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的相反原则及逆向思维法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是由俄罗斯发明家阿尔泰什勒·萨维奇·阿尔泰什勒提出的创新理论,它包含了40个原理,这些原理可以帮助创作者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TRIZ理论的40个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原理。
1. 精简原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部分来提高效率和性能。
2. 时间逆转原理,将过去的技术和思想应用到现代问题中。
3. 全局性,考虑整个系统的影响,而不仅仅局限于局部问题。
4. 增强,增加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5. 适应性,使系统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条件。
6. 统一,将不同的部分整合成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效率。
7. 可靠性,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8. 可逆性,使系统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逆向操作。
9. 逆向思维,反向思考问题,找到与传统思路不同的解决方案。
10. 预见性,预测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
11. 功能转移,将系统的功能转移到其他部分,实现更高效的运作。
12. 层次性,将系统分解成不同的层次,提高管理和控制的效率。
13. 均衡,使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达到均衡,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14. 弹性,使系统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15. 动态性,使系统能够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16. 非对称性,利用系统内部的不对称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17. 随机性,引入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使系统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18. 递归性,通过递归思维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19. 联系,将不同的部分联系起来,实现更高效的协作和协调。
20. 超越,超越传统思维,寻找更具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21. 负面效应,利用负面效应来实现积极的改变。
22. 自组织性,使系统能够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
23. 反馈,引入反馈机制,使系统能够自我修正和改进。
24. 多样性,充分利用系统内部的多样性来实现创新和改进。
25. 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和改进。
triz40项原理

triz40项原理TRIZ40项原理是一套创新工具,旨在帮助人们解决问题并找到创新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TRIZ40项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以及一些实例来说明这些原理的实际应用情况。
一、分离原理分离原理是TRIZ40项原理中的第一项原理,其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对象或者系统的某些部分分离出来,以实现目标的更好满足。
例如,在设计一台洗衣机时,可以将洗衣机的洗涤和烘干功能分离,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功能。
二、抛弃与取代原理抛弃与取代原理是指将一个对象或者系统中不必要的部分或者功能抛弃掉,并用更好的替代品来取代。
例如,由于传统的钥匙容易丢失或者被盗,可以使用指纹识别技术来取代传统的钥匙。
三、局部品质原理局部品质原理是指在一个对象或者系统中,将某些局部部分的性能或品质进行改善,从而提升整个系统的性能或品质。
例如,在设计一台汽车时,可以通过改善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来提高整车的燃油经济性。
四、增量原理增量原理是指在一个对象或者系统中,通过增加某种物质、能量或者信息来改善系统的性能或者功能。
例如,当设计一台电脑时,可以通过增加内存的容量来提升电脑的运行速度和性能。
五、合并原理合并原理是指将两个或者多个对象或者系统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新的功能或者性能。
例如,在设计一台手机时,可以将手机和相机合并在一起,使得用户可以拍照和通话的功能都可以在一个设备上实现。
六、通用原理通用原理是指将一个对象或者系统中的某个部分或者功能应用于其他相似的对象或者系统中,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
例如,当设计一台电视机时,可以借鉴音响系统的设计思路,从而提升电视机的音响效果。
七、反向原理反向原理是指将一个对象或者系统中的某些部分或者功能的作用方向或者方式进行反转,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设计一台吸尘器时,可以将原本吸尘的功能改为吹风的功能,从而实现更加方便的清洁。
八、动力原理动力原理是指利用外部的能量或者力量来推动一个对象或者系统的运行或者实现某个功能。
triz裁剪规则

triz裁剪规则TRIZ裁剪规则:创新设计的利器引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
如何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成为了摆在设计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作为一种系统化的创新方法,提供了一系列的裁剪规则,帮助我们在设计过程中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用的TRIZ裁剪规则,并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一、矛盾矩阵法矛盾是指在设计中存在的相互矛盾的需求或条件,解决矛盾是创新设计的关键。
TRIZ提供了矛盾矩阵法,通过对矛盾的分类和分析,帮助我们找到解决矛盾的思路。
例如,在设计电子产品时,我们常常面临电池寿命和体积的矛盾。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提高电池容量,但这会增加产品的体积。
通过矛盾矩阵法,我们可以发现“体积-容量”的矛盾对应的解决原理是“分割”。
因此,我们可以将电池分割成多个小单元,提高电池容量的同时又不增加产品的体积。
二、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是TRIZ中的一项重要原则,通过逆向思考问题,可以找到创新的解决方案。
逆向思维法包括逆向分析和逆向假设两个步骤。
以设计交通工具为例,我们常常面临速度和安全性的矛盾。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但这会降低车辆的速度。
通过逆向思维法,我们可以假设车辆在高速行驶时更安全,然后分析这种情况下的原理和条件。
通过逆向分析,我们发现飞机在高速飞行时是相对安全的,因此可以借鉴飞机的设计理念,将其应用到车辆上,提高车辆的速度和安全性。
三、功能转移法功能转移是指将某个物体或系统的功能从一个领域转移到另一个领域,通过这种方式解决问题。
TRIZ提供了一些常用的功能转移模型,帮助我们找到功能转移的思路。
例如,在设计家用电器时,我们常常面临节能和性能的矛盾。
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降低设备的性能,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通过功能转移法,我们可以将节能的思路从其他领域转移到家用电器上。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TRIZ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TRIZ理论包含着许多系统、科学而又富有可操作性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发明问题的分析方法。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TRIZ理论已经成为一套解决新产品开发实际问题的成熟的九大经典理论体系。
(一)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阿奇舒勒的技术系统进化论可以与自然科学中的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齐肩,被称为“三大进化论”。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2、提高理想度法则;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
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
(二)最终理想解(IFR)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 final 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
如果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通向胜利的桥梁,那么最终理想解(IFR)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
最终理想解(IFR)有四个特点:1、保持了原系统的优点;2、消除了原系统的不足;3、没有使系统变得更复杂;4、没有引入新的缺陷等。
(三)40个发明原理阿奇舒勒对大量的专利进行了研究、分析和总结,提炼出了TRIZ 中最重要的、具有普遍用途的这40个发明原理,分别是:1、分割;2、抽取;3、局部质量;4、非对称;5、合并;6、普遍性;7、嵌套;8、配重;9、预先反作用;10、预先作用;11、预先应急措施;12、等势原则;13、逆向思维;14、曲面化;15、动态化;16、不足或超额行动;17、一维变多维;18、机械振动;19、周期性动作;20、有效作用的连续性;21、紧急行动;22、变害为利;23、反馈;24、中介物;25、自服务;26、复制;27、一次性用品;28、机械系统的替代;29、气体与液压结构;30、柔性外壳和薄膜;31、多孔材料;32、改变颜色;33、同质性;34、抛弃与再生;35、物理/化学状态变化;36、相变;37、热膨胀;38、加速氧化;39、惰性环境;40、复合材料等。
triz发明原理

triz发明原理
TRIZ发明原理是由苏联工程师阿尔图尔·高塔洛夫在20世纪
40年代提出的一种方法论,用于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问题。
该
方法论基于对过去发明和创新案例的分析,总结出了一系列发明原理,用于指导和激发创新的思维。
其中一条TRIZ发明原理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一种寻找
问题根源的方法,通过思考与问题相反的情况,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达到逆向思维的关键是提出“什么是不可能的”或“什
么是不允许的”问题,并寻找可能的逃逸路径。
另一条TRIZ发明原理是“多功能原理”。
多功能原理是指在一
个系统或产品中,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功能,实现多种不同的目标。
通过提高系统的综合效益和功能性,避免资源的浪费,实现“一石多鸟”的效果。
TRIZ发明原理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分割”以及“局部质量增加”等等。
这些发明原理在解决技术创新中的难题时,提供了
指导和思路。
通过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TRIZ发明原理,人们
可以更好地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TRIZ理论的40个原理。
TRIZ理论是由俄国发明家阿尔波罗诺夫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性的创新方法论,它包含了40个原理,这些原理被用来指导创新设计和解决技术问题。
TRIZ理论的40个原理是指导创新与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这些原理。
1. 精简与提高效率。
这个原理强调在设计和创新过程中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复杂性,提高效率。
通过简化产品结构和流程,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 采用惯性。
这个原理指出,在设计中可以利用物体的惯性来实现某些功能,比如利用物体的惯性来实现自动化操作。
3. 逆思维。
逆思维是指反向思考问题,通过逆向思考可以找到非常规的解决方案,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
4. 惰性。
惰性原理指出,可以利用物体的惰性来实现某些功能,比如利用惰性来减少能量消耗。
5. 统一。
这个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尽量统一各个部分的功能和形式,使产品更加简洁美观。
6. 通用。
通用原理指出,在设计中可以利用通用的部件和方法来实现多种功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7. 负面效应消除。
负面效应消除原理指出,要尽量消除产品和过程中的负面效应,使产品更加可靠、安全。
8. 动态。
动态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考虑产品和过程的动态特性,使产品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
9. 递增。
递增原理指出,可以通过递增的方式来实现产品和过程的改进,使产品更加完善。
10. 预防。
预防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预防问题的发生,通过设计和改进来避免问题的出现。
11. 剥离。
剥离原理指出,可以通过剥离不必要的部分来简化产品结构,降低成本。
12. 复制。
复制原理强调在设计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技术来复制和改进产品,降低风险。
13. 逆向。
逆向原理指出,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来解决问题,找到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14. 机械振动。
机械振动原理强调在设计中要考虑机械振动对产品的影响,使产品更加稳定可靠。
15. 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原理指出,在设计中要考虑产品的动态平衡,使产品更加稳定、运行更加平稳。
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

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介绍TRIZ(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它被广泛应用于工程、创新和产品设计领域。
TRIZ提供了一系列的解题工具,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包括其定义、原理和应用。
什么是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是TRIZ方法中的一部分,它们通过提供特定的思维模式和技术,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这些工具是基于TRIZ理论的原则和模式构建的,旨在引导人们思考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的原理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基于以下原理: 1. 系统性思考:TRIZ鼓励人们将问题看作一个整体系统,而不是孤立的部分。
通过分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关联,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
2. 逆向思维:TRIZ鼓励人们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即从问题的解决方案开始。
通过分析已有解决方案的特点和原理,可以推导出适用于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3. 利用现有资源:TRIZ强调利用现有资源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通过分析和重新组合已有资源,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4. 消除矛盾:TRIZ 认为问题的根源通常是矛盾。
通过识别和解决问题中的矛盾,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的应用TRIZ范畴的解题工具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包括工程、创新和产品设计。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TRIZ解题工具:1. 矛盾矩阵矛盾矩阵是TRIZ中最常用的工具之一。
它通过将问题中存在的矛盾特征与已有的解决方案进行匹配,帮助人们找到潜在的解决方案。
矛盾矩阵基于40个矛盾特征和39个解决原则构建,通过匹配问题特征和解决原则,可以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2. 九窗法九窗法是一种用于系统分析和问题诊断的工具。
它将问题分解为九个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
通过分析问题的各个方面,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案。
入门级TRIZ使用指南

入门级TRIZ使用指南TRIZ是一种创新方法论,它的全称是“Theory of Inventive Problem Solving”,即“发明问题解决理论”。
TRIZ通过对已有技术的分类和分析,帮助人们寻找问题的本质,并提供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TRIZ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每个技术问题都有一个根本原因。
技术问题可以用通用的方式解决。
通过分析已有技术的发展趋势,可以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TRIZ工具和方法,可以创造出新的、更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
TRIZ的核心工具包括以下几种:矛盾矩阵:通过对矛盾矩阵的应用,可以找到问题的矛盾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物质场分析:通过对物质场的分析,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系统分析:通过对问题所处的系统的分析,可以找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解决方案。
TRIZ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模仿:通过模仿已有的技术和产品,可以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换位思考:通过换位思考,可以找到问题的新的视角,从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逆向思维:通过逆向思维,可以找到问题的反面,从而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应用TRIZ方法的步骤如下:确定问题:首先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确定问题的性质和范围。
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点。
应用TRIZ工具和方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矛盾点,选择合适的TRIZ工具和方法,提出解决方案。
验证解决方案:对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验证,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TRIZ的优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TRIZ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找到问题的本质和矛盾点,从而提出更优秀的解决方案。
TRIZ方法可以提高创新的效率和质量,缩短创新的周期和成本。
TRIZ方法可以预测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帮助人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TRIZ的应用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领域:TRIZ方法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率。
科学研究领域:TRIZ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解决研究难题,推动科学研究的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40% 看淡的人在比例上仍然盖过乐观情绪。从 统计数字看出,继续看淡赢面机会较大。如果在这一个 区域,大市不再向下,市势就会变得十分不明朗,要忍 手为上。如果在这个区域,大市转势上升,通常升幅会 十分凌厉,而且创出新高点。因为大众看淡时,却看错 了,市势一升就一发不可收拾。创新高点机会大于一切。
美国有一种蒂茄酱,跟同类产品比起来,浓度太 高,特别稠,很多家庭主妇在使用时,总觉得不 方便,市场前景不被看好。起初,经销公司想重 新研制配方,降低浓度,重新生产,但又觉得十 分困难,风险又大。于是,他们认为,产品的缺 点,其实正是它的优点。因为浓度高,说明番茄 酱的成分多,水份少,营养更加丰富,味道更加 纯正。于是,他们加大宣传力度,使这种观点家 喻户晓。很快,其市场占有率跃居同类产品榜首。
相反原则
相反原则在经济中的应用 ——相反理论
内容:投资买卖决定全部基于群众的行为。它指出不论股 市及期货市场,当所有人都看好时,就是牛市开始到顶时。 当人人看淡时,熊市已经见底。只要你和群众意见相反的话, 致富机会永远存在。 精神:相反理论并非一定大部人看好,我们就要看淡,或大 众看淡我们便要看好。相反理论会考虑这些看好看淡比例的 趋势,这是一个动概念。 论据:当市场由牛市转入熊市时,每一个人都看好,都会觉 悟价位会上升,就会尽量买入,升势消耗了买家的购买力, 直到想买入的都已经买入了,牛市就会在大家所有人看好中 完结。相反,在熊市转入牛市时,市场一片淡风,所有看淡 的人士都想沽货,直到他们全部都沽了货,市场已经再无看 淡的人采取行动,市场就会在所有人沽清货时到了谷底。
举例
人离开水
水离开人
楼梯:人走,路静 ; 电梯:人静,路走
缺点逆用思维法
这是一种利用事物的缺点,将缺 点变为可利用的东西,化被动为主动, 化不利为有利的思维发明方法。 这种方法并不以克服事物的缺点为目 的,相反,它是将缺点化弊为利,找 到解决方法。
举例
竹篮打水
一位裁缝在吸烟时不小心将一条高档裙子烧了一 个窟窿,致使其成为废品。这位裁缝为了挽回经 济损失,凭借其高超的技艺,在裙子四周剪了许 多窟窿,并精心饰以金边,然后,将其取名为 “凤尾裙”。不但卖了个好价钱,还一传十、十 传百,使不少女士上门求购,其生意十分红火。
训练一下吧~
摄影师要为十几个老年人照合影,他喊一二三 然后按下快门,可是由于老年人年龄大,反应迟 缓,行动也很慢,所以照了几次摄影师都发现总 会有人闭眼睛或者没有看镜头,如果你是摄影师, 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起做个小游戏
THANK YOU
逆向思维法
有个教徒在祈祷时来了烟瘾,他问在场的神父, 祈祷时可不可以抽烟。神父回答“不行”。另一个 教徒也想抽烟,结果得到了神父的许可,你知道他 是怎么问的吗?
他这样问神父:“在抽烟的时候可不可以祈祷?” 神父回答:“当然可以。”同样是抽烟和祈祷,祈祷时 要求抽烟,那似乎意味着对耶稣的不尊重;而抽烟时要 求祈祷,则可以表示在休闲时也想着神的恩典,神父当 然也就没有反对的理由了。
好友指数比例 指示
0-5%:一个主要的上升趋势已经就在目前,为期不 远。人人看淡时,淡友要沽货的已经你也沽我也沽,以 致沽无可沽。大市淡无可淡,这就是转势的时机。把握 时机入货,博取无穷利润,就是在这个时候! 5-20%:这是一个不明的区域,大部分人看淡,只 有少部分人看好。这些看淡的人以压倒性姿势将大市推 低。但因为看淡的人比例大,市势亦可以随时见底。很 多转势情形都会在这个区域产生。投资人士可以辅之以 图表、成交量等 去探测大市是否已经见底。
什么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 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 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敢于“反其道而思 之”,让思维向对立面的方向发展,从问 题的相反面深入地进行探索,树立新思想, 创立新形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什么是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 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采 取逆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逆向思 维法,不是一种培训或自我培训的技法, 而仅仅是一种思维方法或发明方法,然而 要挖掘人才能力,有必要了解这一方法。
逆向思维法的优势
优势一:在日常生活中,常规思维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逆向思维却可能轻松破解。 优势二:逆向思维会使你独辟蹊径,在别人没有注 意到的地方有所发现,有所建树,从而制胜于出 人意料。 优势三:逆向思维会使你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获得最佳方法和途径。 优势四:生活中自觉运用逆向思维,会将复杂问题 简单化,从而使办事效率和效果成倍提高。
相反原则在经济中的应用 ——相反理论
在股市中的应用:在市场投资者爆满的时候出场,在投 资者稀少的时候入场。据统计,在股市里长期赚大钱的 人是10%的少数,大多情况下,站在大众的反面,才能 成为赚钱的人。还有些高手则用另一种版本“人弃我 取”,“别人恐惧我贪婪”来显示对相反理论的推崇。
在交易中的应用:当企业预期要对外售出商品,因此需 要规避的是价格下跌风险,应该选择的是卖出套期保值。 当企业预期要买入商品,因此需要规避的是价格上涨风 险,应选择的是买入套期保值。
40-55% 市价可以向上向下,绝对不明朗。在 这个区域,投资人士一定忍手,切勿轻率入市作 买卖,因为赢面和输面比例差不多。在保本为第 一原则之下,不作买卖反面最安全。 55-75% 看好的人占多数,但又并非绝大多数。 市势发展有很大上升余地。但如果这个比例看好 的人多,大市却不升反跌,一定会是急促而且令 人害怕的。通常大家看好时下跌,多数会出现近 期的低点。 75-95% 未得十分明朗。很多时市场都会在这 个区域转势向下,但仍然有机会在看好情绪一路 高涨之下,一路攀升一段时间直到去到百分之百 的人都看好止。所以利用图表分析作为辅助工具 就比较安全得多。 95-100% 大市已经出现全人类看好的局面。 投资的本钱已经全部投入大市。是弹尽粮绝,强 弩之末之兆,大市转势迫在眉睫。速速沽货为上, 要离开市场。如果加多一脚,做淡友沽空,胜算 最大。
逆向思维的三大类型
• 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 缺点逆用思维法
反转型逆向思维法
即反向思考,指从已知事物的原 理、功能、属性和方向的相反方向进 行思考的方法。 例如长短、丑美、难易、有无、前 后、智愚、进退等。
举例
堵塞 疏导
上
下
转换型逆向思维法
即换位思考,指在研究问题时,由于 解决这一问题的手段受阻,而转换成另一 种手段,或转换思考角度思考,以使问题 顺利解决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