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诊断技术1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第一第二篇)

_________情况下,对汽车技术状况或工 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测量。
第二篇 发动机技术状况检测与常 见故障诊断
第一节 发动机功率检测
一、动力性的评价指标 发动机有效功率、有效扭矩和转速都是动 力性的评价指标,有效功率是汽车动力性最 主要的诊断参数。
3、维修检测:维修判定,确定维修质量
第一节 概 述
三、汽车检测与诊断方法及特点
汽车诊断:由检查、测量、分析、判断等一系列活 动完成的
人工经验诊断:眼看、耳听、手摸、鼻闻(中医) 设备诊断:仪器检测,结果分析,现象分析,人工
判断(中西医结合) 自诊断:利用监测电路检测传感器、执行器以及微
处理器的各种实际参数,并将其与存储器中的标 准数据进行比较,从而判定系统是否存在故障。
3、相对法
相对法是指通过对正常汽车总成或零部件进行测试后,
采用一定的处处理措施确定诊断参数标准的一种方法。通 常的做法是测定一定数量的正常汽车总成或零部件的运行 参数,确定个基准值,然后用一个适当的系数乘上基准值 即可得到诊断参数标准。
第三节 汽车诊断参数和诊断标准
七、汽车诊断周期
最佳诊断周期—保证车辆的完好率最高而消耗 的费用最少的诊断周期
2)磨料磨损
摩擦副间夹入微粒,刮伤表面,破坏油膜,解决 三滤问题。
3)疲劳磨损
摩擦面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和裂纹并 逐渐积累、扩展。
变形、裂纹、油渗、扩展——剥落
4)腐蚀磨损
腐蚀——磨掉——腐蚀——磨掉 润滑油添加剂
酸 SO2 CO2
第二节 汽车故障诊断分析方法
(1)气缸的磨损
单击图片动画演示
和化学量,如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油耗和 排放值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复习题一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复习题一复习题一一、判断题1.稳态测功是指直接测量发动机的最大有效功率。
( F )2.曲轴箱窜气量与发动机的转速和负荷无关。
( F )3.当转向轮为正前束时滑板将向外滑移。
( T )4.用手上下推动连杆大端,有明显间隙感时,则连杆轴承间隙过大。
( T )5.气门间隙必须在活塞处于上止点时进行检查调整。
( T )6.检查浮子室油平面,应在发动机处于中速运转、汽油泵正常供油时进行。
( F )7.柴油机收车后进行日常维护,应从粗、细柴油滤清器内放出沉淀油污。
( T )8.输油泵置于清洁煤油中,通人147~196MPa压缩空气,在缝隙中有微量气泡涌出,即说明喷油泵密封性不合要求。
( F )9.清洗发动机冷却系时,其冲洗方向与冷却水工作循环方向相反为好。
( T ) 10.机油集滤器的浮筒,其作用和化油器浮子相同,用于控制油面高低。
( F ) 11.由于电控喷射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均能形成较为理想的可燃混合气比,故大大降低了排放污染。
( T ) 12.离车式硬支承电测式平衡机是把车轮不平衡作用在平衡机转轴支承装置上的动反力或因此而产生的振动转变成电信号检测出来。
( T ) 13.汽车的制动距离与汽车重心位置、地面的附着系数有关。
( T ) 14.前束值的测量部位应在略低于轮胎水平中心线处。
( F ) 15.在前轮定位参数中车轮前束与外倾对车轮侧滑的影响比较大。
( T ) 16.汽车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是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 F ) 17.工作过程参数必须在汽车工作时才能测得。
( T ) 18.外特性代表了汽油机的最高动力性能。
( T ) 19.单点喷射系统油压高,多点喷射系统油压低。
( F )20.在海平面高度,发动机怠速运转时,若进气管真空度稳定为57~70kPa,表明气缸密封性正常。
( T )21.机油若被吸入气缸而燃烧,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当发动机高度运转时,排气管排出浓的白色烟雾。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掌握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和意义。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
采用案例分析法,介绍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案例资料: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应用实例。
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定义、作用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的探讨情况。
第二章: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2.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掌握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了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2 教学内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采用实验演示法,展示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采用小组讨论法,探讨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2.4 教学资源教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课件: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
实验设备: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
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分类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汽车检测设备与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汽车故障诊断方法3.1 教学目标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掌握常见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操作步骤。
了解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汽车故障诊断方法的分类和原理。
1-2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

第二节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一、汽车故障及汽车技术状况汽车故障及汽车技术状况是汽车检测诊断的对象。
了解汽车故障类型和汽车技术状况,掌握汽车故障产生原因和汽车技术状况变化规律,对汽车诊断参数及其标准的确定和检测方法的选择是极其重要的。
(一)汽车故障1.汽车故障类型汽车故障:汽车零部件或总成完全或部分丧失工作能力的现象。
(1)按故障存在的系统分为汽车电器故障和汽车机械故障。
P6:汽车电器故障不解体检测相对容易,而汽车内部的机械故障的不解体检测相对较难。
(2)按故障形成的速度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
突发性故障发生前无任何征兆,无法通过诊断预测,具有偶然性;渐发性故障是由于零件磨损、疲劳、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使技术状况劣化而引起,是逐渐发展的过程,可通过早期诊断预测。
(3)按故障存在的时间分为间歇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
间歇性故障只是在引发故障的原因短期存在的条件下才显现。
例:气阻现象;永久性故障只有在更换某些零件后才能使其得以排除.例:发动机拉缸、轴瓦烧损事故等。
(4)按是故障显现的情况分为功能故障和潜在故障。
功能故障是导致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的故障(通过直接感受和测定参数确定,如发动机不能起动、输出功率下降等);潜在性故障是正在发生但尚未对功能产生影响的故障(零件的裂纹等)。
(5)按故障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严重故障、和致命故障。
具体见P6~7。
※故障的分类方法很多,相互间有交叉,一种类型的故障可转化成另一种类型的故障。
2.汽车故障产生的原因(1)工作条件恶劣工作部件间或工作部件与介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引起零部件的受力、变形、发热、磨损、腐蚀等。
道路、气候、环境、使用强度(车速、载荷、维护、驾驶等)变化等使汽车零件承受冲击载荷、交变应力。
(2)设计制造缺陷零件因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制造工艺不良而存在的先天不足。
(如应力集中现象、操作不当产生的残余应力、表面制造缺陷造成的磨损等。
)(3)使用维修不当超载运输、润滑不良、滤清效果不好、违反操作规程、汽车维护修理不当。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80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1990年底统 年代中期,汽车监理由公安部主管, 年代中期 年底统 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600多个,形成了全国的汽 多个, 计,全国已有汽车检测站 多个 车检测网。 车检测网。到1997年,全国已建立汽车综合性能检 年 测站近千家,其中A级站 级站140多家。 多家。 测站近千家,其中 级站 多家 1990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令《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 年交通部发布第13号令 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令《 管理规定》 年交通部发布第29号部令 管理规定》,1991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部令《汽车 年交通部发布第 号部令《 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 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办法》 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 我国已能自己生产全套汽车检测设备,如大型的技 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 术复杂的汽车底盘测功机、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四 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 轮定位仪、悬挂检测台、制动检测台、排气分析仪、 灯光检测仪等等。 灯光检测仪等等。 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 国内已发布实施了有关汽车检测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100多项。从汽车综合性能检 多项。 标准、计量检定规程等 多项 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 测站建站到汽车检测的具体检测项目,都基本作到 了有法可依。 了有法可依。
三、测量误差
1)按误差出现规律性分:
系统误差产生原因:
传感器原理方法上存在的误差(近似公 式代替) 由于元件或装置本身质量不高而产生的 误差 由于气温、湿度、气压等因素带来的误 差 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
三、测量误差
2)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类: 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类: 按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类
汽车故障检测与诊断技术第一章

1、工作过程参数:工作过程中可供测量的。 2、伴随过程参数:工作过程的伴随量,间接反映,不易测量。(振 动、异响、发热) 3、几何尺寸参数,具体结构参数:间隙,自由行程,配气正时
2020/4/28
汽车检测诊断参数
检测对象 汽车总体
发动机总 体
检测参数
最高车速(km/h) 最大爬坡度(%) 0~100km加速时间(s) 驱动车轮输出功率(kW) 驱动车轮驱动力(N) 汽车燃油消耗量(L/100km,
综合检测线布局图
2020/4/28
4.3 汽车检测与诊断特点比较
“检测”(test或 inspection)主要指“ 性能检测”,一般是在 汽车使用过程中,对 汽车的动力性、经济 性、安全性和环保性 能等方面进行检查测 试,以便对相关的性 能做出评价,对发现 的问题做出及时调整 ,保证汽车良好的技 术状况。
2020/4/28
2.3.汽车故障分析方法
(2) 汽车故障诊断流程 图。根据汽车故障征兆和 技术状况间的逻辑关系, 反映汽车故障诊断的综合 分析、逻辑推理和判断思 路,描述汽车故障诊断操 作顺序和具体方法,从原 始故障现象到具体故障部 位和原因的顺序框图即为 汽车故障诊断流程图,它 是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检 测思路、综合分析、逻辑 推理和判断方法最常用的 具体表达方式。
2020/4/28
1、诊断方法 1、1、客观诊断
利用设备和仪器测量有关参数,对参数进行逻辑处 理,科学地识别发动机的技术状况,进行定量技术评价 ,能作出确切诊断结果。
目前汽车维修企业使用的诸多修车王等故障检测仪 器能直接诊断电器元件的故障部位;并能通过数据流参 数来表明各电器元件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动态。 1、2、主观诊断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题库1-1-8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题库1-1-8
问题:
[单选]发动机功率和汽车的驱动力等属于汽车诊断参数中的()类。
A.工作过程参数
B.伴随过程参数
C.几何尺寸参数
问题:
[单选]异响、振动和温度等是属于诊断参数中的()类。
A.A、工作过程参数
B.B、伴随过程参数
C.C、几何尺寸参数
问题:
[单选]可以作为汽油机供给系的诊断参数的是()。
A.喷油器喷油压力
B.车轮侧滑量
C.车轮前束值
(辽宁11选5 )
问题:
[单选]诊断参数测量值超过()后,诊断对象技术状况严重恶化,汽车须立即停驶修理。
A.A、初始值
B.B、许用值
C.C、极限值
问题:
[单选]我国维修制度中规定在用车辆实行“()”
A.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B.定期检测、视情维护、强制修理
C.视情检测、强制维护、定期修理
问题:
[单选]获得最佳诊断周期必须考虑()
A.A、汽车技术状况
B.B、汽车使用条件
C.C、经济性及以上均是
问题:
[单选]以下()不是智能化检测系统的特点。
A.自动零位校准
B.自动量程切换
C.装有传感器。
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
2 国内发展概况
o 60年代中后期,由交通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市公 共汽车三场合作,研制汽车综合试验台,为我国 汽车诊断技术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o 77年,国家为了改变汽车维修落后的局面,下 达了“汽车不解体检验技术”的研究课题,这是 建国以来,国家对汽车诊断、科研方面下达的第 一个国家课题,标志着我国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 技术开始了新的起点。
(2)诊断参数的选用原则
o 六原则
o 1)灵敏性——灵敏性用灵敏度评价,灵敏度是指 诊断对象的技术状况在从正常状态到进入故障状 态之前的整个使用期内,诊断参数相对于技术状 况参数的变化率 。选用灵敏度高的诊断参数 诊断汽车的技术状况时,可使诊断的可靠性提高。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
o 80年代中后期,发达国家的随车诊断已成为汽 车电器故障诊断的主流。
通用公司的CAMS (Computerized Automotive Maintenance System)系统、福特公司的
OASlS(On-Line Automotive Service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
o OBD-Ⅱ采用了标准相同的16孔诊断插座、 相同的故障码及共通的资料传输标准SAE或 ISO格式,可用相同的诊断系统。
PPT文档演模板
第1章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基础
o 现在,国外汽车诊断设备发展的重要特征是 直接采用各种自动化的综合诊断技术,不断 开发新的汽车诊断专家系统,增加难度较大 的诊断项目,扩大诊断范围,采用“智能化、 自动化”的诊断方式,提高对非常复杂故障 的诊断能力和预测故障的能力。
诊断参数的稳定性越好,其测量值的离散度(或方差) 越小。稳定性不好的诊断参数,其灵敏性也降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中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1. VIN码 2. 国内车辆检查制度 3. 安全环保检测站、综合性能检测站 4. 前照灯检测 5. 侧滑检测 6. 制动性能检测 7. 排气污染物检测 8. 发动机功率检测 9. 缸压检测 10. 次级点火波形分析 11. 转向系统一般要求 12. 四轮定位检测 13. 动力性能检测燃油经济性检测 14. OBD技术
1.1基本概念及术语
1. 汽车技术状况:定量测得的表征某一时刻 汽车外观和性能的参数值总和。如外观尺 寸、功率、油耗、车速、转速。
2. 汽车故障:汽车部分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 的现象。如不能起动、不能行驶。
3. 诊断参数:供诊断用的,表征汽车、总成、 机构技术状况的参数。
4. 诊断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 准、企业标准。
1.9检测站与检测线
5 综合性能检测站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术语和定义
5.1 汽车综合性能 automotive multiple-function • 在用汽车动力性、安全性、燃料经济性、使用可靠性、排气污染物和噪声以及整车装
备完整性与状态、防雨密封性等多种技术性能的组合。
5.2 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 automotive multiple-function test station • 按照规定的程序、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操作行为,对在用汽车综合性能进行检测
火花塞间隙 火花塞加速特性值
初级电路闭合角
制动系 冷却系
车轮接地性指数 制动距离
制动减速度 制动力
车轮阻滞力 驻车制动力 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力完全释放时间 冷却液温度 冷却液液面高度 风扇传动带张力 风扇离合器离合温度
机油压力
机油温度
润滑系
机油消耗量 油底壳油面高度
机油清净性系数
机油理化性能指标
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安全与环保检测线
4.安全与环保性能检测站
4.3 检验项目 ① 车辆唯一性认定 ② 联网查询 ③ 线外检验:外观检测、底盘动态检测 ④ 线内检验:
车速表校验、前轮侧滑量、轴重测量、制 动检测、前照灯检测、排气污染物检测、 底盘输出功率检测、车辆底盘检测。
4.4 检测设备的布置 ➢ 一般3~5个工位,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 ➢ 4工位布置法: ① L工位:外观检查工位 ② A.B.S.工位:侧滑、制动、车速表工位 ③ H.X.工位:前照灯、废气检测工位 ④ P工位:车底检查工位
俗称十七位码。它包含了车辆的生产厂家、年代、车型、车身型式及代码、发动机代码及组装地点等信息。正确解读VIN 码,对于我们正确地识别车型,以致进行正确地诊断和维修都是十分重要的。
1~3位(WMI):制造厂、品牌和类型; • 第1位:表示地理区域(国别) • 1 美国 J 日本 S 英国 2 加拿大 K 韩国 T 瑞士 3 墨西哥 L 中国 V 法国 R 台湾 W 德国 • 6 澳大利亚 Y 瑞典 9 巴西 Z 意大利
压缩机冷冻机油油面 高度
起动机电刷长度
模块1 汽车检测概论
1.2汽车检测的意义 汽车检测的目的: ① 保证交通安全 ② 减少环境污染 ③ 改善汽车性能
模块1 汽车检测概论
1.3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常用名词术语 1、M:客车;N:货车;O:挂车及半挂车;
L:二、三轮机动车 2、M1、M2、N1、轻型汽车、第一类轻型汽车、第
VIN码
1.2 相关术语
1.车身型式:指根据车辆的一般结构或外形诸如车门和车窗数量,运载货物的特征以及车顶型式(如厢式 车身、溜背式车身、舱背式车身)的特点区别车辆。 2.发动机型式:指动力装置的特征,如所用燃料、气缸数量、排量和静制动功率等。装在轿车或多用途 载客车或车辆额定总重为10000lb或低于10000lb的载货车上的发动机,应标明专业制造厂及型号。 3.种类:是制造商对同一型号内的,在诸如车身、底盘或驾驶室类型等结构上有一定共同点的车辆所给 予的命名。 4.品牌:是制造厂对一类车辆或发动机所给予的名称。 5.型号:指制造厂对具有同类型、品牌、种类、系列及车身型式的车辆所给予的名称。 6.车型年份:表明某个单独的车型的年份,只要实际周期不超过两个立法年份,可以不考虑车辆的实际 生产年。 7.制造工厂:指标贴VIN的工厂。 8.系列:指制造厂用来表示如标价、尺寸或重量标志等小分类的名称。主要用于商业目的。 9.类型:指由普通特征、包括设计与目的来区别车辆的级别。轿车、多用途载客车、载货汽车、客车、 挂车、不完整车辆和摩托车是独立的型式。 10. 注意:VIN中不会包含 I、O、Q 三个英文字母。
转向系 行驶系
转向盘最大转向力 最小转弯半径 车轮侧滑量 车轮前束值 车轮外倾角 主销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
车轮动不平衡量 车轮静不平衡量 车轮端面圆跳动量 车轮径向圆跳动量 轮胎胎面花纹深度
点火系
喷油器喷油状况 喷油器喷油不均匀度
供油提前角 供油间隔
点火提前角 各缸点火电压值 各缸点火电压短路值 点火系最高电压值 各缸波形重叠角
(验)评价工作并提供检测数据、报告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简称综检站。
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等级划分中,汽车综合性能检测B级站不能进行的检测是车辆技 术等级评定检测。
5 综合性能检测站
5.3 服务功能
CO排放量 HC排放量
NOX排放量
CO2排放量
诊断对象 发动机总成
检测诊断参数 发动机功率
发动机燃料消耗量 气缸压力
气缸漏气量 曲轴箱漏气量
进气管负压 单缸断火(油)转速 降
怠速转速 额定转速 各种传感器、执行器 性能参数 气门间隙
汽车整车 传动系
O2排放量
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 前照灯发光强度
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 车速表误差
蓄电池电解液密度
电源起动 系统
蓄电池高倍率放电程度 发电机及调节器性能参数
发电机定子、转子线圈电阻 硅整流二极管电阻
出风口温度
发电机电刷长度
冷凝器出入口温度
起动机励磁线圈电阻
空调系统
蒸发器温度 储液干燥器温度
电源起动 系统
起动机电枢线圈电阻
起动机电磁开关吸引 线圈电阻
高、低压管路压力
起动机电磁开关保持 线圈电
汽车检测概论
• “检测”与“诊断”技术的异同?
汽车检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进行的检查和 测量。
汽车诊断:对汽车在不解体(或仅拆卸个别小件)的 条件下确定汽车技术状况或查明故障部位、故障原因 进行的检测、分析和判断。
• 汽车主要使用性能: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 舒适性、环保性等。
模块1 汽车检测概论
二类轻型汽车、重型汽车 3、整备质量、基准质量、最大总质量
模块1 汽车检测概论
1.4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生效) 2、2011年:道路交通安全法 3、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管理最基础的技术标准,是新车注册登记检验和 在用车安全技术检验、事故车检验鉴定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新车定 型强制性检验、新车出厂检验和进口机动车检验的重要技术依据之一 。
客车车内噪声级 驾驶员耳旁噪声级
喇叭声级 传动系游动角度 传动系功率消耗
滑行距离 各总成工作温度 转向盘自由行程 转向轮最大转向角
汽油机 供给系
柴油机 供给系
配气相位
空燃比 系统油压 系统残压 喷油器喷油量 喷油器喷油状况 喷油器喷油不均匀度 输油泵输油压力 高压油管内最高压力 高压油管内残余压力 喷油器针阀开启压力 喷油器针阀关闭压力 喷油器针阀升程 喷油器喷油量
1.6车辆外观与整车技术参数检查
1.6.1车辆标志与外观检查 1、车辆标志 ① 车标、铭牌、VIN码
② LSVHJ133022221760
VIN码
1.1 VIN是英文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车辆识别码)的缩写。因为SAE标准规定:VIN码由17位字符组成,所以
L F V B A 1 4 B 8 Y 3 000001
示例:中国一汽大众生产的一辆奥迪A6L型轿车的VIN 代号为: L F V B A 1 4 B 8 Y 3 000001 (1)WMI L:中国 FV:一汽大众 (2)VDS B:安全保护装置为安全带和安全气囊 A:车身类型为四门阶背式 (B为四门溜背式,C为四门方背式) 1:发动机变速器型式为汽油发动机,手动变速器 2:为汽油发动机,自动变速器; 3:为柴油发动机,手动变速器
3:装配厂为中国长春 一汽大众 000001:生产顺序号为第一辆汽车
1.7检测站与检测线
1、机动车检测站:…不解体…性能检测... 2、分类 2.1 按职能分类:安全与环保检测站、综合性能检测站、(维修检测站)
根据检测站的职能,检测站分为A、B、C三级。
A级站:能承担本办法第五条规定的检测任务,即能检测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转向、 前轮定位。车速、车轮动平衡,底盘输出功率。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和点火系状况,及 异响,磨损、变形、裂纹,噪声,废气排放等状况。 B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和车辆维修质量的检测,即能检验车辆的制动、侧滑、 灯光、转向、车轮动平衡、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和点火系状况,及异响、变形、噪声、 废气排放等状况。
4、GB21861201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
5、GB19578-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
模块1 汽车检测概论
1.5关于在用汽车的检查制度 1、国内车辆检查制度 我国原则: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 2、I/M(检测/维护)制度 ① 概念:对在用车排放进行监督、检查、和
及时维护的高效管理制度。 ② 制定的出发点 ③ 黄、绿色环保标志(已取消)
C级站:能承担在用车辆技术状况的检测,即能检测车辆的制动、侧滑、灯光、 转向、车轮动平衡、燃料消耗、发动机功率及异响、噪声、废气排放等状况。 2.2 按汽车大小类型分类 2.3 按自动化程度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