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数是10的加法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苏教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内容1. 得数是10的加法2. 相应的减法3. 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计数器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如数量、形状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得数是10的加法,通过举例、讲解、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

3. 活动一: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如用计数器进行加法计算,观察并记录结果。

4. 活动二: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5.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关系。

6.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2. 内容:得数是10的加法、相应的减法、加法与减法的关系3. 示例:5 5=10,10-5=5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2. 提高题: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元素,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从导入到学习新知识,再到巩固练习的整个学习过程,是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得数是10 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得数是10 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教案

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得数是10 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一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针对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对数学的概念刚开始接触,对于加法和减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但是,他们好奇心强,喜欢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来学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运算。

2.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分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素材,如数字卡片、计算器等。

2.准备教学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

3.准备教室环境,布置座位,确保学生能够舒适地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图片中的数字。

让学生尝试将这些数字通过加法或减法运算得到10。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上有数字3和数字7,引导学生说出“3+7=10”或“10-3=7”。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讲解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的减法运算。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

例如,展示数字卡片,上有数字4和数字6,引导学生说出“4+6=10”或“10-4=6”。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由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操练。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

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5篇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10与内、数的`认识,利用数的组成,熟练掌控10 之内的加减法,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数的组成,知道算理,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并会独立摸索,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最新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一年级数学10的加减法教案1认知目标: 1、学会10的加减法。

2、在分气球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10的加减法各部分关系。

3、培养有条理的摸索问题。

4、通过游戏学会凑十法。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和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爱好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画一画,摆一摆,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视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第一册第三单元中的分苹果一课,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知道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发展他们的数感。

有关10的加减法在运算教学中比较重要。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会1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是训练学生有条理、按顺序摸索。

德育渗透点是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换、和谐共处。

学校及班级状态分析:班上有多媒体电脑一台,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换合作,我改变传统的.课桌椅的摆放,8位学生围坐分为一小组,共分为8个小组。

学生状态分析:学生刚入学,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整节课我以小熊过生日这一情境贯穿始终,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和愿望。

由于有7、8、9加减法的铺垫,学生对这一类型的加减法比较熟悉,也有了一定的运算能力和运算方法,以及一些学生在学前班和家庭里也以学会了这些运算,所以学生在学习起来就比较熟练。

借于此,在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的同时,也侧重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以及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此类问题的能力也就是算法多样化。

设计理念:一、从学生生活体会动身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大部分掌控10的加减法,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他们自身知识背景动身进行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尝试着把10个气球分成两堆,并尝试着列算式,把数学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0的加减法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熟悉10的组成。

2.通过精心设计活动,组织教学,让学生独立与合作相结合,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掌握10的加减法。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使命交流意识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6页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具、学具准备、红星图、数字卡片、动物头饰、小红花、小红旗等。

教学设计复习10的组成1.拍手背儿歌:9和1真淘气,7、3、8、2也调皮。

吹6(看做口哨),升4(看做红旗),小手小手真伶俐[此处采用儿歌形式进行10的组成的复习,学生喜闻乐见,边背边做动作,他们非常感兴趣,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知识容易理解和接受,同时课堂气氛也很快活跃起来了。

]2.对数组成10。

教师扮作小熊猫:小朋友,我想和你们做10的`组成的游戏。

我出1生:我出9(同时出示9的数字卡片);师生:1和9组成10 [通过对数游戏,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复习过程中来,体现了面向全体,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机会的教育理念。

]引入1.出示圆圈图:9个蓝○,1个红○。

师问:小朋友,你们能说说这个图的意思吗生答:a.有9个蓝○,1个红○,合起来是10个○:9+1=10b.有1个红○,9个蓝○,合起来是10个○:1+9=10c.有10个○,拿走9个蓝○,还剩1个红○:10-9=1d.有10个○,拿走1个红○,还剩9个蓝○:10-1=92.出示小花图,8朵红花,2朵绿花。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说这个图的意思吗怎样用算式表示呢四人分组讨论,并请一组将算式写出来:8+2=10 2+8=10 10-2=8 10-8=2学生齐读一次。

[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学会与人合作,学习倾听别人的意见,从而培养其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

]3.师扮成大象,拿出五星图,问:小朋友,你们能看图写出四道算式吗试试看!请学生将算式写在纸上,写好之后可以下座位去看看别人写的算式是否和自己的一样,并且说说自己的理由。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2《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2《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2《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

这部分教材主要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初步认识,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打下基础。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的认知,对加减法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加深对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较高,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2.培养学生对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材、PPT、教学卡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练习题。

3.准备教学场景和教具,如小动物卡片、水果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例如:讲述一只小兔子在森林里捡到了一些水果,想要和朋友们分享,但水果数量不够,需要通过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教学卡片,展示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减法的例题。

如:3 + 7 = 10,4 + 6 = 10,5 + 5 = 10等。

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减法教学反思

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减法教学反思

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减法教学反思这部分内容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通过主题图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并初步培养学生解决的能力。

1、体会主题图,引出得数是10的加法与减法。

首先出示学生踢球的情境图,让学生说说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学生有的根据左右说出信息(6和4),也有的学生根据是否戴帽说出信息(9和1),并让学生尝试自己根据发现的信息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从而引出得数是10的加法算式。

在引出加法的算式的基础上尝试看图提用减法计算的问题,从而引出10减几的减法算式。

当然在这一环节,重点让学生看图意,说图意,并初步学会提数学问题,让学生不断经历把生活情境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初步培养数学表达能力与问题意识。

2、通过抛花片游戏,引出其它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通过主题图的学习,引出一些加法算式与相应的减法算式后,试一试通过抛花片的游戏引出其它得数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引导学生猜想有几种可能,抛花片验证,并分别列式。

学生思维自然引向数的分成,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有序思考问题。

3、巧用卡片,有序列式,分析题意,合理列式。

在复习10减几的减法时,让学生有序地说说10减几的减法,并把减数与差分别用卡片来表示,并有序地排列在黑板上,一来可以巩固刚刚学生的10减几,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减数与差的位置是对应的。

让学生选择两张卡片,说说得数是10的加法的算式,也引出了有关0的加法。

扩展了学生对得数是10的加法的认识。

想想做做的第5题和第6题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比较难,因为第5题与第6题都是图文混编的实际问题,即有画面信息,又有文字信息,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收集图画信息与文字信息的基础上让提出问题,并让过多的学生去说一说,实现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

也就是从纷乱的实际问题中收集、观察、比较和筛选出有用信息,从而抽象出数学问题。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抽象出的数学问题,分析基本的数学关系(在这里要知道是把两个数合起来,还是求其中一部分),从而选择合适的算式进行计算,实现数学问题的求解。

得数是10的加减法

得数是10的加减法

一年级数学得数是10的加减法江苏省海安县实验小学华春红226600教材简解:本课是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例题呈现的是小朋友踢足球的场景,引导学生根据图意以及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分别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试一试”让学生根据每次抛花片的游戏结果,分别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计算。

“想想做做”用学生游戏的形式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目标预设: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会得数是10的加法和10减几,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让学生在根据一幅图画列出四道算式,加深对加、减法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让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借助形象思维发展抽象思维。

3.初步发展数学思考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理解算理,认识加减法算式中各数之间的关系。

设计理念: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注重趣味性的情境创设,力争课堂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

整个教学过程既有活动形式内容的开放,更有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整课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对于加减法的计算教学注重算法的多样化与思维的灵活性,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让学生在探索、体验中学习,在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中发展,学会计算方法。

设计思路:本课内容学习十分重要,学生能否熟练计算,直接影响进一步的学习。

除了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方法外,还要用多种形式加强练习。

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羊羊运动会”引入新课,充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主探索学习新知,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10减几。

巩固练习中,让学生角色变换,成为比赛队员,设置各种比赛赛制,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总结提升中引入成语“十全十美”,教育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复习铺垫谈话:小朋友们,第125届羊族奥运会在青青草原盛大举行。

今天,在我们的课堂将举行一场智力运动会,就是要开动脑筋来赢得比赛哦!首先让我们欢迎运动员入场,出示绵羊队和狼队队员。

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得数是10的加法:如5 5、6 4等。

2. 相应的减法:如10-5、10-4等。

3. 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加减法运算,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加减法卡片、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加减法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2. 新课导入:讲解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运算规则,通过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练习,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5. 课堂作业:布置一些加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2. 内容:列出一些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运算例子,如5 5、6 4等,以及10-5、10-4等。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本上的加减法题目。

2. 提高题: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等。

3. 拓展题:研究其他得数是10的加减法运算,并找出规律。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总结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得数是10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加减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