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气候

合集下载

关于淄博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

关于淄博导游词_导游词范文_

关于淄博导游词导读: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淄博导游词,欢迎阅读!淄博导游词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好!欢迎你们到泉城淄博来旅游!淄博市地处山东省中部,位于北纬35°55′20〞~37°17′14〞,东经117°32′15〞~118°31′00〞之间。

南连泰山,北靠黄河,东临海滨旅游城市青岛、烟台和威海,西接泉城济南。

市域形态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

地势特征为南高北低。

最高海拔1108.3米,最低海拔5米,南北高差1100多米。

淄博地处暖温带,四季特征分明,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全市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2961平方公里。

辖张店、博山、淄川、周村、临淄五个区和桓台、沂源、高青三个县;有76个镇、8个乡、23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总人口415万。

淄博成为政区名称,始于1945年8月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行政区。

同年9月撤销。

1946年1月二次成立,7月又撤销。

1948年3月淄博全境解放,8月再次成立淄博特区,隶属鲁中南行政区。

1949年7月成立淄博工矿特区。

1950年5月成立淄博专区。

1953年改为淄博工矿特区。

1955年3月改为淄博市。

1959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合并组建淄博专区,淄博市改为专区辖市。

1961年1月淄博市与惠民专区分设,恢复为省辖市。

淄博市地理位置适中,交通发达,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铁路贯通,公路纵横,胶济铁路、济(南)青(岛)、滨(州)博(山)莱(芜)高速公路等15条交通干线通往全国各地,距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和青岛国际机场分别为70公里和200公里。

淄博地处环渤海经济区和沿黄经济协作带的交汇地区,既是山东半岛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重点城市,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

淄博区域资料

淄博区域资料

1、淄博市自然地理淄博市位于山东省东部,东经117°42′--118°30′、北纬85°56′--37°05′,西接济南市张丘县;东连潍坊市益都县,南与临沂市和泰安市相毗连;北部为滨洲市的邹平、博兴县、东营市广饶等县。

全境南北长约110-1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

全市辖张店、博山、淄川、临淄、周村五区和桓台、高青、沂源三县。

张店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方便,铁路有胶济、辛(店)-泰(安)、张(店)东(营)、张(店)博(山)等线,并有济青高速、滨博高速及309、205等国道公路四通八达。

淄博市矿藏资源丰富,产煤、铁、铝矾土、陶土、石灰石、铜、钴、硫、重晶石及石英砂岩等。

第一节地形地貌全市地形南高北低,东西南三面环山,中间低平,向北开阔,呈簸萁状盆地。

南部鲁山主峰海拔高度1108.3米,北部平原最低点9米,相对高差近1100米。

各区县海拔高程如下:博山火车站附近175米、淄川北关87米、张店中心路41米、索镇南17.9米、周村城南61米、辛店火车站附近72.1米。

淄博是一个山地、丘陵、平原、河谷等诸类地貌景观齐全的地区,中山面积约650平方公里,分布在南部的沂源、博山、淄川,为构造侵蚀地形;低山丘陵面积700余平方公里,遍布五区,为构造剥蚀地形;平原面积约165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胶济铁路以北的张店、临淄、周村、桓台、高青等地,属山前倾斜平原,往北与黄河下游黄泛平原相接,张店至索镇地面坡降1.36‰,索镇至齐风地面坡降0.6‰;河谷山川地貌面积约53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5个区和沂源县。

第二节气候淄博市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春旱多风、夏季炎热多秋季易于旱涝、冬季寒冷少雪等特点;一年四季交替分明。

一、气温:全市多年平均气温12.6-13.1℃,极端高温42.1℃(1955年7月24日张店);极端低温-23℃(1972年1月23日张店)。

淄博市情市况

淄博市情市况

淄博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及东汉时期的郑公书院,对后来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淄博教育经过改革和发展,已基本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大教育格局,构建起比较完备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

淄博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476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13所,普通中小学590所,中等职业学校46所。

全市各区县各类民办教育机构共计205所。

古代名人姜尚(约公元前1128~约公元前1015),西周王朝的开国重臣,齐国的缔造者和创始人。

姜姓,吕氏,名尚,一名望,字子牙,人称姜子牙,又谓姜太公。

鲍叔牙(?~前644),齐人,管仲曾叹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有《管子》一书传世。

齐桓公时期任齐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齐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齐第15代国君,在位43年。

齐故城临淄西北有高台,名“桓公台”,传说是他会见诸侯和检阅兵马的地方。

司马穰苴,生卒年代不详,春秋时期军事家。

为田完后裔,以军功升为大司马。

《司马穰苴兵法》,今本有5篇。

齐威王(?~前320),田齐桓公午之子,名因齐,以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其“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齐宣王(?~前310),名辟疆,继齐威王为田氏第五代国君。

左芬(公元300),字兰芝,左思之妹,晋武帝贵嫔,为我国最早的女诗人。

生前著有大量诗赋,据传有文集四卷。

《太平御览》卷145列其作品。

贾思勰,北魏益都(今寿光市)人,曾任北魏高阳郡(今淄博市临淄区)太守。

约在公元533~544年(永熙二年至武定二年)写成农学名著《齐民要术》。

毕自严(1569~1638),字景曾,号白阳,明末大臣,王村镇西铺村人。

著有《石隐园诗文藏稿》8卷、《抚津督饷抚留宪留计共疏草》19卷、《度支奏议堂稿》20卷及其他著述9 8卷,均刻印流传于世。

李化熙(1594~1669)字五弦,淄川县周村店(现周村区周村镇前进村)人。

淄博旅游注意事项

淄博旅游注意事项

淄博旅游注意事项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独特的风景名胜。

前往淄博旅游时,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旅行顺利、安全和愉快。

一、天气与季节淄博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温和宜人。

在选择出行日期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天气状况来确定最佳时间。

二、交通出行淄博交通便利,有多种交通方式供选择。

如果乘坐飞机前往,可选择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并在机场乘坐机场大巴或出租车到淄博。

如果选择火车,淄博火车站是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淄博市内也有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方便游客出行。

三、景点介绍1.淄博博物馆淄博博物馆是淄博市的重点文化设施,馆内陈列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展示了淄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

游客在参观时要注意保护文物,不要触摸或随意拍照。

2.淄博恐龙博物馆淄博恐龙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专门研究和展示恐龙化石的博物馆。

馆内陈列有大量的恐龙化石和模型,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游客可以参观学习,但需要注意不要触摸和损坏展品。

3.淄博泉城公园淄博泉城公园是淄博市最大的城市公园,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还有游乐设施和娱乐项目。

游客在游玩时要注意安全,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4.淄博九州山风景区淄博九州山风景区是淄博市的旅游胜地之一,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游客在前往九州山时要注意穿着舒适,不要攀爬险峻的山路,注意脚下安全。

四、食宿安排淄博有各种各样的餐馆和酒店供游客选择。

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经济实力选择合适的食宿地点。

在选择餐馆时,可以尝试当地特色菜肴,体验淄博的风味。

五、文化礼仪在淄博旅游时,我们应尊重当地的习俗和文化,遵守公共秩序,不随地乱扔垃圾,不喧哗和打扰他人。

在参观寺庙或宗教场所时,应保持肃静,不要拍照或触摸神像。

六、安全防范在旅游过程中,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个人财物安全,不要携带大量现金和贵重物品。

山东淄博天气

山东淄博天气

山东淄博天气山东淄博天气山东淄博位于中国东部,地处渤海湾沿岸,其气候类型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淄博四面环山,地形较为复杂,加之其地处内陆,受到海洋的调节较弱,使得淄博的天气变化较为多样化而且频繁。

淄博的春季通常从三月份开始到五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的气温逐渐回暖,但变化较大,早晚温差较大,白天的温度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夜间则会下降到5摄氏度以下。

此时的淄博经常会出现强降雨和雷暴天气,气象变化较为剧烈,人们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及时添减衣物。

夏季是淄博最炎热潮湿的季节,从六月份一直持续到八月份。

这个季节的气温通常在30摄氏度以上,最高可达到40摄氏度。

夏季也是淄博降水最多的季节,经常会有暴雨和雷阵雨。

此时的淄博湿度较高,人们容易出汗,需要多饮水以防脱水。

秋季是淄博气温逐渐下降的季节,从九月份开始到十一月份结束。

气温逐渐凉爽,白天的温度大约在15-25摄氏度之间,夜晚则会下降到10摄氏度以下。

淄博的秋季天气较为干燥,降水量较少,属于相对宜人的季节。

冬季是淄博最冷的季节,由十二月份开始,一直持续到次年的二月份。

这个季节的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以下,最低可达-10摄氏度甚至更低。

淄博的冬天非常干燥,往往会有北风吹袭,使得寒冷感更加明显。

此时的淄博降水相对较少,但偶尔会有小雪或者霜冻的降临。

总的来说,淄博的气候变化多样,四季分明。

每个季节的天气特点让人们体验到了各种不同的气候,也为淄博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根据不同的天气情况,人们可以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以适应这样多变的天气环境。

同时,科学的气象预报也能提前通知人们即将到来的天气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希望淄博的天气能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舒适。

淄博简介

淄博简介

1、淄博位于山东中部,是国务院批准的山东半岛经济开放区城市。

全市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

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9℃,年平均降水量628毫米。

2、行政区划淄博是独具特色的组群式城市。

现辖张店、淄川、博山、周村、临淄五区和桓台、高青、沂源三县。

五城区和桓台县城呈梅花状分布,东西南北城区距中心城区分别为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形成城市组群。

全市总人口408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68.5万人。

3、主要资源淄博资源丰富,已发现矿产53种。

铝钒土、耐火粘土、化工石灰岩、陶瓷土、煤、铁等储量大、品位高,均为山东的主要产地。

北部有丰富有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水资源比较丰富,南部山区是沂河发源地,北部黄河流经境内,每年水资源可利用量14.11亿立方米。

4、基础设施1)交通淄博是山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铁路和公路密度在中国名列前茅。

市内铁路总长558公里,公路有19条干线通往全国各地,公路通车里程3000余公里。

铁路以胶济线和淄八、淄东线为主干成"十"字型贯通全市,辛泰线连接胶济与京沪铁路。

济青高速公路横贯全市东西,与滨莱高速公路形成第二个"十"字型主干。

市中心距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距青岛港210公里,空运、海运十分便捷。

(2)通讯淄博是鲁中邮件处理中心和电信中枢。

全市电话机总容量130万门,住宅电话普及率达到60%,移动通讯和无线寻呼系统配套成网,国际互联网用户突破10万户。

5)科技教育淄博是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和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

拥有各类科研机构837家,专业技术人员14万人,是山东省硅酸盐、化工、医药、丝绸、冶金等方面的重要科研基地。

全市各类学校1700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7所,高等院校3所。

5、旅游区淄博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特色突出,人文景观纵览古今,自然景观涵盖全市。

东部临淄作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首都长达800年之久,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齐文化旅游区,这里文物古迹浩繁,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已建成的中国古车博物馆、东周殉马坑等蜚声中外;南部博山和沂源是自然景观旅游区,山、水、林、泉、洞天然声称,自然资源特别是溶岩资源之丰富在我国北方罕见。

淄博自然地理环境与特产

淄博自然地理环境与特产

淄博自然地理环境与特产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鲁中山区与鲁北平原的交接地带,南连泰山,北靠黄河,东临潍坊,西接泉城济南,铁路贯通,公路纵横,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淄博是古代蹴鞠的发源地,也可以理解为现代足球的发源地。

淄博是古代齐国的故都,其文化底蕴和影响力不容忽视。

衣食住行方面,由于淄博地处北方,属温带季风气候,故冬天寒冷干燥,春天多风沙,夏天高温多雨,秋天凉爽短促,人们依此气候特点选择合适的衣着。

淄博的特色小吃有很多,比如周村烧饼,博山酥锅,豆腐箱,油粉,卤汁羊肉,菜煎饼,肉火烧,周村朝天锅,桓台金丝鸭蛋等。

由于气候湿润多雨,传统的民居均以尖顶平房为主,类似北京的四合院。

淄博北部属于鲁北平原,中部是过渡带,南部均属鲁中山区,所以淄博南部山区人们的住房是用大石块垒起来的,大石块均采自山上,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沂源县绝大部分是山地,再加上气候湿润和土壤的适宜,苹果成为了沂源的特产,个大味甜汁多。

淄博地理题

淄博地理题

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下面我将从地理环境、气候、经济、交通、文化等方面回答淄博的地理题。

一、地理环境淄博地处鲁中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淄博市内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为工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气候淄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宜人,冬季寒冷干燥。

年平均气温在12-14摄氏度之间,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经济淄博是山东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拥有机械、化工、建材、纺织等支柱产业。

同时,淄博也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近年来,淄博市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

四、交通淄博市内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线路,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之一。

此外,淄博市还拥有多个机场和火车站,为旅客出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淄博市还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

五、文化淄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淄博市内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如齐国故城、临淄博物馆等,展现了淄博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此外,淄博还是山东省重要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多处风景名胜区,如周村古街、鲁山风景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六、未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淄博市未来将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努力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

同时,淄博市还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水平,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淄博是一个地理环境优越、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交通便捷、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未来,淄博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淄博基本气候情况介绍
临淄实验中学
淄博地处鲁中,南依沂蒙山区,北临华北平原,东接潍坊,西与省会济南接壤。

市域形态南北狭长,南北最大纵距151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7公里。

地理适中,交通发达,是沟通中原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咽喉要道,是山东省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

淄博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及东西两翼山峦迭宕,中部低陷向北倾伏,南北落差千余米。

以胶济铁路为界,以南大部分为山区、丘陵,岩溶地貌发达;以北大部分为山前冲积平原和黄泛平原,土地平坦肥沃。

北部有黄河、小清河流经,发源于淄博的河流有沂河、淄河、孝妇河等。

全市山区、丘陵、平原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42%、29.9%和28.1%。

淄博地处暖温带,年平均降水量为640.5毫米,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

全市年平均气温12.3℃-13.1℃,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42.6-2832.6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80-220天。

全市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占山东省总面积的3.79%。

其中市区面积2961平方公里。

淄博位于山东中部,地处暖温带,属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其四季特征分明, 春季风大干旱,夏季湿热多雨,秋季晴朗多旱,冬季干冷少雪。

最热月份为七月,最冷月份为一月。

由于全市地形复杂,气候各异,有明显的地方性气候特点。

南部山区的气候特点是: 年雨量较大,多集中在夏季,但一般不易成涝;冰雹较多,汛期又多暴雨,常常造成山洪暴发;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较低,无霜期短,春霜期结束较晚,冻土期长。

地域温差大:"山下桃花山上雪,山前山后不一天"。

北部平原的气候特点是:年雨量适中,多集中于夏季,常有三年一遇的水涝;冬季寒冷干燥,少雨雪;春季少雨干旱,多西南大风,为全省春旱严重地区之一;秋季晴朗多旱,但夏旱危害尤大,平均五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

夏季常出现短期的高湿天气,为全省高湿区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