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产品检验试验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办法

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办法

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办法一、背景介绍随着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为了规范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管理,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管理办法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根据题目要求,以管理办法的形式来探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管理问题。

二、汽车零部件行业管理办法1. 定位和目标1.1 定位: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产业中的关键环节,其主要功能是为整车制造商提供各类零部件和系统。

1.2 目标:通过有效的管理,推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

2. 生产与质量管理2.1 设立统一的质量标准:制定并实施符合国家标准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达到规定的安全性和性能要求。

2.2 强化供应链管理:建立健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严格把控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供应零部件符合规定要求。

2.3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建立科学的生产过程控制体系,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3. 技术创新与研发管理3.1 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技术研发水平,推动产业技术革新。

3.2 改进研发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研发管理制度,提升研发效率,加快新产品的研发周期。

3.3 加强技术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市场准入和监管4.1 设立准入门槛:制定准入门槛,要求企业符合一定的技术和质量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营能力。

4.2 建立监管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强对汽车零部件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和违法经营行为。

4.3 加强信息公开:建立行业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发布行业动态、政策解读和产品质量信息,提升行业透明度。

5. 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5.1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对汽车零部件行业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5.2 推进技能提升:加强对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FTG.225.023.7-2011发布日期:2011年01月04日实施日期2011年01月04日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欧曼重型汽车厂过程检验和试验管理办法FTG.225.023.7-20111 目的按规定的程序对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产品或在制品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不合格的产品不转序,进而保证整车质量。

2 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整车厂在冲压(含备料)、驾驶室装焊、驾驶室涂装、车架铆接和涂装、整车装配、调试(不含整车终检)等过程的检验和试验。

3 引用文件FTG.225.030 不合格品管理办法FTG.225.031 质量信息管理办法标识和可追溯性4 术语4.1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试验:按照程序确定一个或多个特性。

4.3质量门:生产线的检验工位,检验操作者按照作业标准对质量门规定的产品质量特性进行例行检查的一个工位。

4.4单一问题清单:检验过程出现的单发质量问题。

4.5PCR报告:质量问题交流报告,解决跨部门和较复杂质量问题的管理工具。

4.6质量门例会:在生产时每日例行召开的解决质量门发生的单发质量问题和现场需解决问题的会议。

5 职责5.1质量管理部,负责:5.1.1过程检验和试验的方案策划。

5.1.2过程检验和试验人员资格的确认。

5.1.3过程检验质量标准的制订和修订。

5.2质量控制部,质检科,负责:5.2.1对所负责的质量门检验岗位指导书(SOS) 、标准化作业单 (JIS)及物料清单(MDS)等文件进行制(修)订。

5.2.2负责按标准化作业文件(SOS/JIS/MDS)要求实施过程检验。

5.2.3负责按时召开质量门例会。

5.2.4负责建立健全质量检验记录。

5.3技术中心,负责:为过程检验和试验提供最新有效的产品图样、产品标准、产品技术条件、产品特性清单等技术文件。

5.4制造技术部,负责:5.4.1为过程检验和试验提供最新有效的关键工序明细表、工艺卡和质量门设置方案等工艺文件。

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

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引言:汽车零部件作为整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汽车的质量和可靠性,制定和执行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善的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质量目标、质量控制流程、质量培训以及质量审计等方面。

一、质量目标一个可行和有效的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首先需要明确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 清晰明确:质量目标必须明确具体,便于员工理解和执行。

2. 可度量性:质量目标需要能够量化和测量,以便对目标的达成程度进行评估。

3. 可行性:质量目标应该符合实际可行性,考虑到资源和技术的限制。

4. 持续改进:质量目标应该以持续改进为导向,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水平。

二、质量控制流程一个完善的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应包含质量控制流程,以确保产品在各个制造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

质量控制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材料采购:选择和采购符合质量标准的原材料,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并进行供应商评估。

2. 制造工艺控制:建立标准的制造工艺流程,确保每一道工序都按照规定执行。

3. 产品检查与测试:建立适当的检验和测试标准,对产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质量合格。

4. 非合格品处理:建立非合格品处理机制,对发现的不合格品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措施,并追溯问题的根源。

5. 维修与返工:建立维修与返工制度,对发现的缺陷产品进行修复,以确保最终交付的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三、质量培训为了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制度应包括质量培训。

质量培训内容可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标准和规程:培训员工了解和遵守质量标准和规程,确保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2. 检验和测试技能:培训员工掌握正确的检验和测试技能,提高产品质量控制的准确性和效率。

3. 缺陷识别和处理:培训员工识别和处理产品缺陷的方法和技巧,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4. 团队合作与沟通:培训员工团队合作和沟通的重要性,以提高整个生产流程的协调性和效率。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管理办法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管理办法
5.2.2供应商品质部按车型的零件清单,特别是《3C关键件清单》对外协外购件进行抽样检验,依据检查基准书对零部件实施进货检验,着重关注对零部件的材料标识、产品认证标识、重量、批次号等要求进行检查
5.2.3供应商品质部根据相关标准如《3C关键件清单》,对本公司现场生产的合格产品抽样,对产品的材料标识、产品认证标识、重量、批次、装车状态等审查。如审查时发现实际装车与标准要求不一致时,立即停止该零件的生产,对存在的问题组织整改,具体按《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当发现该零件已经生产一批零件时,供应商品质部通知产品技术部共同评审确认已装部件车辆是否影响对获证产品的一致性,如违反拟销售国家、地区的获证产品的一致性管理要求,应予以追溯,具体按《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3.2确认检验:是指为验证产品是否持续稳定地符合标准要求所进行的抽样检验。
4职责
4.1供应商品质部
4.1.1负责收集供应商的3C关键件确认检验报告、3C认证证书。
4.1.2负责零部件监督抽查所需样件的提供;负责对收集的3C确认检验报告的有效性及完整性进行监督。
4.2工性法律法规要求,提供例行检验项目、技术参数及标准,并编制出《整车检查基准书》。
5.2.4供应商品质部每年组织相关单位按江西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对所有车型进行整车确认检验,如有国家相关单位进行监督抽查,则抽查结果可以替代年度确认检验。
5.2.5整车节能产品确认检验
5.2.5.1试制试验部每年一次委托第三方对节能认证产品的一致性进行整车燃料消耗确认检验,确认检验依据《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规则》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进行。
4.3过程质量管理部
4.3.1检测线负责对汽车产品在生产的最终阶段对规定项目按检验规程进行100%例行检验,并做好相应的检验记录和报告。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管理办法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管理办法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管理办法1.目的规定公司整车检验的管理职责、程序和检验、试验项目、方法、内容、频次、判定等要求,确保公司整车的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整车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定义无4.职责4.1品检室负责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规定及整车产品例行检验要求完成整车检验工作;并负责检验记录收集整理、定期报存。

4.2 研发中心负责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编制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整车产品确认检验的委外试验及确认检验报告的收集整理、报存。

4.3 品检室、配套室、外协室协助实施相应产品的确认检验。

4.4 信息档案部负责报存的相关检验记录的存档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5.1 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5.2 整车产品检验、试验规定5.2.1 整车产品检验整车产品检验指在生产最终阶段对车辆进行的100%的检验,包括装配过程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及入库前验收三个阶段,检测内容主要为:整车标记、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和强度、转向轮定位或侧滑、制动力及分配、车速表指示误差、汽油车排气污染物的测量怠速法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所规定的其他必查项目。

5.2.1.1 成车下线静态检验品检室总装下线确认站检验员应严格按照“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的规定和程序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测,并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相应处填写检验记录及判定结果;对发现不合格的处理必须进行复检确认符合放行条件后才能放行;所有要求检验项目,在“总装及成车随车检验卡”上须由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盖章。

5.2.1.2 检测线动态检验(100%例行检验)检测线动态检验员在接到报检通知后,进行检测线过线检测。

检测记录、不合格处理及复检记录均必须在“总装成车随车检验卡”上予以完整体现,并有检验人员的签字或签章确认。

检测线动态检测内容参见下表:汽车整车产品例行检验项目表。

汽车一般及关键零部件复验规范

汽车一般及关键零部件复验规范

外购器材通用复验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外购器材检验分类原则、检验要求及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所有外购器材的进厂检验。

2 引用标准GB/T2828.1-2003 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分类原则和要求3.1 根据外购器材的关重特性及经济价值把器材分为关键、重要和一般三类,分别用A、B、C表示。

3.2 关键(A)类器材必须拟制相应的复验规范,重要(B)类器材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可以拟制复验规范,一般(C)类器材一般情况不拟制复验规范。

4 分类4.1 A 类器材4.1.1 具有关键特性或重要特性的外购器材。

4.1.2 性能、功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可能导致完成所要求愈来愈的主要系统失效或导致最终产品不能完成要求愈来愈的器材。

4.1.3 性能、功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将影响产品使用寿命的器材。

4.1.4 外观质量(包括外形、尺寸、涂覆等)不符合要求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器材。

4.1.5 价格昂贵的器材。

4.2 B 类器材4.2.1 外观质量(包括外形、尺寸、涂覆等)不符合要求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器材。

4.2.2 性能、功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器材。

4.3 C类器材4.3.1 性能、功能指标虽与产品有生要关系,如不符合要求一般不影响产品使用性能的器材。

4.3.2 外观质量(包括外形、尺寸、涂覆等)不符合要求,对产品外观质量不影响的器材。

5 进厂复验5.1 A类器材按复验规范进行。

5.2 有复验规范的B类器材按复验规范进行。

5.3 没有复验规范的B类器材复验5.3.1 要求5.3.1.1 包装和标识器材包装应完好无损,合格证(质量证明)或应齐全,名称、型号、规格符合要求。

具有有效期的器材应在有效期内,且应考虑本批器材应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完。

5.3.1.2 外观质量a) 器材镀涂应完全(没有镀涂者除外),不允许有露出若何的严重划伤;b) 器材应完整无损不允许有影响外观的磕碰痕迹、凸起、凹陷或变形存在,不允许有影响质量的划伤、擦伤、锈迹及脏污印迹(标识除外)存在;c) 由多个零件组成的器材,应装置齐全,位置正确,由紧固件连接的部位应松紧适度;d) 器材转动或活动部位,应转动或活动适度;e) 组成成套的配合关系和尺寸应符合常规要求;f) 装有液体、粉状固体或气体的器材不允许渗漏;g) 有铅封的器材铅封应完好。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FTG.26303.005.5-2018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8日实施日期2018年10月18日福田商务汽车事业部/山东多功能工厂FOTON VANS BUSINESS UNIT / SHANDONG MULTIFUNCTION PLAN管理文件基本信息及修订记录文件名称: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发布日期:2018年10月18日文件编号:FTG.26303.005.5-2018 提出部门:质量管理部文件类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起草及归口部门:质量管理部外检一科文件级别:●事业(本)部级○工厂级○部门级文件密级:○普通●秘密○机密○绝密文件状态:●正式○试行使用范围: 商务汽车事业部山东多功能工厂阅读范围: 商务汽车事业部山东多功能工厂审批记录起草人孙鑫会签人王锋英、陈乐乾、崔丛学、王长友、崔丛学、许国兴、徐伟利审核人孙后瑞、王明审查人杨焕审定人刘琪批准人张济民修订记录版本号归口部门发布/修改日期文件发布名称FTG.229A001.005.0-2015 外检科2015-08-21 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FTG.229A001.005.1-2016 外检科2016-12-30 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商务汽车)FTG.229A001.005.2-2017 外检科2017-09-21 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商务汽车)FTG.229A001.005.3-2018 外检科2018-04-26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商务汽车)FTG.229A001.005.4-2018 外检科2018-6-28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商务汽车)FTG.26303.005.5-2018 外检科2018-10-18 量产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管理办法修改原因1.依据IATF16949:2016标准要求、组织架构职能职责调整及实际业务运行情况进行调整。

汽车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制度--关键零部件追溯管理制度

汽车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制度--关键零部件追溯管理制度

关键零部件追溯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实现整车与关键零部件的可追溯性,特制订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关键零部件二维码粘贴、绑定、换绑的全过程管理。

三、职责与权限(职责见附件1)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工作流程见附件2)
五、考核与激励
1、关键件到货后,经供应商质量管理部检验,发现未按要求正确粘贴二维码的,按照配件不合格进行处理。

2、已入库配件如果发现存在二维码标识批量问题,供应商管理部承担主要责任,该配件检验员爱心捐助100元,重复出现,主管领导爱心捐助1.2倍。

3、如发现物资管理部未经确认发件,该配件管理人员爱心捐助100元。

4、整车下线后,出现关键件未粘贴二维码的,且没有做相应记录
和补码的,对该配件所属工段负责人爱心捐助100元。

5、整车下线对发现系统录入不全,且没有做相应记录的,负责人
爱心捐助100元,重复发现的,主管领导爱心捐助1.2倍。

6、返修车辆出现应该换绑而未进行换绑的,对返工返修人员爱心
捐助100元,重复发现的,主管领导爱心捐助1.2倍。

六、本制度解释权归整车质量部。

七、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八、附件:
附件1:职责
附件2:工作流程
附件3:二维码粘贴及绑定标准
山东xxxx有限公司
2019-12-19 山东xxxx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 2019年12月19日印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关键零部件及整车产品检验试验管理办法
1.目的
规定公司关键零部件及整车检验的管理职责、程序和检验、试验项目、方法、内容、频次、判定等要求,确保公司关键零部件及整车的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关键零部件及整车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

3.定义无
4.职责
4.1 质检室负责零部件产品入厂验收的对口管理,并按照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项目及控制要求,实施或督促实施关键零部件确认检验工作,收集、汇总检验记录及关键零部件测试报告。

4.2 品检室负责按技术标准、整车检验规定及整车产品例行检验要求完成整车检验工作;并负责检验记录收集整理、定期报存。

4.3 研发中心负责关键零部件及整车产品例行检验及确认检验技术标准和技术条件的编制和技术指导,同时负责整车产品确认检验的委外试验及确认检验报告的收集整理、报存。

4.4 品检室、配套室、外协室协助实施相应产品的确认检验。

4.5 信息档案部负责报存的相关检验记录的存档管理工作。

5.工作程序
5.1 关键零部件验收、试验规定
5.1.1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入厂验收
公司关键零部件的入厂验收由质检室质检员严格参照《东风小康系列微车零部件入厂验收技术要求》和产品图执行,相关检验记录及结果判定按月妥善整理保管,定期存档。

5.1.2 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
5.1.2.1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原则上由供应商完成,由质检室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以确保关键零部件的材料和结构等满足《机动车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产品)》和产品技术条件所规定的要求。

质检室应保存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和报告,并随时检查报告的有效性。

若检测条件具备(含但不限于供应商实验室和装配厂实验室),由质检室专职检验人员检验时,可引用质检室产品检查成绩表或理化试验报告,并由质检室对检验数据和报告进行确认,加盖检验印章或签名,同时应注明“确认检验”。

对不能检验的项目可委托外部有检测能力的机构检测,并提供有效检验结果。

5.1.2.2 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应在进货检验的合格品中随机抽样:每种关键零部件每年(相隔12个月)确认检验应不少于一次,每次抽样不少于2件(可能时)。

具体安排由质检室依据进货量、产量以及产品质量(含关键零部件进货检验合格率或供方的绩效表)策划并实施。

5.1.2.3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详见下表:
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控制要求
序号零部件名称检验项目依据标准频次/
周期
检验方法或要求
1 消音器1 振动耐久性;
2 插入损失;
3 功率损
失比;4 排气背压
QC/T 631
QC/T 630
1次/年废气分析仪、测功机等
2 催化转化器1 外观;2 起燃温度及空燃比特性;3
机械强度要求;4 排气排放要求;5 耐
久性要求
GB/T 18377
GB 18352.2
GB 18352.3
GB 1495
GB 14762
1次/年废气分析仪、测功机等
3 燃油箱金属燃油箱:
1排气口;2燃油箱盖密封性;3燃油
箱的振动耐久性;4金属燃油箱的耐压
性能
塑料燃油箱:
1排气口的位置;2燃油箱盖密封性;
3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4塑料燃油箱
的耐压性能;5塑料燃油箱的低温耐冲
击性;6塑料燃油箱的耐热性能;7塑
料燃油箱的耐火性能
GB 18296 1次/年单项认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