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bview课程设计模拟计算器(选择结构)
labview经典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选择结构相当于文本语言中的条件语句。
LabVIEW8 中新增加的Diagram Disable Structu re,Conditi onal Disable d Structu re 类似C 语言中的条件宏定义语句。
一. 程序框图禁用结构(Diagram Disable Structu re)在调试程序时常常会用到程序框图禁用结构。
程序框图禁用结构中只有 Enabled的一页会在运行时执行,而 Disable d 页是被禁用、即不会执行的;并且在运行时,Disable页面里的SubVI 不会被调入内存。
所以,被禁用的页面如果有语法错误也不会影响整个程序的运行。
这是一般选择结构(Case Structu re)无法做到的。
图1、2:使用程序框图禁用结构例如图1、2 中的示例,如果我们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暂时不希望将test 写入到文件里,但又觉得有可能以后会用到。
此时,就可以使用程序框图禁用结构把不需要得程序禁用掉。
需要注意的是程序框图禁用结构可以有多个被禁用的框架,但必须有且只能有一个被使用的框架。
在被使用的框架中,一定要实现正确的逻辑,比如上图的例子中,在被使用的框架中一定要有连线把前后的文件句柄和错误处理联接好。
二. 条件禁用结构(Conditi onal Disable d Structu re)条件禁用结构则根据用户设定的符号(symbol)的值来决定执行哪一页面上的程序。
其他方面与程序框图禁用结构相同。
程序中所使用的符号,可以在项目或是运行目标机器(例如“MyCompute r”)的属性里设置。
图3:条件禁用结构值得注意的是:程序框图禁用结构与条件禁用结构都是静态的,如果需要在运行时决定执行哪一部分的程序可以使用选择结构。
用labview设计一个计算器(虚拟仪器)解读

科目:姓名:学号:院系:类别:(学术、专业)实验一Labview 计算器一、实验目的通过利用labview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熟练的掌握labview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利用设计的计算器可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可以进行平方、开根号和倒数运算、计算器可以进行清零和关闭计算器操作、在输入数据时不慎将某个数字输错可以运用BackSpace清除该值等一些基本简单的运算。
三、实验原理和框图1、前面板设计前面板是LabVIEW的图形用户界面,在LabVIEW环境中可以对这些对象的外观和属性进行设计,LabVIEW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界面对象,可以方便地设计出生动、直观、操作方便的用户界面。
本系统中前面板显示程序的输入和输出对象,即,控件和显示器。
本程序中控件主要是按钮,显示器主要是文本显示。
在前面板设计过程中先在前面板整齐排列放置22个确定按钮,将这22按钮的标签隐藏,然后修改这22个确定按钮的名字分别为:0~9十个数字、小数点、正负号、加、减、乘、除、等号、倒数、根号、清零、退格和X的Y次方。
前面板还包括一个文本显示控件用于显示计算的结果和计算器的某些提示,通过改变显示控件的大小使之于计算器的大小相适应。
计算器的前面板还有程序框图中while循环的停止按钮,当按钮按下时计算器停止工作退出到LabVIEW的编辑界面。
为了前面板的美观和防止按钮的移动,分别将前面板的各个按钮和文字进行组合和对前面板进行装饰,装饰采用修饰中的平面框。
如下图所示:2.后面板设计程序框图对象包括接线端和节点,将各个对象连线连接便创建了程序框图,接线端的颜色和符号表明了相应输入控件或显示控件的数据类型。
程序框图是程序的核心,程序要实现的功能都是通过程序框图反应出来的。
本课程设计的程序框图主要运用了while循环、时间结构、条件结构和平铺顺序等结构。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小数点按钮按下时,0.和存临时数据通过字符串连接控件将两者连接到一起;小数点按钮没有按下时,临时数据和小数点通过字符串连接按钮也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将连接到一起的数据送到显示控件。
虚拟计算器labview课程设计

虚拟计算器labview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LabVIEW虚拟计算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能掌握使用LabVIEW进行基础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和幂运算。
3. 学生能掌握LabVIEW中的条件语句和循环结构,用于复杂计算。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LabVIEW软件设计并搭建一个具备基本计算功能的虚拟计算器。
2. 学生能通过LabVIEW编程实现对计算器输入输出界面的设计和优化。
3. 学生能运用调试和排错技巧,确保虚拟计算器的稳定运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编程和虚拟仪器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相互尊重、沟通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认识到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LabVIEW虚拟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
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LabVIEW编程基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教师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二、教学内容1. LabVIEW基础入门- LabVIEW软件界面及基本操作- 前面板与程序框图的基本概念- 控件与 indicators 的使用2. 算术运算功能实现- 基础数学运算节点:加、减、乘、除、幂运算- 数值数据类型及其转换- 算术运算程序框图设计3. 控制结构- 条件结构:选择与分支- 循环结构:For 循环与 While 循环- 控制结构在计算器中的应用4. 界面设计及优化- 前面板设计原则与技巧- 输入输出控件的布局与美化- 界面交互性提升5. 程序调试与排错- 程序调试工具的使用- 常见错误类型及解决方法- 程序性能优化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学生能够系统掌握LabVIEW虚拟计算器的制作。
labview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

labview简易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LabVIEW编程基础,掌握创建虚拟仪器的基本步骤。
2. 学生能运用LabVIEW中的数学运算节点,实现简易计算器的加、减、乘、除功能。
3. 学生了解LabVIEW中的数据类型及其在计算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并搭建简易计算器的LabVIEW程序,实现基础运算功能。
2. 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提高问题分析、程序设计和调试的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计算思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认识到编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2. 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与协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团队精神。
3.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勇于尝试、不断探索的精神,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思维。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以引导为主,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进度,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使学生在完成具体学习成果的过程中,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1. LabVIEW基本概念与操作- 虚拟仪器与LabVIEW简介- LabVIEW编程环境熟悉- 前面板与后面板的基本操作2. 简易计算器程序设计- 数据类型与数学运算节点介绍- 加、减、乘、除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程序调试与优化3.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并搭建简易计算器程序-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LabVIEW在计算器中的应用- 课堂讨论与问题解决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LabVIEW基本概念与操作- 导入新课,介绍虚拟仪器与LabVIEW- 学生熟悉LabVIEW编程环境,了解前面板与后面板操作第二课时:简易计算器程序设计(一)- 讲解数据类型与数学运算节点- 学生学习加、减功能的设计与实现第三课时:简易计算器程序设计(二)- 学生学习乘、除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程序调试与优化第四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学生设计并搭建简易计算器程序- 分析案例,课堂讨论,问题解决教学内容与进度按照上述大纲进行,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LabVIEW 简易计算器的程序设计。
LabVIEW虚拟仪器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1]
![LabVIEW虚拟仪器课程设计简易计算器[1]](https://img.taocdn.com/s3/m/fd3b5d25cfc789eb172dc84e.png)
LabVIEW虚拟仪器课程设计论文题目: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目录一、LabVIEW简介 (3)1、虚拟仪器(VI) 的概念 (3)2、LabVIEW 的概念 (3)3、LabVIEW 特点及发展 (3)4、LABVIEW的应用领域 (4)二、设计思想 (4)三、实现过程 (5)1、面板按键的设计及感应 (5)2、数字的键入(0~8键入1~9数字) (5)3、“0”的输入 (7)4、小数点的键入 (7)5、等号的键入 (8)6、四则运算的连续实现 (9)7、C键清零作用及CE退出键 (10)8、开方键 (10)9、倒数键 (10)10、反号键 (11)11、backspace键及默认事件 (11)12、对result的处理 (11)四、总结 (13)一、LabVIEW简介1、虚拟仪器(VI) 的概念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
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
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
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
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
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方式。
上面的框图反映了常见的虚拟仪器方案。
虚拟仪器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仪器需求组织的数据采集系统。
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
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是美国NI公司的LabVIEW。
虚拟仪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计算机测控系统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PC机出现以后,仪器级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甚至在 Microsof t公司的 Windows 诞生之前,NI公司已经在Macintosh计算机上推出了LabVIEW2.0 以前的版本。
labview计算器课程设计

labview计算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LabVIEW编程环境中基本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2. 学会使用LabVIEW设计计算器程序,并能实现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3. 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理解程序结构对运算结果的影响。
技能目标:1. 能够独立运用LabVIEW编程环境,进行计算器界面的设计和程序编写;2. 学会调试和优化计算器程序,解决简单的问题;3. 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编程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会与同学分享和交流编程经验;3. 强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认识到计算机编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操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在本年级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对编程有一定了解,但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实际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编程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设计,培养其编程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LabVIEW基本概念与编程环境- 熟悉LabVIEW的操作界面;- 学习LabVIEW的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2. 计算器程序设计- 设计计算器界面,包括数字按钮、运算符号按钮和显示屏;- 使用循环结构和条件结构编写计算器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功能。
3. 程序调试与优化- 学习使用LabVIEW调试工具,查找和修正程序中的错误;- 优化程序结构,提高计算器的运算速度和稳定性。
4. 教学大纲与进度安排- 第一课时:介绍LabVIEW基本概念与编程环境,学习数据类型和运算符;- 第二课时:设计计算器界面,编写计算器程序;- 第三课时:调试和优化计算器程序,解决常见问题;- 第四课时:总结与展示,学生分享编程成果。
用labview设计一个计算器(虚拟仪器)解读

用labview设计一个计算器(虚拟仪器)解读虚拟仪器实验报告科目:姓名:院系:1/15学号:类别:(学术、专业)实验一Labview计算器一、实验目的通过利用labview设计一个简易计算器熟练的掌握labview基本功能和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要求利用设计的计算器可以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可以进行平方、开根号和倒数运算、计算器可以进行清零和关闭计算器操作、在输入数据时不慎将某个数字输错可以运用BackSpace清除该值等一些基本简单的运算。
三、实验原理和框图1、前面板设计为了前面板的美观和防止按钮的移动,分别将前面板的各个按钮和文字进行组合和对前面板进行装饰,装饰采用修饰中的平面框。
如下图所示:2/152.后面板设计程序框图对象包括接线端和节点,将各个对象连线连接便创建了程序框图,接线端的颜色和符号表明了相应输入控件或显示控件的数据类型。
程序框图是程序的核心,程序要实现的功能都是通过程序框图反应出来的。
本课程设计的程序框图主要运用了while循环、时间结构、条件结构和平铺顺序等结构。
3/15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当小数点按钮按下时,0.和存临时数据通过字符串连接控件将两者连接到一起;小数点按钮没有按下时,临时数据和小数点通过字符串连接按钮也将两者连接在一起,将连接到一起的数据送到显示控件。
4/15数值控件与运算按钮没有直接的连线,这就需要对控件进行引用,将引用后的结果经过属性节点和字符串至十进制转换将按下的按钮扫描到临时数据进行临时保存。
图3-3四则运算的除法运算在四则运算的过程中,通过运算符按钮对四则运算进行控制,在进行除法运算当除数为零时,会出现错误的提示。
当除数不为零时,除法运算跟加减乘的运算是一样的。
5/15。
基于labview系统开发的科学计算器

• 48•LabVIEW 系统具有操作简易、功能丰富、界面可定制、可靠性高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测量、测试系统。
计算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按照中国学生日常计算基本要求,基于LabVIEW 系统开发了一种简单适用、界面简洁的科学计算器,完成了相关的程序设计,实现两个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三角函数运算等功能。
用户可通过VI 子程序编程进行系统二次开发,快速添加或修改各项功能,达到了设计目的。
1 设计方案制定1.1 设计的原理计算器一般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键盘、显示器、电源和一些外围设备组成,键盘是计算器的输入部件,一般采用接触式或传感式,为减小计算器的尺寸,一键常常有多种功能,显示器是计算器的输出部件,通常为发光二极管或液晶显示器等。
低档计算器的运算器、控制器由数字逻辑电路实现简单的串行运算,其随机存储器只有一、二个单元供累加存储。
高档计算器由微处理器和只读存储器实现各种复杂的运算程序,有较多的随机存储单元以存放输入程序和数据。
LabVIEW 是一种用图标代替文本行创建应用程序的图形化编程语言。
传统文本编程语言根据语句和指令的先后顺序决定程序执行顺序,而LabVIEW 则采用数据流编程方式,程序框图中节点之间的数据流向决定了VI 及函数的执行顺序,操作效率高,可以很方便实现计算器的设计任务。
1.2 设计框图本设计中,计算器能够实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三角函数运算、平方运算,有运算记忆并连续运算以及数值查询功能,能够实现数值清除和清零以及退出等功能。
计算器的运算过程如下:(1)输入第一个数进行存储并显示;(2)输入运算类型并存储;(3)输入第二个数存储并显示;(4)连续运算显示运算结果;(5)可清除之前的数据开始新的运算;(6)退出键可退出运算程序。
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原理框图2 科学计算器设计2.1 前面板设计前面板是LabVIEW 的图形用户界面,LabVIEW 提供了丰富的界面对象,对这些对象的外观和属性进行设计,可以方便地设计出生动、直观、操作方便的用户界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工程大学
《虚拟仪器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计算器模拟
姓名:张振兴
学号: 090030301
班级:测控三班
完成日期:2012 年 6月19日
目录
一、设计思路 (2)
二、实现过程 (2)
1、面板键入感应 (2)
2、运算变量的初始化 (2)
3、无操作时的默认输出 (3)
4、数字的键入1-9的输入 (3)
5、数字0的输入 (4)
6、小数点的键入 (5)
7、结果去零操作 (5)
8、“+/-”键的设计 (7)
9、“+、-、*、/”四则运算 (7)
10、等号键 (8)
11、开方运算 (9)
12、取倒数倒数运算 (9)
13、退格键CE的设计 (10)
14、清零键C (11)
15、停止键OFF (12)
三、整体程序 (12)
四、前面板的设计排版 (12)
五、while循环中寄存器能 (13)
六、此计算器可以实现的功能 (13)
一、设计思路
完成标准型计算器的一般功能。
输入第一个数,进行存储并显示输入运算的类型并存储输入第二个数,存储并显示按“=”或则按其它运算符号“+、-、*、/”进行连续的运算,最后显示运算结果。
二、具体的实现过程
1、面板键入感应
首先建立一个簇,然后在簇中建立22个布尔量,其中包括0--9十个数字键,1个小数
点键,4个“+、-、*、/”运算键,1个等号键,1个开方键,1个符号转换键,1个倒数键,1个清零键,1个退格键,1个退出键。
如下图所示:
然后通过将簇中元素按产生的顺序组成一个一维数组,这样就实现了每个键与数字(1--22)
之间的对应。
每次按下一个键时,通过查找出对应的键并把其后对应的数字连接到一个case 结构,然后执行对应case结构中的程序,至此就完成了对一个键的感应过程。
如下图所示:
2、运算变量的初始化
在运行程序之前,首先对需要用到的变量进行初始化,如图所示
3、无操作时的默认输出
当键盘上的键没有任何一个按下时,系统默认输出
4、数字1--9的输入
以数字“1”为例,当第一次输入数字“1”后,波尔量为真,进入case结构,将1输出到display 中,波尔量变为假。
(图1.4.1)若再次输入1,为避免出现01这样的字符串,先判断之前显示的数据是否为0,若为0,则直接输出1,(图1.4.2)若不为0,则将这两次输入的数据通过连接字
符串连接到一起,在display中输出。
数字2到9也是同样的道理。
(图1.4.3)
(图1.4.1)
(图1.4.2)(图1.4.3)
5、数字0的输入
当第一次输入0时,与上述真的情况相同,现在就零输入时的多零问题进行设计。
虽然以多个零开头不影响输出的结果,但考虑到显示形式的正确性,只在小数点前显示一个零。
当数据输入后,通过连接字符与00比较,若不等,则将数据直接输出(图1.5.1)。
若相等,则直接输出0(图1.5.2)。
(图1.5.1)(图1.5.2)
6、小数点的输入
在小数点的输入时,最多只能显示出一个。
若直接点击小数点,则以“0.”输出(图1.6.1)。
若之前已输入数据,此时再输入小数点首先利用判断已输入的数据中是否含有小数点,若不含有,则后输出T,执行程序“真”(图1.6.2);若含有小数点,则输出F,执行程序“假”(图1.6.3)
(图1.6.1)
(图1.6.2)
(图1.6.3)
7、结果去零操作
在进行“+、-、*、/”运算及取负,取百分数,去倒数,开放运算之后程序默认为以保留6
位小数的形式输出。
而为了显示结果的简便,将末位不影响结果的零及小数点进行省略。
利用层叠式顺序结构,首先将得出的结果经过N-1位的偏移后与零进行比较,若相等,则进行去零操作,运用while循环结构,直至末位数字不为零,循环结束(图1.7.1------上图表示末位为零,下图表示末位不为零)
(图1.7.1)
在进行去零操作之后,进行层叠式顺序结构的第二层,对无关的小数点进行清除。
(图1.7.2------上图表示末位为小数点,下图表示末位不是小数点)
(图1.7.2)
8、“+/-”键的设计
首先进行扫描字符串,将字符串数据转换为数值数据,经过取负数后再转换为字符串形式输出。
如下图所示
其中的顺序结构为去末尾零和去无关小数点的操作。
9、“+、-、*、/”四则运算
以加法为例,当簇中输出的数据表示进行加法运算时,程序进入五层的层叠式顺序结构,首先将字符串进行扫描,转换为数值变量(图1.9.1),之后,对之前的数据进行运算,以保证连续运算时得到正确的结果:当第一次输入时,默认进行空条件下的程序(图1.9.2),若以前已有运算,以加法为例,先将之前的两个数进行相加运算,并进行去零操作,之后再将本次的运算符号送入“运算符号”的局部变量,以便于进行下次运算(图1.9.3)。
(图1.9.1)
(图1.9.2)
(图1.9.3)
10、等号键
实现最终的运算结果,将结果进行去零操作后输出到display中,同时将代表运算符号的移位
寄存器置为空字符串。
以加法为例。
11、开方运算
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后进行开放运算,再转换为字符串输出,并进行去零操作。
(顺序结构的后两层为去零操作)
12、取倒数运算
原理与上述开方运算相同。
(顺序结构的后两层为去零操作)
13、退格键CE的设计
在点击退格键时,要实现从末位开始的依次退格,直至输出为0。
首先,将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进行分离,运用实现此功能。
连接方式如图1.13.1
(图1.13.1)
分离后,将小数部分的字符串长度与0进行比较,若大于0,则进入到条件结构的“真”,将字符串长度减1后与整数部分连接,得到新的显示输出。
(图1.13.2)
(图1.13.2)
若原字符串只有整数部分或者小数部分已经过退格键清除,则进入到条件结构的“假”。
、若整数部分的字符串长度大于1,则进入到子条件结构的“假”,将整数的字符串长度减一后输出(图1.13.3)。
(图1.13.3)
若整数部分的长度不大于1,即小于等于1时,则进入到子条件结构的“真”,直接输出0.(图1.13.4)
(图1.13.4)
14、清零键C
将程序中所有用到的变量均进行复位,达到清零复位的目的。
15、停止键OFF
程序结束,将T输入到while循环的停止键上。
三、整体程序
四、前面板的设计排版
五、while循环中寄存器功能
从上到下的寄存器功能依次为:最上面的用来存储“显示”的数据,第二个用来前一次运算后输出的数值,第三个用来存放四则运算的符号,最底下的用来给出控制变量。
六、此计算器可以实现的功能
经过调试,此计算器可以实现基本的四则运算,开放,取负数,取倒数的运算。
同时,它还可以实现四则运算的连续运算,并输出正确结果;对结果进行报错(对0取倒数,报错Inf;对负数开放,报错NaN);对结果进行修正(第一位为零或多零,多小数点,结果末位不影响结论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