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影像鉴别诊断 70页PPT文档
髋关节常见病及临床表现PPT课件

常见的并发症
1.切口感染 2.坐骨神经损伤 3.深静脉血栓形成
髋关节脱位
分型:外伤性髋关节脱位 发育型髋关节脱位 外伤性髋关节脱位的分类:髋关节后脱位(最常见,约占85%);髋 关节前脱位(较少见);髋关节中心脱位 病因:正常情况下,髋关节在作屈曲、内收动作时,股骨头的大部分 球面位于髋臼后上缘,如果此时有一强大暴力从膝关节向后冲击,冲 击力可沿股骨干纵轴传递至股骨头,使已经处于髋臼后上缘的股骨头 冲破关节囊后部而脱出;髋关节前脱位多数是因强大的间接暴力所致。 当髋关节处于过度外展外旋位时,遭到强大外展暴力,使大转子顶端 与髋臼上缘撞击,并以此为支点形成杠杆作用,迫使股骨头突破关节 囊前下方薄弱处,形成前脱位。少数情况下,也可在髋过度外展时, 大转子后方遭受向前的暴力,造成前脱位。髋关节中心脱位多为传达 暴力所致。
髋关节结核
概述:髋关节结核在全身骨关节结核中约占
7.20%,仅次于脊椎结核而居第二位。多见于 儿童和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7%-10%病例可 见同时患骶髂关节结核或下段腰锥结核。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可有低热、乏力倦怠、 食欲不振、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典型的临 床表现有跛行和患髋疼痛。儿童常有“夜啼”, 早期髋关节前侧可有压痛,但肿胀多不明显, 继而股四头肌和臀肌显著萎缩。患肢出现屈曲、 外展、外旋畸形,随病情发展髋关节即表现为 屈曲、内收、内旋畸形。
1.脑外伤的观察及护理:患者入院时常合并有脑外伤,护理人员 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智、意识、瞳孔变化,及有无头痛、 呕吐症状,观察鼻腔、耳道有无出血、流液,保持局部清洁,禁 忌填塞,防止颅内感染。 2.尿道损伤的护理:髋臼骨折时软组织的严重牵拉容易使尿道撕 裂或骨折片挫伤尿道。主要变现为尿道口流血,排尿困难,会阴 部肿胀。当确诊尿道损伤时,迅速给予留置导尿,解决排尿困难, 减轻局部肿胀,以利尿道修复,操作时避免动作粗暴,以免加重 尿道损伤。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量,保持引流通畅,每日会 阴护理两次,每日尿量维持在2000毫升以上,保持会阴部清洁, 预防尿道感染。 3.胸部损伤的观察和护理:髋臼骨折的患者入院时常合并有胸部 损伤,①由于胸部受挤压,可发生创伤性窒息,应紧急排除呼吸 道学块、分泌物或异物,建立人工气道,保证供养。有出血性休 克时,应立即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监测血氧饱和度,纠正 休克。
12种髋关节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影像PPT

12种髋关节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影像PPT一髋关节暂时性滑膜炎又称髋关节一过性滑膜炎,是一种无确定病理性改变可自愈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儿童常见的髋关节疾病。
可能与病毒感染、创伤、细菌感染及变态反应有关。
病理:可有滑膜的轻度非特异性炎症。
临床表现:好发于4-10岁儿童,男性多于女性,大多单侧发病,急性起病,突发髋关节疼痛,患者跛行,髋关节前方肿胀疼痛、内旋、外旋及伸直受限,Thomas征阳性。
实验室检查:血沉加快,白细胞正常,细菌培养阴性。
病程:轻者数日恢复,重者可持续1个月以上,一般多在1周左右愈合。
影像诊断:1、平片:多无阳性发现,可见髋关节囊软组织阴影增厚,关节间隙正常或稍增宽。
2、CT:髋关节间隙增宽,以内侧间隙明显,关节内可见液性低密度积液影,关节骨质未见明显破坏征象。
3、MRI:髂关节积液,关节囊肿胀,无股骨头及髋臼破坏征象。
(本病诊断最佳检查手段。
)二髋关节一过性骨质疏松又称髋关节暂时性骨质疏松、暂时性骨髓水肿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发病率低的自限性疾病。
临床以无外伤史的疼痛为特征并在6-12个月内完全好转为其诊断标准。
病理:骨髓脂肪坏死、骨吸收、骨髓组织周围水肿样变化和轻度纤维化,常伴血管性充血或间质性出血,以及滑膜炎表现,有时可见软骨下骨折,伴有骨痂和肉芽组织,但无骨坏死表现。
临床表现:好发于中年男性或怀孕3个月左右女性,单侧或双侧均可发病,主要症状为无任何诱因出现髋部剧烈疼痛,呈渐进性并放射至膝关节,伴髋关节活动不利、跛行,疼痛加重约在发病后4-8周,并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疼痛逐渐减轻至消失,病程约6-12个月,髋部肌肉及股四头肌呈失用性萎缩。
实验室检查阴性。
影像诊断:平片及MRI是本病主要诊断手段。
1、平片:活动期表现骨质疏松,股骨头和转子间弥漫性骨密度减低,股骨头软骨下骨皮质吸收,髋臼受累程度轻,无骨侵蚀或破坏,关节间隙保持正常。
2、MRI:骨头至转子间在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像呈均匀一致高信号,无局灶性改变,多伴髋关节积液,周围肌肉层次清晰,随访多于6-10个月内恢复正常,无后遗症。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培训课件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解剖特点
人体最大的杵臼关节。 髋臼:由髂骨、坐骨及耻骨共同构成;正常
轻度前倾;髋臼边缘覆盖髋臼盂唇(纤维软骨) 股骨头:呈球形,表面覆以关节软骨,顶部
有一小窝,为圆韧带附着处,此处无关节软骨 覆盖。股骨颈稍前倾,股骨头颈交界处呈局限 性凹陷。
2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64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X线改变
3.关节间隙改变:为最早X线征象,股骨头与 髋臼底距离增大,随病变进展间隙明显增宽, 使股骨外移,髋关节半脱位。 4.髋臼改变:髋臼增大、变浅、扁平。髋臼 内"Y"形骺线呈波浪状钙化带,骨化不均匀。 少数伴囊变。
65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股骨头骨软骨炎
66
谢谢!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32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Ⅲ期关节面下出现新月形透亮影(新月征), 其为关节面下骨折形成的,关节承重面塌陷, 股骨头变扁,关节间隙尚正常。坏死区由于肉 芽组织的长入而密度不均,硬化与囊变并存。
Ⅳ期关节面塌陷进一步加重,关节间隙变窄, 髋臼亦出现骨质增生、囊变,边缘有骨赘形成 。坏死期骨质碎裂。
33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CE角
13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髋臼指数(儿童大于30°提示DDH)
14
髋关节的影像表现
Sharp角
在骨盆正位X线片上,从一侧髋臼外缘定点作同 侧“泪滴”切线,与双侧“泪滴”下缘连线延 长线的夹角,称为Sharp角。正常成人髋臼角为 39~ 42°, > 45°考虑为髋臼发育不良。
泪滴:在骨盆正位X 线平片上,相当于髋臼 前下部位置, 由髋臼壁(外) 、骨盆壁(内) 及 髋臼切迹半弧形影(下) 联合形成。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完整讲课PPT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通常与髋关节解剖结构异常、长 期慢性劳损、创伤或突然剧烈运 动有关。
病理
股骨近端和髋臼缘的反复碰撞和 挤压导致盂唇撕裂、软骨剥脱或 髋臼边缘骨质增生,这些损伤可 引发炎症反应和疼痛。
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诊断
早期准确的诊断对于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至关重要,有助于预防病情恶化,提高 治疗效果。
关节周围囊状影。
关节间隙与关节软骨
关节间隙狭窄
由于长期反复的撞击,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间隙狭窄,关节 匹配度下降,进一步加重撞击和磨损。
关节软骨磨损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关节软骨常常出现磨损和变薄的现象,严 重时可出现软骨下骨质裸露。
关节退行性改变
长期反复的撞击可引起关节退行性改变,表现为关节面的骨质硬化 、关节间隙变窄等。
进行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程度及病程 ,有无外伤史或家族遗传病史。
观察患者的步态、姿势及关节活动范围, 检查髋关节周围肌肉紧张度及压痛点。
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综合分析影像学特征
X线平片是最基本的检查方法,CT和MRI有 助于更准确地诊断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综合分析影 像学特征,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典型案例三:超声与X线对照分析
总结词
超声和X线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中各有优缺点 ,超声可以实时观察髋关节活动情况,而X线可以观 察骨性结构的改变。
详细描述
超声在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诊断中主要用于实时观察 髋关节的活动情况,如盂唇的形态、关节囊的张力等 。超声具有无创、无辐射、实时观察等优点,尤其适 用于儿童和孕妇。然而,超声对于骨性结构的显示能 力有限。相比之下,X线平片可以更准确地显示骨性 结构的改变,如股骨头颈交界处狭窄、髋臼缘增生等 。通过对照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髋关节撞击综合 征的影像学表现。
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影像鉴别诊疗

《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影像鉴别诊疗》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概述•髋关节影像学检查•中青年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疾病鉴别诊断•髋关节疼痛的诊疗流程•病例讨论•总结与展望01概述髋关节疼痛是指由多种病因引发的髋关节局部或周围疼痛的一种症状。
定义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髋关节疼痛和继发性髋关节疼痛;根据疼痛部位可分为髋关节前方疼痛、侧方疼痛和后侧方疼痛。
分类定义与分类发病率髋关节疼痛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中青年为主,40-60岁人群发病率较高。
年龄分布髋关节疼痛好发于30-50岁人群,男女比例相近,但女性患者略多。
发病率与年龄分布常见病因髋关节疼痛的常见病因包括髋关节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髋关节发育不良、强直性脊柱炎等。
病理机制髋关节骨关节炎主要是由于软骨磨损、骨质增生、骨赘形成等引起;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髋关节发育不良主要是由于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强直性脊柱炎则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常见病因与病理机制02髋关节影像学检查X线平片X线平片可以显示髋关节的形态、结构、骨质的改变以及关节间隙的变化等。
X线平片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廉等优点,但成像质量受限于体位、曝光参数等因素。
X线平片是髋关节影像学检查的基本方法,适用于大多数髋关节病变的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CT)CT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横断面图像,对骨质的细微结构和病变的显示更为准确。
CT检查对于判断髋关节骨折、骨坏死及骨髓炎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的辐射较大,价格相对较高,但成像质量稳定可靠,对细节的显示优于X线平片。
磁共振成像(MRI)MRI检查可以提供髋关节的多种成像序列,对软组织、骨髓及关节软骨的显示效果较好。
MRI检查对于诊断髋关节炎症、肿瘤及结核等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MRI检查的价格较高,成像时间较长,但无需使用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无损伤。
这些方法一般不作为髋关节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辅助诊断。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 ppt课件

2020/10/15
16
X线表现 --凸轮撞击型
直接表现
股骨头颈联合处前上缘骨性突起: “ 枪柄样” 畸形 非圆形的股骨头 股骨头颈偏心距减小 α角增大
继发髋关节退行性变
髋臼唇硬化 髋臼缘骨赘或游离钙化 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囊变
2020/10/15
17
凸轮撞击型FAI
股骨头颈间的凹陷不足,伴局部的骨质增生
10
分型
凸轮撞击型(camtype ):股骨头、颈间 的凹陷不足
钳夹撞击型(pincertype):髋臼解剖异常
髋臼后倾、尤其是上1/3的 后倾
髋臼过深
髋臼前突
混合型
2020/10/15
11
1、凸轮撞击型
常见于股骨近 端畸形
前部或前上部 股骨头颈连接 处骨质异常突 出
常见于经常运动的男性,常由股骨头的非球形部分或者宽展
2020/10/15
18
凸轮撞击型FAI
股骨头颈的“ 枪柄样” 畸
2020/10/15
形
19
.
偏心距是水平位投照 平片上平行的股骨颈 切线与股骨头前缘之 间的距离
正常值为11.6mm FAI偏心距缩短<
7.2mm
2020/10/15Fra bibliotek202020/10/15
股骨头中心O点为圆心,股 骨头正常最大半径为r,从 股骨头颈连接处骨质与这个 圆的交点(A点)到股骨头 中心点作直线OA,此直线 与股骨颈中轴线OB的交角 为α角
2020/10/15
5
FAI的髋关节解剖基础
•髋臼前低,后部隆起,下有 宽深缺口,形成半球形凹窝
•唇盂缘加大了髋臼深度, 使其面积超过球形的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伤、皮质激素、特发性、酗酒、弥漫性结缔组织病 、减压病、镰状细胞贫血
非外伤性者,容易双侧股骨头发病,也可合并 其他区域骨缺血坏死
ARCO分期(国际骨微循环研究协会)
0: 病理证实,但影像正常 1:MR或同位素异常,x-ray/CT - 2:x-ray/CT +;股骨头无塌陷 3:股骨头“新月征”;早期变平 4:股骨头破碎、变平,继发骨关节病
臼唇损伤:前上为主、后部也可损伤 软骨损伤:髋后、中部明显;前上部轻微
Cam型:影像特征
前外侧或外侧股骨头-颈交界区的异常隆起,可伴局部增生囊变 正位:手枪柄样(pistol-grip)畸形或局限性突出(bump) 蛙位:头-颈交界区骨质变平、隆起、增生
前上或外上臼唇损伤 髋臼前上部关节软骨损伤
滑膜(骨)软骨瘤病
滑膜化生性病变 多单关节发病,慢性,好发年
龄30-50岁 最佳诊断线索
关节内多发游离体(超过4个), 形态类似,且无明显骨关节炎和 外伤病史
F/28
M/55,髂腰肌滑囊的滑膜骨软骨瘤病
F/31,4617313,右髋疼痛 MR:有利于发现软骨性/滑膜性小体 或游离体(滑膜软骨瘤病)
髋部疼痛:鉴别诊断
郑卓肇
病例1:M/45,1543067,右髋疼痛
影像特征
中年男性 平片:右股骨头V型高密度 MR:右股骨头、颈信号异常+
右髋积液
典型“地图状”+骨髓水肿
诊断?股骨头缺血坏死
股骨头缺血坏死
30-50岁好发 股骨头血循环中断,骨的活性成分死亡及随后
MR定性依据
增生滑膜内的含铁血黄素沉积:低信号
T1W<T2W<T2*W
F/46,右髋PVNS
病例6:F/43,双髋疼痛(1269785)
斜 ( 轴 面 ) 矢 状 面 重 建
影像特征
常规横断面+冠状面:关节边缘轻度骨质增生 3D和斜矢状面重建:前方股骨头-颈部骨质异
病例5:M/33,左髋疼3年
影像特征 平片/CT:左髋多发骨侵蚀,边缘硬化 MR:左髋多发结节和滑膜增生
低信号,尤其是T2W显著低信号 骨侵蚀
诊断?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
滑膜增殖异常疾病,多发生在20-50岁
髋发生率仅次于膝关节 绒毛状、结节状滑膜增生,可侵蚀骨及软骨
对于确诊病例的随访,判断是否进入3期最为关键
平片/CT优于MR
FS T2W
病例2:M/28 双髋疼痛
影像特征 部位:双侧股骨颈前部皮质下
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较小,局限
平片显示薄的硬化环 T2W高信号,类似液体
诊断?股骨颈滑膜凹
股骨颈滑膜凹
病因不清
可能为髋关节滑膜疝入导致
MR影像特征
中年女性 右侧股骨头、颈部的骨髓水肿
范围较广:累及头、颈 病变区信号较均匀,无“地图征”
减轻负重4个月后, 右髋仍有轻度疼痛, 复查
诊断?短暂性(一过性)髋关节骨质疏松
短暂性(一过性)髋关节骨质疏松
病因不明
可能与软骨下微骨折相关
20-50岁,男性多见、无明显外伤/感染的急性疼痛、 相对剧烈(强迫步态)、肌肉萎缩、功能障碍
股骨头缺血坏死为进展性疾病
MR是诊断股骨头早期缺血坏
死(I-II期)的最好手段:
T1W
“地图征”为典型特征,分隔
坏死区和正常骨髓 T2W
形态
蛇行、迂曲线状,包绕坏死区
信号
T1W /T2W :低信号线 FS T2W/STIR:高信号线、低信 STIR
号线、高低信号线并存
F/51
单侧多见 经对症、限制承重后,绝大多数3-12月缓解,少数可
发展为缺血坏死
M/41,练习瑜伽盘腿后明显疼痛,3天后疼痛减轻
5月后症状轻微
水肿基本吸收,但 股骨头关节面下线 状异常信号
软骨下微骨折?
病例4:F/37,右髋疼痛数年,无外伤
影像特征 多发关节内游离体 骨关节病不明显 无明显外伤 关节积液、滑膜增生
多无症状,也可伴有髋关节疼痛 影像具有特征
股骨颈前部皮质下(特征部位),类圆形或不规则形 平片显示硬化环 一般<1cm;但可以逐渐增大 T1W低信号;T2W高信号
T1W FS T2W
病例3:F/32,学习蛙泳,10天后右髋疼痛
FS FSE T2W
STIR
SE T1W
(股骨头-颈区的隆起)
前外侧或外侧头-颈交界区的异 常变平、隆起
Pincer型
(法语:pinch/挤压)
髋臼侧原因
(过度覆盖)
局限性:髋臼后倾 完全性:髋臼过深 完全性进入髋臼
前上臼唇的损伤 前上部髋臼软骨的损伤
Pincer型:屈髋中,前上臼唇挤压股骨前方头颈部, 股骨头后移
常隆起
诊断?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
FAI
由于股骨近端与髋臼盂缘的解剖异 常,导致髋活动时两者间的不正常 接触、碰撞
诱发骨、软骨、及髋臼唇损伤 诱发早期骨关节病
典型体征
前撞击试验:屈膝、屈髋90°,被动 内收内旋,突发髋部剧痛或疼痛加剧
Cam型
(荷兰语:cog/齿轮)
股骨侧原因
坏死区MR:早期多为正常骨髓信号或脂肪 信号,之后信号常混杂
F/51
坏死区周围骨髓MR:多正常,也可水肿
水肿常提示病变处于快速进展中,且症状重
平片和CT不容易发现早 期病变
I期:不能发现 II期:常不确定
M/38 右髋疼痛2月,有激素应用史
3期:影像学提示新月征(长箭)和早期股骨头塌陷(短箭)
手枪柄样(pistol-grip)畸形
正常对照
手枪柄样畸形
局限性突出(bump)
骨骺瘢痕附近的局限性骨隆起
M/20
左
蛙位:头-颈交界区骨质变平、隆起、增生 正位主要显示外侧隆起,对前外侧隆起显示不佳;而前 外侧隆起更为常见
测量α角和头颈偏距(OS):基于蛙位或水平侧位 以股骨头中心点画几何圆 股骨颈长轴等分线与切点半径线间的夹角 α角>50°:C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