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第三单元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知
学
能 层
的特点,加深对南水北调背景的认识。
业 水
级
平
突
达
破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基 础
学习目标:
教 材
自
深
主 梳
1.以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为例,说明我国
化 透
理
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多北少的特点,加深
析
对南
知
水北调背景的认识。
学
能
业
层 级
2.读图说出南水北调工程的三线方案,简要
径流量减少,可能引起泥沙淤积加重,
知 使_航__道__淤__塞____
学
能
业
层
水
级 突 破
(2)沿线
平 达 标
对江淮沿线地区的 _水__生__生___物_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工程沿线的低洼处 易发生 __盐__碱__化_____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化 透
理
人均和单位耕地平均占有水量_都__高__于___全国
析
平均水平。
知
(2)流量稳定:年径流量_稳__定____,季节分配
学
能 层 级
较北方河流相对__均__衡____。
业 水 平
突
达
破
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返回
优化方案教系列丛书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基
教
础
材
自 主 梳
(3)位置优越
知 1.工程建设的背景及条件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学案

高二地理导学案课题名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2.引导学生读图,分析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线路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分析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水作为可更新资源,其数量是有限的。
从而自觉增强节水意识,提高保护水资源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1.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及优缺点。
2.南水北调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课件、投影仪【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总结归纳【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的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为了资源的充分利用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协调,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我们所知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主要有:、、。
我国水资源总量比较大,但地区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二、师生互动过程【合作探究】1、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
自然原因:⑴降水总量不大,径流量的——、——变化大,径流量小。
⑵——资源配合欠佳(地多水少)加剧了北方缺水的程度人为原因:⑴工农业——人口——生产、生活用水量大;⑵——、——严重;⑶⑷缺少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设施;2、长江成为我国南水北调水源区的地理条件:(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它干流长,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水量大,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大。
•(2)长江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3)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华北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兴建从长江引水到北方的跨流域调水工程。
3、为什么首先实施东线方案?原因:东线工程工程量小,施工难度小,投资少。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在华北平原,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正在透支华北的未 来。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浅层地下水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 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区”。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专家介绍说,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 近2000亿立方米。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 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达73000平方公里。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 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 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 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目的是 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 额5000亿元人民币。此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三峡工程,为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工程已全面展开。
针对性练习
右图为“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 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2. 南水北调工程给受水区带来 A.经济效益—控制地下水位下 降和地面沉降 C
B.生态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C.社会效益—缓解城乡争水、 工农业争水的矛盾 D.环境效益—治理工业“三废”
2.消极意义(东线方案环境问题): (1)对长江(水源地)的不利影响: ①长江径流量 减少 ,海水 上溯 ,河口盐度 升高 , 影响下游 水质 ; ②泥沙淤积 加重 ,航道 淤塞 。
总量多
40000 29702 31220
51912
27115 28113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人均少
105117
32343
26990
11294 2167 14509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3.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第三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课标导航】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特点和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2、学会分析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三个方案的优缺点。
3、理解南水北调带来的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以及带来的环境问题。
【主干知识】课堂笔记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南水北调的必要性。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低于巴西、俄罗斯、加拿大、和,平均年径流总量为立方米,约占全球河川年径流量的 %。
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主要表现在和上的分布不均。
从时间上看,多少;从空间上看,多少、多少。
按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2000立方米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000立方米为人类生存的起码需求。
不能满足人类生存的起码需求的省区中全部为方城市,其中市、市所在的海河、滦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已与以色列、沙特等沙漠国家相近。
2、南水北调的可行性。
长江是我国第大河,属于我国的区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布也较,且【图表导读】读教材P63,表3-3-1“我国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对比”1、比较图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南方和北方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是什么?流经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上游靠近区,中下游以最缺水的平原相邻,地理条件有利于调水。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西线方案(1)路线:从长江引水到上游。
(2)水源区:长江上游江及其支流江、河。
(3)供水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部分地区。
(4)输水方式:(5)优点:青藏高原地势高于西北、华北,可供水,水质好。
缺点:长江上游有限,工程量。
(6)总评:具有意义。
2、中线方案(1)路线:从长江水库引水至水库,再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送水到北京、天津。
(2)水源区:长江中游水库,汉江上游水库。
(3)供水区:平原大部分地区。
(4)输水方式:。
(5)优点:可供水,水质较好。
缺点:缺引水干渠,工程量;占用农田多,迁移人口多。
(6)总评:现实意义大。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优秀课件

——以南水北调为例
内
资 源 的 跨 区 域 调 配
容
导
航
哪里需要调水, 哪里有水可调; 调水线路的选择; 各线路的优缺点
有利和不利影响。
一、为什么调水?
二、怎么调水?
三、调水的影响?
●哪里需要调水?
一 、 为 什 么 调 水 ?
总体上,北方 水资源需大于供
总体上,南方 水资源供大于需
以北 能自流 。
能自流
能自流
引水渠道 穿越山脉 工程量大
有无现有设 施可利用 (工程量)
有 京杭运河 可 有三峡水库和丹江 利用,工程量 口水库可利用,但 小 沿线需挖通道,工 程量大
●南水北调线路—--东线缺点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二 、 怎 么 调 水 ?
黄河以南
40米
长 江
江 都
黄 河
黄河以北
天 津
0米
南
北
优点:水量大;工程量小。
缺点:需抽水北送,梯级调水,水质差。
●南水北调线路—--中线优缺点
中线工 程
高程(m) 200 150 200 100 巢首
设计水 面
高程(m)
高程(m)
中线工程输水干线纵断面示意图
二 、 怎 么 调 水 ?
150
5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00
北京
0
50
466
1246(km)
占有水量,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丰水区。
稳 年径流量稳定,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近
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 的华北平原相邻。
●南水北调线路
读图思考:1.三条线的起点、终点; 2.三条线路的优点和缺点。
3.3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中线工程
• 主要供水目标是湖北、河南、河北、北京及天津 五省市,重点解决北京、天津、石家庄等沿线20 多座大中城市的缺水,并兼顾沿线生态环境和农 业用水。 • 从三峡库区和长江支流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引水, 沿规划线路开挖渠道输水,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 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 流到北京、天津,输水干线全长1427公里(其中 天津输水干线154公里)。
3、南方的珠江流域、浙闽台及西南诸 河的人均水量比长江要高,为什么要 选择从长江调水? ①长江水量较大且年径流量稳定, ②从长江调水,路径较短,投资较少, 调水难度较小。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①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解决华北地区缺 水矛盾。 ②经济效益 大大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 ③生态效益 美化环境,改善城乡卫生条件,缓解地下 水位下降,控制地面沉降。
缺 东部地势低洼, 点 土壤可能发生盐 碱化;工农业发 达,水质容易受 到污染;需动力 抽水。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水源稳定,可 位于上游,水质 自流输水,规 好,调水线路短, 划输水干线与 可自流供水。 现有河道全部 立交,水质易 于保护。
工程量大,投 需筑高坝,并开 资较大。 挖长隧洞穿过巴 颜喀拉山,地质 条件复杂,工程 技术难度大,工 程量最大,投资 大。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 南 多, 北 少
总结中国水资源的特点
• 数量上: – “总量多,人均少” • 空间分布上: – “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 • 时间分配上: – 季节分配不均,夏秋多,冬春少。 – 年际变化大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北京 石家庄 西线
● ●
★ 天津
●
中线
●
●
高中地理资源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实用版)

中线方案将从汉江上 游的丹江口水库和三 峡水库取水,利用地 势的自然落差,沿伏 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 原,京广铁路西侧, 跨越江、淮、黄、海 四大流域,自流到北 京、天津。
西线方案 从长江上游 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 游,引水工程分别在 (金沙江)通天河、雅砻 江、大渡河干支流上 筑坝建库,积蓄来水, 采用引水隧洞穿过长 江与黄河的分水岭— —巴颜喀拉山入黄河。
调出区,输水方式,优缺点) 5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调入区的积极意义-社会
经济生态,不利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结合教材62页—67页、导学案及相关资料重新梳理本 节课内容,对重点内容进行记忆。)
知识回顾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1.我国的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居世界第六位。
我 国 同 世 界 部 分 国 家
1.社会效益: 改善供水区投资环境,吸引国内外资 金。 缓解城乡争水、工农业争水、地区 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2.经济效益: 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促进供水 区的经济发展。
3.生态效益: 缓解地下水大幅度下降趋势和漏斗面 积进一步扩大,控制地面地面。
2.南水北调”将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
不利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东线为例)
【复习提问】
1.荒漠化的概念、表现。 2.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 3.西北地区东西差异(植被、降水)及原因。 4.该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5.人为原因? 6.危害? 7.治理措施。 8,盐碱化的原因、措施。 9.石漠化的原因、危害、措施。
第三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概念区别区别: 水资源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是从能否饮用的 角度来说。 水力资源是指天然河流所蕴藏的动能资源,又叫水 能资源,是从发电的角度来说。 水利资源泛指航运、灌溉、发电、养殖等多方面效 能的利用。
地理配套:第二册第三单元第3讲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第3讲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最新考纲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体系考纲解读以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为例说明其必要性,制定合理的调配方案、路线,分析其意义、影响。
考点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其地理意义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1.分布概况:(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6位。
(2)分布不均衡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水土资源不配套。
2.选择长江作为水源区的原因:(1)流域面积广,水量丰富,径流稳定,且季节分配相对均衡。
(2)调水距离近上游靠近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下游与缺水的华北平原相邻。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1.总体方案分别从长江上、中、下游调水,以适应西北、华北地区的发展需要.2.三条线路:(1)西线工程:位于青藏高原上,可自流供水,但水量有限,只能为黄河上中游的西北地区和华北部分地区补水。
(2)中线工程:从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和三峡库区引水,可自流供水给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
(3)东线工程:位于第三级阶梯东部,在黄河以南因地势北高南低,需抽水北送。
1.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分析主要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状况和资源的供需关系两个方面进行,目前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主要分析如下:(1)南方与北方之间(2)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3.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如下:对调入地区对调出地区资源缓解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资源开发经济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社会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经济收入增加)利于生态环境保护1.(2008·上海地理)跨流域调水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不足的措施之一。
下列国家中,根据本国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大规模“东水西调"的是( )A.俄罗斯B.加拿大C.中国D.澳大利亚答案D解析澳大利亚东部为南北纵列的大分水岭,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受其抬升,形成丰沛降水,水资源丰富.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由于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和大分水岭的阻挡等因素影响,降水较少,水资源缺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六、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巴西
俄罗斯
俄罗斯 中国
印度尼西亚
加拿大 美国
巴西
2.分布不平衡: (1)空间上分布不平衡:
(2)时间上分布不平衡:
多北少, 多西少。 南
季多,
季少。年夏际、变秋化大。
东 冬、春
造成我国水资源地区差异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各地径流量不同
B.降水量的地区差异
C.纬B度位置不同
西线工程 西线工程 西线工程
思考
.三个方案中,靠近我国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三个方案中,需要移民最多的是? .三个方案中,水可以自流的是?
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 中线工程 西线工程
7.三个方案中,最先开工的是? 8.三个方案中,工程量最小的是? 9.三个方案中,完全位于第三级阶梯的是? 10.三个方案中,需要逐级抽水的是? 11.三个方案中,水质最差的是?
)。(双选)
B、C
3.西线方案:
调出区:长江上游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
调入区:
地区及
部分地区。
西北
大金雅渡沙砻河江
华北
西线方案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1.积极意义: (1)社会效益:改善调入区
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稳定;
城乡争水
资金 工农业争水
地区争水
,吸引国内外
。可以缓解
、
、
投资环境
(2)经济效益:缓解供水区的生产用水,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51912
27115
28113
29702
31220
中国
印度尼西亚
美国
加拿大
俄罗斯
巴西
人均径流量 (米³/人.年)
我国水资源人均量少
105117
我 国 同 世 界 部 分 国 家
人 均 径 流 量 的 比 较
26990
32343
11294
14509
2167
中国 美国
印度尼西亚
俄罗斯
巴西
加拿大
1.总量丰富:居世界第 位,低于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
1
2020/11/26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以南水北调为例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三、南水北调的深远影响
一、我国水资源的区域分布
我年 国径 同流 世总 界量 部的 分比 国较 家
年径流总量 (亿米³)
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大, 居世界第六位。
40000
2.东线方案环境问题:
(1)对长江(水源地)的影响:
①长江径流量
,海水
,河口盐度
影响下游
;
②泥沙淤积
,航道
。
减少
升高
水质
加重
, 上溯
淤塞
(2)对沿线的影响: ①对沿线 ②土壤易发生
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水生生物
盐碱化
(3)对水质的影响:沿线发达地区污水排放,降低水质。
思考
1.三个方案中,完全在我国第一级阶梯内的是? 2.三个方案中,水质最好的是? 3.三个方案中,目前还没有开工建设的是?
东线方案
长江下游
南水北调工程选择“东线先行”,主要原因是( )。 (双选) A.东线工程经过平原地区,长江水可通过人工渠道自 B流、到D 华北平原,直达天津 B.东线工程的工程难度较小 C.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取水,水量大,北方受水地区 可扩展到整个华北平原和西北 D.东线工程受水的区域缺水最为严重
)。
二、南水北调的工程方案
1952年10月30日,毛泽东主席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中国长江流域和汉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中国西北地区,从而改 变中国南涝北旱和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目的是促进中国南北经济、社会与人口、 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2)年径流量稳定,且季节分配较北方河流相对均衡
(3)流经 邻。
西北干旱半干旱
三大东经、济中地、带西,上游靠近
区,中下游与缺水严重的 华北
平原相
西 部 经
中 部 经
华北平 原
东 部 经
济
济
济
地
地
地
带
带
带
长江
长江能成为我国南水北调的水源区的主要原因是( A.长江流域水污染较轻,浪费较少 B.D长江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C.长江流域人口较少,需水量不大 D.长江干流长,流域面积广,是我国的丰水区
D.海陆位置不同
3.供需矛盾突出: 严重缺水城市中大部分是
城市,北方各省区缺水严重。 北方
4.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条件:
(1)
长,
广,
流程
大。 流域面积
流量
长江全 流 年长域径总流638面量0积近公里1800,0万是0平亿中立方国方公和米里亚,洲是约第世占一界国长第土河三总、大面世流积界量的第河1三/流5长,,河居仅,全次长国于度各亚仅大马次河孙于流河尼第及罗一刚河。果及河亚。马孙河,是世界上完全在 一国境内的最长河流。
思考
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
西电东送
“西电东送”,是指开发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 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京、津、唐地区。
西电东送 南中北部部部通通通道设道道— ,——将———有将以主数沿开要千长发)集万江云的中千展南火在瓦开、电华的。贵(北强长州坑和大江、口西电为广电北力深西站两,谷的)大源型水地和源河电黄区不道为河。断,主主上送可,游要往开以的任华发开务水中2发电是、2贵送将华座州“往东水等京三和电地津西福站火”唐建。电地(以随(区即及着坑内。广这口蒙东些电古等梯站西地级)部区水为、。电补山站充西的,、开向陕发广西建
东等东部用电负荷中心送电。
北煤南运
中国北方地区生产的煤炭向南方,主要是向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运输,是中国煤炭运输长期存在的主流向。 北煤南运是为了响应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使煤炭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我国煤炭资源多集中在山西、陕西及内蒙古西部,而用煤“大户”则集中在华东、华南地区,“北煤南运” 对我国经济发展尤其重要。
南水北调工程有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总投资额5000亿元人民币。此工程的规模和难度都超过 三峡工程,为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工程已全面展开。
1.东线方案:
调出区:
;调入区:
长江下游
平原及
半岛。
华北
京穿杭越运黄河河床底部的隧洞
东线工程已于2002年12月27日上午正式开工建设。
山东
华北平原
山东半岛
(3)生态效益:缓解
下降和
沉降
面积扩地大下,水控位制地面
,区域生态漏向斗
良性
方向发展。
在华北平原,200万口机井遍布田间地头,正在透支华北的未来。 由于多年的地下水超采,浅层地下水正以每年1米的速度下降,辽阔的华北平原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漏斗 区”。 据不愿透露姓名的一位专家介绍说,华北透支的地下水估计已近2000亿立方米。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浅层漏斗和深层漏斗在内的华北平原复合地下水漏斗,面积达73000平方公里。
差异:
水资源分布的南北差异:
;
能源供需的东西差异:
;
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差异:
。
南部多、北部少
西部地区能源供大于求,东部地区能源供不应求 东部经济比较发达,西部经济相对落后
2.读下面新世纪我国三大资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4)三大工程中,对上海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
积极影响的工程是
大秦线 神黄线 焦作-兖州-日照
1.关于实施我国资源的跨地区调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我国资源总D量丰富,种类齐全是资源跨区域调配 的主要原因 B.我国能跨区域进行调配的能源资源只有天然气 C.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为缓解南方洪涝灾害而实 施南水北调工程 D.为实现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而进行资 源的跨区域调配
和
,它们对上海的
积极影响是 。
西电东送
西气东输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矛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 保护
(5)以乙工程南线为例,其对西部地区的影响主要有( )。(双选)
A.改善交通运输
B.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C.增加植被覆盖率
D.增加财政收入
B、D
3.读下面新世纪我国三大资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 段。
北京
三峡 A
(5)我国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目的是
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紧缺状况
(6)有报道说,北方百姓希望中线工程早日动工完成,因为他们不喜欢东线方案调用的水。原因
是
。
东线工程沿岸城市和企业多,大量污水排放导致水质较差。
谢谢观赏
2020/11/26
38
(1)南水北调三条输水路线中,可自流供水的是
线和 线。
西
中
(2)东线方案主要能缓解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自北 向南依次为) 河、 河、 河三大流域用水紧 张的情况。
海
黄
淮
黄河
海河
(3)据图写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中线工程引水线路:
→
→
→
。
丹江口水库
郑州
石家庄
(4)在东线方案A、B、C段输水道中,可进行自流输水的是
2.读下面新世纪我国三大资源、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填出三大工程名称:
甲
,乙
,
丙 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
西电东送
(2)下列因素中,影响甲工程线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