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讲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详解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大气环境规划

第三章 大气环境规划
• 对某一点源而言,允许排放率 • qpi= PxCSixHe2x10-6 • CSi—目标浓度(日均浓度)。
对某一功能区而言:
Qpki
Pki
H
2 e
106
• 式中: Q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 允许排放率限值,t·h-1;
• Pki----第i功能区内某种污染物点源排放控 制系数,t·h-1·m-2 ;
5 徽,海南,台湾,福建,江西
3.5-4.9 0.25 50-100
50-150
云南,贵州,四川,甘肃,(渭河以南),陕西(秦
6 岭以南)
2.8-4.2 0.15 50-75
50-100
7 静风区(年平均风速小于 1m/s)
1.4-2.8 0.25 40-80 40-90
3.低源控制的限值
• 在夜间大气温度层结稳定时,低源及地面 源产生较重污染,所以对低架源的允许排 放量进行限制。
所以:
Qa ACs S
全区域以及各功能区某种大气污染 物排放总量:
n
Qak Qaki i 1
• 式总中 量: 限Q值a,k--1--0总4t;量控制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 • Q10a4kit-;---第i功能区某种污染物年允许排放总量限值, • n----功能区总数; • i----总量控制区内各功能分区的编号; • a----总量下标; • k----某种污染物下标。

Qb1=0.251万t/a

Qb2=1.125万t/a

Q33=1.874万t/a
n

Qb Qbi =3.25万t/a
i 1
4.点源排放限值与总量控制法的配合 A—P值法
• A值法:只规定了各区域总允许排放量,无 法确定每个元的允许排放量。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教学内容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大气环境规划系统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教学内容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大气环境规划系统

6.3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大气环境容量主要计算方法 1 修正的A-P值法
修正的A-P值法是最简单的大气环境容量估算方法,其特点是不需 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以粗略地估算制定 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 2 模拟法 模拟法是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 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该法适用于规模较 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新建开发区。 3 线性优化法 对于污染源布局,排放方式确定的开发区,建立源排放和环境质量 之间的输入响应关系,根据区域空气质量环境保护目标,采用优化 方法,计算出各污染源的最大允许排放量,而各污染源最大允许排 放量之和,就是给定条件下的最大环境容量。
第6章
大气环境规划
教学内容
1、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2、大气环境功能区划 3、大气环境容量 4、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
6.1 大气环境规划概述
定义:指为协调某一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质量要求 之间的关系,寻求决策者满意的大气环境规划方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1.1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组成
大气环境规划系统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复杂 系统,其组成见下图。
Qa ACs
4 2
S
A 1.5768103 VE
式中,A为总量控制系数 10 t km / a ; Qa是规划区的允许排放总量(t/a); Cs为执行的环境质量标准(mg/m3);S为规划区总面积(Km2); VE是通风量m3/s
6.3.2 实用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方法(A-P值法)
A值法
(2) 功能区的允许排放量计算 Qa
规划区面积S由n个分区组成, S Si
i 1 n

环境评估师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大气环境管理中的方法和技巧

环境评估师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大气环境管理中的方法和技巧

环境评估师在环境影响评估项目大气环境管理中的方法和技巧环境评估师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估项目时,大气环境管理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本文将介绍环境评估师在大气环境管理中的方法和技巧,以期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了解法规与标准在进行大气环境管理时,环境评估师首先需要充分了解相关法规与标准。

了解当地、国家以及国际上的环保法规、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这是进行大气环境评估的基础。

只有了解了法规与标准,环境评估师才能对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二、实地调研与数据收集实地调研是环境评估师进行大气环境管理的重要步骤之一。

通过实地调研,可以直观地了解项目所处地区的环境状况,包括周边的大气污染源、气象条件等。

同时,环境评估师还需要收集与大气环境相关的各类数据,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大气污染排放数据等。

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大气环境对项目的影响。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分析为了定量评估大气环境对项目的影响,环境评估师需要利用适当的模型进行建模。

通过建立适当的模型,可以模拟大气污染物的扩散与传输过程,预测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

同时,环境评估师还需要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项目对大气环境的潜在影响程度。

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是进行大气环境评估的重要手段。

四、评估与预测通过前面的方法和技巧,环境评估师可以得到大气环境对项目的影响情况。

在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项目的性质、规模、运营年限等。

根据评估结果,环境评估师可以预测项目对大气环境的潜在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五、环境管理措施提出与监督根据大气环境评估的结果,环境评估师需要提出一系列的环境管理措施,以减少项目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这些管理措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污染物减排措施、绿色技术应用等。

同时,环境评估师还需要监督项目方的环境管理实施情况,并对其进行评估与监测,以确保环境管理措施的有效性。

六、公众参与与沟通在进行大气环境管理时,环境评估师需要与相关利益方进行有效的沟通与协商,尊重公众意见,提供信息透明,以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公信力。

7-1大气环境管理课件

7-1大气环境管理课件
工程措施:治坡治沟、大型水利工程的修建 植被措施:植树造林、建防护林、建立自然保护区 耕作措施:间作、套作、耕地覆盖
Page 36
(2)荒漠化 工程措施:设置工程沙障,固定流动沙丘 植物措施:封沙育草、飞播
(3)盐碱化 水利改良:沟渠排水、井灌井排
(滴灌、喷灌、疆坎儿井)
农业生物改良:增加有机肥,调整农业用地结构 化学改良:利用富含钙的石膏等改良
Page 30
土地盐碱化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 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
Page 31
草场退化
我国的草场过渡放牧问题十分严重,草场 的退化也因而十分严重。据我国北方和青藏高原 等10个牧业省区统计,建国后,牧场放养牧畜头 数增加了2~3倍,而草场面积却在减少。严重地 过度放牧,使我国的草场退化问题十分严重。
Page 15
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 保护的区域; 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 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Page 16
Page 17
Page 18
144
12
18
Page 19
三、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宏观分析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宏观分析,是指在制定大气污染综 合整治规划时,根据当地的大气污染和大气环境特征,从 生态系统出发,对影响大气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系统的综 合分析,从宏观上确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和重点, 从而为具体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整治措施提供依据。
Page 6
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
大气是生命的支柱,它为人类及动物提供呼吸所需要
的O2。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吸入13kg(10m3)的空气。
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CO2,合成碳水化合物,提供人 类和动物的食物。 大气中的N2通过不同形式的固氮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 生物化学反应,转变为生命不可缺少的氨基酸。

第13讲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详解

第13讲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详解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能流过程分析 (二)能流平衡分析 (三)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一)能流过程分析 • 主要包括4个过程:能流输入、能流集中转换、能流分配
及终端用能过程。 –能流输入过程重点分析能源总量、结构和污染物含量。 –能流集中转换过程重点分析转换能量总量、比例、效
一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边界的确定二大气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计算方法三总量负荷分配原则根据eia确定控制边界根据项目的级别确定根据eia的范围其边长对应于项目等级如果界外区域包含有环境保护敏感区则应将边界扩大到界外区域反推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一按燃料或原料用量的分配方式二一律削减排放量的分配原则三优化规划分配原则这种分配方式就是将计算得到的控制区允许排放总量按各污染源或工厂烟源群使用的燃料和原料用量进行分配从而控制全区大气污染的方法反推法计算控制区域允许排放总量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看都是有效的
(三)优化规划分配原则
2.最小治理费用的分配原则 • 这个分配原则也是用于多源模式。 • 在控制区达到大气环境质量目标值的约束条件
下,使污染治理费用投资总和为最小,来求解 各污染源的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的最佳分配原 则。
第三节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 合防治措施
•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很 广,如能源的合理利用、城市的布局、生产工艺的改革、 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处理设备的费用及效率等。
第四,任何能源在其生产、运输、转换消费过程 中,或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都会产生环境影 响,需要付出代价。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连锁反应关 系:①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②能源消费的 增加→③大气污染物质产生量的增加→④大气污 染物质排放量的增加→⑤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 为此有必要了解能流过程。

大气环境的保护规划课件演示98页PPT

大气环境的保护规划课件演示98页PPT
大气环境的保护规划课件演示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来自。——乌申斯基谢谢!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Sulfur Oxides
Sources: mainly produced by fossil
fuel burning, industry, biomass burning. Sulfur Oxides dissolve easily in water.
Health effects: air-pollution-related
Hydrocarbons
来源:自然界中主要由生物分解作用产生,人
为有不完全燃烧和有机化合物的挥发。
危害:城市空气中的碳氢化合物虽然对健康无
害,但能导致生成有害的光化学烟雾。
硫氧化物
Sulfur Oxides
Sulfur dioxide (SO2) & Sulfur trioxide (SO3)
Involved in:acid deposition; corrodes metals damages stone irritates respiratory system
城市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污染物
Types of Air Pollutants 一次污染物 (Primary air pollutants):直接
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Harmful chemicals that
enter directly into the atmosphere.
二次污染物 (Secondary air pollutants):由一
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s
Nitric oxide (NO), Nitrogen dioxide (NO2) & Nitrous oxide (N2O)
Involved in: 1) acid deposition 2) global warming 3) ozone depletion 4) photochemical smog

环境管理-大气环境的保护 精品

环境管理-大气环境的保护 精品

一、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1.本节教材的内容特点与所处的地位这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二单元“大气”的最后一节,它包括“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与保护”、“酸雨”三部分,主要是阐述了这三方面国际社会最为关心的全球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和主要预防及治理措施。

从本单元教材看,该节内容是对地球大气环境的总结和深化,同时又很好地体现了教学内容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从全书看,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破坏,不仅直接影响大气环境本身,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和环境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地球自然灾害的发生、自然资源的破坏,甚至对整个地球的陆地和海洋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

因而,本节教材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和全球意识,另一方面也为第三单元“陆地和海洋”与第四单元“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做了必要的知识铺垫,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了解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危害和人类的具体对策。

(2)能力目标:A、学生在自主的知识构建过程中,学会从不同的渠道,尤其是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为自己的研究服务。

B、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学会用联系对比的方法,分析当前人类面临的大气环境问题,并通过知识的构建,初步了解我国、我区大气问题的现状和治理措施。

(3)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对知识的自主构建,自主认识环境保护的意义,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合作的“全球意识”。

3.教学重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及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从具体的内容看,本节不仅要求学生了解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了解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和治理措施,使学生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和世界观。

所以,本节课我认为应把“大气环境问题的危害及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作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大气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对于大气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课本虽然有定性的观点和解释,但有些原因和机理目前尚不是十分明确或有不同的见解(如为什么无人的南极反而出现巨大的臭氧空洞,地球变暖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等),对中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提高的问题,尤其是当不同的观点呈现在一起时,学生真正理解和辨别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为了平衡和协调某一区域的大气环境与
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以期达到大气环境系 统功能的最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大气环境系 统组成部分的功能。
一、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程序:在大气环境规划时,应首先对大气环境
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确定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其次对规划期内的主要资源进行需求分析,重 点分析城市能流过程,从能源的输入、输送、 转换、分配和使用各个环节中,找出产生污染 的主要原因和控制污染的主要途径,从而为确 定和实现大气环境目标提供可靠保证。
一、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3. 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工程项目污染削减计划
制定规划期内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工程项目的 污染削减计划,并做经济、技术和管理上的可行 性分析,最终确定最佳污染控制水平。 4.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根据区域大气污染特征、环境质量目标以及 大气污染综合整治的方向与重点,对达到最佳污 染控制水平所需各种条件,从法律、行政、经济、 技术和公众参与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一、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2. 环境功能区划分与大气质量目标确定
环境功能分区是实施区域环境分区管理和污 染物总量控制的基础和前提。
根据区域功能区划,确定整个区域以及各功 能区的总量控制目标和大气环境质量目标;根据 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现状、规划期内大气污染预测 以及社会经济承受能力,制定出各功能区的分期 规划目标。
• 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的方法一般有:多因子综合评分法、 模糊聚类分析法、生态适宜度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等。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 能流分析是大气环境规划基本方法之一,其主 要针对能源的输入、转换、分配和使用的全过 程系统分析,以剖析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治理、 排放规律,找出主要环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 的最佳方案。
• 能流分析的基础是能流网络图,可以采取以用 能部门为终端和以用能设施为终端两种形式。 而前者更适用于宏观分析。
第四,任何能源在其生产、运输、转换消费过程 中,或者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阶段都会产生环境影 响,需要付出代价。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存在着这样一种连锁反应关 系:①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②能源消费的 增加→③大气污染物质产生量的增加→④大气污 染物质排放量的增加→⑤大气环境质量的恶化。 为此有必要了解能流过程。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二)能流平衡分析 • 重点分析能流各阶段输入、输出和流失量之间
的平衡关系,包括能量和污染物量两个方面。 • 污染物流失量又包括排放量和治理量,其比例
的大小反映了城市能源系统先进程度和对污染 的控制能力。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三)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 在能流转换效率、排污系数、投资费用系数和 经济技术约束等参数的分析基础上,采用数学 规划方法建立优化分析模型,主要目的在于合 理优化能源分配途径,合理安排能源改造项目, 以控制大气污染。
一、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1. 能源消费量、能源结构分析与大气污染特征分 析
通过对区域能源量与能源结构分析大气环境 污染源、污染物与现状评价;结合社会经济发展, 预测区域大气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以及排放特征, 并根据区域地形地貌与气象特征,对区域大气污 染特征进行分析,为区域大气环境规划提供基础 数据与资料。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 用分析
第一,在现代社会中,大部分环境问题的产生都 与经济发展和能源供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大气污 染问题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第二,对于不同的一次能源、不同的能源消费过 程、不同的技术背景,污染的来源、污染的特征 及污染的贡献是不同的。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第三,在能源构成上如果清洁能源占的比重越大 则对大气污染越小,反之如果传统的污染型能源 占的比重越大,则对大气污染越严重。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能流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能流过程分析 (二)能流平衡分析 (三)能流过程优化分析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一)能流过程分析 • 主要包括4个过程:能流输入、能流集中转换、能流分配
及终端用能过程。 –能流输入过程重点分析能源总量、结构和污染物含量。 –能流集中转换过程重点分析转换能量总量、比例、效
率、投资及其环境效益。 –能流分配过程重点分析能流分配合理性。 –终端用能过程重点分析总量、结构和对大气环境的危
害。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 中国的大气污染以煤烟型污染为主,二氧化硫和烟 尘是主要污染物,这同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 技术落后密切相关。
• 所以应特别注意分析煤的集中转换过程,其中包括 煤一电,煤一热,煤一焦、煤气,煤一型煤等过程, 其转换的总量、效率、比例关系反映了城市能源需 给技术的总体水平,其发展潜力也是环境宏观规划 的基础。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 分析
• 优化分析仍以能流图为基础,还要充分考虑到以下两点: –规划期内可能增加的新的能源形式和转换过程。 –其中各能流的效率系数和排污系数应充分考虑到各规划期 内的科技进步的因素并与费用系数相对应,与详细规划参 数相协调。
• 在能流优化分析中,常用的数学规划方法有多目标线性规划 和单目标规划的方法。 –利用这些方法除可直接得到城市优化的能流规划方案外, 更重要的是可以建立起目标间的相互关系,为决策提供重 要依据。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础 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与管理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综合防 治措施
第一节 区域大气环境规划与 管理的基础
一、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能流利用分析 三、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
一、区域大气环境规划的内容
三、区域大气环境功能区划与管理
•Hale Waihona Puke 大气环境功能区是因其区域社会功能不同而对环境保护 提出不同要求的地区。
• 正确划分大气环境功能区是研究和编制大气环境规划的 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大气环境总量控制的基础前 提。
• 功能区数目不限,但应由当地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有关规 定及城乡总体规划划分为一、二、三类大气环境功能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