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花开》1,2,3,4,5,6,7,8,11课答案
《语文花开》第一章读写融通答案

第三单元 是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一千张糖纸》 1.(2)收集、清洗糖纸 (3)献上糖纸却没换到电动狗 2.例如:①我们两个人的种种游戏更使外婆家不得安宁 ②她被 闹得坐不住了 ③我和世香互相看了看,没有名堂地笑起来 ④表 姑的许诺足以使我们激动很久 ⑤那该是怎样一笔财富,那该是怎 样一份快乐。 3.因为表姑的失信使“我”全力追逐的希望忽然成了泡影,这让 我悲愤、绝望,加之对世香的内疚所以觉得很累。(言之有理即可)
3. 线索:百合的成长过程。或:百合努力证明自己存在的过程。 写作手法:象征(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均可)。 (线索是作者选 材、组织材料的脉络。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是截然不 同的。写作手法,要在于平时积累。)
4. 百合花的精神令人感动,作者从内心流露出赞美之情。或“百 合花的精神令无数人感动,触动人们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意思相近即可给分)。(此题是考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3.学会在简单中感受快乐,发现快乐,不必对生活中的磕磕绊绊 耿耿于心,难以释怀。 4.无固定答案。注意比喻修辞方法的运用与句式特点。
《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1.第一次见孙犁,他正在捡豆粒,他给了“我”一种亲切感。第 二次见孙犁,他正和保姆准备糊窗缝。“我”看到了他的朴实, 虽年老仍洋溢着活力与激情。第三次见孙犁他大约是在写作。 “我” 看到了他的平易近人、质朴热情。 2.借助“套袖”,表现了孙犁先生亲切热情、质朴勤俭、激情活 力、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等人格魅力。 3.少时,“我”自视才高,便敢有当做家的梦想。现在看来,自 觉有些狂妄,故称“妄想”;那时,“我”自以为读了几篇文章, 就懂了孙犁。现在忆起,真是少年轻狂,故称“大言不惭”。
《幸福就在此刻》 1.揭示了全文中心:幸福在于抓住当下。
2.听了高明的意见而受到启发。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 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幸福就在当下,在此刻。 3.没穿的衣服,没说出喜欢的人。反衬。
2023年语文花开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答案

2023年语文花开科学技术出版社七年级上册人教版答案一、听力部分(共25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1. C2. B3. A4. B5. C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6. A7. B8. A9. C 10. B第三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1.A 12. B 13. C 14. A 15. C12.B 17. A 18. B 19. A 20. C13.A 22. C 23. B 24. C 25. B二、单选题(共30分)第一部分选择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1. B2. A3. C4. B5. C2. D 7. A 8. C 9. A 10. B3. D 12. B 13. C 14. A 15. D第二部分任务型阅读(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16.underwater robots17.from the pack18.swim19.camera-based navigation system20.to explore the underwater world三、阅读理解(共40分)第一部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共20分;每小题2分,满分20分)21.B 22. C 23. D 24. B 25. A22.D 27. C 28. B 29. A 30. C第二部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共20分;每小题2分,满分20分)31.D 32. C 33. A 34. B 35. D32.A 37. C 38. D 39. B 40. A四、写作部分(共40分)第一节单词拼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41.dictionary 42. geography 43. scientist 44. pollution45. vehicles42.invention 47. interest 48. educational 49. creative 50.communication第二节书面表达(共30分)请你根据以下要点,写一篇60词左右的短文。
语文花开《导学案》(11-20课)答案

4. 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要注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水面初平”“争暖 树”“啄春泥”“没马蹄”这些都是初春的景象。 6. 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测试三:“几处”“谁家”用得极有分寸,准确地反映 了初春时景物的特点,说明诗人观察细致,描写入微。 用后两者描写显然不合适。
4.由远及近的顺序
5. ①×
②√
③×
④×
6. ④②③① 7.听觉 幽深、宁静 嗅觉
8. 拟人
9. 不好。“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 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 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10. 农家丰收图 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 个场景
11.秋天美好景物 热爱秋天、赞美秋天
第16课 紫藤萝瀑布
1. bèng jīn zhù tiǎo qióng qiú bàng líng dīng 2.第一部分:(1—6段) 第二部分:(7—9段) 第三 部分:(10—11段) 3.写花瀑,突出其繁盛;写花穗,表现其活泼热闹;写 花朵,描绘出它们的美丽娇媚的特征。总的让人感到这 一树紫藤花,是那么繁茂,那么热烈,那么欢乐,那么 活泼,那么妩媚,充满了生机。
5. ⑴“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写法,将“老城”人格化, 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表现了冬天的济南“暖和安适” 的特点。 ⑵“卧”字用在写村庄,写雪,写他们的状样、情态仿佛是 写活物,活灵活现。
⑶“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灵气;而这样写的 目的,更是为了写“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 6.老舍 舒庆春 舍予 满族 《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龙须沟》 7.狭窄 宽敞 卧着 卧着 也许
11.⑴结构上承上启下 ⑵内容上由叙述转入议论,引出秋 雨特点及秋雨带给我的感受。
七年级下册语文花开答案2022

七年级下册语文花开答案20221、成语完形:星()如雨[单选题] *陨(正确答案)空宇星2、1“小王一把拽住正准备闯红灯的老伯说:‘你活得不耐烦了?真是为老不尊!’”这句话中小王使用的语言不得体。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4、1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5、“秋士”的意思是()[单选题] *得志的人读书人秋天的战士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正确答案)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单选题] *A.在《红楼梦》中,如果说宝玉与宝钗的“金玉良姻”象征着封建婚姻,那么宝玉与黛玉的“木石前盟”则象征着自由恋爱。
其结果都是悲剧。
(《红楼梦》)B.贾探春是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是个“才自精明志自高”、有远见、有抱负、有作为的女子,发起组织了大观园里的诗社活动。
李纨自告奋勇当了社长,迎春、惜春当了副社长。
(《红楼梦》)C.高老头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了贵族,二女儿嫁给银行家。
两个女儿只爱父亲高老头的钱。
高老头死后,由拉斯蒂涅张罗着高老头的丧事,两个女儿女婿也参加了父亲的葬礼。
(《高老头》)(正确答案)D.拉斯蒂涅本来是到巴黎上大学的破落子弟,到巴黎后,巴黎的繁华就使他产生“向上爬”的欲望。
他的远房表姐鲍赛昂夫人教他要善于作假,成为他“向上爬”的第一个领路人。
(《高老头》)7、11.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安塞腰鼓》中“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现三次,形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气势,推动情节和情绪向高潮发展,还提示了文章的内容层次。
B.《小石潭记》先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八年级上册语文花开答案

专题复习卷词语专题一、根据释义写成语。
1.油光可鉴2.正襟危坐3.颔首低眉4.诚惶诚恐5.广袤无垠6.莫衷一是7.众目睽睽8.抑扬顿挫9.深恶痛疾10.来覆去11.粗制滥造12.藏污纳垢13.郁郁寡欢14.无可置疑15.油然而生16.花团锦簇17.美不胜收18.风云突变19.不可名状20.拖泥带水21.盛气凌人22.不自量力23.相形见绌24.精巧绝伦25.沧海桑田26.鼠目寸光27.一视同仁28.任劳任怨29.引经据典30.随机应变31.油嘴滑舌32.顾名思义33.逢场作戏34.八面玲珑35.见风使舵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专题1.C2.D3.A4.C5.A6.D7.B8.C9.D 10.C 11.D12. ⑴法国凡尔纳(1分)海底两万里⑵尼摩船长逃避人类,蛰居海底,而又隐隐约约和陆地上的某些人有一种特殊联系。
他富有同情心,性格阴郁、知识渊博、带有浪漫、神秘色彩,非常吸引人的人物。
13.示例一:我来到法国,仿佛听到凡尔纳在描述阿龙纳斯海底两万里环球探险旅行的神奇。
示例二:我来到法国,仿佛听到罗曼•罗兰在叙述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或: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或: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为了事业而顽强奋斗的传奇。
14.简要概述示例: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
可他“死死扼住命运的咽喉”,凭着超凡的毅力和奋斗精神,从事音乐的创作,写出了《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等传世之作。
阅读感受示例:①人生难免会遇到磨难,生活并非总是充满鲜花和欢乐;②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克服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难;③评价人物要看人的品质和价值,而不能以貌取人,以偏概全。
(能从一个方面作答,意对即可满分)15. 凡尔纳科学想象16.⑴①托尔斯泰②贝多芬⑵示例:贝多芬一生经历坎坷曲折,自幼丧母,父亲对其经常打骂,在他的事业上升时期,双耳失聪,使他陷入了无尽的孤独痛苦之中,但他没有被命运打倒,勇敢地与命运抗争,创造了不少不朽的音乐。
语文花开八年级下册答案

语文花开八年级下册答案1、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下列《红楼梦》中情节发生在端午节的是( ) [单选题] *A.琉璃世界白雪红梅B.憨湘云醉眠芍药裀C.撕扇子作千金一笑(正确答案)D.王熙凤效戏彩斑衣3、郁达夫的自传体白话小说是()[单选题] *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正确答案)薄奠迟桂花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精湛(zhàn)竣工(jùn)眷属(juàn)B、书籍(jí)违背(wéi)拜谒(yè)C、喘息(quǎn)祭祀(sì)糟粕(pà)(正确答案)D、抵御(yù)阴霾(mái)束缚(fù)5、“自惭形秽”中“秽”、“扣人心弦”中“弦”的读音分别是“shu씓xuán”。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6、1“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慰藉(jiè)硕士(shuò)B、攀援(ài)痴情(zhī)(正确答案)C、脑髓(suǐ)城隅(yú)D、跬步(kuǐ)告诫(jiè)8、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非来贸丝,来即我谋”一句与原文一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9、1侍坐是《论语》中比较罕见的完整段落,生动地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求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0、1“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下一句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11、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七上语文花开练习册答案

第1课春1.作者对春天作了全面、精细的观察,抓住了春天的特点,描绘出春天的草、花、风、雨、人,准确、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天特有的景象。
2. 春花春风春雨3.反复的修辞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4.表现了春天的新、美、力。
表达了作者春天来临时的无限欣喜,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以及受到活力四射的春天的强烈感染与鼓舞。
5.这句话与写花是相关的,是侧面烘托。
写蜜蜂的多,衬托出花的香甜;写蝴蝶欢飞,衬托出花的色彩艳丽。
这样写,还赋予静态的春花的画面动态的美,使春花图更有诗情画意。
6.从触觉写春风的轻柔、温暖;从嗅觉写春风的(芬芳怡人)芳香浓郁,从听觉写春风的和悦(悦耳动听)。
7.结尾三个句子,不仅比喻巧,意义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后有序。
这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形象的点明了春天的成长进程。
所以顺序不能颠倒。
如果把这三个比喻合为一段,则层次不明显,表达效果没有这样强烈。
8.⑴“钻”表明春草破土萌发的挤劲,显示了不可压抑的生命力;若用“长”只是一般的说明,不能表现出春草的活力。
⑵“闹”字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而且隐含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叫”只能表明喊叫,用在这里,感情色彩不浓。
⑶因为上文已写春风,一个“斜”字,不说春风,可是含蓄地写了春风。
“织”字与细丝的比喻又相照应。
用“下”字太普通,没有这么多意蕴。
9.⑴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出百花争春、百花争艳的景象,表达了对百花怒放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⑵作者连用两个比喻,把野花比喻成眼睛、星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野花在阳光下闪闪烁烁、逗人喜爱的样子,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0.wēng suō niàng sǒu hè liáo wēng lì shū kē cháo zhēng yùn hōng11.散文朱自清佩弦学者民主战士12.⑴排比拟人⑵引用比喻⑶比喻排比⑷反复拟人13. 欣欣然窠巢繁花嫩叶呼朋引伴黄晕烘托蓑笠稀稀疏疏、静默14.B 15.⑴D ⑵B ⑶C ⑷A16.⑴视觉⑵听觉⑶嗅觉⑷视觉⑸听觉⑹视觉第2课济南的冬天1.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赞美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写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联系的。
语文花开七年级下答案

语文花开七年级下答案第一单元0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1.A2、拙--绌非--匪潦--缭具--俱3、D4、呐喊5、B6、语文是一颗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知识大树。
7、D(成语“别具匠心”:指在构思、设计方面有独到之处。
一般用褒义。
)二、1、B2、B3、A4、时间条件一5、A/C/D6、写百草园给儿童带来无穷乐趣,再次点出是乐园。
7、这是荒原,拍雪人等不相宜/ 拍雪人和塑罗汉不相宜。
8、因为冬天天气寒冷,百草园中草木枯萎,小虫进入冬眠状态,同其他季节相比缺乏生气。
三、1、(1)遵守规矩(2)形容发愣的样子(3)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4)比喻粗劣而没有价值的东西2、怕孩子被撞倒,怕孩子受到坏影响,怕学校学习内容不适宜自己的孩子3、独自上学的喜悦新奇之情4、倒叙,增加悬念,耐人寻味5、比喻,孩子总会长大离开母亲走向社会。
6.02爸爸的花儿落了一、1、2、林海音台湾比喻插叙3、(1)即--及(2)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能够相互搀扶。
/ 人生幸福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够相互搀扶。
4、挪动犹豫嘱咐5、6、D7、(1)英子(2)童年(3)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找到了童年的乐趣;或在“社戏”中找到了纯真的友谊。
二、1————!!,:2、3、反复急切4、见到下垂、散落的夹竹桃和从枝头落下的未成熟的青石榴。
这情景预示着爸爸生命之树的凋谢。
5、(1)是实指爸爸种的夹竹桃的垂落(2)是象征禀性爱花的爸爸的辞世6、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这里就数我大了”;“我已不再是熊孩子”。
7、三、1、①没有享受过父爱。
(或:从来没有享受过在他臂弯里、脊背上撒娇的幸福。
父爱,在“我”童年的回忆中一片空白。
)②父亲威严、冷峻,话很少。
③父亲从来没对自己表示过亲昵。
(或:他没打过“我”没骂过“我”,但是也从没对“我”表示过一点亲昵,不表扬“我”不批评“我”也不约束“我”。
)2、为儿子考上大学而欣慰,为儿子即将远离而伤感,这是不善表达而又难以掩饰的父爱的流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一、1.秘;惑;腾;痴;幻;瞬2.①幅;②副;③付;④符3.依次是:规规矩矩、清清楚楚、仔仔细细、踏踏实实二、4.上;膛;上;行;上;章;荡5.示例:(粉红)的荷花;(舞动)的莲叶;(晶莹)的露珠;(快乐)的游鱼6.要点: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7.①“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说明“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追求新的天地。
②“枯干”是比喻的说法,表现了“我”对理想的渴望。
8.示例:“小草”象征顽强的生命,“蜡烛”象征无私的奉献,“太阳”象征光明。
9.绘声绘色;看法:能针对此类语言现象,写出明确的看法即可。
理由:赞同的理由,可以是巧妙利用谐音,言简意丰,引人人胜等。
反对的理由,可以是滥用成语,语言不规范,容易误导等。
(如联系实例辩证分析也可)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一、1.①chuò;②lín xún;③xuàn;④hǎn;⑤jiè;⑥níng 2.①灰;②啜;③豪;④苍3.C 4.①片;②座;③个;④条5.提示: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6.①(心理)描写;这句心理描写,生动传神地表明“我”当时已经被吓傻了,既有点夸张,又很符合当时的情景,充满了童真童趣。
②议论;点明全文的主旨,告诉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将困难化整为零,走一步,再走一步,定能战胜它。
二、7.①指言谈、行动超出平常,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②花费大量钱财追求过分享受。
8.乞丐拾金不昧的美德和女士的善良慷慨。
9.既指作者小时侯跑到果园去捡被风从树上吹落的水果,也指那枚滚落到乞丐面前的硬币。
10.示例: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或:对待处境不佳的人,我们有时要以善良之心,给对方以“风落之果”的赠与。
三、11.要点:这是爸爸对“我”的劝告,也是我脱险的行动过程,也是我的人生感悟,说明要向困难挑战,才会战胜困难。
以此为题有形象性、动态感,并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12.“探”是向前伸出的意思,写我不敢大胆迈步。
这个词表现了我的胆怯和小心。
而“站”字是站立的意思,用在此处不合愿意,表达效果不好。
第3课短文两篇(《蝉》、《贝壳》)1.liǎn ké líng bēi2.chán蝉鸣chán 禅师liǎn 收敛jiàn 刀剑shù宽恕nù愤怒wēi 微笑huī国徽3.①收敛②聒聒③卑微④一丝不苟4.A并不矛盾。
5.:?,。
6.D7.(1)秋风一吹,蝉的生命就完结了,苦等了17年,才等到一个夏天,却是为了生命的延续,令作者感叹。
(2)人生的价值是可贵的,生命短暂而渺小。
我们应该为后人为社会留下一些玩味,留下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8.小、坚硬、精致9.“回旋的花纹中间有着色泽或深或浅的小点,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在每一个小点周围又有着自成一圈的复杂图样。
”10.“在我手心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是舍不得拿去和别人交换的宝贝啊!”11.对上苍塑造生命之精心、一丝不苟的感叹和赞美。
12.提示:从对生命意义的感悟的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13.因为在等待中,“我”感受到蚕破茧成碟的过程是蕴藏着一次生命复活的坚实的梦。
14.(1)变异:在文中指蚕由蛹变成蛾的过程。
(2)窒息:在文中指(生存)困难窘迫。
15.作者看到眼前(姿态翩舞)的碟,想到了它的沉睡就是一个生死相连(既洋溢着古典的气息,又充满着生命的哲理)的梦。
16.承上启下,由上文蚕破茧化蝶过渡到对人生的思考。
17.示例:一旦走出束缚,世界广阔无限。
千年的黑暗,孕育了瞬间的光明。
18.指人生道路山上的障碍,如低微的出身、平庸的相貌、痛苦的遭遇等。
用自尊、自信、毅力、勇气、智慧去扫除人生道路上的障碍。
19.相同点:①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物”引发对生命的一些感悟。
②对于生命的理解,都比较积极、认真。
③对于“物”的描写细致入微,笔调清新而自然。
20.不同点:①《蝉》是先抑后扬,《贝壳》是直入主题。
②《蝉》对于生命的感悟是不管生命短暂与否,都要积极面对,好好地活着;《贝壳》则落实到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更仔细、更精致、更加一丝不苟。
③《蝉》的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隐喻在对蝉的生命意义的阐发中,并没有直接表白;《贝壳》则明确提出了自己要认真做事的想法,表达了要给世人留下值得珍惜和惊叹的东西的愿望。
第4课紫藤萝瀑布1.A“槐”应读“huái B“酿”应读“niàng”C“嚷”应读“rāng” D “仃”应读“dīng”2.(1)察言观色(2)伶仃(3)伫立(4)忍俊不禁(5)迸溅3.《铁萧人语》宗璞冯钟璞冯友兰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4.①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②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5.①流动欢笑生长②焦虑6.B7.①梦境,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紫藤萝的香气迷人程度②“沉淀”是沉积的意思,文中指想像中的紫颜色沉到花穗的下部,显得深。
形象地写出了紫色由浅到深的转变过程。
8.①拟人②比喻9.D10.本题揣摩景物描写,实质上是揣摩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
做此类题,应在把握句义的基础上,细心感悟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这段文字写紫藤萝花的花色。
答案:细腻地写出了每一朵花不同部位的深浅,显得亮丽可爱,玲珑剔透,既富有动感,又富有情趣。
11.对比不仅写出了紫藤萝花的生机盎然,还暗示了紫藤萝花甘于寂寞的个性特征。
12.答案:不罗嗦,因为前文说到了花开得热烈,反复运用,就把花当作顽皮的小孩在那里七嘴八舌一样,情态逼真。
13.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紫藤萝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紫藤萝一派天真烂漫、童稚可掬的样子,突出了它盎然勃发的生机。
14.突出了紫藤萝花忍受巨大痛苦,疑虑不解地思索、小心翼翼地生长。
暗示了当时禁锢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肃杀的政治气候。
15.昙花一现昙花开放后,很快就凋谢,比喻稀有的事物或显赫一时的人物出现不久就消逝。
16.D17.反复拟人“反复”如:花,很大很大;色,很白很白;味儿,浓郁强烈!“拟人”如:它尽情的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18.相似之处:通过对花的描写,结尾处都写出了对人生的感悟。
而本文作者赞昙花生命的短暂辉煌,说明作为一个人要珍惜生命,努力奋斗,创造辉煌。
19.“瀑布”一词写出了紫藤萝的花朵繁盛,也赋予它们动态美。
第5课童趣1.zhìmiǎo lìlì怡壑癞蛤蟆2.明察秋毫——比喻为人十分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庞然大物——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3.《浮生六记·闲情记趣》自传沈复4.A B D5.①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物外之趣②丘壑③庞然大物6.①通“僵”,僵硬的意思。
②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③正④兴趣⑤未染色的,本色⑥鞭打7.描写心情的句子,可以使人感觉到“察物纹理”时的投入,聚精会神,情随物动,别有一番情趣,从而突出了文章的情趣。
8.第一段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下文具体描写“物外之趣”,因此第一段与全文是总分关系。
9.①见到微小的事物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细密之处。
②夏天的蚊子嗡嗡地像雷声一样,我便把它们模拟成在天空中飞舞的仙鹤。
③心里这样想,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鹤了④我又把蚊子留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让它们冲着烟雾边飞边叫⑤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果然它们就像白鹤一样在云端飞鸣,我为此高兴得不停地拍手叫好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它舌一吐,两只小虫就全被它吞掉了10.D11.①√②√③×12.D13.省略了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此题考查文言文中数词运用的规律。
文言文中一般省略量词,数词直接修饰限制名词。
如“二虫”应译成“两只虫”。
)14.“庞然大物”指癞蛤蟆;两只小虫;“山”指“土砾”;“树”指“丛草”。
15.捉鞭驱初生牛犊不怕虎16.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单元检测一、基础知识1.C2.C3.A庸碌:也作“庸庸碌碌”。
形容人缺乏理想,没有志气,没有作为。
4.C6.①潭影空人心;②开轩面场圃;③曲径通幽处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⑤故人具鸡黍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二、阅读理解7.父亲鼓励(指导、引导、教)我一步一步爬下悬崖。
8.没有解除恐惧心理。
“似乎”、“小心翼翼”、“探”几个词语都能表现这一点。
“似乎”,表现了“我’’对迈出第一步信心不足;“小心翼翼”和“探”,则表现了“我”依然恐惧的心理。
9.“我”成功迈出第一步,“顿时有了信心”;成功迈出第二步,则“信心大增”;完全爬下悬崖之后,“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他的心理状态是在获得成功的行动中变化的。
10.他具体指导儿子第一步应踏在哪块石头上,引导儿子成功地迈出第一步。
理由:这使儿子产生了自己战胜困难的自信心,激励儿子独立走向完全成功。
11.字要一个一个地认,书要一段一段地背。
只要克服一个一个小困难,学习任务总是会完成的。
12.被“我”捕捉来关在笼子里的画眉鸟死去了,根本原因是“我”使它丧失了自由;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来放到笼子里。
13.让它为我一人歌唱。
这种做法是自私的,既是对鸟儿的摧残,也是对自然平衡的破坏。
14.妈妈认为做一个失去自由的囚徒还不如死了好,这也是画眉妈妈爱的一种表现。
15.因为他明白了:任何生物都有对自由生活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值得肯定的。
16.画眉妈妈宁可毒死孩子也不愿让孩子过失去自由的囚徒生活。
17.①睁着;②心里私自;③通“僵”,僵硬的意思;④把18.①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
②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
19.观蚊如鹤之趣、神游山林之趣、鞭打蛤蟆之趣。
20.作者观察细致,想象奇特。
第6课理想1.①tuìzhuójuézǔ②玷扒寥舶2.D3.《流沙河诗集》当流沙河4.①真正的人,崇高的人,伟大的人。
②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
5.B6.D7.B8.①只可仰望而不可企及或接近。
即,靠近,接触。
②洗涤。
濯,洗。
③在没有出路的情况下获得生机。
绝,尽,穷尽。
9.D10.①浪子有了理想便可体味到人间的温暖,唤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示例:它也照耀着遥远的我的故乡。
11.清醒谦恭(谦虚、谦逊) 谨慎(小心) 站起(站立)12.《在山的那边》:“人们啊,请相信——/在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后/在一次次地战胜失望之后/你终于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13.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