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发射功率与收灵敏度
WLANAP射频指标测试用例

WLANAP射频指标测试用例1.发射功率测试:-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发射功率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测试不同信道上的发射功率,以确保它们符合标准要求。
2.接收灵敏度测试:-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接收灵敏度,以确定其能够接收到低信号强度的信号。
-测试不同信道上的接收灵敏度,以确保它们符合标准要求。
3.频谱分析测试:-使用频谱分析仪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频谱占用情况。
-确保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频谱占用在规定的范围内,以避免干扰其他设备的信号。
4.信道干扰测试:-确保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在使用相同频率的邻近信道时不会发生干扰。
-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在不同信道上的干扰水平,以确保它们符合标准要求。
5.传输速率测试:-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传输速率,以确定其能够提供足够的带宽支持。
-测试不同信道和不同距离下的传输速率,以验证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
6.外部干扰抑制测试:-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对外部干扰的抑制能力。
-在没有外部干扰源的情况下,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工作性能。
-在有外部干扰源的情况下,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工作性能。
7.功耗测试:-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功耗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
-测试不同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下的功耗,以验证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节能能力。
8.可扩展性测试:-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可扩展性,以确定它能够处理多个同时连接的客户端设备。
-测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在高负载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以上只是示例,实际测试用例需要根据具体产品的规格和要求进行调整和扩展。
测试用例应该覆盖所有重要的射频指标,并验证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在各种条件下的性能。
rssi计算公式

rssi计算公式无线网络信号强度以RSSI(受信信号强度)表示,是指接收到无线网络信号的强度,也叫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
RSSI值可以反映接收信号的强度,是衡量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大小的重要参数。
RSSI强度可以作为无线网络的信号指示,也可作为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的指示。
RSSI经常被用于无线网络的安全检测、无线网络覆盖范围的估算等等,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准确的计算出RSSI的值,为此,研究者们经常会使用RSSI计算公式来帮助计算出RSSI值。
RSSI计算公式通常由接收灵敏度S和发射信号强度P组成,可以使用如下公式来计算RSSI值:RSSI=P-10*log10(D)+S其中,P是无线信号促发源的发射功率,也就是发射的功率值;S是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也就是接收的信号强度;D是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距离,即空间距离。
由于无线信号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RSSI值在实际不同情况下也有所不同。
比如,发射源的发射功率、接收机的灵敏度和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距离都会影响RSSI值的变化。
例如,发射功率越大,接收灵敏度越高,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距离越短,RSSI的值就越大,反之,RSSI的值就越小。
为了更准确的计算RSSI值,研究者们还设计了一套更加精确的RSSI计算公式,这个公式包括以下四个参数:1、发射源的发射功率(P_tx)2、接收机的灵敏度(S_rx)3、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距离(D)4、环境因素的影响(K)这套更精确的RSSI计算公式如下:RSSI=(P_tx - 10*n*log10(D) + K) - S_rx其中,P_tx是发射源的发射功率,S_rx是接收机的灵敏度,D 是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距离,K是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穿墙能力,空间结构等等。
RSSI计算公式不仅可以用于计算RSSI值,还可以用于测量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因为可以根据RSSI值来判断无线信号的强度和覆盖范围。
RF射频传输,原理介绍,三分钟看懂!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详解!

RF射频传输,原理介绍,三分钟看懂!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详解!燚智能硬件开发⽹⽤简单的语⾔讲复杂的技术射频是什么?官⽅说法:RF,Radio Frequency。
(不懂的⼈,看了还是不懂,不过对于物联⽹⾏业的开发⼯程师、产品经理和项⽬经理,还是有需要对射频有个基础了解的。
)燚智能解读:两个⼈,⼀⼈喊话,另⼀⼈听到,这是“⾳频传输数据”。
两个⼈,⼀⼈喊话,另⼀⼈听到两个⼈,⼀⼈发射⽆线电,另⼀⼈接收⽆线电,这是“射频传输数据”。
通常⼤家讲的射频,是⼴义的射频:通过⽆线电收发数据。
(⽆线电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数据传输,和声⾳传输类似射频在物联⽹中的应⽤物联⽹=物+联⽹,要联⽹就要数据传输。
⼏乎所有的物联⽹产品,都会有射频传输的部⾮接触的数据传输,都是射频的应⽤场景。
⼏乎所有的物联⽹产品,都会有射频传输的部分。
1厘⽶的RFID、10⽶的蓝⽛、100⽶的WIFI、远距离的2G4G和NB-IOT,都是通过射频传输数据的⽅式。
不同的传输⽅式,相当于不同的语⾔,有的⼈说中⽂,有的⼈说英语,有的⼈说法语。
不同的传输⽅式,相当于不同的语⾔基本概念:发射功率官⽅概念:电磁波的能量,单位是W,dBm。
发射功率,就是你喊话的时候,嗓门有多⼤。
嗓门⼤了声⾳传的就远,嗓门⼩燚智能解读:发射功率,就是你喊话的时候,嗓门有多⼤。
声⾳传的就近。
同样的道理,发射功率⼩的射频传输⽅式距离近,如蓝⽛0dBm(1毫⽡)传输距离也就⼗来⽶。
⽽2G的发射功率30dBm(2⽡),传输距离可达30km以上。
基本概念:接收灵敏度官⽅概念:接收机能够识别到的、最低的电磁波能量。
单位也是dBm。
接收灵敏度,就是你的⽿朵能听到的最⼩的声⾳。
有的⼈⽿朵灵敏⼀些,有的燚智能解读:接收灵敏度,就是你的⽿朵能听到的最⼩的声⾳。
⼈⽿朵背⼀些。
⽿朵灵敏度⾼的,能够听到很远的声⾳。
例如,蓝⽛接收灵敏度在-90dBm左右,2G接收灵敏度在-108dBm左右,NB-IOT的接收灵敏度负的越多,信号强度就越低,灵敏在-130dBm左右,GPS的接收灵敏度在-150dBm左右。
(完整word版)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功率灵敏度(dBm dBmV dBuV)dBm=10log(Pout/1mW),其中Pout是以mW为单位的功率值dBmV=20log(Vout /1mV),其中Vout是以mV为单位的电压值dBuV=20log(Vout /1uV),其中Vout是以uV为单位的电压值换算关系:Pout=Vout×Vout/RdBmV=10log(R/0.001)+dBm,R为负载阻抗dBuV=60+dBmV应用举例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这里给出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方法: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6dB.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Los =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Los=20Lg(4π/c)+20Lg(f(Hz))+20Lg(d(m))=20Lg(4π/3x10^8)+20Lg(f(MHz)x10^6)+20Lg(d(km) x10^3)=20Lg(4π/3)-160+20Lgf+120+20Lgd+60=32.45+20Lgf+20Lgd, d 单位为km,f 单位为MHz Los 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一般车内损耗为8-10dB,馈线损耗8dB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例:如果某路径的传播损耗是50dB,发射机的功率是10dB,那末接收机的接收信号电平是-40dB。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433.92MHz,发射功率为+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离:1. 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Los = 115dB2. 由Los、f计算得出d =30公里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近似通信距离。
硬件测试中的射频与无线通信性能评估

硬件测试中的射频与无线通信性能评估射频与无线通信性能评估在硬件测试中的重要性射频与无线通信技术在现代科技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智能手机到物联网设备,无线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在硬件开发过程中,射频与无线通信性能评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在硬件测试中射频与无线通信性能评估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应的测试方法和工具。
一、射频测试概述射频(Radio Frequency)测试是指对无线通信硬件设备的信号和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射频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射功率测试:通过测试设备的发射功率,判断发射信号的强弱。
2. 接收灵敏度测试:测试设备在接收端能够识别和接收到多弱的信号。
3. 频谱分析测试:分析和监测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强度和频谱占用情况。
4. 无线通信性能评估:测试设备在无线环境中的数据传输速率、稳定性、连通性等性能。
二、射频测试的重要性射频测试是确保无线通信设备正常工作和性能优越的关键步骤。
以下是射频测试的重要性:1. 保证设备的信号质量:通过射频测试,可以检测设备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确保设备信号的质量稳定,减少通信中断的风险。
2. 确保设备的兼容性:射频测试可以验证设备与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网络兼容性,确保设备能够在不同网络环境下正常运行。
3. 提高设备的性能:通过无线通信性能评估,可以发现和解决设备在数据传输速率、稳定性和连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设备的性能。
4. 合规性测试:射频测试可以确保设备符合国际标准和法规要求,遵守相关无线通信频率和功率的限制。
三、射频测试方法和工具在射频与无线通信性能评估中,有多种测试方法和工具可供选择。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方法和工具:1. 频谱分析仪:用于对信号频率、频谱占用和信号强度等参数进行分析和监测。
常见的频谱分析仪包括基带频谱分析仪和实时频谱分析仪。
2.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各种不同频率和功率的射频信号,以供设备接收和处理。
接收灵敏度指标分析

接收灵敏度
Rx 是接收( Receive )的简称。
无线电波的传输是“有去无回”的,当接收端的信号能量小于标称的接收灵敏度时,接收端将不会接收任何数据,也就是说接收灵敏度是接收端能够接收信号的最小门限。
接收灵敏度仍然用 dBm 表示,通常 WiFi 无线网络设备所标识的接收灵敏度(如 -83dBm) ,是指在 11Mbps 的速率下,误码率( Bit Error Rate )为 10 -5 (99.999%) 的灵敏度水平。
无线网络的接收灵敏度非常重要,例如,发射端的发射能量为 100mW 或 20dBm 时,如果 11Mb 速率下接收灵敏度为- 83dBm ,理论上传输的无遮挡视距为 15Km ,而接收灵敏度为- 77dBm 时,理论上传输的无遮挡视距仅为 15Km 的一半( 7.5Km ),或者相当于发射端能量减少了 1/4 ,既相当于 25mW ,或 14dBm 。
因此在无线网络系统中提高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相当于提高发射端的发射能量。
802.11b/g 要求的接收灵敏度如下:
调制方式 OFDM OFDM OFDM OFDM CCK CCK DQPSK DBPSK
传输速率 54 Mb/s 48 Mb/s 36 Mb/s 24 Mb/s 11 Mb/s 5.5 Mb/s 2 Mb/s 1 Mb/s
接收灵敏度
-68 -69 -75 -79 -83 -87 -91 -94 dBm (for BER =
10 -5 )
从表中看出 802.11b/g 对不同的速率要求不同的接收灵敏度,意味着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越小,速率越低,直至无法接收。
由此看到,在无线网络系统中,提高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与提高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同等重要。
无线传输距离和发射功率以及频率的关系

无线传输距离和发射功率以及频率的关系功率灵敏度(dBm dBmV dBuV)dBm=10log(Pout/1mW),其中Pout是以mW为单位的功率值dBmV=20log(Vout /1mV),其中Vout是以mV为单位的电压值dBuV=20log(Vout /1uV),其中Vout是以uV为单位的电压值换算关系:Pout=Vout×Vout/RdBmV=10log(R/0.001)+dBm,R为负载阻抗dBuV=60+dBmV应用举例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这里给出自由空间传播时的无线通信距离的计算方法:所谓自由空间传播系指天线周围为无限大真空时的电波传播,它是理想传播条件。
电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其能量既不会被障碍物所吸收,也不会产生反射或散射。
通信距离与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和工作频率有关。
[Lfs](dB)=32.44+20lgd(km)+20lgf(MHz)式中Lfs为传输损耗,d为传输距离,频率的单位以MHz计算。
由上式可见,自由空间中电波传播损耗(亦称衰减)只与工作频率f和传播距离d有关,当f或d增大一倍时,[Lfs]将分别增加6dB.下面的公式说明在自由空间下电波传播的损耗Los =32.44 + 20lg d(Km) + 20lg f(MHz)Los是传播损耗,单位为dB,d是距离,单位是Km,f是工作频率,单位是MHz下面举例说明一个工作频率为433.92MHz,发射功率为+10dBm(10mW),接收灵敏度为-105dBm的系统在自由空间的传播距离:1.由发射功率+10dBm,接收灵敏度为-105dBmLos = 115dB(10dBm-Los=-105dBm =>Los=115dB)2.由Los、f计算得出d =30公里(Solve[ 115==32.44+20Log10[x]+20Log10[433.92],x]{{x30.945}})这是理想状况下的传输距离,实际的应用中是会低于该值,这是因为无线通信要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大气、阻挡物、多径等造成的损耗,将上述损耗的参考值计入上式中,即可计算出近似通信距离。
LoRa通信中的功率控制与传输距离优化方法

LoRa通信中的功率控制与传输距离优化方法一、引言LoRa(Long Range)是一种低功耗广域网通信协议,具有长距离传输、低功耗、大容量的特点。
在物联网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LoRa通信的有效传输距离和功耗控制是保障通信质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探讨LoRa通信中的功率控制与传输距离优化方法。
二、LoRa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LoRa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主要涉及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的设定。
1. 发射功率控制发射功率的控制与通信距离密切相关。
发射功率越高,通信距离越远,但功耗也随之增大。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需要根据通信距离来控制发射功率。
可采用自动功率控制机制,根据信号质量的反馈,动态地调整发射功率。
这种方法可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实现最佳功耗和通信距离的平衡。
2. 接收灵敏度设定接收灵敏度是指接收端可以有效识别和接收到的最小信号功率。
在LoRa通信中,通过设置接收灵敏度,可以对通信距离进行优化。
一般来说,接收灵敏度设置得越高,通信距离越远,但也容易受到噪声干扰。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场景和应用需求来合理设定接收灵敏度,以保证通信质量。
三、LoRa通信中的传输距离优化方法LoRa通信的传输距离优化方法主要包括路径损耗补偿、信号调制方案和信道设置。
1. 路径损耗补偿在LoRa通信中,信号传输会受到路径损耗的影响,导致信号质量下降。
路径损耗补偿方法可以通过计算路径损耗,来优化传输距离。
通过合理补偿路径损耗,可以提高信号质量,增加传输距离。
常用的路径损耗补偿方法包括补偿衰减、多径效应的处理和信号增强技术等。
2. 信号调制方案信号调制方案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波形进行传输。
在LoRa通信中,采用不同的信号调制方案可以影响传输距离。
通常,LoRa通信使用频移键控(FSK)和正交调频(OFDM)等多种调制方案。
选择合适的信号调制方案,可以根据通信环境和需求,实现最佳传输距离。
3. 信道设置LoRa通信中的信道设置是指选择合适的频率带宽和中心频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线发射功率与收灵敏度
发射功率与增益
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通过馈线(电缆)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收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因此在无线网络的工程中,计算发射装置的发射功率与天线的辐射能力非常重要。
Tx是发射( Transmits )的简称。
无线电波的发射功率是指在给定频段范围内的能量,通常有两种衡量或测量标准:
功率(W )-相对 1 瓦(Watts )的线性水准。
例如,WiFi 无线网卡的发射功率通常为0.036W ,或者说36mW 。
增益(dBm )-相对 1 毫瓦(milliwatt )的比例水准。
例如WiFi 无线网卡的发射增益为15.56dBm 。
两种表达方式可以互相转换:
dBm = 10 x log[ 功率mW]
mW = 10 [ 增益dBm / 10 dBm]
在无线系统中,天线被用来把电流波转换成电磁波,在转换过程中还可以对发射和接收的信号进行“放大”,这种能量放大的度量成为“增益(Gain)”。
天线增益的度量单位为“ dBi ”。
由于无线系统中的电磁波能量是由发射设备的发射能量和天线的放大叠加作用产生,因此度量发射能量最好同一度量-增益(dB ),例如,发射设备的功率为100mW ,或20dBm ;天线的增益为10dBi ,则:
发射总能量=发射功率(dBm )+天线增益(dBi )
=20dBm +10dBi
=30dBm
或者:=1000mW
=1W
在“小功率”系统中(例如无线局域网络设备)每个dB 都非常重要,特别要记住“ 3 dB 法则”。
每增加或降低3 dB ,意味着增加一倍或降低一半的功率:
-3 dB = 1/2 功率
-6 dB = 1/4 功率
+3 dB = 2x 功率
+6 dB = 4x 功率
例如,100mW 的无线发射功率为20dBm ,而50mW 的无线发射功率为17dBm ,而200mW 的发射功率为23dBm 。
接收灵敏度
Rx是接收(Receive)的简称。
无线电波的传输是“有去无回”的,当接收端的信号能量小于标称的接收灵敏度时,接收端将不会接收任何数据,也就是说接收灵敏度是接收端能够接收信号的最小门限。
接收灵敏度仍然用dBm 表示,通常ZIGBEE 无线网络设备所标识的接收灵敏度(如-94dBm) ,是指误码率(Bit Error Rate )为10 -5 (99.999%) 的灵敏度水平。
无线网络的接收灵敏度非常重要,例如,发射端的发射能量为100mW 或20dBm 时,如果250K 速率下接收灵敏度为-83dBm ,理论上传输的无遮挡视距为15Km ,而接收灵敏度为-77dBm 时,理论上传输的无遮挡视距仅为15Km 的一半(7.5Km ),或者相当于发射端能量减少了1/4 ,既相当
于25mW ,或14dBm 。
因此在无线网络系统中提高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相当于提高发射端的发射能量。
802.11b/g 要求的接收灵敏度如下:
调制方式OFDM OFDM OFD
M
OFD
M
CCK CCK
DQPS
K
DBPSK
传输速率54
Mb/s
48
Mb/s
36
Mb/s
24
Mb/s
11
Mb/s
5.5
Mb/s
2
Mb/s
1 Mb/s
接收灵敏度dBm (for BER
= 10 -5 )
-68 -69 -75 -79 -83 -87 -91 -94 从表中看出802.11b/g 对不同的速率要求不同的接收灵敏度,意味着接收端的信号强度越小,速率越低,直至无法接收。
由此看到,在无线网络系统中,提高接收端的接收灵敏度与提高发射端的发射功率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