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建筑学-构造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 承重结构——由建筑材料按照力学原理和传力规律 组成,并能承受一定荷载作用的骨架或体系。
– 墙、柱、楼板、楼梯、屋顶、基础等,通常将其称为建 筑构件。
• 围护构件——固定在房屋的外部,抵抗自然界的风 霜雨雪的侵袭,太阳光的幅射热,噪声的干扰等。
– 在框架结构中,框架是承重构件,屋顶和楼板的 荷载传给框架,框架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 将其传给基础。墙体只是围护构件,不参与受力 工作。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框架结构
– 横向框架 – 纵向框架 – 纵横向框架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5 建筑构造概论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5.3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 建筑构造概论
• 建筑构造是一门研究建筑物的组成以及各组 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综合性技术 学科。
• 主要任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 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 作为建筑设计中综合解决技术问题及进行施 工图设计、绘制大样图的依据和保证。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墙承重结构
– 横墙承重结构体系 – 纵墙承重结构体系 – 纵横墙承重结构体系
房屋建筑学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5.2 建筑物的结构体系
• 框架结构
– 框架结构是由框架梁和框架柱刚性连接,组成 一个平面骨架,一个骨架为一榀框架。每榀框架 之间由若干联系梁连接,形成一个空间骨架,称 为框架结构体系。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三、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
横墙承重方案:凡以横墙承重的称横墙承重方案或横向结构系统。
1. 主要特点是横墙间距密,加上纵墙的拉结,使建筑物的整体性好、横向刚度大,对抵抗
地震力等水平荷载有利。但横墙承重方案的开间尺寸不够灵活。 2. 适用于房间开间尺寸不大的宿舍、住宅及病房楼等小开间建筑
纵墙承重方案:凡以纵墙承重的称为纵墙承重方案或纵向结构系统。
纵墙承重可使房间开间的划分灵活,可以获得较大的使用空间。但这类房屋的横向刚度 较差,应加强楼、屋盖与纵墙的连接,这种体系不宜用于多层建筑物。 2. 多适用于需要较大房间的办公楼、商店、教学楼等公共建筑
1.
纵横墙承重方案:凡由纵向墙和横向墙共同承受楼板、屋顶荷载的结构布臵 称纵墙(混合)承重方案。
于60mm,砂浆饱满、厚薄均匀
(a)全顺式 (b)丁顺相间式 (c)一顺一丁式 (d)两平一侧式
粘土砖的使用趋势 缺点:占用耕地、破坏环境、模数不符、自重大热工性能 差、施工效率低。不适应工业化生产。06年起安徽全省禁 止使用粘土砖作为墙体材料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多孔砖墙与空心砖墙: 多孔砖:孔洞率不低于15%、孔径小数 量多烧结粘土砖;竖孔用于承重。 (以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或黏土为 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大 于3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 于承重部位的砖。)
(a)抹水泥砂浆或水刷石;(b)加厚墙身并抹灰;(c)镶砌石材;(d)用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a)抹面;(b)贴面;(c) 石材砌筑
《建筑识图与构造》第五章墙体构造
(2).散水:散水一般设臵在建筑物的四周和勒脚的 外侧;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论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1 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3.楼板层
楼板层是建筑物的水平分隔构件,也起承重作用。 就承重而言,其承受着家具设备、人体荷载,并将这 些荷载传给墙或梁。楼板作为分隔构件,沿竖向将建 筑物分隔成若干楼层,借以扩大建筑面积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5.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计原则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2.建筑构件的竖向定位
⑴楼地面的竖向定位:楼地面的竖向定位应与楼地
面的上表面重合,即用建筑标高标注。 ⑵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门窗洞口的竖向定位与洞 口结构层表面重合,为结构标高。 ⑶屋面的竖向定位:屋面的竖向定位应为屋面结构 层的上表面与距墙内缘120mm处或与墙内缘重合处 的外墙定位轴线的相交处,即用结构标高标注。
• 绝对标高——青岛市外黄海海平面年平均高度为
+0.000标高 • 相对标高——建筑物底层室内地坪为+0.000标高
城乡建设学院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ollege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论
学习目标:
1.掌握建筑构造的概念; 2.了解建筑构造的任务、房屋的基本组成 和各组成部分在房屋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影响建筑构造的主要因素及建筑构
建筑构造概述

民用建筑构造是指民用建筑中构件与配件的组成, 相互结合的方式、方法。民用建筑构造的主要研 究对象是民用建筑(房屋)的构造组成、各组成 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构造原理研究各组成部分的要求,以及满足这些 要求的理论;构造方法则研究在构造原理指导下, 用建筑材料和制品构成构件和配件,以及构配件 之间的连接方法。
古时有花木兰“替父从军”的传说,满清有一则扈巧云 “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就是沈阳德胜门的“女儿墙”。 《辞源》里这么说:“城上垣,曰睥睨,。。。。亦曰女 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主要是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的连 续凹凸的齿形矮墙,以反击敌人在来犯时,掩护守城士兵 之用。 刘禹锡的《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三)建筑标准的影响
建筑标准所包含的内容较多,与建筑构 造关系密切的主要有建筑的造价标准、建 筑装修标准和建筑设备标准。 标准高的建筑,其装修质量好,设备齐全 且档次高,自然建筑的造价也较高;反之, 则较低。
二、设计原则
1 2 3 3 4
ThemeGallery is a Design Digital Content & Contents mall developed by Guild Design Inc.
建筑构造研究的内容
建筑空间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场所,它使人 类能避开自然界的某些不利因素的影响,生活在 相对舒适的和易于控制的环境 中,建筑实体 正 是提供和界定空间的依托。
建筑构造 是专门研究民用与工业建筑实体建造 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一门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 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涉及建筑材料、 结构、建筑物理、建筑施工、建筑美学等学科。
第五章 建筑总体布局

四
场地分析与设计
(一)室外场地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 由于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不同, 所要求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 所要求的室外场地的空间也不同,通常可 划分为三类: 划分为三类: 集散广场 活动场地 停车场地
1 集散广场
公共建筑人流比较集中,其室外空间通常要求 公共建筑人流比较集中, 比较开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 比较开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 根据各种功能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 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 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 理上要求也比较高, 理上要求也比较高,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广场 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 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 观赏建筑的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 观赏建筑的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和角度。
(二) 图示条件
平面限度
关于场地划分的数量和使用性质的限定,一 关于场地划分的数量和使用性质的限定, 般包括几种边界限制 1 建设用地边界线 建设用地边界线是场地最外围界线,它侧重 建设用地边界线是场地最外围界线, 于强调土地的使用、收益和处分等权能的财富属 于强调土地的使用、 性和经济责任,具有严谨的法律意义。 性和经济责任,具有严谨的法律意义。 2 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 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 的规划控制边界线, 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二
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 作为建筑师,在开始创作公共建筑时,首 先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 先遇到的就是总体环境布局中的问题。 一幢好的公共建筑,其室内外的空间环境 一幢好的公共建筑, 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相互渗透和相 应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 互补充的关系, 互补充的关系,使之构成一个整体统一而 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又和谐完整的空间体系。
房屋建筑学第五章

三、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
1.外力作用的影响 1.外力作用的影响 2.自然气候的影响 2.自然气候的影响 3.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3.人为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四、建筑构造设计原则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1.必须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2.必须有利于结构抗震 2.必须有利于结构抗震 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3.必须适应建筑工业化的需要 4.必须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4.必须讲求建筑经济的综合效益 5.必须注意美观 5.必须注意美观
桁架筒体结构: 桁架筒体结构:在筒体结 构中, 构中,增加斜撑来抵抗水平 荷载, 荷载,以进一步提高结构承 受水平荷载的能力, 受水平荷载的能力,增加体 系的刚度。这种结构体系称 系的刚度。 为桁架筒体系。 为桁架点:由多根 杆件按照一定的网 格形式通过节点连 接而成的空间结构。 接而成的空间结构。 具有空间受力合理、 具有空间受力合理、 重量轻、刚度大, 重量轻、刚度大, 跨度大、 跨度大、抗震性能 好等优点。 好等优点。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起承受底层房间荷载 地坪是底层房间与地基土层相接的构件, 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的作用。要求地坪具有耐磨防潮、防水、防尘和保温的性能。 4、楼梯: 楼梯: 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 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供人们上下楼层和紧急疏散之用。故要 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求楼梯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并且防滑、防火,能保证安全使用。 5、屋顶: 屋顶: 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 雪霜、 建筑物顶部的围护构件和承重构件。抵抗风、雨、雪霜、冰雹 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 等的侵袭和太阳辐射热的影响;又承受风雪荷载及施工、检修等屋 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 顶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故屋顶应具存足够的强度、刚 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度及防水、保温、隔热等性能。 6、门与窗: 门与窗: 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 门与窗均属非承重构件,也称为配件。门主要供人们出人内外 交通和分隔房间使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 交通和分隔房间使用,窗主要起通风、采光、分隔、眺望等围护作 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 用。处于外墙上的门窗又是围护构件的一部分,要满足热工及防水、 保温、隔声、防火的的要求。 保温、隔声、防火的的要求。
建筑构造 第五章 楼梯与电梯

平台梁 栏杆
楼层平台 楼层平台
楼层平台 楼层平台 楼层平台
楼梯的组成
精品课件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 建筑技术研究所绘制
5.1.2 楼梯的类型
1.按材料分
——钢筋混凝土楼梯、木楼梯、金属楼梯及组合材 料楼梯。
2.按位置分
——室内楼梯、室外楼梯。
3.按使用性质分
——主要楼梯、辅助楼梯、疏散楼梯及消防楼梯。
了解 楼梯尺寸的计算—以双跑平行楼梯为例,步
骤如下:
1、梯段宽度(a)与平台宽(D1、D2)的计算 梯段宽a:
a AC
A——开间净宽
2
C——梯井宽度,C=60-200mm
平台宽: 根据 D1≥a 、D2≥ a ,初取 D1、D2。
精品课件
建筑构造
2、踏步的尺寸(r、g)与数量(N)的确定
N=H/r
H—房屋层高
b+h≈450mm
h—踏步的高度
b+2h=600-620mm b—踏面的宽度
精品课件
建筑构造
3、梯段长度(L)计算 梯段长度取决于踏步数量(N) 当N已知后,对两段等跑的楼梯梯段长L为:
L=(N/2-1)g
g —踏面宽
4、验算是否满足D1+L+D2=B,(B—净进深) 如不满足则重新调整;
建筑构造
1.单跑直楼梯: 无中间平台,踏步数≤ 18 用于层高不大的建筑
○楼梯的形式
精品课件
9
2.多跑直楼梯:
○楼梯的形式
有中间平台,导向性较强
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多用于大厅
精品课件
10
3.平行双跑楼梯:
○楼梯的形式
缩短人流行走距离,节约面积
建筑工程技术《第5章 民用建筑概述》

第五章民用建筑概述5.1 民用建筑构造的构造组成民用建筑通常是由基础、墙体(或柱)、楼板层(或楼地层)、楼梯、门窗、屋顶等六个主要部分所组成。
房屋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之外,对不同使用功能的建筑,还有一些附属的构件和配件,如阳台、雨篷、台阶、散水、勒脚、通风道等。
这些构配件也可以称为建筑的次要组成部分。
1 基础基础是建筑物向地基传递荷载的下部结构。
作用:承受建筑物的的全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地基。
设计要求:1.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2.能抵御地下各种不良因素的侵蚀。
2 墙体(或柱)墙体(或柱)是建筑物的竖向承重和围护构件作用:1.承重:承受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等水平构件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基础;2.围护: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的作用;3.分隔:内墙起着分隔房间、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作用。
设计要求:根据墙体功能的不同,分别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经济性。
3 楼板层和地坪(楼地层)楼板层和地坪(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和分隔构件。
作用:1.承重:承受楼板层本身自重及外加荷载(家具、设备、人体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2.分隔楼层:按房间层高将整栋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若干层;3.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隔声能力;2.具有防潮、防水、防火能力。
地坪是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的部分,它承担着底层房间的地面荷载。
由于地坪下面往往是夯实的土壤,所以强度要求比楼板低。
不同地坪,要求具有耐磨、防潮、防水和保温等不同的性能。
楼梯楼梯是楼房建筑的垂直交通设施。
作用:1.供人们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联系和紧急疏散;2.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2.具有足够的强度;3.防火、防水和防滑。
5 屋顶: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和承重构件屋顶是建筑物顶部的外围护和承重构件作用:1.围护:抵御自然界不利因素的侵袭:风、雨、雪、太阳热辐射等对顶层房间的影响;2.承重:承受建筑物顶部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垂直方向的墙(或柱)等承重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按承重结构所用材料
1)砖木结构 3)钢筋混凝土结构
2)砖混结构 4)钢结构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5.建筑结构的承重方式 1)墙承重式 3)局部框架承重式
2)框架承重式 4)空间承重式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墙承重式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局部框架承 重式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框架承重式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空间承重式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2.按建筑规模和数量分类 ⑴ 大量性建筑
这类建筑如一般居住建筑、中小学校、小型商 店等。本课程以此类建筑为主要内容。 ⑵ 大型性建筑
大型性建筑是指多层和高层公共建筑和大厅型 公共建筑。如大城市火车站、机场候机厅、大型 体育馆场、大型影剧场等建筑。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3.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类 (1)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楼梯是房 屋的垂直交通 工具,作为人 们上下楼层和 发生紧急事故 时疏散之用。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5.屋顶
屋顶是房屋顶 部的围护构件, 抵抗风、雨、雪 的侵袭和太阳辐 射热的影响。屋 顶又是房屋的承 重结构,承受风、 雪和施工期间的 各种荷载。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6.门窗
第二篇 房屋建筑构造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第五章 建筑构造概述
本章主要内容:
民用建筑的组成 建筑分类及等级划分 建筑标准化 房屋的变形缝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Fra bibliotek述研究方向:房屋的构造组成、形式、方法及各个组 成部分的细部构造做法。
主要任务:根据建筑物功能要求,提供符合适用、 安全、经济、美观的构造方案。
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开间或柱距、进深或跨度、构配
件尺寸和门窗洞口等。
②竖向扩大模数 3M、6M
主要用于房屋的高度、层高和门窗洞口高。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2)分模数 基本模数的分数倍数 M/10、M/5、M/2等相应尺寸为10mm、20mm、
50mm。
主要用于缝隙、构造结点、构配件截面等。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三、房屋的定位
1.砖墙与平面定位轴线 2.几种尺寸及相互间的关系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2.几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a)构件标志尺寸大于构第造五尺章建寸筑;构造(概b述)构件标志尺寸小于构造尺寸
四、常用建筑名词
1.建筑物 2.构筑物 3.建筑红线 4.地面 5.横向轴线 6.纵向轴线 7.开间 8.进深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二、 房屋建筑的等级划分
建筑的等级一般按建筑物的耐久性、耐火性、重 要性划分。
1.按耐久性划分
使用年限(100年以上,50~00年,25~50年,15年以下)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2.按耐火性划分
根据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等级确定,一般分为四 级。 1)构件按燃烧性能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燃 烧体。 2)耐火极限:对任一建筑构件,从受到火作用时起, 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 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一般民用建筑由基础、墙或柱、楼地层、楼梯、 屋顶、门窗等建筑配件组成。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1.基础 基础是房屋底
部与地基接触的 承重结构,它的 作用是把房屋上 部的荷载传给地 基。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2.墙或柱
1)墙是建筑物的 承重结构和围 护构件。
2)柱是房屋空间 的竖向承重构 件,并将承担 的荷载传给基 础。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3.楼地层(楼板层
和地坪层) 楼板层是水平方向
的承重结构,并用 来分隔楼层之间的 空间。 地坪层是房屋低层 的承重分隔层,将 底层的全部荷载传 给地基土层。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房屋的基本组成
4.楼梯
3.按重要性分类
按工程等级(书上表)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5.3 建筑标准化
一、建筑标准化的含义
1.建筑设计标准
建筑法规、建筑规范、定额及有关技术经济指标。
2.建筑标准设计
标准构、配件及整个房屋的标准设计图样、构件祥图等。 设计依据:《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二、建筑模数制
是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建筑物、 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以及建筑设备尺寸间相互协调 的基础。 1.基本模数
门主要用来通行, 窗主要用来采光和通 风。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除上述六部分以外,还有一些附属部分,如阳台、雨篷、 台阶、烟囱等。
组成房屋的各部分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但归纳起来是两 大类,即承重结构和围护构件。
5.2 建筑分类及等级划分
一、建筑的分类
1.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 (1)民用建筑 ①居住建筑 ②公共建筑 (2)农业建筑 (3)工业建筑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概述
建筑是一种生产过程(运动的),这种生产过程所 创造的产品结果(静止的),也就是各种建筑物或 构造物。
建筑物与构造物区分: 建筑物是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的房屋; 构造物是间接为人类生活、生产服务的建筑设施。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5.1 民用建筑的组成
房屋建筑是由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室内空间组合而 成的,而空间的形式又需要各种各样实体来组合, 这些实体称为建筑配件。
M 1M=100mm 水平基本模数数列幅度为1M~20M主要用于门窗洞 口和构件截面 竖向基本模数数列幅度为1M~36M主要用于房屋的 层高、门窗洞口和构件截面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2.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分模数) 1)扩大模数
3M=300mm
①水平扩大模数 3M、6M、12M、15M、30M、60M等
9. 层高 10.净高 11.建筑总高度 12.建筑面积 13.结构面积 14.有效面积 15.交通面积 16.使用面积 17.使用面积系数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3.建筑红线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9. 层高 10.净高 11.建筑总高度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
4.横向轴线5.纵向轴线6.开间7.进深
低层建筑: 1~3层的建筑。 多层建筑 : 4~6层的建筑。 中高层建筑: 7~9层的建筑。 高层建筑: 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以及 高度超过24m的其它民用建筑均为高层建筑。 (2)工业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分类
只有一层的单层;两层以上不超过24m的为多 层;大于24m为高层。
第五章建筑构造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