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doc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动画基础课程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动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动画创作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2.1 动画概述2.1.1 动画定义和起源2.1.2 动画的类型和应用领域2.2 制作动画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2.1 动画的基本原理:帧动画、骨骼动画和路径动画2.2.2 动画制作的基本流程:策划、绘制、排版、动画效果制作、渲染、合成等2.3 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2.3.1 介绍常用的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After Effects、Maya 等2.3.2 软件界面、工具和基本操作演示2.4 基本动画技巧和表现手法2.4.1 关键帧技法和插帧技法2.4.2 动画的速度与变化2.4.3 动画的音效和配乐2.5 角色设计和运动原理2.5.1 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2.5.2 角色动作设计的基本原理2.6 故事情节和剧本创作2.6.1 故事情节的编写和构思2.6.2 剧本的撰写和表达技巧2.7 动画效果的制作2.7.1 动画的特殊效果:动画过渡、形变、模糊、闪烁等2.7.2 动画的渲染和合成技术三、教学方法3.1 前导讲解法:通过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为学生搭建起学习动画的基础框架。
3.2 实例演示法:通过展示和解析经典的动画作品,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动画制作的技巧和表现手法。
3.3 实践操作法:通过实际操作动画制作软件,让学生亲自体验和练习动画制作的过程,并通过批评和改进不断提升技能。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4.1 平时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估。
4.2 作品评估:要求学生制作并提交一定数量的动画作品,通过对作品的评估来考察学生的动画制作能力和创意思维。
五、参考教材5.1 《动画基础教程》作者:李明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5.2 《动画技法与艺术》作者:约翰.卡尼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六、备注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
《动画设计》教学大纲

《动画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动画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课程,旨在通过学习动画制作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意表达能力和动画制作能力。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和故事讲述能力,并通过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动画制作技能。
二、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动画设计基础知识a.动画概念和发展历程:了解动画的定义、类型以及动画制作的历史和发展。
b.动画原理和技巧:介绍动画的基本原理,如动作、时间、速度等,并学习使用相关软件和工具。
2.绘画和造型基础a.绘画技巧和材料:学习各种绘画技法,如素描、水彩等,并了解不同绘画材料的应用。
b.造型基础:学习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掌握造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故事讲述和角色设计a.故事结构和叙事技巧:学习故事的基本结构和要素,掌握叙事技巧和故事情节的设计。
b.角色设计和演员动作:了解角色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学习人物动作的绘制和表达。
4.动画制作实践项目a.制作短片:学生通过制作短片项目,学习应用动画设计的知识和技巧,培养创意和团队合作能力。
b.学生个人作品展示:每位学生都需要完成一份个人作品,展示自己的创意和动画制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教学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讲解动画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相关的绘画和造型知识。
2.实践教学:通过实践项目,教学生动画制作的技巧和流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动画作品。
3.个案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已有的动画作品,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和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4.群体讨论:组织学生进行群体讨论,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技术,激发创作灵感,并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四、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
2.作业和项目评估:对每个学生的作业和项目进行评估,包括创意和技术的表现等方面。
3.个人作品评选:通过学生个人作品的展示和评选,评价学生的创意和动画制作能力。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原理》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COURSE TITLE〕动画原理课程性质〔COURSE CHARACTER〕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COURSE CODE〕308B5012学分〔CREDIT〕 1.5学时〔CONTACT HOURS〕16 理论课时+16 实践课时先修课程〔PRE-COURSE〕动画概论课程负责人〔COURSE COORDINATOR〕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学问、力气、素养三方面,必需支撑培育方案中的毕业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到达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把握人像绘画的根本技法。
2.把握人像的五官比例和透视关系,以及五官与脸型不同形态的表现。
3.把握光影关系、体积和造型三者之间的存在关系,并能够灵敏运用。
4.娴熟把握人像的骨骼构造和肌肉构造,了解人像面部肌肉运动所产生的表情变化。
5.针对动画专业绘画根底力气的素养要求,要求在把握对素描人像的根底绘画力气上,能够对人像的五官以及面部形态进展变形刻画,把握能够主观性创作人物面部形态的力气。
6.通过课堂的范画点评和名家作品赏析,具备对优秀作品理解、思考、学习和应用的素养力气。
7.通过课程的学习,应具备联系专业相关特点进展拓展、应用和创作的素养力气。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毕业要求5.具有进展动画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的技能,把握动画主流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技法,生疏目前国内动画行业的生产制作内容、形式和设计主流,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确自身在动画行业的从业方向和进展目标。
6.拥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情趣,把握动画设计方案文本写作、创意、设计与制作的力气。
8.具备对动画工程及作品设计制作的综毕业要求指标点3.2生疏并把握主流淌画形式的设计、制作流程3.3把握不同动画形式在行业应用中的生产制作流程和设计环节3.4能够依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在动画学习以及应用实践过程中明确自身的专业进展方向和特点4.3具备较高的审美力气和审美情趣,了解各地民俗文化、流行文化与市场需求动态4.4把握素描、颜色、构图、透视等根本的美术根底学问和技能6.1把握动画设计的根本原理、流程和方法,本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课程目标 1、2、3、4课程目标 5、6、7合设计和制作力气,拥有独立制作文本方课程目标1、2、3、4、5、6、7把握动画设计的每个环节,能够独立完成动画作品设计制作的完整流程。
18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1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中文名称:动画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nimation课程类型:基础课总学时及学分:48学时(授课48学时,实验0学时),3学分适应对象:动画专业主要先修课程:素描基础、色彩基础、动画数字图像表现执行日期:2018年9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科教育基础课程。
本课程结合应用型本科的特点,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图例,从动画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入手,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全面、系统地讲述动画艺术的本质特征、思维方式、创作规律、实用功能和学科体系等理论知识。
2.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画艺术基本观念。
对于之后的动画造型基础以及运动规律、原画、动画等,乃至动画短片创作等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学习,能够达到了解动画,对动画概念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形成动画意识并能够掌握学习动画的方法。
二、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画基础素养及创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知动画性质、定义、起源、发展、动画的类型、工艺等基本知识,了解动画片的制作流程、创作的基本知识以及动画学习的方法等等,使学生对动画艺术体系的整体框架有一个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中采取理论知识与案例赏析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一定数量的经典作品分析,提高学生对动画作品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其基本要求第一章动画概述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掌握动画的定义、艺术特征;理解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等相关知识;了解所学专业。
主要内容:动画的定义、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动画的艺术特征。
重点与难点:理解广义的动画,熟知动画的艺术特征。
第二章动画的分类目的和要求(掌握、理解、了解):掌握不同分类方法下的类型动画,使学生能够全面的认识动画。
理解动画分类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分类的意义;了解其不同类型动画各自的艺术特征。
主要内容:平面动画;立体动画;电脑动画;影院动画;网络动画等;不同类型动画的特征。
动画概论教学大纲

《动画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动画概论》课程属于动画专业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使学生对于动画的产生,发展,分类,风格流派,动画电影的基本原理,动画电影的摄制过程以及关于运动规律的一些基本概念都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之后的动画基础造型乃至将来的运动规律,原画,动画,二维动画短片制作的学习提供理论基础。
明确学习目的,达到了解动画,对动画概念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形成动画意识并且能够掌握学习动画的方法。
二、教学基本要求1、知识、能力、素质的基本要求;(1)知识方面1、掌握动画起源与发展,了解动画原理,动画的产生,早期动画发展历史,动画分流2、熟练动画的定义、动画的艺术特征3、了解动画的分类:叙事分类、形式分类、功能分类等4、认识动画创作原理——观众心理、动画影片构成、创作法则等5、掌握动画创作方法——动画片工艺流程、创作分工职责等6、学会动画片的欣赏与解读7、掌握动画片的风格和流派——中、美、日、俄、韩、法等国动画片创作概况及比较(2)能力方面1、认识动画原理和动画的产生2、能够欣赏动画的艺术特征3、知道动画分为哪些类型4、学会动画片的解读5、能够绘画基础的造型设计和场景设计(3)素质方面1、思维能力: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将动画概论问题进行一一解读,使之更容易被理解和把握。
2、团队合作:愿意与他人合作,主动与其他成员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分享信息、知识和资源。
3、主动性:能够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主动自觉的完成工作。
2、教学模式及方法的基本要求本课程虽为理论课程,但并非单纯为了理论研究,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创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积极采用了启发式、实例教学等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了课堂理论教学、课上实践、课程作业及以实物特性举例认识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法。
充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促进了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最后安排讨论及到创作单位实地参观考察。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动画基础课程是一门介绍动画创作基础理论与实践技能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画创作兴趣、动画制作基本技能和创意能力。
本课程适合对动画制作有兴趣,但没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学生选修。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包括绘画、造型、场景设计等;3、学会运用数字动画软件进行基本的动画创作;4、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动画概述:介绍动画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行业概况。
2、动画制作流程:详细介绍动画制作的流程,包括前期策划、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原画绘制、中间画制作、上色、合成等环节。
3、绘画基础:教授基本的绘画技能,包括线条、色彩、构图、透视等,为后续的动画制作打下基础。
4、数字动画软件介绍:介绍常用的数字动画软件,如Toon Boom Harmony、Adobe Animate等,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操作技巧。
5、动画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动画短片创作,从前期策划到后期合成全程参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了解动画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践操作: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操作,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和数字动画软件的使用方法。
3、案例分析:分析经典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创作的优秀实践案例及其背后的创作思路。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动画制作技巧和创意方法。
5、作业反馈:通过布置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五、课程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以下方面:1、出勤率:考察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
2、作业:布置与课程相关的作业,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笔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考察学生对动画制作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
动画-0601《原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原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原画基础/Animation Foundation二课程代码:05091307三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四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通过6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动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达到并完成中等难度的动画练习,对动画的专业术语及特定表现形式有进一步的了解。
分析和表现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为独立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培养学生掌握动画基本运动规律及原理上,建立符合高品味审美精神的动画理念。
五、学时/学分:60 / 3.5六、先修课程:素描、色彩、速写七、适应专业:动画本科专业八、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1-1 了解人物的动作(1、眨眼原理,2、转头原理,3走路原理,4、跑步原理,5、斜向运动,6、背面动作,7首部形态表现)1-2 理解自然现象(1、外力作用运动,2、有主动力的运动,3、飘旗,4、水的运动,5火的运动原理,6,烟,雪,雨的表现)1-3 掌握动物的运动规律(1、鸟飞,2、四足动物,3、爬虫类,4、昆虫,5、鱼类)重点:运动规律难点:人物的动作第二章其他制作技巧2-1 了解反复动作2-2 理解速度感的表现2-3 掌握合成与组合及常用绘图软件重点:反复动作难点:速度感的表现第三章加入生产前的准备3-1了解各种资料的使用3-2 理解动检的工作要点3-3 掌握动检的工作要点重点:动画短片剧本策划难点:美术设计和故事板绘制九十、考核方式:考查(成绩比例:考查30%+平时60%+考勤10%)考查评分标准为:优秀、通过、不通过三档制计分。
考试(查)作业按序号放置、附文件三份后交教研室留存:1、考试(查)成绩单复印件一份。
2、考试(查)结果分析表复印件一份。
3、平时考勤表复印件一份。
十一、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一)教材[中] 黄兴芳著《动画原理》(第1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2004年1月(二)教学参考书[1] [英]哈罗德﹒威特克(Harold Whitaker) [英]约翰﹒哈拉斯(John Halas) 《动画的时间掌握》(第3版)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2年9月[2] 汪璎著《原画设计》(第1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执笔人:日期:审定人: 日期:。
《MG动画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MG动画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理论、实验课程填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和远大的职业理想。
2.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MG动画的基本概念、表现形式、应用领域以及设计制作方法与思路。
能够具备针对节目频道包装、电影电视片头、商业广告、MV、现场舞台屏幕、互动装置等进行基础的MG动画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3.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掌握MG动画的基本创作思路,熟练设计中的各个流程环节,能够具备从事MG动画创作的能力与运用专业软件进行数字媒体作品创作和分析、研究数字媒体艺术项目复杂设计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4.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进行影视作品分析的能力,能够掌握MG动画主流的表现形式和应用技法,熟悉目前国内外MG动画的主要制作方法。
5.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情趣,能够掌握MG动画的制作思路与视觉表达、人文关怀与创新应用。
6.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具有较宽的设计视野,了解国家与地方影视作品设计领域的方针、政策、行业标准,能够洞悉国内外MG动画设计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理论、实验课程填写)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理论、实验课程填写)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理论、实验课程填写)1.建议教材1.郑斌·AfterEffects动态图形设计入门技法与基础创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2.主要参考资料1、麓山文化·零基础学MG动画制作·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版2、黄临川·MG动画设计5项修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147学时)
课程名称:《动画基础》
英文名称:The Animation Foundation
课程编号:
学分:3学分
学时:147学时
课程安排:二年级上学期
课程性质:动漫设计基础必修课
一、教学目的
动画技法课程是动画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对此课程的学习,让学生系统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技法。
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动画设计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要求
动画课程有别于漫画及美术课程、美术及漫画研究的是单幅艺术创作效果,而动画研究的是多幅连接画面产生的视觉停留效果。
由于学生入学前对绘画的掌握较充分,对动画知识了解较少。
因此,在动画技法教学中,通过对动画原理的阐述和对动画制作技巧的讲解,注重技法与创意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力求让学生由浅入深的掌握动画技法及动画制作的基本规律。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仪、迪生线拍、PEGS软件
动画部分
1 > 动画与动画工具
2、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
3、中I'll]画
4、动画(人物转头、转身)
5、曲线运动
6、循环动作
7各类动体运动规律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1、动画与动画工具(4学时)
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动画制作原理及制作流程。
掌握什么是动画工具,如何正确使用,以及动画绘制半中的一般常识。
内容:①什么是动画;什么是原画;动画与原画的关系;制作流程的介绍;动画的主要任务;原画的标示;动画的标示;中间画的标示。
内容:②铅笔;动画纸;秒表;摄影表;规格框;定位尺。
2、动画线条和线条训练(3学时)
目的:让学生了解线条在动画制作中的作用、重要性,以及如何训练。
内容:①线条的徒手训练(直线、弧线、圆线),线条的衔接训练。
%1形象复描(拷贝)训练
线条要求:准、挺、匀、活。
3、中间画(7学时)
目的:让学生掌握中间画的基本技法。
内容:(1)中间画
%1等分中间画(1/2中间画)②不等分中间画(1/3中间画)③有加、减速中间画(2)对位法①直接法②一次对位和多次对位法
4、动画(人物转头、转身)(共21学时)
目的:让学生掌握“动画”与“中间画”的区别,再此基础上,除了掌握中间画的基本技巧之外,还要培养学生有一•定的艺术造型能力。
熟练地掌握过程动作的形态、结构、透视变化及运动规律技巧。
内容:①动画与中间画的区别
%1过程动作的透视变化
%1动作规律
%1人物头部形象转面(现实人物与卡通人物)(14学时)
%1人物上半身转体(7学时)
5、曲线运动(共21学时)
目的:让学生理解曲线运动在动画中的重要性,掌握曲线运动技法的三个要领。
内容:①弧行曲线运动(7学时)
②波行曲线运动(7学时)
%1“S”行曲线运动(7学时)
6、循环动作(7学时)
目的:让学生掌握动画中的各种循环技法。
内容:雨、雪、水的循环
7、各类动体运动规律(共84学时)
目的: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人走、跑及动物走、跑的运动规律。
内容:第一节、人体运动规律
%1人侧面走路动作(写实人物与卡通人物)(14学时)
%145度透视走路动作(卡通人物)(7学时)
%1人侧面跑步动作(写实人物与卡通人物)(14学时)
%145度透视跑步动作(卡通人物)(7学时)
%1原地循环走、跑(移动背景)(14学时)
第二节、动物运动规律
%1马走、跑(蹄类)(14学时)
%1狗走、跑(抓类)(14学时)
四相关课程的衔接:
漫画设计、影片赏析、原画设计、构图设计、动画短片五、考核方式:
%1综合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
%1平时成绩考核以专题设计、制作为主
%1平时成绩=专业设计成绩80%+考勤20%
六、教材及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