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馏及吸收实验
催化反应精馏实验报告

催化反应精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催化反应精馏的原理和应用。
2. 掌握催化反应精馏装置的操作方法。
3. 测定催化反应精馏的效率。
二、实验原理
催化反应精馏是一种将化学反应和精馏过程相结合的技术,它可以在一个设备中同时实现反应和分离。
在催化反应精馏中,催化剂被放置在精馏塔的适当位置,反应物在催化剂上进行反应,生成的产物随着精馏过程被分离出来。
三、实验步骤
1. 搭建催化反应精馏装置。
2. 加入反应物和催化剂。
3. 加热并调节回流比,使反应进行。
4. 收集产物,并测定其组成和产量。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 催化反应精馏的效率较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转化率和选择性。
2. 催化剂的选择和用量对反应结果有较大的影响,需要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优化。
3. 回流比的调节对分离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需要根据产物的组成和要求进行调整。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催化反应精馏的原理和应用,掌握了催化反应精馏装置的操作方法,并测定了催化反应精馏的效率。
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反应精馏是一种高效的反应分离技术,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优化和调整。
精馏实验

实验六精馏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精馏装置的流程及筛板精馏塔的结构。
2.熟悉精馏塔的操作方法,通过操作掌握影响精馏操作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3.掌握测定筛板精馏塔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对15%~20%(v)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离,掌握连续精馏装置的开车和停车操作程序和调节方法,并在不同操作工况下测定精馏塔的全塔效率和全回流下的单板效率。
三、基本原理1.精馏塔的操作精馏塔的性能与操作有关,实验中应严格维持物料平衡,正确选择回流比和塔釜加热量(塔的蒸气速度)。
(1)根据进料量及组成、产品的分离要求,维持物料平衡a总物料衡算在精馏塔的操作中,物料的总进料量应恒等于总出料量,即F=W+D (6—1)当总物料不平衡时,最终将导致破坏精馏塔的正常操作,如进料量大于出料量,将引起淹塔;而出料量大于进料量时,将引起塔釜干料。
b 各个组分的物料衡算在满足总物料平衡的条件下,还应满足各个组成的物料平衡,即F x=D x Di+W x Wi(6—2)Fi由上两式联立求解可知,当进料量F,进料组成x Fi,以及产品的分离要求x,x Wi一定的情况下,必须严格保证馏出液D和釜液W的采出率为:Di(6—3)和(6—4)由上可知,如果塔顶采出率D/F过大,即使精馏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在塔顶也得不到规定的合格产品。
(2)选择适宜的回流比,保证精馏塔的分离能力回流比的大小对精馏塔的尺寸有很大影响,但对已有的精馏塔而言,塔径和塔板数已定,回流比的改变主要影响产品的浓度、产量、塔效率及塔釜需要的加热量等。
在塔板数一定的情况下,正常的精馏操作过程要有足够的回流比,才能保证一定的分离效果,获得合格产品。
一般应根据设计的回流比严格控制回流量和馏出液量。
(3)维持正常的气液负荷量,避免发生以下不正常的操作状况:a 液泛塔内气相靠压差自下而上逐板流动,液相靠重力自上而后下通过降液管而逐板流动。
显然,液体是自低压空间流至高压空间,因此,塔板正常工作时,降液管中的液面必须有足够的高度,才能克服塔板两侧的压降而向下流动。
精馏实验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1.实验前,请想象并尝试描述气速与整塔压降的关系?依照教材P228页,当液体喷淋量为零时,压降与空塔气速呈直线关系,与气体以湍流形式流过管道的关系类似;有一定喷淋量时,压降因管道变窄增大,但几乎与无喷淋量时平行;过截点以后,气体对液体产生阻滞作用,填料表面持液量增多,压降随气速较快增长;过了泛点之后,液体变为连续相而气体变为分散相,阻力猛增。
2.实验前,请同学们回顾精馏塔的塔板与填料的发展历程?舌形塔板斜孔塔板鼓泡式塔板散堆填料规整填料3.实验前,请尝试回答精馏操作过程中,使混合物较彻底分离的基本条件?1、相对挥发度差异较大;2、每一块板能使气液充分接触;3、塔高足够高;4、再沸器与冷凝器温度稳定;5、混合物不形成共沸物;6、运行规范稳定,不出现漏液、烨沫夹带、气泡夹带、液泛等非规范操作;7、加料不反混;二、实验记录包括操作条件、实验现象、原始数据表,要求数据的有效数字、单位格式规范。
【原始数据表】6 77.9 87.8 35.1 24.0 127瓦数/kw 次数塔顶组成/% 塔釜组成/%3 1 18.75 81.25 86.30 13.702 15.53 84.47 88.83 13.175 1 12.52 88.48 88.20 11.802 13.12 86.88 89.10 10.906 1 11.91 88.09 88.35 11.652 11.71 88.29 88.14 11.86【数据处理】※空塔气速首先根据测得的回流液流量求空塔气速。
由于实验中采取全回流的方式,回流液质量流量与蒸气质量流量相同。
实验中转子流量计已经将实际溶液的流量转换为水的流量,由公式21s s V V = (1)将读数转换为实际回流夜的流量。
其中:f ρ取转子密度,近似为铁质,取密度7900kg/m3,1ρ取20 o C 水的密度,2ρ取回流温度下混合液体的密度。
水取998kg/m 3,乙醇取789 kg/m 3。
最新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吸收实验要点

最新化工原理实验报告吸收实验要点在进行化工原理实验,特别是吸收实验时,有几个关键要点需要关注:1. 实验目的:理解吸收过程中的质量传递原理,掌握吸收塔的操作和设计基础,以及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
2. 实验原理:吸收实验通常涉及将气体中的某一组分通过与液体接触而转移到液体中的过程。
这一过程依赖于气液之间的浓度差和接触面积。
通常,气体从塔底进入,液体从塔顶喷洒下来,气体和液体在塔内逆流接触,实现质量传递。
3. 实验设备:主要包括吸收塔、气体流量计、液体流量计、温度计、压力计、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等。
确保所有设备校准正确,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4. 实验步骤:- 准备工作:检查所有设备是否正常,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试剂和标准溶液。
-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包括设定气体和液体的流速、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 数据记录:准确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所有观察和测量数据,包括气液流量、塔内温度和压力等。
-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吸收效率,分析影响吸收效果的因素。
5. 安全注意事项: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处理化学品时要小心谨慎。
6.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吸收塔的效率和操作条件对吸收效果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理论值和实验值,来评估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结论:基于实验结果和分析,得出关于吸收过程效率和操作参数对吸收效果影响的结论。
同时,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8. 参考文献:列出实验报告中引用的所有文献和资料,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吸收实验的主要内容要点,每个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可能会根据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条件有所不同。
化工原理吸收实验

精馏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同组人:实验时间:一、 报告摘要本实验利用乙醇-正丙醇混合物进行精馏,达到分离和提纯的效果。
通过这次实验能进一步掌握精馏的单元操作方式,利用测得的塔板组成数据求出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从而进一步地加深对精馏操作机理的掌握。
实验中也用到了阿贝折光仪来测算塔板各部位的组成,同过多次使用阿贝折光仪,能进一步熟练对其的使用。
同过实验的操作和数据的处理,我们可以加深对精馏操作的理解,掌握了一项我们化工行业耐以生存的一项基本技能。
二、 实验目的及任务1. 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 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情况。
3.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 测定全塔浓度分布。
5. 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 实验基本原理在板式精馏塔中,有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
塔顶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
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
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
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
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
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物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
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通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恶化。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eN E N = (4-25)式中 E —总板效率 N —理论板数; e N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n 1nml n 1nx x E x x -*--=- (4-26)式中 E ml —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x n ,x n-1—第n 块和第(n-1)块板的液相浓度; n x *—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化工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 伯努利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流体流动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相互转化关系,加深对柏努利方程式的理解。
2、观察各项能量(或压头)随流速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1、不可压缩流体在管内作稳定流动时,由于管路条件(如位置高低、管径大小等)的变化,会引起流动过程中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静压能的相应改变及相互转换。
对理想流体,在系统内任一截面处,虽然三种能量不一定相等,但能量之和是守恒的(机械能守恒定律)。
2、对于实际流体,由于存在内磨擦,流体在流动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随磨擦和碰撞转化为热能而损失。
故而对于实际流体,任意两截面上机械能总和并不相等,两者的差值即为机械损失。
3、以上几种机械能均可用U 型压差计中的液位差来表示,分别称为位压头、动压头、静压头。
当测压直管中的小孔(即测压孔)与水流方向垂直时,测压管内液柱高度(位压头)则为静压头与动压头之和。
任意两截面间位压头、静压头、动压头总和的差值,则为损失压头。
4、柏努利方程式∑+++=+++f h pu gz W e p u gz ρρ2222121122式中:1Z 、2Z ——各截面间距基准面的距离 (m ) 1u 、2u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平均速度(可通过流量与其截面积求得) (m/s)1P 、2p ——各截面中心点处的静压力(可由U 型压差计的液位差可知) (Pa )对于没有能量损失且无外加功的理想流体,上式可简化为ρρ2222121122p u gz p u gz ++=++ 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三、实验流程图泵额定流量为10L/min,扬程为8m,输入功率为80W。
实验管:内径15mm。
四、实验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测压管与各测压点,毕托管测点的对应关系。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关闭时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进行排气调平(开关几次)。
【2018-2019】萃取精馏实验报告-实用word文档 (1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萃取精馏实验报告篇一:精馏实验报告采用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实验研究学校:漳州师范学院系别: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班级:姓名:学号:采用乙醇—水溶液的精馏实验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精馏实验的基本原理以及填料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研究了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塔顶温度等参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测定了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条件下的理论板数,分析了不同回流比对操作条件和分离能力的影响。
关键词:精馏;全回流;部分回流;等板高度;理论塔板数1.引言欲将复杂混合物提纯为单一组分,采用精馏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
尽管现在已发展了柱色谱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萃取法和结晶法等分离技术,但只有在分离一些特殊物资或通过精馏法不易达到的目的时才采用。
从技术和经济上考虑,精馏法也是最有价值的方法。
在实验室进行化工开发过程时,精馏技术的主要作用有:(1)进行精馏理论和设备方面的研究。
(2)确定物质分离的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
(3)制备高纯物质,提供产品或中间产品的纯样,供分析评价使用。
(4)分析工业塔的故障。
(5)在食品工业、香料工业的生产中,通过精馏方法可以保留或除去某些微量杂质。
2.精馏实验部分2.1实验目的(1)了解填料精馏塔的基本结构,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
(2)掌握精馏过程的基本操作及调节方法。
(3)掌握测定塔顶、塔釜溶液浓度的实验方法。
(4)掌握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定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
(5)掌握用图解法求取理论板数的方法。
(6)通过如何寻找连续精馏分离适宜的操作条件,培养分析解决化工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2.2实验原理精馏塔一般分为两大类:填料塔和板式塔。
实验室精密分馏多采用填料塔。
填料塔属连续接触式传质设备,塔内气液相浓度呈连续变化。
常以等板高度(HETP)来表示精馏设备的分离能力,等板高度越小,填料层的传质分离效果就越好。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答案)流动阻力、离心泵、过滤常数、对流传热、吸收、精馏、干燥实验1 流体流动阻力测定1. 启动离心泵前,为什么必须关闭泵的出口阀门?答:由离心泵特性曲线知,流量为零时,轴功率最小,电动机负荷最小,不会过载烧毁线圈。
2. 作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时,先要把泵体灌满水以防止气缚现象发生,而阻力实验对泵灌水却无要求,为什么?答:阻力实验水箱中的水位远高于离心泵,由于静压强较大使水泵泵体始终充满水,所以不需要灌水。
3. 流量为零时,U形管两支管液位水平吗?为什么?答:水平,当u=0时柏努利方程就变成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Z1 P1 g Z2 p2 g,当p1 p2时,Z1 Z24. 怎样排除管路系统中的空气?如何检验系统内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干净?答:启动离心泵用大流量水循环把残留在系统内的空气带走。
关闭出口阀后,打开U形管顶部的阀门,利用空气压强使U形管两支管水往下降,当两支管液柱水平,证明系统中空气已被排除干净。
5. 为什么本实验数据须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答:因为对数可以把乘、除变成加、减,用对数坐标既可以把大数变成小数,又可以把小数扩大取值范围,使坐标点更为集中清晰,作出来的图一目了然。
6. 你在本实验中掌握了哪些测试流量、压强的方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答:测流量用转子流量计、测压强用U形管压差计,差压变送器。
转子流量计,随流量的大小,转子可以上、下浮动。
U形管压差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
差压变送器,将压差转换成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由毫安表读得,再由已知的压差~电流回归式算出相应的压差,可测大流量下的压强差。
流动阻力、离心泵、过滤常数、对流传热、吸收、精馏、干燥7. 读转子流量计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答:读时,眼睛平视转子最大端面处的流量刻度。
如果仰视或俯视,则刻度不准,流量就全有误差。
8. 假设将本实验中的工作介质水换为理想流体,各测压点的压强有何变化?为什么?答:压强相等,理想流体u=0,磨擦阻力F=0,没有能量消耗,当然不存在压强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控制器;32.33-温度显示器 精馏塔为筛板塔,全塔共有 10 块不锈钢板塔板,塔高 1.5m,塔身用内径为 50mm 的不
锈钢管制成,每段为 100mm,用螺栓连在一起。塔身第二段和第七段是用耐热玻璃制成的, 以便于观察塔内的操作状况。不锈钢塔段采用玻璃棉保温。降液管是由外径为 8mm 的铜管 制成。筛板的直径为 54mm,筛孔的直径为 2mm。塔中装有铂电阻温度计用来测量塔内汽 相温度。
实验七 板式精馏塔塔板效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任务
1、 熟悉板式精馏塔的结构、精馏流程、原理及操作方法; 2、 观察精馏过程中汽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情况; 3、 测定精馏塔全塔效率并掌握板式塔效率的影响因素。
二、实验操作原理
精馏过程是依据各组分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挥发性能之间的差异来分离液相混合物的最 基本最重要的单元操作之一。例如乙醇与水在常压下其沸点分别是 78.3℃和 100℃,当它们 混合时形成一种完全互溶的二元混合物。利用乙醇和水两个组分各自挥发性能不同的特点, 通过精馏的方法使混合溶液反复进行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最后在塔顶得到较浓的乙醇水溶 液,在塔底得到很稀的乙醇水溶液。
2、关于精馏操作的几点说明
1)维持稳定连续精馏操作过程的条件 根据进料量、进料组成及分离要求,严格维持塔内的物料平衡 由总物料衡算式 F=D+W,若 F>D+W,塔釜液面上升,会发生淹塔;相反若 F<D+W, 会引起塔釜干料,最终导致破坏精馏塔的正常操作。
由组分物料衡算式 FxF = DxD + WxW 和塔顶采出率 D xF xW 可知,若塔顶采出率 F xD xW
四、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实验步骤
1)实验前准备工作 ①将与阿贝折光仪配套的超级恒温水浴调整到 20℃,准备好取样注射器和擦镜头纸。 ②检查实验装置上的各个旋塞、阀门均应处于关闭状态:电流、电压表及电位器位置均 应为零。 ③配制一定浓度(质量浓度 10%左右)的乙醇─水混合液(总容量 6000 毫升左右),加入 原料储罐。 ④打开高位槽进料阀门(23、25),向精馏釜内加料到指定的高度(冷液面在塔釜总高 2 /3 处),而后关闭阀门。 2)全回流操作 ①打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 (约 8L/min)。 ②记下室温,打开装置上总电源开关(26)。 ③调节电位器(30)使加热电压为 150V 左右,待塔板上建立液层时,可适当加大电压 (如 180V),使塔内维持正常操作。 ④等各块塔板上鼓泡均匀后,保持加热釜电压不变,在全回流情况下稳定 20 分钟左右, 期间仔细观察全塔传质情况,待操作稳定后分别在塔顶、塔釜取样口同时取样,用阿贝折射 仪分析样品浓度。 3)部分回流操作 ①打开塔釜冷却水,冷却水流量以保证釜馏液温度接近常温为准。 ②调节进料转子流量计阀,以 2.5-3.0 l/h 的流量向塔内加料;用回流比控制调节器调 节回流比 R=4;馏出液收集在塔顶产品储罐(12)中。 ③塔釜产品经冷却后由溢流管流出,收集在容器(8)内。 ④等操作稳定后,观察板上传质状况,记下加热电压、电流、塔顶温度等有关数据,整 个操作中维持进料流量计(10)读数不变,用注射器取塔顶、塔釜和进料三处样品,用折光 仪分析,并记录进原料液的温度(室温)。 4)实验结束 ①检查数据合理后,停止加料并将加热电压调零;关闭回流比调节器开关。 ②根据物系的 t-x-y 关系,确定部分回流下进料的泡点温度。
NOL
液相总传质单元数,无因次。
令:吸收因数 A=L/mG
(3-2)
NOL 1 ln[(1 A) y1 mx2 A]
1 A
y1 mx1
(3-3)
2)测定方法
(1)空气流量和水流量的测定
本实验采用转子流量计测得空气和水的流量,并根据实验条件(温度和压力)和有
关公式换算成空气和水的摩尔流量。
(2)测定塔顶和塔底气相组成 y1 和 y2;
(3)平衡关系。
本实验的平衡关系可写成
y = mx
(3-4)
式中: m
相平衡常数,m=E/P;
E
亨利系数,E=f(t),Pa,根据液相温度测定值由附录查得;
P
总压,Pa,取压力表指示值。
对清水而言,x2=0,由全塔物料衡算 G( y1 y2 ) L(x1 x2 ) 可得 x1 。
过程在 DxD<FxF WxW 下的操作与上述相反,随着过程的进行,塔内重组分流失而轻 组分逐步积累,表现为塔顶温度合格而釜温下降,塔釜产品不合格。
产生原因:塔顶产品与塔釜产品采出比例不当或进料组成不稳定,轻组分含量升高。 调节方法:可维持回流量不变,加大塔顶采出量,相应调节加热电压,使过程在 DxD >FxFWxW 下操作。适当减少进料量,待釜温升至正常值时,再恢复正常操作。 分离能力不够引起的产品不合格现象及调节方法 操作现象:塔顶温度升高,塔釜温度下降,塔顶、塔釜产品都不符合要求。 调节方法:一般可通过加大回流比来调节,但必须防止严重的液沫夹带现象发生。 进料条件发生变化的影响及调节
(7-2) (7-3)
rm r1M1x1 r2 M 2 x2 , kJ / kmol
(7-4)
式中 CP1、CP2—分别为纯组分 1 和 2 在平均温度下的定压比热,kJ/(kmol·℃);
r1、r2—分别为纯组分 1 和 2 在泡点温度下的气化潜热,kJ/kmol; M1、M2—分别为纯组分 1 和 2 的分子质量,kg/kmol; x1、x2—分别为纯组分 1 和 2 在进料中的摩尔分率。
③停止加热后 10 分钟,关闭冷却水。装置复原。
2、使用本实验设备应注意事项
1)洒落发 生危险。
2.)实验设备加热功率由电位器来调节,故在加热时应注意控制加热速率,以免发生爆 沸(过冷沸腾),使釜液从塔顶冲出,若遇此现象应立即断电,重新加料到指定冷液面,再缓 慢升电压,重新操作。升温和正常操作中釜的电功率不能过大。
3)开车时先开冷却水,再向塔釜供热;停车时则反之。 4)测浓度用折光仪,读取折光率数据,一定要同时记其测量温度,并按给定的折光率 ─质量百分浓度关系测定有关数据。
五、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1、将实验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分别列入表中;
表 7-1 原始数据表
实验装置编号:________
实验水温:T=_____℃
1、板式塔效率测定的操作
本实验是将乙醇和水的二元混合溶液在筛板塔内进行精馏,测定在全回流及部分回流操 作条件下的理论板数。可由实验装置的实际塔板数根据公式(7-1)计算出全塔效率。
NT 100% N
(7-1)
式中 NT、N 分别表示达到某一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和实际板数。 对于二元溶液体系,理论板数的求取利用图解法最为简捷。 全回流操作时,只要测取到乙醇—水精馏系统操作稳定时的塔顶和进料的乙醇组成,在 乙醇—水二元溶液相平衡关系与 x-y 相图上即可画出理论板数 NT。部分回流操作时,除测 取全回流情况下的参数外还需要测量进料的乙醇组成、温度及操作回流比,理论板数 NT 的 计算方法与全回流操作相同。 进料热状态参数的计算式为:
实验序号
1
2
3
加热电压
V
回流比
塔顶
回流
第三板
第四板
第五板
温度℃
第六板 第七板
第八板
第九板
第十板
进料
塔顶 进料 塔底
塔底 折光率 nD20 质量分数 折光率 nD20 质量分数 折光率 nD20 质量分数
2、画出在全回流条件下塔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3、画出稳定操作时,在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条件下塔内温度在塔内分布规律;
气体吸收是典型的传质过程之一。由于 CO2 气体无味、无毒、廉价,所以气体吸收实 验选择 CO2 作为溶质组分是最为适宜的。本实验采用水吸收空气中的 CO2 组分。一般将配 置的原料气中的 CO2 浓度控制在 10%以内,所以吸收的计算方法可按低浓度来处理。又 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所以此体系 CO2 气体的吸收过程属于液膜控制过程。因此,本实验 主要测定 Kxa 和 HOL。 1)计算公式
填料层高度 Z 为
Z
L x1 dx
z
dZ
0
Kxa
x2 x x H OL N OL
(3-1)
式中: L
液体通过塔截面的摩尔流量,kmol / (m2·s);
Kxa
以△X 为推动力的液相总体积传质系数,kmol / (m3·s);
HOL
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m;
过大,即使精馏塔有足够的分离能力,塔顶也不能获得合格产物。 精馏塔的分离能力 在塔板数一定的情况下,正常的精馏操作要有足够的回流比,才能保证一定的分离效果,
获得合格的产品,所以要严格控制回流量。 精馏塔操作时,应有正常的气液负荷,避免不正常的操作状况 2)产品不合格原因及调节方法 由于物料不平衡而引起的不正常现象及调节方法 过程在 DxD >FxF WxW 下操作:随着过程的进行,塔内轻组分会大量流失,重组分则
塔顶的全凝器和塔底冷却器内是直径为 8mm 做成螺旋状的的铜管,外面是不锈钢套管。 塔顶的物料蒸气和塔底产品在铜管外冷凝、冷却,铜管内通冷却水。塔釜用电炉丝进行加热, 塔外部也用保温棉保温。
混合液体由高位槽经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塔内。塔釜的液位计用于观察塔釜内的存液 量。塔底产品经过冷却器由平衡管流出,储存在釜产品储罐(8)中。回流比调节器(30) 用来控制回流比,馏出液储罐(12)接收塔顶馏出液。
吸收实验——填料塔吸收传质系数的测定
3.1 实验目的
1).了解填料塔吸收装置的基本结构及流程;
2).掌握总体积传质系数的测定方法; 3).测定填料塔的流体力学性能; 4).了解气体空塔速度和液体喷淋密度对总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 5).了解气相色谱仪和六通阀在线检测 CO2 浓度和测量方法;
3.2 基本原理
四、实验装置及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