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王翰古诗文赏析

合集下载

古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翻译赏析

古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翻译赏析

古诗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翻译赏析《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翰。

其古诗全文如下: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前言】《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是描绘边塞生活的名曲之一,诗人性情的豪爽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诗写出了广袤边塞来之不易的一次盛宴,勾画出了戍边将士尽情畅饮、欢快愉悦的场面,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少的悲惨事实,却出以豪迈旷达之笔,表现了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情绪。

使人透过这种貌似豪放旷达的胸怀,更加看清了军人们心灵深处的忧伤与幻灭。

【注释】凉州词:唐乐府名,属《近代曲辞》,又作凉州曲,即凉州地区流行歌曲的歌词。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

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县)。

夜光杯:据《海内十洲记》记载,夜光杯为周穆王时西胡所献之宝。

相传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这里用作酒杯的美称。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欲:将要。

琵琶:弹拨乐器,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催:催饮。

即杨炯《送临津房少府》诗"弦奏促飞觞"之意。

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君:你。

【翻译】精美的酒杯盛着甘醇的葡萄美酒,将要喝的时候琵琶声响了起来,韵律使人心潮澎湃。

开怀畅饮吧,就算是醉倒沙场,诸位也请不要见笑,自古征战沙场的人有几个能活着回去的。

【赏析】《凉州词》创作于开元年间,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

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王翰《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

王翰《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

王翰《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王翰《凉州词》全诗翻译赏析导读:浓郁的边域色彩,跳跃跌宕的结构,奔放的情绪使这首诗成为了边塞诗中的精品。

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诗文解释】葡萄美酒倒满了夜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的琵琶也同时在催促着。

即使醉卧在沙场上你也不要笑我啊!自古征战在外的又有几人能回来呢?【词语解释】夜光杯:白玉制成的酒杯。

催:这里指催人出发的意思。

① 王翰写有《凉州词》两首,慷慨悲壮,广为流传。

而这首《凉州词》被明代王世贞推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② 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这里指精美的酒杯。

③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④君:你。

⑤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

⑥催:催人出征。

⑦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⑧欲:将要。

⑨征战:打仗。

【赏析】琵琶弹奏着欢快而急促的旋律,夜光杯中盛满了西域的葡萄美酒,长年征战疆场的将士难得有这欢聚痛饮的时刻,于是举杯相邀:痛饮个一醉方休吧,「古来征战几人回」?诗人满怀激情写下这沙场之宴的劝酒词,笔端洋溢着豪放、悲壮与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

浓郁的边域色彩,跳跃跌宕的`结构,奔放的情绪使这首诗成为了边塞诗中的精品。

唐人七绝多是乐府歌词,凉州词即其中之一。

它是按凉州(今甘肃省河西、陇右一带)地方乐调歌唱的。

《新唐书·乐志》说:“天宝间乐调,皆以边地为名,若凉州、伊州、甘州之类。

”这首诗地方色彩极浓。

从标题看,凉州属西北边地;从内容看,葡萄酒是当时西域特产,夜光杯是西域所进,琵琶更是西域所产。

这些无一不与西北边塞风情相关。

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边塞诗,若以对战争的态度为标准。

可划分为歌颂战争与暴露战争两类。

本诗所写战争的性质和背景已无可考,但从诗人感情的脉搏来体会,这无疑是一首反战的诗歌。

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

王翰《凉州词》的意思及赏析

王翰《凉州词》的意思及赏析

王翰《凉州词》的意思及赏析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1,欲饮琵琶2马上催3。

醉卧沙场4君5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夜光杯:用白玉制成的酒杯,光可照明。

它和葡萄酒都是西北地区的特产。

2琵琶:这里指作战时用来发出号角的声音时用的乐器。

3催:催人出征。

4沙场:平坦空旷的沙地,古时多指战场。

5君:你。

甘醇的葡萄酒装满了华贵的夜光杯,正要畅饮的时候,马上传来琵琶的促催声,仿佛在催促我上前作战,如果我醉倒在沙场上,请你不要见笑,自古以来,奔赴沙场的人中有几个人能平安归来?【豪迈之美】《凉州词》描写在艰苦荒凉的边塞举行的一次盛宴,描摹了边防将士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抒发了将士们的豪迈不羁之情。

第一句描写的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突出了一个“丽”字;第二句用“欲饮”两字,进一步极写热烈场面,随着宴外音乐的响起,气氛得到进一层的渲染;后两句写将士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诗中前后以生活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悲壮但不悲观绝望,“醉卧沙场”更凸显示出了豪迈的气概。

【赏析】本首诗在遣词上采用了倒置的手法。

按照常理,正常的次序应该是“欲饮——夜光杯(中的)——葡萄美酒——琵琶——马上催”。

但诗人在作文组织材料时,故意将这几种一精一美的东西,即葡萄、美酒、夜光杯放在诗的第一句里面,从而使全诗在起首时就呈现出一种光芒四射的辉煌氛围,给读者造成一种先声夺人的感觉,为接下来抒发豪情奠定了基调。

我们在写文章时,不外乎是人、物、情,平铺直续会让人感觉平然无奇。

像本诗中情景的倒置,能够渲染一种别致的气氛,让情更自然的表现流露出来,会给文章添色不少。

【启示】诗人笔下的边防将士豪放、开朗,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勇气。

勇气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一习一惯。

在生活中,我们要敢作敢为,做错了事情,要敢于承认错误;遇到没有做过的,要敢于尝试;对于学一习一中的困难,要有勇气去面对;对于生活中的困苦,要有勇气去体会。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

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凉州词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凉州词三首唐代: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译文: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低飞的雁群在傍晚时分出现在边城,芦苇正在努力地成长。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一群骆驼满载着货物伴着叮的驼铃声缓缓前进。

西去的驼队应当还是驮运丝绸经由这条大道远去安西。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古镇的城门向着沙漠开敞,胡人的士兵经常依靠着小山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巡逻边城的来使出行应该趁早,想要平安无事没有使者来到。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流经凤林关的河水向东流去,白草、黄榆树已经生长了六十年。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边城的将士都承受主上的恩惠赏赐,却没有人知道去夺回凉州。

注释: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qì),应驮(tuó)白练到安西。

碛:戈壁、沙漠。

白练:白色热绢。

这里泛指丝绸。

安西:地名。

唐方镇有安西都护,其治所在今新疆库车,兼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

贞元六年(790年),为吐蕃所陷。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沙堆:亦作“沙塠”,沙墩,小沙丘。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平安无使来。

使客:使者。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yú)六十秋。

凤林关:在唐代陇右道的河州(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境内。

位于黄河南岸。

白草:北地所生之草,似莠而细,干熟时呈白色,为牛羊所喜食。

黄榆:乔木名,树皮黄褐色。

叶,果均可食。

六十秋:从吐蕃全部占领陇右之地至作者写诗之时,已过去了六十年之久。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恩泽:恩惠赏赐。

凉州:唐陇右道属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

代宗宝应、广德年间沦于吐蕃之手。

此地以凉州泛指陇右失地。

王翰《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翰《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王翰《凉州词》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原文: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①,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
①夜光杯:西域产白玉夜里发光,用以制成酒杯,叫“夜光常满杯”,这里喻指酒杯精致。

译文:
酒筵上甘醇的葡萄美酒盛满在夜光杯之中,正要畅饮时,马上琵琶也声声响起,仿佛催人出征。

如果醉卧在沙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古来外出打仗的能有几人返回家乡?
赏析:
全诗充满雄豪的乐观情绪,写出了忠心报国的将士们的必胜信心和勇于牺牲的豪迈气概。

战争诚然是残酷的,临战前的气氛应该是紧张的。

而诗人以“葡萄美酒夜光杯”极写宴席的丰盛,着意渲染一种欢快畅饮的场面,制造一种热烈的气氛。

“欲饮”,不是将饮未饮,而是尚未畅饮,从而点染出这美酒佳肴和特殊的诱人魅力,也显示出将士们开怀畅饮、一显身手的豪爽性格。

至此,宴会的热烈气氛与将士们的豪放、开朗、兴奋,完全融合了。

最后在笑谑的交谈中,表达了将士们的乐观精神。

关于“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这是很有见地的。

因为它所表达的不是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

而是将生死置之度外、视死如归的乐观旷达精神。

所以它只能是一种谑语,一种大度,一种谈笑沙场的豪迈。

2024年《凉州词》诗词鉴赏

2024年《凉州词》诗词鉴赏
诗的三、四句是写筵席上的畅饮和劝酒。过去曾有人认为这两句“作旷达语,倍觉悲痛”。还有人说:“故作豪饮之词,然悲感已极”。话虽不同,但都离不开一个“悲”字。后来更有用低沉、悲凉、感伤、反战等等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的,依据也是三四两句,特别是末句。“古来征战几人回”,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清代施补华说这两句诗:“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岘佣说诗》)这话对读者颇有启发。“作悲伤语读便浅”,是因为它不是在宣扬战争的可怕,也不是表现对戎马生涯的厌恶,更不是对生命不保的哀叹。再回过头去看看那欢宴的场面:耳听着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将士们真是兴致飞扬,你斟我酌,一阵痛饮之后,便醉意微微了。也许有人想放杯了吧,这时座中便有人高叫:“怕什么,醉就醉吧,就是醉卧沙场,也请诸位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我们不是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吗?”可见这三、四两句正是席间的劝酒之词,而并不是什么悲伤之情,它虽有几分“谐谑”,却也为尽情酣醉寻得了最具有环境和性格特征的“理由”。“醉卧沙场”,表现出来的不仅是豪放、开朗、兴奋的感情,而且还有着视死如归的勇气,这和豪华的筵席所显示的热烈气氛是一致的。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给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千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凉州词》诗词鉴赏2
原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解析
七言绝句《凉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王翰,字子羽,唐时并州晋阳人。对于此诗,《唐诗三百首》编者“蘅塘退士”孙洙的批语是:“作旷达语,倍觉悲痛。”孙洙不愧知音之士,八个字批语,准确道出了此诗意蕴。

王翰--《凉州词》(共6篇)

王翰--《凉州词》(共6篇)

王翰--《凉州词》〔共6篇〕篇1:王翰——《凉州词》【年代】:唐【作者】:王翰——《凉州词》【内容】: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作者】:王翰,生卒年不详,字子羽,晋阳人。

诗颇壮丽。

【赏析】:凉州在今甘肃武威,唐时属陇右道,音乐多杂有西域龟兹〔今库车一带〕诸国的胡音。

唐陇右经略使郭知运在开元年间,把凉州曲谱进献给玄宗后,迅即流行,颇有诗人依谱创作《凉州歌》、《凉州词》者,以抒写边塞风情。

这表达了唐人以毫不介怀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进展吸收、消化和创新的盛世魄力和大国风范。

葡萄自汉朝由西域传入中原,但用来酿酒的风气到唐朝还是以西域为盛。

夜光杯,相传是周穆王时代,西胡用白玉精制成,因“光明夜照”得名。

此杯此酒,又有如此洋溢着胡地情调的马背上琵琶弹奏来助兴,几个富有特色的意象交相映衬,就把边地军营的开怀痛饮,渲染得华艳不俗,神采动人,而又淋漓尽致了。

即便醉倒了,躺在沙场上,你也莫要取笑啊——这既是微带醉意的话,又是带有沉痛、却能放达的生命体验的话。

你看古来征战有几人生还呢?既然生命是从战场上拣回来的,就不妨看得开一点,活得潇洒一点,让它在美酒、奇杯和胡乐中,实现自己悲壮的辉煌好了。

面对茫茫沙场和胡风酒筵,此诗对战争与娱乐、生与死的体验,也带有几分唐人的豪华感和豪放感。

篇2:王翰--《凉州词》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释]1.夜光杯:白玉做成的酒杯。

2.卧:躺。

[简析]这是盛唐边塞诗中的一篇名作。

这首诗以豪放的风格写了征戍战士饮酒作乐的情景,具有浓郁的边塞军营生活的色彩。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意思是举起晶莹的夜光杯,斟满殷红的葡萄美酒。

“葡萄美酒”,是以葡萄酿造成的美酒;“夜光杯”,指一种光能照夜的白玉琢成的酒杯。

此句以奇丽的彩笔描绘出豪华的场面,并富有西域的特色。

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正要开怀畅饮,突然,铮铮琮琮的琵琶声从马上传来。

王翰《凉州词》赏析

王翰《凉州词》赏析

王翰《凉州词》赏析【赏析】: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赏析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

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他性情豪放,喜爱游乐饮酒,善写歌词,能自歌自舞。

这首七绝是乐府歌词,写于边塞,感受深刻,酣畅淋漓,词悲慷慨。

全词只有短短四句,既写了征战的残酷,又表现了征人视死如归的乐观心态,精神旷达,悲怆豪壮,自我解嘲。

从诗看,全诗写的是荒凉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盛宴上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场面。

凉州属西北边地,这首七绝正是一首优美的边塞诗。

边塞诗有歌颂与暴露战争两类。

而这首诗是一首暴露、反战的诗歌,但它不从正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而是通过战前饮酒这一场面来表达将士悲痛的厌战情绪。

首句“葡萄美酒夜光杯”,这句用“葡萄、美酒、夜光杯”三个名词并列组成一场盛宴,让人们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句式。

这三样东西分是为:酒即西域特产;杯相传是周穆王时,西胡以白玉精制成;乐器则是胡人用的琵琶。

这些东西正是边塞的代表、象征,用它们来写的是边塞的盛宴最恰当不过了。

全句是说,在晶莹闪亮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集在一起尽情畅饮。

言下之意是说,边地荒寒的环境中,动荡紧张的征戍生活,使得将士们很难得到一次欢聚的机会,而今天却是个例外。

这形象地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热闹场面。

语言简洁明快,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显示出盛宴的豪华气派,极夸张之能事,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出五光十色、琳琅满目、酒香四溢的盛大筵席啊。

这景象使人惊喜、亢奋、忘我,这是戌边将士真实生活的写照,为全诗的抒情创造了气氛,定下了基调。

次句“欲饮琵琶马上催”。

“欲饮”两字,进一步写酒宴热烈的场面,渲染美酒诱人的魅力,表现将士们豪爽开朗的性格。

酒宴加音乐,显出盛宴的豪华,渲染盛宴的浓烈。

可以想见,激昂兴奋的情绪,开怀痛饮的场面,不是一般的。

因为正要开怀畅饮,忽然又传来铮铮琮琮的琵琶声,催将士们出征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凉州词赏析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注解】:
1、凉州词:乐府曲名。

2、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3、沙场:战场。

【韵译】:
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
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

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
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活着归回?
【评析】:
诗是咏边寒情景之名曲。

全诗写艰苦荒凉的边塞的一次盛宴,描摹了征人们开怀痛饮、尽情酣醉的
场面。

首句用语绚丽优美,音调清越悦耳,显出盛宴的豪华气派;一句用"欲饮"两字,进一层极写热烈场面,酒宴外加音乐,着意渲染气氛。

三、四句极写征人互相斟酌劝饮,尽情尽致,乐而忘忧,豪放旷达。

这两句,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

"历来评注家也都以为悲凉感伤,厌恶征战。

清代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谐谑语读便妙。

在学人领悟。

"从内容看,无厌恶戎马生涯之语,无哀叹生命不保之意,无非难征战痛苦之情,谓是悲凉感伤,似乎勉强。

施补华的话有其深度。

千古名绝,众论殊多,见仁见智,学人自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