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实验

合集下载

数据库SQL实验题目(14-15-1)

数据库SQL实验题目(14-15-1)

实验一数据定义操作●实验目的1.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基础知识2.掌握使用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3.掌握数据库和表的修改、查看、删除等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内容和要求一、数据库的创建在开始菜单中,启动SQl Server 程序中的“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右键单击“数据库”,选择“新建数据库”,创建成绩管理数据库Grademanager,要求如下表所示:Grademanager数据库参数表二、表的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1.表的创建在Grademanager数据库中,右键单击“表”,选择“新建表”命令,创建如下表所示的表:(1)Student表的表结构特别注意:为属性Ssex设置约束,需选中属性Ssex行,然后单击菜单中的“表设计器”,选择“CHECK 约束”命令,然后按照图1进行设置。

图1 设置性别的约束(2)Course表(课程名称表)的表结构(3)SC表(成绩表)的表结构特别注意:①为属性Degree 约束,可参照属性Ssex进行设置,“CHECK约束对话框”中的表达式为Degree>=1 And Degree<=100②为SC表设置外键Sno和Cno的方法:右键单击表SC,选择“设计”命令,然后选择菜单“表设计器”中的“关系”命令,打开“外键关系”窗口,选择“添加”按钮,然后单击“表和列规范”后的按钮,按照图2进行设置,即可将SC表中的Cno属性设置为外键。

按照相同的方法,将属性Sno也设置为外键。

图2为SC表设置外键Cno2.向上述表中输入如下数据记录学生关系表Student (右键单击表Student ,选择“编辑前200行”)课程关系表Course 成绩表SC3.修改表结构(找到操作的方法即可,不需要真正地修改表中的属性) (1)向student 表中增加“入学时间”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 (2)将student表中的sdept 字段长度改为20 (3)将student 表中的Speciality 字段删除思考题1. SQL Server 的数据库文件有几种?扩展名分别是什么? 2. 如何实现数据库的备份和还原?2.在定义基本表语句时,NOT NULL 参数的作用是什么? 3.主码可以建立在“值可以为NULL ”的列上吗?实验二 简单查询● 实验目的1. 掌握SELECT 语句的基本用法2. 使用WHERE 子句进行有条件的查询3. 掌握使用IN 和NOT IN ,BETWEEN …AND 和NOT BETWEEN …AND 来缩小查询范围的方法4. 掌握聚集函数的使用方法5. 利用LIKE 子句实现字符串匹配查询6. 利用ORDER BY 子句对查询结果排序7. 利用GROUP BY 子句对查询结果分组● 实验内容和要求一、表结构修改1.在实验一的所建立的数据库中增加Teacher 表,结构如下:2.在实验一的所建立的数据库中增加Teaching 表,表结构如下: Teaching 表(授课表)的表结构3.向上述两表中输入如下数据记录教师表Teacher 授课表Teaching二、完成下面查询 1.查询所有男生信息2.查询年龄大于24岁的女生学号和姓名3.查询所有教师的Tname、Tdept4.查询“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姓名、性别和出生日期5.查询成绩低于90分的学生学号及课号,并按成绩降序排列6.查询Student表中所有的系名7.查询“C01”课程的开课学期8.查询成绩在80分至90之间的学生学号及课号9.统计有学生选修的课程门数10.查询成绩为77,88或99的记录11.计算“C02”课程的平均成绩12.输出有成绩的学生学号13.查询所有姓“刘”的学生信息14.统计输出各系学生的人数15.查询选修了“C03”课程和学生的学号及其成绩,查询结果按分数的降序排列16.查询各个课程号及相应的选课人数,并为选课人数取别名为“人数”17.统计每门课程的选课人数和最高分,并为选课人数和最高分分别取别名为“人数”、“最高分”18.统计每个学生的选课门数和考试总成绩,并为选课门数和总成绩分别取别名为“门数”、“总成绩”,并按选课门数降序排列。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一 数据库定义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数据库定义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在《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中,实验一是关于数据库定义的实验。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学习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和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

1. 数据库的定义意义数据库是指存储数据的集合,它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可以提供查询、存储和管理数据的功能。

数据库的定义是建立数据库的结构和特性,包括数据表的定义、数据类型的定义以及数据表之间的关系定义。

数据库的定义可以规范化和统一数据存储结构,提高数据的存储效率和管理方便性。

2.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在数据库的定义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基本概念和术语:(1) 数据表:数据表是数据库的一个基本单位,它由多个数据行和数据列组成,用于存储和表示数据。

(2)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定义了数据的存储格式和表达方式,常见的数据类型有整数、浮点数、字符型、布尔型等。

(3) 主键:主键是数据表中的一列或者一组列,其值用来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每一行,主键的值不能重复。

(4) 外键:外键是数据表之间的关系表达,它是一个指向其他数据表主键的列,用于建立数据表之间的联系。

(5) 索引:索引是一种提高数据检索效率的数据结构,它可以加快数据的查询速度。

3. 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将使用SQL语言来创建数据库表格。

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结构化查询语言的缩写,是一种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SQL语言的创建表格语句包括以下几个关键字和语法:(1) CREATE TABLE:用于创建数据库表格。

(2) 表名:指定创建的表格的名称。

(3) 列名和数据类型:指定表格中的各列名称和数据类型。

(4) 主键:指定表格中的主键。

(5) 外键:指定表格中的外键。

4. 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在使用SQL语言创建数据库表格时,我们需要定义表格的各项属性,包括表格的名称、列名、数据类型、主键和外键。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Mysql)

实验项目列表实验一:数据库的定义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MySQL Server 6.0 服务器的安装过程和方法;2、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SQL、T-SQL、SQL Server Enterpriser Manager Server 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并学会使用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接收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二、实验环境:硬件:PC机软件:Windows操作系统、 MySQL Server 6.0 和Navicat for MySQL 9.0三、实验内容和原理:1、安装MySQL以及相应的GUI工具2、用SQL命令,建立学生-课程数据库基本表:学生Student(学号Sno,姓名Sname,年龄Sage,性别Ssex,所在系Sdept);课程Course(课程号Cno,课程名Cname,先行课Cpno,学分Ccredit);选课SC(学号Sno,课程号Cno,成绩Grade);要求:1) 用SQL命令建库、建表和建立表间联系。

2) 选择合适的数据类型。

3) 定义必要的索引、列级约束和表级约束.四、实验步骤:1、运行Navicat for MySQL,然后进行数据库连接,进入到GUI界面;2、利用图形界面建立基础表:student表的信息:Sage smallint 6Sdept varchar 20course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Cname varchar 40Cpno varchar 4 与course表中Cno关联Ccredit smallint 6sc表的信息:字段名类型长度约束条件Sno varchar 9 非空、主键、与student表中Sno外键关联,级联删除Cno varchar 4 非空、主键、与course表中Cno外键关联Grade smallint 6(1)、连接数据库,在localhost中点击鼠标右键(如图1所示),点击“新建数据库”,在弹出的窗口中输入数据库名称(如图2所示),然后单击“确定”,就完成了数据库的建立。

数据库的定义实验报告

数据库的定义实验报告

数据库的定义引言数据库是指能够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的集合,它是现代信息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数据库的设计和使用对于许多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的定义、特点以及它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一个有组织的数据集合,它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访问、管理和更新。

数据库中的数据以一种结构化的方式进行存储,以便于高效地进行查询和分析。

数据库的定义可以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数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是实际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是数字、文本、图像等各种形式的信息。

2.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定义了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组织结构和关系。

常见的数据模型有关系型模型、层次模型和网络模型等。

3.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工具,负责管理数据库的创建、维护、查询和更新等操作。

常见的DBMS有MySQL、Oracle和SQL Server等。

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点:1.数据共享:数据库可以被多个应用程序或用户同时访问和使用,实现了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

2.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是相互独立的。

应用程序不需要了解数据库中数据的具体存储方式,只需要使用数据库提供的接口进行操作。

3.数据一致性:数据库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事务机制和约束条件,数据库可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数据安全性:数据库提供了各种安全措施,包括用户身份验证、权限管理和数据加密等,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数据库的应用数据库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1.企业管理:数据库被广泛用于企业管理系统中,用于存储和管理企业的各种信息,如员工信息、销售记录和财务数据等。

2.电子商务:数据库是电子商务系统中的核心组件,用于存储和管理商品信息、订单数据和用户信息等。

3.学术研究:数据库在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用于存储实验数据、文献信息和研究成果等。

4.社交网络:社交网络平台使用数据库来存储用户信息、社交关系和用户生成的内容等。

数据库实验一

数据库实验一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实验一、定义数据库和表一、实验环境Windows 2003 Server、SQL Server 2008二、实验目的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提供的图形化交互窗口创建、修改数据库、表结构与整性约束、建立索引,掌握创建、修改数据库、表结构与整性约束的SQL语句。

掌握使用企业管理器提供的图形化交互窗口输入、修改和删除表中的记录,掌握输入、修改和删除表中的记录的SQL语句。

三、实验方法(1)利用资源管理器在D盘上建立“学号姓名DB”命名的文件夹,以便保存数据库。

按设计好数据库和表结构创建数据库与表结构的SQL语句完成数据库与表的建立,以及记录的操作。

(2)利用SQL Server 200X DBMS的交互式界面窗口练习建立数据库SDB1与Dept1、T1、S1、C1、SC1表,以及记录的操作。

四、具体操作及结论分析1.建立数据库SBD的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sdbon primary(name=sdb_data,filename='D:\xxxDB\xxx.mdf',size=100MB,maxsize=200MB,filegrowth=20MB)log on(name=sdb_log,filename='D:\xxxDB\xxx.ldf',size=50MB,maxsize=100MB,filegrowth=10MB)USE sdb1.建立表Dept、T、S、C、SC的SQL语句create table dept(dno char(2) primary key,dname varchar(30) unique not null,dean char(10),adddress varchar(40))create table t(tno char(4) primary key,dno char(2) references dept(dno),tn varchar(10) not null,sex char(2) check(sex='男' or sex='女'),title char(10) check(title in('教授','副教授','讲师')))create table s(sno char(4) primary key,sn varchar(10),sex char(2) check(sex='男' or sex='女'),age int check(age>=17 and age<=25),dno char(2) references dept(dno),bp varchar(20))create table c(cno char(2) primary key,cn char(10),period int not null,tno char(4) references t(tno),class char(20) check(class in('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课','专业选修')))create table sc(sno char(4) references s(sno),cno char(2) references c(cno),grade int not null check(grade between 0 and 100),primary key(sno,cno))2.修改教师表T的SQL语句(给表T增加一个字段:PHON,并定义合适的数据类型)alter table t add phon varchar(10);3.分别给出Dept、T、S、C、SC三个表,每个表插入2条记录的SQL语句insert into dept values('01','外语学院','史宝辉','教5011');insert into dept values('02','工学院','俞国辉','森801');insert into t values('0101','01','李健','男','教授');insert into t values('0202','02','张青','女','教授');insert into s values('0101','李成占','男','19','01','河南');insert into s values('0202','马驰','男','18','01','辽宁');insert into c values('01','数学','80','0101','公共基础');insert into c values('02','英语','120','0101','公共基础');insert into sc values('0101','01','80');insert into sc values('0101','02','85');4.给出一条修改SC表记录的SQL语句update sc set grade=0 where sno='0101' and cno='02';5.给出一条删除C表中一条记录的SQL语句delete from sc where cno='02';delete from c where cno='02';7.讨论回答下面问题(1)建立表的顺序有要求吗?为什么?有要求,因为表与表之间有参照完整性约束关系,所以得先建立被参照的表,即充当主键的表,后建其它表,即作为外建的表。

数据库SQL实验题目

数据库SQL实验题目

实验(shíyàn)一数据定义(dìngyì)操作●实验(shíyàn)目的1.掌握(zhǎngwò)数据库和表的基础知识2.掌握使用(shǐyòng)创建数据库和表的方法3.掌握数据库和表的修改、查看、删除等基本操作方法●实验内容和要求一、数据库的创建在开始菜单中,启动SQl Server 程序中的“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右键单击“数据库”,选择“新建数据库”,创建成绩管理数据库Grademanager,要求如下表所示:Grademanager数据库参数表二、表的创建、查看、修改和删除1.表的创建在Grademanager数据库中,右键单击“表”,选择“新建表”命令,创建如下表所示的表:(1)Student表的表结构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精度小数位数是否允许Null值说明Sno Char 10 0 0 否学号,主码Sname Varchar 8 0 0 是姓名Ssex Char 2 0 0 是性别,取值:男或女Sbirthday Date 8 0 0 是出生日期Sdept Char 16 0 0 是系名Speciality Varchar 20 0 0 是专业名特别注意:为属性Ssex设置约束,需选中属性Ssex行,然后单击菜单中的“表设计器”,选择“CHECK约束”命令,然后按照图1进行设置。

图1 设置(shèzhì)性别的约束(2)Course表(课程名称表)的表结构(jiégòu)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精度小数位数是否允许Null值说明Cno Char 5 0 0 否课程号,主码Cname Varchar 20 0 0 否课程名(3)SC表(成绩表)的表结构(jiégòu)字段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精度小数位数是否允许Null值说明Sno Char 10 0 0 否学号,外码Cno Char 5 0 0 否课程号,外码Degree Decimal 5 5 1 是成绩,0~100之间特别(tèbié)注意:①为属性(shǔxìng)Degree 约束,可参照属性Ssex进行设置,“CHECK约束对话框”中的表达式为 Degree>=1 And Degree<=100②为SC表设置外键Sno和Cno的方法:右键单击表SC,选择“设计”命令,然后选择菜单“表设计器”中的“关系”命令,打开“外键关系”窗口,选择“添加”按钮,然后单击“表和列规范”后的按钮,按照图2进行设置,即可将SC表中的Cno属性设置为外键。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精选推荐

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定义及更新语句练习⼀、实验⽬的熟练掌握⽤SQL语句实现数据库和基本表的创建以及数据的更新。

⼆、实验内容(1)⽤SQL语句建⽴如下以⾃⼰名字为名的数据库,包括S,P,J,和SPJ四个基本表(教材第⼆章习题5中的四个表),要求实现关系的三类完整性。

S(SNO,SNAME,STATUS,CITY);P(PNO,PNAME,COLOR,WEIGHT);J(JNO,JNAME,CITY);SPJ(SNO,PNO,JNO,QTY);(2)分别使⽤插⼊、删除、修改的⽅式更新基本表中的数据。

a.利⽤Insert 语句将习题中给出的⽰例记录插⼊各表。

b.利⽤Update更新表中的记录:①将p表中的所有红⾊零件的重量增加5。

②将spj表中所有天津供应商的QTY属性值减少10。

⽤⼦查询。

c.利⽤Delete语句删除p表中的所有红⾊零件的记录。

三、完成情况1.创建四个基本表:CREATE TABLE S(SNO CHAR(20)PRIMARY KEY,SNAME CHAR(20),STATUS INT,CITY CHAR(20));CREATE TABLE P(PNO CHAR(20)PRIMARY KEY,PNAME CHAR(20),COLOR CHAR(10),WEIGHT INT);CREATE TABLE J(JNO CHAR(20)PRIMARY KEY,JNAME CHAR(20),CITY CHAR(20));CREATE TABLE SPJ(SNO CHAR(20),PNO CHAR(20),JNO CHAR(20),QTY INT,PRIMARY KEY(SNO,PNO,JNO),FOREIGN KEY(SNO)REFERENCES S(SNO),FOREIGN KEY(PNO)REFERENCES P(PNO),FOREIGN KEY(JNO)REFERENCES J(JNO));2.利⽤INSERT语句为四个基本表插⼊数据(每个表的插⼊操作均只以两个数据插⼊为例,其余省略):INSERTINTO SVALUES('S1','精益','20','天津');INSERTINTO SVALUES('S2','盛锡','10','北京');INSERTINTO PVALUES('P1','螺母','红','12');INSERTINTO PVALUES('P2','螺栓','绿','17');INSERTINTO JVALUES('J1','三建','北京');INSERTINTO JVALUES('J2','⼀汽','长春');INSERTINTO SPJVALUES('S1','P1','J1','200');INSERTINTO SPJVALUES('S1','P1','J3','100');3.利⽤UPDATE语句更新表中的记录:UPDATE PSET WEIGHT=WEIGHT+5WHERE COLOR='红';UPDATE SPJSET QTY=QTY-10WHERE SNO IN(SELECT SNOFROM SWHERE CITY='天津');4.利⽤Delete语句删除p表中的所有红⾊零件的记录DELETEFROM SPJWHERE PNO IN(SELECT PNOFROM PWHERE COLOR='红');DELETEFROM PWHERE COLOR ='红';四、实验结果1.利⽤INSERT 语句为四个基本表插⼊数据:2.利⽤UPDATE 语句更新表中的记录:3.利⽤Delete 语句删除p 表中的所有红⾊零件的记录五、问题与解决1.如何保存数据库?原以为需要⽤⼀次输⼊⼀次,后来通过⽼师讲解知道可以分离数据库(只保留.mdf⽂件就⾏了,到⽤时在附加数据库),还可以备份数据库。

数据库表的创建、管理和数据操作(实验一),数据库创建

数据库表的创建、管理和数据操作(实验一),数据库创建

数据库表的创建、管理和数据操作(实验⼀),数据库创建数据库表的创建、管理和数据操作(实验⼀),数据库创建今天我们就以实验的形式对表的创建、管理和数据操作进⾏学习,上课吧。

【实验⽬的】:了解SQL语⾔的使⽤,进⼀步理解关系运算,巩固数据库的基础知识。

【实验要求】:利⽤SQL语⾔进⾏数据库表的各种操作:1.数据库表的创建、修改和删除操作。

2.向表中进⾏数据的插⼊、删除和修改操作。

【实验内容】1. 利⽤数据定义语句在实验⼀创建的stu_DB库中建⽴学⽣管理系统的三个表:Student、Course、SC。

2.利⽤INSERT、UPDATE和DELETE语句对上述三张表的数据进⾏插⼊、更新和删除操作。

3.在stu_DB库中添加Teacher和TC表,对已建⽴的学⽣管理系统中的表添加充⾜的数据(每个表不少于20条),以便完成本实验的后继操作。

【实验步骤】⼀、数据定义(⼀)表的创建在实验⼀创建的数据库stu_DB中分别⽤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按下⾯的表结构创建学⽣管理系统的表。

1.利⽤企业管理器创建表(1)打开企业管理器。

(2)选中实验⼀创建好的数据库stu_DB,单击数据库中的表对象,然后右击窗⼝右侧选择新建表,弹出如图所⽰窗体。

(3)在这个窗体中,列名列就⽰表的字段名,可以在这个窗体中为字段选择数据类型和长度以及是否可以为空值。

(4)在此处可以为表选择⽂件组,在表中单击右键,选择属性,如果已经为数据库创建了⼀个次要组,可以在属性窗体的表⽂件组中为此表选择⽂件组。

应该把⼀些竞争使⽤的表放于不同的⽂件组中,并且让⽂件组属于不同磁盘,这样可以在表竞争读写时提⾼并发性能。

(5)创建完成后,单击磁盘图标,并为表取⼀个名字。

注意,应该为表取⼀个有意义的名字。

2.⽤Transact_SQL语句创建表语法为:CREATE TABLE[ database_name.[owner].] table_name( {column_name data_type [DEFAULT ‘default_value']|[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n] [IDENTITY [(seed, increment )]])[ON { filegroup | DEFAULT }][TEXTIMAGE_ON {filegroup | DEFAULT }]【例1】⽣成⼀个表名为student的表create table student(sno CHAR(8) primary key,sname CHAR(10) not null,ssex CHAR (2) check (ssex='男'or ssex='⼥'),sage smallint,sdept CHAR (20) default ('计算机系'),)【例2】创建⼀张名为Ta1的表,此表中有3列,第⼀列Pid定义为主键,并且⾃动增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数据库定义实验
一、实验目的
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T-SQL语句创建和管理数据库,学会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接收 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使用T-SQL语句进行数据表的创建和删除,并对数据表和表中的数据进行有效有管理。

二、实验环境
实验室名称:11#208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 10;SQL 2008
硬件环境:安装内存(RAM):可用)
处理器:Intel(R) Core(TM) i5-5200U CPU @
硬盘:250GB-SSD 500GB-HDD
三、实验内容
1.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数据库
2.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数据库
3.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数据表
4.用T-SQL语句创建、修改数据表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结果分析
(一)、创建、修改数据库
1.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步骤:
(1)、单击“开始”菜单选择“所有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2)、单击“视图”->”对象资源管理器”->右击“数据库”->选择“新建
数据库”命令
(3)、在“数据库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新建数据库的名称,本例输入“JXGL”
(4)、在“新建数据库”的对话框里设置“常规”、“选项”、“文件组”
2.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数据库步骤:
(1)、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右击要修改大小的数据库,选择“属性”弹
出属性对话框
(2)、在属性对话框中的“常规”、“文件”、“文件组”、“选项”、“更改跟踪”、
“权限”、“扩展属性”、“镜像”、“事务日志传送”修改数据库的相关信息
3.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删除数据库
右击要删除的数据库,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删除命令在弹出的“删除对象”
的对话框中,单击“确定”按钮
4.用T-SQL语句创建数据库:
(1)、打开SSMS窗口,并连接到服务器
(2)、依次选择“文件”->”新建”->“数据库引擎查询”命令或者单击标
准工具栏的“新建查询”按钮,创建一个查询输入窗口
(3)、在窗口中输入以下create database 语句:
create database temp
on primary
(name=TEMP,filename='F:\TEMP\',size=3,filegrowth=1)
log on
(name=TEMP_log,filename='F:\TEMP\', size=1, maxsize=20,
filegrowth=10%)
(4)、单击工具栏中的“执行”按钮,运行程序语句。

如果执行成功,在查
询窗口的“查询”结果窗口中,可能看到一条“命令已成功完成。

”的消息。

(5)、在“对象资源管理器”窗口中刷新,展开数据库结点就能看到刚创建
的“TEMP”数据库
5.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
(1)、增加数据库空间
alter database TEMP
modify file(name=TEMP,size=10)
(2)、修改数据库文件
use TEMP
alter database TEMP
modify file
(name=TEMP_log ,size=3, maxsize=5)
(3)、添加日志文件
alter database TEMP
add file
(name=TEMP_a,filename=’F:\TEMP\’,
size=5,maxsize=30,filegrowth=5%)
(4)、删除日志文件
use TEMP
alter database TEMP
remove file TEMP_log
(二)、通过目录视图系统函数和系统存储过程查看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1、使用系统函数databasepropertyex查看数据库的Version属性
use TEMP
select databasepropertyex(‘TEMP’,’ Version’)
2、使用系统存储过程sp_spaceused查看数据库JXGL的空间信息 use TEMP
exec sp_spaceused
(三)、修改数据库
1、用T-SQL语句修改数据库名称
use temp
Alter database temp
modify name = tempDataBase
use tempDataBase;
exec sp_renamedb 'tempDataBase','temp'
2、用T-SQL语句添加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Mo_JXGL
3、用T-SQL语句删除数据库
drop database temp
(1)、创建表S
create table S(
SNO char(9) not null,
SNAME char(8) not null,
SEX char(2),
AGE smallint,
SDEPT varchar(50),
primary key (SNO)
)
(2)、创建表C
use Mo_JXGL
create table C(
CNO char(4) not null,
CNAME varchar(50) not null,
TNAME char(8),
CDEPT varchar(50),
primary key (CNO),
)
use Mo_JXGL;
create table SC(
SNO CHAR(9) NOT NULL,
CNO CHAR(4) NOT NULL,
GRADE REAL NULL,
PRIMARY KEY(SNO,CNO),
foreign KEY(SNO) references S(SNO),
foreign key(CNO) references C(CNO) )
(1)、向S表中插入记录
use NewJXGL;
insert into S(
SNO,SNAME,AGE,SEX,SDEPT)
values (
's1001','张卓成','22','男','物联网1151'
)
use Mo_JXGL;
insert into C(
CNO,CNAME,CDEPT,TNAME
)
values (
'c01','数据库','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刘金岭' )
(a).向SC表中插入记录
USE Mo_JXGL
INSERT TNTO SC(SNO,CNO,GRADE)
VALUES(‘s1001’,’c01,’68’)
(b).增加班级字段
use Mo_JXGL;
alter table S
add class varchar(20)
实验结果分析:为S表中新增了class一列,数据类型为VARCHAR(20)
(C).修改S 表中的class长度为50
use Mo_JXGL;
alter table S
alter column class varchar(50)
use Mo_JXGL;
alter table S
drop column class
6、查看数据表信息
查看表S的空间大小等信息
use Mo_JXGL;
exec sp_spaceused 'S'
实验结果
五、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我掌握了数据库、数据表的创建,数据的输入,数据库的修改,尤其用SQL 语句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同时也对SQL语句有了新的认识。

六、附录
表设计
2.S表内容
3.SC表设计
表内容
5.C表设计
6.C表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