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20项经典国粹
中国官方认可的十大国粹

中国官方认可的十大国粹中国官方认可的十大国粹有书法、武术、中医、京剧、茶道、瓷器、汉服、围棋、剪纸与刺绣。
10.刺绣刺绣是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
刺绣是中国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在中国至少有二三千年的历史。
刺绣织物主要是丝绸和丝线。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在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江苏省的“苏绣”、湖南省的“湘绣”,广东省的“粤绣”、四川省的“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的刺绣工艺在秦汉时期便已达到很高水平,是历史上“丝绸之路”运输的重要商品之一。
中国最为突出的刺绣是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四川的蜀绣。
除此之外,还有河南开封的汴绣、浙江杭州的杭绣。
苏绣、湘绣、粤绣、蜀绣、汴绣、杭绣,可以合称为“中国六大名绣”。
09.剪纸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手工艺术,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剪纸是我国的艺术瑰宝。
剪纸艺术这一中国民间艺术瑰宝,至今仍然绽放着绚丽的光芒。
中国在西汉以及东汉时代就发明了造纸术,以后就有了剪纸。
剪纸是我国最普及和最具有群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具有浓厚的民族民间艺术特色。
08.围棋围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围棋是中国“五帝”之一的尧帝发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围棋最早被称为“弈”或“棋”。
后来,有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棋”。
这样,“围棋”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就固定下来。
围棋属“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的“四艺”之一。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
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
中国的围棋在公元七世纪(中国唐朝)时传入日本,很快就在日本流行开来。
中国文化30大国粹

一、中国丝绸国粹精评:丝绸是中国的特产,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并大规模生产丝绸制品,更开启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东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史称"丝绸之路"。
从西汉起,中国的丝绸不断大批地运往国外,成为世界闻名的产品。
由此被欧洲人称为丝绸之路,中国也被称之为"丝国"。
丝绸所含的天然纤维主要是蚕丝纤维,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包括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
蚕丝纤维是唯一得到实际应用的天然长丝纤维,由蚕改粘液凝固而成。
蚕丝纤维因蚕的食性不同分成多种,其中有食桑叶形成的桑蚕丝纤维、食柞树叶形成的柞蚕丝纤维以及食木薯叶、马桑叶、蓖麻叶形成的其他野蚕丝纤维。
蚕丝属蛋白质纤维,又名丝素蛋白。
是一种含氮的高分子化合物。
组成蚕丝丝素的氨基酸共有18种之多,丝素蛋白含量约占蚕丝的70%-80%,其中甘氨酸(gly)、丙氨酸(ala)和丝氨酸(ser)约占总组成的80%以上。
丝绸的突出如下:第一:穿着舒适。
第二:吸、放湿性好:丝绸不仅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还有很好的保暖性。
看似实心的蚕丝实际上有38%以上是空心的,在这些空隙中存在着大量的空气,阻止了热量的散发,使丝绸具有很好的保暖性。
第三:吸音、吸尘、阻燃。
真丝织物有较高的空隙率,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音性与吸气性。
蚕丝的燃烧温度在300-400℃,属难燃纤维,而合成纤维的燃烧温度在200-260℃,即易燃易熔。
第四:抗紫外线。
丝蛋白中的色氨酸、酪氨酸能吸收紫外线,因此丝绸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功能。
第五:保健。
真丝纤维的保健功能是无法替代的,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须的18种氨基酸,与人体皮肤所含的氨基酸相差无几,故又有人类的"第二皮肤"的美称。
二、中国刺绣国粹精评:刺绣是享誉世界的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养蚕、缫丝了。
中国20大经典国粹!国人怎能不知!

中国20大经典国粹!国人怎能不知!国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中国共有20大国粹,这20大国粹是:1、《易经》《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伏羲所创的八卦称之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后,又有神农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殷商末年出现了《周易》。
由此可见,《易经》这部哲学经典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三位伟大始祖伏羲、神农、轩辕黄帝共同开创完成的。
《易经》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历史。
到春秋时期,孔子为易经作《易传》。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易经》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2、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聃(因而人称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共81章。
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的《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老子的《道德经》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为中国、为全世界所奉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财富。
中国的十大国粹,你知道多少?

中国的国粹有几项呢?有人提出说“中餐、针灸、功夫、中药”美誉海外,可称之为“新四大国粹”,实际上,中国该有十大国粹。
这十大国粹是:汉字、针灸、功夫、中药、国画(含书法)、京剧、占卜术、风水、道术、阴阳历。
这十项国粹,任何一项都是国人的骄傲,任何一项都能令老外目瞪口呆,汉字之伟大、针灸之神奇、功夫之迷人、中药之生态、国画之韵味、京剧之意境、占卜之莫测、风水之阴阳、道术之玄奥、历法之科学,都是中国古人的天才创造,无与伦比。
虽然中餐没有列入十大国粹,这并不等于否认中餐的价值,相反中餐之所以流行世界,是因为中餐的做法里蕴含着阴阳之道,的确也可称为一大特色。
但与以上十项相比还略显逊色。
如果仔细审究这十项国粹,就会发现它们有着共同的一种气质,被一种贯通的智慧文明所串联,一以贯之。
汉字,属于象数,字里藏医;针灸四两拨千斤,立起沉疴、深得生命精髓;功夫张弛之间有德有道;中药配比君臣佐使、参天化地;国画水墨之间变化无穷、京剧唱腔回味悠远;占卜术玩阴阳于掌中;风水术窥天地之龙脉;道术通阴阳之变化,更具有着隐态量子传输的科研价值;历法浓缩阴阳干支之周流。
实际上中国的国粹中,无不显现出一种“道”的影子,而阴阳变化则是道的体现,令人叹为观止。
因此,懂阴阳者懂国粹。
简介中国的10大国粹

从东晋时代的王羲之到当代,名扬天下的书法家不计其数。
5
王羲之兰亭序拓本
6
(二)中国武术
1 中国武术--功夫。
中国武术--功夫。英文名:Kungfu,即中国传统武术,是中华人民的优秀文化
遗产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功夫具有极
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 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一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
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大书法家。其中,东晋时代的王羲之是中国伟大的书
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流传千古,天下闻名。《兰亭序》 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
18
4 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19
5 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 技术)的“人文女祖”
在50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 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的妻子嫘 祖以她的勤劳、智慧、聪明发 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技 术)。她成为发明丝绸(养蚕 缫丝织绸)这一伟大贡献的发 明家。 因此,嫘祖作为中华第一 夫人,与黄帝并列为“人文祖” 。 嫘祖被誉为“人文女祖”。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中医药学发
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因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就是中 医
的鼻祖。
12
13
(四) 京剧 1 什么是京剧
京剧,是以西皮、二黄的腔调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而进行表 演的戏剧。居中国五大戏剧之首,被视为中国国粹之一。
中国十大国粹,京剧仅排第四名,第一你能猜到算我输

中国十大国粹,京剧仅排第四名,第一你能猜到算我输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期间形成了很多的传统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创造。
对其中最精华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我们称之为国粹。
当然能成为国粹的也不在少数,那么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十大国粹你知道几个呢?我们所熟知的京剧仅仅排名第四哦!国粹之第十:刺绣,是我国传统的民间传统手工艺术。
主要是用丝绸和和丝线在织布上绣制各种图案。
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苏绣、粤绣、蜀绣、湘绣,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国粹之第九:剪纸,同样为民间传统手工艺术。
在我国流传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形象生动,心灵手巧,至今仍有很大的市场。
国粹之第八:围棋,一种较为古老的智力游戏。
起源于中国,主要有锻炼智力,培养品质,形成大局观战略意识的作用。
一个棋盘,两人分执黑白子,有种整个世界均在掌握的霸气。
国粹之第七:瓷器,瓷器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发明,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
取之于泥,经过火烧,呈现出无与伦比的美,其创造性和艺术性均冠绝于世。
在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国的瓷器深受沿途各国的欢迎,历来都是出口的大宗货物。
国粹之第六:茶道,无论是种茶,制茶,品茶,把茶发扬为一中文化,都是在中国。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唐代陆羽的一部《茶经》更是将茶道发扬到了巅峰。
国粹之第五:汉服,又称华服,是我国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所穿的衣服。
从三皇,到周朝,汉服已有基本形状,在汉朝最终完善并普及,故称之为汉服。
穿上汉服,儒雅内秀,神采俊逸,美丽端庄,衣袂飘飘的气质得到了最完美的展现。
国粹之第四:京剧,在各大剧种的交流融合之下,最终形成了京剧。
由于清朝上层社会人士非常喜爱京剧,也带动了京剧的大发展。
很快走出宫门,走向民间,直到民国时期,已是繁荣异常,成为全国性的第一大剧种。
国粹之第三:中医,中医是完全由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在当时科技水平很低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遍尝农草,形成了一望闻问切为基础的中医理论,而且中医看病的重点不在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在于挖掘生病的根本原因,在根源上着手,彻底解决疾病。
中国十大国粹

中国十大国粹之马矢奏春创作(原文:中国十大国粹,中医第三,京剧第四,它排第一!)作者:佚名来源:寻道网国粹指的是指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在中国,国粹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富有独特内涵的深受许多时代的人们欢迎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一起来盘点下中国的“十大国粹”。
国粹一:书法国画唯一将古老文字作为艺术的,就是咱中国,这门艺术国粹叫书法。
距今约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文字开始出现。
传说轩辕黄帝命令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就发明创造了文字。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文字始祖。
中国的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管和传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中国的汉字,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酿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发生了书法,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朝时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书,汉代的隶书,从东晋到唐朝的楷书、行书、草书,到了唐代,中国的书法艺术到达成熟,而且繁荣。
中国的书法有五种基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其中,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正楷。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书。
中国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自己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书法不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大书法家。
其中,东晋时代的王羲之是中国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流传千古,天下闻名。
《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
国画,是中国汉族传统绘画形式。
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其工具和资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翰墨”。
中国十大国粹

中国十大国粹国粹指的是一个国家固有文化中的精华,在我们中国,国粹是指华夏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
店铺收集整理了中国十大经典国粹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国粹一:书法国画唯一将古老文字作为艺术的,就是咱中国,这门艺术国粹叫书法。
距今约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文字开始出现。
传说轩辕黄帝命令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就发明创造了文字。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文字始祖。
中国的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中国的汉字,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 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国粹二: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即:功夫,英文名:Kungfu,即中国传统武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功夫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很重要一环,是中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故称之为功夫,民国初期简称为国术(后为中央国术馆正式采用之名称);被视为中国汉文化之精粹,故又称国粹。
国粹三:中医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一般是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中医也称为汉医。
中医学之中包涵“中药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因此,中药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药的鼻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神农。
中医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着,其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中医经典完成于距今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
因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就是中医的鼻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20大经典国粹2014-04-01粹,是指完全发源于中国、起源于中国、并属于我国固有文化中的精华。
中国共有20大国粹,这20大国粹是:易经》是我国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易经》最早是由伏羲创制(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伏羲所创的八卦称之为“伏羲八卦”或“先天八卦”,以后,又有神农作《连山易》,轩辕黄帝作《归藏易》,殷商末年出现了《周易》。
此可见,《易经》这部哲学经典是由我们中华民族的三位伟大始祖伏羲、神农、轩辕黄帝共同开创完成的。
《易经》至今已有5000年——10000年的历史。
到春秋时期,孔子为易经作《易传》。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对先秦诸子百家产生过巨大影响,而且对中国古代的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根基,《易经》也是中国哲学的源头。
2、老子的《道德经》子,是中国古代春秋末期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或聃(因而人称老聃),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人。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著有《道德经》。
老子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共81章。
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老子的《道德经》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老子哲学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老子的思想影响了后来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
道德经》、《易经》和《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
老子的《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包含着非常丰富深刻的哲学思想,也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
老子的《道德经》是宇宙中的最高智慧。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老子为中国、为全世界所奉献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慧财富。
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继伏羲、神农、轩辕黄帝之后,中国的高智慧圣人。
老子也是世界最高智慧者。
我认为: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从中国2500年前的老子那里汲取智慧。
3、中医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一般是指中国以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中医也称为汉医。
“中医学”之中包涵“中药学”,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的传说,因此,中药源于距今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药的鼻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神农。
医的理论基础和源泉就是《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
《黄帝内经》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黄帝内经》是中国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基础的奠基之作。
《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中医经典完成于距今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
因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就是中医的鼻祖。
综上所述,中药和中医的鼻祖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神农和轩辕黄帝。
4、中华衣装(汉服或华服)华衣装,也称华夏衣冠,也就是“汉服”。
汉服,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
汉服是中国汉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其由来可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一直到明代,连绵几千年,华夏人民(汉族)一直不改服饰的基本特征,这一时期汉民族所穿的服装,被称为汉服。
自炎黄时代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代的规范制式,到了汉朝已全面完善并普及,汉人汉服由此得名。
随后各朝代的汉服虽有局部变动,但其主要特征不变,均是以汉代为基本特征。
汉服(华服)是非常美丽的服装,汉服(华服)最能体现汉族人儒雅内秀、神采俊逸、雍容华贵、美丽端庄的气质。
5、丝绸(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而做出发明丝绸(养蚕缫丝织绸)这一伟大贡献的发明家,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轩辕黄帝的妻子嫘祖。
5000多年以前,勤劳、智慧、聪明的嫘祖就发明了丝绸(养蚕缫丝织绸技术)。
嫘祖作为中华第一夫人,与黄帝并列为“人文初祖”。
嫘祖被誉为“人文女祖”。
嫘祖为人类的文明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后世尊为“先蚕”,享誉海内外。
嫘祖教民养蚕缫丝,建立了光照千秋的功业,被称为“蚕母娘娘”。
于嫘祖创造了丝绸文明,功高天下,自周代起就被尊奉为“先蚕”,民间尊称为“蚕神”,爱称为“嫘姑”、“丝姑”、“蚕姑”,历来受到各族人民的无限崇拜。
嫘祖“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开启了享誉中外的丝绸文明,泽被天下。
国、朝鲜及东南亚国家都隆重祭祀嫘祖。
西方国家认识中国是从认识丝绸开始的,因而最早称中国为“赛里斯国”,即丝绸之国。
嫘祖发明的种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堪称在“中国四大发明”之前的“中国第一大发明”。
我认为:丝绸,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丝绸,是人类最美丽的发明。
6、茶叶的种植培育加工制作技术、茶叶的饮用和茶文化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是世界茶叶的祖国,这是世界公认的。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
饮茶、种茶、制茶都起源于我国。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这说明,在距今7000年前的神农时代,中国就发现了茶叶,并且知道了茶叶具有神奇的药用作用。
此,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始祖神农是中国的茶叶鼻祖。
神农不仅是中国的茶叶鼻祖,同时,神农也是全世界的茶叶鼻祖。
茶叶,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饮料,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饮料。
茶叶具有健康、天然、文化、文明以及时尚的非凡魅力,受到全世界人的喜爱。
7、瓷器的制做技艺国是瓷器的故乡,举世闻名的中国瓷器,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发明,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中国发明的瓷器,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作出的伟大贡献。
中国号称“瓷之国”,中国所制造的精美的瓷器,为全世界人民所喜爱。
中国是瓷器的发源地,中国被誉为是“瓷器之国”。
中国的瓷器制造技术传到世界各国,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也博得了“世界瓷国”的光荣称号。
8、中国画(国画)画,是中国汉族传统绘画形式。
国画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这种画种被称为“中国画”,简称“国画”。
国画是我国传统绘画(区别于“西洋画”),其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它的精神内核是“笔墨”。
9、书法国的文字(汉字)起源,历史非常悠久。
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文字开始出现。
传说轩辕黄帝命令大臣仓颉造字,仓颉就发明创造了文字。
仓颉,是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被后人尊为文字始祖。
国的汉字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发展、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保存和传承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国的汉字,开始以图画记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成了当今的文字,又因祖先发明了用毛笔书写,便产生了书法,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周朝时的金文、石刻文,秦代的篆书,汉代的隶书,从东晋到唐朝的楷书、行书、草书,到了唐代,中国的书法艺术到达成熟,并且繁荣。
国的书法有五种基本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其中,楷书也叫真书、正书、正楷。
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书。
中国的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大书法家。
其中,东晋时代的王羲之是中国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兰亭序》流传千古,天下闻名。
《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
10、古琴、中国民族乐器、中国民族音乐琴,也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为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代就已盛行的乐器,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四千余年,据《史记》载,琴的出现不晚于尧舜时期。
琴的创制者有“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等说,可以看出,古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琴最初只有五根弦,内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外合五音(宫、商、角、徵、羽)。
后来周文王加弦一根,是为文弦;武王伐纣,加弦一根,是为武弦。
合称文武七弦琴。
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必修之艺。
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
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秋时,孔子酷爱弹琴;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魏晋时期的嵇康给予古琴“众器之中,琴德最优”的至高评价,终以在刑场上弹奏《广陵散》作为生命的绝唱。
琴是最高雅的乐器。
古琴十大名曲:广陵散、高山流水、平沙落雁、酒狂、关山月、潇湘水云、阳关三叠、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幽兰。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广陵散》、《平沙落雁》、《梅花三弄》、《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又名《春江花月夜》)、《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汉宫秋月》和《阳春白雪》。
11、围棋、中国象棋棋是一种古老的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
围棋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
围棋是中国“五帝”之一的尧帝发明的,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围棋最早被称为“弈”或“棋”。
后来,有人根据下棋时黑白双方总是互相攻击,互相包围的特点,称“下棋”是“围棋”。
这样,“围棋”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就固定下来。
棋属“中国古代四大艺术”(琴棋书画)的“四艺”之一。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南北朝时候,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
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
国的围棋在公元七世纪(中国唐朝)时传入日本,很快就在日本流行开来。
围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
围棋是我国古人喜爱的娱乐竞技活动,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一种棋戏。
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着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棋的规则十分简单,却拥有十分广大的空间可以落子,使得围棋变化多端,比中国象棋更为复杂。
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所在。
下一盘围棋的时间没有规定,快则五分钟,慢则要几天,多数时候下一盘棋需要一到二个小时。
下围棋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很有帮助,可增强一个人的计算能力、记忆力、创意能力、思想能力、判断能力,也能提高人对注意力的控制能力。
因此,围棋是一种高级的智力游戏。
国人所发明的围棋,最能体现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