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引领学生从画面、线条,色彩,形象处理等美术语言角度分析作品。
了解中国现代美术表现手法。并结合画家独特的经历。
让学生更深层的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理解画家对画面的主观处理。
教师让学生用意象艺术的手法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
课程小结,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
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蛙声十里出山泉”(中国画) 齐白石
山水册页(中国画) 黄宾虹
记写雁荡山花(中国画) 潘天寿
群马图(中国画) 徐悲鸿
2.教师对他们的对话进行分析,进而引出本课主题。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二:探究新知
1.名词解释
传统型中国画
融和型中国画
油画
版画
2.架上雕塑
投放图片,介绍中国现代雕塑的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进城——西藏组画之一(油画,1980年) 陈丹青
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授课教师
姜海涛
学校
呼兰一中
课型
欣赏课
授课题目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时间
13年6月12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
2.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好在哪里。
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教学难点
(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2)分析、理解作品。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第14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一、教材分析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
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十四课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教案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人美版
《美术鉴赏》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掌握其代表作品和特点;
2.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当代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性作品和特点;
2.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当代艺术的现实意义;
2.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代表艺术家和代表作品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现代艺术的基础框架。
2. 学习
1.简要介绍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历程,包括:新文化运动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后时期、改革开放后时期等;
2.展示代表性作品,包括:林风眠的《山水田园图》、吴冠中的《破壳》、齐白石的《梅花》等;
3.分析中国现代美术的特点,包括国画和油画形式的兼容、书法和国画的融合、以民族主义和现代主义为主导的风格形成。
3. 延伸阅读
让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中国现代美术的文章或者相关书籍,进一步了解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和当代艺术的特点,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提供更多的资料。
4. 总结
回顾中国现代美术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并对当代艺术的审美价值进行探讨和思考。
五、课后作业
1.在教材上对中国现代美术的章节进行复习;
2.选择一位中国现代美术的代表人物,了解其生平和代表作品;
3.阅读一篇有关中国现代美术的文章或书籍,并进行笔记记录。
推陈出新 百花齐放 美术课说课设计

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美术课说课设计一、引言美术课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为了使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能够推陈出新的教学模式,让百花齐放的学生们在美术课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二、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提高他们对不同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水平。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3.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培养他们的绘画基本功。
三、课程内容1.艺术欣赏:通过展示不同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
可以选择不同时期的艺术家作品,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印象派的莫奈等,让学生了解不同艺术风格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2.创意发散:通过提供不同主题的启发,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启发性的主题,如“梦幻世界”、“未来城市”等,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这些主题的想法和想象。
3.个性表达: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表现方式和材料,如水彩画、铅笔画、油画等,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风格的表现形式。
4.绘画技巧:在课程中适当安排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巧和表现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基础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光影等,通过实际练习和示范,让学生掌握这些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四、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通过示范教学的方式,向学生展示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进行示范,引导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并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合作创作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学习和借鉴,互相激发创意和想象力。
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和创作,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3.个别指导:在课程中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绘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和困惑,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中国现代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

时间上如何界定中国现代美术?
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至今的 美术,主要是20世纪的中国美术。
10
一、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这时期的中国美术的变革与发展主要 表现在两方面:
1、中国画发生激烈演变 2、西方绘画(素描、油画和版画)的
引进并迅猛发展。
结果?
11
形成了两种类型的中国画:
1、 传统型中国画 2、融合型中国画
25
滋用黄 ,墨宾 黑层虹 而层山 层积水 次染用 丰,笔 富浑凝
厚重 华,
26
27
28
29
色黄 画宾 出虹 显的 得花 雅鸟 致则
少 勾 线 , 直 接 用 墨
30
究花特潘 雄卉形天 强多式寿 、用,创 豪双黑造 壮勾白花 、法、卉 气;刚与 势构柔山 之图对水 美、比结
用强合 笔烈的 讲;独
格明显。
41
42
43
作融画李 品化中可 意在的染 境传明的 开统暗创 阔笔处作 、墨理融 笔和引合 墨造进中 深型中西 厚之国, 。中画把
,,西
44
45
46
47
国效林 画果风 。、眠 多节将 采奏西 用强方 方烈现 构的代 图审流 。美派
观中 引的 入视 中觉
48
49
象线江西吴 意交南的冠 味错的主中 浓迷白张继 重离墙,承 ,,黑他了 影色瓦的老 响墨、山师 很飞绿水林 大舞树画风 。辉红多眠
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39
精动笔中的徐 神而下国愿悲 。有所的望鸿
富刻笔,以 有画墨他自 笔的融把己 墨形为西的 情象一方实 趣无体写践 。不,实实 他造创主现 的型造义了 马准了的其 体确新表改 现、风现良 出真格方中 民实;法国 族生他与画
人美版《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课件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953年,老舍先生请白石老人以诗 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 一时间难住了年逾90高龄的老画家。 老人经过两天两夜的苦思,突然从 “出山泉”三字获得灵感,成就了 这幅名作。
• 这富有想像力的构思,我国古代也多有这样的 逸闻趣事。 • 据记载,宋代画院录用画师的考试,多以诗句 为题,如“竹锁桥边卖酒家”,“踏花归去马 蹄香”,“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泰 戈 尔 像
愚公移山
徯我后
田横五百士
作融画 李 品化中 可 意在的 染 境传明 开统暗 阔笔处 创 、墨理 作 笔和引 融 墨造进 合 深型中 中 厚之国 西 。中画 , ,,把 西
综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 现代美术可以发现它始终 贯穿着一条主线: 紧跟时代步伐,与东西方 文化的交织、冲撞和融合而 形成这一独特面貌——百花 齐放、推陈出新。
• 结果?
两种类型的中国画:
1、 传统型中国画
2、融合型中国画
如何理解?
传统型中国画的代表人物
1、 齐白石(1863年—1957年) 2、 黄宾虹(1865年—1955年)
齐白石的传奇人生:
• 1863年出生于湖南湘潭一农民家庭。8岁随外祖父读 村学,一年后因家贫辍学,在家放牛砍柴。因此传统 意义上他的就读生涯只有1年。 • 15岁拜师学木匠,始为粗木工,后为细木工,以擅雕 花名闻乡里。 • 21岁得《芥子园画谱》,有空时便临摹。 • 27岁拜师学画,继而学诗、学篆刻,苦学钻研精神令 人敬佩。 • 40岁以后5次云游祖国南北各地,积累了不少创作素 材和画稿。 • 50岁开始改变画风,锐意进取。 • 1956年荣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1955年国际和平奖 金。 • 1957年9月16日逝世于北京。
人美版高中美术必修《美术鉴赏》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课件)(1)

前三匹昂首竖耳似有警觉, 后一匹低头吃草,使之动态有 对比。由于画家熟悉马的解剖, 在画马技法上,用粗细有别的 浓墨线条画出马的形体结构, 又用浓淡不同的墨色渲染出躯 体的明暗起伏。这种融入西方 绘画的手法,就加强了马的体 积感。
有人专门研究徐悲鸿为什 么能够把马画得如此生动,最 后从他给一位爱画马的少年的 信中找到了答案。信中说,我 爱画动物,对画实物皆用很长 时间。即以马论,光是速写就 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 熟悉马的明暗组织,然后详细 观察马的动态及神情,方能所 得。看来画画不仅要有天赋, 后天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
20
画面布局稳定庄重,用笔灵动劲健,
山石、树木、峰峦的勾划用笔秀逸劲拙, 笔笔见骨。此外,画中境境界浑然一体, 草藤、林木、云气相互交织,自然山水 中那种层层叠叠,青翠葱郁的朴茂之气 被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何为树石、何 为花草也许一眼难以辩清,但天地之间 的深沉、浩瀚之气却从他的笔下奔涌而 出。
21
徐悲鸿
25
徐悲鸿作品
26
徐悲鸿作品
27
林风眠作品
28
李可染作品
老舍接过画来一琢磨,情不自禁地拍案叫绝——此 画构思奇巧,给人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泉水中活跃着 许多蝌蚪,没有蝌蚪哪来青蛙?有了蝌蚪,自然有一片 蛙声:蛙声阵阵出山泉,又岂止十里八里?所以这幅画 属于间接表达。
16
这种富有想像力的构思,我国 古代也多有这样的逸闻趣事。据记 载,宋代画院录用画师的考试,多 以诗句为题,如 “踏花归去马蹄 香”,“深山藏古寺” , “竹锁桥 边卖酒家”。
14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
说起美术、画家,我 们脑海里肯定会想到达芬 奇,毕加索,这些都是国 外美术大师。那说起中国 现代美术家,同学们知道 哪些呢?
高中美术《十四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美术人美版《美术鉴赏》《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
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现代绘画作品的欣赏,了解中国现代绘画的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在艺术品市场的现状。
2.通过中国现代绘画名家名作,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感受,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现代绘画所呈现出的局面和发展趋势以及部分名家名作赏析,学习画家如何用艺术手法表达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等名词和作品分析、理解。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导入新课
1、播放图片,提问中国当代艺术为什么这么火?
2、讨论:这是我国什么时期的作品?中国现代美术包括了我国哪些时期的作品?现代美术有哪些内容?
2【导入】导出课题
中国现代美术发展状况如何?这节课来学习: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
一、教材分析
本课开篇对中国现代美术予以界定,指1919年“五四运动”起始至今的美术,主要指20世纪的中国美术。
其后,课文分别介绍中国现代绘画和中国现代雕塑两大美术门类的概况、代表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1.兼容并蓄的中国现代绘画
第1自然段:介绍中国现代绘画概况。
第2-4自然段,介绍中国画在20世纪形成两种类型,分别介绍传统型中国画和融合型中国画及其代表画家与代表作品。
第5-6自然段,介绍油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7自然段,介绍“创作版画”的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第8自然段,介绍“中西结合”的新品种新样式的绘画及其代表画家、作品。
第9自然段,简略介绍近年来绘画的新探索。
2.再塑民族精神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1自然段:指出中国现代雕塑成就主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的,介绍20世纪50年代雕塑成就及代表作品。
第2-3自然段,介绍20世纪80年代至今雕塑快速发展,并列举一些有影响的作品。
二、学情分析
美术欣赏不是简单的看画,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每个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识不同,高中学生具有了一定的欣赏水平,但在能力上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艺术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需要丰富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而这些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有一定的认知和欣赏难度,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美术作品内涵,这样,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美术概况,知道中国近代绘画、雕塑的代表性的美术家及其代表作品。
2、通过作品的比较,了解中国现代美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感受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精神。
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中国现代绘画呈兼容并蓄、百花齐放的局面,中国画、油画、版画概况,代表画家及其代表作品。
(2)中国现代雕塑迅猛发展,介绍、分析有影响的作品。
2、教学难点:
(1)传统型与融合型的中国画,创作版画,架上雕塑,纪念雕塑等名词。
(2)分析、理解作品。
四、教学过程设计
(共1课时)北京师大附中平谷第一分校赵燕京
如实的再现客观世界——走进具象艺术
一、具象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具象艺术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历史。
特点:1.视觉真实性或客观性;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3.情节性或叙事性。
作用:观看具象美术作品时,第一眼就能分辨出每一个个别人物的性别、表情、动作和衣饰、各个物品的品种、类属以及地点、环境等特征。
二、怎样鉴赏具象艺术?
首先分辨:1.肖像作品;2.主题性作品
三、如何评价具象艺术的意义?
六、教学建议
(一)课本提到的美术家与作品应重点介绍,也可根据自行安排的课时,拓展内容,多欣赏该艺术家的其他作品。
(二)介绍画家与作品分析,可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上发表看法,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研究性学习。
(三)配合本课内容,也可带学生到艺术馆参观,在现场学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