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点解析

合集下载

口服固体工艺技术

口服固体工艺技术

口服固体工艺技术口服固体工艺技术是指制药过程中用于生产固体剂型药物的一种工艺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口服固体剂型药物成为了当今主要的治疗药物形式。

在制药工艺中,口服固体工艺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口服固体工艺技术包括原料处理、混合、造粒、压片、包衣、包装等多个环节。

首先,原料处理是指将原料进行清洗,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原料的质量和纯净度。

其次,混合是指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以确保各种成分在制药过程中的均匀分布。

然后,造粒是将混合的原料通过粉碎设备进行粉碎,然后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以保证药物颗粒的大小均匀一致。

接下来,压片是指将造粒后的药物颗粒通过压片机进行压制成片,以使药物易于口服,并能够通过溶解释放有效成分。

再者,包衣是指将压片后的药片通过包衣机进行包衣处理,以改善药物口感、增加药物稳定性并延长药物释放时间。

最后,包装是将包衣后的药片通过自动包装机进行包装,以确保药片的质量和卫生。

口服固体工艺技术在制药工艺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保证药物成分的均匀分布和释放,同时还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药效。

口服固体剂型药物易于携带和使用,且对患者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此外,口服固体工艺技术还能够降低制药过程中的污染和交叉感染风险,提高药品的质量。

然而,口服固体工艺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其中一个挑战是如何处理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原料。

由于一些药物具有挥发性,使得在药物制备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药物成分的损失。

另一个挑战是如何控制药物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以保证药物的吸收和药效。

此外,口服固体工艺技术还需要考虑如何降低药物剂量和减少副作用。

总之,口服固体工艺技术在制药工艺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原料处理、混合、造粒、压片、包衣和包装等环节的精细控制,可以保证口服固体剂型药物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口服固体工艺技术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便利性和生活质量。

然而,口服固体工艺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口服固体制剂制造风险管控关键技术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制造风险管控关键技术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制造风险管控关键技术要点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风险管控是非常关键的,关乎产品质量和患者安全。

口服固体制剂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药物剂型,如片剂、胶囊、颗粒等,在制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和安全风险。

本文将就口服固体制剂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深入探讨。

1. 原料药和辅料的选择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中,原料药和辅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首先需要确保原料药的质量符合药典要求,并且能够满足制剂的要求。

辅料也需要符合相关药典的规定,并且要考虑其对制剂质量和稳定性的影响。

在选择原料药和辅料时,需要综合考虑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性、溶解度、流动性等因素,并且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包括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不相容性、溶解度差异等。

2. 工艺流程的设计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工艺流程设计是制剂开发和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工艺流程时,需要考虑原料药和辅料的物性特征、相互作用、加工条件等因素,并且进行充分的实验验证和风险评估。

工艺流程的选择和优化应该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为首要考虑,应包括原料的粉碎、混合、压片或成型、包衣等环节。

工艺流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GMP要求,并且能够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的选择和验证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质量控制方案应包括原料药和辅料的质量控制、中间体和成品的质量控制以及环境的监测等。

分析方法的选择应考虑其对样品的成分和质量特征的敏感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对原料、中间体和成品进行多种分析方法的验证,如色谱法、光谱法、热分析法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并且能够满足临床使用的要求。

4. 风险管理和文件记录在口服固体制剂的制造过程中,风险管理和文件记录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风险。

所有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和分析结果都需要进行严格的文件记录,以便追溯和监控。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流化制粒
动画演示:流化床工作原理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流化制粒关键点

滤袋完整性、气室密封性的检查。

喷枪:调节雾化效果、扇面范围、流量、喷雾压力、泵频率、
喷枪高度。 进风温度、物料温度、出风温度。



随时观察流化状态、颗粒率,及时调整参数。
黑杂点的控制:制粒机、进风系统、管道等。 监控点:出锅水分。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湿法制粒
2、高速湿法制粒:搅拌(低速、高速)→混合、切割(低速、
高速)→制粒
关键点:

粉料混合:搅拌高速,制粒:切割低速 清理锅壁:避免反复制粒、结块


分次加入、冷浆加入、出锅加入
搅拌器的形状与角度、切割刀的位置。 高质量颗粒:20-80目之间,呈正态分布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饮入
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
目录


口服固体制剂概述 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胶囊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颗粒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三 四
二、片剂生产工艺及关键控制点
主要片剂及质量关键点

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 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 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 缓、控释片:释放度
出口合适风温:60-70 ℃
B.喷雾压力0.4~0.6Mpa、频率
C.黏合剂种类、用量、温度
粒度大小 粉粒的密度
③ 合理设计制粒工艺

根据处方不同,选择不易黏结成块的中药材粉末、
进口风量、风压 进口合适风温:80-100 ℃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解析
3.不均匀:制粒不充分、粒度不均匀、压片塞冲、 片差不好
(三)速释片
分散片:3分钟内崩解;口崩片:60秒 口感:粉末包衣、环糊精包合、矫味剂(阿斯
帕坦、谷氨酸钠) 干法制粒、直接压片 超级崩解剂:膨速王、交联PVP、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 防潮性包装
设计与解决思路
水分控制:环境温湿度、原料、辅料自 身水分(如微晶纤维素8%水分)烘干
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预处理 普通、高速压片
直接压片 多层压片
塑料瓶 铝塑/双铝
制粒干燥 混合 压片 包衣
内包装
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 一步/喷雾制粒 熔融制粒
糖包衣 薄膜包衣
符合GMP的生产工艺流程
上料系统 压片系统
分料系统
管道/
容器 制粒系统
混合系统 干燥整粒系统
真 空 上 料
黏合剂泵 入
包装系统
降低在压片过程中的细粉飞扬
分类 湿法制粒:物料+粘合剂—湿颗粒—干燥 干法制粒:热敏物料—滚压成片—破碎制粒 一步制粒:物料流化+粘合剂雾滴—干燥—成
粒 喷雾制粒:物料+粘合剂成(50-60%)溶液-
喷雾干燥 熔融制粒:物料+低熔点基质—熔融—骤冷
(薄片)(40C)—制粒(不干燥)-固体分散 技术
球磨机
依靠圆球自筒内 一定高度呈抛物线 落下撞击物料,及 物料、球、壁之间 的研磨及滚压作用, 实现粉碎。
万能磨粉机
物料受撞击和劈裂而粉粹(旋锤、钢齿)
水平圆盘式气流磨
压缩空气通过喷嘴,把 压强能转换成速度能, 产生高速气流,使通过 加料喷射器粉碎室的粉 体物料颗粒,互相激烈 碰撞、摩擦及粉碎室内 腔表面碰撞,从而达到 超微粉碎的目的。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设备工艺流程1 设计一般原则口服固体制剂生产线的设计原则应根据用户提供的URS,结合口服固体制剂的生产特征、批量大小以及用户的生产习惯确定。

一般来说,口服固体制剂各工序为间歇生产,需要通过半成品中间暂存来调节各工序之间的操作,按照销售的需求来排定生产计划。

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厂房设计:1.1 按物料传送方式1.1.1 水平输送水平输送即是物料在水平方向同层输送,仅有设备垂直提升物料,局部垂直运输,整体水平输送。

1.1.2 垂直输送垂直输送即是垂直方向层间输送,输送方式又可以分为管道输送、层间提升机输送。

实例一运用层间提升装置,将物料在同层粉碎、过筛、制粒、混合后进入中间站暂存,再进入另一层压片(包衣)/胶囊填充、外包装。

这种形式适合于品种较多的间歇性生产方式。

实例二利用原辅料运至四楼粉碎过筛,通过管道重力降至三楼制粒、混合,通过管道重力降至二楼压片(包衣)/胶囊填充,再通过管道重力降至底楼内外包装。

但这种形式适合于单品种规模大的生产方式,但垂直传输管道彻底清洁较困难。

1.2 按品种规模1.2.1 单品种生产在同一时间段内只有一种物质的品种在生产线上生产。

1.2.2 多品种生产在同一时间段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物质品种在生产线上生产。

这种形式要重点解决不同物质、品种间交叉污染的问题。

2 功能区域设计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风险控制原则,通常将功能区域分为原辅料粉碎、称重、配料间;制粒、整粒、混合间;压片、包衣/胶囊填充间;中间站;器具清洗、存放间;洁具清洗、存放间;洗衣间等。

下面简要介绍各功能间设计原则:2.1 原辅料粉碎、称重、配料间GMP规范(2010年版)第五十二条:制剂的原辅料称量通常应当在专门设计的称量室内进行。

实例:称量室通常属产尘操作间,与外走廊均以前室作为保障措施,防止粉尘扩散。

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确保操作中粉尘不会影响环境、设备、操作人员,称量工序粉尘的控制方式如图22.2 制粒、整粒、混合间GMP规范(2010年版)第五十三条:产尘操作间(如干燥物料或产品的取样、称量、混合、包装等操作间)应当保持相对负压或专门的措施,防止粉尘扩散、避免交叉污染并便于清洁)实例:高效湿法造粒机,沸腾干燥机,整粒机,真空卸系统等单机间隔式生产改进为全密闭管道化连续生产线,克服了传统工艺高效湿法造粒机提升机上料、沸腾干燥机料锅出料的产尘等缺陷,采用负压出料及物料转运桶与提升机相结合,完全满足过筛、整粒、总混机上料工艺流程。

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控制点培训

固体制剂工艺流程及控制点培训

2、包衣(包衣的分类) 质量控制点: (1)、温度(进风和出风温度); (2)、包衣锅的转速; (3)、包衣液的流速; (4)、喷枪与素片的角度和距离; (5)、固体增重; 3、胶囊充填 质量控制点: (1)、外观检查(瘪头、插壁等等); (2)、装量差异检查;
四、內包(泡罩包装、颗粒分装、瓶装) 1、泡罩包装 质量控制点: (1)批号等信息检查(批号、有效期至); (2)包装规格检查; (3)外观质量检查; (4)板块气密性检查; (5)自动剔废功能检查(防止缺粒、残粒、空板)。 2、颗粒分装 质量控制点: (1)批号等信息检查(批号、有效期至); (2)外观质量检查;
(3)板块气密性检查; (4)装量差异检查; (5)粒度检查。 3、瓶装 质量控制点: (1)剂量检查(多片或少片,包括空瓶); (2)气密性检查; 五、外包 质量控制点: (1)小盒、标签、纸箱批号等信息检查; (2)设备自动剔废功能、自动称重机检查(防止小盒中板块、说明书缺 少); (3)外观检查(小盒、三维裹包、纸箱是否平整)。
关键控制点: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控制相关工艺参数:搅拌桨电机转 速、搅拌时间;制粒桨电机转速、制粒时间;
制湿颗粒:将软材挤压通过筛网而制粒。
2、干燥:一般使用厢式干燥烘箱和流化床干燥二种;
关键控制点:入风量、温度、干燥时间、物料的厚度、干燥物料的 量、干燥过程中是否需要翻盘和翻盘的次数都必须经过验证,并在实际 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从而尽量保证烘箱内的温度均匀。干燥温度有监 控,最好能适时记录,并设有超限时报警功能;
3、干整粒 将干燥后的颗粒挤压通过筛网(筛网的目数); 4、 总混 将干整粒后的颗粒与外加的辅料加入到混合机内,按照规定的
工艺参数(混合时间以及混合机运转的频率)进行。 三、压片、 包衣、胶囊充填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

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要点解析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是指将药物原料粉末制备成符合口服给药要求的固体制剂的工艺和技术方法。

其要点主要包括药物原料的选择、粉末混合、制粒、压片或制胶囊等基本步骤。

下面将详细解析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的要点。

1.药物原料的选择:口服固体制剂的药物原料主要包括活性成分、辅料和添加剂。

活性成分是药物的主要治疗成分,辅料和添加剂则用于增加制剂的体积、改善药物质量和稳定性。

在选择药物原料时,需要考虑活性成分的溶解度、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等因素,同时要确保辅料和添加剂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加工性。

2.粉末混合:粉末混合是指将药物原料和辅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

混合的目的是使活性成分在制剂中分布均匀,增加制剂的批次一致性。

常用的混合设备有搅拌器、滚筒混合机和高剪切混合机等。

在混合过程中,需要注意混合时间、混合速度和混合温度的控制,以避免原料聚集、团聚或泌尘现象。

3.制粒:制粒是将混合好的粉末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为颗粒状的过程。

制粒的目的是增加粉末的流动性、降低粉尘生成、提高制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制粒方法有湿法制粒、干法制粒和挤出法制粒等。

制粒过程中,需要考虑原料的粘合性、可压性和可流动性,并控制湿度、温度和转速等参数。

4.压片或制胶囊:制粒后的颗粒可以通过压片或制胶囊的方式制备成固体制剂。

压片是将颗粒放入压片机中,在一定压力下,经过压缩成型的过程。

制胶囊是将颗粒填充至胶囊中,并使用合适的机械装置进行封闭。

在压片或制胶囊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药物颗粒的流动性、可压性和可流动性,以及压片机或制胶囊机的参数设置。

除了上述基本步骤,口服固体制剂工艺技术中还需要注意以下要点:5.控制制剂的孔隙度:孔隙度是指制剂中空隙或孔隙的比例。

适当的孔隙度可以提高制剂的可压性和可崩解性,促进溶解速度和生物利用度。

因此,需要控制好制剂中的孔隙度,通常通过调整压片中的粉末填充度来实现。

6.保持制剂的稳定性:药物在制剂中可能会受到光、温度、湿度、氧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降解或失效。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简介及验证要点
培训内容:熟悉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设备操作、安全规范等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践操作、模拟演练等
培训周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不少于2周 操作规范:严格遵守车间工艺流程、设备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过程符合 质量标准
质量控制与监管要求
质量标准与检测方法
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药品质量标准,包括外观、硬度、崩解时限等指标
物制剂。
口服固体制剂 分类:根据生 产工艺和剂型 特点,口服固 体制剂可分为 片剂、胶囊剂、 颗粒剂、散剂
等。
片剂分类:根 据制备工艺和 给药方式,片 剂可分为压制 片、包衣片、
多层片等。
胶囊剂分类: 根据填充物和 制备工艺,胶 囊剂可分为硬 胶囊、软胶囊、 肠溶胶囊等。
车间工艺流程概述
口服固体制剂车间工艺流程: 粉碎、混合、制粒、干燥、整 粒、总混、充填、包装等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识别危险因素的方法和步骤 防范措施
防范措施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设 备正常运行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建立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危险因素对车间生产的影响及危害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请阐述观点
制定并执行严格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全操作规程
验证要点
设备验证
设备验证的目的和意义 设备验证的范围和内容 设备验证的方法和步骤 设备验证的结果和结论
工艺验证
验证目的:确保工艺稳定、可靠,符合质量标准 验证范围:涉及固体制剂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原料、设备、工艺参数等 验证方法:采用对照试验、模拟试验等方法,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评估 验证周期: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情况,确定合理的验证周期,确保工艺持续稳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1/25
3
主要片剂及质量要点
普通片:外观、崩解、脆碎度、重差、溶出度 包衣片:外观(色泽、光洁度)、重差、溶出度 速释片(分散片、口崩片):分散均匀性 缓、控释片:释放度(零级、Higuchi、一级) 肠溶片 pH1.2不崩, pH6.8全崩 咀嚼片:硬度(适中)与口感(清凉感、无砂砾
粒度控制:粒度均匀、最好在20-40目 普通压片设备生产的改良工艺 1.原料制粒、辅料制粒烘干 2.粒度原辅料均匀一致 3.等量稀释法
2020/11/25
14
三、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要点
(一)粉粹、过筛生产工艺 原料的预处理包括粉粹和过筛。目的破坏晶型 (脆碎度)、增加表面积(溶出度)、减小粒 径(均匀性)。
快速制粒、趁热整粒。 阴凉处保存、冷透,加入润滑剂。
2020/11/25
36
技术要点
基质应与主药充分熔融、崁合,特别是对于骨 架缓释片,释放均匀(一般10-15分钟)。
冷媒冷却应搅拌,否则应在锅壁结块。
冷却应骤冷,形成多个胶态晶核(防止药物析 出结晶)。
制粒温度要恰当:最佳40-45C,软材成团不粘 手,快速摇摆机制粒,趁热手工整粒。
制粒:筛网10-16目,片重0.1g以下用16目, 0.3g以上用12目。尼龙筛、镀锌铁丝网。颗粒 率:60%以下,颗粒结实度(手摇)
质控要点:粒度、黑点(油点)、水分(快速 水分仪,紧握成团、松开即散)
2020/11/25
25
2.高速湿法制粒
搅拌桨
切割桨
2020/11/25
26
高速湿法造粒
搅拌(低速、高速)-混合,切割(低速、高速)-制粒:快速(2-5分钟)、均匀、结实
国外工艺大量应用,国内应用较少(原因:成 本、产量、辅料稳定性)
2020/11/25
39
大片法:这种方法实际也是干法制粒的一种, 用于返工和偏差处理。
直接压片:
药物剂量大、本身晶型有良好可压性和流动性, 阿司匹林、VC
药物剂量小,辅料具有良好可压性和流动性: 喷雾乳糖、预胶化淀粉、微晶纤维素、HPLC、 L-HPC、二氧化硅、磷酸氢钙等。骨架片/国外 应用多
2020/11/25
11
设计与解决思路
释放度
1.偏慢:凝胶片HMPC粘度过大、制粒时间过长; 压力大;不溶性片主药溶解性差(需增溶或加 入致孔剂);溶蚀片压力过大
2.偏快:凝胶片粘度小、主药制粒未被骨架充分 包裹;不溶性骨架片孔道多(亲水材料);压 力小
3.不均匀:制粒不充分、粒度不均匀、压片塞冲、 片差不好
特殊物料的处理:易熔化的原料用水冷式(硬 脂酸)、高速气流粉粹机;贵重、超微粉用球 磨机。
筛分:手工筛,微量物料的分散(等量稀释法) 振动筛,物料除杂,颗粒分级
工序监控要点:细度(100目以上)、异物(目 检无黑杂点)、重量。
2020/11/25
21
(二)制粒、干燥、总混
制粒:原辅料与粘合剂混合制成一定粒径的颗 粒的过程。颗粒压片成片剂,颗粒灌装胶囊 成硬胶囊剂,颗粒直接装袋成颗粒剂。
感) 泡腾片:枸橼酸+碳酸氢钠(发泡量,5分钟崩) 含片:崩解时限(10分钟内不全部崩解)
2020/11/25
4
2020/11/25
5
基本生产工艺流程
物料预处理 普通、高速压片
直接压片 多层压片
塑料瓶 铝塑/双铝
制粒干燥 混合 压片 包衣
内包装
湿法制粒 干法制粒 一步/喷雾制粒 熔融制粒
糖包衣 薄膜包衣
2020/11/25
34
技术要点
含湿量(50-60%)甚至90%,数秒干燥 雾滴大小应均匀,否则小颗粒过度干燥变质 特别适合热不敏性物料,中药浸膏。喷雾乳
糖、预胶化淀粉,颗粒球状。
2020/11/25
35
6.熔融制粒
基质(十八醇熔程55-60C)与 主药加热熔融成液态。
充分搅拌、混合、包裹。 通冷却水,搅拌骤冷。 凝固点以下(低于5-10 C),
2020/11/25
42
双锥
V型
双锥
二维
2020/11/25
三维
多向
43
总混技术要点
微量辅料:等量递加分散后加入(K12、液状石蜡) 少量辅料:分桶加入、隔断加入、中间加入 混合时间:10-30分钟 崩解溶出敏感。总混时间(加入MS)宜短,2-5
2020/11/25
40
整粒
2020/11/25
摇摆机整粒:传统 快速整粒机:高效、快
速、破碎力强、无黑点 不锈钢筛网:1.5mm-
3.0mm 少量多次,密闭操作
41
总混
干颗粒(粉料)与外加辅料混合成质量均一的颗 粒。
总混意义 颗粒率更均匀(各小批)含量更均匀(RSD<5%) 外加物料(崩解剂、润滑剂、矫味剂)均匀分散 常用设备:V型、多维(二、三)、双锥混合机 总混机理:对流、扩散、剪切
PEG
2020/11/25
9
设计与解决思路
脆碎度:水分、塑性(HMPC替代淀粉浆、预 胶化淀粉替代部分淀粉、糖粉或乳糖引入)、 颗粒度(破碎产生新表面能)、润滑剂、压力)
崩解时限:机制(毛细管、膨胀、产气),水 溶性药物增加孔隙率、难溶性药物增加膨胀作 用(崩解剂)以及增溶作用。
溶出度:一次崩解、二次溶出。增加L-HPC、 表面活性剂、主药微粉化能促进二次崩解溶出; 减少易形成胶团(直链玉米淀粉、糊精等)
4.大剂量与小剂量:片重不一样(大少、小多)
2020/11/25
8
处方配比与比例
主药
填充剂(60-80%) 崩解剂(内加,必要时5-10%) 稳定剂、矫味剂
粘合剂(淀粉浆5-20%、HPMC2-4%、CMC 25%、PVP 2-10%)
崩解剂 (外加,5%以内) 润滑剂:滑石粉3%、MS0.5%、预胶化淀粉
2020/11/25
32
一步制粒技术要点
喷嘴:先用水调节雾化效果、扇面范围、流量、 喷雾压力、泵频率、喷枪高度、微调风门大小。
粘合剂:淀粉浆5-8%、HPMC(2%)混浆、 PVP乙醇液(5-10%)、糖浆(1.28,60%)
预制粒:先湿法制粒成疏松细小颗粒,在一步 制粒机中干燥,再喷雾,这样可促进一步制粒 生产效率,成粒快。
口服固体制剂生产工艺及技术要 点解析
主要内容
口服固体制剂(片剂)的工艺流程 处方设计思路解析 关键生产工艺技术要点 生产中常见问题解析
2020/11/25
2
一、概述
口服固体制剂主要指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散剂、滴丸剂等,占国内外药典收载的品种 数60%以上,是一类很重要的剂型。
片剂剂量准确、携带使用方便、质量稳定, 使用最广泛,其工艺特点基本囊括口服固体 制剂的各方面,本讲座以片剂为主进行讲解, 供国内从事此类剂型的制剂研发、生产技术、 质量管理人员参考。
2020/11/25
10
(二)缓、控释片剂
骨架片、膜控片、渗透泵片 骨架片 1.亲水凝胶骨架片:高粘度HMPC+主药 湿法制
粒(干法制粒、直接压片) 2.溶蚀性骨架片:生物降解材料(硬脂酸、十八
醇)+主药 熔融制粒(或湿法制粒) 3.不溶性骨架片:EC、丙烯酸树脂+主药 湿法制
粒,骨架材料一般以粘合剂形式加入
2020/11/25
7
二、处方设计思路解析
(一)普通片剂
1.性质稳定、塑性好:淀粉(玉米淀粉、预胶化 淀粉)、MS(硬脂酸镁)、CMS-Na(羧甲基淀 粉钠)
2.稳定差、疏水性:稳定剂(酸、抗氧剂)、乳 糖、纤维素类(L-HPC、PVP、微晶纤维素)
3.难溶性药物:纤维素类崩解剂( L-HPC、PVP、 PVPPXL-10、ADS)、增溶剂(K12、Tween80)
终点判断:干燥时间法、水分法、出风温度法
20置
中筒,扩展室
下筒 锥形物料槽
2020/11/25
30
流动床制粒三种方式
A 顶喷法用于普通流化床制粒包衣机 B 底喷法用于Wurster气流悬浮柱 C 切线喷法用于旋转流动床包衣机/制粒机
2020/11/25
密闭操作:真空上料、泵液、出料经管道真空入干 燥器
终点控制:时间法、电流值法、经验手感法 技术要点:
➢粉料混合:搅拌高速,制粒:切割低速 ➢清理锅壁:避免反复制粒、结块 ➢分次加入、冷浆加入、出锅加入 ➢砂状颗粒(高端辅料)、微小团块颗粒(老三样) ➢高质量颗粒:20-80目之间,呈正态分布
2020/11/25
2020/11/25
12
(三)速释片
分散片:3分钟内崩解;口崩片:60秒 口感:粉末包衣、环糊精包合、矫味剂(阿斯
帕坦、谷氨酸钠) 干法制粒、直接压片 超级崩解剂:膨速王、交联PVP、交联羧甲基
纤维素 防潮性包装
2020/11/25
13
设计与解决思路
水分控制:环境温湿度、原料、辅料自 身水分(如微晶纤维素8%水分)烘干
颗粒应在低温(15 C)冷干透,否则释放度偏 快,MS应冷后加入,否则易熔化压片塞冲。
2020/11/25
37
7.干法制粒
2020/11/25
38
干法制粒
对湿热敏感药物,采用干法制粒(药物与辅料 混合(脱气)压制成片、块,再粉粹成粒压片, 加入润滑剂,否则易粘附造成反复压制影响质 量)。
产量小(<100kg),同比高机300-400kg(小 片);对辅料选择高(粘合性、亲水性),干 法成型机理:结晶水、塑性、表面能转化
压缩空气通过喷嘴,把 压强能转换成速度能, 产生高速气流,使通过 加料喷射器粉碎室的粉 体物料颗粒,互相激烈 碰撞、摩擦及粉碎室内 腔表面碰撞,从而达到 超微粉碎的目的。
2020/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