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的肌理形成及体现

合集下载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陶瓷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门类,在其中,肌理表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之一。

肌理是指表面形成的纹理,可以使作品更具质感,更有层次感。

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包括表面处理、装饰技法等。

首先,表面处理是实现肌理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制作陶瓷作品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创造出不同的表面质感,比如说拉窗、拉毛、抛轮和割花等。

这些方法对于达成不同的将表面处理成不同的肌理效果是非常有效的。

例如,在拉窗、拉毛等过程中,可以展现出独特的线性纹理,使作品更加有机、自然的视觉效果。

其次,装饰技法也是一种有效实现肌理表现的方法。

在装饰过程中,陶瓷艺术家们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法,如贴花、水印、雕刻、雕塑等,通过造型和颜色的变化来营造肌理效果。

例如,在刻画情景图案时,可以通过刻划表面纹理,让作品更具立体感。

同时,通过巧妙运用颜色对不同的材质进行区分,可以展现出丰富的肌理效果。

最后,在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还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来实现。

不同的陶瓷材料,其表面质感和纹理也不同。

例如,瓷、陶、石、玻璃等材料都有着不同的纹理和肌理效果。

所以,在选择材料时,可以根据自己的艺术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达到想要的肌理效果。

总之,在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通过表面处理、装饰技法和材料处理等方式可以实现。

肌理表现不仅可以丰富作品视觉效果,也可以提高作品的艺术价值。

因此,在陶瓷艺术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以创造出更加多样化和完美的陶瓷艺术品。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陶瓷艺术是一门将泥土、矿物及其它材料制作成各种器皿、陶瓷艺术品的艺术形式。

在陶艺制作中,肌理表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巧和表现方式。

肌理即陶艺作品表面所呈现的感官艺术效果,包括色彩、纹理、质感、光泽等,是陶艺师在进行制作时,通过造型、施釉、装饰等方法所呈现的一种艺术效果。

本文将对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进行探讨。

一、肌理表现的种类陶瓷艺术中的肌理表现比较丰富多样,包括釉面肌理、质感肌理、色彩肌理、整体肌理四个方面。

(一)釉面肌理釉面肌理主要是指在施釉过程中,通过施釉的厚薄、烧成温度等方式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艺术效果,它通常呈现出光滑、粗糙、凹凸不平等不同的肌理效果。

在陶艺制作中,釉面的肌理效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够显著地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艺术效果。

(二)质感肌理(三)色彩肌理色彩肌理是指在制作过程中,通过釉料、陶土的不同组合和使用方式,呈现出来的一种非常丰富和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可以表现出作品的色彩、纹理和涂层等不同的视觉效果。

(四)整体肌理整体肌理是指作品的整体感受,它包括了前面所提到的釉面肌理、质感肌理、色彩肌理等多种因素,整体的肌理效果让陶艺作品呈现出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在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应用需要符合作品的审美要求,同时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

艺术家可以通过在坯体上做手工纹饰、贴花、刻线等方式,创造出各种具有肌理效果的陶艺作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肌理表现方式。

压纹肌理是一种常见的手工制作技巧,它可以制作出各种形状和风格的纹饰效果,同时也可以在陶瓷作品上制造出独特的质感。

压纹肌理通常是通过将一些具有纹理的工具放在坯体上,以不同的角度和力度施力,从而在陶瓷作品上制造出各种纹饰和肌理效果。

抛光是一种用高速旋转的抛光机将陶艺作品表面抛光到光洁平滑的处理方式,通过不同的抛光工艺可以制造出各种光泽和质感的肌理效果。

此外,抛光还可以修复作品表面的一些表现不佳和不完美的瑕疵,使其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陶艺创作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现代陶艺的创作中,肌理语言的运用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表现方式。

本文将探讨现代陶艺创
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首先,肌理语言是现代陶艺创作中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

肌理是陶艺作品的表面形态,是通过手工处理、装饰和釉彩等多种技艺手段营造出来的。

肌理可以是光滑细腻的,也可
以是粗糙有力的,可以是平整的,也可以是凸凹不平的。

不同的陶艺家会通过不同的手法
创造出各具特色的肌理效果,从而丰富了作品的外观和内涵。

其次,审美是肌理语言运用的核心。

对于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应用,美学原则
是必须要遵循的。

美学原则包括对肌理效果的审美、颜色、形式、构图等多个方面的审美。

在运用肌理语言时,陶艺家需要注意色彩搭配、形式塑造以及细节处理等问题,从而打造
出符合美学要求的作品。

第三,运用肌理语言的思考。

运用肌理语言,陶艺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需要考虑作品的受众面向,制定符合受众需求的肌理效果。

其次,需要从自身经验和感受
出发,确定肌理效果的呈现方式和表现手法。

最后,则需要注意肌理效果与作品风格的协
调和统一。

总之,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运用恰当的肌
理效果,可以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更有生命力。

陶艺家可以通过认真学习、不断实践,
不断提高自己对肌理语言的把握,使其作品在艺术领域中获得更高的评价和更广泛的认
知。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摘要】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元素,通过不同的肌理表达方式,可以丰富陶艺作品的表现形式。

肌理语言的形成和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雕刻、刷痕、拉胚等手法呈现。

在陶艺作品中,肌理语言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质感和表现力,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运用肌理语言的技巧非常重要,艺术家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肌理元素来打造作品。

肌理语言还可以与其他艺术元素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作品。

肌理语言的运用丰富了现代陶艺作品的表现形式,增强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同时也对现代陶艺创作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关键词】现代陶艺、肌理语言、审美、创作、表现方式、效果、运用技巧、艺术元素、创新意义、审美效果、陶艺作品、结合1. 引言1.1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始终是艺术家们关注和探讨的重要议题。

肌理语言作为陶艺作品中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不仅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质感和视觉效果,而且也在审美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运用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创作核心。

通过对陶土的处理和塑造,艺术家们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如粗糙、光滑、细腻等,从而传达出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肌理语言的形成和表现方式丰富多样,可以通过捏合、涂抹、贴附等技法来实现,每一种肌理效果都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魅力和张力。

肌理语言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还可以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

观者在欣赏陶艺作品时,常常会被作品所展现的肌理细节所吸引,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艺术感染力。

肌理语言可以让作品更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从而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在现代陶艺创作中运用肌理语言的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家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肌理表现方式的技法,灵活运用这些技法来实现作品的审美目标。

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结合肌理语言与其他艺术元素,创造出更具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

浅谈陶艺的肌理构成与表现

浅谈陶艺的肌理构成与表现
步与 发展 ,陶 瓷 品 在 人 类 的生 活 中 已
的 内 在 品 格 和潜 能 于 陶艺 创 作 十分 重要 。 回溯 陶 瓷发 展历 史 ,早 在 新 石 器 时 代 我 们 的 祖 先 就 有 了追 求 肌 理效 果 的 潜 在 意 识 ,如 在 编 织 的 或 自然 的 瓜
不 再 只有 实 用 的价 值 。 随文 化 的发 展 与 演 变 . 瓷 品 渐 伴 陶
渐成 为一 项 重 要 的艺 术 文 化 品 , 是 便 出 现 了 陶艺 品 。 于 “ 理 ” 皮 肤 的纹 理 , 以理 解 为 表 面 、 体 或 材 料 肌 是 可 实
果 器 物 周 围 抹涂 一层 粘 土 使 之 能 够 耐 火 .于是 器 物 的 自
现 与 陶 艺设 计 的 关 系 . 述 陶 艺肌 理 设 计搭 配 的 重要 性 及 其 对 陶 艺作 品 的 最终 效 果 影 响 。 论
关 键 词 : 艺 ; 理 ; 成 ; 现 陶 肌 构 表
中 图分 类 号 :5 7 J2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8 7 5 (0 2 0 — 0 2 0 10 - 3 4 2 1 )2 0 3 — 3
然 状 态 得 到 了 体 现 。 着 陶 器 的 产 生 与 成熟 , 们 采 用 压 随 人
触 摸 起 来 的感 觉 , 其 是 指 光 滑 或 是 粗 糙 的 感 觉 . 以 肌 尤 所
理 属 于触 觉 范 畴 , 以视 觉 作 为 表 现 。 以人 的感 觉 为 出 发 是
印 或 彩 绘 手 法 将 自然 器 物 的 纹 路 装 饰 于 陶 器 上 。 便 是 这 最 古 老 的肌 理 纹 。 陶 瓷 发 展 史 中 , 在 陶瓷 肌 理 制 作 与 运 用 不 乏 其 例 : 器 上 模 拟 的 编 织 纹 样 ; 瓦 当上 草 编 纹 : 陶 汉 宋 代 瓷 器 窑 变 形 成 的大 量 自然 裂 纹 ;哥 窑 青 瓷 的 通 体 “ 开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

浅谈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陶瓷肌理的种类主要可以分为自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两大类。

自然肌理是指通过陶瓷材料本身的性质和处理方式所形成的肌理,如瓷器的质感、金属釉面的光泽、陶瓷胎体的纹理等。

而人工肌理则是通过人工手段在陶瓷表面加工形成的纹理,如雕刻、搓揉、切割等。

不同的肌理形式可以给作品带来不同的效果和感受,选择合适的肌理形式对于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非常重要。

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手法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处理、造型的设计、装饰的施加等多种手段来实现。

在材料的选择和处理方面,可以使用具有特殊肌理的原料,如沙子、石头、植物纤维等来增强作品的触感和质感。

在造型的设计方面,可以通过造型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肌理,如使用不同形状的工具抹平或刻画表面。

在装饰的施加方面,可以通过模具压花、刷釉、镶嵌等手法来增加作品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手法,可以使得陶瓷作品在肌理上更加丰富多样。

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对于作品的意义重大。

肌理的表现不仅可以丰富陶瓷作品的感官体验,增强作品的观赏性,更重要的是表达艺术家对于生活、自然、美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对肌理的运用,艺术家可以将内心的情感、思想和表现方式融入到作品之中,使得作品更加具有个性和内涵。

肌理的表现也可以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增加作品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和情感交流。

陶瓷艺术中肌理表现的运用对于作品的形象塑造和意义传递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选择合适的肌理形式、应用恰当的手法和技巧,艺术家可以表达自己对于陶瓷和艺术的理解和追求,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的艺术体验。

对于陶瓷艺术创作者来说,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技艺,更需要对肌理的表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陶瓷艺术的更高境界。

现代陶艺作品中肌理的特点

现代陶艺作品中肌理的特点

现代陶艺作品中肌理的特点陶艺中的表层肌理是指材料表面的肌理,由泥、釉、火构成组合,给人的以触觉质感和视觉触感。

从概念上来讲肌理是抽象的图像构成,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资性质表面特征。

以一种有趣的纹理来表现出来,尽管它是抽象的,而他自身那种无形的表征却可让人产生无限空间意象的扩张,产生特具魅力的意境。

让人由一事物延伸到另一事物上。

当然这种联想与人们的修养、阅历及对事物的认识理解有着密切的关联。

纵观历史,无论历代或现代陶艺可以看出,有很多作品都在试图利用材料表层肌理、或画、或刻、或反技术向受众传达作者的思想或是浪漫。

尤其当代陶艺,各色人等陶艺家更是越来越注重利用表层的偶发纹理来泄放自己对自然的理解情怀。

因此肌理的表现成为陶艺创作中表层装饰并能很好传达作者情感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肌理的定义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组织、排列、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

肌理是理想的表面特征。

人们对肌理的感受一般是以触觉为基础的,但由于人们触觉物体的长期体验,以至不必触摸,便会在视觉上感到质地的不同。

我们称它为视觉质感。

二、肌理的种类1.制作过程中泥料的自然肌理(1)轮制拉坯成形中的肌理数千年来,传统陶艺作品极力追求釉面的光洁、胎体的无暇、造型的完整、优美,以满足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审美需求,而视破裂、残缺等为次品。

而我们在创作现代陶艺中,却一反常态,在拉坯一定高度时,便故意将坯体拉离圆心,让在移动时忽左忽右的扭动。

由于不断的扭动,坯体上出现皱纹,这些皱纹具有很强的动感。

这也就不失为一件崭新的陶艺作品。

有时在坯体上还特意留下手工的手印纹络肌理,这些都明显地体现出现代人追求自然的心态。

(2)泥板成形中的肌理①在拍打泥板时,会留下拍打的痕迹。

这些痕迹不断重叠、变化,形成奇妙的肌理。

泥板的成形不拘一格。

成形中会有多种肌理出现。

如贴泥成形、手压成形、多种泥料纹泥成形、化妆土涂抹成形等等。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

现代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的审美及运用思考现代陶艺创作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要求艺术家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意,同时需要对陶艺材料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这个领域中,肌理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元素,它对于陶艺作品的质量和艺术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形态和纹路,是一种由几何形状和反射光的变化形成的视觉效果。

在陶艺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刻画、描绘和塑造不同的肌理来达到某种表现效果。

肌理可以使观者感受到作品的质感、厚度、重量、材质等特性,从而引发出观者的情感体验。

在陶艺创作中,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的肌理语言来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效果。

这些肌理语言包括但不限于:波状肌理、裂纹肌理、光泽肌理、纹理肌理等等。

艺术家可以通过组合和运用不同的肌理语言,来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陶艺语言。

这种语言使得陶艺作品具有一种特殊的视觉语言和情感表达能力。

艺术家通过肌理语言的运用可以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

例如,波状肌理可以使作品显得富有生机和动感,充满了流动的美感;裂纹肌理可以使作品显得复杂而神秘,充满了异域风情;光泽肌理可以使作品显得华贵而优雅,具备精致的质感;纹理肌理则可以给作品带来自然而简洁的美感。

不同的肌理语言可以产生不同的情感共鸣,从而使作品在视觉上和情感上都能够与观者产生共鸣。

在运用肌理语言时,艺术家需要根据作品本身的性质和创作意图来做出选择。

例如,如果作品是以自然为灵感的,艺术家可以通过运用自然的纹理和肌理语言,来体现出作品的自然属性和与生俱来的美感;如果作品是设计出来的,则需要艺术家根据设计概念来运用相应的肌理语言,来体现出作品的设计性质和独特风格。

在陶艺创作中,肌理语言是一种对于艺术家来说非常重要的创作元素。

它可以使作品具有特殊的审美效果和情感表达能力,从而获得观者的青睐和喜爱。

因此,艺术家需要不断地探究和运用肌理语言,来创造出更具有魅力和创意的陶艺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艺的肌理形成及体现
作者:刘婷婷熊元宵单位:景德镇瓷画轩陶艺工作室景德镇陶瓷学院
陶艺是一个更加丰富多彩的、回归自然的现代陶瓷艺术世界。

从陶艺的创作微观肌理着手,充分挖掘陶艺肌理设计的表现方式和构成法则,深入剖析陶艺肌理设计的心理情感反应,对肌理的制作、构成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陶艺工作者更好地认识肌理与陶艺创作的关系,从而创作出更具创新、美观特征的作品。

一、陶艺、陶艺肌理概况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的结晶。

陶艺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

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

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的陶艺形态。

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新技巧,陶艺作品也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及制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

伴随文化的发展与演变,陶瓷品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品,于是便出现了陶艺品。

“肌理”是皮肤的纹理,可以理解为表面、实体或材料触摸起来的感觉,尤其是指光滑或是粗糙的感觉,所以肌理属于触觉范畴,以视觉作为表现,是以人的感觉为出发点的。

在很多现代理论中,对肌理的论述更全面更广泛。

肌理的概念取材于自然,发展于形态构成学领
域。

肌理无处不在,千姿百态的天上云彩、粼粼波光湖面、跌宕起伏的群山,都是自然界充满神奇的肌理的呈现。

肌理传达着各种信息,代表各种特征。

陶艺肌理是在肌理作为一种美术术语后来论述的,是自然肌理人为化后的结果,它源于自然又远远高于自然。

肌理在作为艺术术语后便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表面形式,代表的是材料表面的质感,体现的是物质属性的形态,也就是物象表面的花纹。

在陶艺设计制作中用各种不同的工具、材料和方法,有意识地创造质感不同的视觉效果,而陶艺肌理就是陶艺作品不同视觉效果所表现出的花纹、纹理。

陶艺肌理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现象,存在于视觉艺术中,它有极为广阔的表现领域和审美领域。

“肌理”传情达意的地位尤为重要,它既有自然的肌理,也存在天然模拟后的再创造和意境的寻求。

陶艺肌理是一种增强视觉识别的手段,是风格和流派的代表,同时也是创造者审美趣味化的体现。

二、陶艺肌理的分类
着眼于肌理的概念内涵与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肌理有多种的分类。

而就陶艺的肌理,从设计角度看可以简单地分为陶艺的自然肌理与模拟再创造肌理两个大类。

陶艺的自然肌理是指陶艺作品制作过程中所用泥巴、釉料和其它附加材质本身所呈现的自然面貌,是可视的画面纹理。

自然肌理或称材料性肌理是由陶与瓷的自然属性所显示的纹理组织。

而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作品材质本身通过工具、材料等手工的、有意识的刻画再创造出的可视肌理。

所以从模拟再创造肌理的概念可以看出其最大特点是人为性。

而人为性主要是受控于
陶艺家这一操作者,是由操作主体有意识地作用控制制品表面而造成的纹理组织。

就制作性肌理来说,黏土的可塑性、触变性与结合性以及釉的可表现性,直接记录了制作者对形式技巧与生活经验的感受。

从构成陶艺存在的物质基础出发,陶艺最终都是由坯、釉组成的,所以陶艺的模拟再创造肌理又可以分为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坯釉结合再创造肌理以及复合肌理四种。

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作品的泥坯进行有意识的改造或组合所产生的可视肌理。

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是指对陶艺施釉时有意识的改造所产生的可视肌理,它是经过高温由釉或颜料引起的一种表层肌理,这种肌理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此外我们把追求纹理组织反秩序的偶然性、随机性、自由性品格的“缺陷”肌理,像釉泡,针孔,缺釉,缩釉,裂釉,斑点,釉色不正等等的有意识运用,都归类于模拟再创造肌理。

“缺陷”肌理的自由性品格显示了它丰富的指向审美的潜能。

坯釉结合模拟再创造肌理主要是陶艺作品釉料模拟再创造肌理和坯体模拟再创造肌理结合所产生的可视肌理,此种肌理是陶艺肌理中最常见的、也是应用最多的一种肌理表现。

陶艺的复合肌理是指以陶瓷材料为主体,通过镶嵌、粘结或拼贴另一种或多种材料所形成的肌理效果,复合肌理搭配多种材料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可以是自然形态的材料,也可以是经过手工加工过的材料。

自然肌理取决于陶艺材料和工艺,不为陶艺家直接作用和左右,故带有自然性;模拟再创造肌理则取决于陶艺家的直接作用,更显示着人工性与创造性。

三、陶艺肌理的表现形式
陶艺肌理作为一种形式多样的设计语言和视觉形式,它往往以很小的陶艺形态,如刻划的纹理凹凸、泥质球、方块、泥条或人工的某种形体、图案等元素为主体,以多密组合为一个群体作为环境陶艺作品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同作品的主体造型一样承担着表达陶艺家主题思想和强化创作旨意以及艺术创作情趣韵味的作用,并展现陶艺家个性情感。

陶艺肌理虽然通常不会独立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只是作为一种物质自然或再创造纹理表面呈现的视觉元素,但是它却具有各种各样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意蕴,为塑造主体外貌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借助釉料色泽、绘画图案等给人以美的感受,能够对观者的思绪、态度和情感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因此,在作品制作中要充分运用陶瓷肌理所表达的秩序美、朦胧美、柔软美的效果,来增强视觉感染力和提高环境陶艺作品的艺术性、可欣赏性。

肌理是陶艺富有个性化表现手法的视觉体现,肌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既可以以自己特有的多样化表现形式,给不同的组合以连续性,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满足艺术欣赏者寻求新颖的审美需求;同时它也可以退居画面幕后,以其独立纯朴的艺术境象,衬托作品画面主体,达到完美地表达作品主题的目的。

四、陶艺肌理的制作与运用
1、陶艺自然肌理的制作自然肌理主要是指构成陶艺肌体的自然属性,在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其自然属性,结合运用模拟再创造肌理达到整体完美的效果。

陶艺自然肌理的制作效果,主要受原料种类、工艺手法、操作过程的影响,尤其是在烧制过程中会因不确定因素而产生
不同的纹理组织。

坯釉因成分组成的不同、颗粒的粗细程度以及所含金属氧化物的不同,在烧成后会有不同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不同泥土蕴藏着不同的自然肌理。

陶瓷坯釉经过窑火的高温煅烧,坯体内部变得致密、不透水、耐强酸碱,釉料呈现出多种色彩及亚光、乳浊、结晶、开裂、窑变等淋漓尽致的视觉美感。

陶瓷土质的品种繁多,各种土质所含有的矿物质和化学成分不同,成型的要求、烧成后的质地、颜色和耐火温度会有很大差异。

因此在陶艺制作的因材施艺过程中,要非常注重保持和发挥材质的特点以保持材质自身所特有的风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