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八专题整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

2018届高考历史选考(2)全套(浙江高考24份含答案)(18)
额过小”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中,结合所学知识可 知此时应该是官僚资本趁机不断扩张而不是萎缩,B项符合题意。A、C、
D三项符合材料,但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
解析
关闭
答案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1-
3.(2016· 10月浙江选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辛亥革命后的十年间,上海的商业服务业网点遍布全市,密 度和广度在全国首屈一指,商业行业应有尽有,无所不包,成为中外 闻名的“万商之海”。根据海关进出口统计数据,从1912年到1921年, 上海的进出口净值从3.6亿关两增至6亿关两,十年间的平均比重占 同期全国总额的40%以上。据《新青年》调查,上海开办的工厂数 量逐年上升,到1919年,上海有各类工厂2 291家,工人达18.148 5万 人,加上从事交通运输行业的工人11.625万人,上海工人总数已近30 万人,而同期全国工人总数约56万人。 ——据《上海通史》等整理 上海是近代崛起的工商业城市,其经济举足轻重。根据材料,概括 指出上海工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
模块七
考点一 考点二
专题二
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专题总结
必修主干整合
-18-
真题回放 1.(2017· 4月浙江选考)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 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 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 关闭 映了( ) 本题考查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依据材料可得出新歌主张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婚姻自由,男女平等,批判重男轻女的思想,并通过媒体传播开来,在一定程 C.婚俗中西合璧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8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单元综合测评8 含解析

单元综合测评(八)(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面这幅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二战后英镑、法郎等退出世界金融市场B.美元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C.美元霸主地位的确立推动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D.不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解析】材料形象地说明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通过这一体系,美元确立了在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地位。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从图片中也可以准确看出;C项说法和图片信息因果关系倒置;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答案】 B2.某国际经济组织称,已向莫桑比克批出5000万美元贷款,以增加该国的食物供应及改善人民的营养。

该笔贷款将由国际发展协会批出,目的是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和私营部门投资。

材料中该组织的宗旨还有()【导学号:78720133】A.提供技术援助B.减少贸易壁垒C.稳定国际汇率D.调解贸易纠纷【解析】由“目的是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和私营部门投资”可以判断出这个组织是世界银行,其宗旨是提供技术援助,故A项正确;减少贸易壁垒是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故B项错误;稳定国际汇率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故C项错误;调解贸易纠纷是世贸组织的宗旨,故D项错误。

【答案】 A3.2015年4月25日,“高山王国”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

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A.世界贸易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C.世界银行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解析】世界贸易组织不提供贷款,故A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不提供贷款,故B项错误;世界银行的主要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中长期贷款用来援助成员国恢复和发展经济,故C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以提供短期贷款帮助成员国稳定汇率,故D项错误。

【答案】 C4.下面表格为某一国际机构近年来的成绩单,它是()C.关贸总协定D.世界贸易组织【解析】材料中引起危机都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与世界银行宗旨不符,故A项错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致力于国家之间出现的收支困难,与本题“事由”相符,故B项正确;关贸总协定主要涉及世界贸易,且1995年已经结束,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致力于降低关税,不存在援助贷款的职能,故D项错误。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画像砖源于战国时期,盛于两汉。

它主要用于宫殿、庙宇祠堂及墓室的建筑装饰,生动反映了当时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状况。

下图砖画体现了古代自然经济的一个特点,这一特点是()【导学号:14330193】A.粗放经营B.男耕女织C.集体协作D.农耕为主【解析】粗放经营不属于小农经济的特点,故A项错误;材料中有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没有体现出集体协作,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除了农耕之外还有家庭手工业等,材料没有体现出以农耕为主,故D项错误。

【答案】 B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B项。

【答案】 B3.下列史料描述的是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在经济领域中出现的一些新气象。

据此判断这一朝代应该是()C.宋朝D.明朝【解析】汉代都城长安城东、西有市九处,有严格的区分,故A项错误;唐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坊、市之间严格区分,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不再有先前的那种坊、市之间的严格区分”“不禁夜市”“交子”可以判断是宋朝,故C项正确;交子最早出现在宋朝,故D项错误。

【答案】 C4.伊恩·莫里斯在《西方将主宰多久》一书中写道:“大多数中国皇帝担心的,不是自己如何获得更多财富,而是外贸可能使不受欢迎的商人阶层致富。

”为此明清皇帝采取的政策是()【导学号:14330194】A.断绝中西贸易的往来B.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C.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D.重视工商业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C项表述最符合题意。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2018学年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A.秦汉B.隋唐C.两宋D.明清【解析】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关中,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经济重心依然在北方,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经济重心正式南移,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 C2.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这种现象()【导学号:78720137】A.阻碍了手工业的发展B.使得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是封建政府的政策所致D.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解析】材料反映了苏州城内的丝织业分为两个主要派别,各自的技艺都是单线传承,各有各的市场,相互之间不得越出本分,言下之意就是不能学习别人的技术和争夺对方的市场,这种做法本质上是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在手工业领域的反映,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利于手工业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人身自由,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关于封建政府的政策的信息,故C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出现手工工场,也没有反映出雇佣关系和被雇佣关系,故D 项错误。

【答案】 A3.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

为此,朱元璋() A.实行海禁政策B.秉承抑商政策C.派郑和下西洋D.废除丞相制度【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明太祖意识到海路的开通会导致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而导致大家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而采取的措施就是实行海禁,禁止老百姓私下贸易,故A项正确;秉承抑制商业政策与材料的重点(强调海路)不符,故B项错误;派郑和下西洋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废除丞相制度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 A4.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

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解析】鸦片战争的意义更加侧重于政治而不是经济方面的工业化,故A 项错误;洋务运动比较早地实现了资本主义化即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的影响侧重于思想上的解放,故C项错误;辛亥革命的影响侧重于政治上对于君主专制制度的打击,故D项错误。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2卷历史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7 高考历史全国2 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24.图 5 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

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

魏晋以后,朝廷使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

唐中期,北方城市中,“ 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

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

所在山积” 。

据此可知,唐中期A .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 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C. 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 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的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 .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28.1879 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 派播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 协造” 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应了A.军用工业由官版专为商办B.“ 协造” 意在缓解经费压力C.军用工业市场化趋势明显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28.年,《申报》登载的“ 艾罗补脑汁” 广告称:“ 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

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

” 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

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28.188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 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国党员占总人口的1% 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31.1977 年,我国个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 万人,至1988 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 万人,2001 年增长至719 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八 专题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教学案:专题八 专题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答案

专题小结与测评系统梳理知识,理清发展脉络;仿真高考检测,零距离触摸高考!如履薄冰——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续表(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二战后,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以此协定为基础建立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B.关贸总协定C.布雷顿森林体系D.亚太经合组织解析:选C通过《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据此美国“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

2.《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

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这一“时代”的开启() A.加速了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C.缓和了美苏争霸造成的紧张局势D.推动了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解析:选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使世界经济朝着制度化、体系化的方向发展,故B项正确。

3.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关贸总协定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B.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C.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D.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解析:选A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地位,一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主地位;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经济秩序的稳定和促进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但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4.二战后,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能反映出这一趋势的是() ①世界银行的成立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署④美国取得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主导权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世界经济积极的发展趋势,④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不符合材料的含义。

5.1929~1933年经济危机来临时,各国竞相提高关税,把其他国家商品挡在国门之外,导致危机加重和国际关系的恶化。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含答案整理

人民版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必修二全册同步导学案目录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1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4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1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2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2.3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1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2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3.3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2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4.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1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2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3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5.4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1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6.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1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2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7.3 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1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2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8.3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以来,中国传统农业逐渐形成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刀耕火种B.石器锄耕C.铁犁牛耕D.耒耕耜耕解析:根据所学刀耕火种是最原始的农业耕作方式,而不是春秋战国以来,故A项错误;最早的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使我国古代农业进入“石器锄耕”阶段,仍然是原始时期,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逐渐推广,故C项正确;根据前面分析耒耕耜耕同等石器锄耕,故D项错误。

答案: C2. 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

材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A.国家赋税过于繁重B.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C.自然经济雏形显现D.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解析: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但不能反映国家赋税过于繁重,故A项错误;“井田制已经彻底瓦解”与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表述不符,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强调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出现于原始社会时期,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与此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一些诸侯国开始向土地实际耕种者征收租税,有‘粟米’,还有‘布缕’等”,从侧面反映出小农经济正逐步确立,故D项正确。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精编版解析版

注意事项:1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考生、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的位置上。

2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再选途其他答案标。

写在试卷上无效。

3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第Ⅱ卷必须用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124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一、选择题:本题共分,共小题,每小题要求的。

1. “乃去其三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面A. B. 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C. D. 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A【答案】“”的做法,去其三面【解析】商汤认为野外捕鸟之人设的四面密实的会将鸟兽杀绝,所以采取了这表面看是对鸟兽的仁慈,不赶尽杀绝,实际上《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有意在说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AB不符故选;夏商时期我国华夏族居民大多已经过上定居的生活,所以农耕应该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故C;保护生态环境不是题目的主旨,而且题干没有说到商朝建立之后的事情,故排除题干提到的是合史实;D 。

商汤的举动与夏商更替的关系,而不是资源争夺,故排除名师点睛:这一题主要考查考生全面准确解读材料和审题的能力,试题以热点隐性切入,题干以商汤仁慈“坚持依法能最终推翻暴虐无道的夏桀这一《史记》记载为载体,考查以德治国这一时政热点(十九大提出”)问题,同时这一题也在聚焦立德树人、彰显了历史积极育人的导向。

考生在作答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这是提示思考《史记》意在说明时需要注意审题干中的作者这样记载的用意所在,所以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方能得出正确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整合
(一)知识结构认读
〔认读要领〕
一大核心:二战后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 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 战后初期两大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贸易体系
三大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二)重大历史线索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1) 国际经济组织的发展:
① 尖稅与贸易总协定:活动于佃47-1995年间,既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又是一个临时 性国际组织,对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起较大作用。

② 世界贸易组织:1995年正式成立,系由矢稅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

是一个更具权威 性、广泛性,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正式的国际组织,标志着以贸易自由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 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建立起来。

(2) 世界经济的三大支柱:
① 佃45—佃95年间: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矢贸总协定。

② 1995年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

当今忙畀经济的全療化枠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①经济区域集团化:由于生产力和分工的发展,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程度进一步加深,促使
一些国家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经济联系,组成区域性经济集团。

当前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集团遍及全球。

②经济全球化: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2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题型解读】
1 •从题型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示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定词,如“不是” “不 包括” “没 有” “不正确” “错误” “无尖” “不符合” “表述错误”等。

2•从能力需求上看:除历史学科的一般能力外,还突出考查逆向思维能力,综合比较分析能 力,把握史实和历史逻辑矢系的能力。

【典型例题】
在欧洲,一些教堂为前来许愿的人们提供许愿蜡烛。

这种小蜡烛是从中国天津 进口的,进价 只有0・06元人民币,折合0 • 007欧元,而教堂的售价却是0 • 7欧元。

中国获得的利润很低,欧洲得到的却是“超级利润”。

这种现象不能说明


A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B.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C •西方强权使中国产品利润空间很小 D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 【技法攻略】
析题干一许愿蜡烛在中国天津制造,出口到欧洲折合
0 • 007欧元,在欧洲教堂售价
为0 • 7欧元,升了 100倍,说明发达国家在全球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 位。

挖寓意一■这100倍的差价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发达国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经济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析选项一一从材料中可以直接得出A 项、B 项;C 项中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中国产品的利润 空间小并不是因为西方的强权,而是因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
(三)题型应用体验
2001 年 12 月 11 日中国被正式批 准加入世界贸易 组织
受益者
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是 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
否定型(逆向)选择题
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故C项错误;D项正确反映了材料的核心信息。

明答案一・c项说法中“西方的强权造成中国产品利润低”没有在材料中体现
出来,故选C。

针对训练】
1 •下列对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表述错误的是()
A •为解决国际金融秩序的混乱
B.规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C.活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的身影
D •决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解析: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于194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能参加该会议,
故选C项。

答案:C 2-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矢贸总协定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它们的相同作用不包括()
A•消除了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
B.—定时期内维护了美国霸权地位
C •稳定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秩序
D •促进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分析能力,考点是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
各国际组织的作
用。

三大组织并没有消除世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这项任务是各国现在及今后要
努力解决的问题。

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