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部课件(共3课时)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全部课件(共3课时)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 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 数的2倍,先算出小宁 有多少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 加上12枚,等于 小春邮票枚数的2 倍,先算……
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宁 (72-12)÷2 = 60÷2 = 30(枚)
春 (72+12)÷2 = 84÷2 = 42(枚)
春30+12=42(枚)
宁 42-12=30(枚)
60x3=180(本) 60x1=60(本) 答:原来上层有图书180本,下层有图书60本。
2
12÷(5-3) =12÷2 =6(元/本) 答:笔记本的单价是6元/本。
小健和小西买同样的笔记 本,小健买了3本,小西 买了5本,小健比小西少 花12元。求笔记本的单 价是多少元/本?(先画 图,再解答。)
新知探究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要根据题目的 要把条件和 条件和问题逐 问题都在图 步画出示意图。 中表示清楚。
观察示意图可以 清楚地看出数量 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
1
小营村原来有一个宽20米的
长方形鱼池。因扩建公路,鱼池
的宽减少了5米,这样鱼池的面
积就减少了150平方米。现在鱼
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先在
答:这两个数分别是86和34.
两个数的和是120, 差是52。请求出这两 个数分别是多少?
画线段图表示题意,可以使数量关系更直观,更清楚,能 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解题方法。同时要注意,用“把得数 代入原题”检验结果,要检验题里的每一个条件是不是都 符合哦。
1
一个双层书架,上层书的本数是下层的3倍。如果从上层搬60本到 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数正好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图书多少本? (在图中表示出条件和问题,再解答)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感悟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 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探索规律,并用字母表示一般规律的过程。
四、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初步具有比较、 分析、理解的能力,但是抽象概括能力不强,所以在本课的教学 过程中我注重创设大量丰富的教学情境,来使学生更好的完成本 课内容。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的 计算公式和运算律,对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已经比 较熟悉,这些都是学生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同时本 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 基础。
板块三、联系生活,用字母表示数。 生活中哪些地方能用字母表示数呢?自由交流,及时联系生活,: 妈妈比我大26岁,又怎样用字母表示呢?学生可以先列表举例,再 用字母表示:淘气的年龄是a岁时,妈妈的年龄是:a+26,既表示 了妈妈的年龄,又表示了妈妈的年龄和我的关系。妈妈比淘气大 26 岁
板块四、分层练习 设计的练习题是有梯度的。 首先是基础练习题,在大屏幕上展现PPt课件(教材62页的练一 练),是非常简单的习题,学生能够轻而易举的完成,从而增加了 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接下来是综合习题,联系生活实际,拓展延伸。
《认识方程:用字母表示数》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课时内容《用字母 表示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 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 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 批评指正。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 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练习: 1.长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怎样的关系? 2.时间、路程和速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参考答案: 1.长×宽=面积 2.速度×时间=路程
2.出示苹果图,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学生口答,问:要使小春和小宁的苹果数量一样可以怎么办呢?引 导学生说出三种不同的思路。 2、在以前的学习中你已经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 今天,我们将继续使用策略来解决新的问题。(揭示课题)
板块三、课堂练习 1.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300个字, 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20个字,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字? 2. 岚岚借了一本200页的故事书,他4天看了40页。如果借期是 9天,从第5天起,他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3.小明和小红一共有400枚邮票,如果小明给小红 80枚,小红 再收集30枚,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原来小明和小红原来各有 多少枚邮票?
参考答案 1.(300÷2+20)÷2=85(个) (300÷2-20)÷2=65(个) 答:甲每分钟打字85个,乙每分钟打字65个。 2.(200-40)÷5=32(页) 答:他平均每天要看32页
3.(400+30)÷2+80=295(枚) (400+30)÷2-110=105(枚) 答:小明原来有295枚邮票,小红原来有105枚邮票
板块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2.交流解题策略。 提问: 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 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全单元-优质教学课件)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解决问题》全单元-优质教学课件)
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8分钟。如果每锯一段所用的时间 相同,那么锯成7段需要花多少分钟?
锯的次数=段数-1
8÷(3-1)×(7-1)=24(分) 答:锯成7段需要花24分钟。
整理与复习
一名运动员跨栏跑,起点至第一栏的距离为13.72米, 中间共有11个栏,栏间距为9.14米,最后一栏至终点 的距离是14.02米,他从起点到终点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经过3分钟两个人相遇。
路程问题(2)
课堂练习
甲、乙两组工人要铺设11200米光缆,他们同时从两端 铺设,甲组每天铺设840米,乙组每天铺设760米。多少 天可以完成任务?
?天可以完成
840米/天
甲组
11200米
760米/天
乙组
路程问题(2)
11200÷(840+760) =11200÷1600 =7(天)
甲船 40千米/时
70千米 420千米
30千米/时 乙船
整理与复习
甲乙两船从相距420千米的两个码头相对开出, 甲船每小时行40千米,乙船每小时行30千米。 求两船开出后几小时相距70千米?
(420-70)÷(40+30) =350÷70 =5(小时)
答:两船开出后5小时 相距70千米。
整理与复习
从第1根到第25根之间共有25-1=24(段)间隔
甲车1小时行的路程
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甲车 80米/小时
乙车 100米/小时
乙车行?千米追上
练习十一
练习十一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 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植北树京问课题改版 数学 四年级 下册
5 解决问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5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冀教版(共72张PPT)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习题课件-第5单元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冀教版(共72张PPT)
每段最长是2×2=4(厘米)
3.有一张长是18厘米、宽是12厘米的长方形纸, 把它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若干正方形,不能有剩 余,有几种剪法?正方形的边长各是多少厘米?
4种
正方形的边长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6厘米
第5单元·P62练一练
1.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海洋中的蓝鲸,陆地上最 大的动物是大象。
1
( 5)
1
(4 )
(2)5个 6 是 ( 6 ),4个 11 是(11 ) 。
2.把1升饮料平均倒进5个杯子中。
(1)每个杯子中的饮料是1升的((
1 5
)),有((
1 5
) )
升饮料
(2)3个杯子中的饮料是1升的
( (
3 5
)),一共有((
3 5
) )升饮
料。
1 3小.幼班儿园1买来。6你0知个道皮每球个,班分分给得大多班少个2 皮,球中吗班?
红红看得多
第5单元·P55练一练
1.把2千克茶叶平均装在5个茶叶筒中,每个茶叶 筒装多少千克?
2 2÷5= (千克)
5
2.
(2 ) 2÷7 = ( 7 )
5 8 =( 5 )÷( 8 )
7 ( 7 )÷9= 9
3.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式的商。
6÷7 6
=7
8÷9 8
=9
5÷13 5
= 13
12÷17 12 = 17
(1)一头蓝鲸的体重是一头大象的多少倍? 150÷5=30
(2)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蓝鲸的几分之几? 1
5÷150= 30
2.果园里有18棵梨树和9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树是 苹果树的几分之几?苹果树的棵树是梨树的几倍?
1 18÷90= 5 90÷18=5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猜数游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方程:猜数游戏》说课稿(附反思、板书)课件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能力以及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已经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会 用方程表示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理解了等式的性质并能解简单的 方程。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内容,在 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习了用 “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b"和"x+a=b"的简单方程 。
板块五、课堂练习
1、解方程。
3X+5=20
4X-1.2=2.4
5.8-2X=4.2
2.1+5X=7.8
2、完成练一练1、2、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块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猜数游戏 解:设这个数是 x。 2x+20=80 2x=60 x=30 2×30+20=80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是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对于学生来说确实很难,书上练习 不够,也没有文字题的过渡,学生对于找等量关系感觉很抽象,根本无 从下手。
《认识方程:猜数游戏》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 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课时内容《猜数游 戏》。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 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 指正。

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03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人教版(2014秋)

四年级下册数学习题课件第5单元 第03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人教版(2014秋)

3.在点子图上分别画出一个锐角三角形和一个直角 三角形。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78 cm,底边长24 cm,这 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多少厘米?
(78-24)÷2=27(cm)
5.李强想做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已知两条边长 分别是55 cm、27 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 厘米?
55+55+27=137(cm) 解题指导:因为是等腰三角形,又知道两边的长,第 三边的长可能是55 cm或27 cm,但是第三边长是27 cm时,又不符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所以第三边的 长是55 cm。
边栏部分内容如下:
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52 cm,其中一条边长 18 cm,另外两条边各长多少厘米?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由两条腰长加上底边长, 现在只知道一条边长18 cm。这条边可能是底边,也 可能是腰,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解答。
解答: 若18 cm为底边长,则腰长为:(52-18)÷2=17(cm), 即另外两条边长是17 cm、17 cm。 若18 cm为腰长,则底边长为:52-18×2=16(cm),即 另外两条边长是18 cm、16 cm。
三角形按角分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 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只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作业课件
四年级 册
人教版
课后练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3课时 三角形的分类 (教材P63例5)
1.把下列三角形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直角三角形: ③⑤ 锐角三角形: ④⑥
钝角三角形: ①② 。 等边三角形: ④⑥ 。
2.猜一猜下面被遮住的可能是什么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最后一个既可能是锐角三 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还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1用画图策略解决和差问题∣苏教版(秋) (共21张PPT)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5.1用画图策略解决和差问题∣苏教版(秋) (共21张PPT)

拓展提高
6. 小明和爸爸现在年龄的和是34岁,4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4岁, 小明今年多少岁?
【答案】(34—24)÷2=5(岁)
【解析】4年后爸爸比小明大24岁,也就是爸爸比小明大24岁,这个差是永远不变的。所以 归根结底,这还是和差问题。
发散思维
7. 爸爸今年48岁,儿子今年21岁,多少年前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儿子 的4倍?
【答案】48—21=27(岁) 27÷(4—1)=9(岁) 21—9=12(岁)
【解析】根据题意,爸爸和儿子的年龄差是27岁,这是一个不变量。那么,可以求出几年 前儿子的年龄,即27÷(4—1)=9(岁),再用21减去9 得到12年前。
方法1: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标枚数的2倍, 可以先求小宁有多少枚。
小宁(72—12)÷2=30(枚),小春30+12=42(枚) 或72—30=42(枚)
课题引入
【解析】
方法2: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标枚数的2倍, 可以先求小春有多少枚。
小春(72+12)÷2=42(枚),小宁42—12=30(枚) 或72—42=30(枚)。
知识梳理
【例】张宁和王晓星一共有卡片74张。王晓星给张宁5张后,两人 画片的张数同样多。两人原来各有卡片多少张?(先把已知 条件在线段图上表示出来,再解答)
5×2=10(张) 74
知识梳理
【解析】从图中可知,王晓星减去10张就和张宁一样多,张宁加上10张就和王晓星一样多。 因此,从74张里面减去10张就是张宁张数的2倍,从74张里面加上10张就是王晓星张数的2 倍。因此,可以这样解答: 方法一: 5×2=10(张),(74—10)÷2=32(张),74—32=42(张),答张宁有32 张,王晓星有42张; 方法二:5×2=10(张),(74﹢10)÷2=42(张),74—42=32(张),答张宁有32张, 王晓星有42张。(求出第一个人的张数后,第二个人的张数有多种方法计算,不一一列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折一折
求值
二、合作探索
分别说出绿色部分所表示的意思,再用分数表示出来。
(
1 2
)
(
2 4
)
(
4 8
)
×4
×2
1 2
=
2 4
=
4 8
×2
×4
从图上看出,这三个
分数的大小有怎样的
÷4
关系呢? ÷2
1 2
=
2 4
=
Hale Waihona Puke 4 8÷4÷2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2, 或同时乘以4,分数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 或同时除以4,分数大小不变。
三、达标检测
火眼金睛辨对错。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
小不变。
()
×
(2)把 3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也要加 4
上6。
()
×
你能用上面的规律找几个相等的分数吗?
1 3
×2
×=2
×3
2 6
=
4 12
×3
= ……
……
你能用上面的规律找几个相等的分数吗?
÷3
1 3
=
÷3
2 6
÷2
=
÷2
4 12
= ……
……
从刚才的演示中, 你发现了什么?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 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1 3
×2
×=2
×3
2 6
=
4 12
8
(3) 把 18 的分母缩小2倍,要使分数的 大小不变,它的分子也应该_缩__小__2倍____.
三、达标检测

写出4个与
3 4
相等的分数,

写出4个与 1
7
相等的分数。
三、达标检测
• 1、五年级共有男生55人,女生52人,女生 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 2、李村有73公顷耕地,其中菜地8公顷, 菜地占耕地面积的几分之几?
×3
= ……
÷3
1 3
=
÷3
2 6
÷2
=
÷2
4 12
= ……
二、合作探索
想一想,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能同时乘或除以0吗?
1= 0
2
0
分母不能为0
1
2
0不能作除数。
你能不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概括成一个结论?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 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 都可以呢? (注意:0除外)
备课优化整合资源 青岛版四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 信息窗3
分数的基本性质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 ,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 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 见到说:“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 块饼平均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 抢着说:“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 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你 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哪只猴子分得的多?
解决初设问题
解决初设问题
观察和验证,得出结论:
三只猴子分得的饼一样多
二、合作探索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写出几个相等的分数吗?
2 3
=
4 6
=
8 = 10
12 15
48 64
=
24 =
32
6 8
=
3 4
三、达标检测
1. 比一比,谁回答的又准又快。
8621435036===(111(241326603)54××÷÷)=×5((==((×((2244832))34364))))08===(((43(86514)9))5)
讨论:
哪只猴子分得的多?
学习目标
(1)在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 (2)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每你块能展提板出的什图么片问部题分?各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
二、合作探索
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
1
2
4
2
4
8
二、合作探索
每块展板的图片部分各占整个版面的几分之几?这三个 分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 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 数的基本性质.
解决初设问题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有一天, 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 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猴2见到说 :“太小了,我要两块。”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 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猴3更贪,它抢着说:“ 我要三块,我要三块。”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 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你知道哪只猴子分 得多吗?
三、达标检测
2. 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大小不变、分母是9的分数。
2 3
=
6 9
8 18
= 49
2 3
0 6
=59
1 5
2 4
=
2 9
三、达标检测
填一填.
(1)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_同__时__乘或者除以
_相__同__的数( 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2) 把
2 3
的分子扩大4倍,要使分数的大
小不变,应该_分__母__也__扩_大__4_倍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