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作业安全知识培训PPT
合集下载
钢厂煤气安全知识培训PPT课件

煤气中毒的症状与急救
中毒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急救措施
迅速将中毒者移至通风处,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如心 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煤气泄漏的检测与处置
检测方法
使用煤气报警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等设备进行检测。
处置措施
立即关闭相关阀门,切断气源;开启 通风设施,降低泄漏区域的一氧化碳 浓度;通知专业人员进行处理。
03 钢厂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煤气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01
确保煤气生产设备维护良好,定期检查和保养,防止设 备故障导致煤气泄漏。
02
煤气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 流量等,确保生产出的煤气符合安全标准。
03
煤气生产区域应设置安全警示标识,并配备相应的安全 防护设施,如通风设施、CO报警器等。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钢厂煤气安全是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必须履 行相关法律责任,确保煤气安全。
钢厂煤气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某钢厂高炉煤气泄漏事故
2018年某钢厂发生高炉煤气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受伤。事故原因是 高炉炉体破裂,导致高炉煤气泄漏。
某钢厂焦炉煤气爆炸事故
2019年某钢厂焦化车间发生焦炉煤气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事故 原因是焦炉煤气管道泄漏,遇到明火发生爆炸。
加强煤气设备维护与检测
定期对煤气设备进行 全面检查,确保设备 运行正常。
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 故障,防止因设备故 障引发安全事故。
建立煤气设备维护保 养制度,对设备进行 定期保养,延长设备 使用寿命。
提高煤气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技能
定期开展煤气安全知识培训,提 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燃气安全使用知识培训PPT课件

灭火剂气体灭火剂——二氧化碳、卤代烷-七氟丙烷泡沫灭火剂——高倍数
灭火原理及方法
燃气烧伤燃气烧伤和其他烧伤的分类和症状一样。烧伤的伤势程度分为一度(红肿)、二度(水泡性)、三度(坏死性)。
应急处理
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类型: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城镇燃气管道及其附属系统、场站的工艺管道与设备的运行、维护制操作规定;用户设施的检查、维护、报修制度和操作规定;用户用气设备的报修制度;日常运行中发现问题或事故处理的报告程序。
(2)严禁携带火种、非防爆型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场站内生产区,未经批准严禁在场站内生产区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操作。
(3)站内防雷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每年雨季前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防静电装置每年检测不得少于2次。
(4)应定期对用于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装卸的软管及软管与工艺管道之间安装的防拉断问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软管应定期进行更换。
(5)装载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车在连接软管前,运输车必须处于制动状态;装卸作业过程中,应防止运输车移动,并宜设置防滑块。
不得有燃气泄漏;用气设备前燃气压力应正常;计量仪表应完好。
进入室内作业应首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开窗通风,切断气源,消除火种,严禁在现场拨打电话;在确认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0%时,方可进行检修作业。维护和检修作业除应执行上述规定外,还应遵守本规程第4.2.6条规定。
20XX年8月19日凌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处地下天然气输气管道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爆炸发生在新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穗市东南48公里处。爆炸发生时一个12口之家正在距离爆炸中心不远处露营,爆炸可能是由于烧烤篝火或烟头引发的。这条天然气管道埋在地下2米多深,在距佩科斯河150米的管道出现了一处破裂、泄漏、爆炸,炸出了一个长25米、深6米的大坑,火焰在32公里之外都可以看见。
灭火原理及方法
燃气烧伤燃气烧伤和其他烧伤的分类和症状一样。烧伤的伤势程度分为一度(红肿)、二度(水泡性)、三度(坏死性)。
应急处理
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类型: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提示标志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城镇燃气管道及其附属系统、场站的工艺管道与设备的运行、维护制操作规定;用户设施的检查、维护、报修制度和操作规定;用户用气设备的报修制度;日常运行中发现问题或事故处理的报告程序。
(2)严禁携带火种、非防爆型无线通信设备进入场站内生产区,未经批准严禁在场站内生产区从事可能产生火花性质的操作。
(3)站内防雷设施应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每年雨季前应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其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防静电装置每年检测不得少于2次。
(4)应定期对用于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装卸的软管及软管与工艺管道之间安装的防拉断问进行检查和维护保养;软管应定期进行更换。
(5)装载液化石油气、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车在连接软管前,运输车必须处于制动状态;装卸作业过程中,应防止运输车移动,并宜设置防滑块。
不得有燃气泄漏;用气设备前燃气压力应正常;计量仪表应完好。
进入室内作业应首先检查有无燃气泄漏;当发现燃气泄漏时,应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开窗通风,切断气源,消除火种,严禁在现场拨打电话;在确认可燃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0%时,方可进行检修作业。维护和检修作业除应执行上述规定外,还应遵守本规程第4.2.6条规定。
20XX年8月19日凌晨,美国新墨西哥州一处地下天然气输气管道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爆炸发生在新墨西哥州的卡尔斯巴穗市东南48公里处。爆炸发生时一个12口之家正在距离爆炸中心不远处露营,爆炸可能是由于烧烤篝火或烟头引发的。这条天然气管道埋在地下2米多深,在距佩科斯河150米的管道出现了一处破裂、泄漏、爆炸,炸出了一个长25米、深6米的大坑,火焰在32公里之外都可以看见。
煤气特种作业培训(安全技术知识)

从表2-1中可以看出: (l)即使是焦炉煤气,毒性仍然很大,因为焦炉煤气中一氧化
碳含量为6%--9%,是毒性最严重反应(0.08%)的75-113倍。 (2)几种冶金煤气中转炉和铁合金炉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最
高,中毒危险性最大。 (3)爆炸极限不仅与一氧化碳含量有关,还与氢、甲烷含量
有关。爆炸下限越低、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焦炉煤气因含 氢和甲烷的量比较高,因此爆炸下限最低,极具危险性。转炉 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大,爆炸的可能性也大。 2.着火温度 几种冶金煤气的着火温度和常见的几种点火源温度见表2— 2和表2—3。
第一章、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5.煤气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要点 ①煤气区的作业,应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
定。各类带煤气作业地点,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在一类煤 气作业场所及有泄漏煤气危险的平台、工作间等,均应设置方 向相对的两个出入口。 ②煤气危险区(如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 碳浓度应定期测定。人员经常停留或作业的煤气区域,需设置 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到煤气 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一氧化碳报 警装嚣应定期检验。 ③无关人员不应在风口平台以上的地点逗留。通往炉顶的 走梯口,应设立“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作!”的警告标志。
高炉休风指小于等于4h的休风炉顶及除尘器应通入足够的蒸汽或氮气关闭煤气切断阀之后炉顶除尘器和煤气管道采用管网净煤气保压
煤气特种作业培训课 件
目录
第一章、冶金煤气安全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第一节、冶金煤气概述 第二节、冶金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第二章、煤气储存、加压和混合设施运行与维护安全
第一章、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碳含量为6%--9%,是毒性最严重反应(0.08%)的75-113倍。 (2)几种冶金煤气中转炉和铁合金炉煤气中一氧化碳含量最
高,中毒危险性最大。 (3)爆炸极限不仅与一氧化碳含量有关,还与氢、甲烷含量
有关。爆炸下限越低、范围越宽,危险性越大。焦炉煤气因含 氢和甲烷的量比较高,因此爆炸下限最低,极具危险性。转炉 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的爆炸极限范围很大,爆炸的可能性也大。 2.着火温度 几种冶金煤气的着火温度和常见的几种点火源温度见表2— 2和表2—3。
第一章、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5.煤气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要点 ①煤气区的作业,应遵守《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的规
定。各类带煤气作业地点,应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在一类煤 气作业场所及有泄漏煤气危险的平台、工作间等,均应设置方 向相对的两个出入口。 ②煤气危险区(如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 碳浓度应定期测定。人员经常停留或作业的煤气区域,需设置 固定式一氧化碳监测报警装置,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到煤气 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一氧化碳报 警装嚣应定期检验。 ③无关人员不应在风口平台以上的地点逗留。通往炉顶的 走梯口,应设立“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作!”的警告标志。
高炉休风指小于等于4h的休风炉顶及除尘器应通入足够的蒸汽或氮气关闭煤气切断阀之后炉顶除尘器和煤气管道采用管网净煤气保压
煤气特种作业培训课 件
目录
第一章、冶金煤气安全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第一节、冶金煤气概述 第二节、冶金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第二章、煤气储存、加压和混合设施运行与维护安全
第一章、煤气生产、回收与净化安全
煤气基础知识培训

• 2、转炉煤气特性: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有毒气体,煤气中含 有50%左右的一氧化碳,若发生泄漏极易造成人员中毒。转炉煤 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时,遇到明火或高温就会发 生爆炸。
山东鑫华特钢集团
第二部分:煤气的使用知识
1、煤气燃烧的原理
煤气燃烧: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燃烧器进行混 合,在600-700℃的条件下氧化,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这就
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理论燃烧温度降低,所以要用较小的过剩空气余
数达到合理的然后,使煤气的发热值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际燃烧温度 才能提高,起到对提高炉温、风温的有利作用。然而做到废气中既没 有一氧化碳,有没有氧含量是很难的,只能做到尽量减少以上两种成 分的存在。
2、燃烧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公司现有的使用煤气燃烧加热的炉子由于炉型不同,燃烧器也各有不同,热风炉 、加热炉、锅炉等,都要选择合理的燃烧方法,但燃烧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必须把煤气 和空气配比的适当、合理来确保生产需要和炉况安全运行。 2.1、热风炉的燃烧方法。 1)、固定煤气量、调节空气量 这种燃烧方法,是在整个燃烧初期,一直保持用最大的煤气量,当炉顶温度烧到规定
• 二、煤气的爆炸极限 • 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爆
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这种混合气
体就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 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爆炸,所以不 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 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 烧,也不会爆炸;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 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
2.2、加热炉的燃烧方法
加热炉和刚才讲的热风炉完全不一样,因加热炉是连续持久的工
山东鑫华特钢集团
第二部分:煤气的使用知识
1、煤气燃烧的原理
煤气燃烧:煤气中的可燃气体与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燃烧器进行混 合,在600-700℃的条件下氧化,在氧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热,这就
种情况的出现都会使理论燃烧温度降低,所以要用较小的过剩空气余
数达到合理的然后,使煤气的发热值得到充分的利用,实际燃烧温度 才能提高,起到对提高炉温、风温的有利作用。然而做到废气中既没 有一氧化碳,有没有氧含量是很难的,只能做到尽量减少以上两种成 分的存在。
2、燃烧方法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我们公司现有的使用煤气燃烧加热的炉子由于炉型不同,燃烧器也各有不同,热风炉 、加热炉、锅炉等,都要选择合理的燃烧方法,但燃烧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都必须把煤气 和空气配比的适当、合理来确保生产需要和炉况安全运行。 2.1、热风炉的燃烧方法。 1)、固定煤气量、调节空气量 这种燃烧方法,是在整个燃烧初期,一直保持用最大的煤气量,当炉顶温度烧到规定
• 二、煤气的爆炸极限 • 可能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在爆
炸下限至爆炸上限之间的煤气浓度范围就是爆炸极限。这种混合气
体就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 高于上限或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遇引爆能量不会发生爆炸,所以不 是爆炸性混合气体。 • 低于下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空气,而煤气不足,所以既不会燃 烧,也不会爆炸;高于上限的混合气体中有大量的煤气,所以能够 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
2.2、加热炉的燃烧方法
加热炉和刚才讲的热风炉完全不一样,因加热炉是连续持久的工
煤气安全知识PPT课件

煤 气 安 全 知识
2007年5月
一、煤气特性
1、煤气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1)煤气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钢 铁 企 业 煤 占 总 能 源 的 70% , 付 产 煤 气 占 总 能 耗 32.2%。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 等回收后可作为焦炉、热风炉和加热炉的燃料,焦炉煤气 还作为民用燃气。可以说,这些副产煤气是一种清洁的二 次能源。
1984-1990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 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的19.2%;煤气重大伤亡 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 17.9%。
2、煤气安全管理
2.1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 2.2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
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
4) 煤气事故的特点
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32起工业煤 气事故,死亡112人,其中,中毒死亡84人,占总数的 75%。
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这32起煤气事故中,死 亡3人及以上的有26起,占81%,特大事故1起,占总 死亡人数的11.6%
3)据鞍钢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统计分析, 1969~1983年192人次煤气中毒:
① 渣口、铁口、风口作业,占27.4%, 炉顶作业占19 . 8%;
② 维修工、炉前工和煤气工共占91.1%。
3)区域布置
1)厂区距居民区应不小于1000m 2)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10m以外的地方,有设 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 3)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 必须设置,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 4)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离高炉100m以外 5)区内的操作室、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 风向的下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 一般不小于40米,如空间受限不能满足,则应采取相应措 施(配备煤气报警器、呼吸器)及必要的防护(如通风)。 6)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 有良好的通风。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间的净距 不应少于2 m,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3 m。
2007年5月
一、煤气特性
1、煤气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1)煤气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钢 铁 企 业 煤 占 总 能 源 的 70% , 付 产 煤 气 占 总 能 耗 32.2%。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 等回收后可作为焦炉、热风炉和加热炉的燃料,焦炉煤气 还作为民用燃气。可以说,这些副产煤气是一种清洁的二 次能源。
1984-1990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 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的19.2%;煤气重大伤亡 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 17.9%。
2、煤气安全管理
2.1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 2.2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
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 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
4) 煤气事故的特点
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32起工业煤 气事故,死亡112人,其中,中毒死亡84人,占总数的 75%。
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
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这32起煤气事故中,死 亡3人及以上的有26起,占81%,特大事故1起,占总 死亡人数的11.6%
3)据鞍钢炼铁厂煤气中毒事故统计分析, 1969~1983年192人次煤气中毒:
① 渣口、铁口、风口作业,占27.4%, 炉顶作业占19 . 8%;
② 维修工、炉前工和煤气工共占91.1%。
3)区域布置
1)厂区距居民区应不小于1000m 2)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10m以外的地方,有设 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 3)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 必须设置,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 4)厂区办公室、生活室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离高炉100m以外 5)区内的操作室、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 风向的下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 一般不小于40米,如空间受限不能满足,则应采取相应措 施(配备煤气报警器、呼吸器)及必要的防护(如通风)。 6)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保证设备间 有良好的通风。各单独设备(洗涤塔、除尘器等)间的净距 不应少于2 m,设备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3 m。
《煤气安全防护》PPT课件全篇

煤气的含义
通常所说的煤气指人工煤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为可燃性混合气体。通常指由固体燃料(或重油)经干馏、气化或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气体产物,主要成分为可燃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并含有氮、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气体。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油煤气等。
1、钢铁企业富产煤气介绍
⑺、煤气管道及设备虽已吹扫,并检修合格,如 果停留时间长,设备内的积存物受热挥发,特别 是萘升华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遇火同 样发生爆炸。 ⑻、烧嘴关闭不严,煤气泄漏炉内,点火前未对 炉膛进行通风处理。 ⑼、在停送煤气时,没有按规章办事,或停煤气 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又没有检查就动火。 ⑽、烧嘴点不着火,再点火前对炉膛未作通风处 理。 ⑾、煤气设备(管道)引上煤气后,未作爆发试 验,急于点火。
2.2.4、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的处理
⑴、出事地点,应立即放出岗哨,禁止不戴防毒面具进入煤气危险区域。 ⑵、使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如在室内应移至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 ⑶、抢救煤气中毒者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⑷、对轻度中毒者,如出现头疼、恶心、眩晕、呕吐等,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的补氧,其症状即可迅速消除。 ⑸、对于中度中毒者,如出现意志模糊,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现场输氧。待其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卫生站治疗,如有高压氧舱可进舱治疗。
1.1. 2、焦炉煤气的主要性质: 焦炉煤气的主要性质是无色、有臭味、易爆炸的有毒气体,比重0.3623,发热量为4000~4500kcal/Nm3,着火温度550~650℃。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左右,焦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明火或55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爆炸极限为4.5%~35.8%。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比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人身中毒。
通常所说的煤气指人工煤气,含有多种气体成分,为可燃性混合气体。通常指由固体燃料(或重油)经干馏、气化或其他方法所获得的气体产物,主要成分为可燃气体,如氢、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并含有氮、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气体。有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水煤气、油煤气等。
1、钢铁企业富产煤气介绍
⑺、煤气管道及设备虽已吹扫,并检修合格,如 果停留时间长,设备内的积存物受热挥发,特别 是萘升华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范围,遇火同 样发生爆炸。 ⑻、烧嘴关闭不严,煤气泄漏炉内,点火前未对 炉膛进行通风处理。 ⑼、在停送煤气时,没有按规章办事,或停煤气 时,没有把煤气彻底切断,又没有检查就动火。 ⑽、烧嘴点不着火,再点火前对炉膛未作通风处 理。 ⑾、煤气设备(管道)引上煤气后,未作爆发试 验,急于点火。
2.2.4、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后的处理
⑴、出事地点,应立即放出岗哨,禁止不戴防毒面具进入煤气危险区域。 ⑵、使中毒者迅速脱离现场,如在室内应移至室外或通风良好的安全场所。 ⑶、抢救煤气中毒者时,应根据其中毒轻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⑷、对轻度中毒者,如出现头疼、恶心、眩晕、呕吐等,吸入新鲜空气或进行适当的补氧,其症状即可迅速消除。 ⑸、对于中度中毒者,如出现意志模糊,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立即进行现场输氧。待其恢复知觉、呼吸正常后,再送附近卫生站治疗,如有高压氧舱可进舱治疗。
1.1. 2、焦炉煤气的主要性质: 焦炉煤气的主要性质是无色、有臭味、易爆炸的有毒气体,比重0.3623,发热量为4000~4500kcal/Nm3,着火温度550~650℃。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左右,焦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成一定比例,遇明火或55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爆炸极限为4.5%~35.8%。焦炉煤气中的CO含量比高炉煤气少,但也会造成人身中毒。
冶金企业煤气从业人员-安全培训

固可靠、无锈死脱焊现象,且阀门标识完好、
醒目。
ppt课件
9
主要作用有补偿吸收管道轴向、横向、
角向冷热变形。波纹补偿器伸缩量,
方便阀门管道的安装与拆卸。吸收设
备振动,减少设备振动对管道的影响。
吸收地震、地陷对管道的变形量。
补偿器日常管理要求:
补 偿
1、检查波纹管上部及焊缝,无扭曲变 形、无锈蚀泄漏现象。 2、检查波纹管下部及焊缝,无锈蚀、
ppt课件
11
洁净煤气需要加压到一定压力,才
能远距离输送,而且加热炉窑在工
艺上对压力也有一定要求。煤气加
压机又分为离心式和回转式,离心
式又称为涡轮式,而回转式又有滑
板式和罗茨式两种。
煤
煤气加压机
气
加
压
机
ppt课件
12
介质管道建设完成
后杂物吹扫、清理
和运行介质管道置
吹
吹扫过程中用于惰
扫 孔
性气体置换的连接 口。
器
渗水现象。
3、检查拉杆,无变形、断裂现象(季
节交替,重点检查),是否松开到位。
ppt课件
10
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气的
爆炸虽然是在瞬间产生,但从起爆
到气体激烈膨胀,到最后结束,是
一个释放出热量和气体由少到多;温
度由低到高;爆炸压力由小到大的发
展过程。根据这一特点在乙炔发生
器的发气室、贮气室和回火防止器
• 脱火
• 脱火是指燃烧的混合气体流速比火焰燃烧的速度快时, 火焰远离烧嘴,发生火焰被吹灭的一种现象。脱火多 因操作失误引起。
ppt课件
15
二、煤气基础知识
煤气种类与基本性质
冶金行业煤气安全作业课件PPT精品文档29页

2、煤气的分类及性质
2.2高炉煤气性质:
高炉煤气成分(%)
H2
O2
0.5
CO CO2 N2
27 ~30 8 ~12 55 ~57
无色无味无臭,,比重:1.3/m3 热值:1000kcal/m3
从以上具体参数可以看出,焦炉煤气的可燃成分比 较低,因此发热量是最低的。由于CO的含量比较高,极 易中毒,同时也极易着火和爆炸,爆炸极限为46~68%
℃
1、煤气的基础知识
1.2.4爆炸极限:是指可以发生爆炸的煤 气与空气混合物中煤气所占比例的范围。
1、煤气的基础知识
1.2.5取气化验:是指在煤气设备上动火前对设 备内经安全隔断进行吹扫置换后的设备内的气 体进行成分化验。一般化验混合气体的CO含量。 目的是保证管道内无煤气,以保证检修的安全 进行。试验需要取气后到专业化验室化验。
CO2
18.9 ~ 17.9
N2
22.4~19.03
从以上具体参数可以看出,由于CO的含量比较高,转炉 煤气极易中毒,同时也极易着火和爆炸,爆炸极限为21~ 71.5%
氧气顶吹转炉在吹炼过程中排出的大量的红棕色浓烟气, 即是转炉煤气,含有80%左右的CO、20%左右的CO2、氮气 以及微量氧气和氧化物。在未经过除尘净化之前,转炉炉 气中每标准立方米含尘量达150-200g左右,即使经过除尘 后,尚含有一定的炉尘,为简便统称为转炉煤气。
焦炉煤气可燃物多,属于高热值煤气。发热量较 高,一般为16300-18500KJ/立方米左右。
焦炉煤气是无色、无味、微有臭味的有毒气体, 焦炉煤气的CO含量比高炉煤气少,但仍会造成人 身中毒。
1t干煤在炼焦过程中可以得到730-780kg焦炭和 300-350立方米焦炉煤气。理论燃烧温度为2150℃, 焦炉煤气含有较多的碳氢化合物,极易燃烧。焦 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与明火或 650℃左右的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属甲类爆 炸危险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