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8世纪西方文明

合集下载

14--18世界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

14--18世界中西文明的碰撞和交融

工场手工业时期的世界与中国(14-----18世纪)之中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高考真题】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

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

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

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

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学习目标】1.明确掌握十四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中期(中国的明清时期)中西文明的基本史实。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明清时期的衰落和西方的崛起和发展3.从全球史观的角度分析世界文明的碰撞与交融;【导入复习】【概念解析】:文明的碰撞:西方文明的扩张,中西文明之间的矛盾、冲突、排斥。

文明的交融:中西方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学习。

一、知识结构(14、15世纪—18世纪中期)(明清时期):中西文明的演进状况二、中西文明的碰撞材料一明清之际,在中国学界出现了一股西学风潮,它在给当时的中国社会带来清新气息的同时,也引起了中国各阶层保守人士的竭力反对,因为传教士们所宣扬的基督教理论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毕竟有着很大的差异和分歧,而他们传播的科学知识仅是传教士们传教的辅助活动,更基于传统的华夷之见,清初的保守派官员杨光先提出“宁可使华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国有西洋人”的高调,向西方传教士发难,后由于西方教会内部的礼仪之争,进而扩大了基督教与中国传统习俗和文化的歧异,1704年罗马教宗克勤门十一世发布上谕,明令中国信徒禁止祭祖祭孔,干涉中国内政,引起罗马教廷与满清王朝廷之间教权与皇权的对歧与冲突,到雍正皇帝时终于颁发了禁教令,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逐渐被禁止,由此开始了120年的禁教时期,经西洋传教士吹起的“西学之风”也渐趋衰落下去。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西方的起源与发展历程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介绍西方文明的起源及其重要发展阶段。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文明逐渐形成。

古希腊思想家们开创了哲学、科学和政治学等领域,以理性和思辨为核心,尤其以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为代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罗马帝国则是古希腊文明的继承者,也是西方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欧洲及地中海地区大部分。

罗马提倡法治和公民权利,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和行政机构。

罗马帝国还在工程、建筑、文学和法律等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世纪是西方文明的转折点。

在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后,欧洲陷入动荡和黑暗时代。

然而,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和修道院学校的兴起,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此外,中世纪西方国家的封建制度和条约法律的发展,也为现代民主体制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影响。

文艺复兴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时期。

在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欧洲出现了一股追求自由、独立思考和艺术创新的风潮。

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开始,艺术家和学者们对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开始重新研究和模仿古代艺术和文学作品。

这一运动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对教育、宗教和政治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启蒙运动则是西方文明的又一个里程碑。

在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追求智慧、理性和人权的思潮。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倡导人类解放、社会进步和民主原则。

他们对神权和专制制度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些政治和社会改革的方案。

启蒙运动的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和其他民主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全球化的发展,使西方国家在经济、军事和文化等领域变得更加强大。

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和制度模式也逐渐传播到全球,对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总体而言,西方文明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历程。

西方文明历史大事年表

西方文明历史大事年表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公元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公元前三世纪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公元前73-71年斯巴达克起义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公元一世纪基督教产生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646年日本大化改新676年新罗统一朝鲜九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337年英法百年战争开始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1381年英国瓦特。

泰勒起义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英法百年战争结束十五世纪桑海兴起十五世纪晚期英法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圈地运动开始1480年俄罗斯摆脱蒙古控制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初次航行到美洲1497-1498年达加马开辟西欧到印度的新航路1517年马丁。

世界史重要时期阶段特征1-3

世界史重要时期阶段特征1-3

1、14世纪——18世纪总体特征:由封建社会向资木主义社会转变;世界各地由相对隔绝到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重大事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航路的开辟。

主要表现:(1)经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加速西方封建衰落,促进原始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发展。

(2)政治:各国专制王权强化但渐趋衰落,英法美三大资阶革命爆发并逐步确立民主政体,为世界确立民主范本。

(3)思想: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相继爆发,重创神学和专制思想体系,极大推动思想解放、资义发展、资阶革命和社会进步。

2、 18世纪中期——19世纪6、70年代总体特征:资木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重大事件:英国、法国、美国、德意志资木主义代议制的确立、俄国农奴制改革、明治维新、工业革命。

主要表现:(1)经济:工业革命相继展开并,将人类逐步推进“蒸汽时代”,主要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同时加紧对外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政治:代议制民主政体在欧美大陆不断扩展、完善和巩固,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西方政治文明的转型完成;工人运动蓬勃开展。

(3)思想:马克思主义诞生;自由主义兴起;基于对“理性王国”和工业革命反思之上的浪漫主义和批判、革命现实主义文艺思潮兴起。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 19世纪末20世纪初总体特征:资木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即资木主义一统天下最终形成。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

主要表现:(1)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模式基本成熟;同时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西方完成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2)政治:资义现代民主政治日益成熟和巩固。

(3)思想文化:自由主义受到垄断组织的影响;基于物理学发展之上的印象派艺术开始流行。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四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十四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
荷兰、英国、法国的殖民扩张与争夺。世界市场的拓展(航海条例)。
启蒙运动,为资本主义社会确立政治构想。经典力学的建立(1642伽利略开创近代科学、1687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殖民扩张与争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欧洲国家的争霸。
总体特征:14—16世纪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迈进的时期。
高考一轮通史复习资料
经济上:各国实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思想上:理性与自由平等的思想迅速发展,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提供了思想武器和理论架构。 政治上:继英国革命后,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范围确立。 国际关系上: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18世纪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1.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与发展(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大航海时代,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是欧洲资本主义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的历史。(1)史实:
①政治
②经济
③文化
④国际关系
手工工场主、商人和金融家形成新兴资产阶级,希望创造财富,追求现实享乐。资产阶级反对教会专制主义的斗争此起彼伏,宗教改革运动,民族国家逐步形成1581年荷兰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独立,成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封建专制仍占统治地位。
4、国际关系方面:(1)16世纪前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在此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2)随着新航路开辟,以西班牙、葡萄牙为代表的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亚非地区的殖民扩张,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3)17世纪起,后起的英法等国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大肆殖民扩张,展开激烈的争夺殖民地和殖民霸权的斗争,英国后先打败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在18世纪中期确立世界殖民霸权。(4)欧洲国家的争霸是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1、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剧变和经济大发展,出现“百家争鸣”2、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力发展,各民族经济联系加强,对外交往扩大,由君主专制到思想专制。

(亚洲文化国)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因国家分裂、士族政治黑暗、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开发——佛教盛行,建筑、绘画、石窟4、隋唐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达和对外开放——兼容并包、全面繁荣5、宋元时期,因社会相对安定,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经济繁荣,民族融合空前加强,对外交往更加频繁,我国科技文化达到高度繁荣的水平,三大发明在此完成外传6、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活跃,资本主义萌芽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闭关锁国,出现了总结性的科学巨著。

世界历史总纲•世界大事和分期,希腊罗马对应记;奴隶民主与法律,思想源于人主义;•宗教神学愚弄时,全部断送中世纪;航路新开近代期,文艺复兴新世纪;•近代科学哥白尼,启蒙思想创新机;立宪共和是政体,英国始建美独立;•三次革命强科技,蒸汽电气与信息;自由垄断两经济,二九全球现危机;•斯福新政挽消极,推波助澜凯恩斯;战后制度展新意,全球区域有良机;•本质揭开马克思,巴黎十月现代史;国际格局有两极,苏东巨变成多极;•和平发展两主题,世界历史最好记。

世界历史具体分期•一、奴隶社会:希腊雅典的民主政治;罗马法律;人文主义起源。

•二、封建社会:(475——1500)宗教神学统治人们的思想,封建割据。

•三、近代社会:•(1500—1900)或(1640—1917),•一是从全球化考虑;二是传统观点,资阶革命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四、现代社会:•(1900—至今)或(1917—至今)一是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全球化进一步深化;二是传统观点,无产阶级革命时期。

世界史特点及知识体系•1、上古史——奴隶社会:•小国寡民的奴隶制民主政治、罗马法律的不断成熟、思想上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

•(主要是必修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必修三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起源)•解释:小国寡民的奴隶民主政治决定希腊出现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的精神;而人文主义的思想内容,反映当时的政治现状。

西方文明史概述

西方文明史概述

西方文明史概述西方文明史概述西方文明是一种以基督文化为核心的文明,从古代希腊时期开始起源,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逐步形成了西方文明体系。

上古时期,希腊文明开创了西方思想史,罗马共和国建立了文明规则,而且将希腊文化进行了广泛传播;中世纪时期,基督教开创了西方文化精神,兴起了封建文明,西方文学、绘画、建筑、书法等文化在中世纪进行了大规模的发展和创新;十六世纪以后,出现了科技革命,西方实现了思想上的前进,人文主义得到了发展。

18世纪,工业革命改变了西方人民的生活方式,20世纪,核爆炸使人类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西方文明具有强大的普遍性、推动性和吸引力,它对世界文明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西方文明不仅给其他文明带来了思想洗礼,更重要的是它带给世界文明一种博大的想象力和创新活力。

西方文明的精神比重高,侧重于明确的文字记载,凡是非文字的传说、歌谣等只能被称为“民间文学”,它们只有在口头中传播,才有可能传承下来,它们只能作为文学思想的补充,而不是西方文明史的基础。

西方文明体系最大的特征,就是它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法治精神,它认为法律应该由人民自行制定,而不能依赖神的教导,法律就是至高无上的,人民对法律的尊重是西方文明的重要特征。

西方文明的发展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理性性,它强调的是理性的思考和行为,它推崇的是科学的发现和应用,它认为逻辑与推理可以解决社会和精神问题,它还敦促人们以正当的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不能依靠私心和欺诈来获取私利。

在西方文明中,人们对科学发展的意识也进一步增强,它强调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从而形成以科学为核心的新型文明。

总之,西方文明从古代希腊、罗马时期,到基督教时期,再到文艺复兴时期,最后是科技革命和工业时代,西方文明经历了数千年的变化,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明体系,它的存在与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专题12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西方文明(14—18c中期的欧洲)

专题12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西方文明(14—18c中期的欧洲)

沂源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三二轮复习学案序号:12 专题12 资本主义兴起时代的西方文明(14—18c中期的欧洲)编制者:李国生审核者:冯锋【考点分析】从新航路开辟到工业革命前,是资本主义的兴起阶段,人类开始迈向近代社会,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世界由隔绝逐渐走向联合。

可划分为两个阶段:资本主义萌芽时期(14—16世纪)工场手工业时期(16—18世纪中期)。

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的总统共和制,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技的出现等。

教材内容包括必修一的第8、9课,必修二的7、8、9课,必修三的12、13、14课和15课的部分内容。

【阶段特征】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扩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并进一步拓展。

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思想,掀起了思想解放运动。

【考点整合】考点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新航路的开辟(背景、过程、影响)2、早期殖民扩张(殖民国家和范围、目的:资本原始积累、荷兰英国的殖民方式、影响)【考向探究】15世纪末16世纪初,西欧人开辟了通向亚洲和美洲的新航路,从此,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欧洲影响世界的历史拉开帷幕。

2015年高考可能出选择题:(1)考查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影响。

(2)从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的角度(或从不同地区的人的看法)考查对新航路开辟的评价。

(3)考查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情况及评价。

【复习目标】(1)从多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如新航路开辟与中国;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对亚非拉美的影响;对地区关系、世界市场、欧洲社会发展的影响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
掀起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内涵不断 丰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
国际交流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开始了全球性的交往和早期殖民扩张
背诵
知识结构
政治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原因、过程、特点) 2、美国共和制(标志、1787宪法内容和意义)
经济
思想 文化
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压迫。 ▪ (2)文艺复兴以来的思想解放和自然科学的发展。 ▪ 2.内容:反对—?提倡理性、民主、自由、平等、科学。 ▪ 3.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 5.影响
▪ (1)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进一步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着欧洲的封建专 制统治。
▪ (2)主张变革社会制度,建立法制社会,为 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蓝图。
(6)英法争霸
概(7括)18英世纪崛中起后期成最为终确殖立了民世帝界殖国民的霸权手段和特点。
政府支持、垄断贸易、殖民掠夺、 经济打击对手、殖民争霸战争。
总体暴力战争
3、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原因: 4、英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经济影响:
▪ 新航路的开辟比郑和下西洋要晚近半个世 纪。新航路开辟是欧洲商品经济发展的产 物,其目的是掠夺金银,对欧洲乃至世界 产生重大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小 农经济长期积累的产物,其目的是炫耀国 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政治目的大于经济 目的,没有产生多大正面影响。之所以出 现这么大的差别,是由于航海的动力不同 。
最高法院
平衡利益 三种矛盾 中央与地方:联邦政体 大州与小州:参众两院的议员分配 南方种植园主与北方工商资产阶级: 黑人的计算
体现原则
① 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原则)
②分权制衡原则 (即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互相制约。
③主权在民原则(民主共和)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 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的区别
▪ [答案] D
▪ 1.美国史学家克罗斯比在《哥伦布交流 》序言中说,“历史学者在探寻新旧世界 重新接触的真正意义之时,受到传统的局 限。生态学者或地理学者在粗略浏览了 16世纪的原始资料之后会发现:哥伦布航 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在本质上是生 物意义上的。但连经济史学者也会偶尔遗 漏这一点”。这表明作者( )
启蒙运动还集中在_政_治_思_想_领_域_中进行。
▪ 二、从“人与国家”、“人与自我”两个层面探
启蒙思想家们是如何运用理性探索人类自由之道
1.在“人与国家”层面,启蒙思想家用自然权利说、 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说、分权学说构筑了人间 的“自由王国”。“人生而自由”、“天赋人权”是 自然权利学说中的重要法则,这一学说为启蒙思想家 设计近代民主国家提供了理论的基点,这些原则后来 写入民主国家的宪法之中,从而成为近代以来政治文 明进步的基本支柱之一。社会契约论探讨了国家权力 起源问题。“主权在民”说是“天赋人权”自然法则 在政治生活中的具体体现,赋予公民以国家的主权。 分权学说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 了理论基础。在启蒙思想家的理想中,只有这样的民 主国家才能保障每个人的人身自由、言论自由、财产 自由(体现为“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政治
新航路开辟(根本原因、过程、影响) 早期殖民扩张(匍、西扩张时间和特点;英崛起条件及 称霸过程
文艺复兴(实质、核心、代表、影响) 宗教改革(背景、实质、内容、意义) 启蒙运动(内容、性质、人物及观点、意义) 经典力学(奠基、内容)
(1)时间:17世纪中后期~19世纪中后期 (2)含义: 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
▪ 【例1】 (2013年高考江苏卷)西班牙在 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 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 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 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 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
▪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特权的贸易公司出现; D、商路和贸易中心的转移
价格革命:
A贵金属涌入西欧
内容:B金属货币贬值 影响: C商品价格上升
---根本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关系变动)
新航路与早期殖民扩张对中国影响及中 国反应。
▪ 对中国的影响: ▪ A不断骚扰我国东南海疆,葡萄牙强
租澳门、荷兰侵占台湾;
▪ 1.文艺复兴
▪ (1)背景: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 的形成;意大利有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
▪ (2)实质:早期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 。
▪ (3)核心: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 ,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4)成就:“文学三杰”和“美术三杰”。
▪ (4)影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传播了人文主义 思想,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有利于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 三、启蒙运动
▪ (1)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主要 观点。
▪ (2)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 (3)启蒙运动的影响。
▪ 1.背景 ▪ (1)17、18世纪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
▪ (3)启蒙思想家提倡理性、科学、自由、民 主和平等,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精神 财富。
▪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都没有否定宗教,也 没有否定上帝的存在,他们只是批判了封 建教会,主张把封建势力从宗教中驱赶出 去,特别是力图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符合 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
▪ 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阶段、内涵 及其历史作用
▪ A.否定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 B.从生态视角解释欧洲向美洲的殖民
▪ C.为欧洲殖民者进行辩护
▪ D.以欧洲为中心来评价哥伦布的航行
▪ 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来思考。“生态学者 ……发现:哥伦布航行所带来的最重要的 变化,在本质上是生物意义上的”,故B 正确。
▪ 答案:B
▪ 多种史观看待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
▪ 1.阶段: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经历了起源( 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 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的历程。
▪ 2.内涵
不同时期人文精神的内涵
1、古希腊:关注人和为人类社会,主张人为中 心,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秘的意志和权威。
2、文艺复兴:批判都会禁欲观和对人的束 缚,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人对幸福 的追求和个性解放。(反宗教神学)
②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推进资 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和世界历史进步(政治)
5.确立的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统治的确 立;民主意识的增强。
6.确立的途径:资产阶级革命,如英国和美国;改革,如 俄国和日本,完成统一,如德国和意大利。
7.实质(局限性):代议制只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它维 护的仍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8.与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关系
▪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一、二、三”
▪ 一条主线:议会的发展演变(即代议制的确 立、发展、完善)。史实?
▪ 两个趋势:国王权力逐渐削弱,议会权力 不断增强。
▪ 三个转移: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 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力由贵 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 到公民民主。
▪ C.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
▪ D.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 [解析] 考查对材料信息的理解和所学知 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新航路开辟后,商路 中心由原来的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 岸;引发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冲击了 封建生产关系;但是资金并未在西班牙转 化为资本,而是流入工业相对发达的英国 等国,由此可知A、B、C表述错误,D为 正确答案。
3、宗教改革:反对盲从教皇和都会的说教,提出人的 个性解放,崇尚平等和精神的自由。(不反对宗教)
4、启蒙运动:反封建专制制度、提倡民主和科学、建 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 治制度,后增加浪漫主义。
3.各个阶段的历史作用
探究: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新发展, “新发展”体现在哪里?
▪ 议会制共和制的典型是法国,总统制共和 制的典型是美国。
▪ 两种政体的差别:在政府的产生方式上: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不对国会 负责,而政府是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 对总统负责;法国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 联席会议选出,对议会负责。
A
重点分析
商业革命内容: A、商品种类增多
B、贸易范围(市场)扩大;
①文艺复兴主要_反_对_教_会__对人的束缚; 启蒙运动_批_判_天_主_教_会_和_封_建_专_制_制_度_。
②文艺复兴借助了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披__着_宗_教_的_外_衣; 启蒙运动_完_全_抛_开_宗_教_与_神_学______。
③启蒙运动描绘了未来“理性王国”的蓝图。 ④文艺复兴集中于文学艺术领域,
对外:世界市场出现雏形并发世纪
总特征
西方处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时期,是从手工工场向 资本主义机器生产(工业文明)过渡的准备时期
政治
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启,资本主义代议 制民主政治初步建立,为西方代议制提供了范本
经济
伴随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西欧封建社会 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兴起、发展,世界 市场出现雏形并发展,人类历史开始向工业文明迈 进。
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3)代议制分类、最典型的代表:
君主立宪制 分类
民主共和制 (4)共同特点:
英国:一元制君主立宪制(典型) 德国: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典型) 法国:议会制共和制
①选举和议会立法;②分权制衡;③政党政治; (5)作用:
①调节社会矛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经济)
▪ 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从国 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从政体 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