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宁波走进中西方文明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我不知道能不能算作看过一本书,也不知道这能不能算作一本书。
想必人们对余秋雨的散文所作的评论已是多如繁星的了,我此举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
我没有看过很多所谓的世界名着,只因自己没有这么高的品味。
然而对这些着作等身的大作家评足论道,又不免太肤浅了。
终究还是忍受不住激情的诱惑,心灵的撩拨。
秋雨散文历史的气息很浓。
像《酒公墓》、《寂寞天柱山》、《阳关雪》等许许多多的篇章其中浓缩了历史,浓缩了人生。
秋雨是年轻的,他能冲着王维的《渭城曲》而去寻访阳关雪,仅仅是为了一个多年的梦,为了一份童真。
因而他又是洒脱的,试想在各种现代文明的烦扰下,又有谁有这么的一份闲情逸致呢。
谁心中无一个饶撩的梦想,但谁依然有这么的一份纯真呢?我们对很多在年轻的心中是新奇的东西已见惯不怪了,甚至对于诸如抢劫、盗窃的现象也视而不见,不知道这些能不能看作麻木不仁,但至少说明我们已经失去了那份童真,我们的心已经老了。
读秋雨散文,就如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个人情感……秋雨的心是年轻的,他的心又是迟暮的。
有着儿童的天真,有着老人的睿智,因而有了天真的向往新奇的心,有了发自内心的对历史的感悟。
因此他的人生应是美丽的。
正如他在散文集的序文中所写的那样他应该是一个“天使般的老人”即使他年老了,也会有一颗年轻的心的。
秋雨对梦想的初衷,对历史的感悟。
更是由于他对人类历史的重视。
他追寻的心中的“阳关雪”,他对对待敦煌文明隐没的遭受蹂躏的过去不再如别人所云的那样将罪过归咎于一个无力回天的王道士。
历史的失落该有历史的更深层的本质的。
历史的源远流长也正是因为它有令人悲痛的过去。
有了老人的睿智,有了儿童的心情,方有正视历史的勇气。
余秋雨散文集读后感—张静今年学校要求写,看什么书没什么要求,我一下子想起来我儿子的名字来,俞秋宇,是啊音同字不同,但我还是决定看这个同音不同字的文人所写的散文集。
读秋雨的书,如同读着一本厚厚的历史,更加有万象的人生世态和丰富的风土人情。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宁波对外文化交流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宁波对外文化交流作者:冯晓霞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17年第02期“一带一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宁波欲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就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在融入“一带一路”经济建设同时,加大宁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中的宁波使命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宁波对外开放的良好国际环境。
当前,宁波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跻身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这一主要目标,扩大宁波对外文化交流至关重要。
人文交流是双方人民友好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舞台。
加强宁波对外文化交流,可以更好地展示宁波对外开放成果,使世界各国人民认识宁波文明、理解宁波文化、支持宁波发展,有助于进一步营造好、维护好宁波对外发展良好国际环境。
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夯实宁波同沿线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
各国间的关系发展既需要经贸合作的“硬”支撑,也离不开文化交流的“软”助力。
近年来,宁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友好城市的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新、内容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
通过互办艺术节、电影展、音乐节、文化论坛等文化交流活动,构筑起宁波同沿线国家合作的民意基础和社会基础。
2016年11月10日,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国际音乐节火热开唱,中国民族器乐组合华韵乐府,与泰国、南非的音乐人,分别带着自己的音乐代表作汇集宁波音乐港,为海丝音乐节歌唱。
这对于丰富宁波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内涵,促进双边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宁波文明与其他人类文明资源交流共享。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亿人口,沿线各国均有着自身的文化优势,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的文明形态。
比如,徐福遗存和纪念物,就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资源。
徐福文化交流涉及中、韩、日三个国家40多个地区,宁波要把徐福文化作为交流的有效载体,共同分享这一文化资源。
宁波城市介绍民俗文化旅游景点推介PPT图文课件

03
宁波旅游景点
自然景观
1 3
东钱湖
位于宁波市东南部,是浙江省最大的内陆湖泊之一。这里山 水相依,景色秀丽,是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四明山
2
位于宁波市西南部,是宁波市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山清水
秀,风景如画,是一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天然氧吧。
象山影视城
位于宁波市象山县,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文化体 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这里有着丰富的影视拍摄资源,游 客可以亲身体验影视拍摄的乐趣。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和经 济增长点,提升宁波的文化软实力。
05 总结
宁波城市介绍
宁波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是浙 江省的副省级城市,也是中国历
史文化名城之一。
宁波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包括美丽的海滨风光、古老的 寺庙、历史悠久的博物馆和独特
的民俗文化。
宁波的交通便捷,有国际机场和 多个火车站,方便游客前来游览
旅游市场拓展
加强市场营销和宣传推广,提高宁波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 多国内外游客。
文化传承与创新
1 2
传统文化保护
加强对宁波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包括古 建筑、古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文化活动与节庆
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节庆活动,展示宁波的文化 特色和魅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
3
文化产业创新
详细描述
宁波的民间艺术形式如甬剧、越剧等戏曲表演,以及民间舞 蹈、音乐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这些民间艺术形式在 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 格。
传统节日
总结词
宁波的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具有深厚 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
详细描述
宁波文旅宣传文案

宁波文旅宣传文案1. 介绍宁波,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浙江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
宁波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充满现代活力的城市。
宁波以其独特的文化景观、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文将介绍宁波的文旅宣传,以展示这座城市的魅力。
2. 宁波的文化景观2.1. 东钱湖东钱湖是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它位于宁波市东部,是宁波市的重要风景名胜区。
湖水清澈透明,四周环山,景色秀丽。
在东钱湖附近,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龙观山、华新寺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2.2. 天一阁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图书馆,位于宁波市中心。
建于明朝,是宁波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天一阁内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古籍文献,展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知识。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2.3. 雅戈尔雅戈尔是宁波的著名服装品牌,也是中国最大的男装企业之一。
雅戈尔的发展故事可以代表中国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创新精神。
在宁波,游客可以参观雅戈尔总部和生产基地,了解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
3. 宁波的旅游资源3.1. 观潮宁波是中国四大观潮胜地之一,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观光游客。
观潮是指潮水涨潮或退潮时,形成的壮观景象。
在宁波,著名的观潮地点有奉化观潮、慈溪观潮等。
游客可以在观潮时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3.2. 宁波港宁波港是中国最大的港口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集装箱港口。
它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在宁波港,游客可以参观港口的运营情况,感受国际贸易的氛围。
3.3. 鄞州古镇鄞州古镇是宁波保存最完整的历史古镇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古镇之一。
古镇的建筑风格典雅古朴,街道狭窄曲折,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气息。
在鄞州古镇,游客可以欣赏古建筑、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感受古镇的独特魅力。
4. 宁波的旅游环境4.1. 交通便利宁波交通便利,拥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运输网络。
宁波火车站是中国铁路的重要枢纽之一,每天有许多列车往来于宁波和其他城市之间。
宁波历史文化考察报告

宁波历史文化考察报告宁波文化遗产考察报告关于宁波文化遗产的考察报告---游天一阁宁波是我的家乡,虽然我去游览过很多历史旅游景点,诸如杭州西湖、苏州园林、云南大理等等,但还是不及我对宁波的了解。
在小学、中学的春游秋游和与家人的外出旅行中我就已经去过保国寺、天一阁、招宝山等宁波文化遗产,但为了更好地感受宁波文化遗产的文明气息,这次清明回家我又重游了这些古迹。
通过这次考察,我对文化遗产的内涵又有了进一步的体会,也对宁波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历史和现状有了较为具体的了解。
自河姆渡餐稻羹鱼,至三江口以舟作马,荣享“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路东方七点”美誉的宁波,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
宁波于1986年12月8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其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文化类型。
全市现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320处,其中国家级22处,省级34处,市及县(市)区级264处(截止2007年11月),还有公布的市、县级文物保护点645处。
目前我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名列全国110座历史文化名城前列,浙江省第二位,计划单列市首位。
辖区内现有1座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余姚,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北区慈城镇、象山县石浦镇、宁海县前童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余姚市梁弄镇和横坎头村、慈溪市鸣鹤镇,6处宁波市历史文化保护区—月湖历史文化景区、天封塔郡庙街区、天主教堂外马路街区、伏跗室永寿街区、鼓楼公园路街区、镇海口海防史迹保护区。
此外,宁波老城区内还保存着较能体现古城传统风貌特色、但尚未予公布的历史地段,如郁家巷历史地段、毛衙街(莲桥街)历史地段、南郊路历史地段、秀水街历史地段、江北岸原轮船码头以北沿江传统建筑群等。
宁波地域的考古工作可分为四大阶段:第一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考古发掘以清理古墓葬为主;第二阶段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步入遗址发掘时期;第三阶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有计划、有重点的对地下文化遗存进行以考古调查为主体的文物大普查,并开始配合基本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考古发掘工作,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考古发掘与研究有了较大的发展;第四阶段,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到本世纪初,宁波考古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并开展了以城市考古为重点,兼顾全市重要基本建设工程的抢救性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任务,获得了一批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的考古成果。
三次西学东渐在徐汇

三次西学东渐在徐汇王彦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浙江宁波315192今年3月份,我随市历史骨干教师研修班一行来到号称中国“西学东渐第一校”的徐汇中学,听课评课之余,参观了学校校史馆,以及周边的天主堂、徐光启墓地,我们这些历史老师脑子里的“历史”已经不仅仅是一节历史课,这片土地——三次西学东渐的焦点和中心,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冲突,跌宕起伏,这是自明末以来中西交往的一个缩影,是中国近代以来艰难前行,逐步走向世界,融入文明的真实写照。
本文试图梳理一下上海三次西学东渐之间的关联及大致脉络。
一、第一次西学东渐与徐光启欧洲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之后,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传播天主教,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利玛窦神父。
利玛窦以学者面目出现,穿儒服、说汉语,顺应中国习俗;以传授知识,积极在上层社会活动,与徐光启等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结交甚厚,使得最高统治者允许其传教,使中国人得以认识耶稣基督,让福音喜讯与教会能在中国文化里降生。
《利玛窦传》一书的日本作者平川佑弘称利玛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位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诸种学艺,和中国四书五经等古典学问于一身的巨人。
”他还将利玛窦看作是地球上出现的第一位“世界公民”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利玛窦,没有西学的东渐,就没有明代的徐光启。
徐光启是利玛窦的学生,现在大家吃番薯,却不一定知道徐光启提倡农学引进番薯。
当然,更不知道徐光启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天主教徒。
徐光启向利玛窦学习科学技术,同时接受“洗礼”成为一名正式的天主教徒。
徐光启有一个著名的主张:“欲求超胜,必先会通。
会通之前,必先翻译。
”徐、利之交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两位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温和主义”路线,不啻为为现今不断鼓噪的民族主义开出的一剂解药。
无疑,4个世纪前徐光启接触西洋文化时的自信和温和态度是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
“徐氏在封闭的中华帝国师事洋人,且昄依耶教,足见其见识卓然不同于常人,允为中西文化会通第一人。
”徐光启逝世后归葬故里,其后裔在此繁衍生息,初名“徐家厍”,后渐成集镇。
宁波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宁波博物馆考察报告《传统文化艺术》课程考察报告--------------------------------------------------------------------宁波博物馆考察报告为了能使课堂上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及更为形象可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联系实际,使作为学生的我们也可以在现实的层面上对中国的文化传统达到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深度理解,所以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特于 2009年12月3日上午8:30从学校出发,乘坐公交经于鄞州公园下,随后步行至目的地——宁波博物馆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
宁波,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孕育了中国长江流域著名的史前文化“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青瓷的发祥地,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
同时,宁波还拥有独具特色的天一阁藏书文化、保国寺古代建筑文化,明清浙东学派文化、宁波帮文化。
而具有深厚地域文化底蕴的宁波博物馆,是宁波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重点公共设施,坐落于宁波市东南新城区,占地60亩,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是展示宁波历史、艺术、民俗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犹如一颗明珠从东海之滨升起,一亮相就吸引了国际博物馆界高端的目光。
宁波博物馆是以展示人文历史、艺术类为主,具有地域特色的综合性博物馆,是反映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建筑。
宁波是一座国际化港口城市,宁波博物馆以高起点、国际化水准亮相,它寄托着方方面面的希望。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博物馆建设工地考察时明确提出:“宁波博物馆要成为宁波向世界展示文明的窗口,走向世界的舞台!”一、探索博物馆建筑风格宁波博物馆建筑倡导的是一种新乡土主义风格。
这是一种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强调乡土味和民族化特征。
它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划和设计模式,而是在设计中尽量使用地方材料,表现出因地制宜的特色,这就使博物馆建筑在整体风格上与当地的风土环境相融合,具有浓郁的乡土风味。
宁波:“一带一路”前沿城市的文化脉络

Culture 文化时空/ 49宁波:“一带一路”前沿城市的文化脉络本刊特约撰稿人戚永晔繁忙的宁波北仑港国际物流。
Beilun Port plays a big role in Ningbo's international trade作为当今中国的热点之一,“一带 一路”是令新时代中华儿女骄傲的一个 主题词,而成为“一带一路”走在前列 者,则是这个时代无上的荣耀和艰巨的 责任。
地处浙江东部沿海的宁波市,日前由 浙江省政府批复设立“一带一路”建设综 合试验区。
这是全国首个“一带一路”综 合试验区,意味着宁波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前沿城市。
今年4月举行的宁波文博会,更加展 现出这座城市包容外向的特点——涉及 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多国的“海丝之花”保 税文化高峰论坛、英国诺丁汉市政府率 文创企业参加的“宁波一诺丁汉双城记”文创论坛等一系列会议轮番登场;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瑞士、瑞典、匈牙利等 欧洲6个国家携25个知名品牌集体亮相;更有来自缅甸、老 拔、泰国、柬埔寨、越南等“澜湄5国”的200件代表性文创衍 生品在会上展出。
为什么选择宁波?宁波的优势在哪里?最近,笔者来 到宁波,近距离接触了这座城市关于“一带一路”的文化 脉络。
一场演艺秀:道出文化传承的企盼“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8个字是宁波市文联主席郁伟年在接受采访时,对宁波文化的概括。
作为一座向海而生、因 港而兴的城市,几千年来,宁波发生了无数生动深情的故事。
当地人推荐笔者欣赏一台上演才几个月的演艺秀,名叫《甬秀•港通天下》。
作为中国第一台以“海上丝路”为主题的大型旅游演艺秀,全程近70分钟的演出,从剧情、舞美到表现 形式都格外“接地气”—河姆渡文明、海上丝路、十里红妆等,或气势恢宏,或风情万种,鲜活地呈现于这一幕剧中。
演出现场,《甬秀•港通天下》大电影手法的开场让人 眼前一亮。
接着,雾霭轻纱,云烟袅袅,老家人熟悉的乡音在 耳畔萦绕,“海在船上面哟,嗨哟……”,一台大“秀”随之开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谈东西方文明的差异
温州市龙湾区海滨中学周巨鹤中西方文明相互间很不容易了解的,两大文明之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凡是作中西文明比较而强调中国与西方如何有相似性的,必然都很难理解。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两大文明体系,即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
东方文明即亚洲和北非文明,西方文明即欧洲和美洲文明。
这两大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说现在的世界就是在两种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中发展的。
一、不同宗教下的文明
东西方不同程度上归结为不同宗教下的文化。
基督文明、伊斯兰文明、华夏(佛道儒)文明。
不同的宗教,人们的信仰也不同,因而世界观也不同,价值观也不同。
各自文明与其它文明碰撞和发展对游牧文明除了少数成就被我们借鉴之外,其余被彻彻底底的同化了。
在同一地区内,少数处于劣势的文明遇到更为高级的文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被同化,要么被征服。
就像农业文明取代狩猎文明。
佛教被明显的中国化了。
与中国传统融合。
虽起源于印度,但难见印度的影响。
在近代以前,个个区域性的文明核心区之间不会出现同化或完全征服。
基于科技和交通的制约,每一处文明核心区都发展出了最适应自己地域特征的文化。
外来的同样高级的文化会在本土显示出强烈的不适应。
西方文明并不是西方想将自己的文化传播给别人,而是其他文明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接受西方的文明。
先是军事,而军事的发展又需要工业,而工业有需要科学技术,进而扩展到文化,教育,政治体制…
二、不同价值观下的处世哲学在人与人的相处中,不同文化有不同的处世态度。
有两句话虽不很准确,但反映了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态度。
说是“中国人走在大街上,先要把人看成坏人,防范着,接触中再找出谁是好人。
西方人走在大街上先把人看成好人,然后再辨出谁是坏人”。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一个故事。
大意是:一个中国老太太攒了一辈子的钱,在临死的前一天终于攒够钱买了一栋房子,没来得及住漂亮的新房子就死了。
而一个
美国老太太在年轻的时候贷款买了一栋房子,住了进去,每天工作还贷。
直到临死的前一天她终于还清了所有的贷款。
这个故事起源于何时已无从得知,但知道这个故事令无数的国人开始反思传统观念。
一夜之间,借贷买房成为时尚,若有人出声提醒,不要欠太多钱,透支未来是有危险的,则会被认为是落伍了,思想陈旧。
中美文化为代表的东西方文化有不同的处世哲学。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东方保护弱者,西方崇尚强者。
三、不同世界观下的理念在东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喜欢逻辑思维,东方人喜欢形象思维;西方人习惯定量分析,东方人喜欢定性分析。
在思维方式上,东西方都讲辩证法,东方的老子和西方的赫拉克利特都是辩证法的大家,但东西方的辩证思维又是有所不同的。
中国传统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认为和谐,对立双方的统一是最重要的;而西方则强调对立面的斗争。
老子特别强调和谐,孔子亦讲“叩其两端”,讲和谐与统一的“中庸之道”。
而赫拉克利特则特别强调斗争,强调双方的对立。
这说明虽然东西方古代都有辩证思维,但其思维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东方重合,西方重分。
东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也体现在对天人关系或者说主客关系的认识上。
东方文化传统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天人合一”,而西方则是“天人相分”。
在东方漫长的文化传统中,“天人合一”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天人合一”的观念源于原始氏族时代,成熟于先秦。
它强调人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顺从、一致、和睦、协调的关系。
此后,汉代的董仲舒讲“天人感应”,讲“人副天数”。
建立起了“阴阳五行”的宇宙论图式,并以此来规范人们的政治、经济活动。
如果说汉代的“天人合一”观念主要建立了制约人们外在行为的规范的话,那么,宋代的“天人合一”则已经浸透到了人们的内心世界,用来规范人们的伦理道德、情感、心性。
被朱高尊为“宋德之首”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宇宙生成、万物化生的理论和人类、社会的产生及道德伦理规范统统融合在一起,认为从天地万物的“立太极”到善恶五性的“立人极”,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后来的未赢对周的学说极尽发挥之能事,从而使自然、社会、人生一体化的整体观念成为东方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模式。
从这种思维模式出发,无论在认识客观
世界上还是在社会组织管理及人际关系上,东方文化体现出来的都是天人合一、整体和谐与中庸平和的特征。
有一个故事是说,外国某工厂一台机器出现故障,请了一个厂外专家来修理。
专家打量了一下机器,用粉笔在某个部位画了一个圈,让工人在此打个洞,把里边的线圈弄好就成了。
厂方问专家要多少报酬,只管开价,凭你干的这点活,即便狮子大开口,谅你也高不到哪儿去。
没想到专家一开口却使厂方倒吸了一口凉气——10000,而且还是美元。
举手之劳却要这么多钱,也未免忒狠了点吧?专家答曰:画圈只值1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值9999美元。
如果你们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何必请我来呢?厂方心服口服。
有一篇短文在说明东西方人的不同的理念时说:如果有一个小针掉在了地上,中国人是低下头,弯着腰,身子转过来转过去地找,而德国人在地上用粉笔画圈,把找过的地方画一个圈,直到找到为止。
中国人上公共汽车是挤着上,而美国人是排成队,这样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不至于出现先来后到的结果。
四、文明发展走向
西方文明的发展是从南往北走,即从今天的所谓南欧为中心逐渐转移到今天的西欧为中心。
我们中国文明正好相反,是从北向南发展。
我们需要认识的是,中国是一个西方很难了解的文明,是完全外在于他们的,西方也是中国很不容易了解的,两大文明之间的差异太大,因此凡是作中西文明比较而强调中国与西方如何有相似性的必然都是肤浅的,没有多大意义的,尼采早说过,这类比较是心智弱的表现。
2013.4.18。