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最新资料推荐------------------------------------------------------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有关本课程的说明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畜禽有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正常畜禽各个系统的组成、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
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门课的学习, 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各系统的组成与发育,掌握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并识别。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本大纲适用于动物科学专业的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 总学时 60 学时, 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见表 1。
表 1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学时数分配表教学环节课程内容时数讲课实验小计绪论第一章运动系统第二章被皮系统第三章内脏学第四章脉管学第五章神经系统第六章家禽解剖学第七章细胞学第八章基本组织第九章主要器官组织 1 6 1 6 2 2 2 4 3 1 8 2 2 2 2 1 9 2 14 4 4 2 2 6 10 2 12 第十章畜禽胚胎学 2 2 4 总计 36 24 60 4.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 与其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如家畜生理学、家畜繁殖学、家畜饲养学、养牛学、养禽学1 / 8和兽医学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学好上述课程必不可少的基础。
5. 推荐教材与参考书推荐教材 :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内蒙古农学院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三版参考书: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田九畴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家畜解剖图谱》西北农学院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 6.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本课程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共开设实验课 24 学时。
02766 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 自考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技能)课程大纲课程名称: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实践)课程代码:02766 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能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动物有机体各器官的正常形态、位置和结构;初步了解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熟练掌握畜禽各种组织器官的微细构造和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掌握组织切片制作技术,特别是石蜡切片技术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的技能要求,加深对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关系的正确理解和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科研活动和临床显微镜检查与诊断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含学时、学分要求)(一)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初步掌握常用解剖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技巧。
2.初步掌握接近牛的方法、单绳倒牛法及牛的保定方法。
3.掌握家禽及家畜的解剖方法。
4.加深学生对健康家畜/家禽整体形态的直观感性认识,掌握健康家畜/家禽各器官的正常位置、形态和构造。
5.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方法及保养。
6.熟练掌握细胞的形态构造,各种基本组织、器官及早期胚胎的微细结构与特点,并建立起平面与立体、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掌握石蜡切片制作技术及苏木素-伊红染色技术。
(二)本实践课程的学时、学分要求本实践课程共1个学分,18个课程教学学时。
大纲提供11个实验环节,每个实践环节3个课程教学学时,学习时各教学单位可以根据教学需求选择6个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三)本课程实践环节安排三、实践(技能)课程教学参考教材(一)自学教材《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第三版),马仲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15年(二)参考教材《畜禽解剖学》,彭克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 四、实践(技能)考核的场所、设备、师资要求。
《家畜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doc

《家畜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人纲适用于四年制动物科学本科专业。
选用全国面向21世纪统编教材《家畜纽织学与胚胎学》(沈霞芬主编.屮国农业科技出版补.2001.1)和自编实验指导书《纟H.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王珏、王政富主编.1996年)。
课程总学时'40学吋,理论讲授26学时,实验教学14 学时。
二、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细胞学概论、基本组织、器官纽•织和胚胎学基础四个部分,并适当补充有关家禽的纽•织与胚胎学内容。
通过系统讲授和实验观察,使学生了解掌握动物正常有机体的微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和畜禽个体发生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理论教学要求结构联系功能进行全面系统的讲授,并注意与后期课程及临床实践的联系; 实验教学2学时为一单元,每次重点观察2〜3张纽织切片和2〜4张示教片,并要求学生绘制组织结构图。
四、理论和实验教学屮,注意充分利用挂图、模型、组织切片标本等教具及幻灯、彩色电视机显微镜、录像等电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部分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第三部分大纲正文第一章绪论(1学时)【目的要求】通过对本学科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对课程有初步了解,认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本章重点讲授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动物组织与胚胎学的概念与研究内容二、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三、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在动物医学专业屮的地位四、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方法(一)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观点(二)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计量单位第二章细胞学(2学时)【目的要求】通过对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细胞繁殖与分化的讲授,要求掌握细胞学的基本知识,为组织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章重点讲授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化。
一、细胞和细胞间质的概念(一)细胞的定义、形态、人小(二)细胞间质的成分(三)细胞和细胞间质的关系。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6100英文名称:Anatomy and Histology &Embry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一、课程说明1.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2.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动物科学必修3.课程目的(1)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畜禽大体形态、有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发生发育规律的科学,它既是有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先导,还应为学生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其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通过本门课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和掌握正常畜禽各个系统的组成、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动物机体发生发育规律。
(2)通过本门课程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正常畜禽各个系统的组成、各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和位置关系,牢固而熟练地掌握家畜解剖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
能熟练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形态结构;综合运用细胞学、基本和器官组织学的知识分析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与各自功能的关系;运用胚胎学的基本知识理解胚胎学相关应用技术。
4.学分与学时 3.5学分 72学时5.建议先修课程普通动物学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家畜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第3版)马仲华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参考书目:(1)《家畜解剖学》彭克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犬体解剖学》李育良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5年(3)《家禽解剖学》范光丽主编陕西科技出版社 1996年(4)《家畜解剖图谱》西北农学院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5)《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第3版).沈霞芬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6)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王树迎、王政富主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年.(7)组织学与胚胎学(第6版).邹仲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张天荫主编.动物胚胎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主要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结合挂图和模型等进行系统讲授;采用自学与讲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讲授重点内容。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动科

《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学时数:14学时一、制定本实验大纲的依据依据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够较熟练了解和掌握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而制定本大纲。
二、本门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牢固掌握和了解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内容,为后续课打下坚实基础。
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记忆力、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本专业,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观察组织学切片过程中,要有立体的概念,把平面图变成三维空间图。
三、本门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实验课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接触大量的组织切片标本,通过教师示教、学生独立观察,熟练掌握畜禽有机体在正常生理状况下各系统器官的一般构造和超微结构及其主要的生理功能,并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书本上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巩固学习内容,同时,也掌握一些基本的组织胚胎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以及从事动物医学教学、科研、生产等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实验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实验后,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了解管状器官的一般结构。
2.了解实质性器官的一般结构。
3.掌握肝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4.掌握肾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5.掌握肺脏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6.掌握小肠和胃底腺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7.了解肌肉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8.掌握卵巢和子宫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9.掌握免疫器官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10.掌握睾丸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11.了解上皮组织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
12.掌握疏松结缔组织、血细胞和骨组织的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五、实验的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一、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实验(2学时)实验二、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实验(2学时)实验三、神经、循环、免疫系统实验(2学时)实验四、消化系统实验(2学时)实验五、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实验(2学时)实验六、生殖系统实验(2学时)实验七、总结性综合实验(2学时)六、时间安排《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与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结合非常紧密,实验的开设时间通常是与理论课程同步进行,即讲完理论内容,马上进行理论内容的实验,实验一般在本门课程开课后第三周开始进行,并根据理论课程的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章节的实验。
《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动物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动物组织胚胎学为动物医学、动物健康与生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细胞的基本结构和主要生命活动现象;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征和主要分布;体内各系统主要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动物医学、动物健康与生产、动物科学和水产专业的基础学科,既是动物解剖学的继续,又为进一步学习动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产科学和内科学的课程奠定基础。
三、学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第二节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方法1.一般光学显微镜技术2.几种特殊显微镜技术3.电子显微镜技术4.组织化学技术5.组织培养术习题要点:⑴常用的组织制片方法;⑵免疫组织化学原理本章重点、难点:掌握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本章教学要求:了解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在畜牧兽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和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发展史,理解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掌握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定义、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关系。
第二章细胞学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细胞膜2.细胞质3.细胞核4.内膜系统第二节细胞运动第三节细胞增殖第四节细胞分化第五节细胞衰老与死亡习题要点:⑴简述细胞核的组成;⑵比较各种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本章重点、难点: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本节教学要求:了解细胞的形态与构造,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过程;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现象,如分化﹑衰老和死亡等;理解细胞学的一些新名词,如核小体和细胞骨架的概念;掌握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形态和功能。
第三章上皮组织第一节被覆上皮1.被覆上皮的类型和结构2.上皮组织的特化结构及功能第二节腺上皮1.外分泌腺的类型与结构2.内分泌腺第三节上皮组织的更新与再生习题要点:⑴上皮组织的类型和主要分布?⑵比较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⑶简述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的概念?⑷微绒毛、纤毛的概念。
1330004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教学大纲

GDOU-B-11-213《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家畜、家禽有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本门课程以牛、羊、猪、及家禽体的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借助解剖器械、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在巨视水平、亚微水平和超微水平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后期课程和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
根据研究内容和层次的不同,本课程分为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
课程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在正确认识和掌握了正常畜禽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和发生发展规律,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合理地饲养、管理畜禽,有效地控制畜禽的繁殖和生长发育,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研究畜禽身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畜禽有机体大体解剖、组织结构和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免疫学和家畜繁殖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面向专业:动物科学四、先修课程:本课程为动物医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繁殖学、养禽学、养牛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它是学好上述课程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第一篇家畜解剖绪论(1学时)第一章运动系统(5学时)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一、总论(A)二、躯干骨及其连结(B)三、头骨及其连结(C)四、四肢骨及其连结(B)第二节肌肉一、总论(B)二、皮肌(C)三、前肢的主要肌肉(B)四、躯干的主要肌肉(B)五、后肢的主要肌肉(B)思考题 1、全身骨的划分及连结?2、骨、骨连结和肌肉在运动中各有何作用?第二章被皮系统(1学时)第一节皮肤第二节毛第三节皮肤腺第四节蹄第五节角(自学)思考题:皮肤及其衍生物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第三章内脏学(10学时)一、内脏的概念(A)二、内脏的一般形态和结构(A)三、体腔和浆膜(A)四、腹腔分区(B)第一节消化系统一、口腔和咽(A)二、食管和胃(A)三、肠、肝和胰(A)第二节呼吸系统一、鼻(A)二、咽、喉、气管和支气管(A)三、肺(A)第三节泌尿系统一、肾(A)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B)第四节生殖系统一、母畜生殖器官(A)二、公畜生殖器官(A)思考题:1、管状器官的一般形态结构?2、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位置关系?第四章脉管学(3学时)第一节心血管系统一、心脏(A)二、血管第二节淋巴系统(A)一、淋巴管(C)二、淋巴器官(B)思考题:心腔的构造?第五章神经系统(3学时)概述第一节中枢神经(B)第二节外周神经(B)思考题: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的区别与联系?第六章感觉器官(自学)第一节视觉器官----眼第二节位听器官---耳第七章内分泌系统(1学时)第一节垂体(B)第二节肾上腺(B)第三节甲状腺(B)第四节甲状旁腺(B)第五节松果体(B)思考题:内分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第二篇组织胚胎第八章细胞(1学时)第一节细胞和细胞间质(A)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生命现象(B)思考题:细胞的构造?第九章基本组织(5学时)第一节上皮组织(A)第二节结缔组织(A)第三节肌组织(A)第四节神经组织(A)思考题: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14学时)第一节心血管的组织结构(B)第二节皮肤、毛、皮脂腺、汗腺和乳腺的组织结构(C)第三节食管、胃、肠、肝、胰的组织结构(A)第四节肺的组织结构(A)第五节肾的组织结构(A)第六节卵巢和睾丸的组织结构(A)第七节胸腺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A)第八节小脑和大脑的组织结构(自学)第九节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的组织结构(A)思考题:动脉、皮肤、乳腺、食管、胃、肠、肝、胰、肺、肾、卵巢、睾丸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功能?第十一章家畜的胚胎发育(4学时)思考题:家畜(猪)的胚胎发育过程?第三篇家禽解剖-鸡的解剖(2学时,不单独占理论课时,实习过程中总结性讲解禽类与哺乳动物在解剖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思考题:鸡的解剖结构特点?七、实验名称与类别: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实验1 羊体解剖:观察运动系统实验目的:通过对运动系统躯干骨、头骨、四肢骨和整体骨架及全身主要关节、羊体新鲜肌肉标本观察,更好的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家畜解剖实践课的教学(3篇)

第1篇一、教学目的1. 使学生掌握家畜解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和动手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家畜生理、病理和临床疾病诊断的认识。
4.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物福利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家畜解剖的基本知识:家畜解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史、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2. 家畜解剖的基本技能:解剖器械的使用、解剖步骤、解剖顺序、解剖部位。
3. 家畜解剖的基本方法:系统解剖法、区域解剖法、层次解剖法。
4. 家畜主要器官的解剖:神经系统、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
5. 家畜常见疾病解剖诊断:疾病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1)讲授家畜解剖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2)讲解家畜主要器官的解剖结构、功能和疾病诊断。
(3)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家畜常见疾病的解剖诊断。
2. 实践教学(1)讲解解剖器械的使用方法,使学生熟悉各种解剖器械。
(2)指导学生进行家畜解剖实践,包括解剖步骤、解剖顺序、解剖部位。
(3)分组进行家畜解剖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要求学生观察、记录、分析解剖过程中的现象,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5)总结解剖实践结果,讲解解剖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
1. 课堂表现:学生出勤率、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准确性。
2. 实践操作:学生解剖操作的熟练程度、解剖结果的准确性。
3. 实践报告:学生撰写实践报告的质量、完整性。
4. 知识掌握:学生对家畜解剖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总结1. 家畜解剖实践课是动物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诊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家畜解剖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 加强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DOU-B-11-213《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动物科学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家
畜、家禽有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本门课程以牛、羊、
猪、及家禽体的内部结构为研究对象,借助解剖器械、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技术,
在巨视水平、亚微水平和超微水平研究动物体的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
为后期课程和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
根据研究内容和层次的不同,本课程
分为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三部分。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动物科学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为其它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只有在正确认识和掌握了正常畜禽的形态结构、位置关系
和发生发展规律,才能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才能有效地预防
和治疗畜禽疾病,合理地饲养、管理畜禽,有效地控制畜禽的繁殖和生长发育,
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研究畜禽身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动物科学专业
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畜禽有机体大
体解剖、组织结构和发生发展的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家畜生理学、动物生物
化学、免疫学和家畜繁殖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面向专业:
动物科学
四、先修课程:
本课程为动物医学专业第一门专业基础课。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繁殖学、养禽学、养牛学等都有密切联系,它是学好上述课程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课。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篇家畜解剖
绪论(1学时)
第一章运动系统(5学时)
第一节骨与骨连结
一、总论(A)
二、躯干骨及其连结(B)
三、头骨及其连结(C)
四、四肢骨及其连结(B)
第二节肌肉
一、总论(B)
二、皮肌(C)
三、前肢的主要肌肉(B)
四、躯干的主要肌肉(B)
五、后肢的主要肌肉(B)
思考题 1、全身骨的划分及连结?
2、骨、骨连结和肌肉在运动中各有何作用?
第二章被皮系统(1学时)
第一节皮肤
第二节毛
第三节皮肤腺
第四节蹄
第五节角(自学)
思考题:皮肤及其衍生物的形态、结构、位置及功能?
第三章内脏学(10学时)
一、内脏的概念(A)
二、内脏的一般形态和结构(A)
三、体腔和浆膜(A)
四、腹腔分区(B)
第一节消化系统
一、口腔和咽(A)
二、食管和胃(A)
三、肠、肝和胰(A)
第二节呼吸系统
一、鼻(A)
二、咽、喉、气管和支气管(A)
三、肺(A)
第三节泌尿系统
一、肾(A)
二、输尿管、膀胱和尿道(B)
第四节生殖系统
一、母畜生殖器官(A)
二、公畜生殖器官(A)
思考题:
1、管状器官的一般形态结构?
2、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位置关系?
第四章脉管学(3学时)
第一节心血管系统
一、心脏(A)
二、血管
第二节淋巴系统(A)
一、淋巴管(C)
二、淋巴器官(B)
思考题:心腔的构造?
第五章神经系统(3学时)
概述
第一节中枢神经(B)
第二节外周神经(B)
思考题: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的区别与联系?
第六章感觉器官(自学)
第一节视觉器官----眼
第二节位听器官---耳
第七章内分泌系统(1学时)
第一节垂体(B)
第二节肾上腺(B)
第三节甲状腺(B)
第四节甲状旁腺(B)
第五节松果体(B)
思考题:内分泌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和功能?
第二篇组织胚胎
第八章细胞(1学时)
第一节细胞和细胞间质(A)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生命现象(B)
思考题:细胞的构造?
第九章基本组织(5学时)
第一节上皮组织(A)
第二节结缔组织(A)
第三节肌组织(A)
第四节神经组织(A)
思考题:四大基本组织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功能?
第十章主要器官组织(14学时)
第一节心血管的组织结构(B)
第二节皮肤、毛、皮脂腺、汗腺和乳腺的组织结构(C)
第三节食管、胃、肠、肝、胰的组织结构(A)
第四节肺的组织结构(A)
第五节肾的组织结构(A)
第六节卵巢和睾丸的组织结构(A)
第七节胸腺淋巴结脾的组织结构(A)
第八节小脑和大脑的组织结构(自学)
第九节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甲状旁腺的组织结构(A)
思考题:动脉、皮肤、乳腺、食管、胃、肠、肝、胰、肺、肾、卵巢、睾丸的组织结构及主要功能?
第十一章家畜的胚胎发育(4学时)
思考题:家畜(猪)的胚胎发育过程?
第三篇家禽解剖-鸡的解剖(2学时,不单独占理论课时,实习过程中总结性讲解禽类与哺乳动物在解剖结构上的主要不同点)
思考题:鸡的解剖结构特点?
七、实验名称与类别:
注:实验类别指:演示型、操作型、验证型、综合型、设计型、研究创新型
八、实验目的、内容与要求
实验1 羊体解剖:观察运动系统
实验目的:通过对运动系统躯干骨、头骨、四肢骨和整体骨架及全身主要关节、羊体新鲜肌肉标本观察,更好的理解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实验内容:躯干骨、头骨、四肢骨、整体骨架、全身关节标本、全身主要肌肉
实验要求:掌握四肢骨及其连结、躯干骨及其连结;了解头骨及其连结;掌握四肢骨与躯干骨的连结、头骨与躯干骨的连结;了解全身各部主要肌肉。
实验2 羊体解剖:观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
实验目的:通过对羊体内消化器官、呼吸器官、泌尿器官、生殖器官的观察,巩固理论讲授内容。
实验内容:观察羊体内的消化管(口腔、咽、食管、瘤胃、网胃、瓣胃、皱
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肝、胰)、呼吸器官、泌尿器官和生殖器官;在牛体模型上观察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各器官。
实验要求:联系功能掌握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
实验3 家禽解剖(鸡)
实验目的:掌握鸡的解剖方法;并且通过与哺乳动物在解剖结构上进行比较,掌握鸡内脏器官的形态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解剖鸡、观察体内各器官。
实验要求:解剖时按老师要求的步骤进行;仔细认真地观察各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相互关系,并与哺乳动物的结构进行比较。
实验4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形态结构。
实验内容:单层扁平上皮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复层扁平上皮变移上皮软骨组织骨组织
示教:疏松结缔组织血液
实验要求:联系功能掌握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形态结构特点。
作业: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中各选一种组织绘图。
实验5 肌组织、神经组织
实验目的:掌握三种肌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掌握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
实验内容: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神经组织
实验要求:联系功能掌握三种肌组织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作业:肌组织(任选一种)和神经组织绘图。
实验6 食管、胃、肠、肝、胰和肺的组织结构
实验目的:掌握消化器官食管、胃、肠、肝、胰和呼吸器官肺的组织结构特点。
实验内容:食管、胃、肠、肝、胰;肺
实验要求:联系功能掌握消化管食管、胃、肠和消化腺肝、胰的组织结构以及呼吸器官肺的组织结构特点。
作业:消化器官(任选一种)和肺绘图。
实验7 肾、卵巢和睾丸的组织结构
实验目的:掌握泌尿器官肾和生殖器官卵巢、睾丸的组织结构。
实验内容:肾、卵巢、睾丸
实验要求:联系功能掌握肾、卵巢和睾丸的组织结构。
作业:任选一种组织绘图。
实验8 牛体解剖及组织切片的制作
实验目的:1、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学科,有着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牛体解剖及组织切片的制作,使学生对畜体的认识从局部过渡到整体,从巨视水平过渡到亚微水平,达到系统掌握知识的目的。
2、以活体为实验对象进行的综合实验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动物致死、内脏器官的观察及分离、组织取材固定、石蜡包埋、染色等组织切片制作的全过程,为学生学习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育种、养禽学、养牛学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验内容:致死、解剖、组织切片制作。
实验要求:综合实验以活体为实验对象,从牛的致死、剥皮及内脏器官的分离、组织切片制作都要求学生自己操作,学生要勤动手、细观察、多思考。
九、教材与参考书:
本课程选用教材:
马仲华. 家畜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M].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
社,2002.
本课程推荐参考书:
董常生. 家畜解剖学[M].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沈霞芬. 家畜组织学[M].第三版,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十、本课程理论课及实验课的考核方式:
理论课考核方式:期末考试(60%)
实验课考试方式:作业(40%)
执笔:常兰
审核:
批准人:
时间:2006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