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试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试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 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核分人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
2.社会工作中必须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简单地反对理论”、和“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3. 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本我、和超我。
4.增权理论代表人物Solomon认为,受压制的人群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权力障碍,包括间接性权力障碍和。
5.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首先出现的动作是,然后依次是翻身、独立坐起、手膝爬行、独立站立、行走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
【】A.关联性B. 整体观C.等级结构性D. 动态平衡性3.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口唇相关的活动,这是在()。
【】A. 口唇期B.肛门期C.性器期D.潜伏期4.()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延伸至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毕生发展理论。
【】A.埃里克森B.皮亚杰C.巴尔特斯D.柯尔伯格5.在埃利斯ABC人格理论中“B”代表的是()。
【】A.情绪和行为结果 B.诱发性事件C.质疑不合理的信念 D.信念6.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强化是()。
【】A.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B.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C.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D.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标准时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或惩罚7.提出“镜中我”观点的是()。
【】A.米德B.托马斯C.布鲁默D.库利8. 下列不属于范斌提出的增权三个层次的是()。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13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o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2.自我意识的产生是在()A.胎儿期Bo婴儿期C.幼儿期D.儿童期3.赋权理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案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的制度性障碍B.案主的个体性错误C.案主的社会地位低Do案主的无意识4.社会政策研究的正式渊源始自于1837年()学者组织的“社会政策研究会”。
A.美国B.德国C.英国D.中国5.-般而言,幼儿期指的是()这段发育和生长时期。
A.从母体分娩出直到第四周B.从。
岁到2岁C.从。
岁到6岁D.从3岁到6岁6.()主要是指,对于那些身患无法治愈的重病,而本人又自愿终止生命的人,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使他们无痛苦地死去。
A.成功的死亡B.安乐死C.临终关怀D.接受死亡7.()理论认为择偶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婚姻本身就是一个交易的过程。
A.互补需要B.交换C.角色D.价值8.()的形成是儿童时期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A.弱势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同龄群体9.在对正式结构组织的研究中,()是一种核心研究对象。
A.公司制B.科层制C.首长负责制D.非政府组织10.青春期的发展中一个突出的特征或者说是缺陷在于()。
A.心理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生理和社会的成熟度Bo社会的成熟度大大超过了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速度Co生理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心理和社会的成熟度D.生理、心理和社会发展同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llo中年人失业的影响主要有()oAo家庭收入的减少B.失业者家庭地位的下降C.割断了失业者与社会的联系D.失业人员人格出现偏差12.男性歧视的主要表现有()。
A.成功的压力B.责任的重负C.情感的压抑D.语言歧视13.幼儿游戏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题库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题库版)1、多选科尔伯格理论将习俗水平分为()等阶段。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B.普遍性伦理准则阶段C.寻求认可定向阶段D.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E.社会(江南博哥)契约定向阶段正确答案:C, D参考解析: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中,习俗水平阶段主要分为寻求认可定向阶段、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A项是前习俗水平阶段。
BE两项是后习俗水平阶段。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考生要抓住几个阶段的特点来进行记忆。
2、单选青年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A.青年人感知、记忆、想象能力均达到成熟水平B.抽象逻辑思维是假设的、形式的和反省的思维C.逻辑思维处于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阶段D.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发展特征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青年阶段心理发展特征。
3、单选()认为,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
A.常人方法学B.行为主义理论C.符号互动论D.社会学习理论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常人方法学认为,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行动、说明和场景构成了复杂的整体,它们互为条件使实践行动具有反思性,即行动与环境是不断地处于相互建构之中的。
所以A项正确。
【命题点拨】本题主要是对常人方法学进行考查。
对于常人方法学,考生需要注意它强调人的行动具有权宜性,并且根据环境调整。
4、单选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在动机的作用下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而人的动机又是由于某种需要引起的,以下关于需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了解人类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人类的需要B.人的需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C.需要通常以愿望、意向等形式表现出来D.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人类需要的含义。
5、单选婴儿的吮吸、爬行属于人类行为中的()类型。
A.习得行为B.本能行为C.正常行为D.自然行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人类行为的类型。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
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埃里克森认为( )的个体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A 1.5岁~3岁B 3岁~6岁C 6岁~12岁D 12岁~18岁E 18岁~40岁【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提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儿童中期的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这个年龄阶段为6岁~12岁。
第2题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自身条件不包括( )。
A 体重B 身高C 年龄D 容貌E 疾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 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的自身条件包括体重、身高、年龄、疾病、孕史、RH因素、营养等,而母亲的容貌不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
第3题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老年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 )的美德。
A 关怀B 博爱C 智慧D 勤奋E 创造【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提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该时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智慧”的美德。
第4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 需要B 恋父情结C 恋母情结D 性驱力E 潜意识【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而每一次转变都标志着人格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5题对潜意识的研究和重视童年经验是( )的主要贡献。
A 弗洛伊德B 马斯洛C 罗杰斯D 埃里克森E 科尔伯格【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潜意识的研究和童年经验。
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
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
1316国开电大2020年7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131 6国家开放大学2 0 2 0年春季学期期末统一考试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家庭关系中,()是核心。
A.父母子女关系B.夫妻关系C.婆媳关系D.祖孙关系2.()指的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基于某种共同关系和内在组织,居住在特定地区,在内在互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A.学校B.组织C.性别D.社区3.如果把人的一生与一年四季相比拟,老年期相当于()。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4.按照联合国1997年的定义,()是一种战略,将妇女和男子的关注事项和经验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所有领域的政策和方针的设计、落实、监测和评估,使男女都能平等受益,中止不平等现象,最终实现男女两性平等的目标。
A.平权行动B.女权主义C.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D.女性主流化5.()是儿童或青少年由于相近的年龄和相同的社会地位而结成的一个小团体。
A.同龄群体B.初级群体C.次级群体D.弱势群体6.“十月怀胎”,是从母亲最后一次经期来计算的,这个时间约有(A. 266 天B. 280 天C. 300 天D. 305 天7.犯罪研究中的失范理论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是()。
A.龙布罗索B.弗洛伊德C.霍华德•贝克D.罗伯特•默顿8.调查显示,现代人一生的情绪低潮期在()oA.童年B.青年C.中年D.老年9.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
A.生理性差别B.心理性差别C.社会性差别D.环境差别10.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是发现了()oA.超我B.心理结构C.无意识D.自我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达到老龄化的指标主要有()oA.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B.少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C.中位年龄D.老少之比12.皮亚杰根据认知心理的发展阶段,相应地区分出不同的游戏类型(A.练习游戏B.象征游戏C.规则游戏D.情感游戏13.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有()oA.自然环境B.社会环境C.生理环境D.心理环境14.社会政策的基本特征有()。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 期末复习(选择题篇)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期末复习(选择题篇)一、单选题1、人的行为有很多种类,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不同的划分。
按照是否合乎(B.规范),可以将人的行为划分为正常行为与异常行为。
2、对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正确理解是(A.人类成长可以影响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同时也能够影响人类的成长)。
3、赋权理论是一个比较激进的流派,认为案主遭遇困境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的制度性障碍)。
4、行为主义理论的创造者是(D.约翰•华生)。
5、优势视角的核心概念是(C.优势)。
6、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根基是发现了(A.无意识)。
7、镜中自我是(A.库利)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
8、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著名的概念是(B.自我实现)。
9、性别歧视的中心是主张(D.男性优越于女性)。
10、性别歧视者常犯的错误是以偏盖全,过分强调(A.生理性差别)。
11、性别问题有很多,最大的性别问题莫过于(A.性别歧视)。
12、(D.性别角色)指的是与作为男人或作为女人相关联的行为、动机和态度等因素,也就是与作为一个男人或作为一个女人相关联的社会角色。
13、现代文明社会中普遍的家庭形式是(B.一夫一妻制)。
14、在家庭关系中,(B.夫妻关系)是核心。
15、在现代工业社会中,(A.核心家庭)家庭越来越普遍,扩大家庭越来越少。
16、(D.家庭暴力)是指一个家庭成员对另一个家庭成员所施予的暴力伤害。
17、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称之为(A.核心家庭)。
18、在对正式结构组织的研究中,(A.科层制)是一种核心研究对象。
19、就我国而言,正式的学校产生于(A.夏朝)。
20、(B.单位)是最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一个研究现象。
21、美国社区研究中的代表人物——林德夫妇的代表作是(D.《中镇》)。
22、在社区变迁研究中,非常有影响的是(A.芝加哥学派)。
23、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A.社会变迁)指的是长时间、大规模的变化。
24、(D.社区)指的是一定数量的人们,基于某种共同关系和内在组织,居住在特定地区,在内在互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体。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6)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6)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20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316)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是最具有中国本土色彩的一个研究现象。
A.家庭B.单位C.学校D.社区2.幼儿期最具代表性的心理发展表现在( )的形成。
A.自我意识B.自我评价能力C.社会性别D.逻辑思维能力3.镜中自我是( )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
A.库利B.弗洛伊德C.马斯洛D.米德4.( )提出了“恋母情结”、“恋父情结”。
A.涂尔于B.弗洛伊德C.霍华德·贝克D.罗伯特-默顿5.( )指的是与作为男人或作为女人相关联的行为、动机和态度等因素,也就是与作为一个男人或作为一个女人相关联的社会角色。
A.职业角色B.舞台角色C.性角色D.性别角色6.( )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即生理表象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主观看法等。
A.身体意象B.人生观C.身体差别D.爱情观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最著名的概念是( )。
A.自我B.自我实现C.生理需要D.超我8.一般而言,婴儿期指的是( )这段发育和生长时期。
A.从母体分娩出直到第四周B.从O岁到2岁C.从O岁到6岁D.从3岁到6岁9.中年期的生理变化中有一个重要的特征,那就是( )。
A.发育成熟B.精力旺盛C.更年期、D.衰老10.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 )指的是长时间、大规模的变化。
A.社会运动B.社会动荡C.社会变迁D.社会转型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社会交换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A.霍曼斯B.布劳C.埃默森D.马斯洛12.“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目标可以解析为( )。
A.强化性别意识B.注重性别分析C.维护性别公正D.推动性别发展13.罗伯特·啥维格斯特是一位发展心理学家,他将成年期的发展分为( )。
A.青春期B.成年早期.C.中年期D.老年期14.学界普遍认为,两性之间的生理差别主要体现在( )。
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答案

行为与社会环境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价值观和行为准则B. 社会地位和角色C. 心理状态和情感反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个体如何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改变自己的行为?A. 通过模仿B. 通过内化C. 通过反向学习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在社会心理学中,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通常通过哪种形式体现?A. 从众B. 顺从C. 领导力D. 合作答案:A4. 下列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影响的因素?A. 文化背景B. 社会经济地位C. 个人生理特征D. 教育水平答案:C5. 在社会环境中,个体行为的适应性变化是为了实现什么目的?A. 获得社会认同B. 维持社会秩序C. 满足个人需求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简答题1. 描述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具体影响机制。
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首先,社会环境提供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内化这些规范,形成自己的行为模式。
其次,社会环境中的角色分配和期望对个体行为产生指导作用,个体往往会根据所扮演的角色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角色期望。
再者,社会环境中的群体动态,如从众、顺从和合作等,也会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
最后,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压力也会促使个体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
2. 举例说明社会学习理论在个体行为改变中的应用。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来学习新的行为模式。
例如,一个孩子观察到同伴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后得到了老师的表扬,他可能会模仿这种行为,以期望获得类似的正面反馈。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学会了在适当的时候表达自己的观点。
3. 讨论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后果。
群体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从众现象上。
个体在群体中往往会受到群体意见和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行为以获得群体的接受和认同。
这可能导致积极的后果,如增强团队合作和凝聚力;但也可能导致消极的后果,比如个体放弃自己的独立判断,甚至参与到群体的不良行为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5 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分钟。
考试时间1203.
核分总
分)分,共10(每题2一、填空题。
1.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
和、.社会工作中必须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简单地反对理论”2“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和超我。
3. 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认为,受压制的人群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权力障碍,.增权理论代表人物
Solomon4 。
包括间接性权力障碍和
, 5.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首先出现的动作是
然后依次是翻身、独立坐起、手膝爬行、独立站立、行走等。
20分)分,共(每题2二、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
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A.安全需要 B 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D.
C 】)。
【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2.(
整体观A.关联性 B.
D. 动态平衡性等级结构性C.页1 第页5共)A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卷(.
3.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
口唇相关的活动,这是在()。
【】
A. 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4.()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延伸至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毕生发展理论。
【】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巴尔特斯
D.柯尔伯格
5.在埃利斯ABC人格理论中“B”代表的是()。
【】A.情绪和行为结果 B.诱发性事件
C.质疑不合理的信念 D.信念
6.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强化是()。
【】 A.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B.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C.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D.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标准时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或惩罚】【)。
7.提出“镜中我”观点的是(
库利A.米德 B.托马斯 C.布鲁默 D.】)。
【下列8. 不属于范斌提出的增权三个层次的是(
个体层面的增权 B.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A.
D.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外力推动层面的增权C.】 9.()主要指父亲有意识地模仿或模拟其妊娠配偶所经验到的症状。
【
父亲怀孕综合症父亲产前忧郁症 B. A.
D. 产翁综合症C. 父亲综合症。
要求儿童有成熟行为的父母是同时保持一定的控制,()10.能儿童交流良好,】
【 B. 溺爱型父母A. 冷漠型父母宽容型父母
D. 权威型父母C.
5三、名词解释(每题分,共分)20
1.认知
页2 第页5共)A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卷(.
2.报酬
3.印象管理
4.高峰体验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生态视角系统论认为个体发展的生态系统可以分为哪四个不同的子系统?
2.社会学习理论的三大主要特点是什么?
页3第页5共)A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卷(.
3.布鲁默总结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是什么?
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中“三种水平六个阶段”具体指什么? 5.影响自尊发展的资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页4第页5共)A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卷(.
五、论述题(20分)
试述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的内容及其对你的启示。
A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试卷()页5第页5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