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与差别阈限

。
上 了 个 爽 约 罪 名 类似的例子太 多 举不 胜举 这
,
“
”
。
。
可是 四 个 月后 当俄 方 交货时 由
, , ,
类 案例 失误 的根撅在 于 时 间错 位
, ,
。
制 约 者 们犯 了 一
, ,
于 卢 布的急 剧跌值 只 能 买 两 台 半 卡 玛 斯
“
”
,
俄方公
” ,
个 共 同 的错 误 他 们 忽视 了 这样 一 个 事实 从 制 约 到
,
仍要 求 被 试 用 第二 个 重 量去 比
, ,
刺激 的反 应 基本 上 是 正 常的
。
,
但其感受 性 也 存在着
,
, ,
第一 个 重 量 记 录 同 前 但 在 整 理 记 录 材料时 则把
它转 换 一 下 每 比 较 时保 持 同 一 位置
,
一 定程度的 随 机 变化 实 验 观 察 其原 因 其 一 是 与
隔 个 秒
”、“
。
秒 两次 比较 至 少 间
“
关 通 过 实验 得到证 明 实验 心理 学给 差 别阔限所下
整 个 实 验 主 试 的指 导 语 只 有
”
,
开始
这
休息
、
其它 只 是 手 的操 作
、
。
第 二 个 被 试实验 的材 料 方法 同 上
三 结果与讨论
。
— 那个 刺 激 强 度 之 间 的 差 别
,
。
二 材料 高
、
直径
的 铁合
种 古典 方 法 但现在 仍被
,
追地运 用 它 们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感官分析的技术。
该技术能够测定人们能够感知到的两个差异重量之间的最小值即阈限值。
在食品、化妆品、药品和其他各种消费品的感觉评价中,该技术都是一个重要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1. 什么是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又称为“三角测量方法”,是评估感官特性的一种经典方法,它主要用于测定人们可以感知的两个差异重量之间的最小值即阈限值。
该方法通常涉及三个样品,其中两个重量相同,另一个比前两个轻或重。
参与者将需要根据他们的感受力识别不同之处,并判断哪个是轻或重。
该方法具有可重复性和可信度,且时间和成本相对较低。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重量差别会影响阈限值,因此使用正确的重量差别至关重要。
2. 恒定刺激法的步骤- 步骤一:选择三个相似的物品–通常,这三个物品都具有相似的大小,形状和材料。
建议使用立方体或球形的物品。
其中2个物品应该具有相同的重量,而第三个物品应该比前两个轻或重。
- 步骤二:在参与者面前以随机顺序呈现这3个物品,并允许他们接触/观察它们。
此外,根据需要提供适当的练习,以确保所有参与者都理解这项任务。
- 步骤三:请参与者识别轻或重–参与者需要识别哪个物品与另外两个物品的重量不同,并确定它是轻还是重。
可以使用以下两种相似的部署方法进行调查:- 两场试验法:在第一幅图中,提供2个相同重量的物品,在第二幅图中,提供一个相同的物品和一个比其他物品重或轻的物品。
- 单场试验法:在一张照片上同时提供所有物品。
这种方法更快,但可能缺乏准确性。
- 步骤四:重复多次–这样做会减少由环境因素和个体差异引起的变异,从而提供更准确的结果。
- 步骤五:计算阈值–通常使用统计技术计算阈值值,以确定平均阈值及其置信度区间等。
3. 用于恒定刺激法的工具以下是用于恒定刺激法的工具:- 样品袋:为了确保参与者无法看到或接触到不同物品,应该将它们放在一个不透明的样品袋或容器中。
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姓名(小组成员:)摘要:本实验选取了四名上师大心理系本科生,分别为两男两女,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了被试的重量差别阈限,四名被试的差别阈限值在3g和8g之间。
实验发现:(1)恒定刺激法是一种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有效方法;(2)性别对重量差别阈限无显著影响;(3)被试产生的时间误差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标准刺激;变异刺激1 导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具体做法是:主试从预备试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到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刺激呈现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映的次数[1]。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变异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
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
继时比较往往又会产生时间误差,即因呈现刺激的时间先后不同所造成的感觉上的差异。
例如,用一只手先后提两个重量,如果这两个重量是相等的,往往会感觉到后提的重些。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先前获得的感觉表象随时间的延长会逐渐消退,后来的感觉比较新鲜、清晰,而在感觉上比较两个刺激时,是用后获得的感觉和先获得的感觉表象做比较的,因而就会觉得后者较重些;第二个方法是在安排呈现刺激的顺序时,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这样就可以使产生的时间误差在平均值中抵消[2]。
本实验过程中,主试以间隔很短的时间先后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判断,但在实验设计时注意了使标准刺激在前和在后呈现的次数相等,所以实验结果可忽略时间误差带来的影响。
用恒定刺激法测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是要求被试做三种反应:第二个刺激比第一个刺激重、轻、还是相等(分不清哪一个重也是属于此种)。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方法
被试 每组两名 仪器与材料 形状一样的圆柱体7个,分别重101克, 101±5克,101±10克,101±15克。 一张白纸(遮眼用)。
实验程序
被试坐在桌边,不可看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 比较时,将优势手的前臂放在桌上,用拇指和 食指拿住圆柱的上端,轻轻向上提起,使圆柱 离开桌面0.5cm,2秒后放下,紧接着换第二个 主试指导语要说清,分清楚要求被试用第二个 来比第一个,要求被试判断标准尽量保持一致 主试设置好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前后,记录 时要分清楚 主试要把圆柱体呈现在同一个位置上,被试的 前臂在桌上的位置保持不变,主试可把位置用 粉笔分别标出 每比较10次后适当休息
记录
本次实验标准刺激为101克 记录表
刺激 呈现顺序 1 2 3 先 95 104 101 后 101 101 107 被试反应(“+”、“-”或 “=”)
…
整理记录时,将标准刺激在后时呈现时被试的判断转换成 为比较刺激在后的判断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
重量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
又称次数法、常定刺激差别法以及正误示例法, 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特点: 1.只用经常被感觉到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 过度地带的5~7个刺激 2.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 变的 恒定刺激法因此而得名
选取刺激范围
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并随机确定各个刺 激的呈现顺序;选定刺激可以用最小变化法。 所选刺激最大的强度: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 感觉到的强度 ,被感觉的可能性不低于95% 所选刺激最小的强度:每次呈现几乎不能为被试 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的可能性不高于5%
确定刺激强度及序
选定好刺激范围后,在这个范围内选出5~7个距离 相等的刺激 每种刺激强度呈现的次数不能小于20次 各刺激呈现的次数要相等 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随机排列可以用随机数字表,或者用抽签的方法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该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几个刺激,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恒定刺激法也因此得名。
用该法测定可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
用该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呈现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变异刺激。
一边情况下经常确定一个能被感觉到的某一个刺激强度为标准刺激。
变异刺激的确定要视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和所确定的反应变量指标来确定。
这里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变异刺激的选取要做预备试验,从预备实验中选取少数刺激一般5~7个而且它们在测定过程中是恒定不变的,要特别注意的是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
选定的刺激最小强度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选定的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时,一般要求在比较标准刺激和变异刺激后作“正”“等”或“否”的判断。
这样在总的反应系列就可以得到两个感觉上的转折点,它们分别就是差别阈限的上限Lu和下限Ll。
上限和下限可用直线内插法求的,并进一步计算差别阈限DL。
公式如下:DL=(Lu-Ll)/2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来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一名,19岁,女生,2.2材料高2厘米,直径4厘米的圆柱体一套,8个。
圆柱体的重量规格如下:100克2个,88克,92克,96克,104克,108克,112克各一个。
2.3程序(1)预备实验选定标准刺激为100克的圆柱体,然后在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里选比较刺激五个,方法为;分别把重88克,92克,96克,100克,104克,108克,112克圆柱体与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做比较各20次,选出不低于9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100克的圆柱体重的和不高于5%感觉到比标准刺激轻的,为最强和最弱的刺激。
恒定刺激法测量重量感觉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由费希纳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之一。
恒定刺激法的刺激通常由5——7个组成,并且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5%左右,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只在5%左右。
各刺激之间的距离相等,与最小变换法不同的是,恒定刺激法的刺激是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相等,约50——200次。
随机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顺序。
重量差别阈限是指刚好(或有50%实验次数)能让被试产生重量差异的两个刺激之间最小的重量差异值,在重量感受方面,具体表现为重量差异感受的变化与实际重量变化之间的不同步性。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采用平均Z分数法计算。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定重量差别阈限来学习恒定刺激法。
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20岁。
2.2 材料重量鉴别器(其中含88g、92g、96g、100g、104g、108g、112g七个砝码)、眼罩一副2.3 程序①给不同重量的砝码编号,将88g编为1号,92g编为2号……以此类推,排出七个数字,用抽签法确定每个刺激呈现的顺序。
每个刺激呈现50次,当一个数字抽到50次以后,将写着这个数字的纸条剔除。
②对于排好的刺激呈现顺序,要平衡左右手差异,50次实验处理中,比较刺激要有25次放在左手,25次放在右手,减少由于左右手的差异引起的误差。
③让被试坐在桌边,戴好眼罩,伸出双手,展开,平放在桌上。
主试将标准刺激和比价刺激按照先前排好的顺序一次放在被试的手上,并要求被试判断,两者孰轻孰重,还是一样重。
要求主试尽量同时将两个刺激同时放在被试手上,力道适中,减少时间误差。
被试每做50组休息5分钟。
④用“+”、“-”、“=”记录被试的回答,统计数据,绘制表格。
计算本实验中被试的重量感觉的上限和下限,以及差别阈限。
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附录
重量判别记录表
92克
96克
100克
104克
108克
先
后
先
后
先
后
先
后
先
后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5
-
=
+
=
-
+
+
+
+
+
6
-
=
-
=
-
+
=
=
+
-
7
-
3、主试记录完毕,将内容再整理成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的结果表,然后分别画出相对标准刺激是重、相等和轻的三根曲线,用直线内插法在纵轴50%处作一水平线,交于a、b两点,由a向横轴做垂线,其交点即为下限L1,同理,b作垂线交点为上限Lu,然后根据公式求出绝对差别阈限(DL)=(Lu- L1)/2。-=--
+
-
+
+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1 引言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是指只用少数(5—10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这些刺激中强度最大的应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应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选好刺激后,要排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表,各刺激呈现次数应相等,刺激呈现的顺序应是随机的,这种顺序可以根据随机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序。
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需要两类刺激:一个标准刺激和几个比较刺激。
测定时,用随机的顺序让被试分别将每个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比较。
比较的方式可以是同时呈现两个刺激同时比较:也可以是先后呈现两个刺激继时比较。
同时比较时,因为两个刺激在空间的位置上的差异会出现空间误差。
继时比较往往又会产生时间误差,即因呈现刺激的时间先后不同所照成的感觉上的差异。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重量鉴别器的使用,学会如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阈限。
2 方法2.1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一名,男,年龄为22岁。
2.2仪器或材料重量鉴别器一个眼罩2.3程序首先,用抓阄的方法随机选定7个比较刺激的出现顺序。
7个比较刺激各与标准刺激比较50次,共350次。
还要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位置(即在被试的哪只手上:左或右)所以每个比较刺激各呈现25次左手比较刺激和25次右手比较刺激(例:若88克出现单数实验次数就放在左手,那么双数实验次数时就放在在右手,即88克第一次出现在左手,那么第二次出现就在右手)。
其次,从重量鉴别器中取出作为标准刺激的100 克的圆柱体。
再取出重88 克、92 克、96 克、100 克、104 克、108 克和112 克的圆柱体作为比较刺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定刺激法测定频率差别阈限
郭于瑶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心理学1401班,山西临汾,0410000)
摘要本实验采用恒定刺激法来测定频率差别。
以测定的频率差别为自变量,以频率的差别阈限为因变量,采用被试内单因素ABBA的试验设计,探究恒定刺激法测定声音频率的差别阈限。
本次实验被试为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心理学1401班的女生一名,年龄:21岁,听觉、视力均正常。
研究发现:恒定刺激法可以测定频率的差别阈限。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
1前言
费希纳提出的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极限法。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或次数法。
是测量绝对阈限、差别阈限和其他一些心理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差别阈限的方法是让被试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加以比较,比较刺激可在标准刺激上下一段距离内确定,一般选5~7个作为比较刺激,随机呈现每对刺激(一个标准,一个比较)。
用此方法测定差别阈限时,要求被试以反应按键来表示“高于”、“等于”和“低于”,分别对应于“+”、“=”和“-”键。
这样就得到一个是从感到比较刺激低到相等的差别阈限下限,一个是从感到相等到高的差别阈限上限。
一般是用直线内插法求得上下限,再求出差别阈限DL。
差别阈限是指能觉察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
即被试辨别两种刺激强度不同时所需要的最小差异量,差别阈限值也称最小可觉差。
由于实验中可能会产生练习效应,因此采用ABBA的实验设计消除实验误差。
然后利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差别阈限的方法。
2研究方法
2.1被试
被试为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育系心理1401班一名女生,年龄:21岁,听觉、视力均正常。
2.2实验设计
实验采用被试内单因素ABBA的实验设计,自变量为给定的标准刺激声音频
率,因变量为通过公式计算所得的差别阈限。
2.3实验仪器和材料
仪器:PsyTech-EP2009型心理实验台、1号反应盒、耳机。
材料:标准刺激为1000Hz频率纯音,比较刺激声音频率为985Hz、990Hz、995Hz、1000Hz、1005Hz、1010Hz、1015Hz共7个。
2.4实验程序
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平均差误法测定线段长度差别阈限”,单击呈现实验简介。
点击“进入实验”按钮到“操作向导”窗口。
直接点击“开始实验”按钮进入指导语界面。
指导语为:这是一个需要比较两个线段长短的实验。
屏幕上将呈现两条线段,其中一个是标准刺激,线段长度不变;另一个是比较刺激,你可以调整其长度。
请你使用1号反应盒调整比较刺激线段长度使两条线段相等。
按“+”键则比较刺激线段长度增加,按“—”键则比较刺激线段长度减少,如果认为已调整至相等,请按中间的“=”键予以确认,然后自动进入下一次实验。
实验需要做很多次。
当你明白了上述指导语后,请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的“数据”菜单中查看。
最后由主试整理分析数据。
3实验结果
表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声音频率差别阈限的结果
比较刺激(HZ)比较结果(%)
频率高于等于低于
985601030
990503020
995502030
1000405010
100520800
1010303040
1015203050
图一各频率比较刺激结果折线图
根据表1中的“高于”、“等于”、“低于”三个纵列的数据画出三条曲线,用直线内插法求得50%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高的频
率为995Hz,50%的次数被判断比标准刺激低的频率为1015Hz(如图
一),这两个数值分别为上限和下限(即Lu=995Hz,Ll=1015Hz)。
根据上限和下限,计算如下:
上差别限=DLu=995Hz-1000Hz=5Hz
下差别限=DLl=1000Hz-1015Hz=15Hz
差别阈限=DL=(5Hz+15Hz)/2=10Hz
4讨论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只用经常被感觉到的和经常不被感觉到这一感觉过度地带的5-7个刺激;这几个刺激在整个测定阈限的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在安排呈现刺激的次序时,我们使用ABBA的实验设计,排除顺序误差和练习效应。
然后,
利用直线内插法求出差别阈限。
结果发现高频的比低频的低,结果不可信实验失败。
5结论
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差别阈限可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阈限值。
参考文献
[郭秀艳杨治良(2004)实验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志毅(2003)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与信号检测论辽宁师专学报No.52003] [赵凤杰孟子厚主观混晌感差别闭限的测量2005全国声频工程学术交流年会]
[胡振江恒定刺激发育差别阈限牡丹仁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