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文化
关公神像的描述

关公神像一、关公神像的起源与意义关公神像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它代表了忠诚、正义和勇气。
关公,即关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也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关公神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而在今天,它在中国各地的庙宇、公园、纪念馆等地都可以见到。
二、关公神像的造型与特点关公神像的造型多种多样,但最经典的形象是关羽身披青龙偃月刀,戴红色头巾,面容庄重,神情威严。
他通常被描绘成高大威武的形象,有时还会有长须和双翼的装饰。
关公神像的特点是力量感和威严感,给人一种庄重而威武的感觉。
三、关公神像的象征意义1.忠诚与义气:关公是忠诚和义气的化身,他对刘备忠心耿耿,被誉为“义之将军”。
关公神像的存在提醒人们要忠于信仰、忠于家国,同时也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勇气。
2.正义与公平:关公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正义之士,他在三国乱世中秉持正义与公平,以身作则,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
关公神像的存在提醒人们要追求正义,维护公平,不畏强权,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贡献。
3.勇气与力量:关公是中国历史上勇猛无敌的将领之一,他在战场上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战斗力。
关公神像的存在激励人们要勇往直前,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不屈不挠,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四、关公神像的文化影响关公神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宗教信仰:关公被尊奉为神明,许多人将他视为信仰的对象,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
关公神像的存在满足了人们对信仰和宗教需要的追求,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艺术表现:关公神像作为艺术形象,被广泛运用于绘画、雕塑、戏曲等艺术形式中。
关公神像的形象鲜明、富有表现力,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素材,丰富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内涵和形式。
3.社会团体:关公神像也成为了一些社会团体的象征和标志,例如关公文化研究会、关公义警队等。
这些团体通过研究、宣传和弘扬关公文化,增强了社会团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关羽文化

关羽文化忠义的化身关公是一种文化;也有人说,关公是一种精神。
不然,在中国以至海外为何有这样多的关公庙。
在国内所有的关庙建筑中,至今保存最为完好的有五六处:山西关羽故里常平关帝庙,河南洛阳关林,湖北当阳关陵,荆州关帝庙,河南许昌霸陵桥关帝庙等等。
而规模最大、气势最为宏伟的,就是位于关羽的故里——山西省运城市解州城西的关帝庙了,它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一座全国最大关帝庙。
庙内楼台殿阁共达三百余间,为游览胜地之一。
堪称天下第一关庙。
不仅如此,除了在华夏大地,在日本、东南亚以及海外华侨中,对关羽的膜拜之风也历历不衰。
在拥有二千余万人口的台湾,关公信徒多达800万众,几乎各家各户都为关公设香案,立牌位,挂圣像。
台湾的关公画像年销售量,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崇奉的神祗妈祖。
美国的“龙岗总会”是一个以拜关公为祖的民间组织,各地分会有140多个,遍布华人居住的世界各地。
东南亚各国竞相立庙拜求关公,最盛者当数泰国。
在日本,早在清代就有关帝庙;前些年还新建了一座关庙,据称是海外建筑规模最大的关庙。
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人类学系教授、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博士Davidk jordan(汉名焦大卫)先生曾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
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
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这位美国学者的话是颇有见地的。
凝聚在关羽身上而为万世共仰的忠、义、信、智、仁、勇,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渗透着儒学的春秋精义,并为释教、道教教义所趋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实质上就是彪炳日月、大气浩然的华夏魂。
不侍二主,鞠躬尽瘁,一心匡复汉室,是为忠。
桃园结义,传唱千古,义之所趋,有所必为,华容道释曹操,义也。
不斩马下黄忠,仁也。
斩严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勇也。
护皇嫂,千里走单骑,与兄团聚,不负玄德所托,信也。
关公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关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公作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其文化精神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精神不仅体现了勇猛果敢、忠诚正直的品质,还包含着团结合作、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
关公文化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公文化精神弘扬了勇猛果敢的品质。
关公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在战场上勇猛无畏,敢于担当,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奋不顾身。
这种勇猛果敢的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勇往直前,敢于担当,不畏艰难。
只有勇敢面对困难,才能取得成功,实现个人的价值。
关公文化精神弘扬了忠诚正直的品质。
关公对于刘备忠心耿耿,他始终坚守信义,不受外界的干扰。
忠诚正直的品质在现代社会中同样重要。
只有忠诚于自己的职业和团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而正直的品质则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只有具备正直的品质,才能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关公文化精神也弘扬了团结合作、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
关公在刘备的帐下,始终以团结合作为原则,他不仅为刘备出谋划策,还与其他将领共同作战,取得了许多战略胜利。
团结合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团结一心,共同奋斗,才能实现更大的目标和利益。
而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则是关公文化精神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共同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公文化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长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不仅提醒人们要勇往直前,敢于担当,还要忠诚正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团结合作和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也是关公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只有通过这些品质的培养和践行,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实现个人的价值。
关公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在于弘扬勇猛果敢、忠诚正直的品质,倡导团结合作、奉献他人的价值观念。
这些品质和价值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只有通过学习和践行关公文化精神,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关公相关典故名称

关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忠诚的代表人物,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承。
在历史上,关公有许多著名的典故和故事,这些典故反映了他的英勇和忠诚。
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公相关的典故名称。
一、过五关斩六将这是关公的最著名的典故之一。
关公在与曹操的战争中,为保护刘备,不顾危险地穿越了五关六将,最终成功地将刘备带到了安全的地方。
这个典故反映了关公的勇气和忠诚,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
二、单刀赴会这个典故是关公在三国时期的一次重要事件。
当时,关公被曹操所困,曹操想要利用他的力量,让他效忠于自己。
但是,关公宁死不屈,拿起单刀,赴会见曹操,表明自己的忠诚和信仰。
这个典故反映了关公的坚定和勇气,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
三、义释黄汉升这个典故是关公在当地官员的帮助下,帮助了黄汉升逃脱的一件事。
当时,黄汉升被曹操困在了城中,关公得知后,决定帮助他逃脱。
最终,关公成功地将黄汉升从曹操的手中解救出来。
这个典故反映了关公的仁义和忠诚,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
四、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争,也是关公参与的一次重要事件。
当时,曹操和孙权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关公为了保护刘备,决定率领部队参战。
最终,关公和刘备成功地击败了曹操的军队,保护了自己的势力。
这个典故反映了关公的智慧和勇气,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
五、关公祭旧居这个典故是关公在死后被祭奠的一件事。
当时,关公的家乡人民为了纪念他的功绩和忠诚,决定在他的旧居举行祭奠仪式。
这个典故反映了关公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
六、关公移神这个典故是关公在死后被神化的一件事。
当时,关公的形象被人们祭奠和崇拜,他被视为保护人民的神灵。
这个典故反映了关公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故事。
总之,关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武将和忠诚的代表人物,他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被广泛传承。
他的勇气、忠诚和智慧让人们铭记于心,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典故。
关公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关公文化精神是指以关羽为代表的忠诚、正直、勇敢、仁义等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
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关公文化精神在企业管理中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需要各个层级的员工协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关公文化精神强调忠诚、正直和仁义,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价值导向。
在企业中,员工要忠诚于企业使命和价值观,保持正直的行为,以及关心和帮助他人。
这样的精神使得企业内部建立起了一个和谐、互助的工作氛围,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推动了企业的发展。
关公文化精神在公共服务领域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作为一名公务员或者从事公共服务的人员,要具备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
这些品质是关公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
忠诚意味着公务员要对国家和人民忠诚,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正直意味着公务员要廉洁奉公,不为个人私利谋取利益。
勇敢意味着公务员要敢于担当,勇于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
这些品质的具体体现,使得公务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为人民服务,推动社会进步。
关公文化精神在个人成长和发展中也具有现实意义。
关公文化精神所强调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力量,能够激励个人追求卓越、勇往直前。
忠诚、正直、勇敢的品质是个人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基本要素。
忠诚意味着个人要对自己的事业和家庭忠诚,不背离初心。
正直意味着个人要坚守道德底线,不做违背良心的事情。
勇敢意味着个人要敢于迎接挑战,勇于面对困难。
这些品质的培养和坚持,能够使个人不断成长和进步,取得更好的成就。
关公文化精神在社会和国家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公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他的忠诚、正直、勇敢的精神被广泛传颂和崇尚。
这种精神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在当今社会,社会风气和道德风尚的建设亟待加强。
借鉴和弘扬关公文化精神,能够提升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同时,关公文化精神也能够凝聚国家和民族的力量,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推动国家的繁荣和进步。
关公文化简介

关公文化简介哎,说起关公文化,那可真是咱们华夏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跟那长江黄河一样,源远流长,深入人心。
关公,大伙儿都亲切地叫他“关二爷”,不光是因为他排行老二,更因为他那义薄云天、忠肝义胆的性子,让人打心眼儿里佩服。
你瞧,走进关帝庙,那尊威严又不失慈祥的关公像,手里提着青龙偃月刀,眉宇间透着一股子英气,仿佛随时都能跨上赤兔马,驰骋疆场,保护一方安宁。
这形象,简直就是“忠义”二字的化身,让人一看就心生敬畏。
关公文化啊,它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咱们老百姓讲究的是“诚信为本,义字当先”,关公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你看那商家门口挂着的“关公像”,那可不是随便挂挂的,那是希望关二爷能保佑生意兴隆,更重要的是提醒自个儿,做生意得讲诚信,不能坑蒙拐骗。
这“关公文化”,简直就是咱们社会的“诚信守护神”。
再说说关公的武艺吧,那可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青龙偃月刀在他手里,那就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
想当年,他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那英勇事迹,真是让人听了热血沸腾,恨不得自己也能生在那个年代,跟着关二爷闯一闯天下。
不过啊,关公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他那颗忠诚的心。
他对刘备的忠诚,那可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典范。
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诱惑,他始终不离不弃,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这种精神,在当今社会也是难能可贵的。
咱们做人做事,要是能学到关公一半的忠诚和坚持,那也算是没白活了。
关公文化还体现在他的“仁”上。
他对待百姓,总是心怀慈悲,乐善好施。
这种仁爱之心,让他赢得了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
在咱们的文化里,“仁者爱人”是一种美德,而关公正是这种美德的践行者。
现在啊,关公文化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庙宇和祠堂之中了。
它走进了校园,走进了社区,甚至走向了世界。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关公,学习关公精神。
这不仅仅是因为关公的名气大,更是因为他所代表的那种忠诚、仁义、勇敢的精神是跨越国界、跨越文化的。
所以啊,咱们说关公文化,其实就是在说一种精神,一种信仰。
晋商关公文化

晋商关公文化关公,作为晋商最普遍敬奉的神灵,并形成商人普遍尊崇的一种文化,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更有推动晋商走向辉煌的伦理意义。
关公是山西解州人,三国桃园结义的故事妇孺皆知。
民间崇祀关羽,让关羽走上神坛,至迟在隋代已经出现。
以后又经历代皇帝屡屡加封,到明朝时关羽已上升到很高的位置。
山西商人之所以对关羽情有独钟,膜拜之至,奉他为精神领袖,最根本的原因是关公一生身体力行“忠义”二字。
忠就是“尽己”,就是责任心,就是爱国。
以爱国为使命,以社会大众为考虑前提向来是经营任何事业的第一条件。
谚云:“大河有水小河满。
”没有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繁荣,就没有企业的生命和发展。
山西商人深明此理。
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山陕盐商为反抗日本海盗入侵,曾选善射骁勇者500名作为商兵,协助防守扬州。
1567年(明隆庆元年),江苏松江倭寇压境,山陕诸商曾“协力御之”。
清后期,英国的一个公司通过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获得了山西盂县、潞安(长治)、泽州(晋城)、平定、平阳(临汾)五处煤铁采矿权。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山西商人积极参加了山西人民的争回矿权运动,特别是山西祁县富商渠本翘出于爱国热情,多方奔走筹措赎矿银,山西各票号也全力以赴,短时间内就筹集银150万两,终于从英商手中赎回了山西的煤铁采矿权,保护了山西的煤铁矿藏资源。
“信义为上,利从义来”,是商人从几千年传统文化中得到的最有价值的传家宝,而关羽被人们誉为最讲“信义”的神灵,因此,山西商人以关羽的“义”来团结同仁,摒弃“见利忘义”、“不仁不义”等不良观念与动机,以关羽的“信”来取信于主顾,摒弃欺诈行为。
山西商人不仅在家中、店铺中供奉关羽,而且在各地的会馆中为关羽修殿盖宇,其目的就是请这位神威广大的神灵,日夜监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商业活动,同时从关羽身上汲取无穷的正义力量,使商业活动立于不败之地。
河南南阳赊旗山西会馆一通碑有这样的记载:雍正时有的商号改换戥秤,大小不一,于是全行商贾齐集会馆关帝庙,公议秤是16两,戥依天平为则,公议之后,不得私下更换戥秤。
关公圣像各异,代表寓意不同

关公圣像各异,代表寓意不同随我行走山西许你万里荣耀鉴古 | 知非 | 旅途 | 视野 | 生活关公信仰自三国兴起,唐宋明清之发展,历代帝王之加封,广大民众之拥戴,各行各业之尊崇,造就了如今“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的盛况。
关公忠义仁勇,威严肃穆,是人间正气的象征。
市面上的关公像品种繁多,姿态各异,很容易让人产生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之感,其实关公圣像大体不过下面这七类。
1提刀关公关公目视前方,面带威严,左手捋须,右手提刀,刀锋向下,武袍披身。
提刀关公是关公文化的核心所在,也是我们最常见到的关公形象。
提刀关公是义气、招财的化身,有避邪镇恶、驱煞制鬼之能,适合所有家庭和商业机构供奉。
2托印提刀关公关公或左手捋须,右手持印,身后插刀;或左手持印,右手提刀,世相威严,端正而立。
托印提刀关公多用于政府部门或广场塑像之用,因为印象征着官禄和事业稳如泰山;刀象征着勇往向前,与时俱进。
3立刀关公关公站立,刀尘朝上直立,目视远方,威风凛凛。
立刀关公端庄肃穆,威震八方,适合放在宽阔的中堂来招财镇宅,驱邪避凶。
4坐读春秋关公左手捋须,右手持春秋,或有刀在旁,或有周仓、关平立于左右,威武不屈。
坐读春秋象征学业有成,事业升迁,适合家中有学生面对升学压力或家主事业处于即将高升之时恭请。
此像还适合大宗家庭和关帝庙奉敬,有普济商民,泽披苍生之能。
5横刀关公关公左手捋须,右手横刀,目视前方,威严肃穆。
横刀关公也称劈刀关公,可以开拓市场、招财聚宝,适合商业人士供奉在公司。
6骑马关公关公骑赤兔马,提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纵横天下,气概非凡。
骑马关公象征着马到成功,最适合作为商业送礼之用。
7正坐持笏关公关公着帝袍,坐龙椅,双手持笏于胸前,端庄肃穆,凛然不可侵犯。
此像一般供奉在宫观庙宇之中,其职能除了治病消灾、驱邪避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外,还可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等。
来源:关公故里旅游景区铜铸彩绘关天君站像,明代,武当博物馆,现展出于深圳南山博物馆《财神到》特展目前最早的关公像为荆州城隍庙出土的宋代关公像,元代有铜关公卧像,但大量出现还是要到明代中晚期,我对唐以后的东西都不太看,但必须承认,明朝人是把关公像玩明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勇武
刮骨疗毒
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 用刀刮骨,悉悉有声。帐上帐下见 者,皆掩面 失色。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须臾,血流盈盆。佗刮尽其毒, 敷上药,以线 缝之。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 并无痛矣。先生真神医 也!”佗曰:“某为医 一生,未尝见此。君侯真天神也!”
( 二
) 常 平 家 庙
三 庙宇祭祀
(三) 海外关帝庙
港、澳、台地区 朝鲜、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
南,老挝,柬埔寨,缅甸,尼泊尔 澳大利亚 俄罗斯、英国 美国 非洲
会馆:聚会—议事——华人心灵之神
域外关帝庙
澳门关帝庙
莫桑比克关帝庙
四 关公信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群体信仰 民族性特征
庙会--巡城--文化节
五 关公文化的现实意义
正义,忠诚,义气,仁爱,光明,磊落, 赤诚,信用,坦荡,英勇,刚猛,雄烈, 豪气,坚毅,忍耐,担当,自尊,威严, 凛然,坚贞,不屈……
关公崇拜,是中国人民共同的宗教。是所 有中国人完全一致的民间意识形态,是不 受政治约束和政权限制的的偶像崇拜。
刚而自矜
先是,权遣使为子索关羽女,羽侮骂其使,不 许婚,权大怒,……吾虎女岂配犬子?
南郡太守靡芳在江陵,将军傅士仁屯公安,素 皆嫌羽轻己
超雄烈过人,当世英杰,当与翼德并驱争先, 犹未及美髯公之绝伦逸群也。
大意失荆州。
二 关公形象的升华
(一)形象升华 1、关羽的形象与关公的形象:
英济王。 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
远震天尊关圣帝君”。同时加封关公夫人为九灵 懿德武肃英皇后,长子关平为竭忠王,次子关兴 为显忠王,部将周仓为威灵惠勇公。
(二)精神升华
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关帝封忠义神武关圣 大帝。
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第一次封关公祖辈三代, 曾祖为光昭公,祖为裕昌公,父为成忠公。授关 公在河南洛阳的后裔为世袭五经博士。又加封关 公为山西关夫子。
义绝
下邳降曹:曹操赞曰:“财贿不足以动其心,爵禄 不足以移其志”,“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 士也;来去明白,乃天下之丈夫也”。
华容释曹:后人诗赞:“彻胆长存义,终身思报恩。 威风齐如日,名誉震乾坤”;“拚将一死酬知己, 致令千秋仰功名”。
勇武
单刀赴会 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俱
关 公 文
第 八 讲
主
化
讲 人
与
: 樊
解
淑
州
敏
一 关羽其人
忠
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公曰:“一者,吾与皇叔设誓,共扶汉室, 吾今只降汉 帝,不降曹操;二者,二嫂处 请给皇叔俸禄养赡,一应上下人等,皆不 许到门;三者,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 里万里,便当辞去:三者缺一,断不肯降。 望文远急急回报。”
三界伏魔大帝[宋崇宁三年(1104)]——三界伏 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明) (3)儒教 圣人 夫子
(二)精神升华
2、执政的升华:顺从
历代帝王封谥 汉献帝建安五年(200),曹操表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蜀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
侯。 南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加封壮缪义勇武安
《三国志》中的关羽是“美须髯” 《三国演义》(关公)身长九尺,髯长二
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 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一)形象升华
2、兵器 关羽--剑--矛--戟 关公--刀--82斤--253克--32.38斤。
(一)形象升华
3、春秋 关羽--熟读《春秋》,《三国志。吕蒙传》 “斯人(关羽)长而好学,读《左传》略皆 上口。” 关公--践行春秋大义的楷千古之谜 关公--家庙--康熙17年(1678)解州州守
王朱旦----《汉前将军壮缪侯关圣帝君祖 墓碑铭》
(二)精神升华
1、宗教的升华 植根于儒教,升华于佛教,鼎盛于道教 (1)佛教 ——伽蓝菩萨 [隋开皇十二年(592)] (2)道教 崇宁真君[宋大中祥符七(1014)关公战蚩尤]——
义
华容道义释曹操
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 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 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 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 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 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 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 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 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 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 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 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 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
勇武
温酒斩华雄 只听到外面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
德宗光绪五年(1879年),加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 威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二)精神升华
3、社会的升华
民众 除暴安良
商贾 武财神
帮会
结义
三 庙宇祭祀
“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寒垣,凡儿童妇女, 无不震其(关公)威灵者。香火之盛,将 与天地同不朽。”——清·赵翼《陔余丛考》
( 一 ) 解 州 关 帝 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