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通史习题:第五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
2020年高考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文档:专题5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

专题五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至工业革命前夕总体上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16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①由萌芽到不断发展,资产阶级产生并不断壮大,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以荷兰、英国为开端,②革命时代到来,西欧逐步走出中世纪。
欧美资本主义政治民主化进程启动,英、美分别确立了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③、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经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的进行,欧洲封建制度迅速解体,资本主义④开始形成并发展。
以意大利为先导,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并发展,⑤进入前工业化时代思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高举⑥大旗,批判封建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
启蒙运动以⑦为核心,猛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科技哥白尼、伽利略把人类带入近代自然科学时期。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提出,标志着⑧的形成答案▶①资本主义经济②资产阶级③君主立宪制④世界市场⑤手工工场⑥人文主义⑦理性主义⑧近代自然科学01英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考点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就制度内容而言,特点具体表现如下(1)“虚”“实”结合。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特有的代议制政体开始形成,君主权力日益虚化,国王逐渐“统而不治”,议会权力上升。
(2)“议会至上”,即立法权在三权中居于核心地位。
(3)以两党制衡为核心的议会内阁制。
反对党的作用更具有英国特色。
2.就制度演进过程而言,呈现出以下特点(1)延续性。
如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从英国早期内阁的形成到责任内阁制的完善。
(2)渐进性。
君主立宪制自1689年初步确立后便不断完善。
(3)创新性。
如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都具有开创性。
(4)法制化。
英国政治制度的不断变化与法制化进程密切相关。
考点2▶美国联邦共和制的特点(1)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美国政府由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平等独立的部门组成,分权制衡,以此防止权力的滥用。
2020届高考历史课标版二轮通史习题:第五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 Word版含解析

第五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
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
这反映出当时( )A.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B.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答案 D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这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
A项中“开始传入”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排除B项;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2.(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B 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贵族地位已经没落,故A错误;本题中时间信息是1649年,当时议会还没有达到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故C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故D错误。
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下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时,英王查理一世却说“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
3.(2019陕西名校联考一)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构成了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2022-2021学年高一历史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同步训练:第5课 《开辟新航路》

必修二第2单元第5课开拓新航路【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5小题)1. 15~16世纪,西欧人掀起开拓新航路热潮的根源在于A、航海造船技术的进展B、《马可·波罗游记》的刺激C、商品经济的空前富强D、欧洲人狂热追求货币和黄金2.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头。
”这是由于A、此前未消灭大规模的远洋航行和探险活动B、远航探险打破了人类长期以来相对隔绝的状态C、远航探险建立了从欧亚大陆与非洲大陆、美洲大陆的联系D、远航探险加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的解体3.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头,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
这主要是由于A、美洲的发觉B、商品贸易范围空前扩大C、殖民扩张的开头D、各地文明开头汇合交融4. 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头了。
他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头”主要指A、世界历史从今开头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D、世界开头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5. 16世纪,欧洲“商业革命”不包括A、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扩大经济往来B、商业资本把握了手工生产C、世界各地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消灭D、欧洲同亚非之间的贸易扩大6. 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海上航路是A、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水道—红海—印度洋—印度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印度D、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7. 1524年,西班牙人说:“以前我们在世界的边缘,现在在它的中心了,这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前所未有的转变”是指A、地理位置B、政治体制C、经济制度D、国际地位8. 假如你生活在新航路开拓时代,你能看到的现象有①亚洲开头种植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烟草②世界各地联系日益亲密,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头形成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茶叶④西班牙、葡萄牙两国的殖民据点遍布世界各地⑤欧洲封建主的财宝与日俱增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9. 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2020年师说通用版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五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课件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No
Image Image
N Noo IIm maaggee
NNoo IIm maaggee
NNoo IIm maagge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No Image
第5讲 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 与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可以从图示中信息入手,分 析该图示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联系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 进行修改,注意史实正确,理由正确,逻辑严密。
答案:答案示例(本示例只作参考用,其他合理的答案可以 酌情给分)修改1:将第②项中的“电”更改为“发电机”。
No Image
No Image
2020年高考历史真题汇编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5课 开辟新航路(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最新人教课标版高中历史必修2《开辟新航路》习题详解

●习题详解
第一题:请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1.解析思路:注意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当时具备的有利条件。
2.答案要点: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马可·波罗行纪》引起了一股“寻金”热潮;欧洲对东方商品如丝绸、香料等的需求;传统的东西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的热情高涨;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发展和地理知识的提高等。
第二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具有什么意义?
1.解析思路:注意要求回答的是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要紧紧围绕“世界市场”来作答。
2.答案要点:新航路的开辟,使贸易商品数量和品种急剧增加,贸易范围空前扩大,极大地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发展,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使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从此,形成了以大西洋沿岸为中心的世界贸易中心,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 同步练习:第5课 开辟新航路

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B )A.大西洋沿岸B.地中海沿岸C.太平洋沿岸D.印度洋沿岸[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新航路开辟前,欧洲和亚洲通过地中海的交通要道进行贸易,这时候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沿岸。
故选B项。
2.(2019·威海高一月考)恰当合理的角度分析论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图文资料论证了促使新航路开辟因素中的( D )A.军事因素B.经济因素C.市场因素D.技术因素[解析] 多桅帆船、星盘、指南针等的出现,说明造船、航海技术的提高,为远洋航行创造了条件,故选D项。
3.“……沿亚非利加南岸,逾好望角,达印度,回航以归欧洲。
”下列关于这一航海壮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得到了葡萄牙王室的支持②开辟了欧亚之间新的海上航路③完成于发现美洲大陆之后④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是达·伽马的航行,④是麦哲伦船队的航行,故错误。
因此,A项正确。
4.16世纪被称为“发现世界”的世纪。
哥伦布因发现“新大陆”成为发现世界的先驱。
这里“新大陆”指的是( A )A.美洲B.亚洲C.非洲D.大洋洲[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开辟了从欧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故选A项。
5.(2019·南昌高一月考)下列著名航海家,曾经到过太平洋的有( B )A.②③④B.④C.③④D.①②[解析] 迪亚士和达·伽马都是从葡萄牙出发,试图绕过非洲南端向东航行,前者最远到达非洲最南端好望角,后者最远到达印度,他们都没有进入太平洋,故①②不符合题意。
哥伦布从西班牙向西探索新航线,到达美洲大陆后,他认为自己已经到达了印度,没有继续向前航行,也没有进入太平洋,故③不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二轮通史习题:第五讲 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

第五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
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
这反映出当时( )A.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B.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答案 D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这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
A项中“开始传入”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排除B项;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2.(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B 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贵族地位已经没落,故A错误;本题中时间信息是1649年,当时议会还没有达到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故C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故D错误。
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下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时,英王查理一世却说“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
3.(2019陕西名校联考一)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构成了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夕限时:3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中月考)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
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
这反映出当时( )A.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B.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答案 D 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这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
A项中“开始传入”的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排除B项;宗教改革发生在16世纪,与题中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
2.(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1649年1月,英王查理一世在审判法庭上说:“国王是世袭的,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你得告诉我究竟是什么权威传我来的……我愿拥护下议院的公平的权利,不敢后于在场的任何人……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这反映了当时英国( )A.贵族地位开始没落B.传统议会制度瓦解C.议会拥有绝对权力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 B 题干中“必须有贵族,才能构成议会”“但是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的议会没有贵族的席位,贵族地位已经没落,故A错误;本题中时间信息是1649年,当时议会还没有达到拥有绝对权力的地步,故C错误;题干中没有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信息,故D错误。
传统的英国议会是国王控制下的议会,是有贵族参加的议会,而1649年时,英王查理一世却说“贵族在哪里呢”,说明当时传统议会制度已经瓦解,故B项正确。
3.(2019陕西名校联考一)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1500年至1763年的这些岁月构成了从1500年以前时代的地区孤立主义到19世纪欧洲的世界霸权的过渡时期。
”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③英国确立了殖民霸权④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 B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国家的对外扩张和英国确立殖民霸权均符合材料时间信息,都属于欧洲的世界霸权确立的手段或表现,故①②③正确。
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限制,可排除④。
故选B项。
4.(2019吉林辽源联考)在独立之初,虽然美国组建了邦联政府,但并未赋予它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所应有的权力;1787年联邦宪法通过分权制衡、列举政府权力等方式,对联邦政府作了全方位约束,导致这一历史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欧洲启蒙思想的深刻影响B.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C.南北各州存在严重的分歧D.广大民众的利益无从体现答案 B 从材料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地方州的权力得到充分的保护,这是由于英国人在北美进行殖民的时候,殖民地的权力是自由形成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材料中对联邦政府的约束和对地方各州权力的重视,实际上是殖民地时代的经历和认识,让人们认识到对权力的制约和民主的重要性,故B正确。
美国1787年宪法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但并不是最主要因素,故A排除;材料中并没有提到南北各州分歧是否严重,故C排除;材料所体现的与人民利益无关,故D排除。
5.(2019四川凉山三诊)1776年《独立宣言》明确宣布新独立的国家是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法律至上的国家。
华盛顿曾代表乔治亚州在宣言上面签名确认。
由此推测当时的美国( )A.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的法律基础B.已经完全实现了民族独立C.华盛顿具备了当总统的法律条件D.联邦制的法律基础已具备答案 A 依据材料“是一个主张人人生而平等、法律至上的国家”可知在当时的美国,华盛顿缺乏成为国王的法律基础,故A正确。
当时并未完全实现民族独立,排除B。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D与1787年宪法有关,排除。
6.(2019广东广州调研)美国1787年宪法中包括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却没有明文规定人民的基本人权,这部分内容直到1791年修正案才补上。
这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 )A.坚定地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B.存在着种族歧视的观念C.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D.受启蒙运动的影响较少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1787年宪法主要体现了联邦制度、三权分立等内容,后来才加上人权问题,说明1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主要致力于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故选C项。
宪法涉及国家制度建设,不仅仅是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种族歧视问题,排除B项;1787年宪法中的三权分立、人民主权思想都是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结果,排除D项。
7.(2019重庆调研二)1714年,英国安妮女王去世,没有继承人,议会决定将王位传给詹姆士一世的曾孙乔治一世。
王位的这次和平过渡反映出英国( )A.封建复辟势力依然存在B.责任制内阁十分优越C.国王已丧失了全部权力D.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答案 D 材料显示英国议会决定将王位传给乔治一世,体现了在英国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之下,议会主导了国家治理,故D项正确。
1714年之前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王位的和平过渡出自议会的决定,与封建复辟势力无关,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责任制内阁的信息,B项错误;由所学可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国王仍保留一些名义上的权力,C项错误。
8.(2019河北衡水中学二模)下图是某人绘制的世界地图。
该图显示:欧洲在平面大地的西北部,非洲在南部,亚洲在东部。
欧洲、非洲被地中海隔开,欧洲、亚洲被黑海隔开,非洲、亚洲被红海隔开。
人居世界的周围是世界洋,它能沟通地中海、红海和黑海。
由该图可知,绕过非洲也能到达东方,该地图( )A.有可能绘制于地理大发现以前B.是新航路开辟产生的成果之一C.是地圆学说在世界盛行的体现D.比较全面地描述了世界的面貌答案 A 图中没有美洲,说明该图可能是在美洲发现之前,也就是地理大发现之前绘制的,A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的世界地图是平面的,不能体现“地圆学说”,故排除C项;地图中并没有美洲等地,并不能全面描述世界面貌,故排除D项。
9.(2019四川成都二模)1300—1500年左右,欧洲人口只有八千万,1700年达到了一亿两千万。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涨B.物种的全球大交流C.外来移民的大量涌入D.生育观念的空前解放答案 B 材料中欧洲人口迅速增长与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全球大交流有关,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播到全世界,物种的丰富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导致人口的增长,故选B项。
10.(2018四川雅安三模)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用这一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
这一技术的应用( )A.推动欧洲海外殖民扩张B.改变欧洲海战的性质C.导致欧洲封建制度解体D.促使欧洲开辟新航路答案 A 由材料“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冶金家发展了战舰铸炮技术,用这一技术铸成的新型大炮在大小、射程、威力等方面均大幅增加”可知这一时期欧洲武器装备有了很大提升,这一提升推动了欧洲的海外殖民扩张,故A项正确。
战争性质取决于战争的政治目的而非武器装备,故B项错误;欧洲封建制度解体并非由这一技术的应用导致的,故C项错误;这一技术的应用发生在新航路开辟后,故D项错误。
11.(2018重庆三模)16、17世纪欧洲思想家高举“回到希腊去”的大旗,18世纪末思想家们又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提倡人道主义。
这两次文化“回归”的出现都主要是因为( )A.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B.工业化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C.思想家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科技发展拓宽了民众的视野答案 C 文艺复兴时期的“回到希腊去”是对中世纪的蒙昧不满,而18世纪末思想家又提出“回到中世纪”是对启蒙运动过分推崇理性的反思,故C项正确。
这两次文化“回归”都是利用传统文化回应现实的挑战,而不是传统文化面临挑战,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还未开始工业化,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时期近代自然科学才刚刚兴起,这一时期的文化“回归”与“科技发展拓宽民众的视野”无关,故D 项错误。
12.(2019安徽“江南十校”3月测试)文艺复兴的支持者和参加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
他们宣扬人的尊严和价值,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在他们看来,劳动者不过是“愚蠢无知的群氓”。
由此可知( )A.文艺复兴不能代表劳动者的诉求B.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C.人文主义思想并未产生实际影响D.文艺复兴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文艺复兴的参加者和支持者主要是中上层阶级的人士,“并不包括劳动者在内”,说明这场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D项。
文艺复兴推崇人的价值,这也代表劳动者的诉求,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日益对立,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在社会中产生了实际影响,故C项错误。
13.(2019吉林名校联考)16世纪,“他们都要求从世俗的情感和欲望解放领域转向思想文化体系的清算领域。
也可以说,他们都希望从思想体系上,而不是从人的情感上来清算神学体系”。
据此可知,“他们”()A.主张否定宗教神学B.反对君主专制C.强调人有信仰自由D.倡导人非工具答案 C 材料核心信息:“他们”希望从思想体系上清算神学体系。
紧扣16世纪这一时间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是宗教改革家。
据此可以判断他们清算的是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体系。
他们否定罗马教皇权威和“因行称义”,强调《圣经》权威和“因信称义”,故答案为C项。
欧洲宗教改革家强调信仰得救,并不否定宗教神学,A项排除;反对君主专制和倡导人非工具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B、D两项排除。
14.(2019河北唐山一模)特别喜欢咖啡、老是泡咖啡馆的巴尔扎克曾这样描写18世纪的巴黎:“咖啡馆的柜台就是民众的议会厅。
”这说明当时的巴黎咖啡馆是( )A.巴尔扎克创作的灵感来源B.启蒙思想重要的传播平台C.法式生活习俗的基本象征D.最为重要的民主政治机构答案 B 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
从材料信息看,18世纪的巴黎民众喜欢在咖啡馆进行讨论,这说明当时的巴黎咖啡馆是启蒙思想重要的传播平台,故选B项。
材料信息强调咖啡馆对启蒙思想传播所起的作用,而非巴尔扎克创作灵感的来源,排除A项;材料信息无意强调法式生活习俗,排除C项;咖啡馆并非民主政治机构,排除D项。
15.(2019甘肃兰州一模)法国启蒙思想家经常谈论中国儒学。
比埃尔·培尔说:“中国的无神论永远没有阻止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生存。
”伏尔泰认为:“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
”启蒙思想家意在( )A.汲取儒学思想,维护法国社会秩序B.借助中国文化,批判天主教会C.倡导文化多元性,促进东西方交流D.崇尚儒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答案 B 由材料中“中国的无神论永远没有阻止中华民族的形成和生存”“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真理绝不与迷信混同”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推崇中国文化中反对迷信的内容,其目的是利用中国文化对天主教会进行抨击,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