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擒敌术“打练结合”模式的建立

合集下载

武警擒敌技术

武警擒敌技术

武警擒敌技术(擒敌+倒功+配套) 动作要领摔擒技术组成:主要由倒功、主动擒敌、防拳擒敌、防腿擒敌、解脱擒敌、夺凶器擒敌和捆绑技术组成,是擒敌术的主要制敌技术。

其突出特点是:以快破敌,以巧取胜,摔擒合一,摔后必擒,以彻底制服敌手为目的。

(一)倒功倒功是倒地时自我保护、避免摔伤、增强防护能力的技法。

1、前倒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身体自然前倒,同时两臂屈肘,置于胸前;掌心向上,腿挺直,抬手,收腹,两手主动倒地,以两掌及小臂着地要求:两手用力拍地,着地瞬间身体挺直,抬头。

练习步骤:1)两膝跪地,练习两掌。

小臂着地的要领。

2)右(左)脚上前一大步,迅速撤回右(左)脚的同时,直身前倒3)两人一组,辅助者位于练者一侧,一手抓住练者腰带,当练者倒地时,适当用力上提。

2、后倒预备姿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跨一步(约与肩宽),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五指并拢,掌心向后,上体微向前倾。

动作要领: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两臂迅速前摆,两膝向前下顶,上体后倒,同时起右(左)腿,挺腹勾头,两手及小臂主动拍地(臂与身体约成90),以臂、背部着地。

要求:摆臂快,挺腹、勾头协调一致,背、臂同时着地。

练习步骤:1)先臀部着地进行练习。

2)降低预备姿势,膝向前下顶,在臀部即将接近地面的基础上练习3)初学时,应采取保护措施,两人一组,保护者位于练者后侧下蹲,用双手保护练者头部,防止摔伤。

3、侧倒预备姿势:在立正的基础上,左脚向左跨一步(约与肩宽),屈膝半蹲,两臂后摆,五指并拢,掌心向后,上体微向前倾。

动作要领:在预备姿势的基础上,两臂迅速前摆,身体随即向左(右)后转身,右(左)腿向左(右)抡摆扣腿,以右(左)脚全脚掌、两手及小臂拍地,身体左(右)侧着地,右(左)腿在上,两腿弯曲成剪式要求:摆臂、转身、摆腿协调一致,两手及脚掌用力拍地。

练习步骤:1)在坐地的基础上,练习转身、摆臂、右(左)脚掌拍地动作。

2)两人一组,练者成右(左)弓步辅助左手抓住练者右(左)大臂,在练者侧倒时适当用力上提。

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教案擒敌技术训练

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教案擒敌技术训练

警务技能战术训练教案擒敌技术训练(内部学习材料)擒敌技术训练——垦公教育培训中心教官朱学武基本控制技术一、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一)颈部活动1、上下左右活动2、顺时针、逆时针运转(二)扩胸运动(三)振臂运动(四)转体运动(五)腹背运动(六)弓步压腿1、左腿振压2、右腿振压(七)仆步压腿1、左腿仆步振压2、右腿仆步振压(八)膝部运动(顺时针、逆时针运转)(九)腿部下蹲运动(十)手腕、脚腕活动二、擒敌技术训练(一)科目:基本控制技术。

(二)内容:一对一、二对一、三对一、解脱技术。

(三)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小结讲评。

(四)目的:通过学习训练,熟练掌握一对一、二对一、三对一、解脱技术,解决警察在警务实战中打不赢的问题,增强在捉擒嫌疑人过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在制止或抓获嫌疑人时达到控制、制服、擒获的目的。

(五)时间:10课时。

(六)场地:训练场。

(七)要求:认真听讲、刻苦训练、严禁嬉戏、打闹、保障自身安全。

(八)器材:重磅泡沫垫若干。

三、基本控制技术内容(一)、一对一控制技术1、跪压控制动作要领:在嫌疑人被我用语言控制伏在地上时,迅速从右侧按敌,双手合力将敌臂抬起的同时,左膝跪压敌右腋下肋部,右膝跪压敌肩部,两腿将敌臂夹紧的同时,双手将敌手折腕,将敌控制。

要求:膝跪压要牢。

易犯错误:动作慢、控制不牢。

2、坐压控制动作要领:在嫌疑人俯卧在地上时,快速骑在敌腰部,而后将敌双臂置于我两腿内侧并夹紧,双手向内折腕将敌控制。

要求:动作连贯协调,控制其双臂要牢。

易犯错误:动作慢,控制不牢3、切别摔控制动作要领:在正面与敌遭遇时,要不露痕迹的隐蔽接近,在与敌接近的瞬间,左手成八字掌刁抓敌腕关节,在抓腕关节的同时,右手劈打敌颈部随之夹紧敌颈,右腿提起后绊,以左后转体、提髋、压臂之合力将敌侧面摔倒在地(此时,左臂将敌臂腕关节控制,右膝跪肋),将敌摔倒后,右手向内拍抓敌掌,使敌臂向头部45度角顺时针旋转的同时,身体转到敌右侧(在转动时,右膝始终跪压敌肩),而后左膝与右膝跪压并夹紧敌臂,左手折腕,右手推压敌肘将敌控制,视情况上铐带离。

加强理论实践研究提高擒敌术训练水平

加强理论实践研究提高擒敌术训练水平

加强理论实践研究提高擒敌术训练水平作者:杨学敏彭涛来源:《锋绘》2019年第03期摘要:结合武警部队开展擒敌术训练现状分析提出,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不断创新发展,着力构建擒敌术训练专项理论体系,准确把握擒敌术训练的实践标准和主体,进一步发挥擒敌术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擒敌术;训练;专项擒敌术是武警部队的特色和重难点训练科目,提高擒敌术训练水平是官兵战斗力生成的必然要求。

从近年基层部队开展擒敌术训练现状分析,必须从理論和实践两个方面加强研究,进一步提高部队擒敌术训练整体水平和质量。

1着力构建擒敌术训练专项理论体系1.1创新发展擒敌术训练专项应用理论。

对擒敌术训练起直接指导作用的专项应用理论,既来自于长期擒敌术训练和任务实践,又吸取了武术套路、散打、摔跤、擒拿和拳击等相关知识。

因此,有必要加强应用理论的探究、钻研和掌握,使之成为指导擒敌术训练实践的必备工具。

军事训练大纲已进行了几次编修,这充分说明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加强擒敌术训练研究,既要适应当前形势,还应着眼未来形势发展与任务需要,不断创新发展应用理论,从多层面多角度拓展理论研究的生命源泉,广泛撷取国内外搏击项目相关知识,融会贯通为我用,借鉴外军警同类训练理论研究成果,加强擒敌术训练内容、方法与手段研究,不断创新完善擒敌术训练专项应用理论体系。

1.2丰富完善擒敌术训练专项基础理论。

应用理论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只有不断优化完善擒敌术专项基础理论这个系统平台,提高擒敌术训练科学化水平,在传统经验指导下,加强现代科学指导,才能有效发挥擒敌技能的自身硬件优势。

依据运动训练学,擒敌术可归属于身体动作技能类运动项目,擒敌术训练理论也必须在军事训练实践基础上,遵循运动人体科学规律,逐步形成贴近擒敌术专项运动所需的科学理性认识。

这些认识主要来自于运动人体科学基础理论,包括人体生理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损伤防治和运动医务监督等多学科多领域知识,擒敌术训练专项基础理论也必须向这些学科领域不断渗透发展,对现有基础理论进行丰富完善。

武警第三套擒敌拳图解

武警第三套擒敌拳图解

第三套擒敌拳 (动作图解)擒敌拳是擒敌术主要技法动作的单人综合练习。

由16 组技法动作合成,融入了所有手型、步型及攻击、防守技法。

预备姿势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听到“擒敌拳——预备”的口令后身体左转成格斗势。

动作要求:撤步、提拳、转头同时到位,动作自然放松。

擒敌拳预备姿势一、贯耳冲击动作用途:由前贯耳,击胸、腹。

动作要领:前进步的同时,双拳贯耳,两拳与太阳穴同高,相距20 厘米(图1-①);随即右冲膝(图1-②);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成立掌前推右拳面,右肘前击与肩同高,两眼目视前方(图1-③)。

动作要求:进步贯耳快、右膝冲击猛、落步肘击狠。

图1贯耳冲击二、抓腕砸肘动作用途:由前抓腕砸肘。

动作要领:左脚在右脚后垫步,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成八字掌向前下做抓腕式,与小腹同高,右臂自然后摆,右拳拳心朝下,目视左手(图2-①);随即左后转体成左弓步的同时,左手变拳回拉至腰际,拳心朝上。

右手握拳挥臂下砸,小臂略成水平,肘部轻贴右肋,拳距腹部约30 厘米,拳眼向上,目视前下(图2-②)。

动作要求:垫步抓腕快、转体砸肘猛。

图2 抓腕砸肘三、挡臂掏腿动作用途:掏腿,推击腹、胸部。

动作要领:右后转身成右弓步的同时,右臂上格挡(图3-①);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成插掌前插,掌心向上,与腰部同高(图3-②);随即,右手变勾回拉置于右腹前,手心向上,左手成立掌前推与胸同高,目视前方(图3-③)。

动作要求:挡臂要快,掏推要协调一致。

图3 挡臂掏腿四、砍肋击胸动作用途:以双掌砍肋、双拳击胸实施连续攻击。

动作要领:左脚收回成左虚步的同时,双手变掌砍肋,掌心向上,肘轻贴腰际,小臂略成水平(图4-①);随即右脚向前上步扒地成右弓步的同时,双掌变拳收于腰际,拳心向上,由腰际向前击出,与肩同高,两拳相距20 厘米,拳心朝下(图4-②)。

动作要求:虚步砍肋狠、上步击腹快。

图4 砍肋击胸五、缠腕冲拳动作用途:破抓腕,拧臂击面。

擒敌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擒敌技术训练方法的研究
练方法。笔者根据 多年的教 学训 练实践 , 总结、 创新 出五种训 练方法 , 以期提 高擒敌技 术的训练水平 , 从 而使 擒敌技 术的训练方法体 系更
趋 完善 。 关键 词 : 武 警 擒 敌 技 术 五 种 训 练 方 法
1 、 前 言 4 、 突 破 训 练 法
擒敌技术训练方法 . 是指施训者 和受训者为完成擒敌技术训练
3 、 连 贯训 练 法

在运用条件模拟训练法时应 注意: 一是条件 和战术 背景的设 置 特点进行训练 , 发挥受训者 的不 同技术优势。
6 、 影 像 分 析 训 练 法
基本 掌握后再 练第 二部 分 , 当第二部分掌握后 , 把第一 、 第二部分结 要 符 合 实 战特 点 : 二要 控制好训练 的节奏 : 三要 针 对 受 训 者 的技 术
影像分析训 练法 , 既是训练成效 的评价 , 也 是完善技术动作 的 有效手段 。它是指运用现代化 多媒体 , 分析 、 总结 、 评价训 练情 况的 种训练方法。 影像分 析训 练法借助影像科技载体 , 再 现训练场景 ,
连贯训练法 , 既是分解 训练法 的延 续 , 也 是擒敌技术训 练 中普 使受训者形成一种直观体 验。 因此它具有直观性 、 真实性 、 简便性等 遍采 用的方法之一 。它是指施训者在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后 , 受训者 特点 。正因为这一优势 , 施训者们开始纷纷涉足并逐步发 展这种 方 经过 分解 训练 . 基本掌握 了各 部分动作要领 的前提下 . 再对 动作 进 法 。 行连接贯通 的训练方法 。 其优点是使受训者能够建立正确完整的动
2 、 分 解 训 练 法
破难点 . 这也是提高训 练效果 的重要方法 。 在 运用突破训练法 时应 注意 : 一要树立必胜 的 自信心 : 二要抓

军校学员擒敌术训练

军校学员擒敌术训练

浅谈军校学员擒敌术训练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较高的健身、实战价值,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擒敌术是武警部队的特色、传统训练课目,也是单兵训练的重点、难点课目之一,具有动作实用、简练易学、对抗性强等特点,在武警官兵执行各类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等动作,以徒手或利用就便器材、警械制服敌手的一种技术,是集现代散手、拳击、擒拿以及军警格斗于一体的一套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搏击术。

下面就如何提高学员的擒敌术技法进行阐述。

一、讲清目的,注重理论作为一名军校的擒敌术教员,要想更好地施训于学员,首先要让学员认清擒敌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官兵体质,提高个人作战能力,使自己在执勤和处突过程中不受到攻击或少受到攻击的技法;更要让学员认清只有付出艰苦的训练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学会擒敌技术,把他们从擒敌术就是喊着口令打打拳、踢踢腿的误区中领出来,并讲授相关理论,从而了解擒敌术起源、发展和概念,让学员练有所向、学有所用。

二、因人施教,循序渐进从近几年的新学员入学强化训练来看,由于地方学员和部队学员个体差异较大,其训练水平也参差不齐,同样的训练内容对部队学员来讲可能是相对低水平的重复训练,可对有的地方学员来讲还是很难完成。

针对绝大部分学员对擒敌技术的掌握情况,教员应制定一整套切合实际和有针对性的组训方法。

1.对于初学者,要从最基础的基本技法开始训练,即身体专项素质、格斗势和步法的训练,而后结合攻击技法击打练习的训练。

在掌握了正确的空击技法要领后,就要不断加大空击强度,使受训者在最初的技术风格上顺利完成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同时强调击打节奏和重心的控制问题,提高个人基本技术,初步形成自己的技术风格。

2.随着受训者个人技术的不断提高,就要从单纯的空击练习逐步转入实物击打练习和条件实战训练,以此来巩固受训者的个人技术风格,为提高个人作战能力打基础。

3.当受训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实战能力后,要及时转入高级训练阶段,即擒敌术教材中的战术训练,战术训练的实质内容就是实战对抗。

第三套武警擒敌拳[1]上课讲义

第三套武警擒敌拳[1]上课讲义

第三套武警擒敌拳[1]第三套武警部队擒敌拳第二章基本技法基本技法,包括基本手型与步型、格斗势与步法、攻击技法、防守技法、攻防组合技法、擒敌拳和倒功,是擒敌术训练的基础内容。

第六节擒敌拳擒敌拳是擒敌术主要技法动作的单人综合练习。

由16 组技法动作合成,融入了所有手型、步型及攻击、防守技法。

预备姿势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听到“擒敌拳——预备”的口令后身体左转成格斗势(图2-57)。

动作要求:撤步、提拳、转头同时到位,动作自然放松。

图2-57 擒敌拳预备姿势一、贯耳冲击动作用途:由前贯耳,击胸、腹。

动作要领:前进步的同时,双拳贯耳,两拳与太阳穴同高,相距20 厘米(图2-58①);随即右冲膝(图2-58②);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成立掌前推右拳面,右肘前击与肩同高,两眼目视前方(图2-58③)。

动作要求:进步贯耳快、右膝冲击猛、落步肘击狠。

图2-58 贯耳冲击二、抓腕砸肘动作用途:由前抓腕砸肘。

动作要领:左脚在右脚后垫步,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成八字掌向前下做抓腕式,与小腹同高,右臂自然后摆,右拳拳心朝下,目视左手(图2-59①);随即左后转体成左弓步的同时,左手变拳回拉至腰际,拳心朝上。

右手握拳挥臂下砸,小臂略成水平,肘部轻贴右肋,拳距腹部约30 厘米,拳眼向上,目视前下(图2-59②)。

动作要求:垫步抓腕快、转体砸肘猛。

图2-59 抓腕砸肘三、挡臂掏腿动作用途:掏腿,推击腹、胸部。

动作要领:右后转身成右弓步的同时,右臂上格挡(图2-60①);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成插掌前插,掌心向上,与腰部同高(图2-60②);随即,右手变勾回拉置于右腹前,手心向上,左手成立掌前推与胸同高,目视前方(图2-60③)。

动作要求:挡臂要快,掏推要协调一致。

图2-60 挡臂掏腿四、砍肋击胸动作用途:以双掌砍肋、双拳击胸实施连续攻击。

动作要领:左脚收回成左虚步的同时,双手变掌砍肋,掌心向上,肘轻贴腰际,小臂略成水平(图2-61①);随即右脚向前上步扒地成右弓步的同时,双掌变拳收于腰际,拳心向上,由腰际向前击出,与肩同高,两拳相距20 厘米,拳心朝下(图2-61②)。

新擒敌拳图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擒敌术训练教材

新擒敌拳图解——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擒敌术训练教材

新擒敌术训练教材:擒敌拳擒敌技术教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擒敌术训练教材第二章基本技法基本技法,包括基本手型与步型、格斗势与步法、攻击技法、防守技法、攻防组合技法、擒敌拳和倒功,是擒敌术训练的基础内容。

第六节擒敌拳擒敌拳是擒敌术主要技法动作的单人综合练习。

由16组技法动作合成,融入了所有手型、步型及攻击、防守技法。

预备姿势动作要领:在立正的基础上,听到“擒敌拳一一预备”的口令后身体左转成格斗势(图2-57)O动作要求:撤步、提拳、转头同时到位,动作自然放松。

57擒⅛>ħl*姿弊图2-57擒敌拳预备姿势、贯耳冲击动作用途:由前贯耳,击胸、腹。

动作要领:前进步的同时,双拳贯耳,两拳与太阳穴同高, 相距20厘米(图2-58①);随即右冲膝(图2-58②);右脚向前落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成立掌前推右拳面,右肘前击与肩同高,两眼目视前方(图2-58③)。

动作要求:进步贯耳快、右膝冲击猛、落步肘击狠。

图2-58贯耳冲击二、抓腕砸肘动作用途:由前抓腕砸肘。

动作要领:左脚在右脚后垫步,右脚上步成右弓步的同时,左手成八字掌向前下做抓腕式,与小腹同高,右臂自然后摆,右拳拳心朝下,目视左手(图2-59①);随即左后转体成左弓步的同时,左手变拳回拉至腰际,拳心朝上。

右手握拳挥臂下砸,小臂略成水平,肘部轻贴右肋,拳距腹部约30厘米,拳眼向上,目视前下(图2-59②)。

动作要求:垫步抓腕快、转体砸肘猛。

I 岀M 抓1!¾⅛Ψ1图2-59抓腕砸肘三、挡臂掏腿动作用途:掏腿,推击腹、胸部动作要领:右后转身成右弓步的同时,右臂上格挡(图2-60①);左脚向前上步成左弓步的同时,右手成插掌前插,掌心向上,与腰部同高(图2-60②);随即,右手变勾回拉置于右腹前,手心向上,左手成立掌前推与胸同高,目视前方(图2-60③)。

动作要求:挡臂要快,掏推要协调一致。

图2-60挡臂掏腿四、砍肋击胸动作用途:以双掌砍肋、双拳击胸实施连续攻击动作要领:左脚收回成左虚步的同时,双手变掌砍肋,掌心向上,肘轻贴腰际,小臂略成水平(图2-61①);随即右脚向前上步扒地成右弓步的同时,双掌变拳收于腰际,拳心向上,由腰际向前击出,与肩同高,两拳相距20厘米,拳心朝下(图2-61ffl2 HO扌即%掏魄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武警擒敌术“打练结合”模式的建立
摘要:“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传统武术与武警擒敌术基本技法、基本动作和应用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武警官兵实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

探讨“打练结合”向武警官兵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转化形式,有利于擒敌术基本技法和基本动作中隐含的技击动作,还能为擒敌术的发展提供教学素材,这对武警擒敌术的教学与训练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武警;擒敌术;打练结合;模式
中图分类号:e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擒敌术,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组建以来结合部队任务,历经几代官兵从不同的任务情况中用血水与汗水所总结出来的产物,也是武警部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

武警擒敌术是由中国传统武术和现代散打技术演变而来的由武
警官兵共同学习的格斗术。

擒敌术作为武警部队官兵日常训练的的一部分,其技术体系更多地吸取了传统武术技法的精华,即把武术中最直接、最简单的招法提炼出来,以求快速击中击倒或摔倒对手。

但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擒敌术与国外的搏击术相比较显得太文气、力不从心。

虽然练得很规范、做得很标准,但是在关键时候却派不上用场成了当前制约部队实战能力的“瓶颈”问题。

为此笔者向广大基层官兵提出了继承传统技法的“打练结合”观念。

一、正确理解“打练结合”
(一)“打练结合”的概念
简而言之,“打练结合”就是把现代散打技术与武术功力练习、技击组合练习和套路练习结合起来运用到擒敌术训练中去,提高广大官兵实战对抗能力的训练及实践过程。

“打”是对抗能力的表现,“练”是提高对抗能力的练习方法、过程。

打和练是相辅相成的,练为了打,打体现练。

(二)“打练结合”的提出
为解决擒敌术训练与实战分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打练结合”的发展模式,并进行了—些积极的尝试。

在此思潮影响下,官兵参与对抗的热情空前的高涨,充分的发挥了官兵们的训练热情的同时大大的提升了官兵实战对抗的能力。

擒敌术虽然与散打有着不同的概念,前者为了实战,后者为了竞技。

但是其内在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使官兵能正确的认识到“实战”与“竞技”的内在联系。

那么什么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呢?这就是——“技击(实战)”这一价值目标的认同。

通过套路实战对抗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功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官兵们的技击意识从而逐步过渡到拆招、喂招,以至真正的实战。

(三)“打练结合”的意义
“打练结合”是中国武术的特色,这一文化模式包含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民俗心理。

如果抛开“打练结合”,仅“打”不‘练”的话,在技术体系将难以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丰富滋养;仅“练”不“打”的话,也将逐渐失去对武术技击的诠释。

探讨武警擒敌术“打
练结合”向实战的转化形式有利于挖掘擒敌术传统训练中隐含的技击动作,还能为擒敌术的发展提供技术素材,这对武警擒敌术的教学与训练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擒敌术的概念及现状
(一)什么是擒敌术
擒敌术,是综合运用踢、打、摔、擒等动作,以徒手或利用就便器材、警械制服敌手的一种技术。

是武警部队的特色、传统训练课目,也是单兵训练的重点、难点之一,具有动作实用、简练易学、对抗性强等特点,在武警官兵执行各类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与训练现状
1、教学现状
教学模式陈旧严重的制约了擒敌术训练的发展,器械、器材的保障落后更加阻滞了官兵训练擒敌术的热情。

2、训练现状
多数官兵把擒敌术训练当成了表演训练,只注重练为看、练为考。

没有将擒敌术练为战的精要发扬光大。

(三)练与战的纠结
擒敌术是把传统武术中最简单最实用的招法提炼出来并加以继
承和发扬,但从现在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官兵们虽然都知道运用“远踢、近打、贴身摔”的方法来击打对方,但是一旦遇有情况就不知从何做起,手忙脚乱。

其攻防方法运用表现为招法零碎、单一,其自身整体表现为身体与四肢分家,内在的精、气、神与身法、步
法、手法组成的攻防方法不统一因而技击效果不理想,甚至容易被对方攻击。

三、关于“打”与“练”的方法
由于脱离传统武术技法中的理、法、术功的内容以及传统方法准则攻防招法、变化运用的法则,因而受到很多人的质疑,更多的人认为目前擒敌术缺乏系统、科学的训练方法和手段。

很多官兵只经过短期的强化训练就想在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中完成任务,其结果是官兵在实战中技战术运用不合理,常常只能以多胜少或者身受重伤。

不但不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从而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伤害或亡人。

(一)功力练习
武警擒敌术与中国武术散打一样应该既有灵活有效的“远踢、近打、贴身摔”技术,又有合理运用规则重创对手的杀手锏(绝活)。

为此建议武警官兵进行武术功力练习。

所谓武术功力,是指通过武术功法练习所获得的运动能力和专门技能所达到的程度,擒敌术训练亦是如此,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功力水平。

要合理选择功法项目,练习时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要与现代散打速度、力量、灵敏等技、战术配合起来进行训练,使擒敌术训练与现代散打训练完美的结合起来相辅相成。

(二)组合练习
关于组合练习,就是把擒敌术中简单实用并与散打技术贴近的招术拆解组合进行练习。

—是练习者把从擒敌拳和散打中优秀的动作
进行演练,并运用于散打实践,结果屡试不爽。

动作的编排不能死板教条,组合练习实践过程要灵活机动。

四、结论
只有深入研究和继承传统武术技法,把现代散打技术与传擒敌术技法密切结合起来才能创出有武警部队特色的擒敌术。

“打练结合”并非否定当前擒敌术的发展模式,而是论证擒敌术的发展应有多种模式,既应有分离的,也应有整合的。

届时,让我们期待着中国武警擒敌术的腾飞,期待着擒敌术发展模式多元时代的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