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课件-上下

合集下载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新修订)

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新修订)


我要把答错的小朋友 吃掉。
4 4 2 2
不错嘛,那这个你们能做对吗?
3
1
6
还可吃恶不了,的你我们难!一,的!那。定!在会来回一题来更
今天同我学们们认真识棒了!四用个你图们形的小 朋智友慧,赶它跑们了 分灰 别太 是狼 什。 么?
我采了3个蘑菇。
3
4
0
两个气球
0
从0开始。
厘米

起 点
我会排队
数字0, 像鸡蛋, 上下长, 左右扁;
要想把它写得 好,
封口之处是关 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什么知识呢?
认识 1—5
1 2 3 4 5
1 像铅笔细又长
2 像小鸭水中游
3 像耳朵注意听
4 像红旗随风飘
学生学习的兴趣很高,教学效果也很好。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高、矮
矮 高
看 测量
长、短
长 短
长、短
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 一端对齐。
短 长
在最长的文具后面画√。

在短的动物后面画“○” ○
,短的下面画○ 。


“远近”、“厚薄”你会 比吗?
哪长,画√? 哪根最短,画○?
哪根绳子最长?在最长的后面画√

下面的绳子哪根长?哪根短?
根据下面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打“√”. 比一比,把长的打“√”.
根据下面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打“√”. 比一比,把长的打“√”.

长的画☆,短的画△.




高的画☆,矮的画△.




○ √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7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2020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课件

和 同样多 和 同样多
图中还可 以比什么?
【课本7页“做一做”第3题】
1. 在多的后面画“√”。 在少的后面画“√”。


2. 在少的后面画“√”。【课本8页“练习一”第3题】 √
3. 在多的后面画“√”。【课本8页“练习一”第4题】

比多少
和 同样多。
比少 比多
四、在正确的答案后面的 里画“√”。
1 ~ 5 的认识
【单击下一步或点击图片均可播放视频】
【点击图中各事物可闪动并圈出】
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你你能能拿拿出出数数量量是是““21””“的3小”棒“吗4”?“5” 的小棒吗?
12345
再添计上数“器1上”有颗1,颗是珠几子颗,? 用几可表以示用?“1”表示。
对于 来说, 、
在它的上面。
对于 来说, 在它的上面, 在它下面。
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描述这些交 通工具的位置关系吗?

的前面

的后面

的前面

的后面

的前面,在
的后面
的前面是 ______________ 。
请你再看图说一说吧!
小 结
在说明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时,一 定要说清是谁和谁在比较。
你能比一比 图中各种事 物的多少吗?
比一比,小兔 和砖的数量谁 多谁少?
小兔和砖
和 同样多。
一个对着一个,没有多余的。
比一比,小猪 和木头的数量 谁多谁少?
小猪和木头
比少
比多
如果每休只息小时兔,吃小一兔根拿萝来卜了,自每己只爱小吃猪 吃一个的苹萝果卜,和请小你猪比爱一吃比的,苹够果分。吗?

浙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浙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
浙教版一年级数学 上册全套PPT课件
1
1、能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了 解你们的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正方体
长 方 体
圆柱体

蒙上眼睛,从布 袋里摸出一块积 木,然后说出它 们的名称。
找一找
你在生活中找到了什麽?
分一分:
长方体 球
正方体 圆柱
判断:在正方体下面画√
3
(2)
5
7
9
7
5
3
1
原来荷叶上有7只青蛙, 3只青蛙跳进了水里。 荷叶上还剩4只青蛙。
原来荷叶上有7只青蛙, 3只青蛙跳进了水里。 荷叶上还剩4只青蛙。
7-3=4
摆一摆、说一说。
原来有……,拿开……,还剩……,减法算式是……
-2 5 -4 5
8- 5=3
8 -4=4 8- 5=3 8 - 6= 2
6 1
2 57
3 4
10 9
8
4
5
2
3
1 6
10
87 9
10
10
( 2) ( 4)
( 7)
(10)
9 < 10
10 > 9
摆一摆 分一分
10 10 10 10 10 19 28 37 4655
10 10 10 10 91 82 73 64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售票处
1、从左边开始按要求涂一涂
涂4个
4个
涂第4个
第4个
2.你能说说戴蓝色帽子的小猴子在第几个位置?

《上下前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课件ppt(6篇)

《上下前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课件ppt(6篇)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
上、下、前、后
游戏导入
听口令 做动作
小脑袋向上抬一抬, 小脑袋向下低一低, 小手向前伸一下, 小手向后伸一下。
自主探究
你都发现了什么? 你想告诉大家什么呢?
自主探究 汽车的下面有 火车 。
小组交流
你想问什么?在小组内互相问一问吧!
小组交流 轮船的上面有 火车 。
自主探究 客车的前面是 货车 。
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探究新知

下 你能说说火车、汽车、轮船的位置吗?比一比谁说的多。

的上面。

的下面。
探究新知
前:面对的方向
后:背对的方向
你能用前后说说它们的位置吗?比一比谁说的多。

的前面。

的后面。
基础练习
1.说一说。小东的前面是( 小玉、)小,兵小云在小华的、 ( 前)面。
基础练习
小组交流
在小组内说一 说你的前面、 后面分别是谁?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课件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课件
知识点1
学习“前后”的概念,掌握判断 物体相对位置的方法。
知识点2
学会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 置,并能够进行简单的空间推理。
知识点3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进一步培养 空间感知和思维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学习目标
01
02
03
理解上下关系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物体 之间的上下关系。
应用上下关系
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 用上下关系来解决问题, 如分辨楼上楼下。
培养空间观念
通过学习上下关系,培养 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 力。
02
上下概念
什么是上下
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 念,表示物体的位置 关系。
通过上下概念,可以 描述物体之间的相对 位置关系。
上表示物体在另一个 物体的上方,下表示 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 下方。
上下与位置关系
上下概念与位置关系密切相关。
在空间中,物体之间的上下位置 关系是相对的,取决于观察者的
视角。
通过上下位置关系,可以确定物 体的具体位置,并描述它们之间
的关系。
上下与方向感
上下概念与方向感有关联。
方向感是指对物体方向和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能力。
上下车
理解上下空间关系在上下车中 的应用,上车时需要向上走,
下车时需要向下走。
故事中的上下
总结词
通过故事情节理解上下空间关系
故事情节中的上下关系
理解故事中人物的活动和上下空间的 关系,例如小松鼠住在树洞里,小鸟 住在树上。
故事情节中的上下动作
理解故事中人物向上或向下的动作, 例如爬楼梯、跳下床等。
一年级数学上册《上下》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青岛版六三制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得分。
温度计上的0 表示分界线。
1.填一填。(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10第1题)
2.(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11第5题)
填一填。
3
21
5
41
5
23
4
22
5
32
4
13
2
11
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
有几棵? 有几棵? 有几个? 有几个?
你能拨出6、7、8、9、10吗?
这些数怎么写呢?
排第几?
10 6 4 10 4 6
看谁算得快!
5+5=10 0+9= 9 3+7=10 7+1= 8 8+1= 9 10-3=7 4+3=7 2+5= 7 2+7= 9 10-2= 8 10-8=2 6+4=10
一共有多 少只兔子?
树上还剩 多少只 ?
草地上有4只白兔, 跑过来3只黑兔, 又跑来2只灰兔。
还剩几个同学?
方法二:(利用数的组成)
6 – 2 =4 (个)
6
24
还剩几个同学?
方法三:(相加算减法)
6 – 2 =4 (个)
4+2=6 -=
树上还剩几只 ?
7 – 5= 2 (只)
树上有7只 从树上跳下5只
树上还剩几只 ?
方法一:(倒着数法) 7 – 5= 2 (只)
6,5, 4,3,2。
1.把动物全圈出来。(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11第2题)
2.分一分,地上跑的画“√”,天上飞的画“ ”, 水里游的画“ ”。(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26第3 题)



3.想一想,可以怎样分?(来自教材课后习题P26第4题)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学课件第一单元数一数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观察实物用石子表示数,用小棒表示数,用手指表示学生通过操作,逐步建立数的概念。

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这些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建立数和形的关系的概念。

教学内容:通过观察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物体的形状、颜色和数量这些客观事物的不同特征,从而建立数和形的关系的概念。

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会用石子表示数。

3、学会用小棒表示数。

4、能正确用手指表示10以内的数。

教学重点:学会用石子表示数。

教学难点:正确用手指表示10以内的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本单元教学通过让学生比事物,各部分之间长短、大小、多少的比较,使学生逐步建立量的概念,初步知道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以便进行分类的教学。

教学内容:1、比多少 2. 比长短 3. 比高矮 4. 比轻重 5. 比粗细 6. 比宽窄7. 比长短 8. 给物体分类教学目标:1、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粗细和宽窄。

2、能通过比较确定物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比较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客观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从而使学生初步确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教学重点: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长短、高矮、轻重、粗细和宽窄。

教学难点:能通过比较确定物体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并且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同时认识书写“+”“-”号及填答语的意义,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使学生通过学习用具体的物体作为运算的思维工具,不借助计算工具,逐步形成心算技能。

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加、减运算的意识,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用石子表示1-5的认识 2. 用小棒表示1-5的认识 3. 用手指表示1-5的认识 4. 加减法的含义及加法含义的思维过程 5. 加法各部分名称及减法各部分名称 6. 填未知数的答语及简单的减法应用题 7. 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8. 用铜钱图表示分解与组成 9. 看图列加法算式及看图列减法算式 10. 5以内的口算加减法及有关0的加减法 11. 类推6-10的认识及加减法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2. 填未知数的答语及简单的加法应用题 13. 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左右、前后、上下等 14. 自编应用题——根据一幅图编两道加法应用题和一道减法应用题。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套PPT课件汇总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套PPT课件汇总
整十数:几十是由几个十组成的。 一般数: 几十几是由几个十和几
个一组成的。
32 45 77 69
请说出这些数的组 成。试一试。
三、达标检测 1.填一填。
(1)10个一是1个( 十 ),1个十 是10个( 一 )。
(2)10个十是(100 ),一百是 ( 10 )个十。
2.看图填空。
( 4 )个十和 ( 6 )个一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体验数的 意义、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 观察思考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
学习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及数位上的数 的含义。
一、复习导入
用小棒摆出下列数:43、57、65、 24,并说出这些数的组成。
这试节一试课。我 们 要 继 续 学 习 100以内的数,看看这些 数怎么写,怎么读。
知识讲解
10-7=____ ____+5=____
1.圈一圈,算一算
练一练
16-7=____ 13-7=____
练一练
2.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11-7=____
14-7=____
17-7=____
18-7+3=____
想一想,15-6=?
15-6=?要怎么计算呢? 1.用加法算减法
6+____=15 15-6=____ 2.圈一圈
知识讲解
10-8=____ ____+4=____
1.圈一圈,算一算
练一练
15-8=____ 12-8=____
练一练
2.用你喜欢的方式计算:
11-8=____
19-8=____
13-8+2=____
16+1-8=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