0.16秒
13
将管球调至向足侧28度,对准眼角下缘,垂直照射,上颌磨 牙区照射0.25秒
14
五、下颌前牙区的照射
15
选取拍摄下前牙区,放置胶片
16
患者微微抬头
17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30度,垂直照射,下颌前牙区照射0.12秒
18
六、下颌尖牙区的照射
19
选取拍摄下尖牙区,放置胶片
20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25度,对准右下3正中心的区域,垂 直照射,下颌尖牙区照射0.16秒
21
七、下颌前磨牙区的照射
22
选取拍摄右下前牙区,放置胶片
23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25度,对准以右下5为中心,垂直照 射,下颌前磨牙区照射0.20秒
24
八、下颌磨牙区的照射
25
选取拍摄右下磨牙区,放置胶片
26
患者左手食指顶住牙胶片,抬头
将管球调至向头侧倾斜10度,对准右下七和八中间位置照射
5
二、上颌尖牙区的照射
6
选取拍摄右上三尖牙区,放置胶片
7
将管球调至向足侧45度,对准患者的鼻翼照射,上颌尖牙区 照射0.20秒
8
三、上颌前磨牙区的照射
9
选取拍摄右上前磨牙区,放置胶片
10
将管球0秒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阳光在风雨后
口腔牙片拍摄技巧定位
I.患者的定位
患者就座时最好应取垂直的矢状平面位置(图1)。

Ø 上颌骨上部的射线照片:鼻-耳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Ø 上颌骨下部的射线照片:咬合面平面必须保持水平
图1:患者的定位
II.牙片的定位
把牙片上不带标签的一面放在面向要检查的区域。

¨角分线技术:
把牙片和X -线发生器如图4那样(射线束垂直于由牙齿和牙片所形成夹角的等分线)放置。

请患者用大拇指按住牙片,并把其它手指置于放射范围之外。


图4:牙片的定位(分角线技术)
图内词汇:incisor: 前牙、canine: 尖牙、premolar:前磨牙、molar:磨牙
根尖片分角线投照
一、分角线投照
1、患者端坐,头部稳定。

上颌片:头稍低,听鼻线与地在平行;
下颌片:头稍仰,听口线与地面平行;
2、胶片在口内与被检牙冠相靠贴,但未与长轴平行,球管的放置(X片中心线)需倾斜一定角度,使其与牙长轴和胶片交角的分角线垂直。

上颌切牙:球管足向倾斜42°;尖牙45°;双尖牙及第一磨牙30°;第二、三磨牙28°。

下颌切牙:头向倾斜-15°;尖牙-18°至20°;双尖牙及第一磨牙-10°;第二、三磨牙-5°。

同时要根据上腭及口底深浅改变角度,保持垂直,以获得准确的图像。

1. 注: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将影像感受器(APS)置于患者口内,采用传统根尖片的分角线技术摄影。

患者体位、水平角度和X线中心线与传统根尖片摄影方法相同。

但选择垂直角度时,因传感器质硬,不能弯曲,不易贴近牙齿和颌骨的腭(舌)故选择校正的垂直角度摄影。

本研究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投照角度比较见表一。


+:足侧倾斜,-:头侧倾斜
表一:投照上、下颔牙齿时X线的平均垂直角度(度)
牙位
数字化牙片平均垂直倾斜角度
传统牙片垂直倾斜角度
上颌切牙位
+47
+42
上颌单尖牙位
+50
+45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33
+30
上第二、三磨牙位
+30
+28
下颌切牙位
-(30~28)
-15
下颌尖牙位
-(35~40)
-(18~20)
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
-(20~25)
-10
下颌第二三磨牙位
-(5~10)
-5
2. 数字牙片与传统牙片的投照时间比较减少50-80%。

结果见表二。

表2投照上、下颌直接数字牙片的曝光时间(S秒)
部位
数字化牙片暴光时间
传统牙片暴光时间
上颌切牙位
0.08~0.10
0.5
上颌单尖牙位
0.12~0.16
0.64
上颌双尖牙及第一磨牙位
0.12~0.16

0.8
上第二、三磨牙位
0.16~0.20
1.6
下颌切牙位
0.06~0.08
0.25
下颌尖牙位
0.10~0.16
0.4
下颌双尖牙位及第一磨牙位
0.10~0.25
0.64
下颌第二三磨牙位
0.10~0.25
0.64
备注
评价方法:(1)数字化牙片图像各种结构清晰显示为最佳曝光(2)被检查牙齿位于图像中心(3)正确的垂直角度即牙齿长度与实际长度相近似(4)正确的水平角度即牙齿的邻面不重叠(5)正确的X线中心位置即X线中心线通过被检查牙根中部并与其他结构无重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