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答案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全一册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有答案

第1节两种电荷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在这个过程中()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相排斥2.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观念是“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以氢原子为例,下图中的四个图中能正确示意氢原子核式结构的是()3.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筷子B.陶瓷碗C.不锈钢勺D.玻璃果盘4.如图所示,人在科技馆内用手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一根根竖起并散开,由该现象可推断竖起的头发丝所带的电荷一定是()A.正电荷B.负电荷C.异种电荷D.同种电荷5.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甲小球带正电,乙小球带负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现象与图中相符的是()6.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用绝缘细绳悬挂,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如果丙带正电荷,则甲()A.一定带正电荷B.一定带负电荷C.可能带负电荷D.可能带正电荷7.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带正电,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8.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二非选择题1.物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______。
2.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________。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异种电荷互相__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 第1 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包含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第1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1.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BA.分子B.电子C.质子 D.中子2.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判定C A.小球一定带正电B.小球一定不带电C.小球一定带负电D.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3.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上正电荷,这是因为AA.有电子发生了转移B.有原子核发生了转移C.摩擦创造了正电荷D.摩擦创造了负电荷4.四个悬挂着的通草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A球与C球一定带有异种电荷C.B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B.B球与D球一定带有同种电荷D.D球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5.在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AA.电子 B.质子C.中子D.核子6.如图甲所示,验电器A带负电,B不带电。
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验电器A、B两金属球连接起来的瞬间,金属棒中BA.电流方向由A到BB.电流方向由B到AC.有电流但方向无法确定D.始终无电流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 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 D.摩擦创造了电荷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B.电源的作用是不断产生电荷C.用电器的作用就是消耗电荷D.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9.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DA.玻璃杯B.竹筷C.瓷碗D.不锈钢杯10.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BA.玻璃试管B.钢尺C.塑料笔筒D.橡皮1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B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12.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A.陶瓷碗B.二极管 C.铅笔芯D.缝衣针13.1909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中心叫原子核。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________,它由带正电的________和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2021届初三物理同步练习 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含答案】

第15章电流和电路第1节两种电荷1.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而且会变得蓬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塑料是导体B.梳子梳头后,梳子带电而头发不带电C.梳子与头发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D.梳头发变得蓬松是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答案】D【解析】塑料不容易导电是绝缘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塑料梳子与头发相互摩擦,发生了电荷的转移,从而使梳子和头发分别带上异种电荷而互相吸引,所以随着梳子飘起来,头发带上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所以头发越梳越蓬松。
故选D。
2.下列材料,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B.橡胶C.铜D.玻璃【答案】C【解析】ABD.陶瓷、橡胶、玻璃都不容易导电,它们都是绝缘体,故ABD错误;C.铜属于金属,铜容易导电,铜是导体,故C正确。
故选C。
3.下列材料适合做输电导线的是()A.橡胶B.陶瓷C.玻璃D.铜【答案】D【解析】ABC.橡胶、陶瓷、玻璃都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不能用作输电导线,故ABC不符合题意;D.金属铜容易导电,是导体,能用作输电导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一个小球时,小球被排斥,则该小球()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C.可能带正电D.可能带负电【答案】A【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因失去电子带上正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则该小球一定带正电,A 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答案】A【解析】A.验电器工作时,金属箔会张开,即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A正确;B.电荷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B错误;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错误;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D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5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知识点两种电荷1.任意两个不带电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产生的结果是()A.一定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等量的负电B.一定两个物体都不带电C.可能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等量的负电D.两个物体带等量的正电2.将一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带正电的小球,小球将()A.向橡胶棒靠拢B.远离橡胶棒C.在原位置不动D.无法确定3.将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泡沫球,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若改用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这个泡沫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不带电B.若相互吸引,则泡沫球带C.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正电D.若相互排斥,则泡沫球不带电4.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知识点原子及其结构5.(2019·广州)原子核由哪些粒子组成( )A.质子和电子B.中子和电子C.质子和中子D.质子、中子和电子6.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任副主席表示,伊朗已经拥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以制造1~2枚原子武器,下列关于原子及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B.电子是带有最大负电荷的粒子C.原子不能构成物质D.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玻璃棒靠近时互相吸引7.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创造了电荷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知识点导体和绝缘体8.在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①④⑤B. ①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⑥9.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B.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能力在线10.下列事例中,属于摩擦起电现象的是( )①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②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③将摩擦过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头发被吸引④将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的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会观察到细丝蓬散开来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1.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12.现有a、b、c、d四个小球,已知a球都能吸引b c d三个球,b、c两球相互排斥,c、d两球相互吸引,可以断定 ( )A.a球一定不带电B.d球一定不带电C.a、d两球中有一个不带电D.四个小球都带电1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是因为玻璃棒在摩擦的过程中________电子.若把它和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会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如图甲所示,原因是________若将另一带电小球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发现箔片闭合,如图乙所示,则这个小球带________电14.(2019·鸡西)学校为方便学生参加中考,给每位学生发放统一的学习用品,包括:①涂卡备用铅笔芯、②金属圆规、③橡皮、④塑料尺,以上物品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具有________的性质答案1.C2.A3.A4.D5.C6.A7.D8.D9.B10. D11. B12. C13.正失去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负14.①②吸引轻小物体。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潮湿的木头是导体B. 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都是绝缘体C.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所以它们不是电工材料D. 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方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自然界只有正负两种电荷B. 与带负电的物体相吸引的轻小物体一定带正电荷C. 夏天雷雨时,天空中划过的闪电不属于静电现象D. 摩擦起电使物体产生了电子,由于电子的转移,使物体带上了正负两种电荷3.用塑料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梳几下,梳子上会带电,经检验梳子带的是负电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梳子得到了一些电子B.梳子失去了一些电子C.梳子失去了一些原子核D. 摩擦创造了电荷4.绝缘体是这样一种物质()A. 没有电荷B. 没有电子C. 几乎没有自由电荷D. 没有正电荷5.闪烁的彩灯衬托出城市的热闹与繁华,彩灯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彩灯是采用串联的方式接入照明电路的,任一彩灯的灯丝熔断后,其他的彩灯仍继续发光,其原因是彩灯的结构中有()A.特殊的灯丝B.金属杆引出线C.与灯丝并联的带绝缘层的金属丝D. 彩灯内充有特殊的气体6.下列物质中都是导体的是()A. 铜丝、橡皮、石墨B. 大地、食盐水溶液、人体C. 塑料、橡胶、玻璃D. 陶瓷、干木头、金属7.1s钟内通过一电视机的电量是0.18C,1min内通过一晶体管收音机的电量是3C,则通过电视机的电流I1与通过晶体管收音机的电流I2的大小关系是()A. I1>I2B. I1=I2C. I1<I2D. 无法确定8.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子B. 通常情况下,塑料、玻璃、汽油都是绝缘体C. 绝缘体内缺少自由电荷,所以不容易导电D. 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重要的电工材料二、多选题9.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上负电荷,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如图所示,观察到A的金属箔张开的角度减小,B的金属箔由闭合变为张开.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金属棒是导体B. 两金属箔片能够张开是因为带上了同种电荷C.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B验电器中的金属箔带上了正电荷D. 实验中金属杆和金属球接触的一瞬间,金属杆中电流方向是自A流向B10.(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也不能带电B. 金属善于导电也能带电C.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但能带电D. 金属善于导电但不能带电11.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 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C. 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 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12.下列关于如图验电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验电器可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B.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C.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角变大说明所带电荷减少D. 验电器的金属箔片未张开时,说明两箔片带有异种电荷13.下面所述情况和装置中,属于对静电应用的是()A. 静电复印装置B. 静电喷漆设备C. 印染厂的车间内空气保持适当的湿度D. 以煤为燃料的热力电站使用的静电除尘设备三、填空题14.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如图所示),细丝张开的原因是________.15.根据图中的现象可知,气球B带________电荷,若将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B球,它们会互相________ .当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内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__ .16.实验室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叫做________,它是利用同种电荷互相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17.丝绸与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带________电,将摩擦过程的丝绸靠近带负电的轻质小球时,会相互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18.(实验探究题)小明学习了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后,他想知道圆珠笔杆与纯毛毛衣,塑料尺子与头发等摩擦后的各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于是他就利用泡沫小球、烟盒内的铝箔、丝线等制作了一个验电器,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他还有玻璃棒、丝绸这两种器材.(1)请你简要说明怎样进行实验,根据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塑料尺子与头发摩擦后塑料尺子带正电还是负电?(2)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是因为玻璃棒带电.②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因为验电器带上了同种电荷.③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小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小纸屑又被“弹”出,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的方法带电.五、综合题19.石墨烯——改变世界的神奇新材料。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两种电荷(练习)【含答案】

《两种电荷》练习1. (2016▪安徽)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摩擦起电的过程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
2.(2016苏州)被甲材料摩擦过的乙棒与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乙棒带电荷,是因为乙棒在摩擦过程中电子。
3. 科技馆内有一个“静电球”,当人触摸“静电球”时,头发丝便会一根根地竖起,形成“怒发冲冠”的景象,如图所示。
这是由于头发丝带有_______ (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而相互_______(选填“吸引”或“排斥”)的结果。
4. (2016河南)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电。
如图所示,用这个玻璃棒靠近悬挂的气球,气球被推开,则气球带电。
5. (2016绥化)甲、乙、丙三个通草球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已知甲球带正电,则乙球带电,丙球带负电或。
6(2016泉州)下列日用品中,一般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钢勺B.玻璃杯C.塑料桶D.瓷碗7.一个验电器的两个金属箔片因带电而张开,则这两个金属箔片一定()A.带正电B.带负电C.带同种电荷D.带异种电荷8. 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9. (2016三明)将塑料签字笔的笔尾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用细线挂起来,静止后,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笔尾,观察到笔尾远离橡胶棒,则签字笔()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摩擦时失去电子10. (2016呼和浩特)下列有关电的知识判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B.电子带负电,所带电荷量为1.6×10﹣19 CC.能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D.一个氦原子,其核中有2个正电荷,其核外有2个电子11. (2016镇江)A、B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C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A、B、C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A.小球A带正电B.小球B带正电C.小球B可能不带电D.小球A可能不带电12.小红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说出这一规定的道理。
初中九年级上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练习题(答案解析)

【精品】九年级上物理第十五章第1节《两种电荷》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发现细丝张开了,细丝张开的原因是A.分子间相互排斥B.分子间相互吸引C.异种电荷相互吸引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所带电荷跟丝绸摩擦后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甲与乙相互排斥,甲与丙相互吸引,则A.乙带正电,丙一定带正电B.乙带正电,丙可能不带电C.乙带负电,丙一定带负电D.乙带负电,丙可能带负电3.如图,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4.如图所示,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5.甲、乙、丙三个轻小物体两两靠近时均互相吸引,若甲与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一样,乙与电子的带电性质一样,则它们所带的电荷情况为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丙不带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丙不带电C.甲不带电,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丙带负电6.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体,将它们互相摩擦后分开,由于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强,摩擦后得到电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带负电B.甲带正电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7.玻璃棒跟丝绸摩擦后,玻璃棒带上正电是由于()A.丝绸的一些电子转移到玻璃棒上B.丝绸的一些质子转移到玻璃棒上C.玻璃棒的一些质子转移到丝绸上D.玻璃棒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丝绸上8.下列关于物质分类合理的是A.铅笔芯、橡胶、铁是导体 B.塑料、干木棒、陶瓷是绝缘体C.铁、冰、玻璃是晶体D.蜡、食盐、水银是非晶体9.气球跟头发摩擦后,头发容易被气球“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B.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冰箱贴可以“粘”在冰箱的侧面D.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10.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11.三个用细线悬挂的通草球,相互靠近时,发生的作用情况如图所示,试判断这三个小球的带电情况A.甲、乙、丙一定都带电B.甲、乙一定带电,丙一定不带电C.甲、乙一定都带电,丙可能不带电D.甲可能不带电,乙、丙一定都带电1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A.食用油B.铁锅C.瓷碗D.木铲1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A.木质铅笔里的石墨芯B.导线中的铜丝C.钢丝钳把手上的塑料套D.蓄电池内的硫酸溶液14.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但能够带电B.金属能够导电的原因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C.能够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D.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因为绝缘体内没有电子15.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A.磁铁吸引硬币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D.吸盘吸在墙壁上16.化纤衣服很容易沾上灰尘,这是因为它A.容易积累静电荷B.具有一定的粘性C.具有大量微孔D.质地柔软17.在探究带电物体的性质实验中,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使物体带上电后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以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发现带电物体与它们之间不是吸引就是排斥,探究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得出A.利用摩擦等方式能让物体带电B.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C.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D.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18.下列粒子中不带电的是A.质子B.电子C.中子D.原子核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是电扇中的一个自我保护装置: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小球就会滚向一侧使电路断开,起到保护作用.装置中的小球应该选用____________材料制作(选填“导体”“半导体”或“绝缘体”).当电扇不慎被碰发生倾斜或倾倒时,以小球为参照物,固定杆是_______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0.石墨、玻璃、空气、盐的水溶液等几种物质中,属于绝缘体的有________;属于导体的有________________,它们能导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21.高速飞行的飞机与空气发生摩擦容易带上了电荷,着陆时若电荷不能及时转移,容易危及地勤人员的生命,所以飞机的轮胎常用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材料做成,避免造成危害.22.如图所示,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________电,用该玻璃棒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片张开一定的角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含答案知识点一两种电荷1.如图所示,是用带电小球探究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的实验装置,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2.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 是( )A.带电棒一定带负电金属球B.带电棒一定带正电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3.郑州人民公园坐落在郑州市中心地带,是一个以休闲娱乐为主的公共场所,娱乐设施有摩天轮、过山车、海盗船、滑梯等.如图所示为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出现“怒发冲冠”的情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朋友从滑梯滑下时发生____现象使头发带上了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知识点二原子及其结构4.(广东中考)如图是锂(Li)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锂原子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锂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C.锂原子的质子数是电子数的两倍,所以锂原子带正电D.锂原子失去电子后带负电5.(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小丽用气球在头发上蹭几下,头发就随着气球飘起来,这表明摩擦后头发丝和气球带上了____(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经检验气球所带的电荷为正电荷,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气球____(选填“失去”或“得到”)了 电子;其中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强。
知识点三导体和绝缘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绝缘体没有电子所以不能导电B.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C.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D.导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容易导电,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容易导电7.(乐山中考)如图,先后将不同材料接在电路的A、B两点间,闭合开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是()A.干木条B.铜丝C.塑料棒D.陶瓷棒分级训练8. 塑料丝被摩擦后会散开,如图所示,塑料丝所带电荷()A.能用不带电的验电器直接检验电荷种类B.因互相排斥而使塑料丝不能吸引轻小物体C.是同种电荷D.是异种电荷9.如图,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将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带有绝缘底座的导体A端,则导体B端()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无法确定10.(河南中考)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能“吸”起纸屑下列现象中“吸”的物理原理与其相同的是()A.挤压后的塑料吸盘“吸”在瓷砖上B.削平的铅柱挤压后会“吸”在一起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D.行驶的汽车的窗帘被“吸”出窗外11.(教材素材题)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一定角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这金属球些正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金属杆绝缘垫部转移到金属箔上B.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这些负电荷就通过金属杆全部转移到金属箔上C.若带电体带正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电子转移到带电体上D.若带电体带负电荷,则验电器就有一部分正电荷转移到带电体上12.石墨烯被称为“黑金”、“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如图所示,利用石墨烯制成的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约为0.335nm 的二维碳膜,是目前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该二维碳膜的厚度为____m,按照导电性能划分,它属于____ (选填“导体”或“绝缘体”)13.用在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细细的水流,会吸引水流,这是由于梳子摩擦后____原因.当梳子靠近带负电的小球,小球被排斥,说明梳子带____电答案1. C2. D3. 摩擦起电 同种4. B5. 异种 失去 头发6. B7. B8. C9. B10. C11. C12. 101035.3-⨯ 导体13. 带电 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第1节两种电荷
一.选择题
1.(2017·福建)如图1所示的“吸引现象”由静电引起的是(C)
A.磁铁吸引硬币B.压紧的铅块互相吸引C.摩擦后的气球吸引头发D.吸盘吸在墙壁上
图1
图2
2.(2017·安徽)带电体之间的静电力是通过电场产生的.如图2所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的带同种电荷的物体A和B,可以这样分析A带电体所受的静电力;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关于B带电体受到的静电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A.B处于A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
B.B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受到了由A指向B的作用力
C.A处于B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
D.A处于自身激发的电场中,就对B产生了由B指向A的作用力
3.(2017·咸宁)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容易被梳子“粘”起,下列现象中“粘”的原因与其相同的是(B)
A.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上
B.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粘”在身上
C.电视里讲解棋类比赛时,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悬挂的棋盘上
D.两个铅杆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
4.(2017·常州)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这是因为摩擦使得(A)
A.电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B.中子从玻璃棒转移到丝绸C.质子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D.原子核从丝绸转移到玻璃棒5.(2017·株洲)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使正、负电荷分开,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是由于(A)
A.电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B.电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
毛皮
C.质子从毛皮转移到了橡胶棒D.质子从橡胶棒转移到了毛皮
6.(2017·河南)如图1所示,用皮毛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额金属球,验电器的
金属箔张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摩擦过程中创造了电荷B.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荷
C.经橡胶棒接触后的验电器带正电荷D.金属箔张开是由于同种电荷相
排斥
7.(2017·大连)用两根绝缘细线,分别将甲、乙两个相同的轻质小球悬挂起来,两个
小球都带正电,在将乙球慢慢靠近甲球时,会出现的情形是(C)
8.(2017·南通)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A)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9(2017·衢州)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乙带正电,丙带正电B.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带负电,丙带正电D.乙带正电,丙带负电
10.(2017·郴州)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C)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11.(2017·广州)如图1,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D)
A.带电棒一定带正电B.带电棒一定带负电
C.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异种电荷D.两片金属箔一定带同种电荷
图1 图2 图3
12.(2017·常德)如图3所示,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A金属箔张角变小,说明它得到电子
B.B金属箔张角变大,说明两金属箔带上同种电荷
C.自由电子从B向A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
D.正电荷从A向B定向移动,形成瞬间电流
13.(2017·北京)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C)
A.玻璃杯B.陶瓷碗C.铁锅D.塑料勺
14.(2017·宜昌)下列每组物体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绝缘体的是(C)
A.硬币、陶瓷罐B.铅笔芯、刻度尺C.玻璃棒,橡胶棒D.人体、大地
二.填空题
15.(2017·扬州)在下列三个小实验中.
如图1甲所示,用带电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向塑料棒偏转,原因是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如图乙所示,将一薄塑料片水平插入磁铁和回形针之间,回形针? 不会(会/不会)落下来;如图丙所示,将矿泉水瓶注满水并盖紧瓶盖,在a、b、c处开小孔(a和b在同一水平面上),只有? c 孔有水喷出.16.(2017·泰州)用塑料棒摩擦毛衣,塑料棒能够吸引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如果用摩擦过的塑料棒接触验电器金属小球(如图2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这是因为箔片带同(同/异)种电荷相互排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质间转移.
图1 图2
17.(2017·河池)将塑料梳子在化纤衣服上摩擦几下,再将梳子的一端靠近小纸片,会看到小纸片被吸引,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在摩擦起电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
18.(2017·绥化)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这是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19.(2017·庆阳)如图1所示是在中国科技馆一位同学在静电台上体验“怒发冲冠”游戏时的情景.体验者用手接触带电金属球后,她的头发就带上了同种(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因而竖起张开.
图1 图2 图3
20.(2017·淮安)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另一端尽可能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上了同种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使塑料丝带电的实质是电子在物体间发生了转移.
21.(2017·湘潭)如图3,验电器是检测物体是否带电(选填“电”或“磁”)的仪器.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金属箔就会张开,是因为两个金属箔片带有同种(选填“同种”或“异种”)电荷,相互(选填“吸引”或“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