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习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2021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习检测历

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据此可知

A.各地生产力水平趋向于平衡

B.青铜礼器被赋予了宗教色彩

C.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统治疆域

D.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

2.下图为全国出土的不同时期铁农具数量对比示意图。图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农业生产不断进步

B.铁制农具广泛应用

C.社会局势渐趋稳定

D.小农经济逐步壮大

3.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A.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B.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D.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4.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本是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入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翰林院职能的演变

A.是对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B.适应了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C.促使了明初丞相制度的废除

D.是皇权极端加强的重要原因

5.如图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比较”图,图中大运河河道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商品经济持续发展

C.政治中心转移到北方

D.中原地区生态破坏严重

6.从北宋起,人们谈起曹操就非常痛恨。后来的《三国演义》里,曹操更是被看作奸臣,而刘备一直以正面人物为人们所认可。这说明

A.历史上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

B.正统观念的影响深远

C.《三国演义》的宣传深入人心

D.刘备的才能胜过曹操

7.汉唐时期,律令和律令格式是行政管理的基本法规。明清之际,这种情况有所变化。六部及诸院、监,多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简称“照例”。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做出新的指示。这从本质上说明

A.明清封建政府效率低下

B.国家事务处理标准严格

C.权力分散利于政务运转

D.行政管理方式日益僵化

8.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农学最为发达的时期,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农书的增加,在数量上全面超越了以前各个历史时期。《救荒本草》等应用植物学著作的产生是明清农学发展的又一特点,这些著作不仅对野生可食植物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进行详尽的描述,还配以图画,方便辨识利用。这反映了当时

A.政府重视科学研究

B.人地矛盾突出

C.经世致用思潮盛行

D.赋税制度改革

9.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10.下表反映了

A.契约精神是古今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B.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

C.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

D.契约是关于国家和国家权力起源的学说

11.在古希腊,斯巴达所有六十岁以下公民都有随时服兵役的义务,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都成为重装步兵的一员;包括国王在内的所有男性公民实行共餐制。这些规定和措施A.保障了城邦公民自由权利

B.开辟了民主政治的新路径

C.体现了城邦内部普遍平等

D.有利于培养公民集体观念

12.苹果在《圣经》中被称为禁果,在西方语境中有神圣之果、智慧之果、争端之果等寓意。宗教改革袖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这一名言

A.意在重建基督教信仰体系

B.表达对改革充满信心和希望

C.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

D.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

13.论及卢梭的思想,学者贝克指出:“无论你是属于左派(哪怕是左翼中的左翼),还是属于右派(哪怕是右翼中的右翼),你都能在卢梭这里找到你的信条。”贝克认为卢梭的思想

A.可以为民主政治服务

B.导致了思想界的混乱

C.违背了理性主义原则

D.引发了欧洲政治革命

14.有西方学者通过估算发现,在17世纪和18世纪,美洲生产的白银大约有70%输入到欧洲,其中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这表明当时

A.亚洲的手工制造业领先于世界B.荷兰垄断了东西方海上贸易

C.中国是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D.西欧丧失世界贸易中心地位15.1802年英国颁布了《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案》,这个法案规定了学徒必须接受适当的教育。1870年颁布《初等教育法》规定5~12岁的儿童须接受义务教育。影响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时代的社会需求

B.民主政治的不断进步

C.启蒙运动的人文关怀

D.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16.1738年版《牛顿的哲学原理》一书的封面如下图所示:“光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从牛顿头上照下,通过缪斯女神手中的镜子反射到伏尔泰正在写作的手稿(《牛顿的哲学原理》)上。该封面的寓意可以解读为

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使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

B.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C.牛顿的相对论理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一把科学的钥匙

D.牛顿开创从实验中认识自然的方法,打破封建神学的禁锢

17.1701年生效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若同罗马教廷或者教会和好,或者保持交往,或者信奉罗马天主教或者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都丧失继承的资格。”“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他们所属官吏和大臣也都应按照同样的法律为国王效力。”这些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权利法案》的成果

B.摆脱教廷对英国的控制

C.推动责任内阁制度的形成

D.约束官吏和大臣的权力

18.1871年3月,巴黎公社成立后取消了常备军和国家官吏。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这体现了

A.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

B.一切为工人服务的宗旨

C.公社的社会主义性质

D.民主原则在公社的践行

19.晚清有两份针锋相对的檄文,一份是《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天下者,上帝之天下,非胡虏(清廷)之天下也。”另一份是《讨粤匪檄》:“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对立双方分别是太平天国和清政府

B.发表檄文的是清政府和维新派

C.双方分歧在于是否学习西方的文化

D.两份檄文都旨在反抗外来侵略

20.下图是1840—1894年间洋(机)纱(此时国内也逐渐开始自己生产机纱)与土纱使用量情况表。这表明当时

A.自然经济已经解体

B.消费仍以土布为主

C.近代化因素在增加

D.国内市场不断扩大

21.1895年,清政府公开表态:“宜破除成见,使官商不分畛域”;1898年又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3—1907年间多次颁布对办厂经商者的具体奖励方法。这反

映了

A.中体西用思想仍占主流

B.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增长

C.传统四民秩序基本解体

D.清朝统治者近代意识增强

22.下表是不同学者对康有为的认识

由此可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

A.体现了时代性和自身的局限性

B.尚未突破中国传统思想的束缚

C.是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反映

D.主要得益于西方传教上的熏陶

23.孙中山说:“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盖事所必至。”据此,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破天荒地宣布赋予几千年来备受歧视的妇女以参加各级政权的权利。这反映了

A.女子从此获得了参政民主权利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C.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

D.辛亥革命使民主政治得到发展

24.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阎,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钾,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

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25.抗战时期,佃权是减租中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通过两种方式对农民的佃权进行保护,一是从制度层面上约束地主不能因减租而撤租;二是通过中国共产党支持下的各种民间减租组织强制地主不得撤租。上述史实表明,抗日根据地

A.联合抗日任重道远

B.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C.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D.对大地主实行控制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华民族”一词当今成为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凝聚和象征。芮逸夫先生指出:一个民族的构成,体质的、语言的及文化的吸引混合,虽是重要因素,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合在一起”。费孝通先生认为导致民族融合的具体条件,主要是处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如果要找一个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

材料二清朝前期真正开启了边疆与内地“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消除了千百年来自“三北”(东北、北部与西北)的“边患”,变成和平的边疆;把一个横行大草原的强悍的蒙古族变为能与其他各族共处的和谐民族,把一个远离中华传统文化的藏民族拉近了距离,密切了与汉满民族的关系。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促进了国家的统一。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至清代最后完成,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数千年发展的一个大结局。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1)结合所学知识,请对材料一中关于促进中华民族认同形成的因素加以阐释。(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进清朝前期“大一统”多民族国家最终形成的原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反腐败的立法工作,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唐律疏议》以国家大法的形式,把有关惩治贪污犯罪的规定作为法律固定下来,对官吏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等进行界定……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监察机构在纠举不洁、惩恶扬善、澄清吏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确实查处了不少贪污受贿案件。

——摘编自张乐贤《浅析中国古代治理官吏腐败的对策》材料二雅典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制度……“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公职人员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陪审法庭的审查。

——摘编自张慧、张文伟《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防范官员腐败的对策并对其进行评价。(2)根据材料二,说出古代雅典为防范公职人员腐败所采取的措施。

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而此类行为已实施或此类迫害已执行或此类行为与任何反和平罪或任何战争犯罪相关联。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惩处的战争责任对象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

三、论述题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神魔小说《西游记》的许多情节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历史现象,下表是其中三

个情节。

请结合中国古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内容梗概中提取两个细节,指出它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事件),并进行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

1.D

【详解】

根据材料“西至渭河上游、东至渤海湾的不同国族的贵族墓葬中的青铜礼器,都具有相似的器物组合、造型样式和纹饰种类”可知,不同地区的文化进一步融合,D选项符合题意。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各地生产力水平差异仍然很大,A选项排除。青铜礼器的内涵在材料中没有涉及,B选项排除。分封制对于周朝统治疆域的扩大作用在材料中也未涉及,C选项排除。2.A

【详解】

材料显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出土数量明显增多,由战国时期的不到1000件增至1500多件,铁农具的增多,是农业生产不断进步的体现。故答案为A项。BC项,仅凭铁农具数量增加并不能反映其应用广泛以及社会局势是否稳定,排除;D项,仅从农业生产工具的角度不能直接判断小农经济是否壮大,排除。

【点睛】

图表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图表的时间范围和数据变化规律,提取有效信息,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排除与图表不符的选项。由此启示我们,平时要养成图文并重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学会从图表中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3.D

【详解】

由表格数据可知,经学之士担任丞相的比例越来越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在西汉儒学的政治影响力逐步增强,故选D。材料并未显示统治者对社会中下层人才的选拔,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丞相出身的身份,无法体现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的过程,排除B;外戚宗室担任丞相的比重并不高,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外戚干政的结论,排除C。

4.B

【详解】

材料叙述了关于翰林院职能的演变,唐朝时是“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明初翰林院学士入值文渊阁称内阁,成为皇帝的咨询顾问并办理日常公务;材料表明清朝“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体现出翰林院地位的上升,这主要是适应了明清时期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故答案为B项。A项,翰林院职能的演变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C项,丞相制度的废除主要是为了

加强君主专制,排除;D项,皇权极端加强的标志是清军机处的设立,排除。

5.D

【详解】

元朝大运河在隋朝大运河的基础上“截弯取直”,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原地区经济地位的进一步下降和中原地区城市的衰落,另一方面,这也是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的结果,这些都说明了中原地区生态破坏严重,故D项正确;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故A项错误;大运河“截弯取直”和商品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隋唐政治中心也是在北方,因此这不是大运河“截弯取直”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

6.B

【详解】

A选项认为“历史上曹操确实奸诈而又狡猾”的表述太过绝对不准确,因为材料的观点选自文学作品带有作者的主观观念和故事性演绎,因此作为史料运用时需要结合其它史料佐证,否则孤证不立,为此A选项错误;刘备作为汉室后裔,在儒学重新振作的宋朝符合正统观念影响,故被描述为正面人物,所以推断B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三国演义》的描述对于后世的影响,故C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根据上述分析,刘备被认可的原因符合正统观念影响,而非刘备的才能胜于曹操,故D选项分析错误。

7.D

【详解】

根据“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可知,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行政管理方式单一、僵化,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效率低下,排除A;材料反映明清时期以皇帝及上司批准的案例公牍作为处理公文的标准,无法体现标准严格,排除B;材料反映权力集中到皇帝,C错误。【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有例可援,即是处理得当。无例可援,则必须请示上司乃至皇帝作出新的指示”,联系所学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史实分析解答。

8.B

【详解】

明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使人口迅猛增长,加之自然灾害频发,人地矛盾突出,导致这一时期救荒赈灾类农书的数量有所增加。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反映政府对农书的态度,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潮是指学术研究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材料中农学发展的特点不是解决

现实问题的正确方法,排除C项;这一时期农学发达与税制改革无关,排除D项。

9.B

【详解】

由材料“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可知,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推动了武城县的经济发展,故选B。由材料可知,原本山西武城县农村集市就有,只是比较不活跃,故A项说法不符合材料描述,排除;材料中举办的文化活动是县令为了改善集市冷清的局面而采取的一项措施,不能反映居民的日常文化活动丰富,排除C;农村城镇化是指各种要素不断在农村城镇中集聚,农村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增大,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材料只是提及了集市的繁荣,无法确知武城县是否已经实现了乡村城镇化,排除D。

10.B

【解析】

【详解】

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欧洲思想家的契约思想,说明契约内涵随着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丰富,故B正确;材料中的契约思想并非都是经济领域的,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契约精神自古以来就是西方的主流思想,排除C;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11.D

【解析】

在做此题时需要注意的是“共餐”等属于集体生活,而实行共餐制等措施意在培养公民集体观念,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这些措施和保障城邦公民自由权利无关联,也起不到开辟民主政治的新路径的作用,所以选项A、B均不合史实,均不符合题意,排除;城邦内部并非普遍平等,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12.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浪漫主义文学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的“即使世界明天就要毁灭,我今天仍然要种下一棵小苹果树”即体现了路德的反封建思想,是浪漫主义在宗教领域的体现,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建基督教信仰体系,也没有体现宗教改革,故AB项错误。新教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应是“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故C项排除。13.A

根据材料“无论你是属于左派还是属于右派,你都能在卢梭这里找到你的信条”可知,卢梭的思想符合了各种政治派系的主张,可以为民主政治服务,故选择A选项;材料主旨是卢梭的思想主张符合各类派系的政治主张,并不能导致思想界的混乱,故排除B选项;理性主义本质上体现科学和民主,而卢梭的思想可以更好的为民主政治服务,应该是尊重理性主义原则,故排除C选项;欧洲政治革命主要为资产阶级革命,材料无关资产阶级的发展,故排除D选项。

14.A

【详解】

材料中的“40%又通过贸易方式转运到亚洲”,是指当时的西班牙葡萄牙用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来购买东方的奢侈品,包括中国的瓷器、丝绸等,表明当时亚洲手工制造业领先世界,故答案为A项;18世纪的殖民霸主是英国不是荷兰,排除B项;美洲主要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世界白银流动的主导者是西班牙,排除C项;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排除D项。

15.A

【详解】

依据材料中“1802年”、“1870年”等时间信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工业革命的开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民主政治进步无关;C选项错误,影响这些立法的主要因素是国家的需要,不是人文关怀;D选项错误,教育事业发展与工人阶级斗争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 选项。

1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材料信息是“牛顿力学体系对启蒙运动的影响”。启蒙运动是人类彻底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因此A项错误;相对论理论是爱因斯坦的成就,因此C项错误;开场实验科学的是伽利略,因此D项错误;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考点:近代科学技术?经典力学?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

17.A

【解析】

材料中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凡得登上英国王位的国王和女王,都应依照英国法律的规定管理政务”,这是进一步明确了对王权的限制,故选A;材料涉及英国教会的独立性,但不属于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责任内阁制度主要涉及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显然与材料无关,排除C;材料主要是约束英王的权力,排除D。

18.A

【详解】

材料中“规定公职人员必须是社会公仆和勤务员,只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报酬”体现了廉洁政府的政治理念。故答案为A项。B项,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的政权,但“一切为工人服务”的说明过于绝对,排除;C项,巴黎公社仅仅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没有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政权,排除;D项,材料强调的是公社公职人员的报酬不高,与民主原则无关,排除。

19.A

【解析】

【详解】

《奉天讨胡檄布四方渝》是太平天国发布的,故对立的双方是清政府与太平天国,故A正确;BCD与材料主旨不符合。

20.C

【详解】

由图示可知,1840-1894年间,土纱使用量在不断减少,洋(机)纱使用量在不断增加。这表明当时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因素在不断增加,故C项正确;图示体现了自然经济在不断解体,A项说法错误;数据体现的是使用土纱为主,而不是土布,故B项错误;材料数据和国内市场不断扩大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21.D

【解析】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款民间设厂规定,可见清政府意识到工商业发展有助于国家发展,体现了其近代意识增强,选项D正确;中体西用思想是洋务运动指导思想,甲午战争后洋务运动失败,因此其不再是主流,排除A;选项B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规定的结果,排除;材料未反映出士农工商阶层变动情况,排除C。

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到,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规定体现了清政府逐渐认清工商业发展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22.A

【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广学会是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和外交人员、商人等在中国创立的,根据材料,康有为对于广学会出版的报刊是期期不落,而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中虽然提到要废除封建专制,但在政治上并不敢否定封建君主制度,体现其局限性,故选择A选项;根据材料可知,康有为提出维新思想归功于传教士的著作,表明康有为已经突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故排除B选项;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反映是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故排除C选项;根据材料,康有为的维新思想除了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之外,也受到了传统儒学的影响,不可能主要得益于西方传教,故排除D选项。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维新思想的背景、内容及意义,读懂材料、找准关键词。

23.D

【详解】

材料中提及孙中山主张女子参政,后来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真正实现了女子获得参政的机会,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得到发展,D正确;“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不能单纯说明女子从此获得了参政民主权利,A错误;材料中女子参政并不能说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B错误;材料主要是说明女子参政的信息,并不是说明辛亥革命时期妇女有了维护权利的民主意识,C错误。

24.A

【解析】

材料信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体现的是国民革命运动时期的现象,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民党的农村政策,故B项错误;此时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D项错误;这些口号得到乡村农民的认同,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运动?国民革命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国民革命运动的理解和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新民

主主义革命”作为教材的主干知识,历来是全国卷和各地方历史高考的高频考点。对该知识点的把握,一是要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二是要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期及各自阶段的特征。

25.D

【详解】

抗战时期,约束地主不能因减租而撤租,强制地主不得撤租,说明抗日根据地限制地主剥削,对地主实行控制,故D正确;抗战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共产党实行双减双交政策,调动了地主和农民的抗日积极性,没有反映“联合抗日任重道远”的内容,A错误;材料的做法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排除B;材料突出反映了对地主的限制,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抗战时期”“约束地主不能因减租而撤租”“强制地主不得撤租”,联系所学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的政策分析解答。

26.(1)儒家文化中重视“和谐与一统”具有凝聚力;长期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具有稳固作用;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往来频繁,交往密切,血脉相连;传统稳固的小农经济为民族认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地域等要素。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正确的边疆政策;因地制宜,因俗而治的民族宗教政策;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理藩院)的设置。

【详解】

(1)“阐释”,依据材料一信息“一个民族的构成,体质的、语言的及文化的吸引混合……最重要的因素乃是‘愿意合在一起’……主要是处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如果要找一个凝聚力的来源,我认为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儒家文化的凝聚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频繁的交往、传统稳固的小农经济、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心理素质、共同的地域等要素角度回答。

(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清代继承和发展了秦汉以来的“大一统”思想,以新的民族‘大一统’观念为指导,较成功地解决了二千多年来困扰历代王朝的边疆‘内患’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社会安定、国力强盛、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影响、正确的边疆政策、正确的民族宗教政策、边疆民族事务机构的设置等角度分析。27.(1)对策: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官员行为;建立较为严密完善的监察制度。评价: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吏治的清明;但其根本上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故其不

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

(2)措施: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查。

【详解】

(1)“对策”,根据材料一信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对官员进行德化教育的同时……注重运用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官员行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组织和监察制度的确设计得十分精细严密”概括得出:对官员进行道德教育、运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官员行为、建立较为严密完善的监察制度等。“评价”,依据所学知识从积极方面,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吏治的清明;局限方面,根本上是为了维护皇权专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腐败问题两个角度进行评价。(2)“措施”,根据材料二信息“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概括得出:实行公职人员的轮流任职制、规定公职人员的任职期限、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和审查等。

28.(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以国家为惩处对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增加了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的惩罚。

(2)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有利于清算法西斯的战争罪行;有助于警示后人,维护和平;保护了人权。

【解析】

【分析】

试题分析:

(1)本小题考查考生对一战、二战的知识掌握情况。从材料中“战犯”、“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等可知二战后主要针对战犯个人(及组织等)惩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结束后战胜国制定的《凡尔赛和约》中一条重要内容是“德国及其各盟国应承担战争罪责”,战胜国在战后谈判中给战败国施加了十分苛刻的条件,因此一战主要是以国家为惩处对象。

(2)考生可结合《原则》制定的背景及其内容作答。由材料可知纽伦堡原则是确定哪些行为构成战争罪的一系列指导性原则,在二战后为处理战争问题和清算战争罪行提供了依据。《原则》内容包含反和平罪、反人道罪等,是对世界和平及人道主义原则的维护。而一部新的国际法的出现,也是对国际法体系的完善和补充。

【详解】

29.(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类型试题,根据表格中“《西游记》的许多情节”等信息任意提取两个细节,并对于这一信息从历史角度解读出现象,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信息进行说明。比如提取情节一“孙悟空无视天庭玉帝,自称“齐天大圣””的细节,依据所学可知历史现象是明末农民起义对于封建制度的反抗,说明依据所学从封建制度压迫导致农民起义等角度思考回答。

【点睛】

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乡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边河乡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 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 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 2. 化学变化过程可以产生热量,下列是是化学变化的结果的是()A.长途行驶的汽车轮胎发热B.电熨斗通电发热 C.煤炉中燃烧煤炭发热D.太阳能热水器被阳光照射变热 3.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A.①②③B.②④①③C.②①④D.①③④② 4. 为了防治水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5. 如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6. 某同学加热2~3毫升蒸馏水,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点燃酒精灯②加热③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④往试管中加入2~3毫升蒸馏水⑤将试剂瓶盖好,放回原处。 A.①④③②⑤B.①③④②⑤C.④⑤③①②D.④③⑤①②

7. 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装置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试管a、b中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C.试管a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该实验证明水是由试管a、b中的两种气体组成的 8.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B.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D.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9. 下列仪器①滴管②漏斗③托盘天平④分液漏斗⑤燃烧匙,在实验室中常用于分离物质的是() A.②④B.①④C.②③D.③⑤ 10.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C.较多量液体加热一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11. 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食盐水——水+食盐B.蜡烛+氧气——水+二氧化碳 C.氧化汞——汞+氧气D.氢气+氧气——水 12. 一位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烧杯的质量,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A.向左盘中加砝码B.向右盘中加砝码C.向左移动游码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13. 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地将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 称得食盐质量为以下用砝码,若按正确的方法称量,食盐的质量应为( ) A.15.5g B.C.D.

淄博市2018年普通高中分学校招生计划

淄博市2018年普通高中分学校招生计划 单位班数人数 总计621 30796 一、淄川区92 4520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26 1300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新疆班 3 131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新疆班(预科) 3 129 淄博市育才中学(民办) 2 100 淄博市淄川中学20 1000 淄川金城中学(民办) 6 300 淄博第十中学10 460 淄川般阳中学20 1000 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2 100 二、张店区129 6290 山东省淄博第五中学16 8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七中学13 650 淄博实验中学32 1600 淄博实验中学(中美班) 3 90 淄博市张店区第一中学 6 300 淄博市张店区铝城第一中学 4 2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20 1000 山东省淄博第十一中学(中加班) 2 60 山东省淄博第十八中学 6 300 淄博中学22 1100 淄博高新区外国语学校(民办) 3 90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 2 100 三、博山区62 3086 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28 1386 — 1 —

淄博市博山区实验中学22 1100 山东省淄博第二中学 2 100 万杰朝阳学校(民办)10 500(市外230)四、临淄区96 4800 山东省淄博第七中学24 1200 淄博市临淄中学48 2400 临淄区英才中学(民办)24 1200(市外800)五、周村区48 2400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26 1300 淄博市周村区实验中学22 1100 六、桓台县72 3600 山东省桓台第一中学30 1500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8 1400 桓台县渔洋中学14 700 七、高青县48 2400 山东省高青一中40 2000 淄博鲁才高级中学(民办)8 400(市外50)八、沂源县74 3700 沂源县第一中学40 2000 沂源县第二中学20 1000 山东省沂源县鲁山学校(民办)14 700(市外100) — 2 —

2020第一学期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必修一

福州一中高一物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每题4分,共36分) 1、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B.物体的加速度大于零,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的方向也保持不变 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加速度一定大 2、火车在平坦的大草原上向前行驶,坐在车上的旅客看到两边的树木和庄稼都向车后面退去,旅客所选参考系应该是() A. 两边的树木 B. 铁轨 C. 大平原 D. 火车 3、以下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A.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每晚19:00准时开播 B. 小明今天早晨9:00才到校,只能赶上上第二节课 C. 计时开始后第5s末,我答出了这道题 D. 这种电池的使用寿命能超过12h 4、一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S末的速度是9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是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 9m/s B. 9.6m/s C. 10m/s D. 10.2m/s 5、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 B.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高度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 C. 物体只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 D.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在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6、如图所示,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作用,即F 1、F 2 和摩 擦力作用,物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 1=10N,F 2 =2N,若撤去F 1 ,则物块受到的摩擦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2018第二学期初二备考:居民与聚落含答案

居民与聚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1小题) 1.如图,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A. 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B.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2.小明于2019年8月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观看第31届夏季奥运会,他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 () A. 白种人,葡萄牙语 B. 混血种人,西班牙语 C. 白种人,西班牙语 D. 黑种人,葡萄牙语 3.为了迎接上海世博会,组委会向社会招募了大量懂英语的志愿者,因为英语是() A. 世界上使用上数最多的语言 B. 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C. 联合国规定的唯一工作语言 D. 上海世博会唯一指定外语 4.如图所示建筑是哪一宗教的活动场所() A. 伊斯兰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犹太教 5.如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读图完成11-12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B. 乙地区石油储量丰富,是重要的石油输出区 C. 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D. 丁地区位于赤道附近,全年高温6.读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5-6题. 图中四类国家都可能存在人口问题,其中人口出现负增长,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国家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读如图,回答10-11题。 促使该地发展成为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②自然资源丰富③地形开阔④河流交汇处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③ 8.如图,下列叙述可由“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中分析得出的是() A. 世界人口数量在不断增长 B. 1900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缓慢 C. 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以来都比较均匀 D. 人口数量的变化与自然因素无关 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雨燕每年三、四月来到北京,七、八月飞离北京。读北京雨燕迁徙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说法有误的是 A. 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深居内陆,距海远,降水较少 C. 丁地所在大洲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D. 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且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 10.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世界最大的半岛 B.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的国家大多为发展中国家 C. 由丙到丁所经过地区的居民主要为黑种人 D. 迁徙途中雨燕飞越了亚、欧、非三大洲 11.北京是我们国家的政治中心,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回答13~14题.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封闭,禁止游人参观 B. 拆除后都做成微缩景观供人参观 C. 为适应现代生活要彻底改造 D. 核心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第 1 页

2018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1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对应题目的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题区域均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撰写本国史籍时,多称自己为“夏”或“中国”;同时还追溯它与夏商周各代王朝的过往关系。这反映了 A.华夏正统的意识B.家国同构的理念C.王权独尊的观念D.国家统一的趋势 2.刘邦入咸阳时,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之后,相国萧何整理秦六律,新增了户律、兴律、厩律三章,制定了“律九章”。这反映了汉初统治者 A.严刑重罚的治国方针B.因时而变的统治策略 C.法不阿贵的法制观念D.无为而治的宽松政策 3.唐代财赋之事,开元之前,事归尚书省;开元之后,权移他官。有转运使、租庸使、盐铁使、度支盐铁转运使、常平铸钱盐铁使、租庸青苗使、水陆运盐铁租庸使、两税使等,随事立名,沿革不一。这一变化表明了 A.中央官制逐步完善B.赋役负担日益加重 C.经济实力不断提高D.丞相权力逐渐削弱 4.白居易《琵琶行》中记叙了: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江西省东北部)买茶去。这可以印证当时 A.商人地位逐渐提高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 C.饮茶成为唐代时尚D.江西经济地位突出 5.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南方各路按户均田亩数从多到少依次是江东、江西、两浙、福建,中举人数从多到少依次是福建、两浙、江西和江东。据此推论准确的是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12月月考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测试(共20分) 第一节:情景反应。(每小题1分,共6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句子,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该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 A. Thank you. B. I’m fine. C. Well done. 2. A. It doesn’t matter. B. Nothing much. C. Yes, please. 3. A. He’s twelve. B. He’s busy. C. He’s strong. 4. A. Have a good time! B. Help yourself! C. What a pity! 5. A. Best wishes. B. Good idea. C. The same to you. 6. A. Bye-bye. B. I hope so. C. You’re welcome. 第二节:对话理解。(第小题1分,共6分) 听一遍,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答语,并把答题卡上对应该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7. A. By bus B. By bike C. On foo 8. A. Tea. B. Orange C. Milk. 9. A. On the desk. B. At the door. C. In the box. 10. A. Linda. B. Susan. C. Nobody. 11. A. The white one. B. The blue one. C. The black one. 12. A. At 6:00. B. At 5:40 . C. At 5:20 第三节:短文理解。(每小题1分,共8分) 听两遍,根据你所听到的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答案,并把答题卡上对应该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 13. Lin Tao wants to talk about his first ________ teacher. A. English B. Chinese C. history 14. Mr.Wang often ________ with his students after school. A. watched games B. played football C. sang and danced 15. When Mr. Wang phoned Lin Tao’s parents, they were ________. A. at home B. in the factory C. out of business 16. Mr. Wang took Lin Tao to ________ when he suddenly fell ill. A. his home B. the hospital C. his parents B 17. John worked with ________ every day.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州一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四学段模块考试(期末) 高一语文学科必修3、4模块试卷 (完卷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默写(26分) 1.请按提示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小题2分,共26分) (1)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3)位卑则足羞,。(《师说》) (4)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窦娥冤》) (5)云树绕堤沙,,天堑无涯。(《望海潮》) (6)《蜀道难》中,李白以夸张的手法写出峡谷中水石相激、声响巨大的两句是: “,。” (7)《登高》一诗中表现杜甫年老多病、霭泊异乡的两句是: “,。” (8)《过秦论》结尾用一个盲简意賅的句子高度概括秦亡的历史教训,这个句子是:“。” (9)苏轼在《定风波》上阕中用“”一句结尾,表达对一生坎坷遭遇的乐观坦然的态度。 (10)《醉花阴》一词中,李清照用陶渊明采菊的典故,写自己中秋饮酒赏菊的一句是:“”。 (11)蘭相如不愿与廉颇相争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课内基础(9分) 2.下列字词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斧钺(yuè)弩马锲(qì)而不舍贻(yí)笑大方 B.凝噎(yè)冠冕鲸(jīng)鲨弃甲曳(yè)兵 C.骐骥(jì)箫瑟度(dù)长絮大羽扇纶(guān)巾 D.玉簪(zān)料峭乍暖还(huán)寒扪参(shēn)历井 3.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运用比喻说理,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使文章形象而富有说服力。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实验中学2020中考化学 知识点整理

基础知识集锦 一、气体的制备及装置的选择: (一)、反应原理 2KMnO 4=== K 2MnO 4+ MnO 2+O 2↑ 1.氧气: 固体加热 2KClO 3===2KCl+3O 2↑------------- 反应类型:分解反应 ) 2H 2O 2===2H 2O+O 2↑----------------- 2.氢气: Zn+H 2SO 4==ZnSO 4+H 2↑---------- 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 3.二氧化碳: 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应用①碳酸钙作补钙剂②除石灰水瓶壁的白膜) (二)、装置的选择依据: 1.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及反应条件。 2.收集装置:生成气体的密度及溶解性, 如:氧气用 法收集, CO 2用 法收集,H 2用 法收集, 二、可燃物的燃烧: 点燃 2Mg+O 2===2MgO 点燃 金属:3Fe+2O 2=====Fe 3O 4 点燃 4Al+3O 2===2Al 2O 3 点燃 单质 S+O 2 ====SO 2 点燃 C+O 2====CO 2 反应类型: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点燃 ( 物质与氧发生 非金属 2C+O 2=====2CO 的化学反应) 点 4P+5O 2====2P 2O 5 点燃 2H 2+O 2====2H 2O 点燃 2CO+O 2=====2CO 2 点燃 化合物 CH 4+2O 2=====CO 2+2H 2O 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点燃 C 2H 5OH+3O 2=====2CO 2+3H 20 三、氧化—还原反应 △ H 2+CuO====Cu+H 2O 反应类型: 高温 C+2CuO=====2Cu+CO 2↑ 置换反应 反应物中得氧的物质被氧化 高温 2Fe 2O 3+3C====4Fe+3CO 2↑ (单+化→ ,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高温 Fe 3O 4+2C====3Fe+2CO 2↑ 单+化) 失氧的物质被还原,发生还 △ CuO+CO====Cu+CO 2 原反应,是氧化剂 高温 Fe 2O 3+3CO====2Fe+3CO 2 非基本反应类型 高温 Fe 3O 4+4CO====3Fe+4CO 2 四、几个应用:(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之间) 1.酸除锈:(1).盐酸除锈Fe 2O 3+6HCl==2FeCl 3+3H 2O ,若酸过量还有Fe+2HCl==FeCl 2+H 2↑ (2)硫酸除锈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若酸过量还有Fe+H 2SO 4 ==FeSO 4+H 2↑ 2.湿法炼铜:Fe+CuSO 4==FeSO 4+Cu (铁器不能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 3.治疗胃酸过多:NaHCO 3+HCl==NaCl+H 2O+CO 2↑-------------------------------- Mg(OH)2+2HCl==MgCl 2+2H 2O 复分解反应 Al(OH)3+3HCl ==AlCl 3+3H 2O 中和反应:酸+碱==盐+水 4.中和硫酸厂的污水:Ca(OH)2+H 2SO 4==CaSO 4+2H 2O 5.中和反应的实验:向NaOH 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现象:液体变红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至 红色恰好褪去,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质为NaCl ,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 2O 。 五、几种密闭保存的物质 (一)液体:1浓硫酸:吸水性,久置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不变质 2.浓盐酸:挥发性,挥发出HCl 气体,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NaOH 溶液: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而变质2NaOH+CO 2==Na 2CO 3+H 2O (非基本反应类型) 此反应用于吸收CO 2; 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①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复分解反应 ②Na 2CO 3+CaCl 2==2NaCl+ CaCO 3↓ (二)固体:1.NaOH :①吸水而潮解②与空气中的CO 2反应而变质 2. CaO :①CaO+H 2O=Ca(OH)2 ② Ca(OH)2 +CO 2=CaCO 3↓+H 2O “②”用于CO 2的检验,石灰水瓶壁白膜的形成,“①②”解释CaO 不能干燥CO 2 3.铁粉:与水、氧气共同作用,所以作双吸剂。 六、能量变化:1.溶解:吸热的有NH 4NO 3; 放热的有:NaOH 、浓H 2SO 4 2.化学反应:吸热的有:条件是“加热”“高温”如: 高温 高温 CO 2+C=====2CO CaCO 3====CaO+CO 2↑(CO 2的工业制法) 放热的有:①条件是“点燃”的反应, ②CaO+H 2O=Ca(OH)2 ③金属与酸的反应如Mg+2HCl==MgCl 2+H 2↑ 2Al+6HCl==2AlCl 3+3H 2↑ 七、纯碱(苏打)Na 2CO 3 小苏打NaHCO 3 生石灰CaO 熟石灰Ca(OH)2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食盐NaCl 酒精C 2H 5OH 醋酸CH 3COOH 银Ag 水银Hg 金Au 金刚石C 氨气NH 3 氨水NH 3 H 2O 干冰CO 2 葡萄糖C 6H 12O 6 氮气N 2 氦气He 氖气Ne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CaCO 3 八、原子团及化合价 -1 -1 -2 -2 +1 +3 -1 NO 3 OH CO 3 SO 4 NH 4 Al Cl 离子:NO 3 – OH - CO 3 2- SO 4 2- NH 4 + Al 3+ Cl - 九、特征物质:黑色固体:C 粉、CuO 、Fe 3O 4、MnO 2、Fe 粉 红色固体:铜、氧化铁(Fe 2O 3) 紫黑色固体:KMnO 4 淡黄色固体:硫 溶液:棕黄色(黄色)溶液FeCl 3、 Fe 2(SO 4)3溶液; 浅绿色溶液:FeCl 2、FeSO 4溶液 蓝色溶液:CuSO 4溶液; 其他溶液大多为无色。 沉淀: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有AgCl BaSO 4 其他沉淀一般均为白色且溶于酸,如:CaCO 3 BaCO 3 Mg(OH)2 Al(OH)3 十、元素之最:1.地壳中最多的元素:氧,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其顺序为:养闺女(氧、硅、铝); 2.人体中最多的元素:氧,最多的金属元素:钙; 3.空气中最多的元素:氮(N ); 4. 人体中必需的微量元素:锌、铁、硒、碘、氟 十一、物质之最:1.密度最小的气体:H 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 2O ; 3.最硬的天然物质:金刚石; .最简单的有机物:CH 4; 5.唯一的液态金属:Hg 6.空气成分由多到少顺序为:N 2、O 2、稀有气体、CO 2、其他气体及杂质。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90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50分) 第一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When I reached front door, I suddenly saw strange sight last night. A. the;不填 B. a; the C.不填a D. the; a 2.People have always been ________ about exactly how life on earth began. A. curious B. excited C. anxious D. careful 3. Some parents are just too protective. They want to ________ their kids from every kind of danger, real or imagined. A. spot B. dismiss C. shelter D.distinguish 4.—Her father is very rich. —________ She wouldn't accept his help even if it were offered. A.What for? B. So what? C.No doubt. D.No wonder. 5.Nobody can deny that a fine house is a ________ of status and wealth. A. symbol B. resource C. sign D.force 6.—He says that my new car is a ________ of money. —Don't you think those words are just sour grapes? A. lack B. load C. question D. waste 7.________you eat the correct foods ________ be able to keep fit and stay healthy. A. Only if; will you B. Only if; you will C. Unless; will you D. Unless; you will 8. Good heavens! There you are! We were all ________ about your safety. We were expecting you to come back much earlier all through the night. A. curious B. concerned C. upset D. interested 9.Many countries are in great need of natural gas, wind and other forms of ________. A. power B. source C. energy D. material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福州一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模块考试 高一数学学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命题“存在0R x ∈,0 2 0x ≤”的否定是( ) A.对任意的x R ∈,20x ≤ B.对任意的x R ∈,20x > C.不存在0R x ∈,0 2 0x > D.存在0R x ∈,20x ≥ 2.幂函数的图象过点12,4?? ?? ? ,则它的单调增区间是( ) A.(,0)-∞ B.(0,)+∞ C.[0,)+∞ D.(,)-∞+∞ 3.若集合{ } 2 120A x x x =--≤,101x B x x ?+? =>,0c d <<,则一定有( ) A. a b d c > B. a b d c < C. a b c d > D. a b c d < 5.设0.60.6a =, 1.50.6b =,0.61.5c =,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a b c << B.a c b << C.b a c << D.b c a << 6.设函数|| ()2x f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2)(f f f -<< B.((1)(2)f f f <-< C.(2)((1)f f f <<- D.(1)((2)f f f -<< 7.若221x y +=,则x y +的取值范围是( ) A.[0,2] B.[2,0]- C.[2,)-+∞ D.(,2]-∞- 8.已知()1 ()121(0)x a f x x x -??=--> ??? ,则“1a =”是“()0f x ≤恒成立”的( )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中学初三复习阅读理解人物传纪和故事阅读类含答案

第 1 页人物传纪/故事阅读类 A The Beets were a new couple (夫妇). The things in their rooms, such as the television, the computer, the fridge, furniture and so on, were all left by their parents. They only paid some money for their food and clothes. But they tried their best to save money. If they had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their friends, they always visited them instead of calling them. One day, it was a quarter past nine. Mr. Beet didn't come back. His wife was a little worried. The supper was cold and she had waited for two hours. She was sitting by the table in the dark room. Suddenly the woman heard someone coming upstairs. It was her husband's step. She hurried to open the door. In the dark she could hear his deep breathing(呼吸). As soon as he sat down, she turned on the light and found he looked very tired. “Why do you come back so late, dear?”asked the woman. “Haven't you caught a bus?”“Yes, but I didn't take it.”“Why not?” “I ran after it so that I saved two dollars this evening.” “That's great!”the woman said happily. “Run after a taxi next time and you'll save both more time and money.” 1.The supper was ready at . A. 6:15 B. 6: 30 C. 6:45 D. 7:15 2.Mrs. Beet sat in the dark because. A. she wanted to save money. B. she didn't like the bright light. C. she was afraid to be seen. D. she wanted to have a good rest. 3.Mr. Beet went back. A. by taxi B. by bus C. on foot D. by bike 4.When Mr. Beet got home that evening,. A. his wife was angry with him B. he was very tired C. he was too hungry to say a word D. his wife felt sorry 5.Mrs. Beet hoped . A. her husband went home by taxi the next time. B. her husband could keep on doing exercise. C. her husband could be stronger and stronger. D. her husband could save more money and time. B When your dream is to become a footballer, nothing should get in your way—even if you have no feet. Gabriel Muniz, an 11-year-old Brazil kid, was born without feet. Although his family thought he would have serious difficulties living a normal life, he started walking before he was one year old. His mother would go after him, expecting him to keep falling, but he never fell. It took him a while to make the jump from walking to playing football, but he did make it. And, in fact, there's nothing he loves more than playing football. In his school, the skillful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含解析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测 文综历史试题 1.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A. 重视宣传三代成就 B. 具有浓厚传统色彩 C. 注重借鉴外来成果 D. 形成完整系统体系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孔子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运用和主张看,其思想向传统致敬,B项符合题意;三代典章和成果是孔子所“求”所用,A项“宣传”不符合其主张;C项中“外来”不符合史实;本题中只有具体的主张,不是“完整”的体系。排除D项。 2.据史书记载,汉景帝欲立皇后兄长为侯,丞相周亚夫以“高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对之,汉景帝“默然而沮”。这一记载说明汉初 A. 官员争权夺利现象严重 B. 外戚干政局面得到扭转 C. 中央注重加强地方管理 D. 君主行使权力受到限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周亚夫引用汉高祖的“约定”制止了汉景帝的想法,可知D项正确;只一件皇帝未达成所愿的事件记载,没有提及官员争夺权利“严重”,A项错误;这一“封侯无果”事件,结果是丞相制止导致的,不是外戚干政,西汉初期也没有“外戚干政的局面”,B项与史实不符;本题无关地方具体的管理事务,C项错误。

3.唐中后期,官府在雇佣工匠比较普遍的情况下,仍规定“巧手供内”者不在“纳资”的范围之内。这一规定意在 A. 抑制商业经济的发展 B. 垄断手工业生产市场 C. 保证官府作坊的优势 D. 缓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巧手供内”者不“纳资”的规定仍在,可知供应皇室的官营手工业优先无偿使用优秀手工业者,得出C项正确;因为当时雇佣工匠比较普遍,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而官府使用“雇佣工匠”普遍和唐代私营手工业发展起来的史实,证明B项错误;这项规定限制了部分手工业者的自由和实利,D项不符合题意。 4.下表为我国古代主要农学著作统计简表。这反映出我国 主要农学著作 A. 农业生产不断发展 B.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C. 农学研究最为突出 D. 农本思想日益完善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农学著作统计简表可知,每个朝代都有新的农书问世,A项符合题意;从表中无从得出政府与农书著作

临淄区初中高中情况

临淄初中 初中段民办学校 11-14·齐鲁武术学校11-14·外国语实验学校11-14·益中外语学校 初中段区属学校 11-14·遄台中学 11-14·第八中学 11-14·第二中学 11-14·第三中学 11-14·第一中学 11-14·蜂山中学 11-14·金山中学 11-14·实验中学 11-14·雪宫中学 初中段乡镇学校 11-14·凤凰镇路山中学11-14·凤凰镇召口中学11-14·皇城二中 11-14·皇城一中 11-14·金岭镇回族中学11-14·金山镇边河中学11-14·敬仲镇中学 11-14·朱台镇高阳中学11-14·朱台镇朱台中学初中段街道学校 11-14·稷下街道永流中学11-14·齐陵二中 11-14·齐陵一中

临淄高中 临淄中学,这所由原来临淄区5所高中合并而成的中学,耗资4.5亿,占地400余亩,上面矗立着8栋教学楼、12栋学生公寓、一幢巨型综合办公楼,还有食堂、校内超市、体育馆……甚至连标准化的田径运动场都是两个。 每一个年级分成“一部”和“二部”,每一部规模为高一24个班,高二、高三各20个班,每个班的人数为55人左右。7000多名学生,600多位老师……规模与气势堪比高等学府。 2012年大高中录取分数:大高中交钱585以上,不交钱610。 最新统计,临淄中学在2012年高考中喜获佳绩:尹笑然(原雪宫中学)同学以原始分703分获得淄博市理科状元;一本上线257人,出口率325%,军检线上线960人,出口率286%,特长生上线510人;临淄中学向全区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备注:12年毕业的是雪宫中学最后一批学生,13年雪宫中学完全并人大高中。雪宫中学是原临淄区最好的中学。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4月月考试题

山东省桓台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理综(化学部分)4月月考试题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人称“一带一路”是“现代丝绸之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陶瓷、水泥和玻璃都属于硅酸盐产品 C.废旧钢材焊接前,可依次用饱和Na2CO3溶液、饱和NH4Cl溶液处理焊点 D.使用可降解的聚碳酸酯塑料和向燃煤中加入生石灰,都能减轻环境污染 8.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1.2L C2H6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3.5N A B.通常状况下,2.0 g H2和1 mol Cl2反应后的气体分子数目为2N A C.1mol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都是3N A D.将3.4g H2S全部溶于水所得溶液中HS-和S2-离子数之和为0.1N A 9.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水杨酸冬青油阿司匹林 A.由水杨酸制冬青油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阿司匹林的分子式为C9H8O4,水解可得水杨酸 C.冬青油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D.可用NaOH溶液除去冬青油中少量的水杨酸 10.电池式氧传感器原理构造如图,可测定O2的含 量。工作时铅极表面会逐渐附着Pb(OH)2。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A.P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随着使用,电解液的pH逐渐减小 C.a mmolO2反应,理论上可使Pb电极增重68a mg D.Pb电极上的反应式为Pb+2OH--2e-=Pb(OH)2

福州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高一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福州一中2015-2016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必修1)模块结业考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函数()2 f x x =-的定义域为( ) A. {|1}x x > B. {|1}x x ≥ C. {|12}x x x >≠且 D. {|12}x x x ≥≠且 2. 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U A C B B. ()U C A B C. ()U C A B D. ()U C A B 3. 已知函数1,2()2(3),2 x x f x x f x x +?>?=-??+≤?,则()f x 的值等于( ) A. 4 B. 3 C. 2 D. 无意义 4. 已知全集{1,2,3}U =且{2}U C A =,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1个 B. 3个 C. 4个 D. 7个 5. 函数1()ln f x x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是( ) A. (0,1) B. (1,2) C. (2,3) D. (3,4) 6. 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 30.440.43log 0.3<< B. 30.440.4log 0.33<<

C. 30.44log 0.30.43<< D. 0.434log 0.330.4<< 7. 下列函数中,满足“()()()f xy f x f y =?”且为单调递增函数的是( ) A. ()3x f x = B. 3()log f x x = C. 1()f x x -= D. 3()f x x = 8.已知函数()()()f x x a x b =-- (其中a b >),若f (x )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x g x a b =+的图象是( ) 9. 已知函数2 12,1()21,1x x ax x f x a x ?+-≤?=??->?在(0,)+∞上是增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B. (1,2) C. [2,)+∞ D. (1,)+∞ 10. 已知两条直线1:l y m =和24:(m 0)l y m =>,1l 与函数2log y x =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点A ,B ,2l 与函数2log y x =的图像从左至右相交于点C, D 。记线段AC 和BD 在x 轴上的投影长度分别为,a b ,当m 变化时,b a 的最小值为( ) A.32 B. 16 C. 132 D. 116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1. 幂函数()f x 的图像经过点(2,8),则(1)f -的值为_________. 1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g x =的图像与12x y ??= ???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