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把控6大茶类投茶量,让你的冲泡技巧更加专业
茶叶冲泡的艺术与讲究

茶叶冲泡的艺术与讲究茶叶冲泡的艺术与讲究一说起茶道,许多人都会想起日本茶道,其实中国才是茶道的发源地,日本茶道也是从中国茶道发展而来的,那么大家对于茶道知识了解多少呢?今天店铺就给大家介绍下茶叶冲泡的艺术与讲究,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茶道的泡茶工序是十分有讲究的,也是十分讲究理趣的艺术,讲究形神兼备。
茶的冲泡程序可分为:备茶、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茶、续水、收具。
(一)备茶首先我们要准备好茶叶,以茶待客需要准备上好的茶叶,这里所说的好茶,应该注意这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茶叶的品质,应选上等的好茶待客。
另一方面,择茶要根据客人的喜好来选择茶叶的品种,同时,也应根据客人的口味的浓淡来调整茶汤的浓度。
我们如果想用茶来招待客人,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客人的喜好。
为了迎合四季的变化,也可根据季节选择茶叶,如:春季饮花茶,万物复苏,花茶香气浓郁充满春天的气息。
夏天饮绿茶,消暑止渴。
秋季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温,香气迷人,又助消化。
冬季饮红茶,味甘性温,能趋走寒气,增加营养、有暖胃的功能。
茶艺师择茶后,还要将茶叶的产地、品质特色、名茶文化及冲泡要点对客人进行介绍,以便客人更好的赏茶、品茶,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能得到精神的熏陶。
(二)置茶沏茶时在杯中放置茶叶有三种方法。
日常沏茶习惯都为先放茶叶,后冲入沸水,此称为下投法;沸水冲入杯中约三分之一容量后再放入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称中投法;在杯中先冲满沸水后再放茶叶,称为上投法。
不同的茶叶种类,因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及成分浸出率的异同,而应有不同的投茶法。
对身骨重实,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高,并对茶汤的香气和茶汤色泽均有要求的各类名茶,可采用上投法;茶叶的条形松展、比重轻。
不易沉入茶汤中的茶叶,宜用下投或中投法彻茶。
对于不同的季节,则可以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的'方法参考应用。
(三)润茶沏泡前最好润茶。
一是为提高茶叶的温度,使其接近沏茶的水温,而提高茶汤的质量。
了解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掌握泡茶三要素,你也能泡出一手好茶

了解六大茶类的冲泡方法。
掌握泡茶三要素,你也能泡出一手好茶中国有六大茶类,每款茶类的冲泡方式和方法都不一样。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六大茶类的冲泡指南。
绿茶茶量:最佳的投茶量为3克。
水温:冲泡时水温用80到85度,避免用100度沸水冲泡,因为绿茶是不发酵的,沸水会破坏茶叶内含物质,导致茶汤会苦,影响茶叶口感。
冲水:冲泡时注水要以细水慢流。
浸泡时间:第一泡15秒左右出水,每增加一泡,浸泡时间增加5到10秒。
白茶茶量:最佳的投茶量为5克。
水温:冲泡可以用100度沸水,但是用85到90度水温冲泡会更适合,口感更佳。
茶水比例:最佳比例是1比30,就是指1克的茶叶冲30毫升的水,5克冲150毫升的水。
冲水:冲泡时注水要以细水慢流。
浸泡时间:第一泡15秒左右出水,每增加一泡,浸泡时间增加5到10秒。
黄茶茶量:最佳的投茶量为3克。
水温:冲泡时水温用80到85度,因为黄茶发酵是最轻的,跟绿茶很接近,用100度沸水冲泡会导致滋味与香气下降。
茶水比例:最佳比例是1比50,就是指1克的茶叶冲50毫升的水,3克冲150毫升的水。
冲水:冲泡时注水要以细水慢流。
浸泡时间:第一泡15秒左右出水,每增加一泡,浸泡时间增加5到10秒。
青茶茶量:最佳的投茶量为8克。
水温:冲泡时水温用100沸水,这样更容易激发茶叶的内含物质溶于水中,让其更滋味浓郁醇厚。
茶水比例:最佳比例是1比22,就是指1克的茶叶冲50毫升的水,8克冲196毫升的水。
冲水:冲泡时注水要以沸水高冲。
浸泡时间:第一泡10秒左右出水,每增加一泡,浸泡适当增加5到10秒。
红茶茶量:最佳的投茶量为5克。
水温:冲泡时水温用85到100度。
茶水比例:最佳比例是1比50,就是指1克的茶叶冲50毫升的水,5克冲250毫升的水。
冲水:冲泡时注水要以细水慢流。
浸泡时间:第一泡10秒左右出水,每增加一泡,浸泡时间增加5到10秒。
黑茶茶量:最佳的投茶量为5克。
水温:冲泡时水温用85到100度。
老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老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老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老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1一、盖碗泡法盖碗泡法分为投茶、洗茶、冲泡、出汤四个步骤。
1、投茶:根据盖碗容量的大小来定,一般投茶量为盖碗量的三分之一,记住宁少勿多这个词就好。
2、洗茶:洗茶即醒茶,又称温润泡,用温度适中的开水,然后用“润”的手法慢慢将茶叶唤醒。
3、冲泡:冲泡的水温宜高,手法是沿盖碗边沿缓缓注入,水流一定要低,不能对着茶叶冲。
4、出汤:出汤要把握两点,就是时间和手法,注完水后停留5秒即可出汤,手法要平、稳、快,碗要端平,到了出汤的时间千万别犹豫,一定要快,尽快沥干;沥干后,盖碗归位,盖子可稍微打开,让茶叶通通氧气,这样茶汤会更好喝。
二、紫砂壶冲泡紫砂壶冲泡分为温具、置茶、醒茶、冲泡、出汤、分茶和品茗7个步骤。
1、温具:沸水冲洗茶具2、置茶:茶量约占紫砂壶的三分之二3、醒茶:洗茶2~3次,以便唤醒茶味4、冲泡:90-95℃沸水为佳5、出汤:茶汤呈琥珀色后即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每次冲泡可留少量茶汤在紫砂壶中,以确保每一泡茶汤味道不变)6、分茶:将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请宾客享用7、品茗: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
三、老白茶叶底蒸煮法老白茶叶底蒸煮法分为温具、置茶、冲泡、出汤、分茶和品茗6个步骤。
1、温具:沸水冲洗茶具2、置茶:可先将沸水倒入紫砂壶中,再将冲泡好的叶底倒入紫砂壶中3、冲泡:待茶水沸腾后30-60秒之后即可出汤(可煮久一点)4、出汤:茶汤呈琥珀色后即可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每次冲泡可留少量茶汤在紫砂壶中,以确保每一泡茶汤味道不变)5、分茶:将公道杯中的`茶依次分入品茗杯中,宾客享用6、品茗:闻其香,观其色,品其味。
以上是老白茶的三种冲泡方法,家里有老白茶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老白茶的正确冲泡方法 2首先可以从茶叶的外形和香味来看。
老茶的话颜色会比较深一点,呈现黑褐色,但是闻一下可以闻到陈年的幽香,而且香味不会让人觉得浑浊,而是让人觉得很醒神。
各类茶的冲泡方法

各茶类的冲泡方法绿茶的冲泡细嫩绿茶的冲泡,要求茶具(茶杯或茶碗)洁净,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茶碗冲泡。
杯、碗内瓷质洁白,便于衬托碧绿的茶汤和茶叶。
泡茶的水质要好。
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水的酸碱度为中性或微酸性,切勿用碱性水,以免茶汤深暗。
煮水初沸即可,这样泡出的茶水鲜爽度较好。
沏茶的水温,要求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同时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很快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茶与水的比例要恰当,通常茶与水之比为1:50~1:60(即1克茶叶用水50毫升~60毫升)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冲泡的手法很有讲究,要求手持水壶往茶杯中注水,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势,使注入的热水冲动茶叶,上下浮动,茶汁也易泡出。
另外,在冲泡时常先注入少量热水,使茶叶浸润一下,稍后再注水至离杯沿1厘米~2厘米处即可。
若待客,可将泡好茶的茶杯或茶碗,放入茶盘中,捧至客人面前,以手示意,请客人品饮。
红茶的冲泡红茶的饮用方法,归纳起来大体分为清饮法和调饮法两类。
以祁门红茶为例采用清饮最能品味其隽永香气,冲泡工夫红茶时一般要选用紫砂茶具、白瓷茶具和白底红花瓷茶具。
茶和水的比例在1:50左右,泡茶的水温在90—95℃。
冲泡工夫红茶一般采用壶泡法,首先将茶叶按比例放入茶壶中,加水冲泡,冲泡时间在2—3分钟,然后按循环倒茶法将茶汤注入茶杯中并使茶汤浓度均匀一致。
品饮时要细品慢饮,好的工夫红茶一般可以冲泡2—3次。
乌龙茶的冲泡乌龙茶的品饮特点是重品香,不重品形,先闻其香后尝其味,因此十分讲究冲泡方法。
从茶叶的用量、泡茶的水温、泡茶的时间,到泡饮次数和斟茶方法都有一定的要求。
(1)茶叶的用量冲泡乌龙茶,茶叶的用量比名优茶和大宗花茶、红茶、绿茶要多,以装满紫砂壶容积的1/2为宜,约重10克。
六大类茶的冲泡

维维M1茗酒坊
绿茶冲泡方法
• 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是1:50~60。严格的茶叶评审,绿茶是 用150ml的水冲泡3g茶叶。 • 茶具:玻璃杯或白瓷盖碗
玻璃杯冲泡
• 名优绿茶:分上投法、下投法和中投法,视具体的茶叶品质特征而定
• 上投法: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如碧螺春、信阳毛尖等。
不适宜松散型或毛峰类茶叶,会使茶叶浮在汤面。 • 先将开水注入杯中约七分满(倾茶七分满)的程度,待水温凉至75℃左 右时,将茶叶投入杯中,稍后即可品茶。 • 缺点:杯中茶汤浓度上下不一,茶的香气不容易挥发。
4、茶水分离:将如意杯按钮按下,使茶汤分离,可冲泡数次 5、分茶:将茶汤从如意杯中倒入品茗杯中请客人品饮
6、品饮:也可直接用如意杯品饮
茯砖茶的冲泡
• 其他冲泡方法 • 1、有盖紫砂壶泡饮:取茶8克左右先用沸水润茶,再加盖浸泡1—2分钟后即 可饮用(可多次加水冲泡) • 2、传统煮饮法:取茶10—15克(6—8人饮用),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 沸
• 黄小茶 :采摘细嫩芽叶
• 代表产品:湖南岳阳的“北港毛尖”,湖南宁乡的“沩山毛 尖”,湖北远安的“远安鹿苑”和浙江温州、平阳一带的“平 阳黄汤”。 • 黄大茶 :采摘一芽二、三叶甚至一芽四、五叶 • 代表产品:安徽霍山的“霍山黄大茶”和广东韶关、肇庆、湛 江等地的“广东大叶青”。
黄茶的冲泡方法
• 1、清洁茶具;
• 2、选择好1:50的黄茶与水的分量; • 3、将茶叶放进高温杯中; • 4、在杯中倒进二分一的水,浸泡黄茶叶; • 5、在黄茶叶浸泡了一分钟左右后倒进另外
一半水;
• 6、注意在冲泡的时候,要提高水壶,让水 由高出向下冲,并将水壶由上往下反复提举
三四次。
茶艺师(初级)试题库+参考答案

茶艺师(初级)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3题,每题1分,共63分)1.在茶叶不同类型的滋味中,( )型的代表茶是六堡茶、工夫红茶等。
A、平和B、浓厚C、醇和D、鲜醇正确答案:C2.在县级以上地方主管监督《食品卫生法》的机构是( )。
A、地方人民政府B、当地的卫生行政部门C、上一级卫生行政部门D、卫生部正确答案:B3.瓷器茶具按色泽不同可分为( )茶具等。
A、白瓷、青瓷和黑瓷B、玉瓷、青瓷和彩瓷C、玉瓷、青瓷和黑瓷D、白瓷、青瓷和红瓷正确答案:A4.弘扬中国茶文化,是茶艺馆的经营宗旨。
A、宣传少数民族民俗文化B、振兴中国茶业经济C、提倡饮茶之风D、倡导中国礼仪正确答案:B5.台湾乌龙茶冲泡时,洗杯要用茶夹依次将闻香杯和品茗杯中的烫杯水倒掉,并一对对地放在杯垫上,( )。
A、品茗杯在前,闻香杯在后B、闻香杯在前,品茗杯在后C、闻香杯在左,品茗杯在右D、品茗杯在左,闻香杯在右正确答案:C6.茶艺师着旗袍在服务或茶艺表演时,下列( )走姿是错误的。
A、两手臂在身体两侧自然摆动,幅度不宜过大B、身体挺拔C、两脚跟前后走直线D、走路步幅疾正确答案:D7.判断好茶的客观标准主要从茶叶外形的匀整、( )、香气、净度来看。
A、汤色B、叶底C、滋味D、色泽正确答案:D8.一般冲泡乌龙茶,根据品茶人数选用大小适宜的壶,投茶量视乌龙茶的( )而定。
A、品种和季节B、外形C、品种和条索D、条索正确答案:C9.世界上第一部茶书的书名是( )。
A、《茶经》B、《品茶要录》C、《榷茶》D、《茶具图赞》正确答案:A10.茶文化的核心是( )。
A、释家精神B、茶道精神C、茶礼精神D、儒家精神正确答案:B11.时兴( )的地点是潮汕和漳泉。
A、白茶茶艺B、绿茶茶艺C、乌龙茶艺D、红茶茶艺正确答案:C12.陆羽《茶经》指出:其水,( )。
A、江水上,山水中,河水下B、泉水上,溪水中,河水下C、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D、山水上,河水中,江水下正确答案:C13.审评红、绿、黄、白茶的审评杯碗规格,碗容量( )。
茶艺实践总结

茶艺实训总结虽然以前我们经常接触茶,但根本没有想过茶文化,我们为什么要喝茶,对它的理解是熟悉的陌生“人”。
经过这周的实训课不能说很了解茶,但它成为了我的好朋友。
所以我总结一下这周的收获。
首先导师让我们了解了茶的起源,六大种类,简单介绍了茶的性质,制作工序,功效和每款茶的特色。
进一步加深了我对茶的理解,分清楚了茶的种类,以后不会是为了止渴而喝茶,而是懂得体会茶背后的意义。
我觉得茶背后隐含了很多文化,每一款茶都的加工方式不同也就生产出不同的茶叶,这些蕴含了很多劳动人民的心血和汗水,觉得茶来之不易,更加要珍惜喝的每一杯茶。
同一款茶树生长在不同的环境,泡出来的茶也有不一样的味道,这些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
第一天上课导师用娴熟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如何泡一杯好茶,这令我十分有感触。
我们的社会日新月异,人们每天都匆匆忙忙地去上班,上学,好像我们的节奏就跟着gdp一起攀升,这算好事还是坏事呢?可能当你有时间停下脚步,看看路上的风景时,可能一切都太晚了。
泡茶的道理也是一样,茶是可以让你静下心来,慢慢地享受这一过程,只有以平静的心态,掌握好适当的茶叶与水的比例,水温还有泡茶的时间,再加上优雅的泡茶动作,才能泡出一杯有灵魂有温度的茶。
除此之外,我还领悟到女孩子应有的品质:矜持优雅从容。
从泡茶也能培养女生的情感,品茶:生津,齿颊留香,回甘篇二:茶艺、茶道总结一、散点概念1.中国茶道精神一说:怡、和、真。
2.中华茶艺业联谊会:『静、美』;中华民国茶艺协会:『清、敬、怡、真』;陆羽茶艺中心:『美律、健康、养性、明伦』;高雄市茶艺协会:『中庸、俭德、养气、品味』。
3.中国茶道:茶道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益的一种和美仪式。
喝茶:将茶当饮料解渴。
品茶: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讲究茶具,喝的时候又能细细品味。
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各种泡茶的技巧

各种泡茶的技巧
1.选好水:泡茶的水应该清澈、甜美,无异味,最好使用矿泉水或过滤后的自来水。
2.选好茶:不同的茶叶泡法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茶叶很重要。
3.正确的茶具:选择适合泡茶的茶具,如紫砂壶,玻璃杯等。
4.掌握时间:不同种类的茶叶泡茶时间也不同,需要掌握好时间。
5.水温掌握:不同种类的茶叶需要不同温度的水,需要根据茶叶种类来决定水温。
6.先烫杯:在泡茶前先将杯子烫一下,可以提高茶汤的温度,更好地体验茶叶的香气。
7.先洗茶:一些茶叶需要先用热水冲一下,然后再泡茶,这样可以去除一些杂质和茶尘。
8.多次浸泡:一些茶叶可以多次浸泡,每次泡出来的口感不同,需要根据个人口感选择泡茶的次数。
9.调配口感:可以在泡茶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其他的配料,如蜂蜜、柠檬、姜片等,可以改变茶叶的口感。
10.存储方式:茶叶的保存方式很重要,应该放在干燥、通风、无异味的地方,可以保持茶叶的新鲜度。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确把控6大茶类投茶量,让你的冲泡技巧更加专业
一、按比例投茶
茶叶的冲泡有个常用茶水比例是1:50,也就是1克的茶叶,加50毫升的水(乌龙茶、紧压茶除外,会用到大概1:30的茶水比例),这样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干茶——比方说,你手上的壶能装400毫升的水,那么差不多放8克的茶叶是比较合适的。
但一般的茶叶小白们是很难估算容器毫升和茶叶克数的,在没有硬指数的情况下,不如试试用体积投茶的方法来计算投茶量吧。
下面,我们将用盖碗这个常见的泡茶工具来好好说说。
二、按体积投茶
绿茶和黄茶
普遍来说,绿茶和黄茶是大家公认的所有茶类中最为鲜嫩的茶类,且经过揉捻,浸出物出来得快,盖碗冲泡的时候,放差不多刚好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就可以了。
不过要记住两点,一是不要盖上盖子,会把茶汤闷坏烫的水会伤害到绿茶和黄茶的茶叶,让茶汤;二是太变苦变涩,但温度又不能太低,使茶叶的香气激发不出来,一般常用的是90-95℃的水,可能会根据实际的情况作出微调。
红茶
红茶的投茶量与绿茶相似,差不多也是覆盖满盖碗底部的量,不过可以比绿茶稍稍多一些。
红茶分为大叶种红茶和小叶种红茶,像祁门红茶、四川红茶是小
叶种红茶,而云南红茶则是大叶种,大叶种的叶片较大,占的体积大,所以泡茶时的投茶量要比小叶种红茶更多。
常喝国外红茶的朋友,很多时候喝到的是红碎茶,由于红碎茶的浸出速度很快且并不太在意它的耐泡度,所以投茶量要减少近一半。
乌龙茶
乌龙茶的种类非常多,但还是可以按照外形大致分为条形乌龙和球形乌龙,条形乌龙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到1/3,球形乌龙则盖过盖碗底部就可以了。
球形乌龙由于形状特殊,茶叶展开比较慢,所以通常有一泡温润泡把茶叶舒展开来。
这种半发酵的茶,用热水冲泡会强烈激发它的香气和滋味,特别是高山乌龙,一定要用沸水冲泡,用温热水冲泡简直可以称作“浪费”,可一定要记得哦。
紧压茶
紧压茶的投茶量,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
有些紧压茶比较紧,“密度较大”,所以可以适当减少投茶量进行微调。
为了舒张茶叶,紧压茶的冲泡过程中也常常会有温润泡。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紧压茶有“三年以下开盖泡,三年以上扣盖泡”的说法,原因是“年纪较轻”的紧压茶发酵度不高,盖上盖子会像绿茶一样把茶汤闷坏,而三年以上的紧压茶因为后期自我发酵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白茶
由于白茶没有经过揉捻,仅仅是鲜叶采摘后经过萎凋、干燥制作
而成的茶类,所以干茶普遍较轻且蓬松,投茶量会比较大,散茶约占盖碗容量的3/4或1/2;白茶饼的话,差不多占盖碗容量的1/5就可以了。
白茶应该是最好“控制”的茶叶,不会轻易把它泡坏,实在没有信心且需要露一手的场合,果断泡白茶吧!
三、其他泡茶法的投茶量
除了常见的泡茶以外,一些“不走寻常路”的泡茶方法也有一些投茶量的讲究。
比如说碗泡法:由于碗泡法是用茶勺取茶汤,添汤的动作会比较慢,且茶叶一直浸在水中,所以即便茶碗较大,也不要投放太多的茶量,不然茶汤很容易变质。
比如调饮茶:最常见的奶茶,茶水比例差不多1:30。
因为制作过程中会加奶,所以可以把茶汤泡制得浓一点,这样也方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多奶还是多茶;
比如冷泡茶:冷泡茶的特点是冷水浸泡,且浸泡时间很长,夏天的时候甚至会过夜,所以投茶量不用太大。
按体积来投茶的话,紧压茶以外的所有茶类差不多投铺满容器(玻璃瓶为例)底部的量就可以了,而紧压茶适当减少,以免茶汤过浓。
泡茶本身是个逐渐熟练的过程,丰富的泡茶经验带来的并不是教条般的条条框框,而是更加随性自在地喝茶,几经“修炼”,你肯定会拿捏一份最适合自己口味的投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