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从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变化中寻找股市涨跌规律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_股票估值指标介绍

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_股票估值指标介绍

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_股票估值指标介绍通货膨胀对股市的影响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地增加货币供应量造成的。

货币供应量与股价一般呈正比关系,即货币供给量增大使股价上升;反之,货币供给量缩小则使股价下降。

但在特殊情况下又有相反的趋势。

货币供给量对股价的正比关系,有三种表现:货币供给量增加,一方面可以支持生产扶持物价,阻止利润下降;另一方面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又成为股价止跌回升的重要因素。

货币供给量增加引起社会商品的价格上涨,股份公司的销售相应增加,从而使得以货币数量表现的股利〔即股票的名义收益)有一定幅度的上升,使股票需求增加,从而股价也相应增加。

货币供给量的递增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带来的往往是虚假的市场繁荣,最终出现企业利润上升的假象,保值意识使人们倾向于将货币投向贵重金属、不动产和短期证券,股票需求量也会增加,从而使股价相应增加。

由上述可见,货币供给量的增减,是影响股价的重要原因之一,货币供给量增加,扩大的社会购买力就会投资于股票上,从而把股价抬高。

反之,如果货币供给量减少,社会购买力降低,投资就会减少,失业率就会增加,因而股价也必定会受影响。

这是问题的主要方面。

但是,通货膨胀到一定程度,甚至超过了两位数,将会推动利率上涨,从而使股价下跌,这又是其对股价作用的另一方面。

总之,当刺激作用大时,股票市场的趋势与通货膨胀的趋势一致;当压抑作用大时,股票市场的趋势与通货膨胀趋势相反。

通胀走势里隐含着股市的行情通货膨胀的走势与股市的指数一样,也可以按月或年通过曲线表现总体的运行状况。

这种运行状况可以反映出很多问题,对散户们也是一种重要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和通胀总体形势是呈现同步运行的,通胀压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这类政策又对股市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货膨胀越快则股市收益越高,通胀发生之初,货币供应量必然增多,这种增加的货币量一般能刺激生产,增加公司利润,从而增加可分派股息。

股息的增加会使股票更具吸引力,于是股价将上涨。

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M1、M2以及与股市的关系

人保资产保险与投资研究所黄祖斌对M1和股市的关系进行过研究,他认为M1同比增幅见底,往往会出现大涨行情,甚至是一轮新的牛市的开始。
根据他的研究,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自1995年末以来,货币供应量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速。而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降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1998年6月的8.7%、2002年1月的9.5%、2005年3月的9.9%和2009年1月的6.68%(如多个月低于10%,选最低的一次)。
“黄金交叉”预示股市向上
业内把M1显著超越M2形成剪刀差的现象称作为“黄金交叉”。根据央行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末,M2余额34.6万亿元,同比增长16.94%,M1余额12.6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M1增幅比M2超过0.54个百分点。这是自2005年2月以来,M1增速首次反超M2增速,即出现“黄金交叉”,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了2008年4月。
值得注意的是,M1的增速自从2009年6月份超过20%,达到24.79%后,截至目前已经连续5个月增幅在维持在25%之上。7月份,M1的同比增速达到26.37%,8月为27.72%,9月为29.51%,10月超过30%,达到32.03%。11月甚至达到34.63%的历史峰值。
这是否预示着股市拐点来临?对此,尹中立指出今年货币供应是超常规发展,恐怕明年流动性不会像今年这么充裕。
2. M1增加表示货币市场流通性增强,M2中包括了M1,因此,再排除M1变化因素后,M2的增减代表了储蓄的增加,货币流通性降低。
根据央行的数据,2009年9月份货币供应,M2余额58.5万亿,同比增长29.3%,比上年末加快11.5个百分点。M1余额20.2万亿元,增长29.5%,加快20.5个百分点。9月末M1与M2的同比与环比增速双双创出了新高。与此同时,M1的同比增速已经超越了M2的同比增速,这意味着整个经济领域的活跃度已被有效激活,储蓄开始活期化。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关系。

一般来说,在经济增长的背景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积极的影响,而在经济萧条时则相反。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货币的流动性增加,这意味着更多的资金可以用于购买股票
等金融资产。

当投资者有大量可用的资金时,他们通常会寻求投资机会,其中之一就是购
买股票。

这种需求的增加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可以提高股票价格。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会推动经济活动的扩张,促进企业盈利的增长。

经济的繁荣会提
高企业的盈利能力,从而提高股票价格。

当企业盈利增长时,投资者通常会更倾向于购买
这些企业的股票,以获取更高的回报。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可以通过促进经济活动来提高
股票价格。

尽管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常会对股票价格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如果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就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

高通货膨胀会导致资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包括股票价格的过
度上涨。

当投资者预期通货膨胀将增加时,他们会更加谨慎地对待股票投资,从而可能导
致股票价格的下跌。

货币供应量过快的增长可能会对股票价格产生负面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有着深远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指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包括现金、存款和其他货币工具。

它是由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控制的。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市场上的货币总量也会增加,这通常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下面将从货币供应量增加带来的影响、股票价格的反应以及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货币供应量增加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进而影响股票价格。

当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增加,人们手中的货币增加,他们可以使用更多的货币来购买商品和服务。

当需求增加,供应相对固定时,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会上涨。

而随着物价的上升,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削弱了企业的利润能力,这对于股票价格的稳定性来说是一种负面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增加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也是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

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政府政策的调控以及市场情绪等因素都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货币政策是央行调控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手段,央行通过货币政策调控来维持经济的稳定发展。

当经济面临通缩压力时,央行可能会采取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措施,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股票价格。

相反,当经济面临通胀压力时,央行可能会收紧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胀,降低股票价格。

币圈涨跌规律

币圈涨跌规律

币圈涨跌规律币圈作为一个充满变数的市场,涨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

投资者们都希望能够找到一种规律,以便在投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市场的走势。

然而,币圈的涨跌规律并非完全可以预测,但仍然存在一些可以参考的因素。

市场情绪是币圈涨跌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市场情绪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整体经济形势、政策变化、行业动态等等。

当市场情绪乐观时,投资者往往会选择买入,推动币价上涨;而当市场情绪悲观时,投资者则会选择卖出,导致币价下跌。

因此,了解市场情绪对币价走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对币圈涨跌产生影响。

当市场需求大于供应时,币价往往会上涨;而当市场供应大于需求时,则会导致币价下跌。

供需关系的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市场参与者的情绪、市场中的大户操作等等。

因此,了解市场供需关系对币价走势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币圈的涨跌也受到技术分析的影响。

技术分析是通过研究历史市场数据,来判断未来市场走势的一种方法。

常用的技术指标包括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标等等。

通过技术分析,投资者可以了解市场的趋势和反转点,从而作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然而,技术分析并非绝对准确,只能提供一种参考。

币圈涨跌还受到市场资金流动的影响。

资金流动是指投资者在不同币种之间进行资金调配的过程。

当资金从其他市场流入币圈时,会推动币价上涨;而当资金从币圈流出时,则会导致币价下跌。

因此,了解市场资金流动对币价走势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

币圈的涨跌规律是一个综合因素的结果。

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应综合考虑市场情绪、供需关系、技术分析以及资金流动等因素,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的走势。

然而,币圈的涨跌并非完全可以预测,投资者应该具备风险意识,合理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

最重要的是,投资者应该保持冷静,不盲目跟风,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股价涨跌的原理

股价涨跌的原理

股价涨跌的原理1. 股价涨跌与供需关系股价的涨跌主要受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影响。

供给是指市场上的股票供应量,包括公司发行新股和现有股票的增发;需求则是指投资者对股票的购买意愿。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股价往往下跌;当需求大于供给时,股价往往上涨。

2. 经济基本面与股价涨跌经济基本面是股价涨跌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经济基本面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就业数据、通货膨胀率等,它们反映了经济的整体状况。

当经济基本面好转时,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增加,导致股价上涨;相反,当经济基本面衰退时,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减少,股价下跌。

3. 金融政策与股价涨跌金融政策对股价涨跌也有重要影响。

例如,央行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政策来控制流动性,这直接影响到投资者对股票的需求。

当央行将利率降低或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企业融资成本降低,投资者倾向于购买股票,股价上涨;反之,当央行将利率提高或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者倾向于出售股票,股价下跌。

4. 公司盈利能力与股价涨跌公司盈利能力是股价涨跌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好,能够产生丰厚的利润,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股票需求增加,股价上涨;相反,当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不佳,投资者对该公司的股票需求减少,股价下跌。

盈利能力受多个因素影响,例如市场需求、竞争环境、成本控制等。

5. 技术分析与股价涨跌技术分析是通过研究股票的价格走势和交易量等技术指标来预测股价的涨跌方向。

技术分析认为,股价的涨跌是有规律可循的,可以通过分析历史股价的走势来预测未来的涨跌趋势。

技术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移动平均线、相对强弱指数(RSI)等。

总结股价涨跌的原理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受供需关系、经济基本面、金融政策、公司盈利能力和技术分析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投资者在进行股票投资时,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同时,由于股价涨跌受多种因素影响,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买卖时也应该注意风险管理,避免盲目跟随市场波动,确保自己的投资安全。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一个热门的经济学话题,经济学家对此展开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将围绕着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展开讨论,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从宏观层面来看,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常会导致股票价格上涨。

当中央银行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增长时,流入市场的资金会增加,导致股票市场上的资金供应量增加。

由于股票市场是一个相对流动性较高的市场,资金的增加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可以提高企业的融资环境,企业可以更轻松地获得融资,从而增加股票市场的投资需求,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过度扩大货币供应量也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风险,这对股票市场是有负面影响的。

通货膨胀意味着货币贬值,购买力下降,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信心减弱,从而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特别是当通货膨胀超过市场预期时,投资者可能会采取抛售股票的措施来保值,加剧了股票价格的下跌。

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会对某些特定行业的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当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房地产市场时,房地产行业的股票价格可能会上涨。

因为低利率提高了购房者的购买力,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股票价格上涨。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多方面的问题。

在宏观层面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通常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但过度扩大货币供应量可能会引发通货膨胀风险。

在微观层面上,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也会对个别股票价格产生直接影响,并且对特定行业的股票价格也会有影响。

在研究股票价格的因素时,货币供应量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
货币供应量是指特定时间内经济体内各种货币及其等价物的总和,它对于股票价格的
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提高股票价格。

由于货币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市场上流通的
货币总量不断增加,导致市场上的流动性增加,股民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资本来进行股票投资。

此外,相对于供应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增加意味着货币流通速度的加快,也会
对股票价格的上涨产生积极作用。

二、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会降低股票价格。

当货币供应量减少时,市场上的流动性相应
减少,投资者手中的资金也变得更为紧缺。

这样就会导致投资者的股票投资需求下降,造
成股票价格的下跌。

三、货币供应量过度增长会导致通货膨胀,从而抑制股票价格的上涨。

当货币供应量
过度增长时,市场上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会逐步增大,商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在此情况下,投资者对于高股票价格的承受力就会下降,从而使股票价格的上涨受到了抑制。

总之,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投资者应该清楚地了解这种影响,以更好地掌握股票市场的走势,从而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的变化中寻找股市涨
跌规律
一:首先明确货币供应量的分类,即搞清楚所指
二、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下图是1998年一月至2009三月的M1和M2同比增幅(%)与沪指的对比走势。

M2与股指:二者关系不明显,看不出规律性。

M1与股指:趋同性相对较强。

直观上可以看出,M1一左一右两次峰值与股市两次大牛市对应很好,其下跌也与股市一致,且有一定的领先性。

因此终点考察M1与股指的关系。

三,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关系
M1同比增幅与股市涨跌有比较明显的规律。

主要体现在周期性或可公度性上。

M1从1995年末至今,有5次单月同比增幅跌到了10%左右,分别是1996年1月的11.4%、刚好对应512点的历史性大底,其后M1以5波形式攀升到1997年1月的22.2%,比股指1512点的大顶,领先4个月。

1999年1月的M1跌至9.6%、与上次低点刚好三年,完成一个低点的循环周期,其后是著名的519行情。

02年1月M1再次跌至的9.5%、股指于当月见1339点,其后展开熊市强反弹,完成又一个三年周期。

05年3月M1又一次跌到
9.9%,股指于当年6月6日见998大底。

至09年1月,M1跌出新低的6.68%,又是接近三年。

5个低点,其中有三次是牛市的开始,一次是02年1月大熊市中的一次反弹,幅度为26%,在就是这次从去年1664点以来的上涨行情,暂时还是看成反弹吧,也已经是可媲美519行情的强反弹了。

5个时点的周期间隔可说是相当有规律,再在精确到月,跨度分别是36个月、36个月、38个月和10+36个月。

从M1的低点和股市低点之间这样的规律性判断,2008年10月底的1664点就是熊市的最低点。

高点周期考察:M1自1995年末以来,有4次同比增幅超过20%,同时股市都出现了向下的拐点。

这四次分别是1997年1月的22.2%、2000年6月的23.7%、2003年6月的
20.24%和2007年8月的22.8%,除了第三次,拐点分别在4个月之后、12个月之后和2个月之后出现,而第二次拐点虽然在1年之后出现,但在这一年中累计涨幅仅16%左右。

而2003年6月之后,在2004年3月,M1同比增幅出现了一个次高点20.1%,而拐点出现在4月。

如果将这次的次高点作为出现拐点的信号,四个时间点的间隔分别是41个月、45个月和41个月,也非常有规律。

从近十五年M1同比增长率走势可以看出,M1增速呈现3-4年的周期波动,并且周期的波峰与波谷都较为稳定。

据此粗略地推测:
2007年8月M1高点后推3年为2010年8月左右,可能M1见到另一次高点。

2009年1月M1低点后推3年为2012年1月左右,可能M1见到另一次低点。

四: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与股市涨跌
1998年一月以来(本人只收集到这个时间的数据,哪位网友如有更早年份的月度数据,请赐予)M1与M2同比增幅之差,可以看成是“流动性泛滥指标”,与股市基本同向变动。

由于M2包括的是M1以及M1以外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因此M1增速若快于M2增速,表明定期存款活期化,大量资金转向交易活跃的M1,从而对股市的资金供给形成较为积极的影响。

M1增幅>M2增幅即M1-M2为正值时:股市多向好
当M1增长速度较M2增速为高时,反映市民或企业倾向把资金投放于股市、楼市,而企业也加大投资金额。

这时因入市资金多了,自然有利股市向上。

M1回软:股市多下跌
然而,当M1增速大幅抛离M2时,投资者需小心这或是见顶的先兆。

配合市况而言,当M1不断地大幅回落,大市则有机会进入熊市。

如2007年8月份后M1增幅反复下挫,沪指于10月16日创下6092点的高位后急速回落。

M2增幅>M1增幅即M1-M2为负值时:熊市多见底
当M2不断上升,且其增幅大幅抛离M1之时,熊市有机会见底,此时若配合M1增速重拾升轨,熊市便正式见底回升。

M1回升:股市多回升
2006年初,M2的增幅逾19%,而M1的增幅只是逾10%,是熊市见底的讯号。

其后,M1的增速急速上升,反映资金进入股市,A股也由2006年的千余点水平急涨至2007年末的近6000点。

以下面的形式表达可能更直观:目前负值绿柱正在快速收窄!预计四月该指标更窄。

如果本轮行情属于反弹,那么该指标或许未能见到正值。

补充两个时间较长的图:
从最近十多年的历史看,每当M1比M2低时,尤其是二者差距超过5个点时,股市就会见底,一轮新的牛市将会拉开序幕;而M1高M2高5个百分点时,牛市行情会结束,熊市会到来。

M2和M1的差异主要是M1不包括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因此,M2和M1的“异动”应该是由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的“异动”引起的。

1:如果仅仅拿M1同比增速%与股指对比,虽然直观,似乎仍不足以说明二者的相关程度,那么把股指的同比增速%拿来与M1同比增速%则更能说明问题,二者的相关性可以用如影相随来形容。

2:M1数据增加了,相应地沪指也增加了静安指数的数据。

以前大家几乎都把1991.5.17日的105点当作历史性大底,其实是腰部的一个底。

真正的大底是1989.9月-10月的24点左右。

M1同比增速%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结论。

波浪理论很注意起点问题,参看一下静安指数或许是有意义的。

3:关于喇叭口:M1同比增速%与M2同比增速%之间的差值,在图上表现为剪刀差或喇叭口。

(下图蓝线M1与红线M2之间的差值)。

97年之前M1和M2波动过于剧烈,虽然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这个个人可自己判别)。

之后的喇叭口比较有规律:
底部喇叭口(M1<M2)有:99年519行情前形成了一个双底形态的喇叭口,其后一波行情;05--06形成了一个时间长,敞口幅度大的喇叭,其后就是06-07的大行情;08.11--09.1月这次小双底形态喇叭口,时间上较短,但敞口幅度可不小,且目前仍敞口较大,说明还有空间。

可以说上述底部形成的喇叭口,简直就是金喇叭。

特别是双底喇叭的第二底对实战操作很有意义!
再看顶部的喇叭口(M1>M2): 三次大牛市都形成了典型的敞口较大的喇叭口。

不过一次比一次小的趋势,这可以为今后判断顶部提供经验指引!
4:从流动性概念出发讨论:M1/M2%可以看成是流动性指标。

即M1在M2中所占的比重。

从此指标看,央行恐怕还不敢轻易收紧流动性。

下面引述独立评论员温克坚先生的判断作为参考,对否留待检验:
“接下来几个月中,货币政策,尤其是银行信贷的走势,将是最值得关注的现象。

不过在zheng zhi压力主导的决策场景中,货币政策的走势其实没有太多的悬念,那就是继续开闸放水。

guo wuyuan zongli wen jia bao15日主持召开的guo wuyuan常务会议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12日公布的声明透露,未来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政策仍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进一步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yinjian hui主席liu mingkang虽然强调高度关注银行放贷冲动下的风险隐患积聚,比如“银行业要坚持保增长和防风险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切实防范信贷风险,确保稳健发展。

” 这说法可以左右逢源,四平八稳,但是其基调则是zheng zhi 意味十足,国有银行的领导人对此会心领神会。

而纯粹从操作层面来看,接下来的时间要想进行信贷的急刹车也不太可能,急热急冷对经济震荡更大,因此今年的信贷投放总量将会创出历史新高,并且增幅惊人。


M1-M2也可以标识流动性程度:
或M2-M1倒个个儿也一样
5:M1,通货膨胀与股市的关系:温和通胀一般对股市比较有利
下图深红色线为CPI同比增速,跌入了96年以来的深坑。

管理层很不高性呵,使出了宽松货币政策的杀威棒!注意M2突飞猛进,已经突破了97年以来的平锅底的颈线位,似有与96--97那次M2高涨点对应的趋势。

6:M1同比增速的周期循环考察:图中的7年加两个月左右的周期,令人惊奇!下一次在2014年10月呵!
图中另外给出的信息还有:三根蓝线粗略底表示超跌区,中位区和超涨区。

形态上以89低点和93年高点为起始,构筑了一个大型三角形。

三角形突破后的戏剧性,只要有投资经验的都知晓!!
9字尾数年也值得关注:10年。

短周期最重要的就是3--4年,途中以小圆圈标识。

可以和经济走势对比着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