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点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它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它们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按强弱的顺序呈现刺激,而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

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的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值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0%-95%,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在5%-10%,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实验目的:通过两点阈测定仪的使用,学会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被试为大学本科女生一名,21岁2.2仪器两点阈测量仪,眼罩。

2.3程序(1)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平放于桌上。

(2)主试给被试刺激的方法:要使两点阈测量仪的两测试尖垂直的轻轻地同时落在被试的手心上,并且两脚加到皮肤上的压力要相等,时间要保持两秒,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要五秒。

两点阈限实验报告

两点阈限实验报告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手背触压觉的两点阈》实验报告李洁玲(2009305020119)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0907班1 引言1.1 实验逻辑用两个刺激物同时刺激皮肤,当刺激间的间距足够大时,我们可以清晰地分辨出相距一定距离的两点,当间距逐渐减少时,我们越来越难以分辨此为两点,当间距缩小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只能感觉到一点。

刚好能感觉到两点,而不是一点的距离就是两点阈。

通过运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被试身体局部的绝对阈限。

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是测定时只用少数几个刺激,通常为5-7个,并且它们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它不像最小变化法那样按强弱的顺序呈现刺激,而是以随机的方式呈现。

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是用最小变化法粗略的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的几个刺激值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刺激的最大强度要大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达到90%-95%,刺激的最小强度要小到它被感觉到的概率在5%-10%,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呈现的顺序要随机排列。

1.2 实验假设如果某刺激强度反应为两点的频率是50%,那么那个刺激强度就是该被试的绝对阈限。

1.3 实验预期各刺激强度出现为两点反应的百分数以等差关系排列,为依次递增。

而概率为50%的刺激就是所要测量的绝对阈限。

2 方法(略)2.1 被试B8组组员1名,女性2.2 实验材料(1)两点阈量规:由一个游标卡尺和A、B两个刺激点组成,量脚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并在刻度上读出来;(2)遮眼挡板;(3)记录表。

2.3 实验设计(1)实验采用的自变量是刺激强度,因变量是被试的反应;(2)自变量内采用5个水平;(3)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和随机设计相结合2.4 实验程序(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为测量区。

两点域实验

两点域实验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xxx 区队:一区队学号:1111001038 日期:2013.10.29合作者: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实验摘要:1、目的:测量皮肤觉的两点阈,探究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2、方法:用5把精度为0.1mm的皮肤觉两点阈量规,在左前臂、左手背、右前臂三个不同位置根据分别预测的两点阈阈限值x,在x的基础上 ymm,取得5个刺激量,用这5个刺激量,刺激分别测试20次,共计100次,统计结果,绘制曲线图,按照阈限的操作性定义,根据直线内插法求得两点阈值的大小;3、结果:实验测得的结果错误,测得的数据无法求得两点阈阈限值;4、结论:因实验结果有误,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关键字:两点阈直线内插法绝对阈限1、引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成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点的分布及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肤觉能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提问的调节。

人们能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差别阈限。

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不同。

两点阈(two-point limen),指当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皮肤觉两点阈是人的皮肤的触觉空间的感受性。

人身上的不同部位的皮肤觉两点的阈值是不同的.一般来说,身体的暴露部位,如手指头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位,如手臂,大少腿等部位两点阈大。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2、方法2.1 被试本组所有同学,四男五女。

2.2 仪器五把两点阈量规.遮光眼罩.记录纸.中性笔.2.3 程序2.3.1 主试选定被试的右手臂前手臂背面为测量A区,左手背为测量B区,左手臂的前手臂背面为测量C区,测量前,在选定区域画一个椭圆,在椭圆内测。

皮肤阈值测量实验报告

皮肤阈值测量实验报告
点刺激, 这使得两点阈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 主试随机给的刺激值如果偏小或被试的练习效
应和暗示效应产生,组中几组失效数据可能由于练习效应而失效。
5结论
(1)人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阈值不同,左手臂阈限值较高;
(2)不同人同一测试区域的皮肤觉阈限值不同;
(3)身体裸露部分的阈限小于掩盖的部分,但差异性不大;
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
内容:通过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究不同部位皮肤阈值、以及影响因素。
目的:(1)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
(2)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觉两点阈的差别;
(3)探究练习与疲劳因素对皮肤觉两点阈的影响。
意义: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两点域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通过实验能够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探索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皮肤觉两点阈测量
姓 名
实验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日 时 分
班 级
实验地点
成 绩
实验仪器
两点阈量规10个,遮光眼罩2个
同 组 人
指导老师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1、让测试者多次测量,减少实验误差
2、让测试者中间休息,防止疲劳,保证身体机能跟测前一样
3、实验前,被试的评估值要正确取值
部位两点阈小, 身体的掩盖部位两点阈大。 由表 5 可知, 左手背和左手臂之间的皮肤觉两点
阈虽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但是二者间的阈限值有差异, 且左手背的阈限值低于左手臂的阈
限值。 这是由于左手背长期暴露在外面, 感受性要比被衣服遮盖住的左手臂高, 同时手背的
使用率较高,被摩擦的频率多,对外界刺激更加敏感。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1.引言恒定刺激法是指用少数(5—7个)刺激,并且它们在整个测定过程中都固定不变。

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一般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试一下被试的有关阈限值,然后将比阈限值强和弱地几个刺激确定为要用的刺激。

这些刺激强度最大的应有90—95%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强度最小的应有5—10%的可能性被感觉到,各刺激的强度之间最好是等差关系。

选好刺激后,要安排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表,各刺激呈现次数应相等,刺激呈现的顺序是随机的,这种顺序可以根据随驾数字表来排,也可以用抽签的办法来排序。

两点阈是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皮肤两点阈的人体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身体个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位两点阈较低,如指尖的两点阈1—3mm,手心两点阈则为8—12mm。

此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两点阈测定仪的使用,学会如何使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

2.方法2.1被试被试验的被试为本科二年级学生,女,21岁。

2.2仪器两点阈限测量仪2.3程序(1)被试坐在桌边,戴上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上平放在桌上。

(2)主试给被试刺激的方法:要使两点阈限测试仪的两测试尖垂直地、轻轻地同时地落在被试的手心上,并且加到皮肤上的压力相等,时间保持2秒,两次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至少为5秒。

(3)做预备试验,确定刺激范围。

选取被试掌心为测试区域。

(4)确定刺激范围: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两点阈。

递增、递减系列各测试10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地判断为两点,也不是100%地判断为一点的刺激范围。

在这个范围内选出间隔相等的5到7个刺激:最大的刺激约为90%次判断为两点,最小的刺激约为10%次被判断为两点。

(5)按照随机原则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每个刺激各20次。

(6)处理实验数据。

3.结果表1 用恒定刺激法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6 7 8 9 10 11 报告“两点”次数 4 5 12 13 18 18 报告“两点”百分数20%25%60%65%90%90%(1)根据直线内插法运用公式计算。

肤觉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

心理学实验指导:肤觉两点阈(一)目的用两个刺激点作用于人皮肤,人能够感觉到是两个点而不是一个点时的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称为两点阈。

肤觉两点阈是人皮肤的触觉空间感受性。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阈的值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身体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背、大腿、小腿部分两点阈最大。

练习与疲劳因素可以影响两点阈的大小。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肤觉两点阈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

(二)仪器与材料游标卡尺(带有两脚规与毫米刻度的尺)式的触觉计,遮眼罩,记录纸。

(三)程序1.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分为两区,自手背至肘的三个区域依次为A、B与C区。

测量前,盖上蓝印,刺激在印内进行。

2.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二’,感觉为一点时就说‘一’,如果不能确定是一点或两点时就说‘不知道’。

”主试对第一种回答记为“+”,第二种回答记作“-”,第三种怀疑的回答记作为“?”,主试不管被试作何种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个系列实验做完。

然后再重复这一系列实验,以取得确定的判断来替代怀疑的判断。

3.使用游标卡尺时,必须垂直地降落,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不超过两秒钟。

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4.正式实验时采用常定刺激法测定皮肤觉两点阈。

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至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步变化为一毫米。

每种间距可做20次,按随机表排列顺序。

5.让被试每做完100次试验休息5分钟。

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

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

恒定刺激法测量肤觉两点域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量肤觉两点域实验报告

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实验报告XX1XX XX(XXXXX,611137)摘要: 本次实验通过运用恒定刺激法来测量被试的两点阈,来获得被试的两点辨别阈。

有实验结果得出被试的两点阈小于6mm。

关键词: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1 前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肤觉能够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够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

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辨别阈限。

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不相同。

两点阈是指能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用恒定刺激发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它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50%觉察概率”的操作定义。

实验中最大刺激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被被试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的的可能性是95%);最小刺激则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到的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小于5%)。

2 实验方法2.1 被试:一名2009级应用心理学1班的女生。

无知觉障碍。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EPT506两点阈测量器、记录纸。

2.3 实验程序:选取最大两点刺激量为10mm,选取最小两点刺激量为6mm。

以1mm为间隔确定中间的5个两点刺激;个刺激的两点距离分别为6mm、7mm、8mm、9mm、10mm。

选取被试的手背部位进行实验。

每个刺激分别呈现50次,顺序随机。

每个刺激呈现后要求被试口头报告感觉到的是“一点”还是“两点”,并由记录人员记录结果。

3 实验结果表1-1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的实验记录刺激(mm) 6 7 8 9 10报告“两点”次数33 31 31 34 31报告“一点”百分比66% 62% 62% 68% 62% 用直线内插法计算被试两点阈限值。

实验报告2_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手心的两点阈

实验报告2_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手心的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测手心两点阈摘要本实验通过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手心的两点阈,使学生熟悉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阈限,并练习几种处理数据的方法。

本实验中先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定出两点阈的范围,选定五点刺激,再用恒定刺激法测两点阈。

最后分别用直线内插法和平均Z分法处理数据。

测得该被试手心两点阈为6.7mm。

但由于选定的五点刺激的间隔太大,该数据的准确性不足。

关键词恒定刺激法两点阈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习惯误差期望误差1、导言恒定刺激法(the 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i)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

这个方法的特点是只用少数的刺激,例如5~7个,并且这几个刺激在测定阈限的整个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恒定刺激法也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用恒定刺激法测量感觉阈限时,刺激不像最小变化法中那样按强弱顺序呈现,而是随机呈现的,每个刺激呈现的次数应相等。

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值,故又称此法为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 and wrong cases)。

最小变化法虽然是测量感觉阈限的非常经典的方法,但由于其中的刺激是按递增或递减的顺序逐渐变化的,所以当用最小变化法来进行实验的时候,被试会产生习惯误差或期望误差。

所谓习惯误差,就是指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或感觉状态,而对新的刺激作了错误的判断。

它会导致递增序列的阈限值增大,或递减序列的阈限变小。

所谓期望误差,就是指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的判断。

它会导致递减序列的阈限增大,或递增序列的阈限变小。

为了消除这两类误差,后人在方法上作了许多改进。

例如,用最小变化法来测量阈限的时候,就不能只用一种序列的刺激,而必须同时应用递增和递减序列的刺激,而且二者的次数还应相等。

又例如,改变最小变化法中每次递增或递减序列的起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m 区队:三区队学号:0911003028 日期:2011.10.13 合作者:g、t、y、x、j、l实验名称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是指每呈现一个刺激就要求被试回答“有”或“无”,即感觉到或感觉不到,然后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有”或“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因此又叫做次数法(the method of frequency)或正误法(the method of rightand wrong cases)。

恒定刺激法中所用的刺激要事先选定,恒定刺激法既可以用于测量绝对阈限,又可以用于测量差别阈限。

两点阈便是我们可以用恒定刺激法测定的感觉绝对阈限之一。

两点阈是同时刺激皮肤上的两点时,被试刚刚能分出其为两点时的最小距离。

它是肤觉定位的一种方式,也是皮肤空间的绝对阈限。

身体各部分的两点阈是不同的,活动较多的部分两点阈较低,如大学生手指尖的两点阈为1-3毫米,手心的两点阈则为8-12毫米。

恒定刺激法计算阈限的方法有三种:直线内插法;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本实验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公式X=x1+(x2-x1)*(y-y1)/y2-y1。

本实验目的: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阀的方法,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阀的差别以及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阀的影响。

关键词:两点阈恒定刺激法正误法次数法1 前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

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

两点阈是指能两个刺激点同时作用于皮肤时,皮肤能感觉到两个刺激点的最小距离,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

用恒定刺激发测量两点阈。

恒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次数法,是心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它是以相同的次数呈现少数几个(一般为5~7个)恒定的刺激,通过被试对每个刺激觉察到的次数来确定阈限。

恒定刺激法最符合阈限“50%觉察概率”的操作定义。

实验中最大刺激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被被试感觉到的强度(被感觉的的可能性是95%);最小刺激则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到的强度(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小于5%)。

2方法2.1 被试本组所有同学,四男三女。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两点阈量规5个,遮光眼罩1个,笔一支,记录纸。

3 程序3.1 被试坐在桌边,戴上遮光眼罩,伸出左手,手心向下平放在桌面上。

3.2 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手背为Ⅰ区,前臂分为Ⅱ区,后臂为Ⅲ区。

测量前,画上圈,在圈内进行。

3.3 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当你清楚地感觉你皮肤为两点时报告说2,如果你感觉不到是两个分开的点时或者感觉为是一个变长了的椭圆是报告说1,要在皮肤收到刺激后马上报告,在整个实验中判断为2点得标准要前后保持一致。

”。

主试记录下频数。

主试不管被试做何回答,都要按原定计划将一系列实验做完,估计出测量区的范围。

3.4 用最小变化法粗略测定手臂的两点阈:上升,下降序列各5次,找出被试既不是100%的判断为两点,也不是100%的判断为一点的大致范围,将这个范围5等份,就可选出间隔相等的五个刺激。

最大的刺激约为90%次被判断为2点,最小的刺激约为10%次被判断为2点。

然后按照随机原则排出一个呈现刺激的顺序。

每个刺激呈现20次,共100次。

3.5 使用两点阈量规时,必须垂直落下,并使两个尖点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为2秒。

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3.6正式实验时采用恒定刺激法测皮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测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到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随后每间距差为1毫米,共5个等距间距,每种间距做20次,5个间距随机出现。

3.7 根据已有实验报导,被试有时会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尽管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被试也感到有两点的印象。

在这种情况下,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

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刺激,以证实两点后象,让被试做完100次后休息5分钟以上。

3.8 休息完后,进一步选定其他部位测验区,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4 结果被试的实验数据---回答两次的百分比如下表刺激距离(mm) 5 6 7 8 9 1111213141516171819221222324252627mⅠ.5.5.6.7.8mⅡ.25.35.55.6.75mⅢ.35.4.3.5.7jⅠ.45.65.6.5.8jⅡ.4.35.4.25.35jⅢ.55.4.55.35.55yⅠ.55.55.5.6.75yⅡ.8.65.6.6.4yⅢ.4.55.5.55.45lⅠ.25.4.2.4.5lⅡ.45.65.35.5.5lⅢ.75.6.4.55.9xⅠ.55.55.55.6.6xⅡ.5.5.7.6.7xⅢ.45.45.45.5.55tⅠ.5.55.55.65.6tⅡ0.6.6.4.85.4tⅢ.4.6.5.75.6gⅠ.4.3.45.45.25gⅡ.45.5.4.65.6gⅢ.45.5.8.55.45从表中可以得出被试的阈限值:mⅠ区是13.5mm,Ⅱ区是18.5mm,Ⅲ区是21mm;yⅢ区是14mm;lⅠ区是16mm;xⅠ区是5.5mm;tⅠ区是18mm;gⅢ区是14mm。

由于本实验不够科学,其他被试的结果失败,只能得到以上的结果。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同一被试的不同区域阈值不同,同一区域不同被试的阈值也有差异。

同一区域不同性别的阈值差异也较大如:mⅠ区是13.5mm;lⅠ区是16mm;xⅠ区是5.5mm;tⅠ区是18mm。

4 讨论4.1 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皮肤觉两点阈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差异?经过实验分析可知,不同部位的肤觉阈是不同的。

本实验中手指的两点阈就比手臂的两点阈要小,并且从很多实验也能证明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头面两点阈小,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肩部,大小腿部分两点阈最大。

因为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接触点、冷点、温点和痛,身体的部位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

因此不同部位的肤觉两点是不同的4.2 练习和疲劳对两点阈产生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所进行的测量是比较多的,所以在后部分实验中会产生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

经过多次的练习,会导致反应速度加快和准确性提高,从而使两点阈降低,而随着实验进程,而发展的疲倦或厌倦或厌烦情绪的影响,会使反应速度减慢和准确性降低,从而使两点阈升高。

随着实验的进程,这两种误差是必然会产生的。

为降低误差当出现这两种情况时,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使他恢复两点的标准。

为了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每隔数十次,可插进一次一点的刺激,测验被试者是否有这种后象4.3 皮肤觉两点阈值的实验研究有何实际价值?对皮肤方面的研究及治疗有很大帮助。

4.4 此次实验的准确性不高,没有确切地获得被试的两点阈值,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选取的刺激量不够科学。

在采用刺激量之前需通过验证刺激量的是否符合使用的要求。

最大刺激量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即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低于95%;最小刺激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即被感觉到的可能性不高于5%。

而本次实验中被试对刺激量的选择不是那么精确。

二是主试没有掌控好刺激的力度。

在实验过程中,用力时轻时重,从而直接影响了被试的报告结果。

三是被试的感受性高,这是最根本的原因。

被试对刺激的感受性越高,对刺激的感受就越敏感,因此,被试的两点感觉就越明显。

四是主试对被试的期望效应造成的误差。

五是被试的练习效应造成的误差。

六是实验环境的影响。

5 结论1.本实验完成了实验目的2.本实验过程基本正确,用最小变化法测量出了手背触压觉的两点阈。

3.掌握了EPT506型两点阈测量器的使用,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整理4.建议以后实验要选择无污染的被试,实验时要确保安静,避免被试受外界干扰;提高主试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参考文献郭秀艳主编.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3~64,6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4.3(2009.6冲印).117~1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